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81942U - 分体式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分体式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81942U
CN214481942U CN202023279577.0U CN202023279577U CN214481942U CN 214481942 U CN214481942 U CN 214481942U CN 202023279577 U CN202023279577 U CN 202023279577U CN 214481942 U CN214481942 U CN 2144819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plate
split
clamping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7957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新科
黄先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Haishun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Haishun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Haishun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Haishun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7957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819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819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819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散热结构涉及散热结构技术领域,该分体式散热结构设置有中心散热套件、夹持套件及分体散热套件,夹持套件用于夹持于中心散热套件上,分体散热套件设置于夹持套件上;夹持套件及分体散热套件的设置,使得生产加工制造商能够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不同灵活调整散热结构的散热量,增强了分体式散热结构的普适性;此外,夹持套件的设置,使得组装工人能够快速完成分体散热套件的安装,免去了人工涂胶及定位的繁琐,有效地提高了分体散热套件的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分体式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体式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散热结构常常应用于各种各样的领域中,其主要用于对用电子元器件进行散热,电子元器件在消耗电能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若不将热量及时散发至外界,会导致电子元器件过热烧毁;根据结构的不同可以将散热结构大致分为贴片式散热结构、鳍片式散热结构、固定式散热结构及贴装式散热结构等,生产加工制造商们会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单独或组合使用上述几种类型的散热结构,但是,上述几种散热结构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以下的不足之处:
例如,散热结构需要适配不同的发热量场景时普遍需要对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调整散热结构的热交换面积以达到预定的散热量,现有的散热结构的散热量无法调节,普适性差;
对于此,有部分加工制造商们会采用额外贴装另一散热结构的方式以达到预定散热效果,但是,贴装过程非常地繁琐,需要对另一散热结构进行涂胶、定位及固定,如此,会极大地降低产品的生产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分体式散热结构,该分体式散热结构不仅能够解决散热量无法适应性调整的技术问题,还能够解决加装散热结构较为繁琐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分体式散热结构,包括:
中心散热套件,所述中心散热套件包括中心座、护边板及若干散热插板,所述护边板设置于所述中心座上,各所述散热插板分别设置于所述中心座上,各所述散热插板上均开设有散热波纹槽;
夹持套件,所述夹持套件包括夹持件、插板及导热板,所述插板设置于所述夹持件上,所述导热板设置于所述夹持件上,所述插板用于插入所述护边板内,所述夹持件用于夹持于所述护边板上,从而使所述导热板与所述护边板互相顶持;及
分体散热套件,所述分体散热套件包括分体散热脊,中位散热片、曲面散热片及散热弯板,所述分体散热脊设置于所述导热板上,所述中位散热片、所述曲面散热片和所述散热弯板分别与所述分体散热脊连接,所述曲面散热片位于所述中位散热片和所述散热弯板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件包括夹板、转轴、固定板及扭簧,所述夹板与所述插板连接,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夹板上,所述固定板转动设置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夹板相顶持,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相顶持,所述插板与所述夹板连接,所述导热板与所述固定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件包括若干所述扭簧,各所述扭簧均套设于所述转轴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心散热套件还包括锁固筒体,所述锁固筒体设置于所述护边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散热插板于远离所述中心座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圆角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体散热套件包括多个所述曲面散热片,各所述曲面散热片均位于所述分体散热脊上,且相邻两个所述曲面散热片之间设置有间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体散热脊,所述中位散热片、所述曲面散热片和所述散热弯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弯板上设置有热量导流弧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心座为轴对称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散热插板的厚度大小为4.25mm~4.7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散热结构涉及散热结构技术领域,该分体式散热结构设置有中心散热套件、夹持套件及分体散热套件,夹持套件用于夹持于中心散热套件上,分体散热套件设置于夹持套件上;夹持套件及分体散热套件的设置,使得生产加工制造商能够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不同灵活调整散热结构的散热量,增强了分体式散热结构的普适性;此外,夹持套件的设置,使得组装工人能够快速完成分体散热套件的安装,免去了人工涂胶及定位的繁琐,有效地提高了分体散热套件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分体式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分体式散热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分体式散热结构10包括中心散热套件100、夹持套件200及分体散热套件300,夹持套件200夹持于中心散热套件100上,分体散热套件300设置于夹持套件200上。
需要说明的是,分体式散热结构10用于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散热;中心散热套件100起到导热及散热的作用;夹持套件200用于带动分体散热套件300固定于中心散热套件100上,同时还用于将热量传递至分体散热套件300上;分体散热套件300用于辅助中心散热套件100进行散热。
请参阅图1及图2,中心散热套件100包括中心座110、护边板120及若干散热插板130,护边板120设置于中心座110上,各散热插板130分别设置于中心座110上,各散热插板130上均开设有散热波纹槽140。
需要说明的是,中心座110起到固定护边板120及各散热插板130的作用;护边板120起到保护散热插板130的作用;各散热插板130均用于与外界进行热交换,达到散热的目的;散热波纹槽140的开设,扩大了散热插板130的表面积,从而增大了散热插板130与外界的热交换面积,进而提高了中心散热套件100的散热效果。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3,夹持套件200包括夹持件210、插板220及导热板230,插板220设置于夹持件210上,导热板230设置于夹持件210上,插板220用于插入护边板120内,夹持件210用于夹持于护边板120上,从而使导热板230与护边板120互相顶持。
需要说明的是,夹持件210用于夹持在护边板120上;插板220用于插入至护边板120上的预定位置处,起到定位夹持件210的夹持位置的作用,防止夹持件210夹偏;导热板230起到传递热量的作用。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3,分体散热套件300包括分体散热脊310,中位散热片320、曲面散热片330及散热弯板340,分体散热脊310设置于导热板230上,中位散热片320、曲面散热片330和散热弯板340分别与分体散热脊310连接,曲面散热片330位于中位散热片320和散热弯板340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分体散热脊310用于将导热板230上的热量传递至中位散热片320、曲面散热片330及散热弯板340上;中位散热片320用于对分体散热脊310中心位置处的热量进行散发;散热弯板340用于对分体散热脊310边缘部分的热量进行散发;曲面散热片330用于对中位散热片320和散热弯板340之间的热量进行散发;如此,从三个不同的位置将分体散热脊310上的热量散发至外界能够有效地提高分体散热套件300的散热效果,进一步防止电子元器件因过热烧毁。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工作及原理如下;
当需要装配分体散热套件300时,将插板220插入护边板120上并使夹持件210夹持于护边板120上,以使导热板230紧贴于护边板120的侧面;如此,中心座110上的热量将通过护边板120传递至导热板230上;
随后,热量将进一步传递至分体散热脊310上,随后,分体散热脊310会将热量通过中位散热片320、曲面散热片330及散热弯板340进一步散发至外界,提高散热效果。
请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夹持件210包括夹板211、转轴212、固定板213及扭簧214,夹板211与插板220连接,转轴212设置于夹板211上,固定板213转动设置于转轴212上,扭簧214套设于转轴212上,且扭簧214的一端与夹板211相顶持,扭簧214的另一端与固定板213相顶持,插板220与夹板211连接,导热板230与固定板213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夹板211用于支撑转轴212;转轴212用于支撑固定板213转动;固定板213用于带动导热板230同步转动;扭簧214用于驱动固定板213相对夹板211转动,从而使得夹持件210能够稳固地夹持固定于护边板120上;如此,组装工人即能够快速完成分体散热套件300与中心散热套件100之间的连接,有效地提高了分体式散热结构10的安装效率。
请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夹持件210包括若干扭簧214,各扭簧214均套设于转轴212上。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扭簧214的设置,可以提高夹持件210夹持于护边板120上的夹持稳定性,防止夹持件210出现松动。
请参阅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中心散热套件100还包括锁固筒体150,锁固筒体150设置于护边板120上。
需要说明的是,锁固筒体150用于穿设螺丝,从而使得中心座110能够固定于预定位置上。
请参阅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散热插板130于远离中心座110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圆角部131。
需要说明的是,圆角部131的设置,避免了散热插板130的边角在与外物碰撞时因应力集中的现象而损毁。
请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体散热套件300包括多个曲面散热片330,各曲面散热片330均位于分体散热脊310上,且相邻两个曲面散热片330之间设置有间隔。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曲面散热片330的设置,能够提高分体散热套件300的散热能力,从而进一步防止电子元器件过热烧毁。
请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体散热脊310,中位散热片320、曲面散热片330和散热弯板340为一体成型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一体成型共同制成分体散热脊310,中位散热片320、曲面散热片330和散热弯板340,能够提高分体散热套件300的整体机械强度,提高分体散热套件300的耐用性。
请参阅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散热弯板340上设置有热量导流弧面341。
需要说明的是,热量导流弧面341起到引导热量流动的作用,提高散热弯板340与外界的热交换效率,提高了分体散热套件300的散热效果。
请参阅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中心座110为轴对称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将中心座110设置为轴对称结构,使得热量能够均匀扩散至中心座110上的各个位置处,避免热量集中堆积于中心座110的部分位置处,提高中心座110的散热效率。
请参阅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散热插板130的厚度大小为4.25mm~4.75mm。
需要说明的是,将各散热插板130的厚度设置为4.25mm~4.75mm,能够在保证散热插板130自身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散热插板130的散热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散热结构涉及散热结构技术领域,该分体式散热结构设置有中心散热套件、夹持套件及分体散热套件,夹持套件用于夹持于中心散热套件上,分体散热套件设置于夹持套件上;夹持套件及分体散热套件的设置,使得生产加工制造商能够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不同灵活调整散热结构的散热量,增强了分体式散热结构的普适性;此外,夹持套件的设置,使得组装工人能够快速完成分体散热套件的安装,免去了人工涂胶及定位的繁琐,有效地提高了分体散热套件的安装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分体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心散热套件,所述中心散热套件包括中心座、护边板及若干散热插板,所述护边板设置于所述中心座上,各所述散热插板分别设置于所述中心座上,各所述散热插板上均开设有散热波纹槽;
夹持套件,所述夹持套件包括夹持件、插板及导热板,所述插板设置于所述夹持件上,所述导热板设置于所述夹持件上,所述插板用于插入所述护边板内,所述夹持件用于夹持于所述护边板上,从而使所述导热板与所述护边板互相顶持;及
分体散热套件,所述分体散热套件包括分体散热脊,中位散热片、曲面散热片及散热弯板,所述分体散热脊设置于所述导热板上,所述中位散热片、所述曲面散热片和所述散热弯板分别与所述分体散热脊连接,所述曲面散热片位于所述中位散热片和所述散热弯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夹板、转轴、固定板及扭簧,所述夹板与所述插板连接,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夹板上,所述固定板转动设置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夹板相顶持,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相顶持,所述插板与所述夹板连接,所述导热板与所述固定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若干所述扭簧,各所述扭簧均套设于所述转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散热套件还包括锁固筒体,所述锁固筒体设置于所述护边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散热插板于远离所述中心座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圆角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散热套件包括多个所述曲面散热片,各所述曲面散热片均位于所述分体散热脊上,且相邻两个所述曲面散热片之间设置有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散热脊,所述中位散热片、所述曲面散热片和所述散热弯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弯板上设置有热量导流弧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座为轴对称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散热插板的厚度大小为4.25mm~4.75mm。
CN202023279577.0U 2020-12-28 2020-12-28 分体式散热结构 Active CN2144819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9577.0U CN214481942U (zh) 2020-12-28 2020-12-28 分体式散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9577.0U CN214481942U (zh) 2020-12-28 2020-12-28 分体式散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81942U true CN214481942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36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79577.0U Active CN214481942U (zh) 2020-12-28 2020-12-28 分体式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819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22869B2 (en) Fastening device
US774901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20040250993A1 (en) Heat-dissipating device
US10790215B1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CN101516170B (zh) 散热装置
US6532141B1 (en) Heat-dissipating device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
CN214481942U (zh) 分体式散热结构
KR20180001949U (ko) 방열장치 조립 구조
US6808012B1 (en) CPU radiator holding mechanism
US6008989A (en) Heat sink assembly
CN216491209U (zh) 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9748687U (zh) 具有散热结构的tof相机
CN1988784A (zh) 散热装置
CN209265369U (zh) 一种散热器
US7400507B2 (en) Fastening structure
CN215735505U (zh) 一种小型砖块电源的散热器结构
CN217825779U (zh) 一种应用散热片的散热结构及路由器
CN216905794U (zh) 一种可旋转多方向散热装置
CN213960559U (zh) 充电器电路板结构
CN214481941U (zh) 电路板散热器
CN216748618U (zh) 扩充卡固定结构
CN220123340U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电源
CN109407806A (zh) 一种散热器
CN218351126U (zh) 散热结构、存储器组件及计算机装置
CN217604020U (zh) 组装式灯板盒塑胶保护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