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03922U - 一种直线式洁净软管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线式洁净软管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03922U
CN214403922U CN202021852725.0U CN202021852725U CN214403922U CN 214403922 U CN214403922 U CN 214403922U CN 202021852725 U CN202021852725 U CN 202021852725U CN 214403922 U CN214403922 U CN 2144039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se
assembly
elastic
pump
cr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5272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阳波
刘振
陶海军
施俊
陈智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Zhixian Technology Co ltd
Hunan Zeniths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Zhix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Zhix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Zhix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5272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039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039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039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线式洁净软管泵,包括:泵体组件、软管组件、压管组件和截流组件;软管组件、压管组件和截流组件均安装在泵体内;软管组件包括弹性软管,弹性软管与截流组件连接,截流组件用于夹持和松开弹性软管;压管组件包括驱动机构和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摇杆机构的两侧均安装有弹性软管;曲柄摇杆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工作时,驱动机构用来驱动曲柄摇杆机构做往复运动并对弹性软管进行挤压或松开操作,以实现物料输送。本实用新型的软管泵具有结构紧凑、原理简单、拆装方便等优点。物料仅与弹性软管接触,而不与泵体中的其他机械组件接触,提高了物料的清洁度,大大降低了物料被污染的风险,尤其适用于清洁流体的计量输送。

Description

一种直线式洁净软管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容积式输送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线式洁净软管泵。
背景技术
软管泵属于蠕动泵的范畴,它们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分。软管泵就像用手指夹挤一根充满流体的软管,随着手指向前滑动,管内流体向前移动。只是在软管泵中,由滚轮取代了手指。通过对软管泵中的弹性输送软管交替进行挤压和释放实现泵送流体,就像用两根手指夹挤软管一样,滚轮挤压弹性软管并转动,软管内形成正、负压两腔,液体随之流动排出。软管泵因其具有无污染、自吸能力强、结构简单及较佳精确度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包括了化工行业、制药行业、食品灌装行业等等。
在现有的旋转式软管泵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1、旋转式软管泵在灌装时,由滚轮挤压弹性软管并进行转动,滚轮与弹性软管外管壁直接接触,造成弹性软管外管壁磨损较大,降低了软管的使用寿命;此外,在软管泵的启停过程中,滚轮转动容易带动弹性软管位置移动,造成错位,从而影响软管泵的灌装精度。
2、旋转式软管泵在灌装时,滚轮在挤压软管的时候需要完全压紧并进行方向滚动,具体的,滚轮需要较大的压力挤压软管使其内壁贴合,即软管内形成两个互不相通的容积腔,如此,随着滚轮的运动,软管内壁之间相互接触,造成内摩擦磨损,磨损颗粒掉入物料中造成污染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小巧、洁净无污染、使用方便、低脉冲、无噪音的直线式洁净软管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线式洁净软管泵,包括:泵体组件、软管组件、压管组件和截流组件;所述软管组件、压管组件和截流组件均安装在泵体内;所述软管组件包括弹性软管,所述弹性软管与截流组件连接,所述截流组件用于夹持和松开弹性软管;所述压管组件包括驱动机构和曲柄摇杆机构,所述曲柄摇杆机构的两侧均安装有弹性软管;所述曲柄摇杆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来驱动曲柄摇杆机构做往复运动并对弹性软管进行挤压或松开操作,以实现物料输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曲柄摇杆机构包括曲柄轴套、传动连杆和压管块;所述曲柄轴套的一端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传动连杆连接;所述传动连杆远离曲柄轴套的端部与压管块连接;所述压管块的两侧均安装有弹性软管;所述驱动机构用来驱动曲柄轴套和传动连杆做往复运动,以带动压管块运动并对弹性软管进行挤压或松开操作,以实现物料输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泵体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泵体底座、软管安装座和上盖板;所述驱动机构、曲柄轴套和传动连杆均安装在泵体底座内;所述弹性软管和压管块均安装在软管安装座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管块通过固定轴与软管安装座连接;所述固定轴与压管块连接的两端均设有向心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管安装座两端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固定弹性软管和截流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管组件还包括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位于泵体外部两端,用于实现泵体内两组弹性软管的合流或分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软管出入泵壳的两端分别与截流组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截流组件为单向阀或电磁阀或夹管阀或通断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直线式洁净软管泵,通过将软管组件、压管组件和截流组件均安装在泵体内,将弹性软管安装在压管组件的曲柄摇杆机构两侧,同时还将曲柄摇杆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具有结构紧凑、原理简单、拆装方便等优点。工作时,驱动机构驱动曲柄摇杆机构做往复运动并对弹性软管进行挤压或松开操作,以完成物料输送。物料仅与弹性软管接触,而不与泵体中的其他机械组件接触,提高了物料的清洁度,大大降低了物料被污染的风险,尤其适用于清洁流体的计量输送。此外,需要对不同种类的物料进行计量输送或是需要改变灌装量时,只需更换弹性软管即可,既避免了不同物料间的交叉污染,又可以很好的满足不同灌装量的工作需求。
2.本实用新型的直线式洁净软管泵,通过曲柄轴套、传动连杆和压管块组成曲柄摇杆机构,并在压管块的两侧均设置了弹性软管,通过压管块的左右摆动依次对两侧的弹性软管进行挤压。具体的,为减小压管块对弹性软管的挤压磨损,压管块的外轮廓曲线可以根据实际的转动角度进行加工,以实现逐渐下压、且不完全压紧弹性软管,即下压程度不完全,使得弹性软管的内腔管壁之间无接触,降低了软管内腔的自磨损,既避免了软管内壁之间相互接触而造成内摩擦磨损,也避免了磨损颗粒掉入物料中造成污染的风险。此外,由于压管块与弹性软管之间是不完全挤压,一方面可以减少弹性软管复原所需的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弹性软管大幅度快速回复而出现高强度脉冲,提高了泵体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直线式洁净软管泵的结构原理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直线式洁净软管泵的结构原理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直线式洁净软管泵的结构原理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直线式洁净软管泵的结构原理示意图之四。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直线式洁净软管泵的剖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泵体组件;11、泵体底座;12、软管安装座;121、凹槽;13、上盖板;2、软管组件;21、三通接头;22、弹性软管;3、压管组件;31、驱动机构;32、曲柄轴套;33、传动连杆;34、压管块;35、向心轴承;36、固定轴;4、截流组件;41、截流组件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直线式洁净软管泵,包括:泵体组件1、软管组件2、压管组件3和截流组件4;软管组件2、压管组件3和截流组件4均安装在泵体内;软管组件2包括弹性软管22,弹性软管22与截流组件4连接,截流组件4用于夹持和松开弹性软管22;压管组件3包括驱动机构31和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摇杆机构的两侧均安装有弹性软管22;曲柄摇杆机构与驱动机构31连接,工作时,驱动机构31用来驱动曲柄摇杆机构做往复运动并对弹性软管22进行挤压或松开操作,以实现物料输送。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软管组件2、压管组件3和截流组件4均安装在泵体内,将弹性软管22安装在压管组件3的曲柄摇杆机构两侧,同时还将曲柄摇杆机构与驱动机构31连接,具有结构紧凑、原理简单、拆装方便等优点。工作时,驱动机构31驱动曲柄摇杆机构做往复运动并对弹性软管22进行挤压或松开操作,以完成物料输送。物料仅与弹性软管22接触,而不与泵体中的其他机械组件接触,提高了物料的清洁度,大大降低了物料被污染的风险,尤其适用于清洁流体的计量输送。此外,需要对不同种类的物料进行计量输送或是需要改变灌装量时,只需更换弹性软管22即可,既避免了不同物料间的交叉污染,又可以很好的满足不同灌装量的工作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弹性软管22的一端伸出软管泵供物料输入,弹性软管22的另一端穿过软管泵输出物料。曲柄摇杆机构通过依次挤压两侧的弹性软管22,使物料从弹性软管22的一端吸入管内后从该弹性软管22的另一端流出。弹性软管22出入泵壳的两端口均对应设置有截流组件4。
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曲柄摇杆机构包括曲柄轴套32、传动连杆33和压管块34;曲柄轴套32的一端与驱动机构31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传动连杆33连接;传动连杆33远离曲柄轴套32的端部与压管块34连接;压管块34的两侧均安装有弹性软管22;驱动机构31用来驱动曲柄轴套32和传动连杆33做往复运动,以带动压管块34运动并对弹性软管22进行挤压或松开操作,以实现物料输送。
本实施例中,通过曲柄轴套32、传动连杆33和压管块34组成曲柄摇杆机构,并在压管块34的两侧均设置了弹性软管22,通过压管块34的左右摆动依次对两侧的弹性软管22进行挤压。具体的,在驱动机构31的驱动下,曲柄轴套32发生转动并带动传动连杆33,传动连杆33带动压管块34摆动以实现对弹性软管22的挤压或松开。可以理解,为减小压管块34对弹性软管22的挤压磨损,压管块34的外轮廓曲线可以根据实际的转动角度进行加工,以实现逐渐下压、且不完全压紧弹性软管22,即下压程度不完全,使得弹性软管22的内腔管壁之间无接触,降低了软管内腔的自磨损,既避免了软管内壁之间相互接触而造成内摩擦磨损,也避免了磨损颗粒掉入物料中造成污染的风险。此外,由于压管块34与弹性软管22之间是不完全挤压,一方面可以减少弹性软管22复原所需的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弹性软管22大幅度快速回复而出现高强度脉冲。进一步的,压管块34的外轮廓可以是椭圆形,也可以是两端带有一定圆弧曲线的其他结构,只要能够减小压管块34与弹性软管22之间的磨损,且不会影响弹性软管22的正常使用寿命即可。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1可以是动力电机。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1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动力输出功能的机构。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泵体组件1包括依次连接的泵体底座11、软管安装座12和上盖板13;驱动机构31、曲柄轴套32和传动连杆33均安装在泵体底座11内;弹性软管22和压管块34均安装在软管安装座12内。进一步的,压管块34通过固定轴36与软管安装座12连接;固定轴36与压管块34连接的两端均设有向心轴承35。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驱动机构31、曲柄轴套32和传动连杆33设置在最底层的泵体底座11内,将压管块34、固定轴36和弹性软管22安装在软管安装座12中,避免了传动机械组件与弹性软管22直接接触,提高了泵体内部组件的有序性,且便于各组件的快速拆装维护。通过设置上盖板13将弹性软管22和压管块34都密封在软管安装座12内,防止灰尘或其他杂质落入泵体中,提高了泵体自身的清洁度,也便于日常的清洁维护。在软管泵的运行过程中,压管块34以固定轴36为中心做一定角度的左右摆动,以实现依次挤压或松开两侧的弹性软管22,完成物料输送。通过向心轴承35的辅助,避免压管块34在摆动过程中发生位移偏差,提高了压管块34的摆动稳定性,进而提高软管泵的计量精度稳定性。
如图2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软管安装座12两端均设有凹槽121,凹槽121用于固定弹性软管22和截流组件4。具体的,截流组件接头41卡设在凹槽121内,弹性软管22分别连接在截流组件接头41两端,以截流组件接头41为分界点,与截流组件接头41一端连接的弹性软管22伸入泵体内,与截流组件接头41另一端连接的弹性软管22设置在泵体外。本实施例中,在软管安装座12两端均设置了两个凹槽121,且相应设置了四个截流组件接头41,以实现泵体内安装两组弹性软管22。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一根弹性软管22依次穿过压管块34两侧。通过将截流组件接头41卡设在凹槽121内,一方面可以同时实现截流组件4和弹性软管22与软管安装座12的固定连接,另一方面,需要更换软管组件时,只需将截流组件接头41从凹槽121内取出,即可实现软管组件的快速更换,既高效又便捷。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软管组件2还包括三通接头21;三通接头21位于泵体外部两端,用于实现泵体内两组弹性软管22的合流或分流。具体的,位于泵体外部两端的弹性软管22可以通过三通接头21实现串联,如此,通过压管块34的左右摆动依次对两侧的弹性软管22进行挤压,即可实现物料的持续输送,提高了软管泵的工作效率。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弹性软管22出入泵壳的两端分别与截流组件4连接。截流组件4与弹性软管22配合以进行防回流操作。可以理解,根据实际需要,截流组件4具体可以是单向阀或电磁阀或夹管阀或通断阀,但也不仅限于通断阀和上述阀组。
工作时,驱动机构31的驱动力通过曲柄轴套32传递至传动连杆33,在传动连杆33的带动下,压管块34以固定轴36为中心做一定角度的正向摆动,以挤压一侧的弹性软管22。具体的,压管块34对弹性软管22进行不完全挤压,即,弹性软管22的内腔管壁不接触。被压管块34下压的弹性软管22内腔空间变小,管腔内流体压力增大,此时,弹性软管22出口端的截流组件4打开,管腔内流体排出,实现物料输送。随着压管块34逐渐下压弹性软管22,管腔内的物料持续平稳排出。
当压管块34运动到达预设位置时,弹性软管22出口端的截流组件4关闭,进口端的截流组件4打开。驱动机构31驱动曲柄轴套32反向摆动,传动连杆33带动压管块34反向摆动以松开一侧的弹性软管22而压向另一侧的弹性软管22。压管块34反向摆动并逐渐松开一侧的弹性软管22,弹性软管22依靠自身弹性恢复使得管腔内空间增大而形成负压,将物料吸入管腔。与此同时,另一侧弹性软管22则在压管块34的挤压下进行物料输送。
在驱动机构31的驱动下,传动连杆33带动压管块34如此左右摆动一周期,压管块34两侧的弹性软管22各自完成一次吸压过程,实现流体输送。通过泵体外部两端设置的三通接头21,实现了物料的持续输送,提高了软管泵的工作效率。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和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直线式洁净软管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组件(1)、软管组件(2)、压管组件(3)和截流组件(4);所述软管组件(2)、压管组件(3)和截流组件(4)均安装在泵体内;所述软管组件(2)包括弹性软管(22),所述弹性软管(22)与截流组件(4)连接,所述截流组件(4)用于夹持和松开弹性软管(22);所述压管组件(3)包括驱动机构(31)和曲柄摇杆机构,所述曲柄摇杆机构的两侧均安装有弹性软管(22);所述曲柄摇杆机构与驱动机构(31)连接,工作时,所述驱动机构(31)用来驱动曲柄摇杆机构做往复运动并对弹性软管(22)进行挤压或松开操作,以实现物料输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式洁净软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摇杆机构包括曲柄轴套(32)、传动连杆(33)和压管块(34);所述曲柄轴套(32)的一端与驱动机构(31)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传动连杆(33)连接;所述传动连杆(33)远离曲柄轴套(32)的端部与压管块(34)连接;所述压管块(34)的两侧均安装有弹性软管(22);所述驱动机构(31)用来驱动曲柄轴套(32)和传动连杆(33)做往复运动,以带动压管块(34)运动并对弹性软管(22)进行挤压或松开操作,以实现物料输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式洁净软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组件(1)包括依次连接的泵体底座(11)、软管安装座(12)和上盖板(13);所述驱动机构(31)、曲柄轴套(32)和传动连杆(33)均安装在泵体底座(11)内;所述弹性软管(22)和压管块(34)均安装在软管安装座(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线式洁净软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管块(34)通过固定轴(36)与软管安装座(12)连接;所述固定轴(36)与压管块(34)连接的两端均设有向心轴承(3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线式洁净软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安装座(12)两端均设有凹槽(121),所述凹槽(121)用于固定弹性软管(22)和截流组件(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线式洁净软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组件(2)还包括三通接头(21);所述三通接头(21)位于泵体外部两端,用于实现泵体内两组弹性软管(22)的合流或分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直线式洁净软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软管(22)出入泵壳的两端分别与截流组件(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线式洁净软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组件(4)为单向阀或电磁阀或夹管阀或通断阀。
CN202021852725.0U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直线式洁净软管泵 Active CN2144039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52725.0U CN214403922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直线式洁净软管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52725.0U CN214403922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直线式洁净软管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03922U true CN214403922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17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52725.0U Active CN214403922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直线式洁净软管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039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0679B (zh) 中央流双隔膜泵
CN214403922U (zh) 一种直线式洁净软管泵
CN213360378U (zh) 一种直线式单软管泵
CN200974298Y (zh) 新型全自动水泥发泡机
CN213360380U (zh) 一种直线式双软管泵
CN213360379U (zh) 一种直线式软管泵
CN215370186U (zh) 一种隔膜泵输送反抽集成单元
CN213775664U (zh) 一种单管旋转式蠕动泵
CN213775665U (zh) 一种双管旋转式蠕动泵
CN213360382U (zh) 一种竖直压管的旋转式软管泵
CN213360383U (zh) 一种升降式直线单管泵
CN213360381U (zh) 一种升降式直线双管泵
CN211737426U (zh) 一种旋转式双滚轮高精度蠕动泵
CN210509543U (zh) 一种电动隔膜泵
CN213360377U (zh) 一种横向压管的旋转式软管泵
CN210440173U (zh) 糊状物料输送装置和工程车辆
CN212615287U (zh) 一种直线式动管蠕动泵
JP3844523B2 (ja) ポンプ装置
CN110925175B (zh) 一种旋转式双滚轮高精度蠕动泵
CN111980892A (zh) 一种直线式动管蠕动泵
CN2190173Y (zh) 隔膜式计量泵
CN110925176B (zh) 一种双滚轮旋转式高精度蠕动泵
CN219281926U (zh) 一种挤压式蠕动泵
CN106194627B (zh) 微量计量泵
KR200234481Y1 (ko) 세정제 공급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