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83956B - 输入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入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83956B
CN111883956B CN201910616740.0A CN201910616740A CN111883956B CN 111883956 B CN111883956 B CN 111883956B CN 201910616740 A CN201910616740 A CN 201910616740A CN 111883956 B CN111883956 B CN 1118839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input
power line
switch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167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83956A (zh
Inventor
林圣国
叶家豪
林信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ta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Delta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US16/560,48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11122699B2/en
Priority to EP20158205.3A priority patent/EP3735115B9/en
Priority to ES20158205T priority patent/ES2948403T3/es
Priority to JP2020053766A priority patent/JP6876177B2/ja
Publication of CN1118839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39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839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39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H01R12/7011Locking or fixing a connector to a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47Electrical details of casings, e.g. terminals, passages for cables or wi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案是揭露一种输入连接装置,应用于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含主电路板及外壳,外壳具有第一壁面。输入连接装置包含绝缘壳体、导电连接单元、电路板、开关、第一电源线及第二电源线。绝缘壳体设置于第一壁面,且包含本体,本体包含中空通道。导电连接单元设置于中空通道,且卡合于绝缘壳体。电路板直接连接于导电连接单元,开关包含输入部及输出部。第一电源线的一端连接于电路板,第一电源线的另一端连接于开关的输入部。第二电源线的一端连接于开关的输出部,第二电源线的另一端连接于主电路板。

Description

输入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案是关于一种连接装置,尤指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输入连接装置,以降低成本及体积并改善电磁干扰。
背景技术
目前,输入连接装置已广泛地应用于多样化的电子装置及设备中,以将外部源的电能或讯号信息传送至电子装置。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电子装置的设计逐渐朝向小型化、高度集成及低成本迈进,然而,由于输入连接装置的结构设计及实际应用需求较为困难,因此开发小型化及低成本的输入连接装置更为重要。
一般来说,输入连接装置包含多个电连接器、多个第一电源线、印刷电路板、第二电源线及开关。每一电连接器设置于电子装置的外壳的侧壁上。每一第一电源线的一端连接于对应的电连接器,每一第一电源线的另一端连接于设置在外壳内的印刷电路板。第二电源线的一端连接于印刷电路板,第二电源线的另一端连接于开关。因此,当电连接器接收外部源所输出的电能或讯号信息时,电连接器将电能或讯号信息经由第一电源线、印刷电路板及第二电源线传送至开关。
然而,若电连接器的数量增加,第一电源线的数量也需随之增加,因此,输入连接装置的成本及体积也将增加。此外,由于多个第一电源线的数量过多将使得输入连接装置的组合方法较为复杂,理线较为困难,且容易造成第一电源线及电连接器之间的错误配线情况的发生。更甚者,第一电源线在输入连接装置上会产生额外的电磁干扰,使得电子装置的效能降低。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良的输入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先前技术所面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入连接装置,其是应用于电子装置,以降低成本及体积并改善电磁干扰。
为达上述目的,本案的一较广义实施样态为提供一种输入连接装置,应用于电子装置,其中电子装置包含主电路板及外壳,外壳具有第一壁面。输入连接装置包含绝缘壳体、导电连接单元、电路板、开关、至少一第一电源线及至少一第二电源线。绝缘壳体设置于第一壁面,且绝缘壳体包含本体,本体包含中空通道。导电连接单元设置于中空通道,且卡合于绝缘壳体。电路板直接连接于导电连接单元。开关包含输入部及输出部。第一电源线的一端连接于电路板,第一电源线的另一端连接于开关的输入部。第二电源线的一端连接于开关的输出部,第二电源线的另一端连接于主电路板。
为达上述目的,本案的另一较广义实施样态为提供一种输入连接装置,应用于电子装置,其中电子装置包含主电路板及外壳,外壳具有第一壁面。输入连接装置包含多个绝缘壳体、多个导电连接单元、至少一电路板、开关、多个第一电源线以及多个第二电源线。每一绝缘壳体设置于第一壁面,且每一绝缘壳体包含本体,本体包含中空通道。每一导电连接单元设置于对应的绝缘壳体的中空通道,且卡合于对应的绝缘壳体。该至少一电路板直接连接于多个导电连接单元。开关包含输入部及输出部。每一第一电源线的一端连接于电路板,每一第一电源线的另一端连接于开关的输入部。每一第二电源线的一端连接于开关的输出部,每一第二电源线的另一端连接于主电路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案第一实施例的输入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输入连接装置的绝缘壳体、导电连接单元及紧固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案第二实施例的输入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案第三实施例的输入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案第四实施例的输入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案第五实施例的输入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1a、1b、1c、1d:输入连接装置
11:绝缘壳体
111:本体
111a:内表面
111b:外表面
112:中空通道
113:第一通道区域
114:第二通道区域
115:第一凹槽
116:第一突起部
117:卡固部
12:导电连接单元
121:第一端
122:第二端
123:第二凹槽
124:第二突起部
125:第二容置空间
13:电路板
131:第一侧
132:第二侧
133:孔洞
14:紧固元件
141:第一端
142:第二端
15:电子元件
16:第一电源线
17:开关
171:第一端
172:第二端
173:输入部
174:输出部
18:第二电源线
19:第一连接元件
191:第一端
192:第二端
2:主电路板
21:电流感测器
22:第二连接元件
221:第一端
222:第二端
3:外壳
31:第一壁面
311:外侧壁
312:内侧壁
313:第一孔洞
314:第二孔洞
32:第二壁面
4:电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案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案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案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当作说明之用,而非架构于限制本案。
图1为本案第一实施例的输入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输入连接装置的绝缘壳体、导电连接单元及紧固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输入连接装置1应用于电子装置4上,用以接收外部源所输出的电能或讯号信息,例如直流电源,并将电能或讯号信息传送至电子装置4的内部装置。电子装置4包含输入连接装置1、主电路板2及外壳3。外壳3具有第一壁面31及连接于第一壁面31的第二壁面32。第一壁面31具有外侧壁311及内侧壁312。主电路板2设置于外壳3内。输入连接装置1设置于外壳3,并电连接于主电路板2。输入连接装置1包含绝缘壳体11、导电连接单元12、电路板13、紧固元件14、至少一电子元件15、至少一第一电源线16、开关17、第二电源线18及第一连接元件19。
于本实施例中,绝缘壳体11包含本体111,且本体111包含中空通道112。中空通道112穿过本体111的两端,以在两端形成两个开孔,且中空通道112包含第一通道区域113及第二通道区域114。本体111包含内表面111a、外表面111b、至少一第一凹槽115、至少一第一突起部116及至少一卡固部117。第一通道区域113的孔径大于第二通道区域114的孔径,且第一通道区域113是为第一容置空间,以容置一个相配电连接器(未图示)。该至少一第一凹槽115形成于本体111的内表面111a且位于第二通道区域114。该至少一第一突起部116形成于本体111的内表面111a,且相邻于第一凹槽115,并位于第二通道区域114。该至少一卡固部117形成于本体111的外表面111b。绝缘壳体11是穿过且紧配固定于外壳3的第一壁面31的第一孔洞313中,绝缘壳体11的至少一卡固部117卡合于第一壁面31的第一孔洞313的边缘处,使得绝缘壳体11可固定于第一壁面31,且部分的绝缘壳体11是由第一壁面31的外侧壁311暴露出来。
于本实施例中,至少部分的导电连接单元12设置于绝缘壳体11的本体111的中空通道112中,部分的导电连接单元12可为但不限为设置于中空通道112的第二通道区域114中。导电连接单元12包含第一端121、第二端122、至少一第二凹槽123、至少一第二突起部124及第二容置空间125。至少一第二凹槽123形成于导电连接单元12的周缘上,且对应于本体111的至少一第一突起部116。该至少一第二突起部124形成于导电连接单元12的周缘上,且对应于本体111的至少一第一凹槽115。当至少部分的导电连接单元12设置于绝缘壳体11的本体111的中空通道112时,导电连接单元12的第二凹槽123卡合于本体111的第一突起部116,且导电连接单元12的第二突起部124卡合于本体111的第一凹槽115时,使得导电连接单元12可以稳固地固定于绝缘壳体11。导电连接单元12的第一端121及第二端122是相互对应地设置,导电连接单元12的第一端121是用以连接相配电连接器的一导接部(未图示),并接收电连接器所传送的电能或讯号信息。于一些实施例中,导电连接单元12的第一端121为母头连接器,相配电连接器的导接部为公头连接器,该公头连接器与母头连接器相互配合。可替代地,导电连接单元12的第一端121为公头连接器,相配电连接器的导接部为母头连接器,该母头连接器与公头连接器相互配合。导电连接单元12的第二端122是由第一壁面31的内侧壁312暴露出来,导电连接单元12经由导电连接单元12的第二端122输出电能或讯号信息。第二容置空间125形成于导电连接单元12的第二端122。于一些实施例中,绝缘壳体11及导电连接单元12为一体成形的单体,导电连接单元12为金属材料所构成。
于本实施例中,电路板13设置于导电连接单元12的第二端122,并直接电连接于导电连接单元12的第二端122,电路板13可为但不限为垂直于导电连接单元12及绝缘壳体11,且电路板13具有第一侧131及第二侧132,其中第二侧132相对于第一侧131。导电连接单元12的第二端122电连接于电路板13的第一侧131的导接垫(未图示)。于本实施例中,紧固元件14是由金属材料所构成,紧固元件14包含第一端141及第二端142,紧固元件14的第一端141穿过电路板13上的孔洞133,且紧配固定于导电连接单元12的第二容置空间125,意即,紧固元件14的部分的第一端141设置于电路板13的孔洞133中,且紧固元件14的另外部分的第一端141卡合于导电连接单元12的第二端122,使得紧固元件14的另外部分的第一端141紧配固定于第二容置空间125内,而紧固元件14的第二端142设置于电路板13的第二侧132,因此,电路板13经由紧固元件14而紧固于导电连接单元12的第二端122。
于一实施例中,导电连接单元12设置于绝缘壳体11的本体111的中空通道112后,导电连接单元12的第二端122再与电路板13连接。于另一实施例中,导电连接单元12的第二端122与电路板13连接后,导电连接单元12再设置于绝缘壳体11的本体111的中空通道112。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螺纹形成于紧固元件14的第一端141的外表面上,第二螺纹形成于导电连接单元12的第二端122的内表面上,意即,第二螺纹形成于第二容置空间125的表面上。导电连接单元12的第二螺纹卡合于紧固元件14的第一螺纹,使得紧固元件14固定于导电连接单元12,因此,电路板13经由紧固元件14紧固于导电连接单元12的第二端122。于另一实施例中,导电连接单元12的第二容置空间125的形状可相配合于紧固元件14的第一端141的形状,使得紧固元件14的第一端141固定于导电连接单元12的第二端122。
于本实施例中,该至少一电子元件15设置于电路板13的第一侧131及第二侧132的至少其中之一上,较佳地,电子元件15设置于电路板13的第二侧132上。电子元件15经由电路板13而电连接于导电连接单元12的第二端122,电子元件15可为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抑制元件,例如但不限为电容器,而电子元件15用以抑制导电连接单元12的电磁干扰。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源线16的一端电连接于电路板13的第二侧132,第一电源线16的另一端电连接于开关17,因此导电连接单元12经由电路板13及第一电源线16而电连接于开关17。开关17包含第一端171、第二端172、输入部173及输出部174。输入部173及输出部174位于第一端171,开关17的第一端171经由外壳3的第一壁面31的内侧壁312而暴露出来。输入部173电连接于第一电源线16的另一端,以接收电路板13所传送的电能或讯号信息。开关17的部分的第二端172穿过第一壁面31的第二孔洞314,以连接开关17的第一端171,开关17的另外部分的第二端172经由外壳3的第一壁面31的外侧壁311暴露出来,并可作为一个选择器,例如按钮或者旋钮开关,开关17可被开启或关闭,以选择性的允许电能或讯号信息由电路板13传送至主电路板2,意即,当开关17的第二端172被按压时,开关17被开启以允许电能或讯号信息由电路板13传送至主电路板2,而当开关17的第二端172不被按压时,开关17被关闭以阻挡电能或讯号信息由电路板13传送至主电路板2,而开关17可为但不限为直流开关。
于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源线18的一端电连接于开关17的输出部174,第二电源线18的另一端电连接于主电路板2,因此开关17所传送的电能或讯号信息被传送至主电路板2。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元件19连接于第二电源线18的另一端,第一连接元件19包含第一端191及第二端192,第一端191及第二端192之间相互连接,第一连接元件19的第一端191连接于主电路板2,第一连接元件19的第二端192连接于第二电源线18的另一端,使得第二电源线18经由第一连接元件19而电连接于主电路板2。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源线18直接连接于主电路板2,而可省略第一连接元件19。
主电路板2设置于外壳3的第二壁面32的内侧壁,主电路板2可为但不限为垂直于电路板13。
于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连接装置1还包含至少一电流感测器21,该至少一电流感测器21设置于电路板13的第一侧131及第二侧132的至少其中之一上,以侦测流经电路板13的电流,而较佳地,电流感测器21设置于电路板13的第二侧132上。
请参阅图3,其是为本案第二实施例的输入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输入连接装置1a的元件结构及功能是相似于图1所示的输入连接装置1,且相同的元件标号代表相似元件结构及功能,于此不再赘述。如图3所示,相较于图1及图2所示的输入连接装置1,本实施例的输入连接装置1a的导电连接单元12的第二端122直接连接于电路板13,而不需使用任何的紧固元件,且导电连接单元12的第二容置空间可被省略。导电连接单元12包含第一端121及第二端122,导电连接单元12的第二端122直接电连接于电路板13的导接垫(未图示),较佳地,导电连接单元12及电路板13可为一体成形为一单体。当部分的导电连接单元12设置于绝缘壳体11的本体111的中空通道112时,电路板13连接于绝缘壳体11。于一些实施例中,导电连接单元12的第二端122经由一导电胶而电连接于电路板13。于另一些实施例中,导电连接单元12的第二端122焊接于电路板13上。
请参阅图4,其是为本案第三实施例的输入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输入连接装置1b的元件结构及功能是相似于图1所示的输入连接装置1,且相同的元件标号代表相似元件结构及功能,于此不再赘述。如图4所示,相较于图1及图2所示的输入连接装置1,本实施例的输入连接装置1b还包含第二连接元件22,第二连接元件22连接于第一电源线16的一端,且第二连接元件22包含第一端221及第二端222,第一端221及第二端222之间相互连接,第二连接元件22的第一端221连接于电路板13,且设置于电路板13的第二侧132,第二连接元件22的第二端222连接于第一电源线16的一端,使得第一电源线16连接于电路板13及开关17之间,以传送电路板13的电能或讯号信息至开关17。
请参阅图5,其是为本案第四实施例的输入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输入连接装置1c的元件结构及功能是相似于图1所示的输入连接装置1,且相同的元件标号代表相似元件结构及功能,于此不再赘述。如图5所示,相较于图1及图2所示的输入连接装置1,本实施例的输入连接装置1c包含多个绝缘壳体11、多个导电连接单元12、电路板13、多个紧固元件14、多个电子元件15、多个第一电源线16、开关17、多个第二电源线18及多个第一连接元件19。绝缘壳体11的数量、导电连接单元12的数量及紧固元件14的数量皆相同。外壳3的第一侧31包含多个第一孔洞313,而电路板13包含多个孔洞133。每一绝缘壳体11穿过且紧配固定于外壳3的第一壁面31所对应的第一孔洞313,每一导电连接单元12设置于对应的绝缘壳体11的中空通道112,每一紧固元件14穿过电路板13上对应的孔洞133,且卡合于对应的导电连接单元12的第二端122。多个电子元件15设置于电路板13上,每一第一电源线16的一端连接于电路板13,每一第一电源线16的另一端连接于开关17的输入部173。每一第二电源线18的一端连接于开关17的输出部174,每一第二电源线18的另一端连接于主电路板2。每一第一连接元件19连接于对应的第二电源线18的另一端,每一第二电源线18经由对应的第一连接元件19连接于主电路板2。
请参阅图6,其是为本案第五实施例的输入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输入连接装置1d的元件结构及功能是相似于图1所示的输入连接装置1,且相同的元件标号代表相似元件结构及功能,于此不再赘述。如图6所示,相较于图5所示的输入连接装置1c,本实施例的输入连接装置1d包含多个电路板13,输入连接装置1d可为但不限为包含两个电路板13,每一电路板13包含多个孔洞133。多个导电连接单元12中的部分导电连接单元12连接于一个电路板13,多个导电连接单元12中的剩余部分导电连接单元12连接于另一电路板13。多个第一电源线16中的部分第一电源线16连接于一个电路板13,多个第一电源线16中的剩余部分第一电源线16连接于另一电路板13。本实施例中的输入连接装置1d的元件结构及连接方式相似于图5所示的输入连接装置1c,于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案提供一种应用于电子装置的输入连接装置,输入连接装置包含导电连接单元及电路板,导电连接单元直接连接于电路板而不需使用任何电源线,因此,输入连接装置的成本及体积皆可降低,输入连接装置的组装方法较为简易,且理线也较为简单,此外,输入连接装置的电磁干扰情况亦改善。

Claims (18)

1.一种输入连接装置,应用于一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包含一主电路板及一外壳,该外壳具有一第一壁面,该输入连接装置包含:
一绝缘壳体,设置于该第一壁面,且包含一本体,该本体包含一中空通道;
一导电连接单元,设置于该中空通道,且卡合于该绝缘壳体;
一电路板,直接连接于该导电连接单元;
一开关,包含一输入部及一输出部;
至少一第一电源线,该第一电源线的一端连接于该电路板,该第一电源线的另一端连接于该开关的该输入部;
至少一第二电源线,该第二电源线的一端连接于该开关的该输出部,该第二电源线的另一端连接于该主电路板;以及
至少一电子元件,设置于该电路板,且经由该电路板电连接于该导电连接单元,其中该电子元件为电磁干扰抑制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空通道穿过该本体的两端,且包含一第一通道区域及一第二通道区域,该第一通道区域的孔径大于该第二通道区域的孔径,且该第一通道区域作为一第一容置空间,其中该本体还包含:
一内表面;
一外表面;
至少一第一凹槽,形成于该本体的该内表面,且位于该第二通道区域;
至少一第一突起部,形成于该本体的该内表面,且相邻于该第一凹槽,并位于该第二通道区域;以及
至少一卡固部,形成于该本体的该外表面;
其中,该绝缘壳体是穿过且紧配固定于该第一壁面的一第一孔洞中,该绝缘壳体的该至少一卡固部卡合于该第一壁面的该第一孔洞的边缘处,使得该绝缘壳体固定于该第一壁面,且部分的该绝缘壳体是由该第一壁面的一外侧壁暴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的该导电连接单元设置于该本体的该中空通道的该第二通道区域,其中该导电连接单元包含:
一第一端;
一第二端,与该第一端相互对应地设置;
至少一第二凹槽,形成于该导电连接单元的一周缘上,且对应于该本体的该至少一第一突起部;以及
至少一第二突起部,形成于该导电连接单元的该周缘上,且对应于该本体的该至少一第一凹槽;
其中,该导电连接单元的该第二凹槽卡合于该本体的该第一突起部,该导电连接单元的该第二突起部卡合于该本体的该第一凹槽,使得该导电连接单元稳固地固定于该绝缘壳体,且该导电连接单元的该第二端是由该第一壁面的一内侧壁暴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电连接单元为金属材料所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紧固元件,其中该电路板经由该紧固元件连接于该导电连接单元的一第二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入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电连接单元还包含一第二容置空间,该第二容置空间形成于该导电连接单元的该第二端,其中该紧固元件包含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紧固元件的部分的该第一端设置于该电路板的一孔洞中,且该紧固元件的另外部分的该第一端卡合于该导电连接单元的该第二端,使得该紧固元件的另外部分的该第一端紧配固定于该第二容置空间,且该电路板经由该紧固元件而紧固于该导电连接单元的该第二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垂直于该导电连接单元及该绝缘壳体,其中该电路板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第二侧相对于该第一侧,该导电连接单元电连接于该电路板的该第一侧的一导接垫,该第一电源线的该端连接于该电路板的该第二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关包含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是相互连接,该开关的该第一端经由该第一壁面的一内侧壁暴露,该开关的部分的该第二端穿过该第一壁面的一第二孔洞,该开关的另外部分的该第二端经由该第一壁面的一外侧壁暴露且作为一选择器,该输入部及该输出部位于该第一端,其中该开关被开启或关闭,以选择性的允许该导电连接单元的电能或讯号信息经由该电路板及该第一电源线传送至该主电路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入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关为直流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一连接元件,连接于该第二电源线的该另一端,其中该第二电源线经由该第一连接元件连接于该主电路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电流感测器,设置于该电路板上,以侦测流经该电路板的电流。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电连接单元的一第二端经由一导电胶连接于该电路板,或该导电连接单元的一第二端焊接于该电路板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二连接元件,连接于该第一电源线的该端,其中该第一电源线经由该第二连接元件连接于该电路板。
14.一种输入连接装置,应用于一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包含一主电路板及一外壳,该外壳具有一第一壁面,该输入连接装置包含:
多个绝缘壳体,每一该绝缘壳体设置于该第一壁面,且每一该绝缘壳体包含一本体,该本体包含一中空通道;
多个导电连接单元,每一该导电连接单元设置于对应的该绝缘壳体的该中空通道,且卡合于对应的该绝缘壳体;
至少一电路板,直接连接于该多个导电连接单元;
一开关,包含一输入部及一输出部;
多个第一电源线,每一该第一电源线的一端连接于该电路板,每一该第一电源线的另一端连接于该开关的该输入部;
多个第二电源线,每一该第二电源线的一端连接于该开关的该输出部,每一该第二电源线的另一端连接于该主电路板;以及
多个电子元件,设置于该电路板,且经由该电路板电连接于该多个导电连接单元,其中该电子元件为电磁干扰抑制元件或电流感测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输入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电路板包含两个电路板。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输入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多个紧固元件,其中每一该导电连接单元的一第二端经由对应的该紧固元件连接该电路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输入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关为直流开关。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输入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该导电连接单元的一第二端经由一导电胶连接于该电路板,或该每一该导电连接单元的一第二端焊接于该电路板上。
CN201910616740.0A 2019-05-03 2019-07-09 输入连接装置 Active CN1118839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560,483 US11122699B2 (en) 2019-05-03 2019-09-04 Input connection device
EP20158205.3A EP3735115B9 (en) 2019-05-03 2020-02-19 Input connection device
ES20158205T ES2948403T3 (es) 2019-05-03 2020-02-19 Dispositivo de conexión de entrada
JP2020053766A JP6876177B2 (ja) 2019-05-03 2020-03-25 入力接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42632P 2019-05-03 2019-05-03
US62/842,632 2019-05-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83956A CN111883956A (zh) 2020-11-03
CN111883956B true CN111883956B (zh) 2022-01-28

Family

ID=73154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16740.0A Active CN111883956B (zh) 2019-05-03 2019-07-09 输入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83956B (zh)
TW (1) TWI705628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46043Y (zh) * 1992-07-27 1993-11-10 马希光 有保护装置的抽取式硬磁盘驱动器
DE29806869U1 (de) * 1998-04-16 1998-06-25 Sick Ag Elektrisches Anschlußelement
CN2366735Y (zh) * 1999-02-01 2000-03-01 台湾樱花股份有限公司 排油烟机的电器盒
JP2001283993A (ja) * 2000-03-30 2001-10-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ングルタイプ端子の取付構造
CN1365527A (zh) * 2000-02-04 2002-08-21 索尼电脑娱乐公司 连接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371098A (zh) * 2001-02-23 2002-09-25 张成君 外接式光盘烧录控制器
CN2562223Y (zh) * 2002-07-16 2003-07-23 张成君 双介面电脑外接盒
CN201266373Y (zh) * 2008-09-10 2009-07-01 张成君 具状态指示的计算机抽取装置
CN102290272A (zh) * 2011-06-22 2011-12-2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触动式开关按键及具有该触动式开关按键的电子装置
CN103795096A (zh) * 2012-10-31 2014-05-14 立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电源装置
CN105830280A (zh) * 2013-12-16 2016-08-03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低电阻的电联接部的控制器
CN205863566U (zh) * 2016-08-15 2017-01-04 研华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连接器浮动结构
CN207764428U (zh) * 2017-12-27 2018-08-24 杭州大晨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转换处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28389B2 (en) * 2002-08-26 2006-04-18 Inventec Corporation Fixing device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KR20050009361A (ko) * 2003-07-16 2005-01-25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릴레이 공통단자 연결기능을 갖춘 내장형 소켓장치
TWM364403U (en) * 2009-05-15 2009-09-01 Inventec Corp Fixing device
CN102418910A (zh) * 2011-11-18 2012-04-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固定背板上的pcb的凸包及背板、背光模组
CN102736283A (zh) * 2012-06-28 2012-10-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用于锁附pcb的固定件
CN107546506B (zh) * 2017-07-24 2019-06-11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夹持件
CN109687243B (zh) * 2018-02-15 2020-12-15 李新华 一种多插口智能定时电源插排
CN109638572A (zh) * 2019-01-30 2019-04-16 捍防(深圳)实业有限公司 用电隐患感知插座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46043Y (zh) * 1992-07-27 1993-11-10 马希光 有保护装置的抽取式硬磁盘驱动器
DE29806869U1 (de) * 1998-04-16 1998-06-25 Sick Ag Elektrisches Anschlußelement
CN2366735Y (zh) * 1999-02-01 2000-03-01 台湾樱花股份有限公司 排油烟机的电器盒
CN1365527A (zh) * 2000-02-04 2002-08-21 索尼电脑娱乐公司 连接件及其制造方法
JP2001283993A (ja) * 2000-03-30 2001-10-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ングルタイプ端子の取付構造
CN1371098A (zh) * 2001-02-23 2002-09-25 张成君 外接式光盘烧录控制器
CN2562223Y (zh) * 2002-07-16 2003-07-23 张成君 双介面电脑外接盒
CN201266373Y (zh) * 2008-09-10 2009-07-01 张成君 具状态指示的计算机抽取装置
CN102290272A (zh) * 2011-06-22 2011-12-2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触动式开关按键及具有该触动式开关按键的电子装置
CN103795096A (zh) * 2012-10-31 2014-05-14 立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电源装置
CN105830280A (zh) * 2013-12-16 2016-08-03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低电阻的电联接部的控制器
CN205863566U (zh) * 2016-08-15 2017-01-04 研华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连接器浮动结构
CN207764428U (zh) * 2017-12-27 2018-08-24 杭州大晨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转换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2464A (zh) 2020-11-16
TWI705628B (zh) 2020-09-21
CN111883956A (zh) 2020-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676894A (ja) コネクタ
CN108092037B (zh) 能兼顾夹持力及降低阻抗不连续影响的电缆连接器
JP2793380B2 (ja) 同軸マルチ混在コネクタ
CN113131288A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装置
CN113131290A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装置
KR101500853B1 (ko) 평평한 판상 접속 대상물의 접속에 적합한 동축 커넥터
CN113131289A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装置
US20150017836A1 (en) Active plug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US10396505B2 (en) Filter connector
CN115313076A (zh) 端子连接结构
US20100304582A1 (en) Inverse coplanar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140837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DE602007004174D1 (zh)
CN111883956B (zh) 输入连接装置
JP2007220675A (ja) 電子装置のハウジング構造体及びハウジング構造体の形成方法
US20220376408A1 (en) Joint connector
JP5778940B2 (ja) ハウジングの接続構造
EP3735115A1 (en) Input connection device
CN111463592B (zh) 电气设备
WO2018168336A1 (ja) 信号伝送モジュール
TWI401847B (zh) 線纜連接器組合
CN114498168B (zh) 一种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9321692U (zh) 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JP2007234488A (ja) コネクタ装置
KR20180054230A (ko) 동축 커넥터 플러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rf 커넥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