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68808U - 一种猛火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猛火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68808U
CN214468808U CN202120479769.1U CN202120479769U CN214468808U CN 214468808 U CN214468808 U CN 214468808U CN 202120479769 U CN202120479769 U CN 202120479769U CN 214468808 U CN214468808 U CN 214468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gas
stove
pipe
secondary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7976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一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esen Electro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esen Electro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esen Electro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esen Electro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7976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68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68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688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猛火灶,包括炉盘(1)和多个均匀设置在炉盘(1)内的火口(2),所述的火口(2)连通燃气分配管(5),在燃气分配管(5)与火口(2)之间依次设有喷嘴(4)和二次空气引射管(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热效率高、使用安全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猛火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猛火灶。
背景技术
目前在餐饮市场上,许多小饭店或大排挡都使用液化气来作为烹饪燃料。为了得到中餐烹饪需要的火力,大部分都使用猛火灶。所谓猛火灶都是通过加大燃气压力达到猛火效果的。使用压力一般都在10-25kpa。这种猛火灶危险性极大,由于减压阀和燃气输送管都不符合标准时常发生液化气使用不当爆炸事件。根据这一安全隐患,目前在猛火灶使用的燃气压力从中高压减低到安全压力(3kpa),猛火灶不适应中餐猛火烹饪火力了,因为燃烧压力下降后,大气式燃烧器的引射能力下降,造成功率下降,烟气和热效率下降。
实用新型专利CN203671666U公开了一种高效燃气猛火灶,其包括带面板的炉体,及安装在炉体内部的炉头,分火盖,燃气炉架,炉头设有上端的第一混气腔和第二混气腔,在两混气腔间设有第一通风槽,第二混气腔中部设有第二通风槽,第一、第二通风槽通过若干进气道与炉头的外围贯通,第一混气腔和第二混气腔分别与第一引射管和第二引射管连通,第一混气腔与第一引射管间还设有预混室。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炉头设置有两道通风橱向第一、第二混气腔供氧,有利于空气与燃气充分混合,令火焰高度均匀,燃烧稳定,提升热效率。但是,该猛火灶为家用燃气灶,其功率最大为5.2kW,无法满足大功率条件下所需空气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猛火灶,可在安全压力下使用,功率高,且热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猛火灶,包括炉盘和多个均匀设置在炉盘内的火口,所述的火口连通燃气分配管,在燃气分配管与火口之间依次设有喷嘴和二次空气引射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喷嘴包括依次相连的燃气体积收缩腔、燃气喷射口、燃气混合腔和一次燃气空气混合气体出口,所述的燃气混合腔侧壁设有空气进气口。燃气通过燃气体积收缩腔,使燃气流速加快,以增强引射能力,燃气通过燃气喷射口射出到燃气混合腔,外部空气由空气进气口引射入位于喷嘴上部的燃气混合腔,完成一次空气引射,在燃气混合腔内完成一次预混后的空燃气体通过一次燃气空气混合气体出口继续进入二次空气引射管,使空燃气体达到0.9左右的空气系数。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燃气体积收缩腔呈锥形结构,所述的燃气混合腔与燃气喷射口相连侧也呈锥形结构。
所述的燃气体积收缩腔的锥形顶角小于燃气混合腔的锥形顶角。优选地,燃气体积收缩腔的锥形顶角为60°,燃气混合腔的锥形顶角为120°。
所述的二次空气引射管包括预混腔,在二次空气引射管的侧壁上设有二次空气引射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二次空气引射孔设置在预混腔的下方,且在二次空气引射孔的上方设有防污帽。防污帽可防止烹饪污物落入空气引射孔引起燃烧故障。
所述的火口包括多个呈蜂窝状密集分布的小孔火口,在火口的下方还设有稳压腔。经过两次预混后的空燃气体进入稳压腔,可使空燃气体在火口前形成稳定均匀的压力,空燃气体从稳压腔均匀地流入火口,燃气流速快但是每个小孔火口的流量很小,所以火焰较短通过二次空气补充后,形成稳定的燃烧火焰。
进一步地,所述的火口外侧设有火口固定座。
所述的燃气分配管包括外圈管和内圈管,所述的外圈管连接位于外圈的火口,所述的内圈管连接位于内圈的火口,外圈管上设有外圈进气口,内圈管上设有内圈进气口。燃气通过双通道燃气阀分别有外圈进气口和内圈进气口进入燃气分配管的外圈管和内圈管,主要是为了在猛火灶工作时可以实现内外圈火力粗调,外圈熄火为小火力,内外圈同时燃烧为大火力。
所述的炉盘侧壁设有多个窗口,在炉盘底部还对称设有高支撑脚。多个窗口可确保二次空气的流量,而高支撑脚的设置可使用户使用更为方便。
所述的猛火灶还可设置电子点火装置和熄火保护装置。采用电子点火和安全火焰检测技术,可避免燃气爆燃,使用熄火保护装置进一步提高猛火灶的安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喷嘴、二次空气引射管和火口的配合设置,在安全使用压力条件下,提高每一燃烧单元的功率;
2.本实用新型的采用蜂窝式火口,可在大热负荷条件下烟气中一氧化碳保持在较低水平,热负荷保持原猛火灶的功率和火力,在小热负荷条件下保证正常燃烧,不出现回火现象;
3.本实用新型通过稳压腔和蜂窝式火口的配合设置,保证燃气流速较快但每个小孔火口流量很小,使火焰较短通过二次空气补充后形成稳定的燃烧火焰;
4.本实用新型在二次空气引射孔的上方设置防污帽,可防止烹饪污物落入空气引射孔引起燃烧故障;
5.本实用新型在炉盘侧壁设置多个窗口,有效的满足了二次空气的需求量,提高燃烧效率;
6.本实用新型通过炉盘底部的高支撑脚设计,提高了使用方便性;
7.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电子点火装置和熄火保护装置的设置,避免燃气爆燃,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猛火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猛火灶的喷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猛火灶的火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猛火灶的火口和二次空气引射管的剖面图;
图中:1-炉盘,2-火口,21-小孔火口,22-火口固定座,3-二次空气引射管,31-预混腔,4-喷嘴,41-燃气体积收缩腔,42-燃气喷射口,43-空气进气口,44-一次燃气空气混合气体出口,45-燃气混合腔,5-燃气分配管,6-防污帽,7-外圈进气口,8-内圈进气口,9-二次空气引射孔,10-稳压腔,11-高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猛火灶,如图1所示,包括炉盘1、火口2、二次空气引射管3、喷嘴4、燃气分配管5、防污帽6、外圈进气口7、内圈进气口8、二次空气引射孔9、稳压腔10和高支撑脚11。
多个火口2均匀设置在炉盘1底部,在火口2下方还设有燃气分配管5,在燃气分配管5与火口2之间依次设有喷嘴4、二次空气引射管3和稳压腔10,燃气分配管5包括外圈管和内圈管,外圈管连接位于外圈的火口2,内圈管连接位于内圈的火口2,外圈管上设有外圈进气口7,内圈管上设有内圈进气口8。燃气分配管的内外圈设计使猛火灶工作时可以实现内外圈火力粗调,外圈熄火为小火力,内外圈同时燃烧为大火力。在二次空气引射管3内设有预混腔31,在预混腔31下方的侧壁上设有二次空气引射孔9,且在二次空气引射孔9上方设有防污帽6,防止烹饪中的污水滴漏干扰燃烧单元的正常燃烧。在炉盘1的侧壁设有多个窗口供空气流通,炉盘1的底部还对称设有高支撑脚11。猛火灶还设有电子点火装置和熄火保护装置。
喷嘴4的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依次相连的燃气体积收缩腔41、燃气喷射口42、燃气混合腔45和一次燃气空气混合气体出口44,在燃气混合腔45侧壁设有空气进气口43。燃气体积收缩腔41呈60°锥形结构,燃气混合腔45与燃气喷射口42相连侧呈120°锥形结构。燃气通过燃气体积收缩腔41,使燃气流速加快,以增强引射能力,燃气通过燃气喷射口42射出到燃气混合腔45,外部空气由空气进气口43引射入位于喷嘴上部的燃气混合腔45,完成一次空气引射,在燃气混合腔45内完成一次预混后的空燃气体通过一次燃气空气混合气体出口44继续进入二次空气引射管3,使空燃气体达到0.9左右的空气系数。
火口2的具体结构如图3~4所示,火口2包括多个呈蜂窝状密集分布的小孔火口21,火口2的外侧设有火口固定座22,在火口2的下方还设有稳压腔10,经过两次预混后的空燃气体进入稳压腔10,可使空燃气体在火口2前形成稳定均匀的压力,空燃气体从稳压腔10均匀地流入火口2,燃气流速快但是每个小孔火口21的流量很小,所以火焰较短通过二次空气补充后,形成稳定的燃烧火焰。
本实施例猛火灶的使用压力为2800~3200Pa,功率最高可达22.6kW,折算后一氧化碳排放量低于100ppm,噪声小于52db,效率可达49.2%。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猛火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炉盘(1)和多个均匀设置在炉盘(1)内的火口(2),所述的火口(2)连通燃气分配管(5),在燃气分配管(5)与火口(2)之间依次设有喷嘴(4)和二次空气引射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猛火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嘴(4)包括依次相连的燃气体积收缩腔(41)、燃气喷射口(42)、燃气混合腔(45)和一次燃气空气混合气体出口(44),所述的燃气混合腔(45)侧壁设有空气进气口(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猛火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气体积收缩腔(41)呈锥形结构,所述的燃气混合腔(45)与燃气喷射口(42)相连侧也呈锥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猛火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气体积收缩腔(41)的锥形顶角小于燃气混合腔(45)的锥形顶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猛火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空气引射管(3)包括预混腔(31),在二次空气引射管(3)的侧壁上设有二次空气引射孔(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猛火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空气引射孔(9)设置在预混腔(31)的下方,且在二次空气引射孔(9)的上方设有防污帽(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猛火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口(2)包括多个呈蜂窝状密集分布的小孔火口(21),在火口(2)的下方还设有稳压腔(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猛火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口(2)外侧设有火口固定座(2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猛火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气分配管(5)包括外圈管和内圈管,所述的外圈管连接位于外圈的火口(2),所述的内圈管连接位于内圈的火口(2),外圈管上设有外圈进气口(7),内圈管上设有内圈进气口(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猛火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盘(1)侧壁设有多个窗口,在炉盘(1)底部还对称设有高支撑脚(11)。
CN202120479769.1U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猛火灶 Active CN214468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79769.1U CN214468808U (zh)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猛火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79769.1U CN214468808U (zh)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猛火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68808U true CN214468808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53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79769.1U Active CN214468808U (zh)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猛火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688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35338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05137451U (zh) 一种强制引射烟气回流的低NOx燃气燃烧器
CN103557525A (zh) 燃烧器
CN208804673U (zh) 一种灶具燃烧器
CN214468808U (zh) 一种猛火灶
CN201310891Y (zh) 一种预混式燃气燃烧器
CN208253582U (zh) 一种聚热催化型多头燃烧器
CN112283705A (zh) 一种鼓风式燃烧器
CN203757710U (zh) 燃气与高温空气混合燃烧器
CN210035487U (zh) 一种节能灶炉头
CN207622008U (zh) 一种燃气灶燃烧器
CN207471533U (zh) 一种灶具燃烧器
CN208074951U (zh) 一种具有燃气预热功能的灶具燃烧器
CN210179633U (zh) 燃烧器引射系统以及燃气灶具
CN111140889A (zh) 涡轮炉壳
CN2878962Y (zh) 一种红外线节能猛火灶
CN215372467U (zh) 一种灶具用燃烧器
CN212565783U (zh) 燃烧器用引射结构、烹饪器具
CN218565421U (zh) 一种新型燃烧组件
CN110529850A (zh)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CN212746462U (zh) 一种新型炉头
CN213146554U (zh) 一种设于鼓风机的火种装置
CN210320163U (zh) 一种卷吸效应文武火燃气大锅灶
CN216897288U (zh) 一种燃用低热值气体的宽调节比低氮燃烧装置
CN113280339B (zh) 上进风燃气器预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