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81261U - 助听器 - Google Patents

助听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81261U
CN214481261U CN202120715100.8U CN202120715100U CN214481261U CN 214481261 U CN214481261 U CN 214481261U CN 202120715100 U CN202120715100 U CN 202120715100U CN 214481261 U CN214481261 U CN 2144812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flexible
rigid
hearing aid
flexible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1510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艾泽琪
杨隆梓
黄学
王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anying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anying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anying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anying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1510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812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812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812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助听器,包括机架以及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柔性电路板及/或刚柔结合电路板,对应的所述柔性电路板及/或所述刚柔结合电路板折叠设置并安装于所述机架。该助听器通过将电路板组件以折叠后的柔性电路板与刚柔结合电路板相结合的方式,来缩小电路板组件的整体体积,从而使具有该电路板组件的助听器连接性能好、且整体体积较小。

Description

助听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助听器。
背景技术
助听器是辅助听力障碍患者提高听力的仪器,其作用是使微弱的声音经过放大后传到耳机中,使患有听力衰弱的人借助助听器的放大功能从而能听到声音。
现有的助听器内部通常设有一块面积很大的电路板,电路板常因面积太大而导致助听器的整体体积过大,不仅影响助听器的外观,且难以使其朝向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助听器朝着小型化、微型化的方向发展,对体积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助听器。
一种助听器,包括机架以及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柔性电路板及/或刚柔结合电路板,对应的所述柔性电路板及/或所述刚柔结合电路板折叠设置并安装于所述机架。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所述柔性电路板及所述刚柔结合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刚柔结合电路板之间相互固定且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有第一窗口区,所述刚柔结合电路板设置有第二窗口区,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窗口区与所述刚柔结合电路板的第二窗口区通过焊接相互固定并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电路板胶固于所述机架。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按键安装部及麦克风安装部,所述助听器包括按键以及麦克风,所述按键安装于所述按键安装部,所述麦克风安装于所述麦克风安装部。
进一步地,所述刚柔结合电路板包括挠性弯折部及至少两个刚性结合部,且所述刚性结合部通过所述挠性弯折部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助听器包括主芯片及天线,所述刚性结合部的端部为主芯片安装区,所述主芯片安装区用于安装主芯片及天线。
进一步地,所述刚柔结合电路板包括pin针安装区,所述pin针安装区开设有多个焊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刚柔结合电路板还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限制所述刚柔结合电路与所述机架之间的安装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电路板开设定位孔,所述机架朝向所述柔性电路板凸设定位凸部,所述定位凸部伸入所述定位孔并定位所述柔性电路板及所述机架的相对位置。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助听器,通过将电路板组件以折叠后的柔性电路板与刚柔结合电路板相结合的方式,来缩小电路板组件对应在助听器内的安装空间,从而使具有该电路板组件的助听器连接性能好、且整体体积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助听器省略部分元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助听器中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助听器中刚柔结合电路板平铺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刚柔结合电路板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助听器中电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00、助听器;10、机架;11、定位凸部;20、电路板组件;21、柔性电路板;211、麦克风安装部;2111、麦克风音孔;212、按键安装部;213、第一窗口区;214、定位孔;22、刚柔结合电路板;221、挠性弯折部;2211、第二窗口区;222、刚性结合部;2221、限位槽;2222、pin针安装区;22221、焊接孔;22222、限位孔;2223、电源管理芯片安装区;22231、电池飞线焊接区;2224、开关芯片安装区;2225、主芯片安装区。
以上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安装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助听器,通过放大声音信号以辅助听力障碍人士获取清晰的声音信号。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助听器100省略部分元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助听器100包括机架10及安装于机架10的电路板组件20。电路板组件20固定连接于机架10。机架10用于承载电路板组件20。电路板组件20是电池与助听器100内各个功能区电子元器件电连接的载体。
现有的助听器内部通常设有一块面积很大的电路板,电路板常因面积太大而导致助听器的整体体积过大,不仅影响助听器的外观,且难以使其朝向小型化的方向发展。为了进一步减小助听器整体体积,当前助听器内采用不同功能的电路板分体设置的方式来减小助听器的体积;而各个分体设置的电路板之间通过飞线或者连接器的方式相连。而这种连接方式常常导致助听器内部的信号传输不稳定,不仅影响助听器声音的输出,而且导致声音输出的一致性很差。
为了改进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助听器100。该助听器100内设有的电路板组件20,能够以柔性电路板21及/或刚柔结合电路板22至少部分能够折叠的方式,来缩小电路板组件20的整体占用的安装空间,从而使具有该电路板组件20的助听器100连接性能好、且整体体积较小。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图2为图1所示助听器100中柔性电路板2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助听器100中刚柔结合电路板22平铺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刚柔结合电路板22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助听器100中电路板组件2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电路板组件20包括柔性电路板21及刚柔结合电路板22的至少其中一者。柔性电路板21为至少部分具有高度挠性印刷的电路板。刚柔结合电路板22为至少部分区域具有挠性的印刷电路板。通过设置至少部分能够折叠的柔性电路板21及/或刚柔结合电路板22使得电路板组件20的整体体积相应减小。柔性电路板21及/或刚柔结合电路板22折叠后与机架10相连。
现有的助听器为了进一步减小助听器整体体积,采用不同功能的电路板分体设置的方式来减小助听器的体积;而各个分体设置的电路板之间通过飞线或者连接器的方式相连。而这种连接方式常常导致助听器内部的信号传输不稳定,不仅影响助听器声音的输出,而且导致声音输出的一致性很差。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柔性电路板21折叠后直接与刚柔结合电路板22电连接,使两个电路板之间的距离缩短、传输速度增加,能够有效改善两者之间连接的可靠度,从而使具有该电路板组件20的助听器100具有较小的安装空间、且连接可靠的特点,能够进一步地有效改善声音信号的输出。如此设置,助听器100不再需要连接器或飞线等方式将各个分体设置的电路板之间进行电性连接,进而避免声音信号传输问题的发生。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柔性电路板21及/或刚柔结合电路板22的至少其中一者具有至少部分可折叠的挠性,从而使得两者能够折叠后相连接或两者中的一者折叠后连接于机架,以减小电路板组件20的安装空间。
柔性电路板21大致呈长方形的板状结构,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麦克风音孔2111。麦克风音孔2111便于将外部的声音信号传递至麦克风。麦克风音孔2111所在的区域为麦克风安装部211。麦克风安装部211用于安装麦克风。柔性电路板21的中间位置设有两个按键安装部212。该按键安装部212用于连接助听器100的按键,以触发柔性电路板21的各个电路。如此设置,使柔性电路板21折叠后能够适应助听器100各个电子元件的排布情况,以便于助听器100整体功能的合理分布。由于柔性电路板21具有高强度可拉伸的性能,从而使得柔性电路板21能够在助听器100内进行适应性的折叠,以适配于减小体积后的机架10局部轮廓,从而进一步减小助听器100的整体体积。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柔性电路板21的结构可以根据助听器100实际的安装需求而相应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位于柔性电路板21上的麦克风音孔2111的开设位置以及按键安装部212的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麦克风及按键的实际安装位置而相应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柔性电路板21的其中一个侧面局部沿宽度方向延伸并形成第一窗口区213。第一窗口区213上设有露铜的焊接位。第一窗口区213折叠后用于与刚柔结合电路板22电连接。如此设置,便于柔性电路板21通过第一窗口区213与刚柔结合电路板22相连。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窗口区213还可以设置在柔性电路板21的其他任意位置,只要能够实现折叠后与刚柔结合电路板22直接电连接即可。
需要解释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柔性电路板21与刚柔结合电路板22通过接触的方式电连接,从而避免两者之间使用飞线或连接器相连的问题发生。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及图2,柔性电路板21开设定位孔214。定位孔214用于将柔性电路板21定位至机架10。对应地,机架10朝向柔性电路板21凸设定位凸部11。定位凸部11用于伸入定位孔214。并定位柔性电路板21及机架10的相对位置。如此设置,便于柔性电路板21的定位及安装,以使柔性电路板21的各个区域对准其他电子元件(例如麦克风及按键等)。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定位孔214与定位凸部11的设置可以对调,即柔性电路板21上凸设定位凸部11,机架10上开设定位孔214,只要能够实现柔性电路板21与机架10之间的定位即可。
优选地,定位孔214为圆形孔;且定位孔214成对设置。定位凸部11的数量与定位孔214相同,且定位凸部11对应设置为与圆形孔相适配的圆柱状凸起。如此设置,不仅便于柔性电路板21的生产及加工,同时能够准确地使柔性电路板21定位于机架10的安装位置。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定位孔214还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例如方孔或三角孔,只要能够实现与定位凸部11配合并实现柔性电路板21与机架10之间的定位即可。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柔性电路板21胶固于机架10。在实现柔性电路板21与机架10之间的定位后,柔性电路板21朝向机架10的一侧通过胶水固定于机架10上。如此设置,不仅使得柔性电路板21自身的结构及相应的电路不会被破坏,且能够牢固地固定于机架10。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柔性电路板21还可通过其他方式固定于机架10。
如图3及图4所示,刚柔结合电路板22大致呈长方形的板状结构。由于助听器100内的一些功能电子元件还是需要与具有刚性的电路板进行连接,而同时又希望进一步缩小助听器100的体积。因此为了使助听器100内的电路板具有刚性的同时又具备可折叠的性能,刚柔结合电路板22包括挠性弯折部221及至少两个刚性结合部222。刚性结合部222通过挠性弯折部221间隔设置。刚性结合部222用于与各个功能的电子元件连接;挠性弯折部221用于连接多个刚性结合部222,并使多个刚性结合部222之间能够相对弯折。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刚柔结合电路板22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成其他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刚挠性弯折部221设置有第二窗口区2211。第二窗口区2211上设有露铜的焊接位。柔性电路板21的第一窗口区213与刚柔结合电路板22的第二窗口区2211通过焊接相互固定并电性连接。直接相连的柔性电路板21及刚柔结合电路板22能够相应减少连接器的使用,从而避免信号传输不稳定的问题发生。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窗口区213与第二窗口区2211还可以通过导电胶胶粘等方式固定;第二窗口区2211还可以设置在刚性结合部222上,只要能够实现与第一窗口区213相焊接即可。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刚性结合部222的侧边局部内凹并形成限位槽2221。限位槽2221限制刚柔结合电路与机架10之间的安装位置。如此设置,便于刚柔结合电路板22与机架10之间的定位及安装。
具体地,刚性结合部222包括多个功能区。功能区用于安装各类功能电子元件,且多个功能区之间通过挠性弯折部221相连。功能区分别为pin针安装区2222、电源管理芯片安装区2223、开关芯片安装区2224以及主芯片安装区2225。Pin针安装区2222用于装设能够充电的pin针接头。电源管理芯片安装区2223用于安装电源管理芯片,并使助听器100的电池具有多种电源使用的节电模式。开关芯片安装区2224用于安装开关芯片,以使助听器100能够控制电源的开启或关闭。主芯片安装区2225分别安装有主芯片及天线,以使助听器100内的信号能够通过天线传输至主芯片,并在主芯片的控制下实现助听器100的各个功能。上述的功能区通过挠性弯折部221依次连接,并通过挠性弯折部221的折叠后形成对应电子元件的安装区域。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功能区的连接位置可以根据实际电子元件的安装位置而相应设置;同时,功能区的数量可以根据助听器100内的实际安装的电子元件而相应增加或减少。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pin针安装区2222开设有多个焊接孔22221,且pin针安装区2222设置与刚柔结合电路板22的端部。焊接孔22221用于焊接充电pin针。如此设置,便于充电pin针的安装与焊接。焊接孔22221的数量根据实际充电pin针的数量而相应设置。
优选地,pin针安装区2222还开设有限位孔22222。限位孔22222限制pin针安装区2222与机架10之间的安装位置。如此设置,便于pin针安装区2222的定位及安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电池管理芯片安装区的相对两侧局部延伸并形成电池飞线焊接区22231。电池飞线焊接区22231相对电池管理芯片安装区的板面弯折。如此设置,便于电池的飞线充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主芯片安装区2225设置于刚性结合部222的端部。当主芯片安装区2225折叠后,安装于主芯片安装区2225上的天线周围区域净空,无电路板或电子元件的干扰,信号传输的质量得到提升。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助听器,通过将电路板组件以折叠后的柔性电路板与刚柔结合电路板相结合的方式,来缩小电路板组件对应在助听器内的安装空间,从而使具有该电路板组件的助听器连接性能好、且整体体积较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助听器,包括机架以及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柔性电路板及/或刚柔结合电路板,对应的所述柔性电路板及/或所述刚柔结合电路板折叠设置并安装于所述机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所述柔性电路板及所述刚柔结合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刚柔结合电路板之间相互固定且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有第一窗口区,所述刚柔结合电路板设置有第二窗口区,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窗口区与所述刚柔结合电路板的第二窗口区通过焊接相互固定并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胶固于所述机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按键安装部及麦克风安装部,所述助听器包括按键以及麦克风,所述按键安装于所述按键安装部,所述麦克风安装于所述麦克风安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柔结合电路板包括挠性弯折部及至少两个刚性结合部,且所述刚性结合部通过所述挠性弯折部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听器包括主芯片及天线,所述刚性结合部的端部为主芯片安装区,所述主芯片安装区用于安装主芯片及天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柔结合电路板包括pin针安装区,所述pin针安装区开设有多个焊接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柔结合电路板还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限制所述刚柔结合电路与所述机架之间的安装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开设定位孔,所述机架朝向所述柔性电路板凸设定位凸部,所述定位凸部伸入所述定位孔并定位所述柔性电路板及所述机架的相对位置。
CN202120715100.8U 2021-04-08 2021-04-08 助听器 Active CN2144812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15100.8U CN214481261U (zh) 2021-04-08 2021-04-08 助听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15100.8U CN214481261U (zh) 2021-04-08 2021-04-08 助听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81261U true CN214481261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77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15100.8U Active CN214481261U (zh) 2021-04-08 2021-04-08 助听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812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11094B2 (en) Optical module
CN208675488U (zh) 无线耳机
JP2793380B2 (ja) 同軸マルチ混在コネクタ
JP2005518695A (ja) 移動体通信機器用の内蔵アンテナ
JP2001111321A (ja)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通信端末装置
CN113131288A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装置
CN113131289A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装置
CN102984882A (zh) 高频模块及使用该高频模块的高频设备
CN101473496B (zh) 同轴电缆用连接器
CN109904589B (zh) 无线通信模块
CN214481261U (zh) 助听器
CN210272654U (zh) 一种天线结构和耳机
JP4955428B2 (ja) アンテナ装置
CN109041417B (zh) 电子装置及其电路板组件
JP3157173U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6059606A (en) Shelled connector having ground contact
JP3205891B2 (ja) 電気音響変換ユニット
CN210576557U (zh) 一种微波信号与馈电合在一起的连接器
CN212393044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组件及无线耳机
CN216598092U (zh) 一种联接器及终端
CN111883956B (zh) 输入连接装置
CN219478103U (zh) 一种天线与触摸fpc二合一的耳机
CN212781696U (zh) 智能手表及其电路板结构
CN216820066U (zh) 无线耳机和耳机组件
CN207304852U (zh) 线控结构及蓝牙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