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19949U - 一种节省油墨的印刷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省油墨的印刷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419949U CN214419949U CN202023195102.3U CN202023195102U CN214419949U CN 214419949 U CN214419949 U CN 214419949U CN 202023195102 U CN202023195102 U CN 202023195102U CN 214419949 U CN214419949 U CN 2144199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k
- printing
- printing plate
- platform
- ink clea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976 in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73
- 241001676702 Thamnaconus modest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印刷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省油墨的印刷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印刷机本体,印刷机本体上设置有印刷平台以及设置在印刷平台上的印版;印刷平台上开设有两个沿着印版长度方向延伸的回收槽;印刷平台上设置有两个清墨刮刀,清墨刮刀沿着印版长度方向延伸且清墨刮刀的下端面能够与印刷平台的上表面贴合;印刷平台上还设置有能够驱动两个清墨刮刀沿着印版的宽度方向向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运动的驱动组件;印刷平台下方设置有用于对通过回收槽流出的油墨进行储存的回收盒;达到了对从印版上溢出的油墨进行回收,进而减少油墨的浪费以提高油墨的利用率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印刷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省油墨的印刷机。
背景技术
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等机构组成。
参照图1,印刷机包括印刷机本体8以及水平设置在印刷机本体8上的印刷平台1,印刷平台1上表面的中间位置放置有水平的印版2,印版2的上方设置有出墨装置3,出墨装置3的一侧设置有涂墨刮刀4;相关技术中印刷机的工作原理是:先把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2,接着将印版2装在印刷机的印刷平台1上,然后由出墨装置3流出油墨在印版2上,待出墨装置3流出一定墨后,出墨装置3升起,涂墨刮刀4沿印版2的长边方向从印版2的一侧移动到另一侧使油墨均匀的涂敷在印版2上,接着印版2将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上,从而复制出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方案,发明人发现:油墨涂敷在印版2上后,涂墨刮刀4对油墨进行涂敷的过程中,涂墨刮刀4会使多余油墨沿着涂墨刮刀4的延伸方向向印版2两侧溢出,进而造成油墨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从印版上溢出的油墨进行回收,进而减少油墨的浪费以提高油墨的利用率,本申请提供一种节省油墨的印刷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节省油墨的印刷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节省油墨的印刷机,包括印刷机本体,印刷机本体上设置有印刷平台以及设置在印刷平台上的印版;印刷平台上开设有两个沿着印版长度方向延伸的回收槽,两个回收槽分别开设在印版长边的两侧;印刷平台上设置有两个分别能够将印版两侧的油墨刮至回收槽中的清墨刮刀,清墨刮刀沿着印版长度方向延伸且清墨刮刀的下端面能够与印刷平台的上表面贴合;印刷平台上还设置有能够驱动两个清墨刮刀沿着印版的宽度方向向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运动的驱动组件;印刷平台下方设置有用于对通过回收槽流出的油墨进行储存的回收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驱动清墨刮刀在印刷平台上从印版移动至回收槽,在此过程中,由于清墨刮刀的下端面与印刷平台的上表面贴合,清墨刮刀进而将从印版上溢至印刷平台印版两侧的油墨刮至回收槽中,并通过回收槽流入回收盒中进行回收;这样,实现了对从印版上溢出的油墨进行回收,进而减少油墨的浪费以提高油墨的利用率。
优选的,驱动组件包括水平设置在印版宽边一侧并与印版宽边平行的双向丝杆,双向丝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螺母,螺母与双向丝杆螺纹连接且两个螺母能够与沿着双向丝杆的轴线方向向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清墨刮刀靠近双向丝杆的一端与螺母连接;印刷平台上设置有能够驱动双向丝杆围绕自身轴线定轴转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向丝杆驱动两个螺母沿着印版的宽度方向水平移动,且两个螺母能够随之向相互远离的方形移动,两个螺母进而分别带动相应的清墨刮刀向远离并靠近回收槽的方向移动,这样,实现同步对印版两侧的多余油墨刮至相应的回收槽中进行回收,进而提高了油墨的回收效率。
优选的,印版远离双向丝杆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撑座,两个第一支撑座相对设置在印刷平台上;两个第一支撑座之间设置有与印版宽边平行的第一导向杆;清墨刮刀远离螺母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块,第一导向杆贯穿导向块并与导向块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块和第一导向杆为清墨刮刀远离螺母的一端起到支撑和导向作用,由于在对印版两侧的油墨进行刮除的过程中,油墨对清墨刮刀存在阻力,进而使清墨刮刀远离螺母的一端存在向远离回收槽的方向移动的趋势,在导向块随之在第一导向杆上平移的过程中,能够阻碍清墨刮刀的这一趋势,进而使清墨刮刀的水平运动更加稳定。
优选的,回收槽与印版长边垂直的两侧以及远离印版长边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在印刷平台上的挡墨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清墨刮刀将油墨刮至回收槽附近时,油墨会向回收槽四周散开,挡墨板能够阻碍油墨从回收槽四周散开并使油墨聚集在回收槽附近以使油墨流至回收槽中。
优选的,螺母上设置有能够使清墨刮刀的上端围绕一水平轴定轴转动的转刀组件,转刀组件使清墨刮刀的下端面与印刷平台上表面贴合或分离;清墨刮刀与导向块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母带动两个清墨刮刀向靠近印版的一侧移动,以为对印版两侧多余的油墨进行清除做准备;在此过程中,转刀组件带动清墨刮刀的上端围绕一水平轴定轴转动以使清墨刮刀的下端面与印刷平台的上表面分离,这样,在清墨刮刀向靠近印版的一侧移动的过程中,清墨刮刀与印版两侧的油墨分离,进而阻碍清墨刮刀将印版两侧的油墨刮回印版上,若清墨刮刀将印版两侧的油墨刮至印版上,则当清墨刮刀向靠近回收槽移动的过程中,回到印版上的多余油墨又溢至印版两侧,进而影响了印版两侧多余油墨的清理效果;当清墨刮刀运动至靠近印版一侧的位置处后,转刀组件带动清墨刮刀的上端围绕一水平轴反向定轴转动以使清墨刮刀的下端面与印刷平台的上表面贴合,这样,当清墨刮刀向靠近回收槽移动的过程中,清墨刮刀的下端将印版一侧的油墨刮至回收槽中。
优选的,转刀组件包括设置在螺母上的蜗杆,蜗杆能够围绕自身轴线定轴转动;蜗杆上设置有轴线水平并与双向螺杆轴线垂直的蜗轮,蜗轮上同轴固定有传动杆,传动杆与清墨刮刀的上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蜗杆围绕自身轴线定轴转动,蜗杆进而带动蜗轮围绕自身轴线定轴转动,蜗轮通过传动杆带动清墨刮刀转动。
优选的,清墨刮刀的下端面与印刷平台的上表面贴合时,清墨刮刀从上到下向靠近相应回收槽的方向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清墨刮刀将油墨刮至回收槽的过程中,油墨会对清墨刮刀表面产生远离回收槽方向的阻力,通过使清墨刮刀从上到下向靠近相应回收槽的方向倾斜,以减小油墨对清墨刮刀表面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即阻力,进而减少清墨刮刀的负载及损坏,并降低驱动件的负载。
优选的,回收盒上设置有与回收盒内部连通的排墨管,排墨管上设置有开关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回收盒对多余的油墨进行收集储存了一段时间后,打开开关阀以使回收盒中的油墨通过排墨管流出,以供人们对收集起来的油墨进行使用。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了驱动组件、清墨刮刀、回收槽以及回收盒,清墨刮刀将溢至印版两侧的油墨刮至回收槽中,并通过回收槽流入回收盒中进行回收;这样,实现了对从印版上溢出的油墨进行回收,进而减少油墨的浪费以提高油墨的利用率;
2.通过设置了转刀组件,在清墨刮刀向靠近印版的一侧移动的过程中,清墨刮刀与印版两侧的油墨分离,进而阻碍清墨刮刀将印版两侧的油墨刮回印版上而影响印版两侧多余油墨的清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印刷机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节省油墨的印刷机的整体结构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节省油墨的印刷机在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图;
图4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印刷平台;11、回收槽;12、挡墨板;2、印版;3、出墨装置;4、涂墨刮刀;5、清墨机构;51、清墨刮刀;52、驱动组件;521、第一电机;522、双向丝杆;523、螺母;524、第二导向杆;525、第一导向杆;526、导向块;527、第一支撑座;528、第二支撑座;6、回收盒;61、排墨管;62、开关阀;7、转刀组件;71、第二电机;72、蜗杆;73、蜗轮;74、传动杆;75、第三支撑座;8、印刷机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2和图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节省油墨的印刷机,包括印刷机本体8,印刷机本体8的上表面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印刷平台1以及设置在印刷平台1上方的出墨装置3和涂墨刮刀4,印刷平台1上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印版2;涂墨刮刀4的刀刃能够与印版2的上表面贴合,出墨装置3和涂墨刮刀4能够沿着印版2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出墨装置3将油墨输送至印版2的上表面上后,涂墨刮刀4贴合在印版2的上表面上并水平移动进而使油墨均匀的涂敷在印版2上;在此过程中,涂墨刮刀4会使多余油墨沿着涂墨刮刀4的延伸方向向印版2两侧溢出,印刷平台1上印版2的两侧均开设有沿着印版2长边方向延伸的回收槽11且印刷平台1上设置有能够将多余油墨从印版2一侧刮至回收槽11中的清墨机构5;印刷平台1下方固定有与回收槽11内部连通的回收盒6,回收盒6能够收集储存从印版2一侧刮至回收槽11中的油墨,这样,实现了对从印版2上溢出的油墨进行回收,进而减少油墨的浪费以提高油墨的利用率。
参照图2和图3,清墨机构5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印版2长边两侧的清墨刮刀51,清墨刮刀51沿着印版2的长边方向水平延伸且清墨刮刀51的下端面能够与印版2的上表面贴合;印版2宽边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清墨刮刀51向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即沿着从远离回收槽11到靠近印版2或从远离印版2到靠近回收槽11的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52;驱动组件52上设置有两个分别能够带动两个清墨刮刀51中的一个的上端围绕一水平轴定轴转动的转刀组件7,进而使清墨刮刀51的下端面与印刷平台1的上表面贴合或分离;当需要对印版2两侧多余的油墨进行刮除时,转刀组件7带动清墨刮刀51定轴转动进而使清墨刮刀51的下端面与印刷平台1的上表面分离,驱动组件52驱动清墨刮刀51运动至靠近印版2的一侧,至此完成多余油墨清理的准备阶段;此后,转刀组件7带动清墨刮刀51反向定轴转动进而使清墨刮刀51的下端面与印刷平台1的上表面贴合,驱动组件52驱动清墨刮刀51向靠近相应的回收槽11移动,进而使印版2两侧的油墨刮至回收槽11和回收盒6中。
参照图3和图4,驱动组件52包括设置在印版2宽边一侧的双向丝杆522,双向丝杆522的轴线水平设置;双向丝杆522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在印刷平台1上的第二支撑座528,双向丝杆522的端部与第二支撑座528转动连接;双向丝杆52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驱动双向丝杆522围绕自身轴线定轴转动的驱动件,驱动件采用固定在第二支撑座528上的第一电机521,第一电机521的输出轴与双向丝杆522同轴固定连接;双向丝杆522上设置有两个螺母523,两个螺母523分别与双向丝杆522的两端螺纹连接并能够沿着双向丝杆522的轴线水平移动;双向丝杆522两侧设置有第二导向杆524,第二导向杆52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支撑座528上,第二导向杆524贯穿螺母523并与螺母523滑动连接;转刀组件7设置在螺母523上,清墨刮刀51靠近双向丝杆522的一端与转刀组件7连接;当需要使清墨刮刀51向靠近印版2的方向移动时,启动第一电机521,第一电机521带动双向丝杆522围绕自身轴线定轴转动,双向丝杆522进而带动两个螺母523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水平移动,螺母523带动转刀组件7以及清墨刮刀51向靠近印版2的方向移动;当需要使清墨刮刀51向靠近回收槽11的方向移动时,反向启动第一电机521即可。
参照图3,印版2远离驱动组件52的一侧设置有轴线与双向丝杆522的轴线平行的第一导向杆525;第一导向杆525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在印刷平台1上的第一支撑座527,第一导向杆525与第一支撑座527转动连接;第一导向杆525上设置有导向块526,第一导向杆525贯穿导向块526且导向块526与第一导向杆525滑动连接;清墨刮刀51远离螺母523的侧边与导向块526相连接;导向块526和第一导向杆525为清墨刮刀51远离螺母523的一端起到支撑和导向作用,由于在对印版2两侧的油墨进行刮除的过程中,油墨对清墨刮刀51存在阻力,进而使清墨刮刀51远离螺母523的一端存在向远离回收槽11的方向移动的趋势,在导向块526随之在第一导向杆525上平移的过程中,能够阻碍清墨刮刀51的这一趋势,进而使清墨刮刀51的水平运动更加稳定。
参照图3和图5,转刀组件7包括设置在螺母523上的蜗杆72,蜗杆72轴线与双向丝杆522的轴线平行且蜗杆72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在螺母523上的第三支撑座75,蜗杆72与第三支撑座75转动连接;蜗杆7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电机71,第二电机71的输出轴与蜗杆72同轴固定连接;蜗杆72上设置有轴线与双向丝杆522轴线垂直的蜗轮73,蜗轮73上同轴固定有传动杆74,传动杆74向靠近清墨刮刀51的一侧延伸并与清墨刮刀51的侧边上端固定连接;清墨刮刀51远离传动杆74的一侧与导向块526铰接;在清墨刮刀51向靠近印版2一侧的方向移动之前,启动第二电机71,第二电机71带动蜗杆72围绕自身轴线定轴转动,蜗杆72进而带动蜗轮73转动,蜗轮73带动传动杆74围绕自身轴线定轴转动,传动杆74带动清墨刮刀51的上端围绕传动杆74轴线定轴转动,直至清墨刮刀51的下端面与印刷平台1的上表面分离,这样,在清墨刮刀51向靠近印版2的一侧移动的过程中,清墨刮刀51的下端面与印版2两侧的油墨分离,进而阻碍清墨刮刀51将印版2两侧的油墨刮回印版2上,若清墨刮刀51将印版2两侧的油墨刮至印版2上,则当清墨刮刀51向靠近回收槽11移动的过程中,回到印版2上的多余油墨又溢至印版2两侧,进而影响了印版2两侧多余油墨的清理效果;当清墨刮刀51向靠近回收槽11的方向移动时,反向启动第二电机71,以使清墨刮刀51的下端面与印刷平台1的上表面贴合。
当清墨刮刀51的下端面与印刷平台1的上表面贴合时,两个清墨刮刀51从上到下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在清墨刮刀51将油墨刮至回收槽11的过程中,油墨会对清墨刮刀51表面产生远离回收槽11方向的阻力,通过使清墨刮刀51从上到下向靠近相应回收槽11的方向倾斜,以减小油墨对清墨刮刀51表面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即阻力,进而减少清墨刮刀51的负载及损坏,并降低驱动件的负载。
参照图2,回收盒6上设置有与回收盒6内部连通的排墨管61,排墨管61上设置有开关阀62;当回收盒6内部储存收集的油墨较多时,打开开关阀62,以使回收盒6内部的油墨排出以供人们重新使用其中的油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节省油墨的印刷机,包括印刷机本体(8),印刷机本体(8)上设置有印刷平台(1)以及设置在印刷平台(1)上的印版(2);其特征在于:印刷平台(1)上开设有两个沿着印版(2)长度方向延伸的回收槽(11),两个回收槽(11)分别开设在印版(2)长边的两侧;印刷平台(1)上设置有两个分别能够将印版(2)两侧的油墨刮至回收槽(11)中的清墨刮刀(51),清墨刮刀(51)沿着印版(2)长度方向延伸且清墨刮刀(51)的下端面能够与印刷平台(1)的上表面贴合;印刷平台(1)上还设置有能够驱动两个清墨刮刀(51)沿着印版(2)的宽度方向向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运动的驱动组件(52);印刷平台(1)下方设置有用于对通过回收槽(11)流出的油墨进行储存的回收盒(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省油墨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52)包括水平设置在印版(2)宽边一侧并与印版(2)宽边平行的双向丝杆(522),双向丝杆(52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螺母(523),螺母(523)与双向丝杆(522)螺纹连接且两个螺母(523)能够与沿着双向丝杆(522)的轴线方向向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清墨刮刀(51)靠近双向丝杆(522)的一端与螺母(523)连接;印刷平台(1)上设置有能够驱动双向丝杆(522)围绕自身轴线定轴转动的驱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省油墨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印版(2)远离双向丝杆(522)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撑座(527),两个第一支撑座(527)相对设置在印刷平台(1)上;两个第一支撑座(527)之间设置有与印版(2)宽边平行的第一导向杆(525);清墨刮刀(51)远离螺母(523)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块(526),第一导向杆(525)贯穿导向块(526)并与导向块(526)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省油墨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回收槽(11)与印版(2)长边垂直的两侧以及远离印版(2)长边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在印刷平台(1)上的挡墨板(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省油墨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螺母(523)上设置有能够使清墨刮刀(51)的上端围绕一水平轴定轴转动的转刀组件(7),转刀组件(7)使清墨刮刀(51)的下端面与印刷平台(1)上表面贴合或分离;清墨刮刀(51)与导向块(526)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节省油墨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转刀组件(7)包括设置在螺母(523)上的蜗杆(72),蜗杆(72)能够围绕自身轴线定轴转动;蜗杆(72)上设置有轴线水平并与双向螺杆轴线垂直的蜗轮(73),蜗轮(73)上同轴固定有传动杆(74),传动杆(74)与清墨刮刀(51)的上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节省油墨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清墨刮刀(51)的下端面与印刷平台(1)的上表面贴合时,清墨刮刀(51)从上到下向靠近相应回收槽(11)的方向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省油墨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回收盒(6)上设置有与回收盒(6)内部连通的排墨管(61),排墨管(61)上设置有开关阀(6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95102.3U CN214419949U (zh) | 2020-12-25 | 2020-12-25 | 一种节省油墨的印刷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95102.3U CN214419949U (zh) | 2020-12-25 | 2020-12-25 | 一种节省油墨的印刷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419949U true CN214419949U (zh) | 2021-10-19 |
Family
ID=78053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19510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419949U (zh) | 2020-12-25 | 2020-12-25 | 一种节省油墨的印刷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41994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74973A (zh) * | 2021-11-18 | 2022-05-13 | 何兴荣 | 一种环保型印刷机 |
CN117549663A (zh) * | 2024-01-12 | 2024-02-13 | 苏州捷卡精密工业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气动式大尺寸印刷机 |
-
2020
- 2020-12-25 CN CN202023195102.3U patent/CN21441994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74973A (zh) * | 2021-11-18 | 2022-05-13 | 何兴荣 | 一种环保型印刷机 |
CN117549663A (zh) * | 2024-01-12 | 2024-02-13 | 苏州捷卡精密工业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气动式大尺寸印刷机 |
CN117549663B (zh) * | 2024-01-12 | 2024-03-12 | 苏州捷卡精密工业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气动式大尺寸印刷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419949U (zh) | 一种节省油墨的印刷机 | |
CN106079852B (zh) | 一种凹版印刷机刮墨刀装置 | |
CN110722873B (zh) | 一种保温杯丝印加墨装置 | |
CN214563852U (zh) | 一种用于印刷机的刮墨装置 | |
CN213947770U (zh) | 一种印刷机的自动刮料装置 | |
CN209813397U (zh) | 一种印刷机 | |
CN214563670U (zh) | 一种新型凹版印刷机用可调节刮墨装置 | |
CN213973053U (zh) | 一种高速凹版电子轴印刷机 | |
CN114379203B (zh) | 一种全自动丝网印刷机 | |
CN209955528U (zh) | 一种用于版辊的清洗组件 | |
CN212949665U (zh) | 一种可调节印刷刷头 | |
CN219028894U (zh) | 废气处理标签印刷机 | |
DE1806140C3 (de) | Spülfarbwerk für eine Rotationsdruckmaschine | |
CN218660927U (zh) | 一种凹版印刷机油墨盆 | |
CN221584773U (zh) | 一种凹版印刷机的刮墨装置 | |
CN220594384U (zh) | 一种彩色印刷辊 | |
CN221519090U (zh) | 一种便于清洁的墨槽结构 | |
CN221213110U (zh) | 一种可调节式印刷辊油墨刮除机构 | |
CN215219432U (zh) | 一种打印机硒鼓显影辊缓冲结构 | |
CN218928910U (zh) | 一种环保丝网印刷机 | |
CN211467860U (zh) | 一种印刷机用刮刀装置 | |
CN214137888U (zh) | 一种印刷机模板移动推进装置 | |
CN216373855U (zh) | 一种印刷用的刮刀装置 | |
CN220540834U (zh) | 一种印刷用晒版机的自动定位装置 | |
CN220146957U (zh) | 一种油墨印刷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1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