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49533U - 墨盒 - Google Patents

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49533U
CN214449533U CN202022596937.3U CN202022596937U CN214449533U CN 214449533 U CN214449533 U CN 214449533U CN 202022596937 U CN202022596937 U CN 202022596937U CN 214449533 U CN214449533 U CN 2144495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cartridge
mounting
ink
positioning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9693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一静
贾志铮
夏敬章
李盛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495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495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安装到打印机的安装部的墨盒,墨盒沿安装方向安装到安装部上,墨盒包括墨水存储部和前端部,在安装方向上,前端部设置在墨水存储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前端侧;前端部包括设置在安装方向上的前端侧的前端面以及与前端面相交的上端面;上端面的上方的设置有限制部,限制部与上端面围合成用于与打印机的安装部上设置的被限制部配合的凹槽,凹槽的槽口朝向前端面的方向;在安装方向上,限制部在安装方向的前端侧的前面位于前端面的后端侧,如此,避免了墨盒在安装过程中碰撞到安装部,避免打印机侧端子部的损坏,避免触针损坏或者触针架的脱落,避免造成墨盒无法与安装部产生电连接的情况。

Description

墨盒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07月01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CN 202021259593.0、申请名称为“一种墨盒”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墨盒。
背景技术
打印机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墨盒作为打印机的耗材之一,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图1是现有技术的安装部的一部分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墨盒和托架相结合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的墨盒和托架分离的示意图。如图1-3 所示,展示了现有的一种墨盒与安装部的技术方案。如图1-3所示,安装部 50包括:框架,打印机侧端子部52,被限制部52g,被定位部53f、53s,注墨管51,托盘56,锁定部54。打印机还包括托架20。托架20基本呈具有开口的长方体形状。托架20具有第一面20a,托架定位部23f、23s。墨盒30 包括芯片330,凹部32,设置在凹部32左右两侧的侧壁32a、32b,设置在侧壁上的槽32f、32s,墨水存储部310。
墨盒30放在托架20上后,形成一个组合体,组合体沿+Y轴方向安装到安装部50上。当组合体安装到安装部50上时,锁定部54与托架20上的固定机构相结合,防止组合体脱离出安装部50;托架定位部23f、23s与被定位部53f、53s相结合,定位组合体在与安装方向相垂直方向上的大致位置;出墨口316与注墨管51相结合,可以将墨水存储部310内的墨水供给打印机为打印提供墨水;托盘56用于收集在墨盒30安装或者脱离安装部50时的喷出或者意外泄漏的墨水;打印机侧端子部52上的触针架25t上设置的触针与芯片330相抵接,完成墨盒30与安装部50之间的电信号的传输工作;槽32f、 32s与被限制部52g(在与被限制部52g相对应的面上还设置有一个被限制部52f,但是图1中未示出)相结合,更好的定位芯片的位置,让芯片330更准确的与触针相抵接。
但是,侧壁32a、32b在安装方向的前端面与墨盒30的前端面30a处于一个平面上。有可能在墨盒30及托架20的组合体安装到安装部50的过程中,托架定位部23f、23s与被定位部53f、53s还没有匹配到一起或者还完全结合到位,此时组合体在与安装方向相垂直方向上的大致位置还没有定位好,侧壁32a、32b可能会碰撞到打印机侧端子部52的左右侧面壁52s、52p上,特别是如果使用者使用在组合体上的力度过大时,可能会造成打印机侧端子部52的损坏,可能是导致触针损坏或者触针架52t的脱落,造成墨盒30无法与安装部50产生电连接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墨盒,解决了打印机侧端子部损坏,造成墨盒无法与打印机的安装部产生电连接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可拆卸的安装到打印机的安装部的墨盒,墨盒沿安装方向安装到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墨盒包括墨水存储部和前端部,所述前端部上设置有芯片;在安装方向上,所述前端部设置在所述墨水存储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前端侧;所述前端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方向上的前端侧的前端面以及与所述前端面相交的上端面;所述上端面的上方的设置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与所述上端面围合成用于与打印机的安装部上设置的被限制部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前端面的方向;在安装方向上,所述限制部的所述安装方向的前端侧的前面位于所述前端面的后端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墨盒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墨盒,通过在前端部的上端面设置限制部,并利用限制部和上端面围合出用于与安装部上设置的被限制部配合的凹槽,实现凹槽和和被限制部配合,进而使得更好的定位芯片的位置,让芯片更准确的与打印机侧端子部相配合;而且通过限定限制部的前面相对于前端面更靠近所述墨水存储部,使得凹槽与被限制部相匹配时,前端面相较于限制部的前面先进入到安装部内,如此,可以有效避免墨盒上的限制部对打印机侧端子部的损坏或者破坏,进而使得墨盒可靠的与安装部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沿与所述安装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所述凹槽被设置为贯通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沿与所述安装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凹槽;两个所述凹槽之间的部分形成有凹部,所述芯片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凹部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凹槽之间的部分设置有倾斜的凸台,所述芯片设置在所述凸台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限制部的前面为平面、曲面或者斜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端面上设置有向上凸出的L形凸起,所述L 形凸起包括与上端面连接的连接部、以及由所述连接部向前端面方向上凸出的所述限制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端部上设置有与所述上端面垂直的竖直表面,所述竖直表面上设置向所述前端面凸出的所述限制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墨盒还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打印机的安装部上设置的被定位部相匹配,以在墨盒安装过程中限定所述墨盒在垂直于墨盒安装方向的方向上的位置;在墨盒安装过程中,所述定位部与所述被定位部完全相匹配之后,所述限制部才与所述打印机的安装部上设置的被限制部相匹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前端部的前端面上;和/或,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前端部的底端面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墨盒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和/或所述下表面设置所述定位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打印机,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墨盒、以及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被限制部,所述被限制部能够插装在所述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可安装到打印机的安装部内的墨盒,所述墨盒可沿安装方向安装到所述安装部内;所述墨盒包括墨水存储部、芯片、前端面;所述前端面位于所述安装方向上的前端侧;所述墨盒还包括凹槽和限制部,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芯片至少一部分的上方,所述限制部位于所述凹槽上方;所述限制部具有位于所述安装方向上的前面;在所述安装方向上,所述前端面位于所述前面的前端侧。
本实用新型的可安装到打印机的安装部内的墨盒,在安装过程中,定位部与被定位部完全相匹配之后,限制部才与安装部的被限制部相匹配,避免了墨盒在安装过程中碰撞到安装部,避免了打印机侧端子部的损坏,避免了触针损坏或者触针架的脱落,避免造成墨盒无法与安装部产生电连接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为贯通槽,所述限制部是从所述墨盒的上端面上突起的L形凸起的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芯片倾斜于所述安装方向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打印机还具有托架,在安装过程中,所述托架可以承载所述墨盒使所述托架和所述墨盒一起沿所述安装方向安装到所述安装部内;所述托架上设置有托架定位部;所述托架定位部与所述安装部的被定位部相匹配在安装过程中决定所述墨盒在垂直于所述安装方向的方向上的大致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托架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托架的所述安装方向的前端侧的第一面上,在安装过程中,所述托架定位部与所述被定位部完全相匹配之后,所述限制部才与所述安装部的被限制部相匹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墨盒还包括所述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前端面上,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安装部的被定位部相匹配在安装过程中决定所述墨盒在垂直于所述安装方向的方向上的大致位置;在安装过程中,所述定位部与所述被定位部完全相匹配之后,所述限制部才与所述墨盒的被限制部相匹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墨盒还包括所述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设置在墨盒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的至少一个端面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限制部的所述安装方向上的后端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限制部具有位于所述限制部的下端侧的限制面,当所述墨盒安装到所述安装部上时,所述限制面与所述被限制部相匹配。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墨盒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的安装部的一部分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墨盒和托架相结合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墨盒和托架分离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的墨盒和托架相结合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的墨盒示意图;
图6和图7是实施例一的基座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二的基座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三的安装部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三的墨盒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四的墨盒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五的芯片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六的墨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的墨盒,能够可拆卸的沿安装方向安装到打印机的安装部,其包括墨水存储部和前端部,所述前端部上设置有芯片;在安装方向上,所述前端部设置在所述墨水存储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前端侧;所述前端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方向上的前端侧的前端面以及与所述前端面相交的上端面;所述上端面的上方的设置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与所述上端面围合成用于与打印机的安装部上设置的被限制部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前端面的方向;在安装方向上,所述限制部的所述安装方向的前端侧的前面位于所述前端面的后端侧,也即,限制部的前面相对于前端面更靠近墨水存储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墨盒,通过在前端部的上端面设置限制部,并利用限制部和上端面围合出用于与打印机的安装部上设置的被限制部配合的凹槽,实现凹槽和和被限制部配合,进而使得更好的定位芯片的位置,让芯片更准确的与触针相抵接;而且通过限定限制部的前面相对于前端面更靠近所述墨水存储部,使得凹槽与被限制部相匹配时,前端面相较于限制部的前面先进入到安装部内,如此,可以有效避免墨盒上的限制部对打印机侧端子部的破坏,进而使得安装部的触针以及触针架保持完好,墨盒可靠的与安装部电连接。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打印机包括安装部50和托架20。安装部50 包括:框架、打印机侧端子部52、被限制部52g、被定位部53f/53s、注墨管51、托盘56以及锁定部54。
托架20基本呈具有开口的长方体形状,托架20具有第一面20a、第二面20b、底面20c、开口20d、第一侧面20e、第二侧面20f。设立三位直角坐标系XYZ,X轴、Y轴、Z轴三个坐标轴相互垂直。开口20d指向底面20c 的方向为+Z轴方向,+Z轴方向也是铅垂方向。第二面20b指向第一面20a的方向为+Y轴方向,+Y轴方向也是墨盒和托架20形成的组合体安装到安装部 50上的安装方向。第二侧面20f指向第一侧面20e的方向为+X轴方向。第一面20a是安装方向的前端侧的面。安装部50的坐标系在托架20安装到安装部50上的状态下时与托架20的坐标系一致。
托架20还具有容纳腔210、固定机构、托架定位部23f/23s以及缺口26,容纳腔210用于容纳墨盒,托架定位部23f/23s设置在第一面20a上,且托架定位部23f/23s之间设置缺口26。当托架20安装到安装部50上时,托架定位部23f/23s与被定位部53f/53s相结合,定位托架20在与安装方向相垂直方向上的大致位置,而固定机构与锁定部54相结合,防止托架20脱离出安装部50。
图4是实施例一的墨盒和托架相结合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一的墨盒示意图。图6和图7是实施例一的基座的示意图。墨盒10的坐标系在墨盒 10安装到托架20的状态下时与托架20的坐标系一致。墨盒10可沿安装方向(+Y轴方向)可拆卸的安装到安装部50内;墨盒10包括墨水存储部110 和前端面10a,前端面10a位于安装方向上的前端侧。墨盒10还包括凹槽 171/172,位于凹槽171/172上方的限制部17a/17b,其中,限制部17a和上端面120d构成凹槽171的槽侧壁,限制部17b和上端面构成凹槽172的槽壁,限制部17a/17b具有位于安装方向上的前面17a3/17b3,在安装方向上,前端面10a位于前面17a3/17b3的前端侧。此结构使得在安装过程中,定位部与被定位部完全相匹配之后,限制部才与安装部的被限制部相匹配,避免了墨盒在安装过程中碰撞到安装部,避免打印机侧端子部的损坏,避免触针损坏或者触针架的脱落,避免造成墨盒无法与安装部50产生电连接的情况。
墨盒10沿安装方向安装到安装部50上,墨盒10包括墨水存储部110和前端部,前端部上设置有芯片130;在安装方向(+Y轴方向)上,前端部设置在墨水存储部110的至少一部分的前端侧;前端部包括设置在安装方向(+Y 轴方向)上的前端侧的前端面10a以及与前端面10a相交的上端面120d;上端面120d的上方的设置有限制部17a/17b,限制部17a/17b与上端面120d 围合成用于与打印机的安装部50上设置的被限制部52g/52f配合的凹槽 171/172,凹槽171/172的槽口朝向前端面10a的方向;在安装方向(+Y轴方向)上,限制部17a/17b在安装方向(+Y轴方向)的前端侧的前面17a3/17b3 位于前端面10a的后端侧。
具体的,如图4-7所示,墨盒10包括:墨水存储部110和基座120,墨水存储部110安装到基座120上,形成墨盒10。墨水存储部110包括:墨袋和出墨口116,出墨口116设置在墨袋上,可以将墨袋内的墨水供给注墨管 51进而为打印提供墨水。基座120大体呈T形状,基座120构成前端部,基座120包括:前端面10a、后端面120b、底端面120c、上端面120d、右端面120e以及左端面120f。前端面10a与后端面120b在Y轴方向上相对设置,前端面10a在+Y轴侧,后端面120b在-Y轴侧;底端面120c与上端面120d 在Z轴方向上相对设置,底端面120c在+Z轴侧,上端面120d在-Z轴侧;右端面120e与左端面120f在X轴方向上相对设置,右端面120e在+X轴侧,左端面120f在-X轴侧。
基座120还包括:墨盒定位部13f(也称为“定位部”)以及凹陷部13h。墨盒定位部13f,凹陷部13h设置在前端面10a上,其中,凹陷部13h应属于广义上的墨盒定位部,例如,在如图5和图6的一些实施例中,墨盒定位部包括一个墨盒定位部13f和一个凹陷部13h,也即,所述墨盒定位部设置在所述前端部的前端面10a上以及所述前端部的底端面120c上;而在如图3 和图4一些实施例中,墨盒定位部包括两个墨盒定位部13f,也即,所述墨盒定位部设置在所述前端部的前端面10a上,凹陷部13h为墨盒定位部的一种具体示例性结构。进一步的,墨盒10也可以不具有凹陷部13h或者墨盒定位部13f。
基座120还包括:凹部17、芯片130、凹槽171/172以及限制部17a/17b。凹部17设置在墨盒的-Z轴、+Y轴侧,朝向+Y轴、-Z轴侧开口,芯片130设置在凹部17内,限制部17a/17b是凹部17的两侧壁,凹部17是前端面10a 向内凹陷的凹部芯片130设置在+Y轴、-X轴侧位置上。芯片130倾斜于安装方向(+Y轴方向)设置,芯片130相对于前端面10a朝向+Z轴、-Y轴侧倾斜。芯片130倾斜的设置相比芯片130平行于Y轴方向设置的情况下,更有助于防止触针在芯片130的端子上长时间滑动引起的端子损伤。
沿与安装方向相交叉的方向(X轴方向)上,凹槽171/172被设置为贯通槽。沿与安装方向相交叉的方向(X轴方向)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凹槽171、 172;两个凹槽171、172之间的部分形成有凹部17,芯片13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凹部17内。前端部(基座120)上设置有两个凹槽171、172,两个凹槽171、172之间设置所述芯片130,对应的,在安装部50沿前端面10a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两个被限制部,两个被限制部之间设置打印机侧端子部52,每个被限制部插装在一个凹槽171/172中。通过将芯片130设置在两个凹槽171、172之间,可以使得芯片130设置在两个限制部17a、17b之间,进而有利于进一步使得芯片130和打印机侧端子部52的电连接。
两个所述凹槽171、172之间的部分形成有凹部17,凹部17的至少部分底面倾斜设置,所述凹部17的至少部分底面靠近墨水存储部110的一端向上倾斜设置,芯片130设置在所述凹部17,如此实现倾斜设置芯片。
凹槽171、172为贯通槽,通过将凹槽171、172设置为贯通槽,能够进一步有效避免所述前端部对打印机侧端子部52的损坏,使得前端部上的芯片 130与所述打印机侧端子部52上的触针有效电连接。具体的,凹槽171、172 设置在芯片130上的至少一部分端子的上方位置处,左凹槽171位于芯片130 上的至少一部分端子的-Z轴、-X轴方向侧,右凹槽172位于芯片130上的至少一部分端子的-Z轴、+X轴方向侧。
限制部17a/17b位于凹槽171/172的上方的位置处,左限制部17a位于左凹槽171的上方位置处(即,-Z轴方向),右限制部17b位于右凹槽172 的上方位置处(即,-Z轴方向)。限制部17a/17b是从墨盒10的上端面120b 上突起的L形凸起的一部分,基座120的所述上端面120d上设置有向上凸出的L形凸起,所述L形凸起包括与上端面120d连接的连接部、以及由连接部向前端面10a方向上凸出的限制部17a/17b。通过在基座120上设置L形凸起,可以实现限制部17a/17b、连接部与上端面120d围合形成凹槽171/172。
基座120还包括:承接部16、避空部14/15以及安装狭缝128。承接部 16的一部分会进入到缺口26的位置处,避空部14/15使得基座120整体呈T 形状。安装狭缝128设置在后端面120b上,墨水存储部110从-Y轴方向向 +Y轴方向靠近基座120,墨水存储部110插入到安装狭缝128中,将出墨口 116送达至承接部16处,墨水存储部110与基座120卡合或者黏贴或者过盈配合安装到位形成墨盒10。
在安装过程中,托架20可以承载墨盒10使托架20和墨盒10一起沿安装方向(+Y轴方向)安装到安装部50内。具体的,墨盒10可以沿+Z轴方向从开口20d安装到托架20的容纳腔210中,使得墨盒10与托架20形成一个组合体。在安装过程中,组合体沿安装方向(+Y轴方向)安装到安装部50 内。墨盒10安装到托架20上的时候,墨盒10安装到容纳腔210中,承接部 16的一部分会进入到缺口26的位置处,墨盒定位部13f与托架定位部23f 相对应,前端面10a与托架20的第一面20a相对应,底端面120c与托架20 的底面20c相对应,右端面120e与托架20的第一侧面20e相对应,左端面 120f与托架20的第二侧面20f相对应。
托架定位部23f/23s比被定位部53f/53s的大一些,因为托架定位部23f/23s如果和被定位部53f/53s的尺寸一样的话,可能会导致在安装过程中发生碰撞,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所以,托架定位部23f/23s与被定位部 53f/53s只能限制墨盒10与托架20的组合体在X轴或者Z轴方向的大致位置。
墨盒10与托架20的组合体沿+Y轴方向安装到安装部50的安装过程中,设置在位于+Y轴方向的前端侧的第一面20a上的托架定位部23f/23s与被定位部53f/53s完全相匹配之后,限制部17a/17b才与安装部的被限制部52g (在与被限制部52g相对应的面上还设置有一个被限制部52f,但是图1中未示出)相接触并开始接合。具体的,被定位部53f/53s完全进入到托架20 的托架定位部23f/23s内后,安装部50的被限制部52g/52f才接触到限制部17a/17b,被限制部52g/52f才进入到凹槽171/172内。优选的,被定位部 53f/53s的圆柱部分(并非-Y轴侧的圆锥部分)进入到托架20的托架定位部 23f/23s内后,安装部50的被限制部52g/52f才接触到限制部17a/17b,被限制部52g/52f才进入到凹槽171/172内。如此,墨盒10与托架20的组合体在垂直于安装方向(+Y轴方向)的方向上(即,X轴或者Z轴方向)的大致位置已经定位好之后被限制部52g/52f才接触到限制部17a/17b,如此就会避免因没有定位好墨盒的大致位置,导致的墨盒碰撞到安装部,避免打印机侧端子部的损坏,避免触针损坏或者触针架的脱落,避免造成墨盒无法与安装部50产生电连接的情况。
墨盒10与托架20的组合体沿+Y轴方向安装到安装部50上后,锁定部 54与托架20上的固定机构相结合,防止组合体脱离出安装部50;托架定位部23f/23s与被定位部53f/53s相匹配,定位组合体在与安装方向相垂直方向上的大致位置;出墨口116与注墨管51相结合,可以将墨水存储部110内的墨水供给打印机为打印提供墨水;托盘56用于收集在墨盒安装或者脱离安装部50时的喷出或者意外泄漏的墨水;打印机侧端子部52上的触针架25t上设置的触针与芯片130相抵接,完成墨盒10与安装部50之间的电信号的传输工作;槽171/172与被限制部52g/52f相结合,更好的定位墨盒10特别是芯片130的位置,让芯片130更准确的触针相抵接;限制部17a/17b在安装方向的前端侧的前面17a3/17b3位于前端面10a的后端侧,避免了打印机侧端子部52的损坏,避免触针损坏或者触针架的脱落,避免造成墨盒无法与安装部50产生电连接的情况。
限制部17a/17b的结构是一致的。左限制部17a具有左面17a1、右面17a2、前面17a3、限制面17a4。前面17a3是左限制部17a位于+Y轴侧的端面,其端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一个曲面,也可以是一个斜面,均可以避免打印机侧端子部52的损坏,避免触针损坏或者触针架的脱落,避免造成墨盒无法与安装部50产生电连接的情况。通过将限制部17a/17b的前面17a3/17b3设置为平面、曲面或者斜面,给出了限制部17a/17b的前面17a3/17b3的多种实现方式,进而通过设置不同的限制部17a/17b的前面17a3/17b3的形式,实现墨盒与不同的安装部50进行有效的配合安装。在墨盒10和托架20的组合体安装到安装部50的安装方向上,前端面10a位于前面17a3的前端侧。限制面17a4是位于限制部17a的下端面的面,即限制面17a4是限制部17a 位于+Z轴侧的端面。限制面17a4的+Z轴方向侧就是凹槽171。当墨盒10安装到安装部50上时,限制面17a4与被限制部52f相匹配。在墨盒10和托架 20的组合体安装到安装部50的过程中及安装到位后,左面17a1、右面17a2 都不与安装部50有任何抵接。
右限制部17b具有左面17b1、右面17b2、前面17b3、限制面17b4。前面17b3是右限制部17b位于+Y轴侧的端面,其端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一个曲面,也可以是一个斜面,均可以达到避免打印机侧端子部52的损坏,避免触针损坏或者触针架的脱落,避免造成墨盒无法与安装部50产生电连接的情况。在墨盒10和托架20的组合体安装到安装部50的安装方向上,前端面10a位于前面17b3的前端侧。限制面17b4是位于限制部17b的下端面的面,即限制面17b4是限制部17b位于+Z轴侧的端面。限制面17b4的+Z轴方向侧就是凹槽172。当墨盒10安装到安装部50上时,限制面17b4与被限制部52g相匹配。在墨盒10和托架20的组合体安装到安装部50的过程中及安装到位后,左面17b1、右面17b2都不与安装部50有任何抵接。
墨盒定位部13f也可以与安装部50上的被定位部53f相匹配,达到更好的限制墨盒10与托架20的组合体在X轴或者Z轴方向的大致位置。具体的墨盒定位部与打印机的安装部50上设置的被定位部53f/53s相匹配,以在墨盒安装过程中限定所述墨盒在垂直于墨盒安装方向的方向上的位置;在墨盒安装过程中,所述墨盒定位部与所述被定位部53f/53s完全相匹配之后,所述凹槽171/172才与所述打印机的安装部50上设置的被限制部53f/53s相匹配。在打印机的安装部50上设置被定位部53f/53s,可以实现墨盒相对打印机的安装部50定位安装,也即,把墨盒安装在安装部50上时,墨盒沿安装方向向安装部50移动的时候,墨盒相对安装部50在竖直方向,以及在水平方向的移动被限制,也即,墨盒只能沿安装方向安装到安装部50,这种安装方式,能够使得墨盒相对安装部50安装的时候,打印机侧端子部52的损坏概率降低,安装简单方便。
进一步的,墨盒10也可以不具有凹陷部13h,而是另一个墨盒定位部。此结构,不但有托架20上的定位部可以固定墨盒,且墨盒10上的墨盒定位部也可以与安装部50上的被定位部53f/53s相配合,可以的限制墨盒10与托架20的组合体在X轴或者Z轴方向的大致位置。
实施例二:
图8是实施例二的基座示意图。如图8所示,墨盒10不具有墨盒定位部 13f,而是具有两个凹陷部13m/13h,且均设置在所述前端部的底端面120c 上,此时,凹陷部13m/13h由底端面120c向上凹陷形成,凹陷部13m/13h与托架20上的定位部相对应设置,安装部50上的被定位部53f/53s穿过托架20上的托架定位部,并伸入到凹陷部13m/13h内。值得说明的是,凹陷部13m、 13h应属于广义上的墨盒定位部,也即,墨盒定位部包括凹陷部13m/13h。
芯片130与实施例一的不同,本实施例中芯片130上的端子的排布顺序与实施例一不同,芯片130是规格的排列为2排,而实施例一中芯片130上的端子是3排排列。但是,仍然可以达到实施例一的有益效果。
芯片130设置在基座120的+Y轴位置一侧,芯片130倾斜于安装方向(+Y 轴方向)设置,且芯片130相对于前端面10a倾斜。凹槽171/172设置在芯片130上的端子的上方位置处,左凹槽171位于芯片130上的端子的-Z轴、 -X轴方向侧,右凹槽172位于芯片130上的端子的-Z轴、+X轴方向侧。避空部14、15比起实施例一来说,X轴方向上的宽度更大,使得基座120整体更T形状更加明显。
限制部17a/17b是从上端面120d上形成的L形凸起的一部分,且上端面 120d上只设置了L形凸起。凹槽171/172是贯通墨盒10的X轴方向的贯通槽。在墨盒10和托架20的组合体安装到安装部50的安装方向上,前端面10a位于前面17a3/17b3的前端侧,也即,限制部17a/17b在安装方向的前端侧的前面17a3/17b3位于前端面10a的后端侧,同样也可以避免打印机侧端子部52的损坏,避免触针损坏或者触针架的脱落,避免造成墨盒无法与安装部50产生电连接的情况。实施例二的墨盒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在赘述。
实施例三:
图9是实施例三的安装部的示意图。图10是实施例三的墨盒10的示意图。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墨盒10不需要托架,而是墨盒10本身自己安装到安装部60内。
安装部60包括:框架、锁定部、打印机侧端子部52、被限制部52g/52f、被定位部76/77、注墨管、顶面定位部89以及底面定位部。安装部60具有上壁64、下壁62、前壁69、开口66、右壁67、左壁68。设立三位直角坐标系XYZ,X轴、Y轴、Z轴三个坐标轴相互垂直。上壁64指向下壁62的方向为+Z轴方向,+Z轴方向也是铅垂方向。开口66指向前壁69的方向为+Y轴方向,+Y轴方向也是墨盒安装到安装部60上的安装方向。右壁68指向左壁 67的方向为+X轴方向。前壁69是安装方向的前端侧的面。锁定部、打印机侧端子部52、被限制部52g/52f、被定位部76/77、注墨管、顶面定位部89 以及底面定位部均设置在框架的内部,且顶面定位部89设置在上壁64的内表面,底面定位部设置下壁62的内表面,被定位部76/77设置在前壁69的内表面,被限制部52g/52f设置在打印机侧端子部52的两侧,而打印机侧端子部52设置在前壁69的内表面。
墨盒10的坐标系在墨盒10安装到安装部60上的状态下时与安装部60 的坐标系一致。如图10所示,墨盒10包括:外壳,外壳包括前端面10a、后端面10b,上表面、下表面、左表面10e、右表面10f、凹部17、墨盒定位部13f/13s(也称为“定位部”)、芯片130、上定位部18a/18b、下定位部 19a/19b、墨水存储部110、出墨口116、承接部16以及限制部17a、17b。前端面10a是墨盒10的+Y轴方向(墨盒10安装到安装部60的安装方向) 的端面,墨盒10的前端面10a所在的一端构成墨盒10的前端部。前端面10a 和后端面10b沿Y轴方向相对设置,上表面和下表面沿Z轴方向相对设置,左表面10e和右表面10f沿X轴方向相对设置,前端面10a、后端面10b,上表面、下表面、左表面10e、右表面10f共同围合形成外壳。
墨水存储部110可以是设置在墨盒10壳体内部的墨袋,也可以是墨水直接存储在墨盒10的壳体里面。墨盒定位部13f、13s,出墨口116设置在前端面10a上。凹部17设置在墨盒的-Z轴、+Y轴侧,朝向+Y轴、-Z轴侧开口。芯片130设置在凹部17内,限制部17a、17b是凹部17的两侧壁,凹部17 是前端面10a向内凹陷的凹部。左限制部17a的左面与墨盒10的左表面10e 是同一表面,右限制部17b的右面与墨盒10的右表面10f是同一表面。凹槽 171/172是贯通墨盒10的X轴方向的贯通槽。换句话说也就是,芯片130沿垂直墨盒安装方向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凹槽171/172,也即,前端部上设置有两个凹槽171、172,两个凹槽171172之间设置所述芯片130,对应的,在安装部60沿前端面10a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被限制部52g、52f,例如四个被限制部,每两个被限制部对应一个墨盒的安装,对应一个墨盒的相邻两个被限制部52g、52f之间设置打印机侧端子部52,每个被限制部52g/52f 插装在一个凹槽171/172中。其中,前端面10a的长度方向指图10中的x方向。通过将芯片130设置在两个凹槽171、172之间,可以使得芯片130设置在两个限制部17a、17b之间,进而有利于进一步使得芯片130和打印机侧端子部52的电连接。更具体的,沿垂直墨盒的安装方向的方向,凹槽171/172 为贯通槽,通过将凹槽171/172设置为贯通槽,能够进一步有效避免所述前端部对打印机侧端子部52的损坏,使得前端部上的芯片130与所述打印机侧端子部52上的触针有效电连接。
此外,上端面120d的上方的设置有限制部17a、17b,限制部17a/17b 是从上端面120d上形成的L形凸起的一部分。限制部17a、17b与上端面120d 围合成用于与打印机的安装部上设置的被限制部配合的凹槽171、172,凹槽 171、172的槽口朝向前端面10a的方向。相邻两个凹槽171、172之间的部分形成有凹部17,凹部17的至少部分底面倾斜设置,凹部17的至少部分底面靠近墨水存储部110的一端向上倾斜设置,芯片130设置在凹部17。
上定位部18a/18b设置在-Z轴方向侧且与左表面10e、右表面10f相连;下定位部19a/19b设置在+Z轴方向侧且与左表面10e、右表面10f相连。限制部17a/17b具有位于安装方向上的前面17a3/17b3;在安装方向上,前端面10a位于前面17a3/17b3的前端侧。此结构使得在安装过程中,墨盒定位部与被定位部完全相匹配之后,限制部17a/17b才与安装部的被限制部相匹配,避免了墨盒碰撞到安装部,避免打印机侧端子部的损坏,避免触针损坏或者触针架的脱落,避免造成墨盒10无法与安装部60产生电连接的情况。
墨盒10沿+Y轴方向安装到安装部60的安装过程中,设置在位于+Y轴方向的前端侧的前端面10a上的墨盒定位部13f/13s与被定位部76/77(被定位部77在图9中未示出)完全相匹配之后,限制部17a/17b才与安装部的被限制部52g/52f相接触并开始接合。具体的,被定位部76/77完全进入到墨盒10的墨盒定位部13f/13s内后,安装部60的被限制部52g/52f才接触到限制部17a/17b,被限制部52g/52f才进入到凹槽171/172内。优选的,被定位部76/77的圆柱部分(并非-Y轴侧的圆锥部分)进入到墨盒10的墨盒定位部13f/13s内后,安装部60的被限制部52g、52f才接触到限制部17a、 17b,被限制部52g/52f才进入到凹槽171/172内。如此,墨盒10在垂直于安装方向(+Y轴方向)的方向上(即,X轴或者Z轴方向)的大致位置已经定位好之后被限制部52g/52f才接触到限制部17a/17b,如此就会避免因没有定位好墨盒的大致位置,导致的墨盒碰撞到安装部,避免打印机侧端子部的损坏,避免触针损坏或者触针架的脱落,避免造成墨盒无法与安装部60产生电连接的情况。
墨盒10沿+Y轴方向安装到安装部60上后,锁定部(图9未示出)与墨盒10上的固定机构相结合,防止墨盒脱离出安装部60;墨盒定位部13f/13s 与被定位部76/77相匹配,定位墨盒在与安装方向相垂直方向上的大致位置;出墨口116与注墨管相结合,可以将墨水存储部110内的墨水供给打印机为打印提供墨水;打印机侧端子部52上的触针架上设置的触针与芯片130相抵接,完成墨盒10与安装部60之间的电信号的传输工作;槽171/172与被限制部52g/52f相结合,更好的定位墨盒10特别是芯片130的位置,让芯片 130更准确的触针相抵接;上定位部18a/18b与安装部60的顶面定位部89 相结合;下定位部19a/19b与安装部60的底面定位部相结合。具体的,上定位部18a的内侧面18a1、上定位部18b的内侧面18b1与顶面定位部89的外侧面87/86相接合。
进一步的,墨盒10也可以只有一个墨盒定位部13f/13s与被定位部76/77 (被定位部77在图9中未示出)相配合,如此也可以实现避免打印机侧端子部的损坏,避免触针损坏或者触针架的脱落,避免造成墨盒无法与安装部60 产生电连接。
进一步的,墨盒10可以不具有设置在前端面10a上的墨盒定位部而是设置了如图8所示的凹陷部,墨盒10具有上定位部18a/18b及下定位部19a/19b。墨盒10安装到安装部60上后,上定位部18a/18b与安装部60的顶面定位部 89相结合,限制墨盒10在X轴方向的大致位置(具体的,上定位部18a的内侧面18a1、上定位部18b的内侧面18b1与顶面定位部89的外侧面87/86 相接合);下定位部19a/19b与上定位部18a/18b的定位方式一致:下定位部19a/19b与安装部60的底面定位部(底面定位部图9中未示出,底面定位部与顶面定位部89相对设置)相结合,限制墨盒10在X轴方向的大致位置。顶面定位部89、底面定位部设置的位置靠近-Y轴侧。在墨盒10安装到安装部60的安装过程中,上定位部18a/18b与顶面定位部89完全配合,下定位部19a/19b与底面定位部完全配合之后,被限制部52g/52f才进入到凹槽 171/172内,被限制部52g/52f才接触到限制部17a/17b。定位部(具体为上定位部18a/18b或者下定位部19a/19b)设置在限制部17a/17b的安装方向上的后端侧。另外,定位部可以设置在墨盒10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比如墨盒10也可以仅仅有上定位部18a/18b或者下定位部19a/19b,也是可以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值得说明的是,上定位部18a/18b和下定位部19a/19b应属于广义上的墨盒定位部,例如,在如图10的一些实施例中,墨盒定位部包括两个墨盒定位部13f/13s以及上定位部18a/18b和下定位部19a/19b,也即,所述外壳的上表面、所述外壳的下表面和所述前端部的前端面上设置所述墨盒定位部。
本实施例的墨盒的其余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在赘述,其中,墨盒的其余结构例如可以是芯片的具体结构。
实施例四:
图11是实施例四的墨盒示意图。本实施例四的墨盒10所适用的打印机与实施例一至三均不同。
墨盒10包括前端面10a、下表面10c、上表面10d、凹部17、限制部17a/17b、凹槽171/172以及上定位部18a/18b。下表面10c位于墨盒10的底面,上表面10d位于墨盒10的顶面,前端面10a位于墨盒10的顶面。
上端面120d的上方的设置有限制部17a、17b,限制部17a/17b是从上端面120d上形成的L形凸起的一部分。限制部17a、17b与上端面120d围合成用于与打印机的安装部上设置的被限制部配合的凹槽171、172,凹槽171、 172的槽口朝向前端面10a的方向。
所述上表面10d和前端面10a的相交位置形成台阶,该台阶与上表面10d 平行的台阶面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凹槽171/172之间的部分设置有倾斜的凸台,凸台的顶端向背离前端面10a的方向倾斜,所述芯片130设置在所述凸台上。该台阶与前端面10a平行的台阶面上设置限制部17a/17b,该台阶与前端面10a平行的台阶面和限制部17a/17b之间形成凹槽171/172,且限制部17a/17b之间设置该凸台,也即,芯片130位于限制部17a/17b之间。将芯片130设置在凸台上,可以实现将芯片130设置在两个凹槽171/172之间,也即实现将芯片130设置在两个限制部17a/17b之间。凸台可以倾斜设置,此时,凸台上的芯片130相对前端面10a倾斜设置,这可以实现防止打印机侧端子部52的触针对芯片130上设置的端子的损伤。
上定位部18a/18b分为前定位部18a和后定位部18b,均设置在上表面 10d,前定位部18a和后定位部18b是设置在上表面10d上的凸起,与之对应的是,安装部是一个与之相匹配的凹槽。前定位部18a和后定位部18b之间是相应的凹陷部分,此凹陷部分可以用来将墨盒10固定到安装部上。上定位部18a/18b可以设置在上表面10d的中间部位,也可以设置在上表面10d的偏向两个侧面中的其中一个的部位。进一步的,还可以在下表面10c上设置下定位部,下定位部的定位结构和定位方式与上定位部18a/18b一致,也即,下定位部包括前定位部和后定位部,均设置在下表面10c,前定位部和后定位部是设置在上表面10d上的凸起。
当然,可以仅在墨盒10的上表面10d上设置上定位部18a/18b,也可以仅在墨盒10的下表面10e上设置下定位部,也可以同时在墨盒10的上表面 10d上设置上定位部18a/18b,在墨盒10的下表面10e上设置下定位部。上定位部18a/18b和/或下定位部设置在限制部17a/17b的安装方向上的后端侧。
限制部17a/17b具有位于安装方向上的前面17a3/17b3,在安装方向上,前端面10a位于前面17a3/17b3的前端侧。此结构使得在安装过程中,上定位部与被定位部完全相匹配之后,限制部才与安装部的被限制部相匹配,避免了墨盒碰撞到安装部,避免打印机侧端子部的损坏,避免触针损坏或者触针架的脱落,避免造成墨盒10无法与安装部产生电连接的情况。
值得说明的是,上定位部18a/18b和下定位部应属于广义上的墨盒定位部,例如,在如图11的一些实施例中,墨盒定位部包括上定位部18a/18b和下定位部19a/19b,也即,所述外壳的上表面、所述外壳的下表面上设置所述墨盒定位部。
本实施例的墨盒的其余的结构与实施例三相同,在此不在赘述,其中,墨盒的其余结构例如可以是芯片的具体结构。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安装在实施例四中的芯片,下面参照附图12对芯片的结构进行详细的介绍。
如图12所示,芯片包括基板31,基板31基本呈长方体形状,基板31 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面31a、位于下方的第二面31b、位于前面的第三面31c 和第七面31g、位于后方的第四面31d、位于两侧的第五面31e和第六面31f,第一面31a和第二面31b相对设置,第三面31c和第七面31g同时与第四面 31d相对设置,第五面31e和第六面31f相对设置。其中,第七面31g与第三面31c相互平行设置,第七面31g相比第三面31c来说更远离第四面31d,第七面31g更突出于第三面31c。
基板31的第二面31b上还设置有晶圆或者电气元器件,晶圆用于存储电子信息,例如:墨盒型号、墨水量、墨水类型等等。当墨盒安装到安装部上时,芯片与打印机的触针部相接触形成电连接,晶圆内的存储信息会和打印机内的信息发生信息交互、认证、维护。例如,当墨盒内的墨水不断消耗的时候,芯片内的墨水量信息会随着打印量而发生变更。
如图12所示,基板31的第一面31a上设置有第一短路端子311、复位端子312、时钟端子313、第二短路端子314以及附加端子318-319,其中,第一端子311-314位于两个附加端子318-319之间,复位端子312和时钟端子313位于第一短路端子311和第二短路端子314之间,且复位端子312的一侧设置有延伸端子312A,延伸端子312A位于第一短路端子311和复位端子312之间,时钟端子313的一侧设置有延伸端子313A,延伸端子313A位于时钟端子313和第二短路端子314之间。
如图12所示,基板31的第一面31a和第三面31c上设置有电源端子315、接地端子316和数据端子317,基板31的第七面31g上设置有第一高压端子 321和第二高压端子322,其中,电源端子315、接地端子316和数据端子317 位于第一高压端子321和第二高压端子322之间。
如图12所示,基板31的第五面31e设置有第一槽331,基板31的第六面31f设置有第二槽332,基板31的的第四面31d设置有第三槽333,基板 31的第三面31c设置有多个第四槽334。第一槽331、第二槽332、第三槽 333贯通第一基板31,用于将芯片固定到芯片架或者墨盒上。第四槽334是为了分隔电源端子315、接地端子316和数据端子317而设置的。
值得说明的是,复位端子312用于对晶圆内部数据进行复位,时钟端子 313用于接收时钟信号,电源端子315用于接收不同于接地电位的电源电位 (比如3.6V),为晶圆的工作提供电源,接地端子316用于接收接地电位,数据端子317用于进行数据信号的发送或者接收。
第一高压端子321和第二高压端子322用于接收安装检测电压(比如42V),完成墨盒安装到安装部上的安装检测功能。例如,第一高压端子321和第二高压端子322之间连接一个高电阻,通过检测电流或者电压的变化来判断墨盒是否已经安装到安装部内。
第一短路端子311和第二短路端子314用于检测端子之间是否发生短路的短路。具体的,用于检测高压端子321/322与短路端子311/314之间是否发生短路。当第一高压端子321、第二高压端子322和第一短路端子311、第二短路端子314之间短路时,打印机就能检测到第一短路端子311盒第二短路端子314上的电压被升高了,随即打印机提示短路信息,避免了芯片或者打印机因短路被损坏的风险。
附加端子318/319不与触针部有接触,也即不与触针部电连接,其用于例如检测第一基板31上是否有墨水的附着。
本实施例提供的芯片,第一高压端子321和第二高压端子322远离了晶圆上的第一短路端子311、复位端子312、时钟端子313、第二短路端子314、电源端子315、接地端子316、数据端子317、附加端子318-319,降低了第一短路端子311和第二短路端子314不能有效的检测到电源端子315与第一高压端子321/第二高压端子322之间的短路,造成芯片或者打印机被损坏的风险。
此结构的芯片有利于避免了将芯片设置为2个基板的分离设计以及端子分布在2个不同基板上所带来的2个基板之间电连接稳定性较差的情况。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安装实施例五的芯片的墨盒,下面参照附图13对墨盒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墨盒10包括:芯片130、限制部19、前表面10a、后表面10b、上表面10c、下表面10d、前肋10e、后肋10f、凹陷10g、出墨口 116以及工艺孔10h。其中,上表面10c和下表面10d相对设置,前表面10a 和后表面10b相对设置。前表面10a上设置有出墨口116,出墨口116用于墨盒10中的墨水流到打印机。
上表面10c上设置前肋10e和后肋10f,且前肋10e相对后肋10f更靠近墨盒10的前面,前肋10e和后肋10f之间形成凹陷10g,凹陷10g向下表面10d方向凹陷,前肋10e和后肋10f用于墨盒安装在安装部上时,对墨盒进行导向,而安装部上的卡合部会卡合到凹陷10g内,防止墨盒10脱离安装部。
下表面10d也具有前肋10e、后肋10f以及凹陷10g,下表面10d上设置的前肋10e和后肋10f中,前肋10e相对后肋10f更靠近墨盒10的前面,前肋10e和后肋10f之间形成凹陷10g,凹陷10g向下表面10d方向凹陷,前肋10e和后肋10f用于墨盒安装在安装部上时,对墨盒进行导向,而安装部上的卡合部会卡合到凹陷10g内,防止墨盒10脱离安装部。
前肋10c的前面设置有凹部,凹部大致位于前表面10e和上表面10c的相交位置,凹部用于安装芯片,此实施例中的凹部安装例如实施例五中的芯片。凹部的两侧设置限制部,限制部设置在前表面10a与上表面10c的角部上,在墨盒10的+Z轴、-Y轴方向上。墨盒10安装到安装部的方向是-Y轴方向。工艺孔10h设置在每一个限制部背离凹部的一侧,用于在墨盒10壳体的注塑过程中用来便于出模。
进一步,限制部具有:第一侧面173、第二侧面174、第一引导部175、第二引导部176。此技术方案中芯片130是平行于XY平面设置的。打印机上触针部的第一凸起、第二凸起与第一侧面173、第二侧面174相匹配完成定位。第一侧面173、第二侧面174是一个平面,第一引导部175、第二引导部 176分别是与第一侧面173、第二侧面174相连接的引导部,在打印机上触针部的第一凸起、第二凸起与第一侧面173、第二侧面174相匹配的过程中起引导作用。此结构使得,当触针部位于容纳部的情况下,允许触针部在Z轴方向上有一定的浮动范围。避免了现有技术硬性接触的情况,避免了墨盒10 或者芯片130的损伤,墨盒10可以更顺利更安全的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可拆卸的安装到打印机的安装部的墨盒,所述墨盒沿安装方向安装到所述安装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包括墨水存储部和前端部,所述前端部上设置有芯片;
在安装方向上,所述前端部设置在所述墨水存储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前端侧;
所述前端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方向上的前端侧的前端面以及与所述前端面相交的上端面;
所述上端面的上方的设置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与所述上端面围合成用于与打印机的安装部上设置的被限制部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前端面的方向;在安装方向上,所述限制部在所述安装方向的前端侧的前面位于所述前端面的后端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沿与所述安装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所述凹槽被设置为贯通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沿与所述安装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凹槽;两个所述凹槽之间的部分形成有凹部,所述芯片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凹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面上设置有向上凸出的L形凸起,所述L形凸起包括与上端面连接的连接部、以及由所述连接部向前端面方向上凸出的所述限制部;或者
所述前端部上设置有与所述上端面垂直的竖直表面,所述竖直表面上设置向所述前端面凸出的所述限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还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打印机的安装部上设置的被定位部相匹配,以在墨盒安装过程中限定所述墨盒在垂直于墨盒安装方向的方向上的位置;
在墨盒安装过程中,所述定位部与所述被定位部完全相匹配之后,所述限制部才与所述打印机的安装部上设置的被限制部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前端部的前端面上;和/或,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前端部的底端面上;和/或,所述墨盒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和/或所述下表面设置所述定位部。
7.一种可安装到打印机的安装部内的墨盒,所述墨盒可沿安装方向安装到所述安装部内;所述墨盒包括墨水存储部、芯片、前端面;
所述前端面位于所述安装方向上的前端侧;
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还包括凹槽和限制部,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芯片至少一部分的上方,所述限制部位于所述凹槽上方;所述限制部具有位于所述安装方向上的前面;在所述安装方向上,所述前端面位于所述前面的前端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贯通槽,所述限制部是从所述墨盒的上端面上突起的L形凸起的一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机还具有托架,在安装过程中,所述托架可以承载所述墨盒使所述托架和所述墨盒一起沿所述安装方向安装到所述安装部内;所述托架上设置有托架定位部;所述托架定位部与所述安装部的被定位部相匹配在安装过程中决定所述墨盒在垂直于所述安装方向的方向上的大致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托架的所述安装方向的前端侧的第一面上,在安装过程中,所述托架定位部与所述被定位部完全相匹配之后,所述限制部才与所述安装部的被限制部相匹配。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还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前端面上,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安装部的被定位部相匹配在安装过程中决定所述墨盒在垂直于所述安装方向的方向上的大致位置;
在安装过程中,所述定位部与所述被定位部完全相匹配之后,所述限制部才与所述墨盒的被限制部相匹配。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还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设置在墨盒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限制部的所述安装方向上的后端侧。
13.根据权利要求7-12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具有位于所述限制部的下端侧的限制面,当所述墨盒安装到所述安装部上时,所述限制面与被限制部相匹配。
CN202022596937.3U 2020-07-01 2020-11-11 墨盒 Active CN21444953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59593 2020-07-01
CN2020212595930 2020-07-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49533U true CN214449533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81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96937.3U Active CN214449533U (zh) 2020-07-01 2020-11-11 墨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495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3780A1 (zh) * 2022-11-04 2024-05-10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墨盒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3780A1 (zh) * 2022-11-04 2024-05-10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墨盒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26154B2 (en) Ink cartridge and ink cartridge holder
CN214449533U (zh) 墨盒
US7165829B2 (en) Liquid container, liquid container holder and recording head cartridge
CN212636918U (zh) 芯片组及成像盒
CN213920304U (zh) 墨盒及打印设备
CN111890801B (zh) 墨盒芯片、墨盒及喷墨打印机
CN215243807U (zh) 墨盒
US11590766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6885011B2 (ja) カートリッジ収容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CN211684116U (zh) 一种安装在墨盒上的芯片及使用该芯片的墨盒
CN116766776A (zh) 墨盒芯片、墨盒及喷墨打印设备
CN210634280U (zh) 用于打印装置的耗材芯片及耗材容器
EP4159447A1 (en) Ink cartridge and printing apparatus
CN107608192B (zh) 耗材、成像设备及成像系统
CN213501445U (zh) 墨盒
CN215041407U (zh) 墨盒
US20220013958A1 (en) Connector
CN220763882U (zh) 一种打印耗材及芯片
CN210622502U (zh) 一种用于智能门锁的wifi模块安装装置
CN215590268U (zh) 一种墨盒以及喷墨打印机
JP7256331B2 (ja) インク容器のチップ及びインク容器
CN219769440U (zh) 一种插件、墨盒组件及打印设备
CN220220140U (zh) 一种芯片和墨盒
CN218702160U (zh) 一种液体盒
CN219467339U (zh) 打印机墨盒及打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