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99711U - 一种折叠式升降工作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式升降工作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99711U
CN214399711U CN202120408359.8U CN202120408359U CN214399711U CN 214399711 U CN214399711 U CN 214399711U CN 202120408359 U CN202120408359 U CN 202120408359U CN 214399711 U CN214399711 U CN 2143997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lifting
mounting plate
platfor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0835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卓辉
蒋雯
吴仪
黄潮桂
江潮辉
林育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2040835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997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997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9971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式升降工作台,主要包括平台、工具箱和手动式升降围栏;所述平台设置在升降机构的顶部,与升降机构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工具箱设置在平台的四侧,与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围栏安装在平台的四侧,通过折叠方式实现围栏的升降及工具箱的开闭。使用时,工人站在工作台上,按下按钮,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向中间收缩,安装板两端的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绕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向后转动,第六连杆解锁,即可手动将围栏本体提起,直到到达设定位置后,释放按钮,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卡扣在第六连杆上,实现围栏本体的定位和锁紧;另外,设置在平台四侧的工具箱在围栏本体抬起后可方便地从中取放工具。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式升降工作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式升降工作台。
背景技术
当前具备升降功能的机构大多采用传统剪叉式升降机构,其主要缺点是其升降过程中有一边连杆会滑动导致升降到高处时,机构有一边正下方没有连杆为其上方重物支撑所受重力,所以该处人或者重物的力会对机构产生一个扭力,有侧翻的倾向,工程上为了让其稳定满足受力和使用要求,一般选用较高强硬度的材料,增大厚度来提升受力能力。导致的后果是机构整体很重成本也高,且一般采用液压传动的方式,进一步增大了机构的重量,不方便移动,所以我国的高空作业机械重量一般都是以吨为单位,应用于室外或者空间大的工厂,且一般也是采用差速轮的方式进行移动和转向,由于差速轮本身转向麻烦,当升降机体积特别大的时候,其转弯半径大,要求活动空间比较大,不够灵活,所以我国暂时没有真正意义上应用于室内修的轻巧灵活、操作简便灵活的装修高处作业工具。我国现在的室内装修工人也是一般采用临时就地取材自制梯子或者用常见的人字梯,不够规范化与标准化,时常发生一些小事故,虽然室内高度比较低,但也具有一定的风险,而自制梯子或者人字梯工作效率不高,工作时时常需要上下梯子转移工作地点。
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折叠式升降工作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折叠式升降工作台,主要包括平台、工具箱、以及手动式升降围栏。所述平台设置在升降机构的顶部,与升降机构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工具箱设置在平台的四侧,与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围栏安装在平台的四侧,通过折叠方式实现围栏的升降及工具箱的开闭。
具体的,所述升降围栏主要包括围栏本体、第五连杆、第六连杆、按钮、第一拉线、第一卡块、第一转轴、第一弹簧、以及安装板。所述第五连杆的一端与平台铰接,另一端与第六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六连杆的另一端与安装板端部的一侧铰接。所述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设置于安装板的两侧。所述第一转轴竖直安装在安装板端部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卡块安装在第一转轴上,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安装板上,另一端与第一转轴连接并驱动第一卡块穿过安装板后卡在第六连杆的孔内,实现第六连杆的定位。所述按钮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第一拉线的一端与安装板一端的第一卡块连接,另一端穿过按钮后与安装板另一端的第一卡块连接,使按钮按下并拉动第一拉线,实现第一卡块从第六连杆的孔中脱离并解锁第六连杆。所述围栏本体设置在平台的四侧,位于工具箱的上方。所述安装板安装在围栏本体上。当升降围栏处于折叠状态时,按下按钮,第一拉线向中间收缩,从而拉动两侧的第一卡块,第一卡块绕第一转轴往后转动并从第六连杆上的孔中脱离,第六连杆解锁,手动提升围栏本体到设定位置并释放按钮,第一卡块在第一弹簧作用下重新卡入第六连杆的孔中,实现第六连杆及围栏本体的定位及锁定。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围栏还包括第二卡块、第二转轴、第二弹簧、以及第二拉线。所述第二转轴竖直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卡块设置在第二转轴上,并与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转轴连接并驱动第二卡块穿过安装板后卡在第六连杆的侧面上,实现第六连杆的定位。所述第二拉线的一端与安装板一端的第二卡块连接,另一端穿过按钮后与安装板另一端的第二卡块连接。第二卡块的锁紧和解锁原理与第一卡块相同,区别在于第二卡块并不卡入第六连杆的孔中,而是卡在第六连杆的侧面。
具体的,所述工具箱主要包括内板、底板、外板和隔板。所述内板倾斜设置,其上端与平台底部固定连接,下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水平设置。所述外板竖直设置在底板上。所述隔板设置在内板与外板之间,分别与内板、外板、底板垂直设置,将内板与外板之间形成的空腔划分为若干独立的收纳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工作台还包括用于探测距离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安装在工具箱的外侧面上,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使用时,工人站在工作台上,按下按钮,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向中间收缩,安装板两端的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绕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向后转动,第六连杆解锁,即可手动将围栏本体提起,直到到达设定位置后,释放按钮,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卡扣在第六连杆上,实现围栏本体的定位和锁紧;另外,设置在平台四侧的工具箱在围栏本体抬起后可方便地从中取放工具。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实施的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折叠式升降工作台采用折叠式围栏设计,使围栏及工作台方便实现折叠和收纳,大大降低空间的占用。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折叠式升降工作台采用四侧环绕设置的工具箱,使工人在工作时方便从工具箱中取放工具,从而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便携式可升降小车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便携式可升降小车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便携式可升降小车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底盘部分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底盘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底盘内部(去掉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底盘内部(去掉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底盘内部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升降机构主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升降机构左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升降机构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驱动装置的主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升降围栏及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工具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工具箱的俯视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号说明:
1-底盘,2-升降机构,5-工作台;
11-外壳,12-驱动轮,13-驱动电机,14-驱动电路,15-横梁框,16-纵梁框;
21-驱动装置,22-升降装置,23-辅助支撑装置,31-升降电机,32-第一齿轮,33-第二齿轮,34-升降杆,35-顶推块,36-第一连杆,37-第二连杆,38-第一稳定杆,39-第一稳定板,40-第一推杆,41-第二推杆,42-第三推杆,43-第二稳定板,44-第三连杆,45-第四连杆,46-第二稳定杆,47-第三稳定板,48-第四稳定板;
51-平台,52-工具箱,53-升降围栏,54-第五连杆,55-第六连杆,56-按钮,57-第一卡块,58-安装板,59-第二卡块,60-内板,61-外板,62-隔板,63-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18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可升降小车,主要包括可移动式底盘1、升降机构2、以及折叠式工作台5。所述升降机构2安装在底盘1上,其驱动端与工作台5底部固定连接,驱动工作台5实现升降及定位。
具体的,所述底盘1包括盒式外壳11、以及安装在外壳11内的驱动轮12、驱动电机13、驱动电路14、电源装置、用于承重的横梁框15和纵梁框16。所述横梁框15水平设置在外壳11内,与外壳11固定连接。所述纵梁框16竖直设置在外壳11内,底部与横梁框15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3通过电机座安装在横梁框15上,并与横梁框15固定连接,其输出端与驱动轮12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路14设置在外壳11内,并与驱动电机13电连接。所述电源装置与驱动电路14电连接,并采用动力电池或外接电源方式供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轮12采用全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纵梁框16采用倒梯形结构设计。
具体的,所述升降机构2主要包括驱动装置21、升降装置22、以及辅助支撑装置23。所述驱动装置21安装在外壳11内,与横梁框15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装置22安装外壳11上,与驱动装置21连接,其驱动端与工作台5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支撑装置23安装在外壳11上,位于升降装置22之外,其底部与外壳11固定连接,顶部与工作台5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装置22位于辅助支撑装置23内。
具体的,所述驱动装置21主要包括升降电机31、第一齿轮32、第二齿轮33、以及升降杆34。所述升降电机31通过电机座安装在横梁框15上,与横梁框15固定连接,其输出轴与第一齿轮32传动连接。所述升降杆34竖直设置在底盘1内,其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底盘1顶部和底部连接。所述升降杆34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齿轮33设置在升降杆34上,与第一齿轮32啮合传动,其内侧面设有内螺纹,并与升降杆34螺纹连接,由升降杆34驱动其上下移动。
具体的,所述升降装置22主要包括顶推块35、Y形模块、以及升降模块。所述顶推块35固定设置在第二齿轮33上,并与升降杆34滑动连接,由第二齿轮33驱动其上下移动。所述Y形模块的一端与顶推块35铰接,另一端与升降模块铰接并驱动升降模块展开或折叠。所述升降模块的一端设置在外壳11上,另一端与工作台5底部连接。
具体的,所述升降模块由若干组第一剪刀折叠式结构在纵向上首尾相连而成。所述第一剪刀折叠式结构在横向上至少设置两组,包括第一连杆36、第二连杆37、以及第一稳定杆38。所述第一连杆36与第二连杆37呈X形设置,并在中部铰接,其两端分别与前一组和后一组第一剪刀折叠式结构的第二连杆37和第一连杆36铰接。所述第一稳定杆38设置于横向上相邻两组第一剪刀折叠式结构之间,其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36或第二连杆37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剪刀折叠式结构还包括第一稳定板39。所述第一稳定板39设置在横向上相邻两组第一剪刀折叠式结构之间,其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36或第二连杆37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Y形模块分别设置在顶推块35的两侧,主要包括第一推杆40、第二推杆41、第三推杆42、以及第二稳定板43。所述第一推杆40纵向设置,其底部与顶推块35铰接,顶部分别与第二推杆41和第三推杆42的连接处铰接。所述第二推杆41的一端与第三推杆42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推杆41的另一端与第三推杆4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杆36和第二连杆37的连接处铰接。所述第二稳定板43设置在两侧的Y形模块之间,其两端分别与第二推杆41和第三推杆42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辅助支撑装置23由若干组第二剪刀折叠式结构在纵向上首尾相连而成。所述第二剪刀折叠式结构在横向上至少设置两组,包括第三连杆44、第四连杆45、以及第二稳定杆46。所述第三连杆44与第四连杆45呈X形设置,并在中部铰接,其两端分别与前一组和后一组第二剪刀折叠式结构的第四连杆45和第一连杆36铰接。所述第二稳定杆46设置于横向上相邻两组第二剪刀折叠式结构之间,其两端分别与第三连杆44或第四连杆45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剪刀折叠式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横向上相邻两组第二剪刀折叠式结构之间的第三稳定板47和第四稳定板48。所述第三稳定板47设置在第四稳定板48上,并与第四稳定板48互相垂直设置。所述第三稳定板47和第四稳定板48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连杆44或第四连杆45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工作台5主要包括平台51、工具箱52、以及手动式升降围栏53。所述平台51设置在升降机构2的顶部,与升降机构2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工具箱52设置在平台51的四侧,与平台51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围栏53安装在平台51的四侧,通过折叠方式实现围栏的升降及工具箱52的开闭。
具体的,所述升降围栏53主要包括围栏本体、第五连杆54、第六连杆55、按钮56、第一拉线、第一卡块57、第一转轴、第一弹簧、以及安装板58。所述第五连杆54的一端与平台51铰接,另一端与第六连杆55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六连杆55的另一端与安装板58端部的一侧铰接。所述第五连杆54和第六连杆55设置于安装板58的两侧。所述第一转轴竖直安装在安装板58端部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卡块57安装在第一转轴上,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安装板58上,另一端与第一转轴连接并驱动第一卡块57穿过安装板58后卡在第六连杆55的孔内,实现第六连杆55的定位。所述按钮56设置在安装板58上。所述第一拉线的一端与安装板58一端的第一卡块57连接,另一端穿过按钮56后与安装板58另一端的第一卡块57连接,使按钮56按下并拉动第一拉线,实现第一卡块57从第六连杆55的孔中脱离并解锁第六连杆55。所述围栏本体设置在平台51的四侧,位于工具箱52的上方。所述安装板58安装在围栏本体上。当升降围栏53处于折叠状态时,按下按钮56,第一拉线向中间收缩,从而拉动两侧的第一卡块57,第一卡块57绕第一转轴往后转动并从第六连杆55上的孔中脱离,第六连杆55解锁,手动提升围栏本体到设定位置并释放按钮56,第一卡块57在第一弹簧作用下重新卡入第六连杆55的孔中,实现第六连杆55及围栏本体的定位及锁定。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围栏53还包括第二卡块59、第二转轴、第二弹簧、以及第二拉线。所述第二转轴竖直安装在安装板58上。所述第二卡块59设置在第二转轴上,并与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安装板5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转轴连接并驱动第二卡块59穿过安装板58后卡在第六连杆55的侧面上,实现第六连杆55的定位。所述第二拉线的一端与安装板58一端的第二卡块59连接,另一端穿过按钮56后与安装板58另一端的第二卡块59连接。所述第二拉线的一端与安装板58一端的第二卡块59连接,另一端穿过按钮56后与安装板58另一端的第二卡块59连接。第二卡块59的锁紧和解锁原理与第一卡块57相同,区别在于第二卡块59并不卡入第六连杆55的孔中,而是卡在第六连杆55的侧面。
具体的,所述工具箱52主要包括内板60、底板、外板61和隔板62。所述内板60倾斜设置,其上端与平台51底部固定连接,下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水平设置。所述外板61竖直设置在底板上。所述隔板62设置在内板60与外板61之间,分别与内板60、外板61、底板垂直设置,将内板60与外板61之间形成的空腔划分为若干独立的收纳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工作台5还包括用于探测距离的传感器63。所述传感器63安装在工具箱52的外侧面上,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使用时,工人站在工作台5上,操作升降围栏53,使围栏本体升起,从工具箱52中拿出操作手柄并控制升降电机31转动,通过第一齿轮32、第二齿轮33驱动顶推块35向上移动,同时,Y形模块驱动升降模块展开实现工作台5整体平稳升高;当需要移动位置时,通过操作手柄控制驱动电机13,使驱动轮12带着底盘1整体移动即可实现;工作完毕后,工人只需通过操作手柄控制升降机构2折叠并下放升降围栏53即可实现升降小车的折叠和收纳。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实施的优点。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折叠式升降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工具箱、以及手动式升降围栏;所述平台设置在升降机构的顶部,与升降机构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工具箱设置在平台的四侧,与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围栏安装在平台的四侧,通过折叠方式实现围栏的升降及工具箱的开闭;
所述升降围栏包括围栏本体、第五连杆、第六连杆、按钮、第一拉线、第一卡块、第一转轴、第一弹簧、以及安装板;所述第五连杆的一端与平台铰接,另一端与第六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六连杆的另一端与安装板端部的一侧铰接;所述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设置于安装板的两侧;所述第一转轴竖直安装在安装板端部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卡块安装在第一转轴上,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安装板上,另一端与第一转轴连接并驱动第一卡块穿过安装板后卡在第六连杆的孔内,实现第六连杆的定位;所述按钮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第一拉线的一端与安装板一端的第一卡块连接,另一端穿过按钮后与安装板另一端的第一卡块连接,使按钮按下并拉动第一拉线,实现第一卡块从第六连杆的孔中脱离并解锁第六连杆;所述围栏本体设置在平台的四侧,位于工具箱的上方;所述安装板安装在围栏本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升降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围栏还包括第二卡块、第二转轴、第二弹簧、以及第二拉线;所述第二转轴竖直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卡块设置在第二转轴上,并与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转轴连接并驱动第二卡块穿过安装板后卡在第六连杆的侧面上,实现第六连杆的定位;所述第二拉线的一端与安装板一端的第二卡块连接,另一端穿过按钮后与安装板另一端的第二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升降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箱包括内板、底板、外板和隔板;所述内板倾斜设置,其上端与平台底部固定连接,下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水平设置;所述外板竖直设置在底板上;所述隔板设置在内板与外板之间,分别与内板、外板、底板垂直设置,将内板与外板之间形成的空腔划分为若干独立的收纳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升降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还包括用于探测距离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安装在工具箱的外侧面上,与控制器电连接。
CN202120408359.8U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折叠式升降工作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3997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08359.8U CN214399711U (zh)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折叠式升降工作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08359.8U CN214399711U (zh)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折叠式升降工作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99711U true CN214399711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26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0835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399711U (zh)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折叠式升降工作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997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8431A (zh) * 2021-11-25 2022-03-04 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农业机械研究院) 一种多功能电动作业平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8431A (zh) * 2021-11-25 2022-03-04 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农业机械研究院) 一种多功能电动作业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21721B (zh) 一种可灵活展开的光伏小车
CN214399711U (zh) 一种折叠式升降工作台
CN214396854U (zh) 一种便携式可升降小车
CN214880034U (zh) 一种公路桥梁施工可循环利用的支撑托架
CN214399712U (zh) 一种双剪刀式升降机构
CN213569370U (zh) 一种汽车维修用升降托架
CN113541038A (zh) 一种用于带电作业的车载式作业平台
CN212507281U (zh) 一种建筑平台升降机构
CN108640001B (zh) 一种便携式举升机
CN114038652B (zh) 一种柱上变压器安装辅助装置
CN210855149U (zh) 一种石材搬运装置
CN215326715U (zh) 地铁风道模块翻转升降一体化工装系统
CN112499531A (zh) 一种电力设备安装吊装装置
CN218058288U (zh) 一种具有角度可调节的升降机
CN218478494U (zh) 一种汽车维修用起重装置
CN212496099U (zh) 一种焊接机器人的固定支撑装置
CN112373549B (zh) 一种便于节能环保电气柜生产用转运车
CN216802454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数控车铣复合机床
CN219788304U (zh) 一种移动升降式通讯设备修理工具箱
CN215048363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装置
CN216587599U (zh) 一种建筑工程房建施工用平台
CN219314480U (zh) 换电平台及充换电站
CN114572894B (zh) 一种用于移动式升降机底盘装配的翻转机
CN213683138U (zh) 一种室内装修工程用装配式建筑支撑结构
CN217858932U (zh) 一种钢结构打孔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