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81378U - 发声装置以及电子产品 - Google Patents

发声装置以及电子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81378U
CN214381378U CN202120672601.2U CN202120672601U CN214381378U CN 214381378 U CN214381378 U CN 214381378U CN 202120672601 U CN202120672601 U CN 202120672601U CN 214381378 U CN214381378 U CN 2143813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ice coil
conductive portion
sound generating
magnetic field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7260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经聪
周玉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212067260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813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813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813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发声装置以及电子产品。其中,发声装置包括磁铁、音圈以及振膜;磁铁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为N极和S极,并在磁铁的周围形成磁场;音圈设于磁场内;振膜与音圈固定连接,音圈可驱动振膜振动发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发声装置中磁铁的N极和S极沿垂直于发声装置厚度方向的第一方向设置,相比于现有技术中N极和S极在磁铁的厚度方向上设置,减小了发声装置的厚度尺寸,使得发声装置更薄。

Description

发声装置以及电子产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转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声装置以及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耳机产品中集成的器件越来越多,同时对产品尺寸小型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动圈式扬声器是将音圈设置于磁场中并与振膜连接,通过向音圈内通交流电,使得音圈在磁场作用下受力运动,进而带动振膜上下振动以发出声音。相关技术中,动圈式扬声器内的磁铁的磁极(N/S极)通常呈垂直设置,然后在磁铁的上方和下方设置软铁形成由中心向四周辐射的磁场,导致动圈式扬声器的厚度尺寸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发声装置,旨在减小发声装置的厚度尺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发声装置,定义垂直于所述发声装置的厚度方向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发声装置包括磁铁、音圈以及振膜;所述磁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为N极和S极,并在所述磁铁的周围形成磁场;所述音圈设于所述磁场内;所述振膜与所述音圈固定连接,所述音圈可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磁铁的N极端和S极端均设有导磁体,两个所述导磁体之间形成磁场间隙,所述磁场间隙内的磁场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所述音圈设于所述磁场间隙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音圈包括相互隔绝设置的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内的电流方向与所述第二导电部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二导电部通过绝缘件阻隔连接形成环状结构,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呈轴对称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音圈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导电部、连接部以及第四导电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导电部的尾端和所述第四导电部的首端连接,所述第三导电部内的电流方向与所述第四导电部内的电流方向相同,所述连接部内的电流方向与所述第三导电部的电流方向相反。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导电部的首端通过绝缘件与所述连接部的尾端阻隔连接,所述第四导电部的尾端通过绝缘件与所述连接部的首端阻隔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导电部和所述第四导电部均为弧形结构;所述连接部为直线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音圈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活动部连接围合形成环状结构;所述发声装置还包括盆架,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盆架,所述活动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振膜。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音圈为矩形闭环结构,所述固定部为所述音圈的一侧边,所述活动部为所述音圈中与所述固定部相对的侧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产品,包括上述的发声装置;发声装置包括磁铁、音圈以及振膜;所述磁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为N极和S极,并在所述磁铁的周围形成磁场;所述音圈设于所述磁场内;所述振膜与所述音圈固定连接,所述音圈可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发声装置中,通过将磁铁的N极和S极沿垂直于发声装置厚度方向的第一方向设置,并在磁铁的周围形成由N极到S极的磁场,通过在该磁场内设置音圈和与音圈固定连接的振膜,使得当给音圈通入电流时,音圈能够受到安培力以驱动音圈运动,进而带动振膜振动以使得空气振动发声。本实施例中磁铁的N极和S极沿垂直于发声装置厚度方向的第一方向设置,相比于现有技术中N极和S极在磁铁的厚度方向上设置,减小了发声装置的厚度尺寸,使得发声装置更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声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实施例中的音圈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发声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实施例中的音圈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发声装置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实施例中的音圈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实施例的俯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磁铁 260 固定部
200 音圈 270 活动部
210 第一导电部 300 振膜
220 第二导电部 400 导磁体
230 第三导电部 500 绝缘件
240 第四导电部 600 盆架
250 连接部 700 固定支架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声装置,旨在减小发声装置的厚度尺寸,如扬声器、喇叭等可以将电转化为声的发声装置,下面以动圈式扬声器为例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图4以及图7所示,定义垂直于所述发声装置的厚度方向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发声装置包括磁铁100、音圈200以及振膜300。
所述磁铁100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为N极和S极,并在所述磁铁100的周围形成由N极到S极的磁场;所述音圈200设于所述磁场内;所述振膜300与所述音圈200固定连接,所述音圈200可驱动所述振膜300振动发声。
可以理解的,磁铁100具有N极和S极,该N极与S极分别位于磁铁100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则会在磁铁100的周围形成磁场,将音圈200放置于磁场内,同时对音圈200内通入交流电,使得通电的音圈200会受到磁场作用的安培力,进而带动音圈200相对于磁铁100运动,而振膜300与音圈200固定连接,则音圈200运动会带动振膜300一起运动,从而达到振膜300振动带动空气振动以发出声音的功能。
本实施例中,磁铁100的N极和S极沿垂直于厚度方向的第一方向设置,由于磁场方向是由N极朝向S极的,则该磁场方向大致与第一方向平行,而为了使得磁场的效果更好,可以在磁铁100的N极和S极两端分别设置导磁体400如软铁等,会增加第一方向上的尺寸,而不会增加发声装置的厚度尺寸,相比于现有技术中N极和S极在厚度方向上设置,并通过在上下两侧设置软铁的方式,减小了发声装置的厚度尺寸,使得发声装置更薄。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磁铁100可选用条状磁铁,其一端为N极,另一端为S极,使得形成在磁铁100周围的磁场更加均匀。音圈200的形状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可以是圆环形结构、矩形环状结构或者其它异形结构等,只要能够在对音圈200通入电流时,在磁场的作用下,能够受到可驱动音圈200运动的安培力,进而能够带动振膜300振动即可。可选地,音圈200可以为导电金属线,如铜线、金线等等。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发声装置中,通过将磁铁100的N极和S极沿垂直于发声装置厚度方向的第一方向设置,并在磁铁100的周围形成由N极到S极的磁场,通过在该磁场内设置音圈200和与音圈200固定连接的振膜300,使得当给音圈200通入电流时,音圈200能够受到安培力以驱动音圈200运动,进而带动振膜300振动以使得空气振动发声。本实施例中磁铁100的N极和S极沿垂直于发声装置厚度方向的第一方向设置,相比于现有技术中N极和S极在磁铁的厚度方向上设置,减小了发声装置的厚度尺寸,使得发声装置更薄。
为了提高磁场的利用率,参照图1、图4以及图7,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磁铁100的N极端和S极端均设有导磁体400,两个所述导磁体400之间形成磁场间隙,所述磁场间隙内的磁场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所述音圈200设于所述磁场间隙内。
可以理解的,导磁体400起到导磁作用,在N极端和S极端均设置导磁体400,使得从N极到S极的磁场力会转换成两个导磁体400之间的磁场力,减小了磁场力的浪费。本实施例中,两个导磁体400之间形成了磁场间隙,并使得磁场间隙内的磁场力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使得两个导磁体400之间的磁场力更加均衡,通过将音圈200设于磁场间隙内,使得音圈200受到的安培力更加均衡,从而提高了音圈200的运动稳定性。
可选地,导磁体400的形状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可以是板状结构、块状结构或者条状结构。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导磁的作用以及磁场力的分布情况,该导磁体400形成为“L”型结构,可以理解的,磁铁100可以内嵌于两个导磁体400之间,以保证结构的紧凑性。
为了提高发声装置抗电磁干扰的能力,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音200包括相互隔绝设置的第一导电部210和第二导电部220,所述第一导电部210内的电流方向与所述第二导电部220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部210与第二导电部220相互隔绝设置,则第一导电部210与第二导电部220之间未形成闭环,此时朝向第一导电部210和第二导电部220通入电流时,由于两者之间被阻隔未形成闭环回路,则当空间中存在变化的磁场时,不会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不会受到外部的电磁干扰,提高了抗电磁干扰的能力,同时也不会带动音圈200振动产生噪音。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部210和所述第二导电部220通过绝缘件500阻隔连接形成环状结构,所述第一导电部210与所述第二导电部220呈轴对称设置。可以理解的,第一导电部210和第二导电部220之间被绝缘件500所隔绝,则该第一导电部210和第二导电部220可相当于平行的两条导线,或者第一导电部210和第二导电部220也可以不平行设置,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发声装置的整体结构形状以及振膜300的形状,该第一导电部210和第二导电部220均设置为圆弧形结构,并呈轴对称设置,可以与振膜300靠近周缘的位置固定连接,以增大与振膜300的连接面积,同时保证了与振膜300的连接结构稳定性。
为了提高发声装置抗电磁干扰的能力,参照图4至图6,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音圈2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导电部230、连接部250以及第四导电部240,所述连接部25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导电部230的尾端和所述第四导电部240的首端连接,所述第三导电部230内的电流方向与所述第四导电部240内的电流方向相同,所述连接部250内的电流方向与所述第三导电部230的电流方向相反。
可以理解的,第三导电部230、连接部250以及第四导电部240为首尾依次连接的,当通入电流时,电流会依次从第三导电部230的首端、第三导电部230的尾端、连接部250的首端、连接部250的尾端、第四导电部240的首端以及第四导电部240的尾端流出,通过将第三导电部230内的电流方向与所述第四导电部240内的电流方向相同,所述连接部250内的电流方向与所述第三导电部230的电流方向相反设置,则第三导电部230、连接部250以及第四导电部240形成了“Z”字形结构,同时通过绝缘件500将第三导电部230的首端与所述连接部250的尾端阻隔连接,将所述第四导电部240的尾端与所述连接部250的首端阻隔连接,由于第三导电部230与连接部250内的电流方向相反,第四导电部240与连接部250内的电流方向相反,此时第三导电部230与连接部250以及绝缘件500之间虽然在结构上形成了闭环结构,第四导电部240与连接部250以及绝缘件500之间虽然在结构上形成了闭环结构,但是两个闭环结构中的电流方向相反,从而当空间中存在变化的磁场时,该两个闭环所产生的的电流会相互抵消,从而到达了抗电磁干扰的作用,也不会带动音圈200运动而产生噪音。
可选地,为了更加适应产品的结构形状以及增加与振膜300的结构可靠性,所述第三导电部230和所述第四导电部240均为弧形结构;所述连接部250为直线结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将直线结构的连接部250抬高设置,使其位于磁场外部,防止其产生反向力阻碍音圈200振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照图7至图9,所述音圈200包括固定部260和活动部270,所述固定部260与所述活动部270连接围合形成环状结构;所述发声装置还包括盆架600,所述固定部260固定连接于所述盆架600,所述活动部270固定连接于所述振膜300。
本实施例中,音圈200采用环状结构,通过将固定部260固定于盆架600,活动部270设于磁场中,当音圈200中通入交变电流时,活动部260在安培力的作用下,会以固定部260为中心轴旋转,而由于位移距离较小(小于1mm),则可近似认为活动部260是垂直于磁铁100的方向运动,而活动部270与振膜300固定连接,从而当活动部270运动时,能够带动振膜300振动,发出声音。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活动部270与振膜300的固定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可以通过固定支架700将两者固定连接,可选地,固定支架700可以为方形支架或者圆形支架等,具体不做限制。
可选地,音圈200的环状结构的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可以是矩形环状结构,也可以是圆形环状结构等,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活动部270在磁场中的受力更加平稳,活动部270的运动更加稳定,该音圈200为矩形闭环结构,所述固定部260为所述音圈200的一侧边,所述活动部270为所述音圈200中与所述固定部260相对的侧边,此时固定部260与活动部270内的电流方向相反,受力方向也相反,从而能够顺利带动活动部270相对于固定部260旋转运动,进而带动振膜300振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产品,该电子产品包括发声装置,该发声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子产品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声装置,定义垂直于所述发声装置的厚度方向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装置包括:
磁铁,所述磁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为N极和S极,并在所述磁铁的周围形成磁场;
音圈,所述音圈设于所述磁场内;以及
振膜,所述振膜与所述音圈固定连接,所述音圈可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铁的N极端和S极端均设有导磁体,两个所述导磁体之间形成磁场间隙,所述磁场间隙内的磁场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所述音圈设于所述磁场间隙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包括相互隔绝设置的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内的电流方向与所述第二导电部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二导电部通过绝缘件阻隔连接形成环状结构,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呈轴对称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导电部、连接部以及第四导电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导电部的尾端和所述第四导电部的首端连接,所述第三导电部内的电流方向与所述第四导电部内的电流方向相同,所述连接部内的电流方向与所述第三导电部的电流方向相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电部的首端通过绝缘件与所述连接部的尾端阻隔连接,所述第四导电部的尾端通过绝缘件与所述连接部的首端阻隔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电部和所述第四导电部均为弧形结构,所述连接部为直线结构。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活动部连接围合形成环状结构;所述发声装置还包括盆架,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盆架,所述活动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振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为矩形闭环结构,所述固定部为所述音圈的一侧边,所述活动部为所述音圈中与所述固定部相对的侧边。
10.一种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声装置。
CN202120672601.2U 2021-04-01 2021-04-01 发声装置以及电子产品 Active CN2143813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2601.2U CN214381378U (zh) 2021-04-01 2021-04-01 发声装置以及电子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2601.2U CN214381378U (zh) 2021-04-01 2021-04-01 发声装置以及电子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81378U true CN214381378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74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72601.2U Active CN214381378U (zh) 2021-04-01 2021-04-01 发声装置以及电子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813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65331B2 (en) Earpiece for communications
CN109068244B (zh) 电磁激励器以及屏幕发声装置
CN209787376U (zh) 磁感应耳机喇叭及耳机
CN216775018U (zh) 扬声器和发声设备
WO2021022774A1 (zh) 扬声器和音频装置
US20170272865A1 (en) Voice coil wire, voice coil manufactured by winding the same, loudspeaker and vibration motor
WO2022068081A1 (zh) 发声器及包括该发声器的电子产品
KR20150056227A (ko) 초박형 스피커
US3766334A (en) Double voice coil loudspeaker
CN210093531U (zh) 激励器
CN108064010B (zh) 一种非等宽分割的带式扬声器振膜
CN214381378U (zh) 发声装置以及电子产品
CN113660590A (zh) 用于电子装置的发声器件及电子装置
CN116193338B (zh)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02530967A (ja) 希土類磁石ラウドスピーカーのための低コストのモーター設計
CN217904647U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5453259U (zh) 用于电子装置的发声器件及电子装置
CN110149575B (zh) 一种发声装置
WO2017193447A1 (zh) 一种扬声器以及配置有该扬声器的电子设备
CN210112264U (zh) 一种激励器及电子产品
CN209823998U (zh) 一种发声装置
CN219017237U (zh) 一种微型降噪模块
CN216775019U (zh) 驱动组件、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CN220965137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
US10757508B2 (en) Magnetic terminal connection for loudspeak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