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02447U - 钢筋放置件 - Google Patents
钢筋放置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402447U CN214402447U CN202023016628.0U CN202023016628U CN214402447U CN 214402447 U CN214402447 U CN 214402447U CN 202023016628 U CN202023016628 U CN 202023016628U CN 214402447 U CN214402447 U CN 2144024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cing
- gluten
- bar
- steel bar
- sp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钢筋放置件,涉及建筑技术领域。钢筋放置件包括面筋放置部、连接部与底筋放置部;面筋放置部的下表面和底筋放置部的上表面仅通过一个连接部进行连接,面筋放置部的下表面、连接部以及底筋放置部的上表面形成侧面开口的放置空间,且放置空间用于从侧面开口处放入两根交叉的底筋;面筋放置部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放置面筋的凹槽。钢筋放置件可同时放置面筋和底筋,底筋可从钢筋放置件侧面放入放置空间中;并且,将底筋的中部(底筋的侧面)直接从侧面开口处放置于底筋放置空间中,底筋的放置不受限于其长度,底筋安装放置便捷,且将绑扎好的两根交叉底筋直接从侧面开口处放入放置空间,提高了施工效率,实现了钢筋的稳固安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钢筋放置件。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通常情况下,楼板包括上保护层、下保护层和中间层,中间层与上保护层的连接处放置上层钢筋,下保护层与中间层的连接处放置下层钢筋,两层钢筋的设置可以保证楼板的强度。
为了防止两层钢筋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是发生偏移等情况,现有技术中采用如下方式:马凳筋控制上层钢筋与下层钢筋之间的距离,即保证中间层的厚度,垫块放置于下层钢筋之下,以控制下保护层的厚度。但是,垫块没有与下层钢筋固定,容易移位跑偏,使下层钢筋的放置位置出现偏移等问题。马凳筋对上下两层钢筋进行放置,不仅稳定性差,经工作人员踩踏后,还容易变形移位。
申请号为201921648268.0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楼板控制器及其混凝土楼板控制器模具,请参阅图1,其具体结构如下:控制器,包括混凝土块1,混凝土块1上部镂空出第一面筋搁置区域2和第二面筋搁置区域3,第一面筋搁置区域2和第二面筋搁置区域3相对,第一面筋搁置区域2和第二面筋搁置区域3连通,连通处形成十字状面筋安放槽4。
混凝土块1下部镂空出第一底筋搁置区域5和第二底筋搁置区域6,第一底筋搁置区域5和第二底筋搁置区域6相对,第一底筋搁置区域5和第二底筋搁置区域6连通,连通处形成十字状底筋安放槽7。
底筋在放置于上述控制器的底筋安放槽7中时,如图1所示,由于底筋安放槽7的中部为一个封闭的孔结构,为了进行底筋的安放,通常情况下是将底筋的一端穿过底筋安放槽7的孔结构以后,然后放置在底筋安放槽7上,在控制器移动到指定位置时,再将底筋放置于底筋搁置区域。如若底筋长度过长,则在进行底筋放置时,势必会产生障碍(因为只能够从底筋的端部穿过孔结构进行底筋的安装),用时增加。同时,在有些情况下,十字交叉的底筋在两根底筋的交叉处会事先使用钢丝或其他方式绑扎进行初步位置的固定,此时,上述控制器在对底筋进行放置时使用障碍会更大,严重影响施工进度。所以,底筋的长度以及底筋的绑扎都会影响上述控制器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放置件,其能够同时放置面筋和底筋,且底筋均能从侧面进行放置,容易放置和绑扎,底筋放置简便,施工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本申请提供一种钢筋放置件,包括面筋放置部、连接部与底筋放置部;面筋放置部的下表面和底筋放置部的上表面仅通过一个连接部进行连接,面筋放置部的下表面、连接部以及底筋放置部的上表面形成侧面开口的放置空间,且放置空间用于从侧面开口处放入两根交叉的底筋;面筋放置部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放置面筋的凹槽。
面筋放置部凹槽可对面筋进行放置,底筋从侧面开口放入放置空间中,钢筋放置件能实现对面筋和底筋的同时放置;面筋放置部的下表面、连接部以及底筋放置部的上表面形成侧面开口的放置空间,在进行交叉底筋放置时,可以将底筋的中部(底筋的侧面)直接从侧面开口处放置于底筋放置空间中,底筋的放置不受限于其长度,底筋安装放置便捷,且将绑扎好的两根交叉底筋直接从侧面开口处放入放置空间,提高了施工效率,实现了钢筋的稳固安装。
进一步的,连接部与底筋放置部的上表面的边缘连接。
进一步的,底筋放置部的上表面为方形面,连接部与方形面的连接处位于方形面的一角。
底筋的放置空间足够大,底筋能更加稳定的放置于底筋放置部空间而不易滑落。
进一步的,连接部为方形连接部,连接部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且分别用于抵靠两根垂直的底筋。
当两根十字交叉的底筋从侧面开口放入放置空间中,其中一根底筋与第一侧面抵靠,另一根底筋与第二侧面抵靠,两底筋与两侧面形成的直角贴合,十字交叉的底筋放置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钢筋放置件还包括U形支撑件,U形支撑件的两凸出部分别埋设于面筋放置部内和底筋放置部内。内部埋设的支撑件可增加钢筋放置件整体放置的稳定性,使其放置后不易倾倒,同时,增强其承重能力,使钢筋放置件可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进一步的,凹槽为十字凹槽。钢筋放置件可以对十字交叉的面筋进行固定放置,在增加钢筋放置件使用范围的同时固定交叉面筋的相对位置,确保在后续浇筑过程中,两面筋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楼板受力均匀,保障建筑质量。
进一步的,钢筋放置件为上小下大的梯形台或圆台。钢筋放置件设置为上小下大的形状,可进一步增加其整体放置的稳定性,使其放置后不易倾倒。
进一步的,底筋放置部的上表面与凹槽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100-150mm。可以控制双层钢筋的间距为100-150mm,以满足钢筋的安装需求。
进一步的,钢筋放置件为混凝土放置件。钢筋放置件不仅可以与浇筑的混凝土一起形成楼板,制作成本低,同时还能避免钢筋放置件腐蚀生锈,延长寿命。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和/或多个技术方案的组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本申请的钢筋放置件分别设置面筋放置部和底筋放置部,面筋和底筋可分别放置于面筋放置部和底筋放置部,实现对面筋与底筋的同时放置;在进行交叉底筋放置时,底筋可从钢筋放置件侧面放入放置空间中,并且,将底筋的中部(底筋的侧面)直接从侧面开口处放置于底筋放置空间中,底筋的放置不受限于其长度,底筋安装放置便捷,且将绑扎好的两根交叉底筋直接从侧面开口处放入放置空间,提高了施工效率,实现了钢筋的稳固安装。
2.本申请的钢筋放置件设置的面筋放置部凹槽和侧面开口的放置空间之间是互相分隔独立的,底筋和面筋的放置不会相互干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楼板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钢筋放置件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钢筋放置件第一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钢筋放置件第二使用状态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钢筋放置件的剖面图。
图标:1-混凝土块;2-第一面筋搁置区域;3-第二面筋搁置区域;4-十字状面筋安放槽;5-第一底筋搁置区域;6-第二底筋搁置区域;7-十字状底筋安放槽;110-面筋放置部;120-连接部;130-底筋放置部;140-支撑件;111-凹槽;121-放置空间;122-第一侧面;123-第二侧面;210-面筋;220-底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钢筋放置件第一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钢筋放置件,包括面筋放置部110、连接部120与底筋放置部130;面筋放置部110的下表面和底筋放置部130的上表面仅通过一个连接部120进行连接,面筋放置部110的下表面、连接部120以及底筋放置部130的上表面形成侧面开口的放置空间121。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钢筋放置件第一使用状态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钢筋放置件第二使用状态图。请参阅图2-图4,底筋220的放置方式如下:将两根交叉的底筋220从侧面开口处放入进放置空间121内。可以将底筋220的中部直接从侧面开口处放置于放置空间121中,底筋220的两端位于放置空间121外,底筋220的放置不受限于其长度,底筋220安装放置便捷,且将绑扎好的两根交叉底筋220直接从侧面开口处放入放置空间121,提高了施工效率。
进一步的,钢筋放置件的连接部120与底筋放置部130的上表面的边缘连接,底筋放置部130的上表面为方形面,连接部120与方形面的连接处位于方形面的一角。使底筋220的放置空间121足够大,底筋220能更加稳定的放置于放置空间121而不易滑落。
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部120也可以不设置为边缘连接的方式,例如:将连接部120设置在靠近底筋放置部130的上表面的中部位置,也可以放置底筋220;或者,连接部120位于方形面边缘中部,也可以实现底筋220的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底筋放置部130的上表面还可以为圆形面;
进一步的,连接部120为方形连接部,连接部120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侧面122和第二侧面123,且分别用于抵靠两根垂直的底筋220。
当两根十字交叉的底筋220从侧面开口放入放置空间121中,其中一根底筋220与第一侧面122抵靠,另一根底筋220与第二侧面123抵靠,两底筋220与两侧面形成的直角贴合,十字交叉的底筋220放置更加稳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部120的第一侧面122和第二侧面123可不互相垂直,在底筋220仅为单一方向或两底筋220交叉形成的夹角不为直角时,可根据实际需求对第一侧面122和第二侧面123形成的角进行相应设置。
请继续参阅图2-4,面筋放置部110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放置面筋210的凹槽111,将面筋210放置于凹槽111内,从而使该钢筋放置件可以同时放置面筋210与底筋220。
请继续参阅图1,现有技术中,第一面筋搁置区域2和第二面筋搁置区域3连通,连通处形成十字状面筋安放槽4,如果将两根面筋十字放入十字状面筋安放槽4内以后,由于面筋的一侧有凸出块进行抵靠,另一侧没有凸出块进行抵靠,会使面筋容易发生转动,从而十字状的两根面筋可以变成非十字交叉状的两根面筋,面筋的安装不稳固。
而本申请中,请参阅图3和图4,面筋放置部110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放置面筋210的十字凹槽(凹槽111为十字凹槽)。钢筋放置件可以对十字交叉的面筋210进行固定放置,在增加钢筋放置件使用范围的同时固定交叉面筋210的相对位置,确保在后续浇筑过程中,两面筋210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使楼板受力均匀,保障建筑质量。
在其他实施例中,凹槽111可为一字型或互相形成为任意角度。在面筋210仅为单一方向或两面筋交叉形成的夹角不为直角时,可根据实际需求对凹槽的数量和互相形成的角度进行相应设置。图5为实施例中钢筋放置件的剖面图,请参阅图2和图5,钢筋放置件还包括U形支撑件140,U形支撑件140的两凸出部分别埋设于面筋放置部110内和底筋放置部130内,支撑件140为钢筋支撑件。内部埋设的支撑件140可增加钢筋放置件整体放置的稳定性,使其放置后不易倾倒,同时,增强其承重能力,使钢筋放置件可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在其他实施例中,U形支撑件还可选择其他材料,例如:一体成型的不锈钢件。
进一步的,底筋放置部130的上表面与凹槽111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100-150mm。面筋210和底筋220均为十字交叉的钢筋,直径均为10mm;钢筋放置件厚度为150mm,与楼板厚度一致;底筋放置部130的上表面与凹槽111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面筋210和底筋220的间距;底筋放置部130的下表面距离钢筋放置件底部的间距为20mm,与板底保护层厚度一致;用于放置面筋的十字凹槽深度为40mm,在放置两十字交叉面筋210后,十字交叉面筋210上端距钢筋放置件上部的间距为板面保护层厚度20mm。钢筋放置件不仅可以控制双层钢筋的间距,以满足钢筋的安装需求,还可以有效控制楼板厚度和双层钢筋保护层厚度,保证楼板质量。
进一步的,钢筋放置件为上小下大的梯形台(图2-图5示出的是上小下大的梯形台)或圆台(图未示出),可选地,直接使用楼板混凝土制成。在进一步增加其整体放置的稳定性的同时,还可以与浇筑的混凝土一起形成楼板,制作成本低,还能避免钢筋放置件腐蚀生锈,延长寿命。
在其他实施例中,钢筋放置件也可以是方形,其也能够对两层钢筋进行方便地放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钢筋放置件也可采用其他材料制成,例如可使用比楼板混凝土等级更高的混凝土或塑料制成,使用塑料可进一步降低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钢筋放置件的使用方法如下:
将两根面筋210放置于面筋放置部110的十字凹槽中;将两根底筋220的中部从放置空间121的侧面开口处放入放置空间121中,其中一根底筋与第一侧面122抵靠,另一根底筋与第二侧面123抵靠,两底筋220与两垂直侧面形成的直角贴合,完成对十字交叉底筋220的放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钢筋放置件的有益效果包括:
(1)、实现对面筋210与底筋220的同时放置;在进行交叉底筋220放置时,底筋220从钢筋放置件的侧面开口处进入放置空间121进行放置,并且,可以将底筋220的中部(底筋220的侧面)直接从侧面开口处放置于底筋放置空间121中,底筋220放置不受限于底筋220长度等情况,且将绑扎好的两根交叉底筋220直接从侧面开口处放入放置空间121,提高了施工效率,实现了钢筋的稳固安装。
(2)、面筋放置部的凹槽111和侧面开口的放置空间121之间是互相分隔独立的,底筋220和面筋210的放置不会相互干扰。
(3)、底筋放置空间121足够大,且十字交叉的底筋220从侧面开口放入放置空间121时,其中一根底筋与第一侧面122抵靠,另一根底筋与第二侧面123抵靠,两底筋220与两侧面形成的直角贴合,底筋220能更加稳定的放置于底筋放置空间121中而不易滑落。
(4)、可以对十字交叉的面筋210进行固定放置,固定交叉面筋210的相对位置,确保在后续浇筑过程中,两面筋210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楼板受力均匀,保障建筑质量。
(5)、控制双层钢筋的间距,以满足钢筋的安装需求,还可以有效控制楼板厚度和双层钢筋保护层厚度,保证楼板质量。
(6)、钢筋放置件承重能力增强,其在放置后不易倾倒;还可以与浇筑的混凝土一起形成楼板,制作成本低,还能避免钢筋放置件腐蚀生锈,延长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钢筋放置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筋放置部、连接部与底筋放置部;所述面筋放置部的下表面和所述底筋放置部的上表面仅通过一个所述连接部进行连接,所述面筋放置部的下表面、所述连接部以及所述底筋放置部的上表面形成侧面开口的放置空间,且所述放置空间用于从所述侧面开口处放入两根交叉的底筋;所述面筋放置部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放置面筋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放置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底筋放置部的上表面的边缘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放置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筋放置部的上表面为方形面,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方形面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方形面的一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放置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方形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且分别用于抵靠两根垂直的底筋。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放置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形支撑件,所述U形支撑件的两凸出部分别埋设于所述面筋放置部内和所述底筋放置部内。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放置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十字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放置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放置件为上小下大的梯形台或圆台。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放置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筋放置部的上表面与所述凹槽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100-150mm。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放置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放置件为混凝土放置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016628.0U CN214402447U (zh) | 2020-12-15 | 2020-12-15 | 钢筋放置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016628.0U CN214402447U (zh) | 2020-12-15 | 2020-12-15 | 钢筋放置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402447U true CN214402447U (zh) | 2021-10-15 |
Family
ID=78038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016628.0U Active CN214402447U (zh) | 2020-12-15 | 2020-12-15 | 钢筋放置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402447U (zh) |
-
2020
- 2020-12-15 CN CN202023016628.0U patent/CN21440244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402447U (zh) | 钢筋放置件 | |
WO1998004795A1 (en) | Floor panel having support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for | |
CN209817453U (zh) | 一种多功能板厚控制器 | |
US5826395A (en) | Concrete block with offset ledge and installation guide means | |
CN212271384U (zh) | 一种开槽石膏砌块 | |
KR20100131264A (ko) | 건축용 데크패널 | |
JP2015021375A (ja) | 一体式基礎型枠および基礎型枠連結構造 | |
KR100379783B1 (ko) | 춤이 깊은 건축용 합성 데크플레이트 | |
JP2003027647A (ja) | デッキプレート及びコンクリートスラブ | |
KR101609381B1 (ko) | 조립식 우수저류조 | |
US20100115869A1 (en) | Connecting and plugging element for modular floor construction | |
KR200210972Y1 (ko) | 철근 받침대 | |
CN212405933U (zh) | 石材地砖平整维持装置 | |
KR101486969B1 (ko) | 조립식 우수저류조용 블록 | |
CN216689941U (zh) | 一种填充墙墙顶部分有梁部分有板结构 | |
CN214577057U (zh) | 城市地铁暗挖车站拱脚部位反斜角施工支撑结构 | |
CN203361478U (zh) | 一种支撑上下层钢筋的扣锁砼马凳 | |
CN111424878A (zh) | 一种开槽石膏砌块 | |
CN214884599U (zh) | 加气混凝土砌块与钢筋混凝土外框整体墙板 | |
JP6722555B2 (ja) | 表面材付き発泡樹脂ブロック | |
KR200229524Y1 (ko) | 건축물의층간방진패드 | |
CN106121077A (zh) |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的抗震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KR200167843Y1 (ko) | 옹벽축조용 블록 | |
JP2001254482A (ja) | 平板瓦及びこの葺き上げ方法 | |
KR200224199Y1 (ko) | 배수 트렌치 유닛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