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92757U - 一种无人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492757U CN214492757U CN202120608936.8U CN202120608936U CN214492757U CN 214492757 U CN214492757 U CN 214492757U CN 202120608936 U CN202120608936 U CN 202120608936U CN 214492757 U CN214492757 U CN 2144927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manned vehicle
- mounting plate
- vehicle
- camera
- structur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车,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无人车包括两个第一摄像结构,两个第一摄像结构分别设置于车体的左侧及右侧,在无人车的前后方向上,两个第一摄像结构均靠近车体的前侧;两个第一摄像结构的中心轴线均相对无人车的左右方向向车体的后侧倾斜预设角度,预设角度大于0°且小于90°。能够增加车体左右两侧及车后的视野,减少车体左右两侧附近的盲区,以使得无人车能够通过两个第一摄像结构检测相对较大的环境区域,提高无人车的行驶安全性。且对于采用自动驾驶或无人驾驶的无人车,能够提高无人的行驶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车。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驾驶的不断发展,传感器在车辆中的布局变得越来越重要。通常而言,传感器设置在无人车的外部,以实现更好的视野,比如相机,无人车在行驶过程中借助于无人车外部的相机来检测无人车的环境区域。
目前,无人车的外部一般设置有四个相机,四个相机分别设置在无人车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但是四个相机的利用率仍相对较小,尤其是左右两个相机,这也使得无人车两侧及后方视野较小,导致无人车存在较大的感知盲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人车左右两侧的相机利用率较低,使得无人车后方及两侧视野较小,导致无人车存在较大的感知盲区的问题。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人车,包括两个第一摄像结构,两个所述第一摄像结构分别设置于车体的左侧及右侧,在所述无人车的前后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一摄像结构均靠近所述车体的前侧;两个所述第一摄像结构的中心轴线均相对所述无人车的左右方向向所述车体的后侧倾斜预设角度,所述预设角度大于0°且小于90°。
进一步地,所述无人车还包括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安装板和在所述无人车的前后方向上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两端的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相对所述第三安装板靠近所述无人车的前侧,且所述第二安装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安装板的长度,每个所述第一摄像结构均安装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所述第一安装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板和所述第三安装板的两个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均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车体。
进一步地,所述无人车还包括两个第二摄像结构,两个第二摄像结构分别设置于无人车的车体的前侧和后侧。
进一步地,在所述无人车的高度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一摄像结构均安装于第一预设高度,两个所述第二摄像结构均安装于第二预设高度,且所述无人车在地面上的摄像区域至少包括第一环形区域,所述第一环形区域位于以所述车体为中心且半径分别为L11和L12的两个圆形之间,L11大于L12。
进一步地,所述无人车在平行于地面且距离地面h的设定平面上的摄像区域至少包括第二环形区域,所述第二环形区域位于以所述车体为中心且半径分别为L21和L22的两个圆形之间,L21大于L22,且L22小于L12。
进一步地,所述无人车还包括第二安装支架,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包括第四安装板和在所述无人车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五安装板,两个所述第五安装板均连接于所述第四安装板,两个所述第二摄像结构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第四安装板,所述第五安装板连接于所述无人车。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摄像结构和两个所述第二摄像结构均安装于所述车体的车骨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角度为15°-2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无人车,两个第一摄像结构分别设置于车体的左侧和右侧,在无人车的前后方向上,两个第一摄像结构均靠近车体的前侧,两个第一摄像结构的中心轴线均相对无人车的左右方向向车体的后侧倾斜预设角度,预设角度大于0°小于90°。能够增加车体左右两侧及车后的视野,减少车体左右两侧附近的盲区,以使得无人车能够通过两个第一摄像结构检测相对较大的环境区域,提高无人车的行驶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摄像结构;
2、第二摄像结构;
3、第一安装支架;31、第一安装板;32、第二安装板;33、第三安装板;34、第一连接板;
4、第二安装支架;41、第四安装板;42、第五安装板;43、第二连接板;
5、第一紧固件;
6、第二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车,该无人车包括两个第一摄像结构1,两个第一摄像结构1分别设置于车体(图中未示出)的左侧和右侧,在无人车的前后方向上,两个第一摄像结构1均靠近车体的前侧,两个第一摄像结构1的中心轴线均相对无人车的左右方向向车体的后侧倾斜预设角度,预设角度大于0°且小于90°。其中,无人车的前后方向如图1中的ab方向所示,无人车的左右方向如图1中的cd方向所示。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该无人车还可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一摄像结构1。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两个第一摄像结构1均向车体的后侧倾斜预设角度,能够增加车体左右两侧及车后的视野,减少车体左右两侧附近的盲区,以使得无人车能够通过两个第一摄像结构1检测相对较大的环境区域,提高无人车的行驶安全性。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预设角度α优选为15°-20°,进一步优选为15°,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预设角度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如图1和图2所示,该无人车还包括第一安装支架3,第一安装支架3包括第一安装板31和在无人车的前后方向上分别连接于第一安装板31的两端的第二安装板32和第三安装板33,第二安装板32相对第三安装板33靠近无人车的前侧,且第二安装板32的长度大于第三安装板33的长度,每个第一摄像结构1安装于对应的第一安装支架3的第一安装板31。可以理解的是,将第二安装板32的长度设置为大于第三安装板33的长度,可使得第一安装板31相对车体的前后方向呈夹角,具体可使得安装于第一安装板31上的第一摄像结构1向车体的后侧倾斜。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该第一安装支架3还包括分别连接于第二安装板32和第三安装板33的两个第一连接板34,两个第一连接板34均可拆卸地连接于车体。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34上开设有第一穿设孔,第一紧固件5穿过第一穿设孔连接于车骨架,第一紧固件5优选为螺栓。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减少零部件的数量及降低组装难度,在本实施例中,构成第一安装支架3的第一安装板31、第二安装板32、第三安装板33和两个第一连接板34一体加工成型,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支架3呈“几”字形结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31、第二安装板32、第三安装板33和第一连接板34还可分体设置。
再次参照图1,该无人车还包括两个第二摄像结构2,两个第二摄像结构2分别设置于无人车的车体的前侧和后侧。
在无人车的高度方向上,两个第一摄像结构1均安装于第一预设高度,两个第二摄像结构2均安装于第二预设高度,且无人车在地面上的摄像区域至少包括第一环形区域,第一环形区域位于以车体为中心且半径分别为L11和L12的两个圆形之间,L11大于L12。进一步地,无人车在平行于地面且距离地面h的设定平面上的摄像区域至少包括第二环形区域,第二环形区域位于以车体为中心且半径分别为L21和L22的两个圆形之间,L21大于L22,且L22小于L12。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L11为2.5m,L12为5m,L21为1.5m,L22为5m,h=1.5m,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L11、L12、L21、L22和h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也就是说可以调整第一摄像结构1和第二摄像结构2的安装高度来调整L11、L12、L21、L22和h。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高度大于第二预设高度,以增加车体左右两侧及后侧的视野。
如图1和图3所示,该无人车还包括第二安装支架4,第二安装支架4包括第四安装板41和在无人车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五安装板42,两个第五安装板42均连接于第四安装板41,两个第二摄像结构2分别安装于两个第四安装板41,第五安装板42连接于车体的车骨架。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该第二安装支架4还包括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五安装板42的两个第二连接板43,第二连接板43均可拆卸地连接于无人车的车骨架。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板43上开设有第二穿设孔,第二紧固件6穿过第二穿设孔连接于车骨架,第二紧固件6优选为螺栓。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减少零部件的数量及降低组装难度,在本实施例中,构成第二安装支架4的第四安装板41、两个第五安装板42和两个第二连接板43一体加工成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四安装板41、第五安装板42和第二连接板43还可分体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四个摄像结构均安装于无人车的车体的车骨架上,具体地,两个第一摄像结构1均安装于A柱上。通过将摄像结构安装在车骨架上,能够提高摄像结构的安装稳定性。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车,两个第一摄像结构1分别设置于车体的左侧和右侧,在无人车的前后方向上,两个第一摄像结构1均相对靠近车体的前侧,两个第一摄像结构1的中心轴线均相对无人车的左右方向向车体的后侧倾斜预设角度。能够增加车体左右两侧及车后的视野,减少车体左右两侧附近的盲区,以使得无人车能够通过两个第一摄像结构1检测相对较大的环境区域,提高无人车的行驶安全性。对于采用自动驾驶或无人驾驶的无人车,能够提高无人车的灵活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无人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第一摄像结构(1),两个所述第一摄像结构(1)分别设置于车体的左侧及右侧,在所述无人车的前后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一摄像结构(1)均靠近所述车体的前侧;两个所述第一摄像结构(1)的中心轴线均相对所述无人车的左右方向向所述车体的后侧倾斜预设角度,所述预设角度大于0°且小于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车还包括第一安装支架(3),所述第一安装支架(3)包括第一安装板(31)和在所述无人车的前后方向上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31)两端的第二安装板(32)和第三安装板(33),所述第二安装板(32)相对所述第三安装板(33)靠近所述无人车的前侧,且所述第二安装板(3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安装板(33)的长度,每个所述第一摄像结构(1)均安装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支架(3)的所述第一安装板(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3)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板(32)和所述第三安装板(33)的两个第一连接板(34),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34)均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车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车还包括两个第二摄像结构(2),两个第二摄像结构(2)分别设置于无人车的车体的前侧和后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无人车的高度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一摄像结构(1)均安装于第一预设高度,两个所述第二摄像结构(2)均安装于第二预设高度,且所述无人车在地面上的摄像区域至少包括第一环形区域,所述第一环形区域位于以所述车体为中心且半径分别为L11和L12的两个圆形之间,L11大于L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车在平行于地面且距离地面h的设定平面上的摄像区域至少包括第二环形区域,所述第二环形区域位于以所述车体为中心且半径分别为L21和L22的两个圆形之间,L21大于L22,且L22小于L1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车还包括第二安装支架(4),所述第二安装支架(4)包括第四安装板(41)和在所述无人车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五安装板(42),两个所述第五安装板(42)均连接于所述第四安装板(41),两个所述第二摄像结构(2)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第四安装板(41),所述第五安装板(42)连接于所述无人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4)还包括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五安装板(42)的两个第二连接板(43),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43)均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车体。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摄像结构(1)和两个所述第二摄像结构(2)均安装于所述车体的车骨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角度为15°-2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08936.8U CN214492757U (zh) | 2021-03-25 | 2021-03-25 | 一种无人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08936.8U CN214492757U (zh) | 2021-03-25 | 2021-03-25 | 一种无人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492757U true CN214492757U (zh) | 2021-10-26 |
Family
ID=78200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608936.8U Active CN214492757U (zh) | 2021-03-25 | 2021-03-25 | 一种无人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492757U (zh) |
-
2021
- 2021-03-25 CN CN202120608936.8U patent/CN21449275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499100B2 (en) | Structure for attaching stereoscopic camera in vehicle | |
US10797384B2 (en) | Radar support structure | |
JP4292171B2 (ja) |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 |
US10780828B2 (en) | Sensor mount structure | |
US10837807B2 (en) | Sensor mount structure | |
CN217477221U (zh) | 仪表板总成和车辆 | |
CN214492757U (zh) | 一种无人车 | |
CN107921902A (zh) | 自卸车辆 | |
CN109552423B (zh) |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 |
CN115079096A (zh) | 雷达联接器及其装配方法 | |
CN221272827U (zh) | 一种多传感器融合定位安装支架 | |
CN218400421U (zh) | 双摄摄像头安装结构及商用车 | |
US20200055453A1 (en) | On-board camera | |
CN217778784U (zh) | 安装机构及车辆 | |
CN217197992U (zh) | 一种后视摄像头多功能安装支架 | |
CN217706105U (zh) | 摩托车 | |
CN214450665U (zh) | 一种传感器装置和自动驾驶车辆 | |
CN213735217U (zh) | 车箱护栏的安装支架和车辆 | |
CN218257967U (zh) | 雷达支架及车辆 | |
EP3964395B1 (en) |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apting to a vehicle configuration an image displayed on a monitor, and vehicle using such system | |
CN217969361U (zh) | 车辆前大灯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9668082U (zh) | 用于车辆的摄像头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5398503U (zh) | 一种商用车车载相机传感器测试支架 | |
WO2024185828A1 (ja) | 車両の監視装置 | |
CN218907102U (zh) | 传感器融合模块安装组件及无人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08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No. 209 Changxing Third Road, Xiping Street, Songyang County, Lishui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23000 Patentee after: Neolithic Unmanned Vehicle (Songyang)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613, floor 6, zone 2, building a, No. 12, Hongda North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2200 Patentee before: NEOLIX TECHNOLOGIES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