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03810U - 卡扣支架总成 - Google Patents

卡扣支架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03810U
CN214403810U CN202120445667.8U CN202120445667U CN214403810U CN 214403810 U CN214403810 U CN 214403810U CN 202120445667 U CN202120445667 U CN 202120445667U CN 214403810 U CN214403810 U CN 214403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support
assembly
spr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4566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忠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Yi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Hebei Yil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Yi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Hebei Yi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Yi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Hebei Yil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Yi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4566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038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03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0381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扣支架总成,外支架内设有内支架,外支架与内支架之间设置第二弹簧;内支架的上设有预紧块、锁紧部,锁紧部位于预紧块的下方,内支架与预紧块之间设置第三弹簧;外支架相对的两侧面开设有第一滑槽,背面开设有第二滑槽;内支架内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设有滑移组件,滑移组件与外支架的第一滑槽配合,内支架的背面设有耳板,耳板从外支架的第二滑槽穿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支架总成通过预紧结构将将外壳压在排尘盖上,使排尘盖在无人顶托的情况下保持挂在外壳上的状态,避免在拆卸释放的瞬间弹伤操作人员,避免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Description

卡扣支架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进气系统的空气过滤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卡扣支架总成。
背景技术
沙漠空气滤清器通常应用于如矿山、砂石厂、沙漠地带等灰尘浓度非常大的工况恶劣的环境使用的车辆上,其主要作用是滤除空气中的灰尘、砂粒等污染物,为发动机提供清洁的空气。沙漠空气滤清器滤除的沙尘通常通过离心式旋流管分离出后落入排尘盖,然后通过压力排尘袋或排尘阀排出。
现有的沙漠空气滤清存在以下问题:
沙漠空气滤清器的压力达到定值后需要进行保养,保养时需要将其拆卸,对其内部的旋流管组件及排尘盖进行清洗,杂质清理干净后再将滤清器装配复原。现有沙漠空气滤清器的排尘盖与外壳之间一般通过简单的卡扣连接结构连接,在拆卸卡扣时,很容易在释放的瞬间弹伤操作人员的手指,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而且滤清器的排尘盖尺寸通常较大,在装配时通常需要至少两人合作完成:一人顶托排尘盖,一人将卡扣扣紧,人工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的沙漠空气滤清器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卡扣支架总成,排尘盖与外壳之间采用具有预紧结构的卡扣支架总成连接,排尘盖可以通过卡扣支架总成预紧挂在外壳上,避免释放瞬间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节省人工,人工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卡扣支架总成,外支架内设有内支架,外支架与内支架之间设置第二弹簧;内支架的上设有预紧块、锁紧部,锁紧部位于预紧块的下方,内支架与预紧块之间设置第三弹簧;外支架相对的两侧面开设有第一滑槽,背面开设有第二滑槽;内支架内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设有滑移组件,滑移组件与外支架的第一滑槽配合,内支架的背面设有耳板,耳板从外支架的第二滑槽穿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外支架的第一滑槽为“匚”形;预紧时,滑移组件的滑移杆位于第一滑槽的下水平槽部内,锁紧时,滑移组件的滑移杆位于第一滑槽的上水平槽部。
第一滑槽的下水平槽部的长度与宽度小于上水平槽部的长度与宽度。
外支架的第二滑槽为倒U形。
滑移组件包括对向设置的两个滑移杆及设置在两个滑移杆之间的第四弹簧。
滑移杆为“L”形杆,包括正交的第一杆与第二杆,第一杆与第二杆相对的另一侧面上朝外伸出有第五支柱,第四弹簧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套设在对向的两滑移杆的第五支柱上。
滑移组件水平放置在内支架的放置槽内,其两侧滑移杆的第二杆从内支架的两侧面穿出、伸入外支架两侧面的第一滑槽内。
预紧块设置在内支架的上部,放置槽设置在内支架的下部,锁紧部位于预紧块与放置槽之间。
外支架的顶部内侧面向下伸出有第一支柱,内支架的顶部外侧面对应向上伸出有第二支柱,第二弹簧套设在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之间。
内支架顶部内侧面向下伸出有第三支柱,预紧块上表面对应向上伸出有第四支柱,第三弹簧套设在第三支柱与第四支柱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卡扣支架总成通过预紧结构将将外壳压在排尘盖上,使排尘盖在无人顶托的情况下保持挂在外壳上的状态,避免在拆卸释放的瞬间弹伤操作人员,避免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在装配时,由于排尘盖被预紧挂在外壳上,不需要再人工顶托排尘盖,只需一人即可完成装配工作,节省了人工,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滤清器立体图。
图2为图1的纵截面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4为压力阀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6为图5的主视图。
图7为图5的左视图,此时卡扣支架总成处于预紧状态。
图8为图5的剖视图,此时卡扣支架总成处于预紧状态。
图9同图7,此时卡扣支架总成处于锁紧状态。
图10同图8,此时卡扣支架总成处于锁紧状态。
图11为滑移组件的立体图。
图12为滑移杆的立体图。
图中:1、外壳;11、进气口;12、出气口;2、旋流箱总成;3、排尘盖;
4、引射装置;41、通流管;411、第一直管部;412、第二直管部;413、变径转弯部;414、引射管;42、转接管;43、气瓶;44、电磁阀;
5、压力阀;51、阀体;52、阀片;521、横片部;522、竖杆部;53、底盖;531、凸台;54、套筒;55、压块;56、第一弹簧;57、保护罩;58、密封圈;
6、卡扣支架总成;61、外支架;611、侧面;612、第一滑槽;613、背面;614、第二滑槽;615、第一支柱;62、内支架;621、耳板;622、放置槽;623、锁紧部;624、第二支柱;625、第三支柱;63、预紧块;631、第四支柱;64、第二弹簧;65、第三弹簧;66、滑移组件;661、滑移杆;6611、第一杆;6612、第二杆;6613、第五支柱;662、第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空气滤清器的外壳1底部固定连接有排尘盖3,二者的内部空腔内设置旋流箱总成2;外壳1上开设有竖直的进气口11与朝外倾斜一定角度的出气口12;排尘盖3的底部设置有引射装置4。
如图2所示,引射装置4的通流管41通过变径的转接管42连接到气瓶43上,转接管42与气瓶43的连接部位设置有电磁阀44、用于控制气瓶43的启闭,通流管41与转接管42之间设置有密封件、对二者的配合间隙进行密封。通流管41为V形管,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直管部411、第二直管部412及中部的变径转弯部413,第一直管部411与第二直管部412的管径相同,变径转弯部413的管径由两侧朝向中央部位逐渐减小,在变径转弯部413中部为管径最小的部位。如图3所示,在变径转弯部413中部管径最小的部位向上伸出有引射管414,引射管414的上端部穿过排尘盖3底面、伸入排尘盖3内部,引射管414的管径与变径转弯部413中部的管径相当、小于第一直管部411/第二直管部412的管径;由于变径转弯部413的管径中央小、两侧大,气流通过变径转弯部413时,在变径转弯部413的中央部位气流的流速会增加,气流加速通过该部位时,快速带走该部位的气流,造成该部位失压、形成负压区域,引射管414 在负压区域内,即引射管414的底部具有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引射管414可以快速将排尘盖3内的灰尘、颗粒杂质等吸入通流管41内、从通流管41的第二直管部412排出。本实用新型通过引射装置4定时将排尘盖3内的灰尘、颗粒杂质等排出,避免排尘盖3内沉积灰尘、颗粒杂质,保证滤清器的过滤效率,延长其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引射管414伸入排尘盖3的上端部插装有压力阀5,压力阀5的阀体51顶部中央具有阀片52,阀体5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盖53,阀片52与底盖53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56。阀片52具有横片部521及竖杆部522,竖杆部522外周固定套设有套筒54,套筒5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压块55;底盖53的中央向上伸出有凸台531,凸台531与压块55相对应,第一弹簧56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套设在凸台531及压块55上;引射装置4不工作时,阀片52的横片部521贴紧在阀体51上,对引射管414进行密封,避免排尘盖3内的灰尘杂质进入引射管414而造成堵塞,引射装置4工作时,第一弹簧56在负压的作用下被向下压缩,从而带动阀片52向下运动,阀片52的横片部521脱离阀体51,排尘盖3内部导通引射管414,在负压作用下实现引射排尘。第一弹簧56的外周套设有保护罩57,避免灰尘、颗粒杂质等进入第一弹簧56内部而影响第一弹簧56的性能。阀体51与引射管414的顶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8进行密封,避免灰尘、颗粒杂质等从二者的配合间隙进入引射管414而造成堵塞。
如图1、图2所示,外壳1的周向通过若干个卡扣支架总成6与排尘盖3固定连接。如图5至图10所示,卡扣支架总成6的外支架61通过焊接固定在排尘盖3上,外支架61内设有内支架62,外支架61的顶部内侧面向下伸出有第一支柱615,内支架62的顶部外侧面对应向上伸出有第二支柱624,第一支柱615与第二支柱624之间套设有第二弹簧64。内支架62的上部设有预紧块63,内支架62顶部内侧面向下伸出有第三支柱625,预紧块63上表面对应向上伸出有第四支柱631,第三支柱625与第四支柱631之间套设有第三弹簧65。外支架61相对的两侧面611的下部开设有“匚”形的第一滑槽612,第一滑槽612的下水平槽部的长度与宽度小于上水平槽部的长度与宽度;外支架61的背面613开设有倒U形的第二滑槽614。内支架62上、位于预紧块63的下方朝外伸出有锁紧部623;内支架62的下部、位于锁紧部623的下方开设有放置槽622,放置槽622内设有滑移组件66,滑移组件66与外支架61的第一滑槽612配合,可以带动内支架62沿第一滑槽612移动;内支架62的背面朝外伸出有耳板621,耳板621从外支架61的第二滑槽614穿出,可在第二滑槽614内移动。
如图11、图12所示,滑移组件66包括对向设置的两个滑移杆661及第四弹簧662;滑移杆661为“L”形杆,包括正交的第一杆6611与第二杆6612,第一杆6611与第二杆6612相对的另一侧面上朝外伸出有第五支柱6613,第四弹簧662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套设在对向的两滑移杆661的第五支柱6613上;如图5至图10所示,滑移组件66水平放置在内支架62的放置槽622内,其两侧滑移杆661的第二杆6612从内支架62的两侧面穿出、伸入外支架61两侧面611的第一滑槽612内,可沿第一滑槽612移动;如图7所示,当卡扣支架总成6处于预紧状态时,滑移组件66的第二杆6612位于第一滑槽612的下水平槽部内,下水平槽部的上侧面抵紧第二杆6612的上表面进行限位,如图8所示,此时,内支架62向下运动至最低位,第二弹簧64被向下拉伸,第三弹簧65被压缩、并带动预紧块63旋转至水平位置,预紧块63作为预紧结构将外壳1压在排尘盖3上,排尘盖3处于预紧状态、在无人顶托的情况下保持挂在外壳1;如图9所示,当卡扣支架总成6处于锁紧状态时,滑移组件66的第二杆6612位于第一滑槽612的上水平槽部内,下水平槽部的下侧面抵紧第二杆6612的下表面进行限位,如图10所示,此时,内支架62向上运动至指定部位,内支架62的锁紧部623将外壳1压紧在排尘盖3上将二者锁紧,第二弹簧64被压缩,内支架62通过第三弹簧65带动预紧块63转动一定的角度。卡扣支架总成6通过预紧结构将将外壳1压在排尘盖3上,使排尘盖3在无人顶托的情况下保持挂在外壳1上的状态,避免在拆卸释放的瞬间弹伤操作人员,避免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在装配时,由于排尘盖3被预紧挂在外壳1上,不需要再人工顶托排尘盖3,只需一人即可完成装配工作,节省了人工,降低了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时,常规工作时,引射装置4处于关闭状态,空气流从外壳1的进气口11进入经旋流箱总成2将空气流中的灰尘、颗粒杂质等过滤后,从出气口12排出;过滤出的灰尘、颗粒杂质等向下落到排尘盖3内。当车辆停靠通电状态时,可以选择手动指令开启引射装置4,或者在系统监测后端管路压力超过定值时自动激活引射装置4,此时电磁阀44控制气瓶43开启,气流以设定的流速排出,在通流管41的变径转弯部413产生负压,当负压超过压力阀5的设定值时,压力阀5开启,排尘盖3中的灰尘、颗粒杂质等被负压吸出至通流管41内,从第二直管部412排出;完成引射排尘后,电磁阀44关闭,引射管414处负压消失,压力阀5闭合,引射装置4恢复关闭状态。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卡扣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外支架(61)内设有内支架(62),外支架(61)与内支架(62)之间设置第二弹簧(64);内支架(62)的上设有预紧块(63)、锁紧部(623),锁紧部(623)位于预紧块(63)的下方,内支架(62)与预紧块(63)之间设置第三弹簧(65);外支架(61)相对的两侧面(611)开设有第一滑槽(612),背面(613)开设有第二滑槽(614);内支架(62)内开设有放置槽(622),放置槽(622)内设有滑移组件(66),滑移组件(66)与外支架(61)的第一滑槽(612)配合,内支架(62)的背面设有耳板(621),耳板(621)从外支架(61)的第二滑槽(614)穿出。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外支架(61)的第一滑槽(612)为“匚”形;预紧时,滑移组件(66)的滑移杆(661)位于第一滑槽(612)的下水平槽部内,锁紧时,滑移组件(66)的滑移杆(661)位于第一滑槽(612)的上水平槽部。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第一滑槽(612)的下水平槽部的长度与宽度小于上水平槽部的长度与宽度。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外支架(61)的第二滑槽(614)为倒U形。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滑移组件(66)包括对向设置的两个滑移杆(661)及设置在两个滑移杆(661)之间的第四弹簧(662)。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扣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滑移杆(661)为“L”形杆,包括正交的第一杆(6611)与第二杆(6612),第一杆(6611)与第二杆(6612)相对的另一侧面上朝外伸出有第五支柱(6613),第四弹簧(662)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套设在对向的两滑移杆(661)的第五支柱(6613)上。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扣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滑移组件(66)水平放置在内支架(62)的放置槽(622)内,其两侧滑移杆(661)的第二杆(6612)从内支架(62)的两侧面穿出、伸入外支架(61)两侧面(611)的第一滑槽(612)内。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预紧块(63)设置在内支架(62)的上部,放置槽(622)设置在内支架(62)的下部,锁紧部(623)位于预紧块(63)与放置槽(622)之间。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外支架(61)的顶部内侧面向下伸出有第一支柱(615),内支架(62)的顶部外侧面对应向上伸出有第二支柱(624),第二弹簧(64)套设在第一支柱(615)与第二支柱(624)之间。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内支架(62)顶部内侧面向下伸出有第三支柱(625),预紧块(63)上表面对应向上伸出有第四支柱(631),第三弹簧(65)套设在第三支柱(625)与第四支柱(631)之间。
CN202120445667.8U 2021-03-02 2021-03-02 卡扣支架总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403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45667.8U CN214403810U (zh) 2021-03-02 2021-03-02 卡扣支架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45667.8U CN214403810U (zh) 2021-03-02 2021-03-02 卡扣支架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03810U true CN214403810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27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4566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403810U (zh) 2021-03-02 2021-03-02 卡扣支架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038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32163U (zh) 一种三级过滤空气滤清器装置
CN214403810U (zh) 卡扣支架总成
CN202370707U (zh) 沙漠双级空气滤清器总成
CN214403813U (zh) 引射沙漠空气滤清器
CN214466399U (zh) 压力阀
CN214403812U (zh) 引射装置
CN210814369U (zh) 一种净气反吹气箱内滤袋式除尘器
CN206121341U (zh) 一种高效凝聚式压缩空气过滤装置
CN202040377U (zh) 一种防爆隔离阀
WO2009070963A1 (fr) Dispositif de séparation huile-gaz
CN206444336U (zh) 一种火花捕集器
CN102976073A (zh) 皮带运输落差点集尘系统
CN208749468U (zh) 一种出水式空气滤清器
CN202212073U (zh) 一种折叠式反向除尘器
CN206753688U (zh) 一种柴油机用呼吸器
CN219195019U (zh) 一种转炉除尘装置
CN105464853A (zh) 一种带有金属滤芯的内燃机空滤器
CN2650855Y (zh) 旁通烟道零泄漏装置
CN202707307U (zh) 客车空滤器强制排尘装置
CN202181973U (zh) 一种高位进气管
CN202953522U (zh) 一种皮带运输落差点集尘系统
CN214437326U (zh) 一种气箱脉冲袋式除尘装置
CN220194389U (zh) 一种玻纤袋式除尘装置
CN217380750U (zh) 一种防堵塞长寿命免维护空气滤清器
CN215276267U (zh) 一种反吸清灰输灰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