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80023U - 一种电机风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风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80023U
CN214480023U CN202023124233.2U CN202023124233U CN214480023U CN 214480023 U CN214480023 U CN 214480023U CN 202023124233 U CN202023124233 U CN 202023124233U CN 214480023 U CN214480023 U CN 214480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air
fan
cooling device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2423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帆
孙亚隆
汤勇
陈海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202312423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800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80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800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机风冷装置。该电机风冷装置包括电机本体、侧风道板、风扇和导热件;风扇连接在电机本体尾部,侧风道板连接在电机本体左右两侧,与电机之间形成散热风腔,机壳上设有周向分布的翅片和装配槽,相变热管安装在装配槽中;风扇包括导流罩、风扇电机、风扇支架、防护罩,导流罩连接在电机本体的后端盖上,导流罩沿轴线接近电机的一端为出风口,远离电机的一端为进风口。该装置可实现机壳表面的快速散热,促使更多的热量从定子绕组和定子铁芯部位传导至外壳进行散热,实现伺服电机更为优秀的温控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风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风冷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工作温度直接影响电机效率、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电机温升过高会加速电机绝缘材料老化,缩短使用寿命,同时温升过高会使绕组电阻增大,使电机效率下降,而电机效率下降将进一步导致发热量增加,从而再次推高温度上升。因此,温度控制对电机工作的效率、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定子绕组和定子铁芯是伺服电机的主要发热部件,定子铁芯安装在机壳内壁,通过与机壳的接触将热量导出到机壳,机壳与空气接触进行自然冷却散热,然而随着电机功率密度的增大,这种单一的冷却方式造成机壳局部部位温度过高、温度梯度过大的现象,电机的散热问题成为制约电机发挥性能的重要因素。该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专利“一种伺服电机风冷装置”,专利号CN 210985821 U,该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机本体上开设透气孔来进行风冷散热,但透气孔的开设会破坏电机原本的封闭结构,外部空气与灰尘等会进入电机内,影响电机内部件的材料性能和工作环境。此外,冷却风从电机后端吹向前端时,冷却风速会下降,随着风速下降机壳表面对流换热系数也会下降,从而造成机壳表面温度分布不均以及电机前端热量不能有效传出,影响整体散热效率。装置占用体积较大,不方便电机在有限空间内的应用安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方便拆装、适用于各类伺服电机、散热效率高的伺服电机风冷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机风冷装置,包括电机本体、侧风道板、风扇和导热件;
电机本体包括机壳、固定在机壳上的前端盖、后端盖以及固定在后端盖上的编码器,机壳上设有翅片和装配槽,导热件固定设置在装配槽中,风扇连接在后端盖上,侧风道板固定设置在机壳的侧壁上,且侧风道板与机壳之间形成通风散热通道。
进一步地,侧风道板从电机后端盖向电机前端盖方向沿着机壳轴向延伸,侧风道板与机壳进行可拆卸连接或与机壳一体成型,翅片与侧风道板相接或留有空隙,以将通风散热通道分隔成若干腔体风道。
进一步地,导热件为相变热管。采用相变热管作为导热、均热部件,相变热管具有高效传热能力,能减小机壳壳体的温差梯度,实现热量分布重组。
进一步地,所述相变热管通过焊接、胶接或过盈胀接固定在装配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装配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或圆形或矩形。
进一步地,风扇包括导流罩和风扇电机,导流罩连接在电机本体的后端盖上,导流罩沿轴线靠近电机本体的一端为出风口,远离电机本体的一端为进风口,风扇电机固定设置在导流罩进风口处。
进一步地,风扇还包括防护罩,防护罩固定设置在导流罩进风口处并位于风扇电机的外侧。通过设置防护罩进行防护,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罩一端为中空的圆角长方壳体,另一端为圆形壳体,中间通过凸台壳体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侧风道板的边角过渡、导流罩的边角过渡与电机前端盖的边角过渡形状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罩上设置有编码器开口槽,电机本体的编码器的接线穿过编码器开口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外部强迫风冷作为电机散热方式,相比将叶片安装在电机轴上,采用外部风扇的方式,在较低额定转速的电机上也能实现持续高转速地输出冷却风,且散热性能不受电机此刻转速的影响。
2)风道由侧风道板和导流罩与机壳合围而成,机壳上设有若干翅片,翅片将风道分隔成若干腔体风道,减少冷却风在经过风道时的风速损耗,增强风冷散热效率。
3)采用相变热管作为导热、均热部件,相变热管具有高效传热能力,能减小机壳壳体的温差梯度,实现热量分布重组。
4)整套装置在使用时能够保留电机原有整体结构,不影响电机本身的密封结构,占用空间小,连接简单,适用于各种机壳外形结构的伺服电机。
5)本装置可实现机壳表面的快速散热,促使更多的热量从定子绕组和定子铁芯部位传导至外壳进行散热,实现伺服电机更为优秀的温控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装配有相变热管的电机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机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机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侧风道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风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风冷装置,包括电机本体1、两个侧风道板2、风扇3和导热件4。
电机本体1包括中空柱形的机壳11,机壳11左右两侧可通过开设在其上的若干螺纹孔 111分别连接固定两个对称安装的侧风道板2,其机壳11的结构如图3。在另一实施例中,机壳11也可与侧风道板2一体成型,如图4。侧风道板2长度可为机壳11长度的50%~80%,机壳11左右侧壁与侧风道板2的内侧之间形成平行于电机本体1轴线的通风散热通道,使得风扇3吹出来的冷却风可从通风散热通道中通过,从而可以加强机壳11表面的热对流散热。机壳11在四周凹槽位置设有相应不同长度的多个翅片112,翅片112与侧风道板2相接或留有间隙,从而翅片112将通风散热通道分隔成若干风腔,可进一步减少冷却风通过风道时的风速损耗,增强风冷散热效率;当翅片112与侧风道板2相接时,机壳11表面热量还可通过翅片112传导到侧风道板2,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机壳11的凹槽上开设有装配槽113,装配槽113的长度方向与机壳11的长度方向一致,导热件4固定设置在装配槽113内,装配槽113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或圆形或矩形。具体的,每个凹槽内开设有多个装配槽113,且每个凹槽内装配槽113和翅片112间隔设置,每个装配槽113上均固定有导热件4。通过在每个凹槽内设置多个导热件和多个翅片112,可以增大散热。本实施例中,装配槽113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导热件4为圆形的相变热管,直径6mm。优选地,相变热管可为铜材微沟槽型热管,其内壁设有多根微沟槽,微沟槽沿相变热管的内壁均匀分布,相变热管通过挤压拉拔工艺成型,通过焊接、胶接或过盈胀接固定在装配槽113内。原本电机机壳沿轴向方向中间温度高,前后两端温度较低(前端指电机轴伸出的一端,后端指放置编码器和风扇的一端),通过轴向设置相变热管可将中间的热量传到电机后端。同时,冷却风经过风道后风速会降低,从而造成电机前端温度高,后端温度低,同样通过相变热管的导热作用将前端的热量传导到后端进行冷却,可以实现减少前中后温差,热量分布重组。
电机本体1的后端包括后端盖13以及安装在后端盖13上的编码器14,后端盖13上设有 4个M2.5螺纹孔131和4个M5的通孔132,所述螺纹孔131和通孔132沿圆周交错排布,后端盖13通过通孔131螺纹连接固定在机壳11上,风扇3通过螺纹孔132螺纹连接固定在后端盖上。
风扇3包括导流罩31、防护罩32、风扇支架34和风扇电机33,导流罩31沿轴线靠近电机本体1的一端为中空圆角长方壳体出风口,远离的一端为圆形壳体进风口,中间通过凸台壳体过渡,风扇电机33通过风扇支架34固定在导流罩31的进风口中心,风扇电机33的叶片与导流罩31圆形壳体之间留有均匀间隙,风扇电机33后端设有防护罩35,导流罩31与侧风道板2在边角处设有圆角过渡,其过渡与电机本体1前端的前端盖12边角处的圆角过渡保持一致。导流罩31设有编码器开口槽35,编码器14的接线盒141从编码器开口槽35伸出。
侧风道板2为与机壳11一致的材料,在考虑电机轻量化的情况下可为铝薄板,机壳可为铝材一体化挤压成型或线切割加工成型。
风扇电机33工作电压可为24V,与伺服电机的编码器以及刹车模块的工作电压一致,不会给编码器带来强电干扰。
整套装置在使用时能够保留电机原有整体结构,不影响电机本身的密封结构,占用空间小,连接简单,适用于各类电机,包括伺服电机,实现了电机优秀的温控性能,保证了电机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以上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机风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本体(1)、侧风道板(2)、风扇(3)和导热件(4);
电机本体(1)包括机壳(11)、固定在机壳(11)上的前端盖(12)、后端盖(13)以及固定在后端盖(13)上的编码器(14),机壳(11)上设有翅片(112)和装配槽(113),导热件(4)固定设置在装配槽(113)中,风扇(3)连接在后端盖(13)上,侧风道板(2)固定设置在机壳(11)的侧壁上,且侧风道板(2)与机壳(11)之间形成通风散热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风冷装置,其特征在于:侧风道板(2)从电机后端盖(13)向电机前端盖(12)方向沿着机壳(11)轴向延伸,侧风道板(2)与机壳(11)进行可拆卸连接或与机壳(11)一体成型,翅片(112)与侧风道板(2)相接或留有空隙,以将通风散热通道分隔成若干腔体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风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热件(4)为相变热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风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热管通过焊接、胶接或过盈胀接固定在装配槽(113)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风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槽(113)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或圆形或矩形。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电机风冷装置,其特征在于:风扇(3)包括导流罩(31)和风扇电机(33),导流罩(31)连接在电机本体(1)的后端盖(13)上,导流罩(31)沿轴线靠近电机本体(1)的一端为出风口,远离电机本体(1)的一端为进风口,风扇电机(33)固定设置在导流罩(31)进风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机风冷装置,其特征在于:风扇(3)还包括防护罩(32),防护罩(32)固定设置在导流罩(31)进风口处并位于风扇电机(33)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机风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31)一端为中空的圆角长方壳体,另一端为圆形壳体,中间通过凸台壳体过渡。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机风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风道板(2)的边角过渡、导流罩(31)的边角过渡与电机前端盖(12)的边角过渡形状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机风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31)上设置有编码器开口槽(35),电机本体(1)的编码器(14)的接线穿过编码器开口槽(35)。
CN202023124233.2U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电机风冷装置 Active CN214480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24233.2U CN214480023U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电机风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24233.2U CN214480023U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电机风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80023U true CN214480023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92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24233.2U Active CN214480023U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电机风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800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64387A (zh) 一种电机风冷装置
CN109450151B (zh) 内置散热风道的永磁伺服电机
CN207968158U (zh) 一种具有均布通风式防护罩结构的电机
CN213402646U (zh) 一种外转子电机系统
CN113098177A (zh) 用于内转子电机的定子散热结构、内转子电机及涵道风扇
JP4183814B2 (ja) かご形電動機
CN214480023U (zh) 一种电机风冷装置
CN113193688A (zh) 一种自带外冷却结构的ip55工业吊扇电机
CN211376363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流互感器
CN109713831B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动机
CN218301101U (zh) 一种基于散热铜管技术的周向风冷永磁电机
CN215934547U (zh) 电机和电器设备
CN112311118B (zh) 一种利用热管散热的汽车驱动电机
CN212183325U (zh) 电机风扇
CN214256045U (zh) 轴向磁通电机及具有其车辆
CN215201977U (zh) 一种水平多关节机器人
CN212935661U (zh) 一种具有风冷结构的电机
CN210669788U (zh) 一种风冷轴向磁场盘式电机
CN116418147A (zh) 一种全封闭牵引电机及车辆
CN206595819U (zh) 一种改善散热的高效电机
CN216390684U (zh) 一种紧凑型电机设备
CN219980595U (zh) 一种散热电机
CN218030727U (zh) 一种高速风机
CN110855080A (zh) 一种五相异步感应电机的通风散热系统
CN220817933U (zh) 风扇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