CN214497563U - 一种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97563U
CN214497563U CN202120193471.4U CN202120193471U CN214497563U CN 214497563 U CN214497563 U CN 214497563U CN 202120193471 U CN202120193471 U CN 202120193471U CN 214497563 U CN214497563 U CN 2144975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ner
template
assemblies
block
concrete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9347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井奎
张彪
张立生
陈张林
周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et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et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et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et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9347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975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975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975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包括边角组件和侧边组件,边角组件设有四组并呈矩形分布,每组边角组件均包括第一边角模板和第二边角模板;侧边组件亦设有四组并呈矩形分布,四组侧边组件与四组边角组件共同围成一个环形空间,每组侧边组件均包括位于相邻两组边角组件之间并依次拼接的多个侧边模板;第一边角模板的外侧壁、第二边角模板的外侧壁以及侧边模板的外侧壁上均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远离环形空间内部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位于环形空间同侧的相邻两个固定块之间均设置有与安装槽卡接的连接块,每个固定块上均设置有弹性定位组件。本申请中,工作人员便于对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进行安装或拆卸,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

Description

一种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
背景技术
当建筑物采用桩基础时,在群桩基础上将桩顶用钢筋混凝土平台或者平板连成整体基础,以承受其上荷载的机构,此结构名为桩承台。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多个钢板拼接成一个环形空间,在施工时,工作人员向环形空间内进行混凝土浇筑以形成桩承台。
相关技术的公告号为CN21088727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包括模板本体,模板本体包括若干相互拼接的铝模板,模板本体外部设置有支护装置,相邻的两处铝模板侧面相互抵接;模板本体形成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浇筑槽,铝模板远离浇筑槽的一侧成型有两处连接板,连接板位于铝模板的边缘处;相邻两处铝模板的连接板相互抵接,在连接板上成型有连接孔,连接孔中安装有螺栓,螺栓一端穿过连接孔并安装有螺母,螺栓的螺帽和螺母分别与两处相邻的连接板进行抵接;位于转角处的铝模板上之间安装有L形角钢,角钢上亦开设有连接孔,角钢通过螺栓和螺母与相邻的连接板进行连接。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相邻两处铝模板的连接板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实现固定,在安装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频繁拧动螺母,操作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对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进行安装,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包括边角组件和侧边组件,所述边角组件设有四组并呈矩形阵列分布,每组所述边角组件均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边角模板和第二边角模板,所述第一边角模板与第二边角模板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侧边组件亦设有四组并呈矩形阵列分布,四组所述侧边组件与四组边角组件共同围成一个环形空间,每组所述侧边组件均包括位于相邻的两组边角组件之间并依次拼接的多个侧边模板;所述第一边角模板远离环形空间内部一侧的侧壁、第二边角模板远离环形空间内部一侧的侧壁以及侧边模板远离环形空间内部一侧的侧壁上均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环形空间内部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位于所述环形空间同侧的相邻两个固定块之间均设置有与安装槽卡接配合的连接块,每个所述固定块上均设置有用于对连接块定位的弹性定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时,工作人员只需将四组侧边组件与四组边角组件共同围成一个环形空间,将第一边角模板与第二边角模板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随后将连接块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固定块上的安装槽卡接,并通过弹性定位组件对连接块定位即可,改变了相关技术中采用螺栓和螺母固定的方式,简化了操作步骤,加快了工作人员对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的安装速度。
可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内顶壁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固定块内开设有与连接孔上端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弹性定位组件包括滑动安装于安装孔内的活动块、固定于活动块上表面与安装孔内顶壁之间的弹簧以及与活动块底面固定的定位销,所述连接块上表面开设有与定位销卡接配合的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槽内安装连接块时,工作人员只需向上抵压定位销,使得定位销收入连接孔中,当连接块上的定位孔与定位销对应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活动块以及定位销均向下移动,以此使得定位销与定位孔插接,从而完成了连接块的定位工作,当连接块与固定块之间定位后,侧边模板与第一边角模板、侧边模板与第二边角模板以及相邻的两个侧边模板之间均得以固定。
可选的,所述定位销远离环形空间内部一侧的侧壁与定位销下端之间的相交处设置有倾斜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连接块安装于安装槽内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向环形空间内侧推动连接块,使得连接块靠近环形空间内部一侧的侧壁与定位销的倾斜部抵接,以此使得定位销竖直向上移动,免去了手动向上抵压定位销的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安装连接块的难度。
可选的,所述固定块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安装孔连通的滑槽,所述活动块上固定有与滑槽滑移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固定有操作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通过操作块向上移动连接杆时,活动块随连接杆同步向上移动,以此使得定位销向上移动,直至定位销下端脱离定位孔时,工作人员可轻易将连接块从固定块的卡接槽中取出,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第一边角模板、第二边角模板以及侧边模板进行拆卸。
可选的,所述滑槽的内底壁上嵌设有与连接杆相吸的磁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采用铁块制成,连接杆与磁块磁性相吸,以此增强了连接杆与滑槽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从而增强了活动块以及定位销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了定位销自行脱离定位孔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连接杆上表面的高度自安装孔内部向外侧递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杂物掉落至连接杆上表面时,杂物易沿连接杆上表面滑落,降低了因杂物滞留于连接杆上而影响连接杆向上移动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边角模板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边角模板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槽连通的第二连接槽,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中间板、与中间板的一侧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条以及与中间板的另一侧一体成型的第二连接条,所述中间板以及第一连接条均与第一连接槽插接配合,所述中间板以及第二连接条均与第二连接槽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此使得第一边角模板与第二边角模板之间得以连接,且增强了第一边角模板与第二边角模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边角模板与第二边角模板之间的缝隙处设置有橡胶片,所述橡胶片两侧的侧壁分别与第一边角模板侧壁、第二边角模板侧壁抵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橡胶片两侧的侧壁分别与第一边角模板侧壁、第二边角模板侧壁抵紧,以此使得第一边角模板与第二边角模板之间的缝隙被充分填满,降低了混凝土砂浆进入中间板处并凝固的概率,有利于工作人员后期拆卸中间板、第一边角模板以及第二边角模板。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中,当工作人员只需将四组侧边组件与四组边角组件共同围成一个环形空间,且连接块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固定块上的安装槽卡接后,弹性定位组件即可对连接块进行定位,简化了操作步骤,加快了工作人员对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的安装速度;
本申请中,工作人员通过操作块即可向上移动连接杆,使得定位销下端脱离定位孔,此时,工作人员可轻易将连接块从卡接槽中取出,以便工作人员对第一边角模板、第二边角模板以及侧边模板进行拆卸再利用;
本申请中,橡胶片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橡胶片两侧的侧壁分别与第一边角模板侧壁、第二边角模板侧壁抵紧,以此降低了混凝土砂浆在中间板处凝固的概率,有利于工作人员后期拆卸中间板、第一边角模板以及第二边角模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边角组件;11、第一边角模板;111、第一连接槽;12、第二边角模板;121、第二连接槽;2、连接组件;21、中间板;211、把手;22、第一连接条;23、第二连接条;3、侧边组件;31、侧边模板;4、环形空间;5、固定块;51、安装槽;52、连接孔;53、安装孔;54、滑槽;541、磁块;6、连接块;61、定位孔;7、弹性定位组件;71、活动块;72、弹簧;73、定位销;731、倾斜部;8、连接杆;81、操作块;9、橡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参照图1,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包括边角组件1、连接组件2以及侧边组件3。边角组件1设有四组并呈矩形阵列分布,每组边角组件1均包括第一边角模板11和第二边角模板12。第一边角模板11和第二边角模板12均为竖直设置的矩形板状结构,第一边角模板11与第二边角模板12相互垂直,结合图2所示,第一边角模板11靠近第二边角模板12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连接槽111,第二边角模板12靠近第一边角模板11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连接槽121,第二连接槽121与第一连接槽111连通,且第二连接槽121的横截面以及第一连接槽111的横截面均呈L形。
参照图1,连接组件2设有四组,连接组件2的位置与边角组件1的位置一一对应,结合图2所示,每组连接组件2均包括中间板21、第一连接条22以及第二连接条23。中间板21为竖直设置的矩形板状结构,中间板21共同安装于第一连接槽111与第二连接槽121内,且中间板21与第一连接槽111以及第二连接槽121均插接配合。第一连接条22为竖直设置的长条状结构,第一连接条22一侧的侧壁与中间板21一侧的侧壁一体成型,且第一连接条22与第一连接槽111远离第二边角模板12的一侧插接配合。第二连接条23亦为竖直设置的长条状结构,第二连接条23一侧的侧壁与中间板21远离第一连接条22一侧的侧壁一体成型,且第二连接条23与第二连接槽121远离第一边角模板11的一侧插接配合,以此使得第一边角模板11与第二边角模板12之间得以连接。
参照图1,侧边组件3亦设有四组并呈矩形阵列分布,四组侧边组件3与四组边角组件1共同围成一个环形空间4,每组侧边组件3均包括多个侧边模板31,且每组侧边组件3中的多个侧边模板31均位于相邻的两组边角组件1之间并依次拼接。侧边模板31为竖直设置的长方形板状结构,侧边模板31的长度与第一边角模板11的长度以及第二边角模板12的长度均相等,四个第一边角模板11、四个第二边角模板12以及多个侧边模板31共同围成环形空间4,以便工作人员在此环形空间4内浇注混凝土以形成混凝土桩承台。
参照图1,第一边角模板11远离环形空间4内部一侧的侧壁、第二边角模板12远离环形空间4内部一侧的侧壁以及侧边模板31远离环形空间4内部一侧的侧壁上均固定有固定块5。结合图3所示,固定块5为矩形块状结构,固定块5远离环形空间4内部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51,且安装槽51的横截面为矩形。
参照图1,位于环形空间4同侧的相邻两个固定块5之间均设置有连接块6,连接块6为水平设置的长方体形块状结构,结合图3所示,连接块6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固定块5上的安装槽51卡接配合。
参照图3,连接块6上表面开设有定位孔61,定位孔61的横截面为矩形。安装槽51的内顶壁上开设有连接孔52,连接孔52为矩形孔状结构,且连接孔52的位置与定位孔61的位置对应。固定块5内开设有安装孔53,安装孔53的横截面为矩形,安装孔53的内底壁与连接孔52上端连通。
参照图1,每个固定块5上均设置有弹性定位组件7,用于对连接块6进行定位,结合图3所示,弹性定位组件7包括活动块71、弹簧72以及定位销73。活动块71为矩形块状结构,其安装于安装孔53内并与安装孔53滑移配合。弹簧72安装于安装孔53内,弹簧72的上端与安装孔53的内顶壁固定,且弹簧72的下端与活动块71上表面固定。定位销73的横截面呈矩形,定位销73的上表面与活动块71底面固定,且定位销73的下端与定位孔61卡接配合。当工作人员将连接块6安装于安装槽51内后,在弹簧72的弹力作用下,活动块71沿安装孔53内壁向下移动,以此使得定位销73下端与定位孔61插接配合,从而对连接块6起到了良好的定位作用,增强了连接块6与安装槽5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以便使得相邻两个固定块5之间得以固定,以实现侧边模板31与第一边角模板11、侧边模板31与第二边角模板12以及相邻的两个侧边模板31之间的固定。
参照图1及图3,为降低工作人员将连接块6安装于安装槽51内的难度,定位销73远离环形空间4内部一侧的侧壁与定位销73下端之间的相交冷边上开设有倾斜部731,当工作人员将连接块6安装于安装槽51内的过程中,连接块6靠近环形空间4内部一侧的侧壁与定位销73下端的倾斜部731抵接,以此使得定位销73竖直向上移动,弹簧72收缩,免去了工作人员在安装连接块6前向上抵压定位销73的繁琐操作。
参照图1及图3,为便于工作人员将定位销73从定位孔61中取出,固定块5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安装孔53连通的滑槽54,活动块71一侧的侧壁上固定有连接杆8。连接杆8两侧的侧壁分别与滑槽54两侧的侧壁滑移连接,其横截面为矩形,连接杆8的纵截面为直角梯形,连接杆8上表面的高度自安装孔53内部向外侧递减,且连接杆8远离活动块71一侧的底面上一体成型有操作块81,以此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操作块81向上移动连接杆8,从而使得活动块71向上移动,定位销73随活动块71同步移动,以便工作人员将定位销73从定位孔61中取出,并对连接块6进行拆卸,有利于工作人员拆卸第一边角模板11、第二边角模板12以及侧边模板31并重复利用。
参照图3,为增强定位销73与定位孔61之间插接的稳定性,滑槽54的内底壁上嵌设有磁块541,连接杆8采用铁块制成并能与磁块541相互吸引,以此增强了连接杆8与滑槽54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从而增强了定位销73与定位孔61之间插接的稳定性,以便增强连接块6与安装槽5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参照图1及图2,为降低混凝土砂浆由第一边角模板11与第二边角模板12之间的缝隙渗至中间板21处并凝固的概率,第一边角模板11与第二边角模板12之间的缝隙处设置有橡胶片9,橡胶片9两侧的侧壁分别与第一边角模板11侧壁、第二边角模板12侧壁抵紧,以此使得第一边角模板11与第二边角模板12之间的缝隙被充分填满,降低了砂浆沿第一边角模板11与第二边角模板12之间的缝隙渗至中间板21处,并在中间板21表面凝固的概率,降低了工作人员后期拆卸第一边角模板11与第二边角模板12的难度。
参照图1及图2,为降低工作人员将中间板21从第一连接槽111以及第二连接槽121中取出的难度,中间板21上表面固定有把手211,以此便于工作人员握住把手211并向上提拉中间板21,从而将中间板21从第一连接槽111以及第二连接槽121中取出,以便拆卸第一边角模板11与第二边角模板12。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在组装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时,工作人员只需依次组装四个边角组件1和四个侧边组件3,形成一个环形空间4,随后采用连接组件2将相互垂直的第一边角模板11与第二边角模板12连接,将连接块6与固定块5上的安装槽51插接,在弹簧72的弹力作用下,活动块71带动定位销73向下移动,以此使得定位销73与连接块6上的定位孔61插接,从而增强了连接块6与固定块5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使得侧边模板31与第一边角模板11、侧边模板31与第二边角模板12以及相邻的两个侧边模板31之间均得以固定,完成固定之后即可在环形空间4内浇筑混凝土实现承台的成型。而需要拆卸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时,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操作块81向上移动连接杆8,使得定位销73向上移动,直至定位销73下端脱离定位孔61时,工作人员可轻易将连接块6从固定块5的卡接槽中取出,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第一边角模板11、第二边角模板12以及侧边模板31进行拆卸以实现再利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边角组件(1)和侧边组件(3),所述边角组件(1)设有四组并呈矩形阵列分布,每组所述边角组件(1)均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边角模板(11)和第二边角模板(12),所述第一边角模板(11)与第二边角模板(12)之间通过连接组件(2)连接;所述侧边组件(3)亦设有四组并呈矩形阵列分布,四组所述侧边组件(3)与四组边角组件(1)共同围成一个环形空间(4),每组所述侧边组件(3)均包括位于相邻的两组边角组件(1)之间并依次拼接的多个侧边模板(31);所述第一边角模板(11)远离环形空间(4)内部一侧的侧壁、第二边角模板(12)远离环形空间(4)内部一侧的侧壁以及侧边模板(31)远离环形空间(4)内部一侧的侧壁上均固定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远离环形空间(4)内部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51),位于所述环形空间(4)同侧的相邻两个固定块(5)之间均设置有与安装槽(51)卡接配合的连接块(6),每个所述固定块(5)上均设置有用于对连接块(6)定位的弹性定位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51)的内顶壁上开设有连接孔(52),所述固定块(5)内开设有与连接孔(52)上端连通的安装孔(53),所述弹性定位组件(7)包括滑动安装于安装孔(53)内的活动块(71)、固定于活动块(71)上表面与安装孔(53)内顶壁之间的弹簧(72)以及与活动块(71)底面固定的定位销(73),所述连接块(6)上表面开设有与定位销(73)卡接配合的定位孔(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73)远离环形空间(4)内部一侧的侧壁与定位销(73)下端之间的相交处设置有倾斜部(7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5)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安装孔(53)连通的滑槽(54),所述活动块(71)上固定有与滑槽(54)滑移连接的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上固定有操作块(8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54)的内底壁上嵌设有与连接杆(8)相吸的磁块(54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8)上表面的高度自安装孔(53)内部向外侧递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角模板(11)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连接槽(111),所述第二边角模板(12)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槽(111)连通的第二连接槽(121),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中间板(21)、与中间板(21)的一侧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条(22)以及与中间板(21)的另一侧一体成型的第二连接条(23),所述中间板(21)以及第一连接条(22)均与第一连接槽(111)插接配合,所述中间板(21)以及第二连接条(23)均与第二连接槽(121)插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角模板(11)与第二边角模板(12)之间的缝隙处设置有橡胶片(9),所述橡胶片(9)两侧的侧壁分别与第一边角模板(11)侧壁、第二边角模板(12)侧壁抵紧。
CN202120193471.4U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 Active CN2144975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93471.4U CN214497563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93471.4U CN214497563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97563U true CN214497563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216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93471.4U Active CN214497563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975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96007B (zh) 一种建筑模板体系及模板快速安装定位施工方法
CN214497563U (zh) 一种混凝土桩承台模板结构
CN112609881A (zh) 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
CN21031652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铝模板
CN114075878B (zh)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安装装置
CN210396119U (zh) 铝模拆装结构
CN211201179U (zh) 加强型绿色建筑环保模板
CN209978325U (zh) 一种连接结构及空调器
CN111677004A (zh) 一种地铁车站模板沿高度方向调节的快拆支撑结构
CN220167232U (zh) 一种装配式隔墙
CN219060870U (zh) 一种变形缝处剪力墙施工用定型化模板
CN215803164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建筑用钢模板
CN219298481U (zh) 一种预制件对接结构
CN219732460U (zh) 一种高强抗压环保预制叠合板
CN211691621U (zh) 建筑房屋结构柱的安装结构
CN215106262U (zh) 一种装配式墙板的连接结构
CN113202299B (zh) 构造柱铝模组件及其支模方法
CN220645167U (zh) 一种浇筑支护模板
CN113399944B (zh) 一种剪力墙三道主龙骨加固体系施工方法
CN21457495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铝单板
CN217653020U (zh) 一种新型便于组装的竖装式alc板材
CN218264930U (zh)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接缝处模板安装装置
CN218404962U (zh) 用于浇筑步行板的可调式混凝土钢模板装置
CN214575332U (zh) 一种用于无机饰面板的室内装配装置
CN219011480U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用的混凝土框架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