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75665U - 一种双管旋转式蠕动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管旋转式蠕动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75665U
CN213775665U CN202022097846.5U CN202022097846U CN213775665U CN 213775665 U CN213775665 U CN 213775665U CN 202022097846 U CN202022097846 U CN 202022097846U CN 213775665 U CN213775665 U CN 2137756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assembly
fixed
rotating
peristaltic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9784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阳波
刘振
陶海军
施俊
陈智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Zhixian Technology Co ltd
Hunan Zeniths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Zhix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Zhix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Zhix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9784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756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756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756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管旋转式蠕动泵,包括:泵体组件、旋转组件、两组弹性软管、截流组件和至少四组滚轮组件;所述截流组件用于夹持和松开弹性软管;所述滚轮组件和旋转组件均安装在泵体组件上;两组所述弹性软管均安装在旋转组件上,随着旋转组件的转动,弹性软管跟随做旋转运动;所述滚轮组件安装在旋转组件外侧,所述滚轮组件对旋转的弹性软管进行挤压从而完成物料的泵送计量。本实用新型的双管旋转式蠕动泵具有结构简单、弹性软管使用寿命长、计量精度稳定等优点,能够实现同种物料的持续性输送或是两种不同物料的间歇性输送。

Description

一种双管旋转式蠕动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流体灌装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管旋转式蠕动泵。
背景技术
目前,在流体灌装领域所采用的多位机械式灌装泵包括了柱塞泵、蠕动泵、注射泵等等。其中,蠕动泵因具有无污染及较佳精确度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包括了化工行业、制药行业、食品灌装行业等等。为满足流体灌装在精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高要求,在蠕动泵的运行过程中需要通过滚轮持续挤压泵管,就像用两根手指夹挤软管一样,滚轮挤压软管并转动,软管内形成正、负压两腔,液体随之流动排出。在滚轮持续挤压软管的过程中,造成管路变形磨损严重,致使软管寿命短;而且软管产生形变,也使得蠕动泵的精度稳定性很难达到生产要求。另外,又因软管在泵体内没有完全固定定位,滚轮旋转时容易带动软管错位移动,产生精度误差。上述问题致使蠕动泵的精度稳定性一直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蠕动泵的应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弹性软管使用寿命长、计量精度稳定的双管旋转式蠕动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管旋转式蠕动泵,包括:泵体组件、旋转组件、两组弹性软管、截流组件和至少四组滚轮组件;所述截流组件用于夹持和松开弹性软管;所述滚轮组件和旋转组件均安装在泵体组件上;两组所述弹性软管均安装在旋转组件上,随着旋转组件的转动,弹性软管跟随做旋转运动;所述滚轮组件安装在旋转组件外侧,所述滚轮组件对旋转的弹性软管进行挤压从而完成物料的泵送计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座,所述旋转座外侧依次设有两组软管安装槽,两组所述弹性软管分别设置在两组软管安装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第一动力电机;所述旋转座与第一动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并在第一动力电机的驱动下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呈相对设置的固定滚轮和活动滚轮;两组所述固定滚轮依次固设在旋转座外侧,两组所述活动滚轮通过偏心轴安装在两组固定滚轮之间;两组所述弹性软管分别穿行在对应的固定滚轮和活动滚轮之间,两组所述弹性软管处于相反的工作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滚轮包括第一固定滚轮和第二固定滚轮;所述第一固定滚轮与旋转座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固定滚轮与旋转座之间的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滚轮包括第一活动滚轮和第二活动滚轮;所述第一活动滚轮的一端与偏心轴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活动滚轮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滚轮的高度与第一活动滚轮的高度相对应;所述第二固定滚轮与第二活动滚轮的高度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滚轮和活动滚轮均为圆柱形滚轮;所述固定滚轮和活动滚轮的设置方向与旋转座的设置方向相互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二动力电机;所述偏心轴与第二动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并在第二动力电机的驱动下旋转,以带动活动滚轮靠近或远离固定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泵体组件包括安装座,所述第一动力电机、第二动力电机和固定滚轮均安装在安装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双管旋转式蠕动泵,通过将旋转组件和至少四组滚轮组件均安装在泵体组件上;将两组弹性软管安装在旋转组件上,且弹性软管随着旋转组件的转动而旋转;滚轮组件安装在旋转组件外侧,具有结构紧凑、原理简单的优点。工作时,滚轮组件对旋转的弹性软管进行挤压从而完成物料的泵送计量;通过两组弹性软管同时工作,可以实现同种物料的持续性输送或是两种不同物料的间歇性输送,极大地提高了蠕动泵的工作效率。此外,与现有的滚轮压管传动相比,本实用新型采取滚轮相对固定,而软管旋转运动的灌装方式,避免了滚轮旋转时容易带动软管错位移动,加上截流组件的配合,有效提高了蠕动泵的精度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的双管旋转式蠕动泵,通过将弹性软管安装在旋转座外侧的软管安装槽上,具有拆装方便、压管泵送过程完全可视化的优点;对不同种类的物料进行灌装或是需要改变灌装量时,只需更换弹性软管即可,避免了不同物料之间的交叉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管旋转式蠕动泵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软管穿过旋转座前端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软管穿过旋转座后端的安装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第一动力电机;2、安装座;3、旋转座;31、软管安装槽;4、弹性软管;51、第一固定滚轮;52、第二固定滚轮;6、第二动力电机;7、偏心轴;81、第一活动滚轮;82、第二活动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管旋转式蠕动泵,包括:泵体组件、旋转组件、两组弹性软管4、截流组件和至少四组滚轮组件;截流组件用于夹持和松开弹性软管4;滚轮组件和旋转组件均安装在泵体组件上;两组弹性软管4均安装在旋转组件上,随着旋转组件的转动,弹性软管4跟随做旋转运动;滚轮组件安装在旋转组件外侧,滚轮组件对旋转的弹性软管4进行挤压从而完成物料的泵送计量。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旋转组件和至少四组滚轮组件均安装在泵体组件上;将两组弹性软管4安装在旋转组件上,且弹性软管4随着旋转组件的转动而旋转;滚轮组件安装在旋转组件外侧,具有结构紧凑、原理简单的优点。工作时,滚轮组件对旋转的弹性软管4进行挤压从而完成物料的泵送计量;通过两组弹性软管4同时工作,可以实现同种物料的持续性输送或是两种不同物料的间歇性输送,极大地提高了蠕动泵的工作效率。此外,与现有的滚轮压管传动相比,本实用新型采取滚轮相对固定,而软管旋转运动的灌装方式,避免了滚轮旋转时容易带动软管错位移动,加上截流组件的配合,有效提高了蠕动泵的精度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每组弹性软管4的一端伸出泵体组件供物料输入,每组弹性软管4的另一端穿过泵体组件输出物料;滚轮组件挤压旋转的弹性软管4,使物料从弹性软管4的一端吸入管内后从该弹性软管4的另一端流出。弹性软管4伸出或穿过泵体组件的端口对应设置有截流组件(图中未示出),截流组件与弹性软管4配合以防止物料回流,实现物料的精密输送。可以理解,根据实际需要,截流组件具体可以是单向阀或夹管阀或电磁阀,或者通断阀,但也不仅限于通断阀和上述阀组。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旋转组件包括旋转座3,旋转座3外侧设有软管安装槽31,弹性软管4设置在软管安装槽31内。进一步的,旋转组件还包括第一动力电机1;旋转座3 与第一动力电机1的输出端连接,并在第一动力电机1的驱动下旋转。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弹性软管4安装在旋转座3外侧的软管安装槽31上,具有拆装方便、压管泵送过程完全可视化的优点。对不同种类的物料进行灌装或是需要改变灌装量时,只需更换弹性软管4即可,避免了不同物料之间的交叉污染。在第一动力电机1的驱动下,旋转座3进行正反往复转动。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旋转组件的动力源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动力输出功能的机构。
本实施例中,滚轮组件包括呈相对设置的固定滚轮和活动滚轮;两组固定滚轮依次固设在旋转座3外侧,两组活动滚轮通过偏心轴7安装在两组固定滚轮之间;两组弹性软管4分别穿行在对应的固定滚轮和活动滚轮之间,两组弹性软管4处于相反的工作状态。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固定滚轮包括第一固定滚轮51和第二固定滚轮52;第一固定滚轮51与旋转座3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固定滚轮52与旋转座3之间的距离。活动滚轮包括第一活动滚轮81和第二活动滚轮82;第一活动滚轮81的一端与偏心轴7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活动滚轮82连接。进一步的,第一固定滚轮51的高度与第一活动滚轮81的高度相对应;第二固定滚轮52与第二活动滚轮82的高度相对应。如图2和图3所示,两组弹性软管 4依次缠绕在旋转座3的外侧,同时,两组弹性软管4也分别绕过第一固定滚轮51和第二固定滚轮52的侧部,并分别穿行在第一固定滚轮51和第一活动滚轮81、第二固定滚轮52和第二活动滚轮82之间。另外,图2中两组弹性软管4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均穿过旋转座3前端进行安装,图3中弹性软管4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均穿过旋转座3后端进行安装,以实现物料的输入和输出。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将弹性软管4缠绕在旋转座3的外侧,并通过固定滚轮和活动滚轮对弹性软管4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因而整机中没有设置固定盖板,也就使得弹性软管4处于完全裸露的状态,整机具有卫生清洁方便、部件更换方便的优点。
具体的,在蠕动泵的运行过程中,第一固定滚轮51与第一活动滚轮81相配合进行压管,第二固定滚轮52与第二活动滚轮82相配合进行压管。又由于第一活动滚轮81和第二活动滚轮82是同轴心安装在偏心轴7上,因此,当偏心轴7带动第一活动滚轮81向第一固定滚轮51靠近时,第二活动滚轮82则远离第二固定滚轮52,即位于第一活动滚轮81与第一固定滚轮51之间的弹性软管4处于挤压排液状态时,位于第二活动滚轮82与第二固定滚轮52之间的弹性软管4则处于松开吸液状态,蠕动泵中的两根弹性软管4处于完全相反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固定滚轮和活动滚轮均为圆柱形滚轮;固定滚轮和活动滚轮的设置方向与旋转座3的设置方向相互平行。将滚轮组件的设置方向与旋转座3的设置方向保持一致,提高了滚轮组件对弹性软管4的夹持稳定性,避免弹性软管4在旋转过程中发生松动或偏移,提高了蠕动泵的运行稳定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双管旋转式蠕动泵还包括第二动力电机6;偏心轴7与第二动力电机6的输出端连接,并在第二动力电机6的驱动下旋转,带动活动滚轮靠近或远离固定滚轮。具体的,在第二动力电机6的驱动下,偏心轴7带动活动滚轮靠近或远离固定滚轮,以实现挤压或松开弹性软管4。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泵体组件包括安装座2,第一动力电机1、第二动力电机6和固定滚轮5均安装在安装座2上。
工作时,在第二动力电机6的驱动下,偏心轴7带动第一活动滚轮81向第一固定滚轮 51靠近,以挤压第一固定滚轮51与第一活动滚轮81之间的弹性软管4;与此同时,偏心轴7带动第二活动滚轮82远离第二固定滚轮52,以松开第二固定滚轮52与第二活动滚轮82 之间的弹性软管4。在第一固定滚轮51与第一活动滚轮81的挤压下,弹性软管4的内壁完全贴合,以滚轮组件对弹性软管4的夹紧作用点为分界,弹性软管4内腔分为两个完全独立的腔体。启动第一动力电机1,以驱动旋转座3进行正向转动,两组弹性软管4均随着旋转座3一起正向转动,弹性软管4内两独立腔体的空间大小也随之变化,并形成正、负压腔。被第一固定滚轮51与第一活动滚轮81挤压的弹性软管4内腔空间变小,管腔内流体压力增大,正压腔内的物料从弹性软管4的出口端排出,实现物料输送。在弹性软管4随着旋转座 3持续转动并经过滚轮组件对弹性软管4的夹紧作用点之后,弹性软管4依靠自身弹性恢复使得管腔内空间增大而形成负压,将物料吸入管腔内。当旋转座3正向转动一定角度或是达到预设的灌装量之后,位于弹性软管4出口端的截流组件夹紧弹性软管4,以防止物料回流;第二动力电机6驱动第一活动滚轮81远离第一固定滚轮51,以松开弹性软管4;同时,在第二动力电机6的驱动下,第二活动管轮82靠近第二固定滚轮52,以夹紧弹性软管4,在第二固定滚轮52与第二活动滚轮82的挤压下,弹性软管4的内壁完全贴合,以滚轮组件对弹性软管4的夹紧作用点为分界,弹性软管4内腔分为两个完全独立的腔体;第一动力电机 1驱动旋转座3进行反向转动。随着旋转座3进行反向转动,弹性软管4随着旋转座3一起反向转动,弹性软管4内两独立腔体的空间大小也随之变化,并形成正、负压腔。被第二固定滚轮52与第二活动滚轮82挤压的弹性软管4内腔空间变小,管腔内流体压力增大,正压腔内的物料从弹性软管4的出口端排出,实现物料输送。在弹性软管4随着旋转座3持续转动并经过滚轮组件对弹性软管4的夹紧作用点之后,弹性软管4依靠自身弹性恢复使得管腔内空间增大而形成负压,将物料吸入管腔内。当弹性软管4随着旋转座3反向旋转至起始位置时,位于弹性软管4出口端的截流组件夹紧弹性软管4,以防止物料回流。完成蠕动泵的一个运行周期。
第一动力电机1驱动旋转座3如此正反转动一周,两组弹性软管4各自完成了一次吸液和排液过程,通过三通接头将两组弹性软管4进行连接,即可实现同种物料的持续性输送。当然,也可以将两组弹性软管4设置为相互独立的计量单元,实现两种物料的间歇性输送。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和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管旋转式蠕动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组件、旋转组件、两组弹性软管(4)、截流组件和至少四组滚轮组件;所述截流组件用于夹持和松开弹性软管(4);所述滚轮组件和旋转组件均安装在泵体组件上;两组所述弹性软管(4)均安装在旋转组件上,随着旋转组件的转动,弹性软管(4)跟随做旋转运动;所述滚轮组件安装在旋转组件外侧,所述滚轮组件对旋转的弹性软管(4)进行挤压从而完成物料的泵送计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管旋转式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座(3),所述旋转座(3)外侧依次设有两组软管安装槽(31),两组所述弹性软管(4)分别设置在两组软管安装槽(3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管旋转式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第一动力电机(1);所述旋转座(3)与第一动力电机(1)的输出端连接,并在第一动力电机(1)的驱动下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管旋转式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呈相对设置的固定滚轮和活动滚轮;两组所述固定滚轮依次固设在旋转座(3)外侧,两组所述活动滚轮通过偏心轴(7)安装在两组固定滚轮之间;两组所述弹性软管(4)分别穿行在对应的固定滚轮和活动滚轮之间,两组所述弹性软管(4)处于相反的工作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管旋转式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滚轮包括第一固定滚轮(51)和第二固定滚轮(52);所述第一固定滚轮(51)与旋转座(3)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固定滚轮(52)与旋转座(3)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管旋转式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滚轮包括第一活动滚轮(81)和第二活动滚轮(82);所述第一活动滚轮(81)的一端与偏心轴(7)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活动滚轮(8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管旋转式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滚轮(51)的高度与第一活动滚轮(81)的高度相对应;所述第二固定滚轮(52)与第二活动滚轮(82)的高度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管旋转式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滚轮和活动滚轮均为圆柱形滚轮;所述固定滚轮和活动滚轮的设置方向与旋转座(3)的设置方向相互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管旋转式蠕动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动力电机(6);所述偏心轴(7)与第二动力电机(6)的输出端连接,并在第二动力电机(6) 的驱动下旋转,以带动活动滚轮靠近或远离固定滚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管旋转式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组件包括安装座(2),所述第一动力电机(1)、第二动力电机(6)和固定滚轮均安装在安装座(2)上。
CN202022097846.5U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双管旋转式蠕动泵 Active CN2137756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97846.5U CN213775665U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双管旋转式蠕动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97846.5U CN213775665U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双管旋转式蠕动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75665U true CN213775665U (zh) 2021-07-23

Family

ID=76905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97846.5U Active CN213775665U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双管旋转式蠕动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756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53833B1 (en) Linear peristaltic pump
CN110538742B (zh) 一种喷涂均匀的管道喷涂器
CN213775665U (zh) 一种双管旋转式蠕动泵
CN213775664U (zh) 一种单管旋转式蠕动泵
CN102878063A (zh) 直管型软管泵
CN213360378U (zh) 一种直线式单软管泵
CN213360379U (zh) 一种直线式软管泵
CN213360380U (zh) 一种直线式双软管泵
CN110230589A (zh) 偏心轮旋转挤压点滴泵
WO2018210251A1 (zh) 一种旋转式流体计量方法及旋转式流体计量装置
CN212615287U (zh) 一种直线式动管蠕动泵
CN208763858U (zh) 一种双向挤压式蠕动泵
CN202926564U (zh) 直管型软管泵
CN211737426U (zh) 一种旋转式双滚轮高精度蠕动泵
CN213360382U (zh) 一种竖直压管的旋转式软管泵
CN214403922U (zh) 一种直线式洁净软管泵
CN216636902U (zh) 一种智能制造液体定量供料设备
CN213360381U (zh) 一种升降式直线双管泵
CN111980892A (zh) 一种直线式动管蠕动泵
CN213360384U (zh) 一种持续灌装的管道泵
CN213360377U (zh) 一种横向压管的旋转式软管泵
CN215389898U (zh) 一种磨机冷却水循环利用装置
CN110925176B (zh) 一种双滚轮旋转式高精度蠕动泵
CN219711764U (zh) 一种环形膜片蠕动泵
CN212106213U (zh) 一种直线式蠕动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