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17332U - 一种挤压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挤压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17332U
CN214417332U CN202120490995.XU CN202120490995U CN214417332U CN 214417332 U CN214417332 U CN 214417332U CN 202120490995 U CN202120490995 U CN 202120490995U CN 214417332 U CN214417332 U CN 2144173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usion
billet
section
blank
gas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9099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鑫
白亚冠
聂义宏
寇金凤
曹志远
王宝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HEAVY EQUIPMENT ENGINEERING RESEARCH CO LTD
China First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HEAVY EQUIPMENT ENGINEERING RESEARCH CO LTD
China First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HEAVY EQUIPMENT ENGINEERING RESEARCH CO LTD, China First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HEAVY EQUIPMENT ENGINEERING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9099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173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17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173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rusion Of Metal (AREA)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挤压坯,属于金属加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大直径镍基合金棒料挤压过程中变形不均匀、镍基合金材料利用率低的问题。所述挤压坯自上而下包括第一挤压段、预挤压坯段和第二挤压段;上述第一挤压段设置在预挤压坯段的头部,上述第一挤压段用于改善预挤压坯段的头部应力;上述第二挤压段设置在预挤压坯段的尾部,上述第二挤压段用于改善预挤压坯段的尾部缩尾。本实用新型的挤压坯挤压时预挤压坯段的材料利用率显著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挤压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挤压坯。
背景技术
航空航天用镍基合金棒料对组织均匀性、晶粒尺寸、晶粒度级差等具有非常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大规格镍基合金棒料一般采用快锻的方式生产。由于镍基合金棒料在挤压过程中应力状态复杂,其应力的不均匀性会对组织控制带来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坯料整体组织的不均匀性,都将增加镍基合金热挤压过程的组织控制难度。
发明人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镍基合金棒料挤压时头部一部分区域为自由面,变形量很小,尾部未完全通过挤压模的变形区及定径带,从而保留了较多的坯料组织,如此,会造成挤压后镍基合金棒料的头部、尾部与中间部分的晶粒度级差大于2级,难以满足航空航天用细晶棒料的要求。供货时需切除首尾两端一部分棒料,导致材料利用率较低,由于高温合金中镍、铬、钼等昂贵金属较多,从而造成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挤压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大直径镍基合金棒料挤压过程中变形不均匀、镍基合金材料利用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挤压坯,所述挤压坯自上而下包括第一挤压段、预挤压坯段和第二挤压段;
所述第一挤压段设置在所述预挤压坯段的头部,所述第一挤压段用于改善所述预挤压坯段的头部应力;
所述第二挤压段设置在所述预挤压坯段的尾部,所述第二挤压段用于改善所述预挤压坯段的尾部缩尾。
进一步的,所述预挤压坯段为圆柱形,所述第一挤压段为圆柱形,所述第二挤压段为圆环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挤压段为圆柱形垫片,所述第二挤压段为圆环形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挤压段的高度H1为1/15~1/6D,其中,D为预挤压坯段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挤压段的高度H1为40~100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挤压段的直径等于预挤压坯段的直径D。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挤压段的高度H2满足下式:
Figure BDA0002966411330000021
式中:α为挤压模的模角;λ为挤压比;x为定径带的长度;R为预挤压坯段的半径;η为第二挤压段的内径与预挤压坯段的直径的比值。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挤压段的高度为100~300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挤压段的内径为预挤压坯段的直径的1/4~1/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挤压段的一端进行倒圆角,所述圆角的半径为r20~r5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本实用新型的挤压坯通过在预挤压坯段的头部设置第一挤压段,挤压开始时第一挤压段可对预挤压坯段的头部产生反向作用力,进而将传统预挤压坯段头部的自由面区域的两向压应力一向拉应力改善为与其他部位相同的三向压应力,从而增加了预挤压坯段的头部的变形量,使挤压后的预挤压坯段的坯料整体应变更加均匀,减小轴向晶粒度级差(例如,头部、尾部与中段的晶粒度级差小于或等于1级)。
(2)本实用新型的挤压坯通过在预挤压坯段的尾部设置第二挤压段优选的第二挤压段为圆环形垫片,改善了传统挤压方式的缩尾现象并可将预挤压坯段的材料全部从挤压模挤出,大大提高了昂贵的镍基合金材料的利用率(例如,预挤压坯段的材料利用率达到90%以上),降低生产成本。
(3)本实用新型的挤压坯中第一挤压段和第二挤压段均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与镍基合金这两种金属的变形温度区间相近,且较容易焊接,另外这两种金属材料可使用相同型号的润滑剂,为挤压操作带来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实施例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挤压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挤压模的双锥模示意图;
图3为传统方法的棒材挤压时的尾部缩尾示意图;其中(a)为剖视图之一;(b)为另一个视角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挤压坯挤压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挤压段,2-预挤压坯段,3-第二挤压段,4-双锥模入口处,5-定径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航空航天用镍基合金棒料对组织均匀性、晶粒尺寸、晶粒度级差等具有非常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大规格镍基合金细晶棒料一般采用快锻的方式生产。由于挤压过程的应力状态复杂,其应力的不均匀性会对组织控制带来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会导致坯料整体组织的不均匀。现有的镍基合金棒料挤压时的挤压模多采用双锥模,如下图2所示,模角组合为60°和45°,模角之间采用圆弧过渡,R30mm,模角与定径带之间采用圆弧过渡,R100mm。发明人在实践中经过深入研究发现:镍基合金棒料挤压时头部的一部分区域为自由面,变形量很小,尾部未完全通过挤压模的变形区及定径带,从而保留了较多的坯料组织,且棒料直径越大缩尾现象越严重,缩尾现象如下图3所示。如此会造成镍基合金棒料的头部、尾部与中间段的晶粒度级差大于2级,难以满足航空航天用细晶棒料的要求。供货时需要切除头部、尾部两端的一部分棒料,导致镍基合金棒料的材料利用率较低,由于航空航天用镍基高温合金中镍、铬、钼等昂贵金属较多,从而造成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挤压坯,上述挤压坯自上而下包括第一挤压段1、预挤压坯段2和第二挤压段3,上述第一挤压段1设置在预挤压坯段2的头部,上述第一挤压段1用于改善预挤压坯段2的头部应力;上述第二挤压段3设置在预挤压坯段2的尾部,上述第二挤压段3用于改善预挤压坯段2的尾部缩尾。
具体的,上述第一挤压段1和第二挤压段3的材料与预挤压坯段2的材料的变形温度区间相同或相近(例如材料的初始变形温度相差小于60℃)。
具体的,上述预挤压坯段2的材料为含镍大于30%的γ相为基体的镍基高温合金;第一挤压段1和第二挤压段3的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这样奥氏体不锈钢与镍基合金这两种金属的变形温度区间相近,且较容易焊接,另外这两种金属材料可使用相同型号的润滑剂,为挤压操作带来方便。
具体的,上述预挤压坯段2为圆柱形,第一挤压段1为圆柱形,第二挤压段3为圆环形。
具体的,第一挤压段1为圆柱形垫片,第二挤压段3为圆环形垫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挤压坯的预挤压坯段的头部设置第一挤压段,并将第一挤压段设置为圆柱形垫片,挤压开始时圆柱形垫片可对预挤压坯段的头部产生反向作用力,进而将传统的预挤压坯段头部的自由面区域的两向压应力一向拉应力改善为与其他部位相同的三向压应力,从而增加了预挤压坯段的头部的变形量,使预挤压坯段整体应变更加均匀,减小轴向晶粒度级差。通过在预挤压坯段的尾部设置第二挤压段,改善了传统挤压方式的缩尾现象并可将预挤压坯段的材料全部从挤压模挤出,大大提高了预挤压坯段(昂贵的镍基高温合金材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的,上述预挤压坯段2的直径D为300~900mm(例如300mm、350mm、400mm、450mm、500mm、550mm、600mm、650mm、700mm、750mm、800mm、850mm、900mm)。
具体的,上述预挤压坯段2的直径D等于第一挤压段1的直径,第一挤压段1的直径太大时,挤压时,第一挤压段1的边缘被预挤压坯段2边缘的尖角剪切断裂,而断裂的垫片部分会卡在挤压模处将挤压件(即预挤压坯段2)表面划伤;并且如果第一挤压段1的直径大于预挤压坯段2的直径,挤压时,垫片会包覆在预挤压坯段2的头部,造成预挤压坯段2的头部直径变细,起不到提高材料利用率的目的。
具体的,上述第一挤压段1的高度H1过大会导致挤压后垫片包住预挤压坯段2的头部,造成预挤压坯段2的头部直径尺寸不足;高度H1过小则第一挤压段1很容易变形从而起不到给预挤压坯段2的头部施加反向作用力的目的。因此,控制第一挤压段1的高度H1为(1/15~1/6)D;具体的,第一挤压段1的高度H1为40~100mm(例如40mm、50mm、60mm、70mm、80mm、90mm、100mm)。
具体的,为了让挤压坯在挤压时更容易进入挤压模,避免发生“闷车”现象,减小破壳力;需要将第一挤压段1的头部进行倒圆角。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挤压段1的圆角半径过大时不能进一步减小破壳力,同时加工圆角需要的工时增加,降低生产效率;过小则起不到倒圆角的目的。因此,控制第一挤压段1的圆角半径为r20~r50mm。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挤压段3设置为圆环形垫片而不是圆柱形垫片是因为如果设置为圆柱形垫片,挤压完成后垫片会进入到预挤压坯段2的缩尾内部,必须从缩尾顶点处将挤压棒料的缩尾以及垫片材料锯掉。会造成材料的浪费,起不到加垫片的作用。尾部加圆环形垫片可以减轻挤压棒料的缩尾现象。
具体的,上述第二挤压段3的内径过大即环形部分的“高厚比”较大,在巨大的挤压力作用下垫片会失稳而产生折叠;第二挤压段3的内径过小则起不到减轻挤压缩尾的目的。因此,控制第二挤压段3的内径为预挤压坯段2的直径的η倍,根据不同锭形、不同牌号合金发生缩尾的难易程度选取η的范围为1/4~1/2。
具体的,上述第二挤压段3的高度H2过大会造成垫片材料没必要的浪费;第二挤压段3的高度H2过小则不能将预挤压坯段2全部挤出模具。实际生产中可根据模具变形区和定径带内的体积推算第二挤压段3的高度H2,即H2需满足下式:
Figure BDA0002966411330000071
式中:α为挤压模的模角,双锥模则为两个角的平均值;λ为挤压比;x为定径带5的长度;R为预挤压坯段2的半径。式(1)可简化为:
Figure BDA0002966411330000072
上式没有考虑模具变形区入口及出口处的倒圆,为了将预挤压坯段2全部从模具中挤出,计算出第二挤压段3的高度H2后向上取整。因此,控制第二挤压段3的高度H2为100~300mm,例如100mm,120mm,150mm,170mm,200mm,220mm,250mm,270mm,300mm。
考虑到挤压工序的方便操作性,第一挤压段1、预挤压坯段2和第二挤压段3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具体的,焊接时,将第一挤压段1的无倒圆角的一面焊接到预挤压坯段2的头部一端上。
具体的,为了在挤压的时候获得表面质量良好的锻坯,控制预挤压坯段2的整体光洁度为Ra6.3。
具体的,为了保证挤压坯能够顺利进行挤压,第一挤压段1的直径等于或略小于双锥模入口处4的最大直径。
具体的,上述挤压坯的制造方法包括:
步骤1、采用自由锻镦粗或闭式镦粗的方式对镍基合金铸锭进行开坯及制坯处理;
步骤2、对制坯完成的镍基合金坯料进行表面机械加工,车掉黑皮和表面缺陷,获得圆柱形锻坯作为预挤压坯段2;
步骤3、将第一挤压段1(优选的,第一挤压段1为圆柱形垫片)焊接到预挤压坯段2的头部,将第二挤压段3(优选的,第二挤压段3为圆环形垫片)焊接到预挤压坯段2的尾部,得到挤压坯;其中,第一挤压段1、预挤压坯段2和第二挤压段3三者的轴心对齐。
具体的,上述步骤1中,开坯时的加热温度过高会导致坯料发生热裂现象;过低时由于材料变形抗力增大而变形困难,同时增加了压机的吨位要求。因此,控制开坯时的加热温度为900~1200℃(例如,900℃、950℃、1000℃、1050℃、1100℃、1150℃、1200℃)。开坯变形量过大很容易导致坯料开裂,并且在镦粗时发生失稳现象;过小则起不到破碎铸态组织的作用,单一火次的变形量较小时,需要增加变形火次,从而导致生产成本增大、生产效率降低。因此,控制开坯变形量为20%~50%(例如,20%、25%、30%、35%、40%、45%、50%)。
具体的,上述步骤1中,制坯时的温度过高会导致晶粒长大,为后续挤压控制晶粒度带来困难;过低则金属变形抗力增大,需要的设备吨位增大。因此,控制制坯时的加热温度为1060~1120℃(例如,1060℃、1070℃、1080℃、1090℃、1100℃、1110℃、1120℃)。制坯变形量过大会导致坯料变形时失稳,锭身产生折叠等缺陷,后续需机加工清除,造成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增大。因此,要根据目标挤压坯料直径来确定开坯后棒料的直径,控制制坯时的变形量小于70%。
具体的,上述步骤3中,在垂直挤压机上挤压且操作方便时,第二挤压段3也可不与预挤压坯段2焊接,第二挤压段3的加热温度可低于预挤压坯段2的加热温度50~100℃,这样可增加第二挤压段3的强度,有利于缩尾的进一步减小。挤压时第二挤压段3先放在挤压杆上,与挤压杆对中,再将预挤压坯段2置于第二挤压段3上并对中,然后挤压。
具体的,上述挤压坯的挤压方法包括:对挤压坯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930~1080℃,挤压坯热透后继续保温1~4h,然后出炉进行热挤压得到镍基合金棒料。其中,热挤压前对挤压坯进行喷涂润滑剂处理;如图4所示,挤压时,第一挤压段1先进入挤压模。
具体的,上述挤压坯挤压时,为了防止第一挤压段1、预挤压坯段2和第二挤压段3高温加热时产生氧化皮,导致出炉后涂不上玻璃润滑剂,同时也可减少“除鳞”工序。挤压坯入炉前在其表面喷涂防氧化涂料。
具体的,上述挤压坯挤压时,热挤压前对挤压坯进行润滑剂处理,润滑剂包括玻璃垫和涂覆于预挤压坯段2及第一挤压段1表面的玻璃粉,玻璃垫置于挤压模与第一挤压段1之间。
具体的,上述挤压坯挤压时,挤压比太小时不能充分发挥挤压工艺通过大变形来细化晶粒组织的优势;挤压比太大则需要模具具有很高的强度和硬度,且模具的磨损增加,减少模具寿命,造成成本增加,另外会增大挤压机的吨位需求,不具有普适性。挤压速度太慢,坯料的散热时间增加,导致坯料表面温度降低、变形抗力增大,挤压后期可能挤不动;挤压速度太快则摩擦力增大,导致挤压力增大,同时变形速度太快不利于再结晶细化晶粒。因此,控制热挤压时挤压比为2~9,如2、4、6、9等,挤压速度为5~30mm/s,如5mm/s、10mm/s、15mm/s、20mm/s、25mm/s、30mm/s。
具体的,上述挤压坯挤压后得到的镍基合金棒料的组织均匀细小,头部、尾部与中段的晶粒度级差小于或等于1级。
具体的,上述挤压坯挤压后得到的镍基合金棒料的材料利用率达到90%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挤压坯的有益效果通过以下具体实施例的数据得到支撑。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挤压坯,本实施例用于制备直径为Φ300mm的镍基合金细晶棒料。挤压坯自上而下包括第一挤压段1、预挤压坯段2和第二挤压段3,预挤压坯段2为圆柱形锻坯,直径为600mm,预挤压坯段2的头部焊接有奥氏体不锈钢圆柱形垫片作为第一挤压段1,预挤压坯段2的尾部焊接有不锈钢圆环形垫片作为第二挤压段3,尺寸如下:圆柱形垫片的高度为60mm,圆柱形垫片一端倒圆角半径为r30mm;圆环形垫片的高度为180mm,圆环形垫片的内径为圆柱形锻坯直径的1/3。
挤压坯的制造方法和挤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自由锻水压机采用自由镦粗的方式对镍基合金Φ508mm铸锭进行开坯锻造:铸锭经均匀化处理后将温度降到1100℃,待铸锭温度均匀后出炉进行开坯,开坯变形量为40%,镦粗后进行规圆,保证坯料直径为600mm。
步骤2、对制坯完成的坯料进行表面机械加工,车掉黑皮和表面缺陷,坯料整体光洁度为Ra6.3,得到圆柱形锻坯作为预挤压坯段2。
步骤3、加工出一个奥氏体不锈钢圆柱形垫片和一个奥氏体不锈钢圆环形垫片,圆柱形垫片的高度为60mm,圆柱形垫片的一端倒圆角,圆角半径r30mm;圆环形垫片的高度为180mm,内径为圆柱形锻坯直径的1/3。将圆柱形垫片无倒圆一面焊接到圆柱形锻坯一端上作为第一挤压段1,将圆环形垫片焊接到圆柱形锻坯另一端作为第二挤压段3,保证三者轴心对齐。
步骤4、在焊接好的挤压坯表面喷涂防氧化涂料,涂料干结后入炉加热,加热温度为1020℃,挤压坯热透后继续保温3h,然后出炉进行热挤压,挤压前挤压坯表面涂覆玻璃润滑剂,第一挤压段1先进入挤压模,将玻璃润滑垫夹在挤压模与第一挤压段1之间,挤压速度为20mm/s,整体挤压比为4。
考虑到挤压完成后头部的不锈钢圆柱形垫片一般很容易脱落,头部的圆弧状凸起减轻,挤压坯全部被挤出,尾部有部分合金金属包覆不锈钢垫环,将粘连的不锈钢垫环全部切除。通过此方法生产的棒料,头尾质量均良好,表面质量良好,机加工量很小,可实现预挤压坯段的92%的材料利用率。棒料有效区轴向晶粒度为5~6级,晶粒度级差为1级,镍基合金棒料的整体组织均匀性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挤压坯,用于制备直径为Φ150mm的镍基合金细晶棒料。挤压坯自上而下包括第一挤压段1、预挤压坯段2和第二挤压段3,预挤压坯段2为圆柱形锻坯,直径为350mm,预挤压坯段2的头部焊接有奥氏体不锈钢圆柱形垫片作为第一挤压段1,不锈钢圆环形垫片作为第二挤压段3,尺寸如下:圆柱形垫片的高度为40mm,圆柱形垫片一端倒圆角;圆环形垫片的高度为150mm,圆环形垫片的内径为圆柱形锻坯直径的1/4。
挤压坯的制造方法和挤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铸锭经均匀化处理后利用自由锻液压机采用镦粗+拔长的方式进行制坯,制坯加热温度为1080℃,镦粗变形量为50%,镦粗后拔长至Φ350mm。
步骤2、将坯料进行表面机加工处理,去除黑皮和缺陷,获得表面光整的圆柱形锻坯作为预挤压坯段2。
步骤3、用奥氏体不锈钢加工出一个圆柱形垫片(作为第一挤压段1)和一个圆环形垫片(作为第二挤压段3),圆柱形垫片的高度为40mm,一端倒圆角;圆环形垫片的高度为150mm,内径为挤压坯料直径的1/4。将圆柱形不锈钢垫片未倒圆角一面焊接到挤压坯的一端,焊接时两者轴心重合。圆环形垫片不进行焊接。
步骤4、将第一挤压段和预挤压坯段加热到990℃,将圆环形垫片加热到930℃,入炉前表面均匀喷涂防氧化涂料,坯料均温后继续保温2h,然后出炉进行热挤压,挤压前坯料表面涂覆玻璃润滑剂,第一挤压段1先进入挤压模,将玻璃润滑垫置于挤压模和第一挤压段1之间。挤压速度30mm/s,挤压比5.5。
挤压后头部的不锈钢圆柱形垫片自动脱落,棒料头部圆帽状凸起较小;组合坯料全部挤出,将尾部粘连的不锈钢垫环全部切除。头尾质量均良好,表面质量良好,机加工量很小,棒料有效区轴向晶粒度为5.5~6.5级,级差1级。经测量计算,与不加垫片的传统挤压方式相比,本申请可将预挤压坯段的材料利用率提高到94%。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挤压坯,本实施例用于制备直径为Φ300mm的镍基合金棒料。挤压坯自上而下包括第一挤压段1、预挤压坯段2和第二挤压段3,预挤压坯段2为圆柱形锻坯,直径为900mm,预挤压坯段2的头部焊接有奥氏体不锈钢圆柱形垫片作为第一挤压段1,预挤压坯段2的尾部焊接有奥氏体不锈钢圆环形垫片作为第二挤压段3,尺寸如下:圆柱形垫片的高度为100mm,圆柱形垫片一端倒圆角半径为r50mm;圆环形垫片的高度为200mm,圆环形垫片的内径为圆柱形锻坯直径的1/3。
挤压坯的制造方法和挤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自由锻水压机采用自由镦粗的方式对镍基合金Φ660mm铸锭进行开坯锻造:铸锭经均匀化处理后将温度降到1120℃,待铸锭温度均匀后出炉进行开坯,开坯变形量为30%,镦粗后进行规圆,保证坯料直径为900mm。
步骤2、对制坯完成的坯料进行表面机械加工,车掉黑皮和表面缺陷,坯料整体光洁度为Ra6.3,得到圆柱形锻坯作为预挤压坯段2。
步骤3、加工出一个奥氏体不锈钢圆柱形垫片(作为第一挤压段1)和一个奥氏体不锈钢圆环形垫片(作为第二挤压段3),圆柱形垫片的高度为100mm,圆柱形垫片的一端倒圆角,圆角半径r50mm;圆环形垫片的高度为200mm,内径为圆柱形锻坯直径的1/3。将圆柱形垫片无倒圆一面焊接到圆柱形锻坯一端上,将圆环形垫片焊接到圆柱形锻坯另一端,保证三者轴心对齐。
步骤4、在焊接好的挤压坯表面喷涂防氧化涂料,涂料干结后入炉加热,加热温度为1080℃,挤压坯热透后继续保温4h,然后出炉进行热挤压,挤压前挤压坯表面涂覆玻璃润滑剂,第一挤压段1先进入挤压模,将玻璃润滑垫夹在挤压模与第一挤压段1之间,挤压速度为10mm/s,整体挤压比为9。
考虑到挤压完成后头部的不锈钢圆柱形垫片一般很容易脱落,头部的圆弧状凸起减轻,组合坯料全部被挤出,尾部有部分合金金属包覆不锈钢垫环,将粘连的不锈钢垫环全部切除。通过此方法生产的棒料,头尾质量均良好,表面质量良好,机加工量很小,可实现预挤压坯段的90%的材料利用率。棒料有效区轴向晶粒度为5~6级,晶粒度级差为1级,镍基合金棒料的整体组织均匀性好。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挤压坯,本实施例用于制备直径为Φ400mm的镍基合金细晶棒料。挤压坯自上而下包括第一挤压段1、预挤压坯段2和第二挤压段3,预挤压坯段2为圆柱形锻坯,直径为600mm,预挤压坯段2的头部焊接有奥氏体不锈钢圆柱形垫片作为第一挤压段1,预挤压坯段2的尾部焊接有奥氏体不锈钢圆环形垫片作为第二挤压段3,尺寸如下:圆柱形垫片的高度为80mm,圆柱形垫片一端倒圆角半径为r40mm;圆环形垫片的高度为300mm,圆环形垫片的内径为圆柱形锻坯直径的1/2。
挤压坯的制造方法和挤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自由锻水压机采用自由镦粗的方式对镍基合金Φ760mm铸锭进行开坯锻造:铸锭经均匀化处理后将温度降到1150℃,待铸锭温度均匀后出炉进行开坯,开坯变形量为40%,镦粗后进行规圆,保证坯料直径为600mm。
步骤2、对制坯完成的坯料进行表面机械加工,车掉黑皮和表面缺陷,坯料整体光洁度为Ra6.3,得到圆柱形锻坯作为预挤压坯段2。
步骤3、加工出一个奥氏体不锈钢圆柱形垫片(作为第一挤压段1)和一个奥氏体不锈钢圆环形垫片(作为第二挤压段3),圆柱形垫片的高度为80mm,圆柱形垫片的一端倒圆角,圆角半径r40mm;圆环形垫片的高度为300mm,内径为圆柱形锻坯直径的1/2。将圆柱形垫片无倒圆一面焊接到圆柱形锻坯一端上,将圆环形垫片焊接到圆柱形锻坯另一端,保证三者轴心对齐。
步骤4、在焊接好的挤压坯表面喷涂防氧化涂料,涂料干结后入炉加热,加热温度为1000℃,挤压坯热透后继续保温3h,然后出炉进行热挤压,挤压前挤压坯表面涂覆玻璃润滑剂,第一挤压段1先进入挤压模,将玻璃润滑垫夹在挤压模与圆柱形垫片之间,挤压速度为15mm/s,整体挤压比为2.25。
考虑到挤压完成后头部的不锈钢圆柱形垫片一般很容易脱落,头部的圆弧状凸起减轻,组合坯料全部被挤出,尾部有部分合金金属包覆不锈钢垫环,将粘连的不锈钢垫环全部切除。通过此方法生产的棒料,头尾质量均良好,表面质量良好,机加工量很小,可实现预挤压坯段的90%的材料利用率。棒料有效区轴向晶粒度为4.5~5.5级,晶粒度级差为1级,镍基合金棒料的整体组织均匀性好。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挤压坯,本实施例用于制备直径为Φ350mm的镍基合金细晶棒料。挤压坯自上而下包括第一挤压段1、预挤压坯段2和第二挤压段3,预挤压坯段2为圆柱形锻坯,直径为700mm,预挤压坯段2的头部焊接有奥氏体不锈钢圆柱形垫片作为第一挤压段1,预挤压坯段2的尾部焊接有奥氏体不锈钢圆环形垫片作为第二挤压段3,尺寸如下:圆柱形垫片的高度为50mm,圆柱形垫片一端倒圆角半径为r20mm;圆环形垫片的高度为200mm,圆环形垫片的内径为圆柱形锻坯直径的1/4。
挤压坯的制造方法和挤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自由锻水压机采用自由镦粗的方式对镍基合金Φ480mm铸锭进行开坯锻造:铸锭经均匀化处理后将温度降到1140℃,待铸锭温度均匀后出炉进行开坯,开坯变形量为50%,镦粗后进行规圆,保证坯料直径为700mm。
步骤2、对制坯完成的坯料进行表面机械加工,车掉黑皮和表面缺陷,坯料整体光洁度为Ra6.3,得到圆柱形锻坯作为预挤压坯段2。
步骤3、加工出一个不锈钢圆柱形垫片(作为第一挤压段1)和一个不锈钢圆环形垫片(作为第二挤压段3),圆柱形垫片的高度为50mm,圆柱形垫片的一端倒圆角,圆角半径r20mm;圆环形垫片的高度为200mm,内径为圆柱形锻坯直径的1/4。将圆柱形垫片无倒圆一面焊接到圆柱形锻坯一端上,将圆环形垫片焊接到圆柱形锻坯另一端,保证三者轴心对齐。
步骤4、在焊接好的挤压坯表面喷涂防氧化涂料,涂料干结后入炉加热,加热温度为1050℃,挤压坯热透后继续保温4h,然后出炉进行热挤压,挤压前挤压坯表面涂覆玻璃润滑剂,第一挤压段1先进入挤压模,将玻璃润滑垫夹在挤压模与第一挤压段1之间,挤压速度为25mm/s,整体挤压比为4。
考虑到挤压完成后头部的不锈钢圆柱形垫片一般很容易脱落,头部的圆弧状凸起减轻,组合坯料全部被挤出,尾部有部分合金金属包覆不锈钢垫环,将粘连的不锈钢垫环全部切除。通过此方法生产的棒料,头尾质量均良好,表面质量良好,机加工量很小,可实现91%的材料利用率。棒料有效区轴向晶粒度为5~6级,晶粒度级差为1级,镍基合金棒料的整体组织均匀性好。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传统的挤压制造镍基合金棒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自由锻水压机采用自由镦粗的方式对镍基合金Φ508mm铸锭进行开坯锻造:铸锭经均匀化处理后将温度降到1100℃,待铸锭温度均匀后出炉进行开坯,开坯变形量为30%,镦粗后进行规圆,保证坯料直径为600mm。
步骤2、对制坯完成的坯料进行表面机械加工,车掉黑皮和表面缺陷,将坯料头部一端进行倒圆角,圆角半径为r100mm,坯料整体光洁度为Ra6.3,得到圆柱形锻坯。
步骤3、在圆柱形锻坯表面喷涂防氧化涂料,涂料干结后入炉加热,加热温度为1020℃,坯料热透后继续保温3h,然后出炉进行热挤压,挤压前坯料表面涂覆玻璃润滑剂,坯料的头部先进入挤压模,将玻璃润滑垫夹在挤压模与坯料的头部之间,挤压速度为20mm/s,整体挤压比为4。
本对比例得到的棒料的头部晶粒度为3级,中间的晶粒度为5级,尾部的晶粒度为2级,整体的组织均匀性较差。将头部和尾部全部切除,材料利用率为78%。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挤压制造镍基合金棒料的方法,其步骤与实施例1的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中,圆柱形锻坯的尾部焊接的也是圆柱形垫片而不是圆环形垫片。
本对比例得到的棒料的头部晶粒度为5级,中间的晶粒度为6级,尾部的晶粒度为3.5级,整体的组织均匀性较差。将头部和尾部全部切除,材料利用率为82%。
实施例1-5和对比例1-2的结果表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高材料利用率的挤压坯及其制造方法和挤压方法能够使坯料整体应变更加均匀,减小轴向晶粒度级差(例如级差在1以下);能大大提高昂贵的镍基合金材料的利用率(例如,利用率90%以上),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挤压坯,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坯自上而下包括第一挤压段(1)、预挤压坯段(2)和第二挤压段(3);
所述第一挤压段(1)设置在所述预挤压坯段(2)的头部,所述第一挤压段(1)用于改善所述预挤压坯段(2)的头部应力;
所述第二挤压段(3)设置在所述预挤压坯段(2)的尾部,所述第二挤压段(3)用于改善所述预挤压坯段(2)的尾部缩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挤压坯段(2)为圆柱形,所述第一挤压段(1)为圆柱形,所述第二挤压段(3)为圆环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压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段(1)为圆柱形垫片,所述第二挤压段(3)为圆环形垫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挤压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段(1)的高度H1为1/15~1/6D,其中,D为预挤压坯段(2)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挤压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段(1)的高度H1为40~100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挤压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段(1)的直径等于预挤压坯段(2)的直径D。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挤压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挤压段(3)的高度H2满足下式:
Figure FDA0002966411320000011
式中:α为挤压模的模角;λ为挤压比;x为定径带的长度;R为预挤压坯段的半径;η为第二挤压段(3)的内径与预挤压坯段(2)的直径的比值。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挤压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挤压段(3)的高度为100~300mm。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挤压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挤压段(3)的内径为预挤压坯段(2)的直径的1/4~1/2。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挤压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段(1)的一端进行倒圆角,所述圆角的半径为r20~r50mm。
CN202120490995.XU 2021-03-08 2021-03-08 一种挤压坯 Active CN2144173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90995.XU CN214417332U (zh) 2021-03-08 2021-03-08 一种挤压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90995.XU CN214417332U (zh) 2021-03-08 2021-03-08 一种挤压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17332U true CN214417332U (zh) 2021-10-19

Family

ID=78072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90995.XU Active CN214417332U (zh) 2021-03-08 2021-03-08 一种挤压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173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19772B2 (ja) 継目無管の製造方法
CN111097808B (zh) 一种gh4169合金棒料的制备方法
CN110405121B (zh) 一种大型支承辊锻件的锻造方法
CN102489952B (zh) 一种钛合金厚壁耐压筒体的制造方法
CN112453085B (zh) 一种难变形高温合金铸锭连续复合挤压开坯方法
CN100544879C (zh) 大型鱼雷罐下料及组焊方法
CN106884118A (zh) 锻造电渣复合高速钢轧辊及其制造方法
CN105935733A (zh) 一种大尺寸高强铝合金锻饼的制备方法
CN101284348B (zh) 板焊水冷管模的制作工艺
CN109500188A (zh) 一种钼坩埚双轮错距热态强力旋压成形装置与方法
CN1730185A (zh) 钢板热卷制平焊法兰工艺技术
CN112404163A (zh) 一种高性能难变形金属精密无缝管材制备方法
CN106381488A (zh) 连铸结晶器足辊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14054533A (zh) 一种高材料利用率的挤压坯及其制造方法
CN214417332U (zh) 一种挤压坯
CN219483795U (zh) 一种用于挤压大规格镍基合金棒料的大型挤压机
CN107414326B (zh) 一种结晶器足辊表面堆焊工艺及工件装夹工装
CN109719249A (zh) 一种Ta1材料薄壁高筒件的胀形成形方法
CN111589869B (zh) 一种2219铝合金管的高强韧二辊斜轧穿孔方法
CN117167644A (zh) 一种双层合金复合的棒线材和生产工艺
CN114054532B (zh) 一种提升挤压制造镍基合金棒料材料利用率的方法
CN114523061B (zh) 高压容器单层厚壁筒体的分段式挤压成形方法及容器
CN109772890A (zh) 一种大尺寸高温合金棒材的超细晶轧制方法
CN109909295A (zh) 一种大尺寸铝合金棒材的超细晶轧制方法
CN112317662B (zh) 一种难变形高温合金挤压-镦拔复合开坯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