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17933U - 风扇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风扇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17933U
CN220817933U CN202322284600.2U CN202322284600U CN220817933U CN 220817933 U CN220817933 U CN 220817933U CN 202322284600 U CN202322284600 U CN 202322284600U CN 220817933 U CN220817933 U CN 2208179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fan assembly
fan
fin
fi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8460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相荣
时斌
顾超
毛守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8460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179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179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179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风扇组件,包括:电机本体,包括电机轴;电机壳,罩设于电机本体外侧,且电机轴穿设于电机壳;风扇本体,设于电机轴且与电机轴同步转动;其中,电机壳的外侧壁设有多个散热翅片,风扇本体的扇叶转动所形成的扫风区域覆盖散热翅片,以使风扇本体转动产生的气流流经散热翅片,将电机本体产生的热量带走。气流经过电机本体及电机壳外侧壁的散热翅片,将电机本体运转产生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对电机本体散热的目的;另外,通过风扇本体的扇叶转动所形成的扫风区域覆盖散热翅片,保证了流经散热翅片的气流流量,进而提高对电机的散热效率。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空调室外机。

Description

风扇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风扇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背景技术
目前,多联机空调室外机的风扇电机采用传统径向电机方案,在无附加冷却装置的前提下需通过增加定子叠厚,即增大电机体积来改善散热,例如增加定子厚度来改善散热,这样,电机体积大、笨重,搬运不方便,不利于售后维护保养。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组件及空调室外机,通过散热翅片与风扇配合的方式提升电机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组件包括:
电机本体,包括电机轴;
电机壳,罩设于所述电机本体外侧,且所述电机轴穿设于电机壳;
风扇本体,设于所述电机轴且与所述电机轴同步转动;
其中,所述电机壳的外侧壁设有多个散热翅片,所述风扇本体的扇叶转动所形成的扫风区域覆盖所述散热翅片,以使风扇本体转动产生的气流流经散热翅片,将电机本体产生的热量带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翅片包括:
第一翅片,沿所述电机轴的轴向设置;
第二翅片,沿所述电机轴的径向设置;
其中,第二翅片位于所述电机壳面向风扇本体的侧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翅片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二翅片的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部分散热翅片的第二翅片的长度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电机基座,与电机壳连接,且与电机壳围限出一安装腔体,所述安装腔体用以安装放置所述电机本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基座包括:
底板,
第一支撑板,设于底板一侧;
第二支撑板,设于底板的另一侧,且与第一支撑板相对且平行设置;
其中,底板、第一支撑板和/或第一支撑板与电机壳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的边缘构造有第三翅片,第三翅片避让开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构造有线孔,线孔用于穿设电机本体的导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机基座构造有散热流道,散热流道内灌注有传热介质,以加快散热降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前述实施例中提供的风扇组件。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组件及空调室外机,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电机本体工作的情况下,带动风扇本体转动,风扇本体的扇叶旋转带动空气流动,气流经过电机本体及电机壳外侧壁的散热翅片,将电机本体运转产生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对电机本体散热的目的;另外,通过风扇本体的扇叶转动所形成的扫风区域覆盖散热翅片,保证了流经散热翅片的气流流量,进而提高对电机的散热效率。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风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电机壳;101:第一壳体;102:第二壳体;
20:散热翅片;201:第一翅片;202:第二翅片;
30:电机轴;40:防护帽;50:风扇本体;
60:电机基座;601:底板;602:第一支撑板;603:第二支撑板;
70:第三翅片;80:导线;90: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组件,包括:电机本体、电机壳10和风扇本体50。
电机本体,包括电机轴30;电机壳10,罩设于电机本体外侧,且电机轴30穿设于电机壳10;风扇本体50,设于电机轴30且与电机轴30同步转动;其中,电机壳10的外侧壁设有多个散热翅片20,风扇本体50的扇叶转动所形成的扫风区域覆盖散热翅片20,以使风扇转动产生的气流流经散热翅片20,将电机本体产生的热量带走。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组件,电机本体工作的情况下,带动风扇本体50转动,风扇本体50的扇叶旋转带动空气流动,气流经过电机本体及电机壳10外侧壁的散热翅片20,将电机本体运转产生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对电机本体散热的目的;另外,通过风扇本体50的扇叶转动所形成的扫风区域覆盖散热翅片20,保证了流经散热翅片20的气流流量,进而提高对电机的散热效率。
电机本体包括相配合的定子和转子,电机轴30与定子和转子同轴设置。在定子和转子转动的情况下,传动至电机轴30,从而使得电机轴30转动。
电机壳10罩设在电机本体外侧,电机壳10对电机本体起到保护作用,保证定子和转子的正常运转。
在电机壳10罩设在电机本体外侧的情况下,电机轴30贯穿电机壳10设置,以便与风扇本体50传动连接,驱动风扇本体50转动。如此,实现电机本体对风扇本体50的驱动旋转。
可选地,电机壳10于电机轴30贯穿处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帽40,电机轴30贯穿防护帽40。通过防护帽40能够进一步保护电机轴30与电机壳10的连接处以及避免外界异物进入电机壳10内。
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电机壳10。电机工作产生热量,通过在电机壳10的外侧壁设有多个散热翅片20,通过散热翅片20能够增加电机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即扩大散热面积,避免增加定子厚度以改善散热,从而避免了电机重量增加、搬运不方便的问题。
电机本体产生的热量经电机壳10传递至散热翅片20,散热翅片20与周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散热降温的目的。
可选地,散热翅片20垂直设置于电机壳10外侧壁上,多个散热翅片20可间隔均匀地设置于电机壳10的外侧壁上。
风扇本体50包括多个扇叶,在电机的驱动下,风扇本体50转动,多个扇叶旋转产生带动空气流动。风扇本体50转动的情况下,多个扇叶旋转限定出一个圆形的扫风区域,该扫风区域内气流流速高于周围的空气流动。这样,风扇本体50转动所形成的扫风区域覆盖散热翅片20,可以理解为,散热翅片20在扫风区域的气流流动路径上,在该情况下,流经散热翅片20的气流的流速提升,在相同时间内,流经散热翅片20的气流流量增加,加快散热翅片20的散热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组件,不仅避免了通过增加定子厚度改善散热所带来的体积增加、笨重及搬运不方便的问题;而且还提升了散热效果。
可选地,散热翅片20包括:第一翅片201,沿电机轴30的轴向设置;第二翅片202,沿电机轴30的径向设置;其中,第二翅片202位于电机壳10面向风扇本体50的侧部。
可选地,电机壳10包括第一壳体101及自第一壳体101边缘弯折延伸构造形成的第二壳体102。其中,第二壳体102沿第一壳体101的周向环绕设置。电机轴30贯穿第一壳体101设置。优选地,电机轴30与第一壳体101同轴设置。
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限定出以容纳空间,电机本体设于该容纳空间内。
在电机与风扇本体50装配的情况下,第一壳体101面向风扇本体50。第一翅片201设于第二壳体102上,第一翅片201与第二壳体102垂直设置。第二翅片202设于第一壳体101上,第二翅片202与第一壳体101垂直设置。
可选地,第一翅片201与风扇本体50的气流流向平行设置。这样,在风扇本体50旋转的情况下,气流流经第一翅片201的表面,能够降低第一翅片201对气流的阻力,保证气流流动的顺畅性,加快气流将热量带离电机,提升对电机的散热降温效果。
可选地,多个第一翅片201间隔均匀地设置在第二壳体102上。可选地,多个第一翅片201的宽度相同。其中,第一翅片201的宽度可以理解为:自第一翅片201与第二壳体102的连接处至第一翅片201的自由端的尺寸。
第二翅片202在第一壳体101上,沿电机轴30的径向设置。可以理解为,多个第二翅片202在第一壳体101上,自电机轴30向外辐射设置。
其中,第二翅片202与流经风扇本体50的气流流向平行设置。这样,在第二翅片202面向风扇本体50的情况下,不仅能够降低对气流的阻力,而且还能够增加电机壳10与气流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可选地,第一翅片201和第二翅片202对应设置。这样,在气流第二翅片202和第一翅片201时,能够降低阻力。
可选地,第一翅片201和第二翅片202一体成型。可选地,散热翅片20与电机壳10一体成型。
可选地,第一翅片201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二翅片202的宽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翅片201的宽度为自第一翅片201与第二壳体102的连接处至第一翅片201的自由端的尺寸;第二翅片202的宽度为自第二翅片202与第一壳体101的连接处至第二翅片202的自由端的尺寸。
第二翅片202的宽度过大时,气流流经第二翅片202时,风阻增加,气流的流速降低,从而存在降低散热效率的情况。故,在设置第二翅片202且使得第一翅片201的宽度大于第二翅片202的宽度,有助于保证散热翅片20对电机的散热降温效果。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第二翅片202的宽度过大,还容易在装配时,造成干涉的问题。除此之外,增加第一翅片201的宽度,能够扩大第一翅片201与气流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可选地,部分散热翅片20的第二翅片202的长度相同。第二翅片202的长度可以理解为第二翅片202沿电机轴30径向方向上的长度尺寸。
部分散热翅片20的第二翅片202的长度相同,可以理解为,多个第二翅片202至少分为两组,每组的第二翅片202的长度相同,不同组的第二翅片202的长度不同。
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二翅片202的长度情况,全部的第二翅片202分为两组,分别为第一组翅片和第二组翅片,其中,第一组翅片中的第二翅片202的长度大于第二组翅片中的第二翅片202的长度。第一组翅片中的第二翅片202与第二组翅片中的第二翅片202间隔设置。
在多个第二翅片202的长度不同的情况下,较短的第二翅片202与电机轴30的轴线的距离大于较长的第二翅片202与电机轴30的轴线的距离。
可选地,风扇组件还包括:电机基座60,与电机壳10连接,且与电机壳10围限出一安装腔体,安装腔体用以安装放置电机本体。
通过电机基座60与电机壳10连接,实现对电机本体的密封,进一步避免外界异物影响定子和转子的转动。
可选地,电机基座60与电机壳10可拆卸连接。例如二者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如此,有助于维修和更换。
另外,风扇组件还可通过电机基座60实现与其他部件的装配。示例性地,电机基座60上可设置安装孔。这样,电机基座60就可通过紧固件与其他部件进行装配固定。
可选地,电机基座60包括:底板601,第一支撑板602,设于底板601一侧;第二支撑板603,设于底板601的另一侧,且与第一支撑板602相对且平行设置;其中,底板601、第一支撑板602和/或第一支撑板602与电机壳10可拆卸连接。
底板601、第一支撑板602和第二支撑板603均为板状结构。第一支撑板602和第二支撑板603对称设置在底板601的两侧。这样,在与电机本体及电机壳10装配的情况下,不仅有助于受力均匀,而且还能够提升整体的美观度。
可选地,底板601、第一支撑板602和第二支撑板603一体成型。这样,有助于提升电机基座60整体的结构强度。
在电机基座60与电机壳10可拆卸连接的情况下,第一支撑板602和第二支撑板603分别与电机壳10至少具有一连接处。电机壳10通过紧固件分别与第一支撑板602和第二支撑板603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电机壳10与底板601也可通过紧固件连接。可选地,电机壳10与底板601可通过卡槽卡凸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底板601、第一支撑板602和第二支撑板603均具有一定的厚度。需要说明的是,一般情况下,第一支撑板602和第二支撑板603的厚度相同。底板601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支撑板602和第二支撑板603的厚度。
可选地,底板601的边缘构造有第三翅片70,第三翅片70避让开第一支撑板602和第二支撑板603。
电机工作过程中,电机本体产生的热量不仅传递至电机壳10,还可传递至底板601。这样,通过在底板601的边缘构造第三翅片70,扩大电机基座60的散热面积,从而提升电机的散热降温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三翅片70沿着底板601边缘的周向设置,第三翅片70垂直于底板601的边缘。这样,在电机基座60与其他部件连接的情况下,能够避免第三翅片70与其他部件之间发生干涉,进而影响装配及装配的稳定性。
可选地,底板601构造有线孔,线孔用于穿设电机本体的导线80。
电机本体的导线80从电机基座60的线孔穿出,以便与电控系统连接,不仅方便快捷,而且还有助于提升风扇组件整体的美观度。
可选地,电机基座60还包括盖板90,盖板90用于盖设线孔。盖板90的形状与线孔相匹配。在电机本体的导线80穿出后,通过盖板90盖设在线孔处,能够避免外界异物自线孔处进入安装腔体,从而影响电机本体的正常运转。
可选地,电机本体与电机基座60之间可通过螺钉、螺栓、铆接或焊接等方式连接。
可选地,电机壳10与电机基座60之间可通过螺钉、螺栓、铆接或焊接等方式连接。
可选地,电机基座60构造有散热流道,散热流道内灌注有传热介质,以加快散热降温。
电机基座60包括吸热板面和散热板面,其中,吸热板面与电机本体和电机壳10连接。吸热板面接受来自电机本体产生的热量,然后传递至传热介质,通过传热介质快速传递至散热板面及第三翅片70,进行散热降温。
可选地,传热介质可为相变的传热介质。如此,进一步地提高电机基座60的传热效率。
另外,通过传热介质传递热量,还能够消除电机基座60形成局部热点,保证电机基座60的均温性;从而保证电机基座60整体的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电机可为AFM(Axial flux motor)电机或AFPMM(Axial fluxpermanent magnetmachine)电机。
本实施例中的风扇组件除了散热性能好的优点,还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的优点,有助于安装、搬运及维护保养。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风扇组件。风扇组件,包括:电机本体、电机壳10和风扇本体50。电机本体,包括电机轴30;电机壳10,罩设于电机本体外侧,且电机轴30穿设于电机壳10;风扇本体50,设于电机轴30且与电机轴30同步转动;其中,电机壳10的外侧壁设有多个散热翅片20,风扇本体50的扇叶转动所形成的扫风区域覆盖散热翅片20,以使风扇转动产生的气流流经散热翅片20,将电机本体产生的热量带走。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外机,电机本体工作的情况下,带动风扇本体50转动,风扇本体50的扇叶旋转带动空气流动,气流经过电机本体及电机壳10外侧壁的散热翅片20,将电机本体运转产生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对电机本体散热的目的;另外,通过风扇本体50的扇叶转动所形成的扫风区域覆盖散热翅片20,保证了流经散热翅片20的气流流量,进而提高对电机的散热效率。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本体,包括电机轴;
电机壳,罩设于电机本体外侧,且电机轴穿设于电机壳;
风扇本体,设于电机轴且与电机轴同步转动;
其中,电机壳的外侧壁设有多个散热翅片,风扇本体的扇叶转动所形成的扫风区域覆盖散热翅片,以使风扇本体转动产生的气流流经散热翅片,将电机本体产生的热量带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散热翅片包括:
第一翅片,沿电机轴的轴向设置;
第二翅片,沿电机轴的径向设置;
其中,第二翅片位于电机壳面向风扇本体的侧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
第一翅片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二翅片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
部分散热翅片的第二翅片的长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机基座,与电机壳连接,且与电机壳围限出一安装腔体,安装腔体用以安装放置电机本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电机基座包括:
底板,
第一支撑板,设于底板一侧;
第二支撑板,设于底板的另一侧,且与第一支撑板相对且平行设置;
其中,底板、第一支撑板和/或第一支撑板与电机壳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
底板的边缘构造有第三翅片,第三翅片避让开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
底板构造有线孔,线孔用于穿设电机本体的导线。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
电机基座构造有散热流道,散热流道内灌注有传热介质,以加快散热降温。
10.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组件。
CN202322284600.2U 2023-08-24 2023-08-24 风扇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Active CN2208179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84600.2U CN220817933U (zh) 2023-08-24 2023-08-24 风扇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84600.2U CN220817933U (zh) 2023-08-24 2023-08-24 风扇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17933U true CN220817933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676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84600.2U Active CN220817933U (zh) 2023-08-24 2023-08-24 风扇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179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83199B2 (en) Wind power generating device
US20030042806A1 (en) Alternator for use in a vehicle
JP2000012751A (ja) 冷却ファン装置
CN207968158U (zh) 一种具有均布通风式防护罩结构的电机
JP2014033584A (ja) 回転電機の風冷構造
CN107231066A (zh) 一种高功率密度轻量化集中绕组外转子水冷永磁同步电机
EP2536006A1 (en) Vertical shaft disc-type outer rotor electric machine and cooling structure thereof
CN108321965B (zh) 无刷吸尘器电机端盖
CN216056619U (zh) 一种带有控制风扇的电机
CN109831053A (zh) 外转子电机驱动器的散热结构、电机和离心风机
CN220817933U (zh) 风扇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CN115995910B (zh) 一种外转子电机主动通风散热装置
CN219893126U (zh) 一种节能无刷交流电机
CN114944731B (zh) 电机及飞行设备
CN214480129U (zh) 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马达
CN209516799U (zh) 一种外转子电机驱动器的散热结构、电机和离心风机
CN219459592U (zh) 一种ac/dc变换器的散热结构及ac/dc变换器
CN112600357A (zh) 一种电机及其电机风冷结构
CN219124030U (zh) 风电变桨用驱动一体式风冷伺服电机
CN210404942U (zh) 一种具有外部散热的无刷电机
CN113612329A (zh) 轴向磁通电机
CN215979787U (zh) 一种充气泵的散热系统
CN219938083U (zh) 一种耐高温的振动电机外壳
CN220732546U (zh) 一种水冷式永磁同步无刷直流电机
CN215871028U (zh) 应用于电机的高效风冷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