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43306U - 打孔模具 - Google Patents

打孔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43306U
CN214443306U CN202022659327.3U CN202022659327U CN214443306U CN 214443306 U CN214443306 U CN 214443306U CN 202022659327 U CN202022659327 U CN 202022659327U CN 214443306 U CN214443306 U CN 214443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constant head
plate
head tank
loca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5932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军
凌人
孙海东
黄庆峰
陈宏�
吴振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Electric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Electric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Electric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5932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433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43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433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孔模具,用于打孔定位,包括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第二定位板与第一定位板垂直设置,第一定位板和/或第二定位板上设置定位槽,定位槽包括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交汇处为打孔的中心。本申请所提供的打孔模具,由相互垂直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组成,第一定位板或第二定位板上设置定位槽,定位槽由相互交汇的两个槽构成,两个槽的交汇处即为需要打孔的中心。在使用中,将第一定位板或第二定位板贴合在接触轨上,使用喷漆向打孔模具上的定位槽进行喷涂,即可在接触轨上形成相互交汇的定位线,进而便于钻头进行打孔,节省了打孔时需要人工描绘孔心的工艺,极大地提高打孔定位的效率。

Description

打孔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打孔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由于轨道交通运送量大、换乘便捷、费用经济、安全性高等优势,高铁、地铁、有轨电车等已经成为城市内部、城际之间通行的必备工具,每年春运期间轨道交通的日均输送量更是接近上亿次。目前国内各大城市轨道交通覆盖长度仍在逐年增长,到2019年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3.9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3.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
轨道交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由于覆盖面积大,涉及区域广,参与建设的部门复杂,给其建设和日常维护带来了新的问题,在建设方面,为了提升建设效率,轨道交通建设趋于标准化建设,各个部件在工厂制造完成后再移送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而在轨道交通现场装配中,常常需要在接触轨上安装各种部件,通过在接触轨上打孔,之后安装螺栓等元件,再将其他部件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固定。
通常情况下,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安装部件的安装孔大小,在接触轨上预先描绘出安装孔位置,再进行打孔。目前常用的打孔模具,其上预制有已定位的安装孔,需要操作人员将打孔模具贴合在接触轨上并手动描绘安装孔,之后,为了进一步降低打孔的误差,提升打孔精度,操作人员需要将描绘上的多个安装孔中心相连,通过正交的两条中心线来定位安装孔的中心。
采用该种模具,一方面在当前面对轨道交通大规模建设的情况下,增加了工人劳动成本,严重地降低了施工效率;另一方面,模具上预制的安装孔孔径大小固定,无法应对不同规格大小的安装孔,在轨道交通参建部门较多的情况下,通用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当前接触轨打孔模具需要手动描绘安装孔造成施工效率低下,且通用性不强问题,提供一种打孔模具。
一种打孔模具,用于打孔定位,包括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与所述第一定位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或所述第二定位板上设置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包括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第二定位槽交汇处为打孔的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槽相互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数量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定位槽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定位槽垂直所述第一定位槽设置并贯穿多个平行设置的所述第一定位槽。
进一步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槽之间相交汇的夹角为锐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或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厚度大于5mm。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肋板,所述支撑肋板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肋板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支撑边和第二支撑边,所述第一支撑边和所述第一定位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边和所述第二定位板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或所述第二定位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外表面为平滑的面板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打孔模具的构成材料包括铝合金钢板。
本申请所提供的打孔模具,由相互垂直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组成,第一定位板或第二定位板上设置定位槽,定位槽由相互交汇的两个槽构成,两个槽的交汇处即为需要打孔的中心。在使用中,将第一定位板或第二定位板贴合在接触轨上,使用喷漆向打孔模具上的定位槽进行喷涂,即可在接触轨上形成相互交汇的定位线,定位线的交汇中心即为打孔的孔心位置,之后再利用钻头进行钻孔。采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打孔模具,节省了打孔时需要人工描绘孔心的工艺,极大地提高打孔定位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打孔模具可采用标准化生产,能够同时满足不同孔径大小的定位需求,通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打孔模具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打孔模具的侧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打孔模具的俯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三的打孔模具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由于轨道交通运送量大、换乘便捷、费用经济、安全性高等优势,高铁、地铁、有轨电车等已经成为城市内部、城际之间通行的必备工具,每年春运期间轨道交通的日均输送量更是接近上亿次。目前国内各大城市轨道交通覆盖长度仍在逐年增长,到2019年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3.9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3.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
轨道交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由于覆盖面积大,涉及区域广,参与建设的部门复杂,给其建设和日常维护带来了新的问题,在建设方面,为了提升建设效率,轨道交通建设趋于标准化建设,各个部件在工厂制造完成后再移送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而在轨道交通现场装配中,常常需要在接触轨上安装各种部件,通过在接触轨上打孔,之后安装螺栓等元件,再将其他部件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固定。
通常情况下,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安装部件的安装孔大小,在接触轨上预先描绘出安装孔位置,再进行打孔。目前常用的打孔模具,其上预制有已定位的安装孔,需要操作人员将打孔模具贴合在接触轨上并手动描绘安装孔,之后,为了进一步降低打孔的误差,提升打孔精度,操作人员需要将描绘上的多个安装孔中心相连,通过正交的两条中心线来定位安装孔的中心。
采用该类传统模具,一方面在当前面对轨道交通大规模建设的情况下,增加了工人劳动成本,严重地降低了施工效率;另一方面,模具上预制的安装孔孔径大小固定,无法应对不同规格大小的安装孔,在轨道交通参建部门较多的情况下,通用性不强。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打孔模具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打孔模具的侧视图,结合图1、图2所示,打孔模具包括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2,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2垂直设置,且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2的表面为平整面,通过将第一定位板1或第二定位板2贴合在接触轨上实现打孔定位。进一步地,第一定位板1或第二定位板2上包括定位槽3和定位槽4,需要说明的是,定位槽3和定位槽4在结构上并无实质性区别,只是为了较清楚的描述方案,将定位槽3和定位槽4进行了区别标记。因此,在定位槽3和定位槽4的结构描述方面,为了简化描述,此处仅以定位槽3来进行说明,定位槽4的结构可予以参考。
定位槽3包括第一定位槽31和第二定位槽32,第一定位槽31与第二定位槽32相交,其交汇处即为需要定位打孔的孔中心。优选地,第一定位板1上设置多个定位槽3,多个定位槽3上的第一定位槽31平行设置,第二定位槽32垂直于第一定位槽31设置,且第二定位槽32相较第一定位槽31的长度较长,因此,第二定位槽32可贯穿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定位槽31,从而使其形成多个交汇点。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结构中的第一定位槽31和第二定位槽32组合方式可以互换,即可设置多个平行的第二定位槽32,第一定位槽31可垂直于多个第二定位槽32设置,且第一定位槽31可贯穿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二定位槽32。采用该种方式,可以任意地设在第一定位槽31和第二定位槽32的数量,且便于加工制造,节省了工艺成本,只要能够在定位板上形成多个相互交汇的定位槽,需要打孔的孔心位置即为交汇点。
在产品的使用中,将第一定位板1贴合在接触轨上,利用喷漆对定位槽3进行喷涂,喷漆会穿过定位槽3上的缝隙喷涂到接触轨上,在接触轨上形成相互交汇的定位线,定位线的交汇点即为需要打孔的圆心。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进一步地,第二定位板2上的定位槽4同样由相互交汇的第一定位槽41和第二定位槽42组合而成,利用第二定位板2上的定位槽4,可以在垂直于第一定位板1的方向进行打孔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2上分别设置定位槽3和定位槽4,可以在需要垂直的两个方向同时进行打孔定位,此外,定位槽3和定位槽4可以基于需要打孔的孔距、数量、大小等需要,设置相同或不同的组合结构,进而便于通过本申请所提供的一个打孔模具实现多种打孔定位功能,从而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进一步地,实施例一中所示的打孔模具,仅是其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并不意味着必须同时在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2上同时设置定位槽,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以择一的方式在打孔模具上设置定位槽。
此外,第一定位板1与第二定位板2垂直设置的目的在于辅助另一个对准,即第一定位板1与第二定位板2互为对方水平或垂直方向的基准,因此,第一定位板1或第二定位板2并不限于图1中所示的比例及结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合适的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2。
此外,为了更好的将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2贴合并实现打孔定位,优选地,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2的厚度应该大于5mm,其上的定位槽宽度应该介于2mm左右。
基于以上所述,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2上设置定位槽是基于同样的目的,因此,以下所列举的其他实施方式,仅以第一定位板1上设置定位槽为例进行说明,设计人员可以结合以下陈述将相关技术特征应用到第二定位板2上。
进一步地,本申请所提供的打孔模具,还包括支撑肋板5,支撑肋板5用于加强打孔模具的支撑强度,支撑肋板5包括两个,两个支撑肋板5分别设置在打孔模具的两侧,且每个支撑肋板5分别连接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2,具体而言,支撑肋板5具有两个边,两个边之间呈直角连接,其中一个边与第一定位板1结合,另一个边与第二定位板2结合,两个边之间的直角与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2之间的直角重合。
通过设置支撑肋板5,能够加强定位板之间的连接,保证第一定位板1与第二定位板2之间的结构不会发生形变,因此,支撑肋板5的结构形式并不限定于以上所示的形式,其他类型的支撑肋板5,只要能够保证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2的结构稳定性,都是本申请所允许的。
此外,为了便于操作人员移动本申请所提供的打孔模具,打孔模具上还设置把手6,为了便于操作人员抓取,同时又能给简化产品结构,节省制造成本,优选地,把手6呈杆状,其一端连接第一定位板1,另一端连接第二定位板2,使得杆状把手6与定位板之间存在空隙,进而便于操作人员抓取,同时在抓取时能够保证操作的方便。进一步地,考虑到在使用时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2的外表面需要与接触轨等表面贴合,为了不干涉其贴合,把手6应该设置在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2的内表面,即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2相对的一面。因此,本申请所提供的把手,并不限定于实施例一中所示的结构,只要能够实现抓取打孔模具,且不影响操作人员实施的结构,都是本申请所允许的。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打孔模具的俯视图,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二中的定位槽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定位槽有所不同,在此仅以第一定位板1上的定位槽3为例,实施例二中的定位槽3,其由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定位槽31和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二定位槽32组成,且第一定位槽31与第二定位槽32之间一一相交,从而形成多个定位槽3,多个定位槽3在第一定位板1上呈矩阵方式排布,每个定位槽3的交汇点对应一个打孔的孔心位置。因此,多个定位槽3上的交汇点之间的间距根据实际需要打孔的孔距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二中的定位槽仅是针对实施例一中的定位槽的一种补充结构,实施例二中的其他组件同样可以参考实施例一中的进行设定,同时,可以结合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定位槽结构,在同一个打孔模具的不同定位板上同时设置两种不同类型的定位槽结构,即在第一定位槽1和第二定位槽2上分别设置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定位槽结构相同的定位槽,该种方式依然能够满足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需求。
采用实施例二的打孔模具,在加工制造中,可以采用具有十字型刀口刀具,利用冲压机进行冲压,相比于实施例一中采取切割的方式所获得的定位槽,实施例二的结构,在制造中更加方便,极大地节省了生产工时,提供了生产效率。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三的打孔模具的俯视图,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三中的第一定位板1上的定位槽3,其中的第一定位槽31和第二定位槽32呈交叉状,第一定位槽31和第二定位槽32之间的夹角β为锐角,采用该种形式的定位槽3,便于辅助其他非圆形孔的孔心定位,如矩形、菱形等,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定位槽的应用空间。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实施例三上第一定位板1上的定位槽3同样可以适用于第二定位板2上。
此外,实施例三中的定位槽是针对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的定位槽的一种补充结构,实施例三中的其他组件同样可以参考实施例一中的进行设定,同时,可以将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的三种不同结构的定位槽进行组合,在同一个打孔模具的不同定位板上,根据实际需要同时设置多种不同类型的定位槽结构,该种方式依然能够满足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需求。
基于以上发明构思,本申请所提供的打孔模具,不仅可以适用于圆形孔的孔心定位,同样可以适用于非圆形孔的孔心定位,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结合以上内容,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具有合适形状的定位槽,只要能够通过定位槽将需要打孔的孔心进行定位,都是本申请所允许的。
采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打孔模具,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定位板上均设置有定位槽,从而增加了产品的应用空间,此外,两个定位板上的定位槽的组合,包括但不限于数量、间距、分布方式等,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从而使一个打孔模具可以同时应对多种打孔需要,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应用空间。
传统的接触轨打孔模具,首先利用模具在接触轨上画出圆孔,再通过直尺将肉眼估算的圆心相连,画出相交十字线即为圆心。采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打孔模具,取代了传统工艺中肉眼预估的方法,提高了孔心定位的精度,进而降低了后续部件连接到接触轨上的误差。在保证精度的同时为了方便搬运,本申请所提供的打孔模具,采用超轻铝合金钢板制作;同时,为保证施工精度,打孔模具的定位板应保证平直,从而可以紧密的贴合在接触轨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提供的打孔模具应用在接触轨上,仅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并不意味着本申请所提供的打孔模具仅限于接触轨一种应用场景,其他类型的应用场景,如果需要对钻孔进行孔距定位,均可以使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打孔模具。
本申请所提供的打孔模具,由相互垂直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组成,第一定位板或第二定位板上设置定位槽,定位槽由相互交汇的两个槽构成,两个槽的交汇处即为需要打孔的中心。在使用中,将第一定位板或第二定位板贴合在接触轨上,使用喷漆向打孔模具上的定位槽进行喷涂,即可在接触轨上形成相互交汇的定位线,定位线的交汇中心即为打孔的孔心位置,之后再利用钻头在孔心处钻孔即可完成。采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打孔模具,节省了打孔时需要人工手绘的工艺,极大地提高打孔定位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打孔模具可采用标准化生产,能够同时满足不同孔径大小的定位需求,通用性更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打孔模具,用于打孔定位,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定位板;
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与所述第一定位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或所述第二定位板上设置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包括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第二定位槽交汇处为打孔的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槽相互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数量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定位槽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定位槽垂直所述第一定位槽设置并贯穿多个平行设置的所述第一定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孔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槽之间相交汇的夹角为锐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或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厚度大于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孔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肋板,所述支撑肋板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肋板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支撑边和第二支撑边,所述第一支撑边和所述第一定位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边和所述第二定位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孔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或所述第二定位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外表面为平滑的面板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模具的构成材料包括铝合金钢板。
CN202022659327.3U 2020-11-17 2020-11-17 打孔模具 Active CN214443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59327.3U CN214443306U (zh) 2020-11-17 2020-11-17 打孔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59327.3U CN214443306U (zh) 2020-11-17 2020-11-17 打孔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43306U true CN214443306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82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59327.3U Active CN214443306U (zh) 2020-11-17 2020-11-17 打孔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433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443306U (zh) 打孔模具
CN212371526U (zh) 一种风电塔筒电缆护套连接件的焊接定位工装
CN202292145U (zh) 汽车行李舱主盖板右置车冲压件钻孔定位装置
CN102489950B (zh) 汽车前悬组合支架总成的加工工艺
CN203486004U (zh) 底架及具有该底架的专用车或半挂车
US1884398A (en) Punching fixture
CN217802221U (zh) 一种木工模板
CN214444712U (zh) 一种工件的衬套定位及边缘钻孔工装
CN204366337U (zh) 波纹板外侧导水槽焊接工装夹具
CN111805910A (zh) 一种3d打印机用切割模具
CN212444115U (zh) 一种用于不锈钢城轨车车体端墙打孔的工装
CN218476642U (zh) 用于辙叉合金钢心轨钻孔定位的工装
CN217293586U (zh) 一种用于复合材料角片加工的模具
CN217992801U (zh) 一种板材加工装置
CN217452264U (zh) 一种成品安装孔钻模
CN216326048U (zh) 一种大巴空调用回风格栅焊接工装
CN205733582U (zh) 一种框架连接板焊接定位工装
CN115284220A (zh) 一种用于辙叉合金钢心轨钻孔定位的工装
CN210060241U (zh) 液罐车防波板定位工装
CN215035520U (zh) 一种用于孔定位的工装
CN220532995U (zh) 一种可利用旧刀片加工的刀杆
CN213002831U (zh) 一种飞机座椅滑轨槽内制孔工装
CN219380462U (zh) 一种铝型材装夹工装
CN210525070U (zh) 组合式角度划线尺
CN207669445U (zh) 一种钻孔定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