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91780U - 一种双向折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向折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91780U
CN214391780U CN202022988927.4U CN202022988927U CN214391780U CN 214391780 U CN214391780 U CN 214391780U CN 202022988927 U CN202022988927 U CN 202022988927U CN 214391780 U CN214391780 U CN 214391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workbench
mechanisms
block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8892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孝发
林孝山
黄德凤
戴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moo Kitchen and Bat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moo Kitchen and Bat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moo Kitchen and Bath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moo Kitchen and Bat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8892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91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91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917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折弯装置,包括工作台、两个用于折弯长条型材的折弯机构和用于夹紧长条型材的夹紧机构,夹紧机构设置在工作台上,并位于两折弯机构之间;还包括两移动台和驱动总成,两移动台分别沿同一方向滑动设置在工作台上,驱动总成设置在工作台上,并与两移动台连接,以驱使该两移动台相向或反向滑动;两折弯机构与两移动台一一对应,且两折弯机构分别安装在相应的移动台上,以分别对夹紧机构夹紧的长条型材进行折弯。本实用新型只需通过两移动台带动两折弯机构相向或反向移动,即可改变两折弯机构对长条型材折弯的部位,使本实用新型经过一次加工后可将长条型材折出至少四个弯,大大提高了折弯效率,并确保折弯质量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双向折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条型材折弯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向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在加工制造行业中经常需要使用折弯成一定形状的长条型材。为了提高长条型材的折弯效率和折弯质量,现有技术一般采用折弯机对长条型材进行折弯处理。目前,折弯机有单头折弯机和双头折弯机这两种,其中,单头折弯机一次只能对长条型材的一端进行折弯,当需要对长条型材多次折弯时,则需要反复操作数次,导致折弯效率不高,同时,每次都分开折弯,也降低了加工精度。双头折弯机一次可以对长条型材的两端进行折弯,但当需要对长条型材折四个弯或更多弯时,双头折弯机也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双向折弯装置,其经过一次加工后可将长条型材折出至少四个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向折弯装置,包括工作台、两个用于折弯长条型材的折弯机构和用于夹紧长条型材的夹紧机构,夹紧机构设置在工作台上,并位于两折弯机构之间;还包括两移动台和驱动总成,两移动台分别沿同一方向滑动设置在工作台上,驱动总成设置在工作台上,并与两移动台连接,以驱使该两移动台相向或反向滑动;两折弯机构与两移动台一一对应,且两折弯机构分别安装在相应的移动台上,以分别对夹紧机构夹紧的长条型材进行折弯。
进一步的,所述两折弯机构分别包括第一直线驱动机构、静折弯轮、动折弯轮和驱动块,静折弯轮安装在相应的移动台上,并位于所述夹紧机构所夹紧的长条型材的一侧;动折弯轮安装于驱动块,并位于所述夹紧机构所夹紧的长条型材的另一侧;驱动块沿预设方向滑动设置在相应的移动台上,并与设置于所述移动台上的第一直线驱动机构连接,以带动动折弯轮朝靠近或远离静折弯轮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为自带感应探头的液压缸,该液压缸的活塞杆位于所述驱动块的滑动方向上,并与所述驱动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两折弯机构还分别包括一挡料块,该挡料块固定在相应的移动台上,并与所述静折弯轮位于所述夹紧机构所夹紧的长条型材相对的两侧,并挡住长条型材。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第二直线驱动机构、静夹紧块和动夹紧块,静夹紧块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第二直线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并连接动夹紧块,以驱使该动夹紧块朝靠近或远离静夹紧块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为第一气缸,该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朝向所述静夹紧块,并与所述动夹紧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总成包括两第三直线驱动机构,该两第三直线驱动机构与所述两移动台一一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两第三直线驱动机构分别为第二气缸,该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位于所述移动台的滑动方向上,并与相应的移动台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两移动台相向滑动行程的两第一限位部件,该两第一限位部件分别可调节位置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并位于所述两移动台之间;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两移动台反向滑动行程的两第二限位部件,该两第二限位部件分别可调节位置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并位于所述两移动台的相对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定位长条型材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固定块和定位杆,该固定块固定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该定位杆可调节位置地穿过该固定块,且该定位杆位于被所述夹紧机构夹紧的长条型材的轴线上。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两移动台和驱动总成,两移动台分别沿同一方向滑动设置在工作台上,驱动总成设置在工作台上,并与两移动台连接,以驱使该两移动台相向或反向滑动,两折弯机构与两移动台一一对应,且各折弯机构分别安装在相应的移动台上,使得本实用新型只需通过两移动台带动两折弯机构相向或反向移动,即可改变两折弯机构对长条型材折弯的部位,因而两折弯机构分别可对长条型材进行至少两次折弯处理,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经过一次加工后可将长条型材折出至少四个弯,大大提高了折弯效率,并确保折弯质量稳定、可靠。
2、所述两折弯机构分别包括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静折弯轮、动折弯轮和驱动块,折弯便捷、折弯质量可靠。
3、所述定位部件的设置,能够确保同一批的长条型材折弯部位的一致性,并且,通过调节定位部件的位置,可以对不同长度的长条型材进行折弯处理。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向折弯装置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一(前视);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弯机构、移动台、第二气缸的配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二(后视);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区域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对长条型材第一次双向折弯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对长条型材第二次双向折弯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长条型材被第一次双向折弯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长条型材被第二次双向折弯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工作台,2、折弯机构,3、夹紧机构,4、移动台,5、第二气缸,6、导轨,7、滑块,8、第一限位部件,9、限位杆,10、定位杆,11、固定块,12、固定块。13、操控台,14、脚踏板,15、液压站,16、电路板安装区,17、长条型材,21、液压缸,22、驱动块,23、动折弯轮,24、静折弯轮,25、挡料块,31、第一气缸,32、动夹紧块,33、静夹紧块,41、导向斜槽41,42、导向块,51、L字形连接座,171、弯,172、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请参见图1-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向折弯装置,包括工作台1、两个用于折弯长条型材的折弯机构2和用于夹紧长条型材的夹紧机构3,夹紧机构3设置在工作台1上,并位于两折弯机构2之间。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两移动台4和驱动总成,两移动台4分别沿同一方向滑动设置在工作台1上,具体,两移动台4沿工作台1的左右方向滑动设置在工作台1上,具体,两移动台4分别通过其底部固定的两导轨6与所述工作台1固定的两滑块7滑动配合。驱动总成设置在工作台1上,并与两移动台4连接,以驱使该两移动台4相向或反向滑动;两折弯机构2与两移动台4一一对应,且该两折弯机构2分别安装在相应的移动台4上,以对夹紧机构3夹紧的长条型材进行折弯。
本实施例中,所述两折弯机构2分别包括第一直线驱动机构、静折弯轮24、动折弯轮23和驱动块22,静折弯轮24安装在相应的移动台4上,并位于所述夹紧机构3所夹紧的长条型材的一侧;动折弯轮23安装于驱动块22,并位于所述夹紧机构3所夹紧的长条型材的另一侧。驱动块22沿预设方向滑动设置在相应的移动台4上,并与设置于所述移动台4上的第一直线驱动机构连接,以带动动折弯轮23朝靠近或远离静折弯轮24的方向移动。具体,所述移动台4顶面设有大致位于前后方向上的导向斜槽41,且所述移动台4上设置跨过该导向斜槽41的导向块42,所述驱动块22底部与导向斜槽41滑动配合,且驱动块22穿过导向块42,驱动块22前端设置所述动折弯轮23,驱动块22后端连接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为自带感应探头的液压缸21,该液压缸21的活塞杆位于所述驱动块22的滑动方向上,并与所述驱动块22固定连接。所述两折弯机构2还分别包括一挡料块25,该挡料块25固定在相应的移动台4上,并与所述静折弯轮24位于所述夹紧机构3所夹紧的长条型材相对的两侧,并挡住长条型材。
本实施例中,所述夹紧机构3包括第二直线驱动机构、静夹紧块33和动夹紧块32,静夹紧块33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上,第二直线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并连接动夹紧块32,以驱使该动夹紧块32朝靠近或远离静夹紧块33的方向移动。静夹紧块33和动夹紧块32具体位于所述工作台1的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为第一气缸31,该第一气缸31的活塞杆朝向所述静夹紧块33,并与所述动夹紧块32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总成包括两第三直线驱动机构,该两第三直线驱动机构与所述两移动台4一一相连接。所述两第三直线驱动机构分别为第二气缸5,该第二气缸5的活塞杆位于所述移动台4的滑动方向上,并与相应的移动台4固定连接。具体,第二气缸5位于相应的移动台4之下,且其活塞杆通过L字形连接座51与移动台4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两移动台4相向滑动行程的两第一限位部件8,该两第一限位部件8分别可调节位置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上,并位于所述两移动台4之间。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两移动台4反向滑动行程的两第二限位部件,该两第二限位部件分别可调节位置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并位于所述两移动台4的相对外侧。所述第一限位部件8具体为块状结构,其通过螺栓配合螺母连接于所述工作台1,且两第一限位部件8位于夹紧机构3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限位部件包括至少一带螺纹的限位杆9,该限位杆9通过螺母连接于所述工作台1左端或右端设置的固定块11。
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用于定位长条型材的定位部,该定位部包括固定块和定位杆10,固定块12固定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上,该定位杆10可调节位置地穿过固定块12,且该定位杆10位于被所述夹紧机构3夹紧的长条型材的轴线上。具体,定位杆10采用与之螺旋配合的两螺母和固定块12进行连接,通过调节定位杆10的位置,使本实用新型可以对不同长度的长条型材进行折弯。
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1中设有液压站15和电路板(图中6中标号16所指位置示意电路板安装区),所述液压缸21与液压站15、电路板相连接,所述第一气缸31、第二气缸5与电路板相连接。所述工作台1前端设有操控台13,该操控台13与电路板相连接,并连接有方便用脚操控的脚踏板14。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向折弯装置,工作时,先开启操控台13电源,此时,液压缸21、第一气缸31、第二气缸5处于通电状态。接着,将待折弯的长条型材17放入静夹紧块33和动夹紧块32之间,并使长条型材17的左端抵到定位杆10,如图7所示。然后,脚踩脚踏板14,此时,第一气缸31带动动夹紧块32朝静夹紧块33的方向运动,将长条型材17夹紧,尔后,两折弯机构2的液压缸21同步动作,驱使驱动块22在导向块的导向作用下带动动折弯轮23朝靠近静折弯轮24的方向运动,将长条型材17两端按指定的角度折弯(折弯角度可在液压缸21上的限位感应探头上调节),从而对长条型材17完成第一次双向折弯,如图7所示,使长条型材17两端分别具有一个弯171,如图9所示;折弯后,液压缸21带动驱动块22、动导向轮复位,完成第一次折弯动作。接下来,两第二气缸5动作,带动两移动台4相向滑动,直至分别碰到第一限位部件8后停止滑动。这个时候,两折弯机构2的液压缸21再次同步动作,驱使驱动块22在导向块的导向作用下带动动折弯轮23朝靠近静折弯轮24的方向运动,再次对长条型材17进行双向折弯,如图8所示,使长条型材17上再添两个弯172,如图10所示;折弯后,液压缸21带动驱动块22、动导向轮复位,完成第二次折弯动作。此时,长条型材17已经折成所要的形状,如图10所示,两移动台4暂停,第一气缸31带动动夹紧块32复位,工作人员将已完成折弯的长条型材17取出和放入收纳框内。当工作人员双手按下操控台13上设有的左右两个复位键后,两第二气缸5带动移动台4反向滑动,直至分别碰到第二限位部件(即所述限位杆9)才停止滑动,从而实现两移动台4的复位。重复上述动作,即可实现批量生产。上述长条型材17先后经过两次折弯的状态变化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向折弯装置,只需通过两移动台带动两折弯机构相向或反向移动,即可改变两折弯机构对长条型材折弯的部位,因而两折弯机构分别可对长条型材进行至少两次折弯处理,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经过一次加工后可将长条型材折出至少四个弯,大大提高了折弯效率,并确保折弯质量稳定、可靠。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向折弯装置,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向折弯装置,包括工作台、两个用于折弯长条型材的折弯机构和用于夹紧长条型材的夹紧机构,夹紧机构设置在工作台上,并位于两折弯机构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移动台和驱动总成,两移动台分别沿同一方向滑动设置在工作台上,驱动总成设置在工作台上,并与两移动台连接,以驱使该两移动台相向或反向滑动;两折弯机构与两移动台一一对应,且两折弯机构分别安装在相应的移动台上,以分别对夹紧机构夹紧的长条型材进行折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折弯机构分别包括第一直线驱动机构、静折弯轮、动折弯轮和驱动块,静折弯轮安装在相应的移动台上,并位于所述夹紧机构所夹紧的长条型材的一侧;动折弯轮安装于驱动块,并位于所述夹紧机构所夹紧的长条型材的另一侧;驱动块沿预设方向滑动设置在相应的移动台上,并与设置于所述移动台上的第一直线驱动机构连接,以带动动折弯轮朝靠近或远离静折弯轮的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为自带感应探头的液压缸,该液压缸的活塞杆位于所述驱动块的滑动方向上,并与所述驱动块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折弯机构还分别包括一挡料块,该挡料块固定在相应的移动台上,并与所述静折弯轮位于所述夹紧机构所夹紧的长条型材相对的两侧,并挡住长条型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第二直线驱动机构、静夹紧块和动夹紧块,静夹紧块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第二直线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并连接动夹紧块,以驱使该动夹紧块朝靠近或远离静夹紧块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为第一气缸,该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朝向所述静夹紧块,并与所述动夹紧块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总成包括两第三直线驱动机构,该两第三直线驱动机构与所述两移动台一一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向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第三直线驱动机构分别为第二气缸,该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位于所述移动台的滑动方向上,并与相应的移动台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两移动台相向滑动行程的两第一限位部件,该两第一限位部件分别可调节位置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并位于所述两移动台之间;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两移动台反向滑动行程的两第二限位部件,该两第二限位部件分别可调节位置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并位于所述两移动台的相对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定位长条型材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固定块和定位杆,该固定块固定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该定位杆可调节位置地穿过该固定块,且该定位杆位于被所述夹紧机构夹紧的长条型材的轴线上。
CN202022988927.4U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双向折弯装置 Active CN214391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88927.4U CN214391780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双向折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88927.4U CN214391780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双向折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91780U true CN214391780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37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88927.4U Active CN214391780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双向折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917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94165B (zh) 前后多工位管端一体组合弯管机
KR101800104B1 (ko) 판상 워크의 비틀림 유지 장치 및 비틀림 유지 방법 및 비틀림 성형 방법
CN105643322B (zh) 一种用于薄板类工件的精密气动夹持机械手爪
CN103746250A (zh) 一种连接器自动组装设备
CN214391780U (zh) 一种双向折弯装置
CN212122502U (zh) 一种多功能工装
CN102615670B (zh) 全自动数控冲孔机
US5343727A (en) Panel bender
CN206794453U (zh) 一种汽车头枕杆的弯管设备
CN106914524A (zh) 一种汽车头枕杆的弯管设备及加工方法
CN212944765U (zh) 一种钣金折弯装置
CN204545188U (zh) 一种冲床自动送料装置
CN209491199U (zh) 自动弯制方形造型的钣金折弯机
CN113804147A (zh) 一种汽车纵梁板料直线度自动检测装置
CN211360155U (zh) 一种用于褶皱铝制板件的拉平装置
CN112893686A (zh) 一种金属接线头下料后折弯设备
CN218424998U (zh) 铜排折弯定位工装台
CN214442075U (zh) 一种动车组压型件的折弯装置
CN219161811U (zh) 一种线路板加工的抗弯折检测工装
CN112517682B (zh) 一种高效压弯翻转成形装置
CN218785100U (zh) 一种折弯机限位装置
CN220560134U (zh) 一种便于工件定位的折弯机
CN213195115U (zh) 一种用于齿条生产的矫直装置
CN219161877U (zh) 一种力学试验机的夹具及力学试验机
CN219443178U (zh) 一种用于不同折弯工件加工的折弯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