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44437U - 适于自动设备使用的风炮改进结构 - Google Patents

适于自动设备使用的风炮改进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44437U
CN214444437U CN202120739848.1U CN202120739848U CN214444437U CN 214444437 U CN214444437 U CN 214444437U CN 202120739848 U CN202120739848 U CN 202120739848U CN 214444437 U CN214444437 U CN 2144444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upply channel
air supply
cylinder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3984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红霞
李劲纬
李袓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Roh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Roh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Roh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Roh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3984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444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444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444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于自动设备使用的风炮改进结构,包括风炮气缸,风炮气缸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风炮气缸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专用缸盖;专用缸盖为板状结构,专用缸盖的上表面凸起设有局部加厚层,专用缸盖的下表面上分别开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一供气通道和第二供气通道,第一供气通道和第二供气竖直向上延伸至局部加厚层内后再转向水平延伸并分别从局部加厚层的侧面贯穿出来,第一供气通道和第二供气通道的内端分别对应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的风炮改进结构,使用了专用缸盖,可使风炮的整体体积更小,能给风炮气缸有效供气,且专用缸盖上的第一供气通道和第二供气通道的外端也可以很方便地外接气管。

Description

适于自动设备使用的风炮改进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于作业运输中拧紧或松开螺钉或螺帽的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于自动设备使用的风炮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混凝土管桩的制造工艺过程,包括拉丝、编笼、布混凝土料、合模、张拉、离心成型、蒸汽防护以及脱模。请参见附图1,其中,合模和脱模的过程需要将管桩模具100上的栓接单元101全部拧紧和卸松。业内传统的操作方式,是工人手持风炮将螺栓拧紧或拆卸,劳动强度很大。为解决上述问题,出现了一系列的管桩模螺栓拧紧\拆卸自动化设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CN 105563638 A、CN 207464644 U、CN 105583612 A、CN 211762309 U等管桩模自动装拆设备中涉及的装拆单元,均直接采用现有的带手持环的人工操作风炮,其体积和供气方式等都并不适宜于在自动化设备上使用,导致设备上的相关连接结构比较复杂,设备的体积也更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于自动设备使用的风炮改进结构,避免在自动化设备上使用带手持环的普通风炮,导致设备上的相关连接结构比较复杂,设备的体积也更大的问题,取得便于供气连接,更适宜连接到自动化设备上使用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适于自动设备使用的风炮改进结构,包括风炮气缸,风炮气缸的上表面开设有能为其输出轴正转供气的第一进气口以及能为其输出轴反转供气的第二进气口;所述风炮气缸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专用缸盖;所述专用缸盖为板状结构,所述专用缸盖的上表面凸起设有局部加厚层,专用缸盖的下表面上分别开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一供气通道和第二供气通道,第一供气通道和第二供气竖直向上延伸至局部加厚层内后再转向水平延伸并分别从局部加厚层的侧面贯穿出来,第一供气通道和第二供气通道的内端分别对应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连通;第一供气通道和第二供气通道的外端分别连接有气管接头以便外接。
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专用缸盖的上表面还凸起设有铰接环,第一供气通道的外端与所述铰接环分别位于专用缸盖上方的相对侧,第二供气通道的外端与第一供气通道的外端呈90°位置关系位于局部加厚层的旁侧。
进一步地,风炮气缸的上表面还凸起设有对接凸台,专用缸盖的下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对接凸台适配的对接槽,对接凸台伸入对接槽内以起到连接定位作用;
第一供气通道和第二供气通道的内端设于对接槽的外侧并分别与第一供气通道和第二供气通道的外端相对应;第一供气通道和第二供气通道的内端分别通过在专用缸盖的下表面上水平延伸的凹槽对应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连通。
进一步地,第二供气通道的外端连接有内具气体流道的L形延伸件,L形延伸件以及其内部的气体流道朝向第一供气通道的外端所在侧延伸并在自由端连接对应的气管接头。
进一步地,第一供气通道的外端连接有通气量调节阀并通过所述通气量调节阀连接对应的气管接头。
进一步地,局部加厚层的上表面还开设有凹入的插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风炮气缸连接在一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为竖向延伸的平板结构,连接板的同侧面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凸起设有铰接座和水平座圈,所述铰接环与铰接座相铰接,所述水平座圈套设于风炮气缸的下部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铰接座包括两平行正对的翼板,铰接环伸入所述两翼板之间并通过同时穿过两翼板和铰接环的枢转轴相连。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适于自动设备使用的风炮改进结构,使用了专用缸盖,可使风炮的整体体积更小,专用缸盖上的第一供气通道和第二供气通道的外端也可以很方便地外接气管。
2、本实用新型的适于自动设备使用的风炮改进结构,通过专用缸盖上的铰接环与连接板上的铰接座相连,再通过水平座圈连接风炮气缸下部,两点固定并形成为一个整体,可以方便地通过连接板连接到自动化设备上使用。
3、本实用新型的适于自动设备使用的风炮改进结构,通过凹槽、第一供气通道和第二供气通道在专用缸盖上的有效延伸设计,在保证可与风炮气缸连通供气的同时,专用缸盖的结构紧凑合理,外形规则,便于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管桩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管桩模螺栓无动力自动跟随环形循环拧紧机构的立体图;
图3为实施例的管桩模螺栓无动力自动跟随环形循环拧紧机构的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中的装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示意图4中风炮与连接板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的专用缸盖的立体图;
图7为实施例中的专用缸盖的正视图;
图8为图7中的A-A剖视图;
图9为图7仰视图;
图10为图9中的B-B剖视图;
其中,管桩模具100,栓接单元101,
管桩模螺栓无动力自动跟随环形循环拧紧机构1,
基架体2,
柔性链环3,平直工作段31,
装拆单元4,风炮41,升降机构42,竖向导轨板421,直线导轨4211,滑块4212,连接板422,铰接座423,翼板4231,枢转轴4232,水平座圈424,水平延伸板425,第一气缸426,第一气阀427,第二气阀428,套筒43,风炮气缸44,专用缸盖45,局部加厚层451,铰接环452,插接孔453,对接槽454,第一供气通道455,第二供气通道456,凹槽457,通气量调节阀458,L形延伸件459,拖链架4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适于自动设备使用的风炮改进结构的效用,结合使用了本结构的管桩模螺栓无动力自动跟随环形循环拧紧机构作为整体来进行具体介绍。
请参见图2、图3,具体实施例的管桩模螺栓无动力自动跟随环形循环拧紧机构1,包括柔性链环3,所述柔性链环3环绕连接在基架体2上且在驱动力作用下可绕基架体2循环转动;柔性链环3绕基架体2循环转动时至少有一段始终保持为平直状态且该段形成为平直工作段31;所述柔性链环3上沿长度方向还等距间隔设有多个可独立升降的装拆单元4(含本实用新型的风炮改进结构)以用于对管桩模具上的栓接单元进行装拆;所述平直工作段31的长度大于两相邻装拆单元4在柔性链环3长度方向上的直线间距。
实施例的管桩模螺栓无动力自动跟随环形循环拧紧机构1,使用时,使基架体2固定,平直工作段31与管桩模具轴线平行,即可实现无动力自适应的对管桩模具上栓接单元的装拆。使用过程如下:1)通过牵引机构使管桩模具保持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2)柔性链环3平直工作段31上的装拆单元4下降并作用连接对应的栓接单元;3)装拆单元4对栓接单元做功的同时,移动的管桩模具借助栓接单元和装拆单元4的作用连接给柔性链环3提供所述绕基架体2循环转动的驱动力,带动柔性链环3绕基架体2循环转动;4)下一个装拆单元4随柔性链环3运动至平直工作段31后下降并作用连接对应的栓接单元;5)上一个装拆单元4上升并脱开与对应栓接单元的作用连接。这样,柔性链环3可以持续通过装拆单元4和对应栓接单元的作用连接从移动的管桩模具获得绕基架体2循环转动的驱动力,如此循环,可完成管桩模具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的所有栓接单元的拧紧或拆卸。
其中,所述装拆单元4包括风炮41(气动扳手),所述风炮41通过升降机构42连接于柔性链环3上,风炮41下端具有套筒43以用于套接管桩模具上的栓接单元,前述的装拆单元4与栓接单元的作用连接,即风炮41下端的套筒43套接栓接单元中螺栓的头部。
请继续参见图4-图10,其中,所述升降机构42包括可拆卸连接在柔性链环3上的竖向导轨板421,竖向导轨板421上设有竖向的直线导轨4211,所述风炮41通过与直线导轨4211适配的滑块4212可竖向滑动连接于直线导轨4211上;竖向导轨板421的顶端连接有水平延伸板425,水平延伸板425朝向外侧水平延伸,水平延伸板425上连接有第一气缸426,所述第一气缸426的伸缩杆向下穿过水平延伸板425后与风炮41相连以便驱动风炮41升降;水平延伸板425上还设有第一气阀427,第一气阀427与第一气缸426通过气管相连,水平延伸板425上还设有第二气阀428,第二气阀428与风炮41通过气管相连。第一气阀427和第二气阀428相邻设置以便一并外接气电管路(螺旋柔性管)。
这样,提供一种方便自动化设备使用的装拆单元4,结构紧凑,第一气阀427和第二气阀428均为一进两出的气动电磁阀,相邻设置于水平延伸板425的上表面,方便一并外接。由于风炮41需要升降,第二气阀428与风炮41之间的气管状态不固定,本实施例中,还在水平延伸板425的侧面连接了一个平行于第一气缸426的竖向的拖链架48,使用时,结合工程塑料拖链,可收纳第二气阀428与风炮41之间的气管并适配于风炮41的升降运动。
其中,风炮41和滑块4212之间通过连接板422相连,所述连接板422为竖向延伸的平板结构,连接板422的内侧面与滑块4212相连,风炮41连接在连接板422的外侧面上,连接板422的外侧面的上部凸起设有铰接座423并通过铰接座423与风炮41的上端铰接,连接板422的外侧面的下部凸起设有水平座圈424,所述水平座圈424套设于风炮41下端外侧。
这样,采用上下两点约束固定,提高滑块4212与风炮41的连接稳定性。
其中,所述风炮41包括风炮气缸44,风炮气缸44顶部可拆卸连接有专用缸盖45并通过所述专用缸盖45与铰接座423铰接,所述水平座圈424套设于风炮气缸44的下部外侧,风炮气缸44的输出轴向下延伸并连接所述套筒43;所述专用缸盖45为板状结构,通过栓接的方式覆盖连接于风炮气缸44的上表面,所述专用缸盖45的上表面凸起设有局部加厚层451和铰接环452,局部加厚层451的上表面开设有插接孔453,第一气缸426的伸缩杆下端伸入所述插接孔453,插接孔453的横向侧设置有紧固螺钉以用于对伸入插接孔453的伸缩杆进行紧固。
目前的自动化设备中使用的风炮,都是直接外购的手持式风炮并连接到设备上,风炮顶端为手持环以及相应的供气结构,在竖向上占用了较多的空间。风炮气缸44的上表面凸起设有对接凸台,风炮气缸44的上表面还开设有能为其输出轴正转供气的第一进气口以及能为其输出轴反转供气的第二进气口(现有技术,图中未示出),本机构中取消了带手持环的缸盖,而使用了重新设计的专用缸盖45以减少竖向空间的占用,专用缸盖45的下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对接凸台适配的对接槽454,对接凸台伸入对接槽454内以起到连接定位作用,专用缸盖45的下表面分别开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一供气通道455和第二供气通道456,第一供气通道455和第二供气竖直向上延伸至局部加厚层451内后再转向水平延伸并分别从局部加厚层451的侧面贯穿出来,第一供气通道455和第二供气通道456的内端(即第一供气通道455和第二供气通道456在专用缸盖45的下表面上的出口端)分别对应与风炮气缸44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连通;第一供气通道455和第二供气通道456的外端连接气管接头,两气管接头分别通过气管连接第二气阀428。
这样,取消了带手持环的缸盖,而使用了重新设计的专用缸盖45以减少竖向空间的占用。
其中,第一供气通道455的外端与所述铰接环452分别位于专用缸盖45上方的相对侧,铰接环452位于靠近连接板422的一侧,第一供气通道455的外端位于远离连接板422的一侧,第二供气通道456的外端与第一供气通道455的外端呈90°位置关系位于局部加厚层451的旁侧;第一供气通道455和第二供气通道456的内端在专用缸盖45的下表面上分别位于对接槽454的外侧,并在对接槽454外侧的周向方位上分别与第一供气通道455和第二供气通道456的外端相对应;第一供气通道455和第二供气通道456的内端分别通过在专用缸盖45的下表面上水平延伸的凹槽457对应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连通。
铰接座423包括两平行正对的翼板4231,铰接环452伸入所述两翼板4231之间并通过同时穿过两翼板4231和铰接环452的枢转轴4232相连。第一供气通道455的外端连接有通气量调节阀458并通过所述通气量调节阀458连接对应的气管接头。第二供气通道456的外端连接有内具气体流道的L形延伸件459,L形延伸件459以及其内部的气体流道朝向远离连接板422的一侧延伸并在自由端连接对应的气管接头,L形延伸件459内部的气体流道连通第二供气通道456的外端和对应的气管接头。
这样,使专用缸盖45的形状更规则,第一供气通道455和第二供气通道456外端的气管接头在空间位置上都位于外侧并相邻,可便于外接。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适于自动设备使用的风炮改进结构,包括风炮气缸,风炮气缸的上表面开设有能为其输出轴正转供气的第一进气口以及能为其输出轴反转供气的第二进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炮气缸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专用缸盖;所述专用缸盖为板状结构,所述专用缸盖的上表面凸起设有局部加厚层,专用缸盖的下表面上分别开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一供气通道和第二供气通道,第一供气通道和第二供气竖直向上延伸至局部加厚层内后再转向水平延伸并分别从局部加厚层的侧面贯穿出来,第一供气通道和第二供气通道的内端分别对应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连通;第一供气通道和第二供气通道的外端分别连接有气管接头以便外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于自动设备使用的风炮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专用缸盖的上表面还凸起设有铰接环,第一供气通道的外端与所述铰接环分别位于专用缸盖上方的相对侧,第二供气通道的外端与第一供气通道的外端呈90°位置关系位于局部加厚层的旁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适于自动设备使用的风炮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风炮气缸的上表面还凸起设有对接凸台,专用缸盖的下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对接凸台适配的对接槽,对接凸台伸入对接槽内以起到连接定位作用;
第一供气通道和第二供气通道的内端设于对接槽的外侧并分别与第一供气通道和第二供气通道的外端相对应;第一供气通道和第二供气通道的内端分别通过在专用缸盖的下表面上水平延伸的凹槽对应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适于自动设备使用的风炮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供气通道的外端连接有内具气体流道的L形延伸件,L形延伸件以及其内部的气体流道朝向第一供气通道的外端所在侧延伸并在自由端连接对应的气管接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适于自动设备使用的风炮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供气通道的外端连接有通气量调节阀并通过所述通气量调节阀连接对应的气管接头。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适于自动设备使用的风炮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局部加厚层的上表面还开设有凹入的插接孔。
7.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适于自动设备使用的风炮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炮气缸连接在一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为竖向延伸的平板结构,连接板的同侧面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凸起设有铰接座和水平座圈,所述铰接环与铰接座相铰接,所述水平座圈套设于风炮气缸的下部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适于自动设备使用的风炮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座包括两平行正对的翼板,铰接环伸入两所述翼板之间并通过同时穿过两翼板和铰接环的枢转轴相连。
CN202120739848.1U 2021-04-13 2021-04-13 适于自动设备使用的风炮改进结构 Active CN2144444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39848.1U CN214444437U (zh) 2021-04-13 2021-04-13 适于自动设备使用的风炮改进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39848.1U CN214444437U (zh) 2021-04-13 2021-04-13 适于自动设备使用的风炮改进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44437U true CN214444437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78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39848.1U Active CN214444437U (zh) 2021-04-13 2021-04-13 适于自动设备使用的风炮改进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444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82857B (zh) 一种冶金铸造连接件成型后表面处理系统
CN211072539U (zh) 一种带吊头棒材进料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拧紧装置
CN107052777A (zh) 一种视觉引导发动机联轴节装配的机器人末端执行器
CN206567790U (zh) 一种视觉引导发动机联轴节装配的机器人末端执行器
CN214444437U (zh) 适于自动设备使用的风炮改进结构
CN114473276A (zh) 隧道拱架焊接机器人
CN206908476U (zh) 废旧电机拔线机
CN110538745A (zh) 一种液下减速机用喷漆装置
CN210397779U (zh) 新型单焊缝转动盘可升降球阀
CN110576230B (zh) 一种风力发电塔筒人孔门自动焊接装置
CN214489554U (zh) 管桩模具合模拧紧装置
CN108032060B (zh) 一种组装流水线中的送料装置
CN214558925U (zh) 一种气阀连接座
CN113941890B (zh) 水车式阀门专机用的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13084503B (zh) 管桩模螺栓无动力自动跟随环形循环拧紧机构
CN213382631U (zh) 注塑模自动装嵌件装置
CN114715778A (zh) 中型机体共用的整体下芯吊具
CN214924061U (zh) 与管桩模合模拧紧环形循环机构适配的位置感知结构
CN112853073A (zh) 一种气动翻板结构
CN106089133A (zh) 一种石油管线对中装置
CN106514229A (zh) 多轴自动拧紧装置
CN214558908U (zh) 一种螺钉批嘴快速换型工装
CN218461617U (zh) 一种风力发电叶片生产用叶片顶升机构
CN116749122B (zh) 一种液压式液力端密封圈拆装工具
CN210789874U (zh) 一种灯罩与盖板的自动装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