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93626U - 一种防护用品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护用品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93626U
CN214493626U CN202022897034.9U CN202022897034U CN214493626U CN 214493626 U CN214493626 U CN 214493626U CN 202022897034 U CN202022897034 U CN 202022897034U CN 214493626 U CN214493626 U CN 2144936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rubber band
production line
helmet
pad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9703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凌云
陈懂华
吕庆
朱振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qing Hengcha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qing Hengcha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qing Hengcha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qing Hengcha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9703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936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936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936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护用品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于机架上的原料输送机构、成型机构、折叠机构以及包装机构;其中,所述原料输送机构包括无纺布输送单元、橡筋输送单元、橡筋折边包裹装置以及T型折叠装置;所述无纺布输送单元、所述橡筋输送单元分别用于将无纺布以及橡筋输送至所述橡筋折边包裹装置;所述橡筋折边包裹装置用于将所述橡筋包裹于所述无纺布中;所述T型折叠装置设置于所述橡筋折边包裹装置的下游。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用品生产线,在将防护帽成型前,通过T型折叠装置,在防护帽成型前,对包裹有橡筋的无纺布进行初步折叠,提高成型后防护帽结构的一致性,进而实现防护帽折叠过程与包装过程的自动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防护用品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护用品生产线。
背景技术
防护帽是医护人员、生产人员工作时经常使用的一种防护用品,是一种耗材。防护帽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一次性医用防护帽广泛应用于医院等场所,使用频率高且用量大,但是目前的防护帽自动生产线仅用于制作防护帽本体,对成型防护帽的折叠和包装工作全部由人工完成,导致防护帽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不高,防护帽的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目前防护帽的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不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护用品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于机架上的原料输送机构、成型机构、折叠机构以及包装机构;其中,
所述原料输送机构包括无纺布输送单元、橡筋输送单元、橡筋折边包裹装置以及T型折叠装置;
所述无纺布输送单元、所述橡筋输送单元分别用于将无纺布以及橡筋输送至所述橡筋折边包裹装置;
所述橡筋折边包裹装置用于将所述橡筋包裹于所述无纺布中;
所述T型折叠装置设置于所述橡筋折边包裹装置的下游,所述T 型折叠装置用于对包裹有所述橡筋的所述无纺布进行折叠。
可选地,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折边压点总成、帽檐周封总成、产品外形切刀以及产品切断总成。
可选地,所述产品切断总成包括具有吸附功能的切断结构以及具有吸附功能的转移结构。
可选地,所述成型机构还包括废料回收机构,所述废料回收机构设置于所述产品外形切刀与所述产品切断总成之间。
可选地,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成型折边机构以及成型折叠单元。
可选地,所述成型折叠单元包括至少一组插片式折叠机构,所述插片式折叠机构包括插片星型轮、插片机构以及第一插片盒,其中所述插片机构固定于所述插片星型轮上,所述第一插片盒与所述插片机构相邻设置。
可选地,所述成型折叠单元包括至少一组桨叶拍打式折叠机构,所述桨叶拍打式折叠机构包括桨叶固定座、桨叶以及第二插片盒,所述桨叶连接于所述桨叶固定座上,且所述桨叶于所述桨叶固定座上作圆周运动;所述第二插片盒与所述桨叶相邻设置。
可选地,所述成型折叠单元包括转移轮折叠机构,所述转移轮折叠机构包括转移轮,以及至少一个与所述转移轮平行设置的折叠辊;所述折叠辊与所述转移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可选地,所述转移轮为吸附轮。
可选地,所述包装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包装材料放卷、排气装置以及封切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用品生产线具有如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用品生产线,在将防护帽成型前,通过T 型折叠装置,在防护帽成型前,对包裹有橡筋的无纺布进行初步折叠,由于橡筋处于拉伸状态,此时折叠后的无纺布不会发生变形,同时,由于T型折叠装置的折叠过程中为对具有连续结构的无纺布进行折叠,使得进入成型机构中的原料具有统一的结构,从而提高成型后防护帽结构的一致性,以便于通过统一的设备来实现折叠与包装,进而实现防护帽折叠过程与包装过程的自动化生产,提高防护帽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提高防护帽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护用品生产线的结构简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插片式折叠机构的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经T型折叠装置折叠后的无纺布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护帽外形切割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护用品生产线的结构简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桨叶拍打式折叠机构的结构简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护用品生产线的结构简图三;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移轮折叠机构的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原料输送机构;11-无纺布输送单元;111-无纺布自动放卷;112- 无纺布放卷牵引;12-橡筋输送单元;121-橡筋自动放卷;122-橡筋放卷牵引;13-橡筋折边包裹装置;131-橡筋折边装置;132-橡筋折边固定总成;14-T型折叠装置;2-成型机构;21-折边压点总成;22-帽檐周封总成;23-产品外形切刀;24-产品切断总成;25-废料回收机构; 3-折叠机构;31-成型折边机构;32-成型折叠单元;321-插片式折叠机构;3211-插片星型轮;3212-插片机构;3213-第一插片盒;322- 桨叶拍打式折叠机构;3221-桨叶固定座;3222-桨叶;3223-第二插片盒;323-转移轮折叠机构;3231-转移轮;3232-折叠辊;4-包装机构; 41-包装材料放卷;411-包装材料放卷组件;412-包装材料放卷牵引组件;413-包覆机构;414-胶枪;42-排气装置;43-封切装置;431-包封总成;432-包切总成;5-无纺布;6-橡筋;7-防护帽本体;8-废料; 9-产品输送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表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简化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为“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一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的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由于防护帽中含有橡筋,在对防护帽生产过程中,在防护帽本体成型切断为单个的防护帽后,在橡筋的回收力作用下,对防护帽进行收缩,使防护帽弯曲为不规则的形状;由于防护帽形状不规则,导致后续的防护帽折叠以及包装工序只能人工操作,难以实现自动化,从而导致防护帽的生产线只能实现防护帽本体的自动化生产,不能实现从生产到包装整个产线的自动化过程,造成防护帽的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较低,生产效率不高。
为提高防护帽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护用品生产线,参见图1、图2所示,该防护用品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于机架上的原料输送机构1、成型机构2、折叠机构3以及包装机构 4。
其中,原料输送机构1用于输送生产防护帽的原料,本申请优选该防护帽的原料包括无纺布5以及橡筋6,具体的,本申请中的原料输送机构1包括无纺布输送单元11、橡筋输送单元12、橡筋折边包裹装置13以及T型折叠装置14。
无纺布输送单元11用于输送无纺布5,橡筋输送单元12用于输送橡筋6,生产过程中,无纺布输送单元11、橡筋输送单元12分别用于将无纺布5以及橡筋6输送至橡筋折边包裹装置13,橡筋折边包裹装置13用于将橡筋6包裹于无纺布5中,得到包裹有橡筋6的无纺布5;T型折叠装置14设置于橡筋折边包裹装置13的下游,即沿防护帽的生产线,T型折叠装置14位于橡筋折边包裹装置13的下游,经橡筋折边包裹装置13对橡筋6进行包裹后的无纺布5进入T 型折叠装置14,T型折叠装置14用于对包裹有橡筋6的无纺布5进行折叠。
参见图3所示,进入T型折叠装置14中的无纺布5中包裹有橡筋6,此时橡筋6未被切断,仍处于拉伸状态,此时的T型折叠装置 14对无纺布5的折叠过程为连续的生产过程,使得折叠后的无纺布5 形状整齐,结构一致,进一步将该结构一致的包裹有橡筋6的无纺布 5依次经后续的成型机构2对防护帽进行成型,使得成型后的防护帽的结构一致,从而使得进入折叠机构3的防护帽的结构保持一致,进而通过统一的折叠过程即可实现对结构保持一致的防护帽进行折叠,再进一步得到结构一致的防护帽折叠结构,以便于通过统一的包装过程实现对具有统一结构的防护帽进行包装,实现防护帽折叠以及包装工序的自动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用品生产线,在将防护帽成型前,通过T 型折叠装置14,在防护帽成型前,对包裹有橡筋6的无纺布5进行初步折叠,由于橡筋6处于拉伸状态,此时折叠后的无纺布5不会发生变形,同时,由于T型折叠装置14的折叠过程中为对具有连续结构的无纺布进行折叠,使得进入成型机构2中的原料具有统一的结构,从而提高成型后防护帽结构的一致性,以便于通过统一的设备来实现折叠与包装,进而实现防护帽折叠过程与包装过程的自动化生产,提高防护帽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提高防护帽的生产效率。
具体的,本申请中的无纺布输送单元11包括无纺布自动放卷111 与无纺布放卷牵引112,橡筋输送单元12包括橡筋自动放卷121与橡筋放卷牵引122,无纺布自动放卷111与无纺布放卷牵引112均沿主工艺方向进行放卷,且二者都是在一卷材料用完后能够自动切换至下一卷,并能够完成两卷材料的自动拼接;无纺布5以及橡筋6自动拼接开卷后,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分别由可调轮进入无纺布放卷牵引112与橡筋放卷牵引122,在无纺布放卷牵引112以及橡筋放卷牵引122牵引作用下,分别将连续的无纺布5以及橡筋6输送至橡筋折边包裹装置13中,且使橡筋6位于无纺布5的上方;该橡筋折边包裹装置13包括沿生产线依次设置的橡筋折边装置131以及橡筋折边固定总成132,经橡筋折边装置131对无纺布5进行折边,使无纺布 5对橡筋6进行包覆,使得橡筋6包裹在无纺布5的一侧,再经橡筋折边固定总成132对橡筋6以及无纺布5进行初步固定,得到包裹有橡筋6的无纺布5。
其中T型折叠装置14可选用现有的T型折叠结构,本文不对T 型折叠装置14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
本申请中的成型机构2包括依次设置于机架上的折边压点总成 21、帽檐周封总成22、产品外形切刀23以及产品切断总成24,防护帽生产过程中,经T型折叠装置14进行初步折叠后,由无纺布5以及橡筋6构成的防护帽本体基本成型,基本成型的防护帽本体依次进入折边压点总成21以及帽檐周封总成22,利用超声波技术使得防护帽帽檐和两端都缝合起来,然后经产品外形切刀23将防护帽的外形切割出来,得到具有多个防护帽本体的连续结构,再经产品切断总成 24将连续的防护帽本体进行切割,得到单独的防护帽本体7。
其中这边压点总成21、帽檐周封总成22、产品外形切刀23以及切断总成24均可选用现有技术;本申请优选外形切刀23为带有吸附结构的刀辊,以便于在对防护帽进行外形切割过程中,无纺布5以及切割后得到的防护帽本体7能够被吸附在刀辊的外圆周上,一方面避免无纺布5以及防护帽本体7脱落,保证防护帽连续生产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还可在吸附作用下,使得防护帽本体7保持原有的形状,以便于得到结构统一的防护帽本体7,保证折叠过程与包装过程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
进一步的,本申请中的产品切断总成24包括具有吸附功能的切断结构以及具有吸附功能的转移结构;经产品外形切刀23后,得到多个依次相连的防护帽本体7;通过产品切断总成24将多个相连的防护帽本体7进行切割,得到单个的防护帽本体7;由于每一防护帽本体7中均含有橡筋6,为避免对相连的防护帽本体7进行切割后,单独分布的防护帽本体7因橡筋6的收缩作用,发生变形,导致防护帽本体7的形状以及结构不规则,本申请优选该产品切断总成24包括具有吸附功能的切断结构以及具有吸附功能的转移结构,即切断结构与转移结构中均设置有吸附结构,在该吸附结构的作用下,在切断结构以及转移结构表面产生吸附力,通过吸附力将切断后的防护帽本体7吸附于切断结构表面以及转移结构表面,从而避免防护帽本体7 发生变形,保证防护帽本体7保持规则的形状以及结构,从而保证折叠以及包装工序能够实现自动化过程。
具体的,该具有吸附功能的切断结构可以是设置有吸附结构的刀辊,具有吸附功能的转移结构可以是具有吸附结构的皮带,其中吸附功能可以通过抽气产生负压来实现。
本申请提供的防护用品生产线,通过设置具有吸附功能的切断结构以及具有吸附功能的转移结构,使得切断后的单个分布的防护帽本体7能够在吸附力的作用下保持形状结构不变,即使得防护帽本体7 中的橡筋6不收缩,从而使得所有的防护帽本体7均能保持同样的形状及结构,以便于实现对防护帽进行折叠以及包装过程的自动化,提高防护帽的生产效率。
参见图4所示,经产品外形切刀23对防护帽的外形进行切割过程中,得到防护帽本体7,剩余的无纺布5形成废料8;为避免废料 8的存在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为便于对废料8进行回收,本申请中的成型机构2还包括废料回收机构25,废料回收机构25设置于产品外形切刀23与产品切断总成24之间。
该废料回收机构25可以是带有吸附功能的回收机构,即通过抽真空产生负压,来对产生的废料8进行吸附回收。
本申请中的成型机构2用于对切割后的防护帽本体7进行折叠成型,该成型机构2包括依次设置于机架上的成型折边机构31以及成型折叠单元32,其中成型折边机构31用于将防护帽本体7中的帽檐折叠起来,形成一个长方形结构,即对防护帽本体7进行切割后,沿工艺方向,防护帽本体7在输送轮的作用下进入成型折边机构31中,对防护帽本体7的帽檐进行折叠,得到长方形形状的防护帽本体7,再将该被折叠为长方形形状的防护帽本体7输送至成型折叠单元32 中,根据需求,将防护帽本体7折叠为需要的形状,即可完成对防护帽本体7的折叠。
其中成型折叠单元32可选用任意结构形式的折叠结构。
本申请中成型折叠单元32可以为插片式折叠机构,具体的,参见图1、图2所示,该成型折叠单元32包括至少一组插片式折叠机构321,插片式折叠机构321包括插片星型轮3211、插片机构3212 以及第一插片盒3213,其中插片机构3212固定于插片星型轮3211 上,第一插片盒3213与插片机构3212相邻设置。
其中插片星型轮3211设置于机架上,在插片星型轮3211的驱动下,插片机构3212始终沿着生产线上与防护帽本体7前进方向垂直的方向作往复运动,以使插片机构3212在进行往复运动的同时,实现对防护帽本体7的折叠;为提高折叠效果,还设置有与插片机构3212相邻的第一插片盒3213,通过该第一插片盒3213辅助插片机构 3212对防护帽本体7进行折叠,使得折叠后的防护帽本体7的形状及结构更加整齐,一方面便于后续实现包装过程的自动化,另一方面提高产品的美观度。
每一插片星型轮3211上设置的插片机柜3212的数量可根据需求而定,可以是一组也可以是两组或多组。
插片式折叠机构321的数量可以根据折叠需求而定,本申请优选插片式折叠机构3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插片式折叠机构321相邻设置,位于工艺下游的插片式折叠机构321重复前一插片式折叠机构 321的动作,通过两个插片式折叠机构321完成对防护帽本体7的两次折叠,使得防护帽本体7形成一个形状规则的小方块,从而实现折叠过程的自动化,并为后续包装过程的自动化打下基础。
本申请中的成型折叠单元32也可以通过桨叶拍打式折叠机构 322来实现;参见图5、图6所示,本申请中的成型折叠单元32包括至少一组桨叶拍打式折叠机构322,桨叶拍打式折叠机构322包括桨叶固定座3221、桨叶3222以及第二插片盒3223,桨叶3222连接于桨叶固定座3221上,且桨叶3222于桨叶固定座3221上作圆周运动;第二插片盒3223与桨叶3222相邻设置。
其中桨叶固定座3221固定于机架上,通过桨叶3222的旋转圆周运动,来对生产线上的防护帽本体7进行折叠;本申请中桨叶3222 可以分内存与外侧;为提高折叠效果,还设置有与桨叶3222相邻的第二插片盒3223,通过该第二插片盒3223辅助桨叶3222对防护帽本体7进行折叠,使得折叠后的防护帽本体7的形状及结构更加整齐,一方面便于后续实现包装过程的自动化,另一方面提高产品的美观度。
桨叶拍打式折叠机构322的数量可以根据折叠需求而定,本申请优选桨叶拍打式折叠机构3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桨叶拍打式折叠机构322相邻设置,位于工艺下游的桨叶拍打式折叠机构322重复前一桨叶拍打式折叠机构322的动作,通过两个桨叶拍打式折叠机构322 完成对防护帽本体7的两次折叠,使得防护帽本体7形成一个形状规则的小方块,从而实现折叠过程的自动化,并为后续包装过程的自动化打下基础。
本申请中的成型折叠单元32还可以是转移轮折叠机构323;参见图7、图8所示,成型折叠单元32包括转移轮折叠机构323,转移轮折叠机构323包括转移轮3231,以及至少一个与转移轮3231平行设合资的折叠辊3232;折叠辊3232与转移轮3231的转动方向相反。
防护帽本体7在转移轮3231的外圆周上,随转移轮3231进行转动,在防护帽本体7经过折叠辊3232时,折叠辊3232与转移轮3231 协同作用,对防滑帽本体7进行折叠。
折叠辊3232的数量可以根据折叠需求而定,本申请优选转折叠辊323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折叠辊3232相邻设置,通过两个折叠辊 3232完成对防护帽本体7的两次折叠,使得防护帽本体7形成一个形状规则的小方块,从而实现折叠过程的自动化,并为后续包装过程的自动化打下基础。
其中转移轮3231与折叠辊3232的具体结构,可参照现有技术中相关辊状折叠装置的结构,如可在转移轮3231以及折叠辊3232的圆周方向上相间的设置插刀和活动夹刀,插刀与活动夹刀均可安装于转移轮3231以及折叠辊3232辊面上相应的沟槽内,进行折叠时,随着转移轮3231以及折叠辊3232的转动,转移轮3231以及折叠辊3232 上的插刀轮流插入对方活动夹刀所在的沟槽内,使得从转移轮3231 以及折叠辊3232之间经过的防护帽本体7被插刀插入活动夹刀所在的沟槽内,该防护帽本体7被活动夹刀夹压,实现折叠。
进一步的,本申请优选转移轮3231为吸附轮,即转移轮3231包括有吸附机构,通过该吸附机构使得防护帽本体7被吸附于转移轮 3231的外圆周上,使得防护帽本体7随转移轮3231进行转动。
具体的,本申请优选转移轮3231包括吸气装置,通过吸气装置在转移轮3231的外圆周处产生负压,实现对防护帽本体7的吸附,并可通过对吸气装置进行设置,实现对转移轮3231外圆周上不同位置处对防护帽本体7的吸附能力进行设置,以控制对防护帽本体7的吸附;其中转移轮3231的具体结构,以及吸气装置的设置可参考现有技术相关结构,本文对转移轮3231以及吸气装置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
本申请的成型折叠单元32对防护帽本体7进行折叠过程中,具体的折叠形状、尺寸以及压点花型均可根据需求,设置为常见的各种折叠形状、尺寸以及压点花型,还可以在防护帽本体7上加上各种 LOGO及花型图案等。
为实现防滑帽生产的全自动化过程,本申请提供的防护用品生产线还包括用于对防护帽本体7进行自动化包装的包装机构4;该包装机构4包括依次设置的包装材料放卷41、排气装置42以及封切装置 43;
具体的,该包装材料放卷41包括包装材料放卷组件411、包装材料放卷牵引组件412以及包覆机构413;生产过程中,包膜材料经包装材料放卷组件411自动放卷不停机拼接后,经过随动轮进入包装材料放卷牵引组件412,在包装材料放卷牵引组件412的牵引下,包膜材料进入包覆机构413,通过包覆机构413将包膜材料包覆于折叠后的防护帽本体7的外侧,经由排气装置42对包覆于防护帽本体7 外侧的包膜材料中的气体全部排出,得到第一包膜结构;将该第一包膜结构输送至封切装置43,进入封切操作,即可得到包装后的防护帽本体7。
本申请优选封切装置43包括依次相连的包封总成431以及包切总成432,经排气装置42排气后,得到具有连续结构第一包膜结构,即该第一包膜结构中依次有多个防护帽本体7;该具有连续结构的第一包膜结构被输送至包封总成431中,经包封总成431对第一包膜结构431中每一防护帽本体7两端的包膜进行缝合,得到多个相连的防护帽本体包装结构;将该多个相连的防护帽本体包装结构输送至包切总成432中,通过包切总成432对相邻两个防护帽本体包装结构之间相连接的位置进行切割,得到单独的防护帽本体包装结构,经产品输送机构9将包装完成的防护帽输出即可,完成防护帽的自动化包装,实现防护帽的全自动化生产。
具体的,本申请中的封切装置43可以通过一个总成来完成,也可以先封后切用两个机构来完成;为提高包装结构的强度、封口的平整度等,本申请中的包封总成431也可以设置为一组往复摆动机构,使得包封总成431随产品等速运行,同时封合一组或多组产品。
进一步的,为使产品封合处更加牢固可靠,本申请中的包装材料放卷41还包括胶枪414,通过该胶枪414在包膜上施胶,提高包装结构封合位置处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用品生产线,在生产线上加入折叠机构3 以及包装机构4,在对防护帽本体7成型后,进入折叠机构3,经折叠机构4折叠为小方块等设定的规则形状,再将具有规则形状的防护帽本体7输送至包装机构4进行自动化包装,形成完整的带有包装结构的防滑帽产品,实现了防护帽的全自动化生产过程,提高了防护帽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护用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于机架上的原料输送机构(1)、成型机构(2)、折叠机构(3)以及包装机构(4);其中,
所述原料输送机构(1)包括无纺布输送单元(11)、橡筋输送单元(12)、橡筋折边包裹装置(13)以及T型折叠装置(14);
所述无纺布输送单元(11)、所述橡筋输送单元(12)分别用于将无纺布(5)以及橡筋(6)输送至所述橡筋折边包裹装置(13);
所述橡筋折边包裹装置(13)用于将所述橡筋(6)包裹于所述无纺布(5)中;
所述T型折叠装置(14)设置于所述橡筋折边包裹装置(13)的下游,所述T型折叠装置(14)用于对包裹有所述橡筋(6)的所述无纺布(5)进行折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用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机构(2)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折边压点总成(21)、帽檐周封总成(22)、产品外形切刀(23)以及产品切断总成(2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用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切断总成(24)包括具有吸附功能的切断结构以及具有吸附功能的转移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用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机构(2)还包括废料回收机构(25),所述废料回收机构(25)设置于所述产品外形切刀(23)与所述产品切断总成(24)之间。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护用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机构(2)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成型折边机构(31)以及成型折叠单元(3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用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折叠单元(32)包括至少一组插片式折叠机构(321),所述插片式折叠机构(321)包括插片星型轮(3211)、插片机构(3212)以及第一插片盒(3213),其中所述插片机构(3212)固定于所述插片星型轮(3211)上,所述第一插片盒(3213)与所述插片机构(3212)相邻设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用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折叠单元(32)包括至少一组桨叶拍打式折叠机构(322),所述桨叶拍打式折叠机构(322)包括桨叶固定座(3221)、桨叶(3222)以及第二插片盒(3223),所述桨叶(3222)连接于所述桨叶固定座(3221)上,且所述桨叶(3222)于所述桨叶固定座(3221)上作圆周运动;所述第二插片盒(3223)与所述桨叶(3222)相邻设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用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折叠单元(32)包括转移轮折叠机构(323),所述转移轮折叠机构(323)包括转移轮(3231),以及至少一个与所述转移轮(3231)平行设置的折叠辊(3232);所述折叠辊(3232)与所述转移轮(3231)的转动方向相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护用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轮(3231)为吸附轮。
10.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护用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机构(4)包括依次设置的包装材料放卷(41)、排气装置(42)以及封切装置(43)。
CN202022897034.9U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防护用品生产线 Active CN2144936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97034.9U CN214493626U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防护用品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97034.9U CN214493626U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防护用品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93626U true CN214493626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207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97034.9U Active CN214493626U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防护用品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936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31832B1 (en) Packing film stretching and rewinding machine
CN108973231A (zh) 袋子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CN106628382B (zh) 一种面膜的生产包装设备
EP2210837A1 (en) Packing film stretching and rewinding machine
WO2017078211A1 (ko) 손잡이를 가진 비닐봉투 제조방법 및 제조장치와 그로부터 제조된 비닐 봉투
US4949533A (en) Packaging machine and process
US4862680A (en) Bottom-folding packer
CN214493626U (zh) 一种防护用品生产线
CN216546880U (zh) 一种自动型pcb板包装机
US3784186A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pleated and folded articles from a web
CN114604485A (zh) 一种防护用品生产线
CN205112520U (zh) 一种改进的塑料编织袋全自动套内膜袋缝底一体机
ITBO20130359A1 (it) Un apparato per il trattamento di rispettivi prodotti, in particolare per etichettare detti prodotti.
CN111409924A (zh) 导辊制袋包装机构及其制袋包装工艺
EP0431922B1 (en) Wrapping roll-like articles
EP1426297B1 (en) Apparatus for making a tubular length of stretch film
CN113879591B (zh) 一种布料折叠包装机
US2703514A (en) Cone cup machine
WO199503054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pleated ornament
CN209633890U (zh) Pvc打包盒自动成型装置
CN206218322U (zh) 自动包膜送料装置
CN211996415U (zh) 一种制造热收缩包装袋的设备
CN212048093U (zh) 套膜包装装置
CN206243589U (zh) 一种面膜的生产包装设备
JP3008696U (ja) スプーン自動包装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