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15287U - 一种直线式动管蠕动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线式动管蠕动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15287U
CN212615287U CN202022100676.1U CN202022100676U CN212615287U CN 212615287 U CN212615287 U CN 212615287U CN 202022100676 U CN202022100676 U CN 202022100676U CN 212615287 U CN212615287 U CN 2126152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pump body
reciprocating motion
peristaltic pump
lin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0067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阳波
刘振
陶海军
施俊
陈智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Zhixian Technology Co ltd
Hunan Zeniths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Zhix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Zhix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Zhix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0067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152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152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152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线式动管蠕动泵,包括:泵体组件、管路组件、截流组件、压管组件和至少一组直线往复运动组件;所述截流组件用于夹持和松开管路组件;所述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和压管组件均安装在泵体组件上;所述管路组件与直线往复运动组件连接,随着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的往复运动,管路组件跟随做往复运动;所述压管组件对往复运动的管路组件进行挤压,从而完成物料的泵送计量。本实用新型的直线式动管蠕动泵具有结构简单、弹性软管使用寿命长、灌装效率高、计量精度稳定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直线式动管蠕动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流体灌装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线式动管蠕动泵。
背景技术
目前,在流体灌装领域所采用的多位机械式灌装泵包括了柱塞泵、蠕动泵、注射泵等等。其中,蠕动泵因具有无污染及较佳精确度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包括了化工行业、制药行业、食品灌装行业等等。为满足流体灌装在精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高要求,在蠕动泵的运行过程中需要通过滚轮持续挤压泵管,就像用两根手指夹挤软管一样,滚轮挤压软管并转动,软管内形成正、负压两腔,液体随之流动排出。在滚轮持续挤压软管的过程中,造成管路变形磨损严重,致使软管寿命短;而且软管产生形变,也使得蠕动泵的精度稳定性很难达到生产要求。此外,又因为软管在泵体内没有完全固定定位,滚轮旋转时容易带动软管错位移动,产生精度误差。上述问题致使现有的蠕动泵的精度稳定性一直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蠕动泵的应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弹性软管使用寿命长、灌装效率高、计量精度稳定的直线式动管蠕动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线式动管蠕动泵,包括:泵体组件、管路组件、截流组件、压管组件和至少一组直线往复运动组件;所述截流组件用于夹持和松开管路组件;所述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和压管组件均安装在泵体组件上;所述管路组件与直线往复运动组件连接,随着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的往复运动,管路组件跟随做往复运动;所述压管组件对往复运动的管路组件进行挤压,从而完成物料的泵送计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管组件包括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呈相对设置的活动滚轮和固定滚轮;所述固定滚轮固设在安装板上,所述活动滚轮通过偏心摆杆安装在固定滚轮的相对侧;所述管路组件包括弹性软管和管接头,所述管接头设置在弹性软管的两端;所述弹性软管穿行在活动滚轮和固定滚轮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管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动力部件,所述第二驱动动力部件固设在安装板上;所述偏心摆杆与第二驱动动力部件的输出端连接,并在第二驱动动力部件的驱动下旋转,以带动活动滚轮靠近或远离固定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泵体组件包括台板、固定泵体板和活动泵体板;所述固定泵体板固设在台板上,所述活动泵体板套设在固定泵体板外侧,并沿着固定泵体板的外侧往复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泵体板的侧部设有支架,所述弹性软管的两端分别通过管接头与支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动力部件、第一导向轴和丝杠;所述丝杠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驱动动力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丝杠的另一端与台板连接;所述第一导向轴的一端通过丝杠螺母与丝杠连接,所述第一导向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台板和固定泵体板,并与活动泵体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泵体组件包括泵体挡板;所述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动力部件和丝杠;所述丝杠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驱动动力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丝杠的另一端与泵体挡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丝杠上设有丝杠螺母,随着丝杠的转动,所述丝杠螺母在丝杠上进行往复运动;所述丝杠螺母上设有管接头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泵体挡板两端分别与第二导向轴固接,所述第二导向轴的设置方向与丝杠的设置方向相互平行;所述管接头卡板穿设在第二导向轴上,并沿着第二导向轴往复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泵体挡板和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均对称设置了两组,且两组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的运行状态完全相反;所述弹性软管两端的管接头分别与两组直线往复运动组件上的管接头卡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直线式动管蠕动泵,通过将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和压管组件均安装在泵体组件上;将管路组件与直线往复运动组件连接,且管路组件随着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的运动而往复运动,具有结构紧凑、原理简单的优点。工作时,压管组件对往复运动的管路组件进行挤压,从而完成物料的泵送计量。与现有的滚轮压管传动相比,本实用新型采取压管组件相对固定,而管路组件往复运动的灌装方式,避免了滚轮旋转时容易带动软管错位移动,加上截流组件的配合,有效提高了蠕动泵的精度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的直线式动管蠕动泵,通过采用滚轮组件进行压管,并且滚轮组件包括呈相对设置的活动滚轮和固定滚轮,通过第二驱动动力部件驱动活动滚轮靠近或远离固定滚轮,即可实现对往复运动的弹性软管进行挤压或松开,减小了滚轮组件对弹性软管的摩擦损耗,提高了弹性软管的使用寿命,也就降低了蠕动泵的运行成本。
3.本实用新型的直线式动管蠕动泵,通过对称设置两组运行状态完全相反的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并且将弹性软管的两端分别与两组直线往复运动组件连接,在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的带动下,弹性软管在活动滚轮和固定滚轮之间来回穿行,实现物料输送,确保蠕动泵高效工作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泵体组件的整体安装高度,使蠕动泵能够更好的运用于灭菌柜或隔离室等空间高度受限的工作场合。
4.本实用新型的直线式动管蠕动泵,通过管接头将弹性软管安装在泵体组件上,具有拆装方便、压管泵送过程完全可视化的优点;对不同种类的物料进行灌装或是需要改变灌装量时,只需更换弹性软管即可,避免了不同物料之间的交叉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直线式动管蠕动泵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向所示的压管组件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直线式动管蠕动泵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向所示的压管组件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直线式动管蠕动泵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第一驱动动力部件;2、联轴器;3、轴承;4、丝杠螺母;5、第一导向轴;6、丝杠;7、台板;8、固定泵体板;9、活动泵体板;10、支架;11、弹性软管;12、管接头;13、第二驱动动力部件;14、活动滚轮;15、偏心摆杆;16、管接头卡板;17、第二导向轴;18、固定滚轮;19、安装板;20、泵体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线式动管蠕动泵,包括:泵体组件、管路组件、截流组件、压管组件和至少一组直线往复运动组件;截流组件用于夹持和松开管路组件;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和压管组件均安装在泵体组件上;管路组件与直线往复运动组件连接,随着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的往复运动,管路组件跟随做往复运动;压管组件对往复运动的管路组件进行挤压,从而完成物料的泵送计量。
本实施例中,将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和压管组件均安装在泵体组件上;将管路组件与直线往复运动组件连接,且管路组件随着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的运动而往复运动,具有结构紧凑、原理简单的优点。工作时,压管组件对往复运动的管路组件进行挤压,从而完成物料的泵送计量。与现有的滚轮压管传动相比,本实用新型采取压管组件相对固定,而管路组件往复运动的灌装方式,避免了滚轮旋转时容易带动软管错位移动,加上截流组件的配合,有效提高了蠕动泵的精度稳定性。
图1为本实施例中直线式动管蠕动泵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则为图1中A向所示的压管组件的结构原理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压管组件包括滚轮组件,滚轮组件包括呈相对设置的活动滚轮14和固定滚轮18;固定滚轮18固设在安装板19上,活动滚轮14通过偏心摆杆15安装在固定滚轮18的相对侧。管路组件包括弹性软管11和管接头12,管接头12设置在弹性软管11的两端;弹性软管11穿行在活动滚轮14和固定滚轮18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弹性软管11的一端伸出泵体组件供物料输入,弹性软管11的另一端穿过泵体组件输出物料;滚轮组件挤压往复运动的弹性软管11,使物料从弹性软管11的一端吸入管内后从该弹性软管11的另一端流出。弹性软管11穿过泵体组件的出端口对应设置有截流组件(图中未示出),截流组件与弹性软管11配合以防止物料回流,实现物料的精密输送。可以理解,根据实际需要,截流组件具体可以是单向阀或夹管阀或电磁阀,或者通断阀,但也不仅限于通断阀和上述阀组。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压管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动力部件13,第二驱动动力部件13固设在安装板19上;所述偏心摆杆15与第二驱动动力部件13的输出端连接,并在第二驱动动力部件13的驱动下旋转,以带动活动滚轮14靠近或远离固定滚轮18。具体的,在第二驱动动力部件13的驱动下,偏心摆杆15带动活动滚轮14靠近或远离固定滚轮18,以实现挤压或松开弹性软管11。如图1所示,安装板19的一端与台板7固定连接,且安装板19的设置方向与固定泵体板8和活动泵体板9相一致,确保了活动滚轮14与固定滚轮18能够更好的实现软管挤压。
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滚轮组件进行压管,并且滚轮组件包括呈相对设置的活动滚轮14和固定滚轮18,通过第二驱动动力部件13驱动活动滚轮14靠近或远离固定滚轮18,即可实现对往复运动的弹性软管11进行挤压或松开,减小了滚轮组件对弹性软管11的摩擦损耗,提高了弹性软管11的使用寿命,也就降低了蠕动泵的运行成本。另外,本实施例中,通过固定滚轮18和活动滚轮14对弹性软管11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因而整机中没有设置固定盖板,也就使得弹性软管11处于完全裸露的状态,整机具有卫生清洁方便、部件更换方便的优点。可以理解,第二驱动动力部件13具体可以是动力电机。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驱动动力部件13也可以是其他动力源。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泵体组件包括台板7、固定泵体板8和活动泵体板9;固定泵体板8固设在台板7上,活动泵体板9套设在固定泵体板8外侧,并沿着固定泵体板8的外侧往复运动。进一步的,活动泵体板9的侧部设有支架10,弹性软管11的两端分别通过管接头12与支架10连接。具体的,压管组件通过安装板19设置在支架10的内侧,即支架10与压管组件位于弹性软管11的同一侧。在支架10与弹性软管11两端的管接头12的配合下,弹性软管11的主要工作段呈拉直状态。通过管接头12将弹性软管11安装在泵体组件上,具有拆装方便、压管泵送过程完全可视化的优点;对不同种类的物料进行灌装或是需要改变灌装量时,只需更换弹性软管11和管接头12即可,避免了不同物料之间的交叉污染。
本实施例中,随着活动泵体板9沿着固定泵体板8的外侧往复运动,连接在支架10上的弹性软管11也跟着做往复运动而穿行于活动滚轮14和固定滚轮18之间,而滚轮组件在泵体上的安装位置则是相对固定不变的,即实现了滚轮组件相对固定、管路组件往复运动的灌装方式,避免了滚轮组件往复运动过程中拖动弹性软管11错位移动,确保了蠕动泵的计量精度稳定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动力部件1、第一导向轴5和丝杠6;丝杠6的一端通过联轴器2与第一驱动动力部件1的输出端连接,丝杠6的另一端与台板7连接;第一导向轴5的一端通过丝杠螺母4与丝杠6连接,第一导向轴5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台板7和固定泵体板8,并与活动泵体板9连接。
具体的,丝杠6与联轴器2之间还设置了轴承3,且丝杠6与台板7的连接处也设置了轴承,通过轴承的作用,提高丝杠6的传动稳定性。丝杠螺母4穿设在丝杠6上,并且随着丝杠6的正反转动而往复运动,与丝杠螺母4连接的第一导向轴5也随着丝杠螺母4一同进行往复运动。第一导向轴5上远离丝杠螺母4的一端则是依次穿过了台板7和固定泵体板8,最终与活动泵体板9连接。在第一驱动动力部件1的驱动下,丝杠6进行正反转动,在丝杠螺母4沿着丝杆6进行往复运动的过程中,第一导向轴5带动活动泵体板9沿着固定泵体板8的外侧往复运动,支架10也随着活动泵体板9进行往复运动,最终实现了弹性软管11的往复运动。将活动泵体板9套设在固定泵体板8外侧,且第一导向轴5穿过固定泵体板8与活动泵体板9连接,一方面能够降低蠕动泵的整体安装高度,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固定泵体板8对第一导向轴5和活动泵体板9进行辅助和限位,避免第一导向轴5和活动泵体板9在往复运动过程中发生偏移而影响蠕动泵的计量精度。
可以理解,第一驱动动力部件1可以是动力电机,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电机加丝杠的驱动传动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电机驱动齿轮齿条或是气动气缸驱动的方式实现弹性软管11的往复运动。
工作时,首先,在第二驱动动力部件13的驱动下,活动滚轮14向固定滚轮18靠近,以挤压弹性软管11。在活动滚轮14和固定滚轮18的挤压下,弹性软管11的内壁完全贴合,以滚轮组件对弹性软管11的夹紧作用点为分界,弹性软管11内腔分为两个完全独立的腔体。随后,在第一驱动动力部件1的驱动下,丝杠6进行正向转动,丝杠螺母4沿着丝杠6进行正向移动,并通过第一导向轴5带动活动泵体板9沿着固定泵体板8的外侧正向移动,活动泵体板9上的支架10带动弹性软管11一起正向运动,弹性软管11内两独立腔体的空间大小也随之变化,并形成正、负压腔。被滚轮组件挤压的弹性软管11内腔空间变小,管腔内流体压力增大,正压腔内的物料从弹性软管11的出口端排出,实现物料输送。在弹性软管11随着活动泵体板9正向移动并经过滚轮组件对弹性软管11的夹紧作用点之后,弹性软管11依靠自身弹性恢复使得管腔内空间增大而形成负压,将物料吸入管腔内。当丝杠6正向转动至预设的距离或是达到预设的灌装量之后,位于弹性软管11出口端的截流组件夹紧弹性软管11,以防止物料回流;第二驱动动力部件13驱动活动滚轮14远离固定滚轮18,以松开弹性软管11;第一驱动动力部件1驱动丝杠6进行反向转动,丝杠螺母4沿着丝杠6进行反向运动,第一导向轴5带动活动泵体板9反向运动,弹性软管11随着活动泵体板9反向运动至起始位置,等待下一轮的计量泵送作业。如此往复循环,即可实现物料的间歇性输送。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直线式动管蠕动泵,其结构设置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中的直线式动管蠕动泵大致相同,区别点在于:压管组件通过安装板19设置在支架10的外侧,即支架10与压管组件位于弹性软管11的不同侧。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支架10与压管组件设置在弹性软管11的不同侧,减小了支架10的安装体积,也缩短了支架10与弹性软管11之间的横向距离,有利于提高支架10与弹性软管11之间的传动稳定性,也有利于减小蠕动泵的整体安装体积。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线式动管蠕动泵,其结构设置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中的直线式动管蠕动泵大致相同,区别点在于:泵体组件包括泵体挡板20;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动力部件1和丝杠6;丝杠6的一端通过联轴器2与第一驱动动力部件1的输出端连接,丝杠6的另一端与泵体挡板20连接。丝杠6上设有丝杠螺母4,随着丝杠6的转动,丝杠螺母4在丝杠6上进行往复运动;丝杠螺母4上设有管接头卡板16。
进一步的,丝杠6与泵体挡板20的连接处设有轴承,通过轴承的辅助作用以提高丝杠6的传动稳定性。管接头卡板16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丝杠螺母4外侧,随着丝杠螺母4在丝杠6上进行往复运动,与丝杠螺母4固定连接的管接头卡板16也随着做往复运动。
本实施例中,泵体挡板20两端分别与第二导向轴17固接,第二导向轴17的设置方向与丝杠6的设置方向相互平行;管接头卡板16穿设在第二导向轴17上,并沿着第二导向轴17往复运动。通过将丝杠6和第二导向轴17平行设置在泵体挡板20上,并且还将丝杠螺母4上的管接头卡板16穿设在第二导向轴17上,通过丝杠6和第二导向轴17的双重导向,提高了管接头卡板16的运行稳定性,也就提高了蠕动泵的计量精度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将泵体挡板20和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均对称设置了两组,且两组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的运行状态完全相反;弹性软管11两端的管接头12分别与两组直线往复运动组件上的管接头卡板16连接。通过对称设置两组运行状态完全相反的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并且将弹性软管11的两端分别与两组直线往复运动组件连接,在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的带动下,弹性软管11在活动滚轮14和固定滚轮18之间来回穿行,实现物料输送,确保蠕动泵高效工作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泵体组件的整体安装高度,使蠕动泵能够更好的运用于灭菌柜或隔离室等空间高度受限的工作场合。
可以理解,第一驱动动力部件1可以是动力电机,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双电机加丝杠的驱动传动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电机驱动齿轮齿条的传动方式,如单电机单齿轮双齿条的驱动传动方式,还可以采用双气缸驱动的方式实现弹性软管11的往复运动。只要能够实现弹性软管11往复运动的驱动传动方式,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工作时,首先,在第二驱动动力部件13的驱动下,活动滚轮14向固定滚轮18靠近,以挤压弹性软管11。在活动滚轮14和固定滚轮18的挤压下,弹性软管11的内壁完全贴合,以滚轮组件对弹性软管11的夹紧作用点为分界,弹性软管11内腔分为两个完全独立的腔体。随后,在蠕动泵(a)侧,在第一驱动动力部件1的驱动下,丝杠6进行正向转动,丝杠螺母4沿着丝杠6进行正向移动,丝杠螺母4上的管接头卡板16带动弹性软管11一起正向运动,弹性软管11内两独立腔体的空间大小也随之变化,并形成正、负压腔。与此同时,在蠕动泵(b)侧,在第一驱动动力部件1的驱动下,丝杠6进行反向转动,丝杠螺母4沿着丝杠6进行反向移动,丝杠螺母4上的管接头卡板16带动弹性软管11一起反向运动。在蠕动泵(a)侧和(b)侧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的带动下,弹性软管11穿行在活动滚轮14和固定滚轮18之间。被滚轮组件挤压的弹性软管11内腔空间变小,管腔内流体压力增大,正压腔内的物料从弹性软管11的出口端排出,实现物料输送。在弹性软管11移动并经过滚轮组件对弹性软管11的夹紧作用点之后,弹性软管11依靠自身弹性恢复使得管腔内空间增大而形成负压,将物料吸入管腔内。当蠕动泵(a)侧的丝杠6正向转动至预设的距离或是达到预设的灌装量之后,位于弹性软管11出口端的截流组件夹紧弹性软管11,以防止物料回流;第二驱动动力部件13驱动活动滚轮14远离固定滚轮18,以松开弹性软管11;在蠕动泵的(a)侧,第一驱动动力部件1驱动丝杠6进行反向转动,丝杠螺母4沿着丝杠6进行反向运动,丝杠螺母4带动活管接头卡板16反向运动;在蠕动泵的(b)侧,第一驱动动力部件1驱动丝杠6进行正向转动,丝杠螺母4沿着丝杠6进行正向运动,丝杠螺母4带动活管接头卡板16正向运动,在蠕动泵(a)侧和(b)侧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的带动下,弹性软管11运动至起始位置,等待下一轮的计量泵送作业。如此往复循环,即可实现物料的间歇性输送。
为了更好的表述本实施例中蠕动泵的运行过程,在图5中将对称设置的泵体挡板20和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分别标记为蠕动泵(a)侧和蠕动泵(b)侧。同时,为了简化图示内容,在图5中省略了第二驱动动力部件13、偏心摆杆15和安装板19的示意。可以理解,上述标记或是部件省略并不是对本实施例中的蠕动泵进行任何限制。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和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直线式动管蠕动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组件、管路组件、截流组件、压管组件和至少一组直线往复运动组件;所述截流组件用于夹持和松开管路组件;所述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和压管组件均安装在泵体组件上;所述管路组件与直线往复运动组件连接,随着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的往复运动,管路组件跟随做往复运动;所述压管组件对往复运动的管路组件进行挤压,从而完成物料的泵送计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式动管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管组件包括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呈相对设置的活动滚轮(14)和固定滚轮(18);所述固定滚轮(18)固设在安装板(19)上,所述活动滚轮(14)通过偏心摆杆(15)安装在固定滚轮(18)的相对侧;所述管路组件包括弹性软管(11)和管接头(12),所述管接头(12)设置在弹性软管(11)的两端;所述弹性软管(11)穿行在活动滚轮(14)和固定滚轮(18)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式动管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管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动力部件(13),所述第二驱动动力部件(13)固设在安装板(19)上;所述偏心摆杆(15)与第二驱动动力部件(13)的输出端连接,并在第二驱动动力部件(13)的驱动下旋转,以带动活动滚轮(14)靠近或远离固定滚轮(18)。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直线式动管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组件包括台板(7)、固定泵体板(8)和活动泵体板(9);所述固定泵体板(8)固设在台板(7)上,所述活动泵体板(9)套设在固定泵体板(8)外侧,并沿着固定泵体板(8)的外侧往复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线式动管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泵体板(9)的侧部设有支架(10),所述弹性软管(11)的两端分别通过管接头(12)与支架(1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线式动管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动力部件(1)、第一导向轴(5)和丝杠(6);所述丝杠(6)的一端通过联轴器(2)与第一驱动动力部件(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丝杠(6)的另一端与台板(7)连接;所述第一导向轴(5)的一端通过丝杠螺母(4)与丝杠(6)连接,所述第一导向轴(5)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台板(7)和固定泵体板(8),并与活动泵体板(9)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直线式动管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组件包括泵体挡板(20);所述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动力部件(1)和丝杠(6);所述丝杠(6)的一端通过联轴器(2)与第一驱动动力部件(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丝杠(6)的另一端与泵体挡板(2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线式动管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6)上设有丝杠螺母(4),随着丝杠(6)的转动,所述丝杠螺母(4)在丝杠(6)上进行往复运动;所述丝杠螺母(4)上设有管接头卡板(1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线式动管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挡板(20)两端分别与第二导向轴(17)固接,所述第二导向轴(17)的设置方向与丝杠(6)的设置方向相互平行;所述管接头卡板(16)穿设在第二导向轴(17)上,并沿着第二导向轴(17)往复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直线式动管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挡板(20)和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均对称设置了两组,且两组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的运行状态完全相反;所述弹性软管(11)两端的管接头(12)分别与两组直线往复运动组件上的管接头卡板(16)连接。
CN202022100676.1U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直线式动管蠕动泵 Active CN2126152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00676.1U CN212615287U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直线式动管蠕动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00676.1U CN212615287U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直线式动管蠕动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15287U true CN212615287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04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00676.1U Active CN212615287U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直线式动管蠕动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152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15287U (zh) 一种直线式动管蠕动泵
EP3859154B1 (en) Linear cleaning peristaltic metering pump
CN111980892A (zh) 一种直线式动管蠕动泵
CN202040039U (zh) 单作用液压驱动往复式柱塞泵
CN213775664U (zh) 一种单管旋转式蠕动泵
CN213775665U (zh) 一种双管旋转式蠕动泵
CN107288860B (zh) 一种蠕动泵
CN107237741B (zh) 一种组合式高精度蠕动泵
CN214007472U (zh) 一种具有波纹管状隔膜件的柱塞泵
CN213360380U (zh) 一种直线式双软管泵
CN211737426U (zh) 一种旋转式双滚轮高精度蠕动泵
CN213360379U (zh) 一种直线式软管泵
CN210317636U (zh) 纳升定量泵
CN214403922U (zh) 一种直线式洁净软管泵
CN214383699U (zh) 一种洁净无污染的夹管截流装置
CN216636902U (zh) 一种智能制造液体定量供料设备
CN213360383U (zh) 一种升降式直线单管泵
CN202926564U (zh) 直管型软管泵
CN112539167A (zh) 一种具有波纹管状隔膜件的柱塞泵
CN211986534U (zh) 一种输液泵
CN101200122B (zh) 粉末成型机的送料装置
CN107269503B (zh) 一种高效蠕动泵
CN215389898U (zh) 一种磨机冷却水循环利用装置
CN204553406U (zh) 一种高速液压缸及撕碎机
CN213360382U (zh) 一种竖直压管的旋转式软管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