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00364U - 一种跨越孔结构和焦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跨越孔结构和焦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00364U
CN214400364U CN202120442201.2U CN202120442201U CN214400364U CN 214400364 U CN214400364 U CN 214400364U CN 202120442201 U CN202120442201 U CN 202120442201U CN 214400364 U CN214400364 U CN 2144003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ck
furnace wall
cross
hole structure
cro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4220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洋
项诚鹏
田海江
雷伟
石立强
张钰婷
郭宏毅
张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steel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steel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steel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steel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4220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003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003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003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rnace Housings, Linings, Walls, And Cei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跨越孔结构和焦炉。该跨越孔结构由位于跨越孔结构顶部的立火道跨顶砖、位于跨越孔结构底部的跨越孔底面砖和位于跨越孔结构两侧的炭化室炉墙砌筑层构成;每个炭化室炉墙砌筑层由多个炉墙砖砌筑而成,相邻的炭化室炉墙砌筑层之间通过凸台和凹槽咬合连接,凸台位于炉墙砖的下方,凹槽位于炉墙砖的上方;或者凸台位于炉墙砖的上方,凹槽位于炉墙砖的下方。使用时,相邻的炭化室炉墙砌筑层之间通过凸台和凹槽咬合连接,提升了相邻炭化室炉墙砌筑层之间的整体性,能够减少跨越孔结构的位移和变形程度,提高了跨越孔结构的强度,延长了焦炉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跨越孔结构和焦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炉炉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越孔结构和焦炉。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内焦炉趋向于大型化发展,连通上升火道和下降火道的跨越孔的尺寸也相应增大。跨越孔在结焦中后期时在膨胀和推焦侧压力的作用下,可能会发生跨越孔部位的墙砖位移,使得跨越孔发生变形,导致跨越孔的强度下降,缩短了焦炉的使用寿命。
因此,如何延长焦炉的使用寿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越孔结构,以延长焦炉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跨越孔结构,所述跨越孔结构由位于所述跨越孔结构的顶部的立火道跨顶砖、位于所述跨越孔结构的底部的跨越孔底面砖和位于所述跨越孔结构的两侧的炭化室炉墙砌筑层构成;
每个所述炭化室炉墙砌筑层由多个炉墙砖砌筑而成,相邻的所述炭化室炉墙砌筑层之间通过凸台和凹槽咬合连接,所述凸台位于所述炉墙砖的下方,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炉墙砖的上方;或者所述凸台位于所述炉墙砖的上方,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炉墙砖的下方。
优选地,在上述跨越孔结构中,所述凸台和所述凹槽的截面为能够相互配合的方形结构,并且所述凹槽的两个咬合连接部位所在平面互相垂直,所述凸台和所述凹槽的高度为20mm到30mm。
优选地,在上述跨越孔结构中,相邻的所述炭化室炉墙砌筑层之间通过定位砖沟和定位砖舌的配合定位,所述定位砖沟位于所述炉墙砖的上方,所述定位砖舌位于所述炉墙砖的下方;或者所述定位砖沟位于所述炉墙砖的下方,所述定位砖舌位于所述炉墙砖的上方。
优选地,在上述跨越孔结构中,所述跨越孔结构呈椭圆形。
优选地,在上述跨越孔结构中,所述跨越孔底面砖远离所述立火道跨顶砖的一侧设有第一砖舌和第二砖舌,位于所述跨越孔底面砖的下部的立火道隔墙砌筑层设有第一砖沟和第二砖沟,所述第一砖沟能够与所述第一砖舌配合,所述第二砖沟能够与所述第二砖舌配合;
并且所述第一砖舌和所述第二砖舌呈一字形,所述第一砖舌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砖舌的长度方向。
优选地,在上述跨越孔结构中,所述立火道跨顶砖远离所述跨越孔底面砖的一侧设有第三砖沟,位于所述立火道跨顶砖的上部的跨越孔上部砌筑层设有第三砖舌,所述第三砖舌能够与所述第三砖沟配合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跨越孔结构中,所述炭化室炉墙砌筑层靠近所述跨越孔结构的一侧呈圆弧状。
优选地,在上述跨越孔结构中,所述跨越孔底面砖靠近所述立火道跨顶砖的一侧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顶部呈圆弧状并且圆弧中心位于所述跨越孔底面砖靠近所述立火道跨顶砖的一侧;并且所述凸起部做倒角处理。
优选地,在上述跨越孔结构中,所述立火道跨顶砖靠近所述跨越孔底面砖的一侧设有圆弧形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圆弧中心位于所述立火道跨顶砖靠近所述跨越孔底面砖的一侧。
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跨越孔结构时,位于跨越孔结构的两侧的炭化室炉墙砌筑层由多个炉墙砖砌筑而成,相邻的炭化室炉墙砌筑层之间通过凸台和凹槽咬合连接,提升了相邻炭化室炉墙砌筑层之间的整体性,能够减少跨越孔结构的炉墙砖在结焦中后期因膨胀和推焦侧压力的作用下而发生的位移,减少了跨越孔结构的变形程度,提高了跨越孔结构的强度,延长了焦炉的使用寿命。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焦炉,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跨越孔结构,因此兼具了上述跨越孔结构的所有技术效果,本文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跨越孔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炭化室炉墙砌筑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炭化室炉墙砌筑层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为立火道跨顶砖,101为第三砖沟,102为凹陷部,200为跨越孔底面砖,201为第一砖舌,202为第二砖舌,203为凸起部,300为炭化室炉墙砌筑层,301为炉墙砖,3011为凸台,3012为凹槽,3013为定位砖沟,3014为定位砖舌。
具体实施方式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跨越孔结构,以延长焦炉的使用寿命。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跨越孔结构,跨越孔结构由位于跨越孔结构的顶部的立火道跨顶砖100、位于跨越孔结构的底部的跨越孔底面砖200和位于跨越孔结构的两侧的炭化室炉墙砌筑层300构成。
其中,每个炭化室炉墙砌筑层300由多个炉墙砖301砌筑而成,相邻的炭化室炉墙砌筑层300之间通过凸台3011和凹槽3012咬合连接,凸台3011位于炉墙砖301的下方,凹槽3012位于炉墙砖301的上方;或者凸台3011位于炉墙砖301的上方,凹槽3012位于炉墙砖301的下方。
由此可见,使用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跨越孔结构时,位于跨越孔结构的两侧的炭化室炉墙砌筑层300由多个炉墙砖301砌筑而成,相邻的炭化室炉墙砌筑层300之间通过凸台3011和凹槽3012咬合连接,提升了相邻炭化室炉墙砌筑层300之间的整体性,能够减少跨越孔结构的炉墙砖301在结焦中后期因膨胀和推焦侧压力的作用而发生的位移,减少了跨越孔结构的变形程度,提高了跨越孔结构的强度,延长了焦炉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凸台3011和凹槽3012的截面均可以是长方形、U型或者圆弧形等形状,只要是能够咬合连接的凸台3011和凹槽3012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凸台3011和凹槽3012为截面能够相互配合的方形结构,以便于具有较高的强度,使得相邻的炭化室炉墙砌筑层300之间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进而使炭化室炉墙砌筑层300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气密性。
另外,凹槽3012的两个咬合连接部位所在平面可以互相垂直,也可以呈锐角或者钝角,只要是能够使相邻的炭化室炉墙砌筑层300之间咬合连接,进而提高炭化室炉墙砌筑层300之间的整体性的设置方向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所提供的凹槽3012的两个咬合连接部位所在平面互相垂直,以便于增大气体在相邻炭化室炉墙砌筑层300之间的缝隙流动的阻力,进而减少气体泄漏,提高该跨越孔结构的气密性。
并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凸台3011和凹槽3012的高度不能过高,防止凸台3011和凹槽3012的高度过高导致凸台3011根部的连接强度不足,导致跨越孔结构在结焦中后期因膨胀和推焦侧压力的作用而发生的位移,使得凸台3011根部断裂,使该跨越孔结构变形,强度下降;或者凸台3011和凹槽3012的高度过低,使得相邻的炭化室炉墙砌筑层300之间的咬合效果较差,导致在结焦中后期受膨胀和推焦侧压力的作用,炉墙砖301依旧能够发生位移,使该跨越孔结构变形,强度下降;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凸台3011和凹槽3012的高度为20mm到30mm。
进一步地,相邻的炭化室炉墙砌筑层300之间通过定位砖沟3013和定位砖舌3014的配合定位,以便于进一步提高该跨越孔结构的整体性和密封性。
并且,该跨越孔结构可以将定位砖沟3013设置于炉墙砖301的上方,定位砖舌3014设置于炉墙砖301的下方;或者将定位砖沟3013设置于炉墙砖301的下方,定位砖舌3014设置于炉墙砖301的上方,只要是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设置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跨越孔结构可以是长方形、多边形或者椭圆形等形状,只要是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优选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椭圆形的跨越孔结构,以便于增大气流截面,减小流通阻力;同时,由于椭圆形的跨越孔结构的立火道跨顶砖100的受力面为拱形,能够将该立火道跨顶砖100所受到的炉顶压力部分分解为水平分力,该水平分力朝向远离跨越孔结构的中心的一侧(即朝向焦炉的炭化室),结焦中后期的膨胀力和推焦压力在水平方向朝向靠近跨越孔结构的中心的一侧(即朝向焦炉的燃烧室),因此,炉顶压力的水平分力能够抵消一部分膨胀力和推焦压力,进一步增加立火道跨顶砖的承压性,减少跨越孔结构的变形程度;并且,同样的流通截面积下,椭圆形的跨越孔结构的气流与椭圆形的跨越孔结构的内壁的接触面积较小,摩擦阻力较小,涡流损失较小。
另外,跨越孔底面砖200远离立火道跨顶砖100的一侧设有第一砖舌201和第二砖舌202,位于跨越孔底面砖200的下部的立火道隔墙砌筑层设有第一砖沟和第二砖沟,第一砖沟能够与第一砖舌201配合,第二砖沟能够与第二砖舌202配合,以便于通过第一砖舌201与第一砖沟的配合和第二砖舌202与第二砖沟的配合提高跨越孔底面砖200与跨越孔底面砖200下部的立火道隔墙砌筑层之间的整体性,进而提高该跨越孔结构与立火道隔墙的整体性。
并且,第一砖舌201和第二砖舌202可以是一字形、丰字形或者弧形等形状,只要是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一字形的第一砖舌201和第二砖舌202。
另外,第一砖舌201和第二砖舌202可以在跨越孔底面砖200上随机分布、平行分布或者垂直排列等分布形式,只要是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分布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砖舌20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二砖舌202的长度方向,以便于具有较好的连接效果。
进一步地,立火道跨顶砖100远离跨越孔底面砖200的一侧设有第三砖沟101,位于立火道跨顶砖100的上部的跨越孔上部砌筑层设有第三砖舌,第三砖舌能够与第三砖沟101配合连接,以便于提高立火道跨顶砖100与跨越孔上部砌筑层的整体性,进而提高跨越孔结构与焦炉的整体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砖沟101和第三砖舌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三个等,本实用新型对第三砖沟101和第三砖舌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只要是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数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并且,当第三砖沟101为多个时,多个第三砖沟101可以在立火道跨顶砖100上随机分布、平行分布或者垂直分布等分布形式,只要是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分布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三砖沟101和两个能够与第三砖沟101配合的第三砖舌。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炭化室炉墙砌筑层300靠近跨越孔结构的一侧呈圆弧状,以便于增加气流流通截面,同时提高炭化室炉墙砌筑层300抵抗侧向推力的作用。
另外,跨越孔底面砖200靠近立火道跨顶砖100的一侧设有凸起部203,凸起部203的顶部呈圆弧状并且圆弧中心位于跨越孔底面砖200靠近立火道跨顶砖100的一侧,以便于增大承重能力,且与立火道跨顶砖100和炭化室炉墙砌筑层300构成椭圆形结构,增大气流流通截面;并且凸起部203做倒角处理,以利于气流通过。
相应地,立火道跨顶砖100靠近跨越孔底面砖200的一侧设有圆弧形的凹陷部102,凹陷部102的圆弧中心位于立火道跨顶砖100靠近跨越孔底面砖200的一侧,以便于提高跨越孔结构的强度;同时,与跨越孔底面砖200和炭化室炉墙砌筑层300构成椭圆形结构,增大气流流通截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跨越孔底面砖200的凸起部203和立火道跨顶砖100的凹陷部102的曲率半径不作限定,只要是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曲率半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另外,本实用新型对该跨越孔结构的长度、高度和宽度等尺寸参数不作具体限定,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焦炉的实际需求对跨越孔结构的尺寸参数进行适应性修改,只要是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尺寸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焦炉,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跨越孔结构,因此兼具了上述跨越孔结构的所有技术效果,本文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设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跨越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跨越孔结构由位于所述跨越孔结构的顶部的立火道跨顶砖、位于所述跨越孔结构的底部的跨越孔底面砖和位于所述跨越孔结构的两侧的炭化室炉墙砌筑层构成;
每个所述炭化室炉墙砌筑层由多个炉墙砖砌筑而成,相邻的所述炭化室炉墙砌筑层之间通过凸台和凹槽咬合连接,所述凸台位于所述炉墙砖的下方,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炉墙砖的上方;或者所述凸台位于所述炉墙砖的上方,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炉墙砖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越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和所述凹槽的截面为能够相互配合的方形结构,并且所述凹槽的两个咬合连接部位所在平面互相垂直,所述凸台和所述凹槽的高度为20mm到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越孔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炭化室炉墙砌筑层之间通过定位砖沟和定位砖舌的配合定位,所述定位砖沟位于所述炉墙砖的上方,所述定位砖舌位于所述炉墙砖的下方;或者所述定位砖沟位于所述炉墙砖的下方,所述定位砖舌位于所述炉墙砖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越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跨越孔结构呈椭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越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跨越孔底面砖远离所述立火道跨顶砖的一侧设有第一砖舌和第二砖舌,位于所述跨越孔底面砖的下部的立火道隔墙砌筑层设有第一砖沟和第二砖沟,所述第一砖沟能够与所述第一砖舌配合,所述第二砖沟能够与所述第二砖舌配合;
并且所述第一砖舌和所述第二砖舌呈一字形,所述第一砖舌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砖舌的长度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越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火道跨顶砖远离所述跨越孔底面砖的一侧设有第三砖沟,位于所述立火道跨顶砖的上部的跨越孔上部砌筑层设有第三砖舌,所述第三砖舌能够与所述第三砖沟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越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化室炉墙砌筑层靠近所述跨越孔结构的一侧呈圆弧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越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跨越孔底面砖靠近所述立火道跨顶砖的一侧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顶部呈圆弧状并且圆弧中心位于所述跨越孔底面砖靠近所述立火道跨顶砖的一侧;并且所述凸起部做倒角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越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火道跨顶砖靠近所述跨越孔底面砖的一侧设有圆弧形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圆弧中心位于所述立火道跨顶砖靠近所述跨越孔底面砖的一侧。
10.一种焦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跨越孔结构。
CN202120442201.2U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跨越孔结构和焦炉 Active CN2144003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42201.2U CN214400364U (zh)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跨越孔结构和焦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42201.2U CN214400364U (zh)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跨越孔结构和焦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00364U true CN214400364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28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42201.2U Active CN214400364U (zh)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跨越孔结构和焦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003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1041A (zh) * 2022-05-20 2022-10-11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易施工的热回收焦炉拱顶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1041A (zh) * 2022-05-20 2022-10-11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易施工的热回收焦炉拱顶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0176277A (ja) モノリス構成要素構造を有するコークス炉
CN214400364U (zh) 一种跨越孔结构和焦炉
JP6704912B2 (ja) コークス炉のコーベル構造および該構造を形成する方法
US4638617A (en) Refractory curtain wall
US4479777A (en) Header brick in regenerator lattice structure
CN206832034U (zh) 扣接式隧道窑窑体
CN214400363U (zh) 一种焦炉炉顶结构和焦炉
CN216042122U (zh) 一种建筑混凝土预制板
US2476423A (en) Refractory block furnace enclosure structure with oxidizable metal reinforcing means
CN214457766U (zh) 一种焦炉加热系统和焦炉
CN106989594A (zh) 扣接式隧道窑窑体
JP4920403B2 (ja) コークス炉蓄熱室の煉瓦構造
CN202938623U (zh) 竖炉导风墙专用带孔预制砖
CN216482254U (zh) 一种高温冶炼炉内衬单元及其高温冶炼炉
EP1783233B1 (en) Refractory burner brick
CN218710149U (zh) 一种减少烟尘排放的焦炉炉门衬砖
CN211503705U (zh) 一种环形碳素焙烧炉横墙结构
CA1138736A (en) Block or brick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two-shell tile stove
CN217541482U (zh) 加热炉炉底承载体
CN212988005U (zh) 一种用于烧制瓷器的炉窑
CN221117343U (zh) 一种焦炉燃烧室顶部结构
CN214148839U (zh) 一种锆碳铬刚玉砖
CN212507199U (zh) 金属烟道
CN201314787Y (zh) 一种电极焙烧炉料箱结构
CN214333391U (zh) 新型吊挂耐火砖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