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50799U - 一种护板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护板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50799U
CN214450799U CN202120104748.1U CN202120104748U CN214450799U CN 214450799 U CN214450799 U CN 214450799U CN 202120104748 U CN202120104748 U CN 202120104748U CN 214450799 U CN214450799 U CN 2144507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ounting
backplate
hole
mounting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0474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世晋
谢志强
马祖国
施报伟
司浩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Liankong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0474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507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507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507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护板连接结构,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护板连接结构重量重、拆装不便的问题。本护板连接结构包括呈长条板状的本体,本体的两端具有连接板,连接般的顶端连续弯折形成用于与车身连接的连接部,每块连接板上都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一端与连接板通过螺柱与螺母进行连接,另一端与车身通过紧固件连接,每块安装板上都安装有一块抵靠板,抵靠板一端与安装板一侧焊接固定,另一端弯折形成能够与护板抵靠并连接的抵靠部,本体板面上开设有若干定位槽,每个定位槽内都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安装用于连接护板的铆钉,本体一侧的侧壁上还焊接固定有若干用于连接护板用的安装支架。本护板连接结构更加轻量化、拆装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护板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护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护板是一种引擎防护装置,由于市面上汽车的引擎各不相同,故护板的尺寸、形状也各不相同,发动机护板能够用于防止汽车再行驶过程中泥土包裹发动机,导致发动机散热不良;其次,也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汽车在行使过程中由于路面的凹凸不平导致发动机与汽车内部结构撞击发生损坏。
现有技术中,发动机护板都需要通过护板的连接结构安装在车架上,现有的护板连接结构一般都包括一个架体,架体通常采用柱状或者厚板状的钣金构成,护板通过螺接的方式安装在架体的底部,为保证护板连接后的稳定性,架体的两端需要通过焊接或者螺接的方式安装纵梁结构,为保证架体连接在车架上的牢固程度,架体其两端需与副车架进行螺接固定或者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且安装在架体两端的纵梁也需要与车身进行螺接固定,以此才能保证护板连接结构安装的稳定性,上述安装方式虽能够保证架连接结构安装的牢固程度,但连接结构重量过大,不能不满足轻量化的要求,连接结构焊接工艺、螺接步骤多、安装成本相应增高,且各连接部位对装配精度也具有一定的要求,安装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护板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护板连接结构更加轻量化且安装更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护板连接结构,包括用于与护板连接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具有若干连接板,每块所述连接板上都设有用于与车身固定的连接件,每块所述连接板上都安装有安装板,每块所述安装板上都设有用于与车身固定的紧固件。
本护板连接结构包括本体,本体上能够安装护板,本体的上具有若干连接板,每块连接板上设有连接件,连接板能通过连接件固定在车身上,与连接板连接的本体能以可拆卸安装的方式固定在车身上,既能够保证本体连接稳定,又能够保证其拆装方便,每块连接板上都安装一块安装板,安装板能通过紧固件与车身进行连接,本体通过安装板能够进一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且安装板也是通过连接件以可拆卸的方式与车身进行连接,保证装护板配稳定的同时也能够保证连接结构拆装方便。
在上述的护板连接结构中,所述本体呈长条板状,且所述连接板分别一体成型于本体的两端使本体的截面呈U型,每块所述连接板的顶端都连续弯折形成用于与车身固定的连接部,每块所述连接件均穿过连接部并与车身拧紧固定。
本体具体呈长条板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柱状的钣金以及厚板状的钣金,结构更加轻量化,连接板具有两块,且分别位于本体的两端,使本体的截面呈U型状,每块连接板的顶端进行连续弯折,使连接板的顶端形成连接部,过连接部与车身能够通过连接件进行拧紧固定,连接板顶端连续弯折能够保证连接部的结构强度更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连接板顶端的结构强度,防止在连接件安装时与定位工装发生碰撞干涉。
在上述的护板连接结构中,所述安装板呈长条板状,每块所述连接板底部的外侧壁上都固设有螺柱,所述安装板一端开设有安装孔一,所述螺柱穿过安装孔一并通过螺母向内夹紧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另一端开设安装孔二,所述紧固件穿过安装孔二并与车身连接固定。
安装板呈长条板状,靠近其一端的板面上开设有安装孔一,靠近其另一端的板面上开设有安装孔二,连接板底端的外侧壁上固设有一根螺柱,螺柱表面攻设有螺纹螺柱的一端穿过安装孔一,并通过螺母拧紧,螺母拧紧过程中向内夹紧安装板的板面,保证安装板此端连接牢固,安装板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穿过安装孔二并拧入车身,使本体通过安装板辅助固定在车身上,使本体拆装方便的同时,能够保证本体安装后不会出现前后晃动的情况。
在上述的护板连接结构中,每块所述安装板的一侧都焊接固定有抵靠板,所述抵靠板一端与安装板一侧侧壁焊接固定,另一端翻折形成用于与护板相连接的抵靠部。
每块安装板的一侧都装设有一块抵靠板,抵靠板的一端与安装板的侧壁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保证其连接的牢固程度,另一端端部弯折形成能与护板相抵靠并能与护板进行可拆卸连接的抵靠部,当本体进行安装时,由于没有很好的固定点,安装过程中需要多人对本体进行托举,保证安装过程中不稳,而焊接抵靠板之后,在进行安装时,安装板一端的抵靠部能够与汽车的护板相抵靠并进行可拆卸连接,防止护板连接不稳。
在上述的护板连接结构中,所述本体一侧板面上开设有若干定位槽,每个所述定位槽底壁上都开设有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内都设有用于与护板连接的铆钉。
本体一侧的板面上开设有多个定位槽,在定位槽内壁上开设用于与护板连接的通孔,定位槽能够起到定位安装点的作用,且定位槽的设置还能够保证本体板面的结构强度,防止本体在通过铆钉安装时,对本体的板面造成伤害。
在上述的护板连接结构中,所述本体一侧侧壁上焊接固定有若干用于与护板连接的安装支架。
本体侧壁上焊接固定若干安装支架,本体板面上开设过多的定位槽以及通孔可能会影响到本体的结构强度,固在其一侧焊接安装支架,既能够保证本体安装牢固,又不会破坏本体的结构。
在上述的护板连接结构中,所述连接板顶端的弯折处设有若干加强筋。
连接板顶端连续弯折形成连接部的弯折处设有若干加强筋,保证弯折处的结构强度更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护板连接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一、本体呈长条板状,更加轻量化,且两端各一体成型有一块连接板,本体通过连接板顶端连续弯折形成的连接部,并通过连接件与车身进行可拆卸连接,既保证拆装方便、又保证连接稳定,连接板上安装有能够与汽车车身通过紧固件进行可拆卸连接的安装板,通过安装板进一步固定,在保证拆装便捷的前提下防止本体安装之后发生晃动。
二、安装板的一侧焊接与抵靠板的一端焊接固定,抵靠板的另一端弯折形成抵靠部,在进行安装过程中,抵靠部能与护板进行抵靠并进行连接,避免护板连接不稳的问题。
三、本体板面上开设若干用于护板安装定位的定位槽,定位槽内开设通孔,通孔内设置用于连接本体与护板的铆钉,定位槽结构能够保证本体表面在铆钉进行安装时不会受损,且本体外还能通过焊接的方式增设多个用于安装护板的安装支架,既不会造成本体损伤,又能够保证护板安装更加稳定。
四、连接板顶端连续弯折形成连接部的弯折处设置有加强筋,能够有效的提高弯折处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护板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2是本护板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护板连接结构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护板连接结构中安装板以及抵靠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连接板;2a、连接件;2b、安装板;2b1、紧固件;2b2、安装孔一;2b3、安装孔二;2b4、抵靠板;2b41、抵靠部;2c、连接部;2d、螺柱;2e、加强筋;3、定位槽;3a、通孔;3a1、铆钉;4、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护板连接结构包括呈长条板状的本体1,本体1由单层板结构构成,具有结构轻便的优点,本体1的两端向上弯折形成连接板2,使本体1的截面呈U型,每块连接板2底端靠近弯折处的外侧壁上都焊接固定有一根螺柱2d,每块连接板2顶端端部连续翻折三次形成连接部2c,每个连接部2c的板面上都开设有一个连接孔,连接孔内设置有连接件2a,连接件2a可以是螺栓,也可以是固定销,通过紧固件2b1穿过连接孔并拧入车身,使本体1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便能够保证本体1安装在车架上更稳定。
本体1的一侧板面上开设有至少三个圆形的定位槽3,定位槽3能够增强连接处的结构稳定性,防止本体1与护板连接时,紧固件2b1对本体1板面造成伤害,每个定位槽3的内底壁上都开设有一个贯穿本体1两侧侧壁的通孔3a,护板需要安装在本体1上时,其一侧板面与本体1的一侧板面贴合,并通过定位槽3进行定位,通过铆钉3a1穿过通孔3a与护板,并采用冲铆设备使本体1与连接板2进行固定,本体1一侧的侧壁上还通过焊接方式固定有至少两个安装支架4,由于本体1上开设过多通孔3a与定位槽3可能会影响到本体1的结构强度,通过在本体1外侧壁上焊接安装支架4,通过安装支架4与护板进行连接,既能够保证两者之间连接更牢固,又能够保证本体1结构不会由于开孔过多被破坏。
如图1-4所示,每块连接板2靠近弯折处的外侧壁上都焊接固定有一根表面攻设有螺纹的螺柱2d,每块连接板2上都安装有一块呈长条板状的安装板2b,安装板2b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一2b2,另一端开设有安装孔二2b3,安装孔一2b2供螺柱2d穿设,且螺柱2d伸出安装孔一2b2之后通过一个螺母向内拧紧固定,通过螺母与螺柱2d配合,使安装板2b的此端被夹紧在连接板2上,连接板2的另一端能够延伸至车身,通过紧固件2b1穿过安装孔二2b3与车身拧紧固定,紧固件2b1可以是螺栓,也可以是固定销,通过安装板2b结构的辅助固定,安装板2b的设置能够保证本体1在安装完毕后不会出现前后晃动的现象,且本不与副车架进行焊接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本体1安装在车架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如图1-4所示,每块安装板2b的一侧都通过焊接固定的方式设置有一块抵靠板2b4,抵靠板2b4一端与安装板2b的一侧侧壁焊接固定,另一端弯折形成抵靠部2b41,在进行安装时,安装者将本护板连接结构置于车架上,抵靠部2b41能够与护板进行抵靠,在安装过程中,抵靠部2b41能够与护板通过螺栓或铆钉3a1的方式进行连接。
如图1-3所示,每块连接板2顶端连续弯折形成连接部2c的弯折处设有至少一个加强筋2e结构,保证连接板2顶端的结构强度更高。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本体1、连接板2、连接件2a、安装板2b、紧固件2b1、安装孔一2b2、安装孔二2b3、抵靠板2b4、抵靠部2b41、连接部2c、定位槽3、通孔3a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7)

1.一种护板连接结构,包括用于与护板连接的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上具有若干连接板(2),每块所述连接板(2)上都设有用于与车身固定的连接件(2a),每块所述连接板(2)上都安装有安装板(2b),每块所述安装板(2b)上都设有用于与车身固定的紧固件(2b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呈长条板状,且所述连接板(2)分别一体成型于本体(1)的两端使本体(1)的截面呈U型,每块所述连接板(2)的顶端都连续弯折形成用于与车身固定的连接部(2c),每块所述连接件(2a)均穿过连接部(2c)并与车身拧紧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b)呈长条板状,每块所述连接板(2)底部的外侧壁上都固设有螺柱(2d),所述安装板(2b)一端开设有安装孔一(2b2),所述螺柱(2d)穿过安装孔一(2b2)并通过螺母向内夹紧安装板(2b),所述安装板(2b)另一端开设安装孔二(2b3),所述紧固件(2b1)穿过安装孔二(2b3)并与车身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条所述的护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安装板(2b)的一侧都焊接固定有抵靠板(2b4),所述抵靠板(2b4)一端与安装板(2b)一侧侧壁焊接固定,另一端翻折形成用于与护板相连接的抵靠部(2b4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一侧板面上开设有若干定位槽(3),每个所述定位槽(3)底壁上都开设有通孔(3a),每个所述通孔(3a)内都设有用于与护板连接的铆钉(3a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一侧侧壁上焊接固定有若干用于与护板连接的安装支架(4)。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顶端的弯折处设有若干加强筋(2e)。
CN202120104748.1U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护板连接结构 Active CN2144507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04748.1U CN214450799U (zh)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护板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04748.1U CN214450799U (zh)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护板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50799U true CN214450799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11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04748.1U Active CN214450799U (zh)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护板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507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319298B2 (ja) バンパフェースの構造
US8100463B2 (en) Integrated brackets for vehicle instrument panels
US6450533B1 (en) Steering column hanger beam structure
JP4860374B2 (ja) 牽引フックの取付構造
US9156488B1 (en) Mounting brace assembly for steering column member
JP2001071935A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3176991U (ja) 折板屋根ハゼ取付金具
JP2000296742A (ja) 脱着式フック取付構造
US11198476B2 (en) Quarter panel bracket system for pillar assembly adjustment
CN214450799U (zh) 一种护板连接结构
JP5272177B2 (ja) 自動車用着脱式牽引フック取付け構造
JP5831445B2 (ja) バッテリ搭載構造
CN215284693U (zh) 后保安装支架及汽车
CN209505874U (zh) 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
CN210792715U (zh) 车辆后拖车钩结构
CN205498853U (zh) 用于前保险杠的侧安装支架
CN215331348U (zh) H型梁操作平台
JPH11115808A (ja) バッテリーを備えた車両の車体構造
KR100478043B1 (ko) 자동차의 카울 크로스 바 결합구조
CN220948176U (zh) 车架和车辆
CN220662470U (zh) 护板、车辆悬架后摆臂总成及车辆
CN219969461U (zh) 一种座椅安装挂钩总成及车辆
CN210437123U (zh) 电池包安装组件及汽车
CN218198495U (zh) 连接结构和车辆
JPS5824608Y2 (ja) 自動車用シ−トベルトの取付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30

Address after: 310051 No. 1760, Jiangl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lianko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1 No. 1760, Jiangl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