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2068081A1 - 发声器及包括该发声器的电子产品 - Google Patents
发声器及包括该发声器的电子产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WO2022068081A1 WO2022068081A1 PCT/CN2020/136681 CN2020136681W WO2022068081A1 WO 2022068081 A1 WO2022068081 A1 WO 2022068081A1 CN 2020136681 W CN2020136681 W CN 2020136681W WO 2022068081 A1 WO2022068081 A1 WO 2022068081A1
- Authority
- WO
- WIPO (PCT)
- Prior art keywords
- magnetic
- central
- sound generator
- short
- support plate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10000000188 Diaphragm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6
- 239000011553 magnetic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415 magnetiz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092 metal group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554 ferro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965 increas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006 Constanta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96 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49 magnetic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623 nickel–chromium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25—Magnetic circuit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声器及包括该发声器的电子产品,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磁路系统;磁路系统包括边磁部以及中心磁部;中心磁部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支撑板;以及分别位于支撑板两侧的两块中心磁铁;中心磁部为中央镂空的结构;中心磁铁与边磁部之间形成磁间隙;两组分别位于支撑板两侧的振动组件,每组振动组件均包括振膜以及音圈;发声器还包括有位于中心磁部中央镂空边沿内侧的定心结构,定心结构包括分别连接固定于两个振膜中央部上的两个短路环,两个短路环的临近端在径向方向上重合形成间隙空间,该间隙空间内包括有磁液。本发明可减少双向发声器结构中双振膜振动时产生的偏振,降低产品失真,提高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电声转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声器及包括该发声器的电子产品。
目前,发声器作为具有音频播放功能的终端的重要部件,已得到广泛应用。一些终端,尤其是便携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耳机能够为发声器提供的安装空间非常有限,因此,现有的能够应用于狭小安装空间的发声器,通常采用单个振膜正面发声的结构。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达到更优的性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对电子产品的结构等特点进行了改进。
由此出现了采用两套振动系统及磁路系统构成的可双向发声的发声器,该种双向发声器由于其自身结构设计特点,工作时双振膜同时向不同方向振动,产品的偏振情况非常严重,并且发声器在其最低谐振频率附近的频响曲线上会有峰值,易因振膜振幅过大造成失真。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声器,以减少双向发声器结构中双振膜振动时产生的偏振,降低产品失真,提高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如上所述发声器的电子产品,以优化电子产品的整体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声器,包括:
壳体;
位于壳体内的磁路系统;
所述磁路系统包括边磁部以及中心磁部;
所述中心磁部包括:
与壳体形成相对固定连接的位于中间位置的支撑板;以及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两侧的两块中心磁铁;所述中心磁部为中央镂空的结构;
所述边磁部围绕在两块中心磁铁外侧;中心磁铁与边磁部之间形成磁间隙;
两组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两侧的振动组件,每组振动组件均包括振膜以及结合固定于振膜上的音圈,两个音圈分别悬置在所述磁间隙中;
所述发声器还包括有位于中心磁部中央镂空边沿内侧的定心结构,所述定心结构包括分别连接固定于两个振膜中央部上的两个短路环,两个短路环沿振膜振动方向设置,两个短路环的临近端在径向方向上重合形成间隙空间,该间隙空间内包括有磁液。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两个短路环包括大直径短路环以及小直径短路环;在振膜振动方向上两个短路环同轴设置。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定心结构与两个振膜以及两个音圈之间呈同轴设置。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磁液受两个所述中心磁铁磁场的吸引悬浮在与支撑板中央镂空边沿对应的位置。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磁液位于靠近中心磁铁内侧边沿与支撑板齐平的位置。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间隙空间的宽度为0.2-0.3mm。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短路环由低电阻率的材质制成;所述短路环的材质为金属或金属合金中的任意一种。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振膜中央部上包括有补强部;
所述补强部与所述音圈位于所述振膜同侧,所述短路环的背离磁液的端部结合固定于所述补强部上;或者所述短路环的背离磁液的端部结合固定于振膜中央部上,补强部位于所述短路环边沿内侧的中央部上;
或者,所述补强部与所述音圈位于所述振膜两相对侧,所述短路环的背离磁液的端部结合固定在所述振膜中央部上;或者所述短路环的背离磁液的端部穿过振膜中央部结合固定在所述补强部上。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边磁部为连续的环形导磁板或者连续的分段导磁板;
或者,所述边磁部包括两组边磁铁,两组边磁铁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两侧表面上,两组所述边磁铁的充磁方向垂直于所述支撑板的表面,两组所述边磁铁的靠近所述支撑板的磁极为同性的磁极;
每一组所述边磁铁的远离所述支撑板的磁极与其所环绕的中心磁铁的远离所述支撑板的磁极互为异性磁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产品,包括:
产品主体,以及如上所述的发声器;
所述发声器结合固定在所述产品主体中,所述产品主体上包括有出声口,所述出声口供所述发声器产生的声音传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相较于现有双向发声器结构,本发明提供发声器利用一个定心结构同时作用于两个振膜可有效改善双向发声器结构中双振膜振动时产生的偏振情况,且通过定心结构与磁路系统的配合可对中心磁铁磁力线进行修正及优化,提高磁场的整体性、连贯性以及磁场的应用效率。结合定心结构中磁液的阻尼特性,改善发声器频响特征,减少失真。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所提供发声器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2示出本发明所提供发声器磁路系统一端的磁场效果图。
图3示出振膜偏振测试五个标记点示意图。
图4示出传统双向发声器振膜如图3所示五个标记点的振动效果图。
图5示出本发明所提供发声器振膜如图3所示的五个标记点的振动效果图。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声器,结合图1所示,该发声器包括:
壳体1;
位于壳体1内的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边磁部4以及中心磁部;
中心磁部包括与壳体1形成相对固定连接的位于中间位置的支撑板2,以及分别位于支撑板2两侧的两块中心磁铁3;中心磁部为中央镂空结构;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2呈平板结构,用以支撑中心磁铁,图示结构中,两块中心磁铁3分别设置在支撑板2中央镂空21边缘的上侧和下侧,中心磁铁3呈环状结构,支撑板2用于对中心磁铁3提供支撑固定,可选地,支撑板2的外侧边缘与发声器壳体1形成固定连接,提供支撑作用,支撑板2可以为导磁材料制成,或者也可以由非导磁材料制成。特别的,两块中心磁铁3充磁方向垂直于所述支撑板2板面,也即磁极方向垂直于支撑板的板面。
支撑板2为导磁结构,两块中心磁铁3的靠近所述支撑板2的磁极为同性的磁极。如图1所示,位于支撑板2上方的中心磁铁3的磁极方向为上N下S,位于支撑板2下方的中心磁铁3的磁极方向为上S下N,两个中心磁铁3相互靠近与支撑板2的磁极为同性磁极。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位于支撑板上方的中心磁铁的磁极方向为上S下N,位于支撑板下方的中心磁铁的磁极方向为上N下S,靠近支撑板的磁极为同性磁极,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支撑板2为导磁结构,结合图2,由于靠近支撑板的两中心磁铁的磁极为同性磁极,作用于支撑板2内侧边缘位置的磁场强度较强,可把磁液吸附到支撑板2附近与支撑板齐平的位置,可使磁液与中心磁铁间产生最佳的互感作用。此外通过上述设计方式,可使得上下两块中心磁铁能够组合成一个整体磁体,提高双面发声器件中的磁路的连贯性和整体性,能够提高双面发声器件中的磁场利用率。可选地,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两块中心磁铁的靠近支撑板的磁极也可为相互异性的磁极。即位于支撑板上方的中心磁铁的磁极方向为上N下S,位于支撑板下方的中心磁铁的磁极方向为上N下S,两个中心磁铁相互靠近与支撑板的磁极为异性磁极。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位于支撑板上方的中心磁铁的磁极方向为上S下N,位于支撑板下方的中心磁铁的磁极方向为上S下N,两个中心磁铁的靠近支撑板的磁极为相互异性磁极,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边磁部4围绕在两块中心磁铁3外侧,中心磁铁3与边磁部4之间形成磁间隙。本发明所提供发声器结构中,包括有两组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2两侧的振动组件,每组振动组件均包括振膜5以及结合固定于振膜5上的音圈6,两个音圈6分别悬置在所述磁间隙中。
本实施方式中,两块中心磁铁的尺寸、形状可以做到相同,进一步的,基 于两块中心磁铁的形状、尺寸相同,对应于两块中心磁铁形成的磁间隙也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两个所述音圈的尺寸、形状相同,两个所述音圈分别悬于两个所述磁间隙中。采用了等大设计的音圈,节省了空间,提高了双面发声器件中的空间利用率。而且,通过对中心磁铁的磁极方向的配置,能够有效提高双面发声器件中的磁场利用率,为音圈提供更强的磁场,进而提高音圈和振膜的振动性能。
可选地,两个振动组件的音圈6和振膜5被配置为能够同时向相反的方向振动。例如,位于支撑板2上方的音圈6和振膜5在向上振动的时候,位于支撑板2下方的音圈6和振膜5向下振动。该种实施方式能够提高发声器声压。在通入的两路用于产生声音的电流信号相同的情况下,两组振动组件能够产生相同的振幅,使得发声器的声压能够成倍叠加,大幅增加发声器的响度。
可选地,装配在发声器中的两个所述音圈的绕线方向以及通入的电流方向配合发声器中磁场方向以使两个所述振动组件的音圈6和振膜5被配置为能够同时向相反的方向振动,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如上所述的两个振膜在同时向不同方向振动时,虽然大幅增加了发声器的响度,但也同时出现了两个振膜振动时偏振现象严重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结合图1所示,本发明所提供发声器还包括有位于支撑板中央镂空边沿内侧的定心结构,利用一个定心结构同时作用于两个振膜可有效改善双向发声器结构中双振膜振动时产生的偏振情况,具体地,本发明中所述定心结构包括分别连接固定于两个振膜5中央部上的两个短路环71、72,两个短路环71、72均呈环状结构,两个短路环71、72沿振膜5振动方向设置,两个短路环71、72的临近端在径向方向上重合形成间隙空间8,该间隙空间8内包括有磁液9,所述磁液9沿短路环周向均匀设置。
相较于传统的为解决振膜偏振问题,在音圈与磁路系统或壳体之间设置定心支片的设计相比较,本发明在两个振膜上分别设置短路环可利用短路环与磁路系统磁场作用力之间的互感作用更好的解决两个振膜间的偏振问题,且该种设计还具有装配工艺简单,两个振膜间协调性好等优势。特别的,短路环电阻率越低改善偏振效果越好,可有效地降低产品的失真,提高产品的性能,进而可选地,所述短路环的材质为金属或金属合金中的任意一种,例如可以为康铜或镍铬合金等合金材料,或者为金、银、铜等金属材料。
可知的,磁液(也被称为铁磁流体或磁性流体)是一种呈棕黑色的液态的磁体,它由直径约为10纳米左右的超细磁性微粒均匀悬浮于合成油载体中而 形成。磁液具有一定的阻尼性,本发明在两个短路环的临近端重合形成的间隙空间内填充磁液,利用磁液可使两个短路环构成一连接两个振膜的整体定心结构,且结合图2所示,通过调整短路环71、72、磁液9与中心磁铁3的位置对磁路系统磁力线进行修正及优化,提高磁场的整体性、连贯性以及磁场的应用效率,获得更好的改善偏振效果。并且选用磁液作为定心结构的一部分,利用磁液的阻尼特性,可改善发声器频率响应特性,使发声器在最低谐振频率处频响曲线平滑,减少振膜振幅过大造成的失真。
本实施方式中,两个短路环71、72分别配置在支撑板2上方的振膜5上以及支撑板2下方的振膜5上,配置在支撑板2上方振膜5上的上短路环和配置在支撑板2下方振膜5上的下短路环直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两个短路环轴向方向(即振膜振动方向)上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根据所需发声器整体结构性能进行搭配调整。在上述方式中,当上短路环与下短路环等直径设置时,势必两个短路环非同轴设置,会引起两振膜振动时不相协调,产生偏振,进而优选地,参见图1,配置在支撑板2上方振膜5上的上短路环71的直径大于配置在支撑板2下方振膜5上的下短路环72的直径,在振膜5振动方向上,上短路环71与下短路环72同轴设置。本实施方式中,上短路环71的直径大于下短路环72直径,即上短路环71套设在下短路环72外侧,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设置为下短路环的直径大于上短路环直径,即下短路环套设在上短路环外侧。此时定心结构周向上间隙空间的宽度相等,磁液填充均匀。此外考虑到发声器内两个振动系统间的平衡性,避免引入其它使两个振膜间产生偏振现象的额外因素,优选地,所述定心结构与两个振膜以及两个音圈之间呈同轴设置,即两个短路环与两个振膜以及两个音圈之间呈同轴设置。
为使磁液9能够在中心磁铁3磁力线最密集的部位充分感受到中心磁铁的磁场,并与中心磁铁间产生互感作用,可选地,所述磁液9受两个所述中心磁铁3磁场的吸引悬浮在与支撑板2中央镂空21边沿对应的且与支撑板齐平的位置。支撑板2中央镂空21边缘位置受两个中心磁铁的作用磁场强度较强,磁液与中心磁铁间产生最佳的互感作用,改善发声器频率响应特性,使发声器在最低谐振频率处频响曲线平滑,减少振膜振幅过大造成失真的效果最优。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由于磁液受两个所述中心磁铁磁场的吸引悬浮在间隙空间内,在保证定心结构性能的同时需要给磁液一定的灌注空间,如果间隙空间宽度过大,磁液存在溢出的风险,如果间隙空间宽度过小,则间隙空间内的磁液 量较小,所提供的阻尼作用力也较小,定心结构改善偏振的效果不明显,进而优选地,所述间隙空间8的宽度为0.2-0.3mm,此时定心结构改善发声器两振膜偏振现象,以及改善发声器频响特征减少失真的效果最佳。
在本发明所提供发声器结构中,短路环的直径越大越接近音圈直径,即磁液9位于靠近中心磁铁3内侧边沿的位置,定心结构减少偏振的效果越明显越好,但兼顾发声器磁路系统磁性能和支撑板中央镂空开孔的空间大小,支撑板2中央镂空21开孔越大意味会相对减少发声器磁路系统中心磁铁的面积,进而可选地,支撑板2中央镂空21所限定的面积不超过中心磁体3外侧边沿所限定的面积的45%。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短路环截面积尺寸越低改善偏振效果也会越好,但是会受支撑板中央镂空边沿所限定的振动空间的限制,实际应用时可根据所需发声器整体结构性能进行搭配调整。此外短路环的厚度尺寸按照不同产品的频率范围也可选择合适的厚度,通常情况下在300hz附近,选用厚度为1mm左右的短路环改善偏振减少失真的效果最佳。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提供附图结构中,两个振膜5折环部51的弯折方向均朝向支撑板方向,可相对增加振膜在前声腔的振动空间。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两个振膜折环部的弯折方向也可均朝向背离支撑板的方向,或者一个振膜折环部的弯折方向朝向支撑板方向,另一个振膜折环部的弯折方向朝向背离支撑板的方向,根据实际所获得的产品的要求选择,本发明不作限制。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为了增加振膜的刚性,提高振膜的高频振动性能,通常会在振膜的中央部上结合固定有补强部,补强部又可被称作DOME、球顶部、复合层,其作用在于能够对发声器的声学性能进行调节,通常补强部采用刚性大,重量轻的金属材质,或者采用由多种材料复合制成的复合层结构,补强部可作为单独构件与振膜结合固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补强部与振膜中央部可一体注塑成型。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振膜5中央部上包括有补强部52;所述补强部52与所述音圈位于所述振膜两相对侧,即补强部位于所述振膜的背离音圈的一侧,所述短路环的背离磁液的端部可通过粘接的方式结合固定在所述振膜中央部上。可选的,所述短路环的背离磁液的端部穿过振膜中央部结合固定在所述补强部上。在其它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补强部也可与所述音圈位于所述振膜同侧,所述短路环的背离磁液的端部可通过粘接的方式结合固定于所述补强部上;或者所述短路环的背离磁液的端部通过粘接的方式结合固定于振膜 中央部上,补强部位于所述短路环边沿内侧的中央部上。
为了降低振动系统质量,本领域一般会在振膜中央部对应补强部的位置去料形成镂空,补强部覆盖该去料所形成的镂空,该种实施方式所体现的振膜结构,上述实施方式中体现的振膜与短路环之间的连接固定方式不产生影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所获得的产品的要求选择,本发明不作限制。
不同的边磁部适用不同的产品结构,且具有不同的优势,对于所述边磁部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提供如下几种可选实施方式。
结合图1所示,本发明在边磁部4结构选用的方案中,所述边磁部4采用导磁材料制成,以修正中心磁铁磁力线,为边磁部4与中心磁铁3在所述磁间隙处形成的磁场提供更多的磁场力。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边磁部是一个整体的环形导磁侧板。该环形导磁侧板的高度至少相当于两块中心磁铁的厚度和支撑板的厚度之和。该一体的环形导磁侧板环绕在两个所述中心磁铁周围,分别与两个所述中心磁铁形成磁间隙。环形导磁侧板可将支撑板的用于承载中心磁铁的部分围绕其中,环形导磁侧板上可设置供支撑板的部分结构伸出的缺口或开口。相应地,所述支撑板上也可以具有用于伸出至环形导磁侧板所环绕的空间之外的,以便与壳体固定连接在部分结构。由于两个所述中心磁铁能够形成一个整体磁体,因此环绕于其周围的环形导磁侧板也能够形成一个整体磁体。这种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发声器的零部件数量少,能够简化装配工艺,节省空间。磁路的整体性、连贯性更好,提高磁场的应用效率。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边磁部可以包括两个环形导磁侧板,两个环形导磁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两侧表面上。两个环形导磁侧板分别与两个中心磁铁一一对应,将对应的中心磁铁环绕与其中。这种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两个环形导磁侧板分体式设置,无需为支撑板开设供其伸出的缺口。降低了环形导磁侧板的加工难度,而且也能够降低中心磁铁的磁场向外泄露的情况。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边磁部包括两组边磁铁,两组边磁铁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两侧表面上,两组所述边磁铁的充磁方向垂直于所述支撑板的表面,两组所述边磁铁的靠近所述支撑板的磁极为同性的磁极;每一组所述边磁铁的远离所述支撑板的磁极与其所环绕的中心磁铁的远离所述支撑板的磁极互为异性磁极。这种磁路分布能够使得所述边磁铁与中心磁铁形成整体的、完整的磁回路。位于支撑板上下两侧的边磁铁形成一个整体磁体与中心磁铁形成配合,从而使磁场强度增大,磁场覆盖的区域增大,能够有效提高发 声器的整体灵敏度和响度。
对于上述采用边磁铁的实施方式,所述边磁铁可以是环形边磁铁,也可以是分体式的边磁铁。采用环形边磁铁,则装配工艺更简单,磁间隙更长,有助于提高音圈的振动灵敏度。如果采用分体式的边磁铁,则每组边磁铁至少包括两块边磁铁。一组边磁铁以对称、中心对称的形式环绕设置在所述中心磁铁的周围。采用分体式边磁铁的优点在于便于将音圈上引出的引线延伸至边磁部之外的位置,也便于将支撑板的部分结构伸出至边磁部之外。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本发明图1所示,所述中心磁铁3的远离所述支撑板2的表面上还设有中心导磁板31。所述中心导磁板31被配置为用于对中心磁铁3产生的磁场起到约束、集中的作用,将磁场导向磁间隙以及外围的边磁部的位置。可选地,在采用边磁铁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边磁铁的上下两个端面上还可以设置边导磁板。边导磁板被配置为用于对边磁铁产生的磁场起到约束、集中的作用,将磁场导向磁间隙以及中心区域的中心磁铁的位置,增加磁间隙中磁力线的密集度,增强磁间隙内音圈感知的磁场强度。采用中心导磁板和边导磁板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提高磁间隙中的磁场强度和磁场均匀程度,使得音圈能够受到更强的洛伦兹力,进而转化成振动的振幅。利用导磁板可以更有效的利用磁铁产生的磁场。
结合图3至图5所示,定义如图所示振膜A、B、C、D、E五点位移的
为偏振程度P,对于传统双向发声器结构中振膜在如图3所示的五个标记点进行偏振程度P的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可见,在250hz附近,B、C、D、E四个点的位移与A点的位移相差很大,偏振程度p大约为38.8%左右。而在250hz附近,本发明所提供发声器振膜在如图3所示的五个标记点进行偏振程度P的测试结果如图5所示,可见,A、B、C、D、E五点位移量相对较小,偏振程度p大约为16.2%左右,通过对比传统技术方案与本发明所提供技术方案对产品偏振情况影响可知,采用本发明所提供发声器,产品偏振情况具有明显的改善,偏振程度减少达到50%以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产品,该电子产品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对此不进行限制。电子产品包括产品主体,以及如上所述的发声器;发声器结合固定在所述产品主体中,产品主体上包括有出声口,出声口供所述发声器产生的声音传出。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 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0)
- 一种发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边磁部以及中心磁部;所述中心磁部包括:与壳体形成相对固定连接的位于中间位置的支撑板;以及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两侧的两块中心磁铁;所述中心磁部为中央镂空的结构;所述边磁部围绕在两块中心磁铁外侧;中心磁铁与边磁部之间形成磁间隙;两组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两侧的振动组件,每组振动组件均包括振膜以及结合固定于振膜上的音圈,两个音圈分别悬置在所述磁间隙中;所述发声器还包括有位于中心磁部中央镂空边沿内侧的定心结构,所述定心结构包括分别连接固定于两个振膜中央部上的两个短路环,两个短路环沿振膜振动方向设置,两个短路环的临近端在径向方向上重合形成间隙空间,该间隙空间内包括有磁液。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其特征在于,两个短路环包括大直径短路环以及小直径短路环;在振膜振动方向上两个短路环同轴设置。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其特征在于,定心结构与两个振膜以及两个音圈之间呈同轴设置。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液受两个所述中心磁铁磁场的吸引悬浮在与支撑板中央镂空边沿对应的位置。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液位于靠近中心磁铁内侧边沿与支撑板齐平的位置。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空间的宽度为0.2-0.3mm。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环由低电阻率的材质制成;所述短路环的材质为金属或金属合金中的任意一种。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中央部上包括有补强部;所述补强部与所述音圈位于所述振膜同侧,所述短路环的背离磁液的端部结合固定于所述补强部上;或者所述短路环的背离磁液的端部结合固定于振膜中央部上,补强部位于所述短路环边沿内侧的中央部上;或者,所述补强部与所述音圈位于所述振膜两相对侧,所述短路环的背离磁液的端部结合固定在所述振膜中央部上;或者所述短路环的背离磁液的端部穿过振膜中央部结合固定在所述补强部上。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磁部为连续的环形导磁板或者连续的分段导磁板;或者,所述边磁部包括两组边磁铁,两组边磁铁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两侧表面上,两组所述边磁铁的充磁方向垂直于所述支撑板的表面,两组所述边磁铁的靠近所述支撑板的磁极为同性的磁极;每一组所述边磁铁的远离所述支撑板的磁极与其所环绕的中心磁铁的远离所述支撑板的磁极互为异性磁极。
- 一种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产品主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意之一所述的发声器;所述发声器结合固定在所述产品主体中,所述产品主体上包括有出声口,所述出声口供所述发声器产生的声音传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53790.1 | 2020-09-30 | ||
CN202011053790.1A CN111901735B (zh) | 2020-09-30 | 2020-09-30 | 发声器及包括该发声器的电子产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2068081A1 true WO2022068081A1 (zh) | 2022-04-07 |
Family
ID=73224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PCT/CN2020/136681 WO2022068081A1 (zh) | 2020-09-30 | 2020-12-16 | 发声器及包括该发声器的电子产品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901735B (zh) |
WO (1) | WO202206808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01735B (zh) * | 2020-09-30 | 2020-12-18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发声器及包括该发声器的电子产品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80234769A1 (en) * | 2015-08-07 | 2018-08-16 | Bujeon Co., Ltd. | Linear acoustic transducer |
CN208489981U (zh) * | 2018-07-27 | 2019-02-1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扬声器单体、扬声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
CN209283487U (zh) * | 2019-01-15 | 2019-08-20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双面发声器件和电子产品 |
CN209731560U (zh) * | 2019-05-10 | 2019-12-03 | 广东朝阳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音质改良型双磁路双振膜的振动动圈复合喇叭 |
CN111901735A (zh) * | 2020-09-30 | 2020-11-06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发声器及包括该发声器的电子产品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751090B2 (ja) * | 2011-08-22 | 2015-07-22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スピーカー装置 |
CN204733374U (zh) * | 2015-06-23 | 2015-10-28 |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扬声器 |
JP6633406B2 (ja) * | 2016-02-05 | 2020-01-22 |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 スピーカ装置 |
CN205793294U (zh) * | 2016-05-26 | 2016-12-07 |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扬声器 |
CN205847591U (zh) * | 2016-07-18 | 2016-12-28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扬声器 |
JP2020129821A (ja) * | 2020-04-27 | 2020-08-27 | 東北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スピーカ装置 |
-
2020
- 2020-09-30 CN CN202011053790.1A patent/CN111901735B/zh active Active
- 2020-12-16 WO PCT/CN2020/136681 patent/WO2022068081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80234769A1 (en) * | 2015-08-07 | 2018-08-16 | Bujeon Co., Ltd. | Linear acoustic transducer |
CN208489981U (zh) * | 2018-07-27 | 2019-02-1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扬声器单体、扬声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
CN209283487U (zh) * | 2019-01-15 | 2019-08-20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双面发声器件和电子产品 |
CN209731560U (zh) * | 2019-05-10 | 2019-12-03 | 广东朝阳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音质改良型双磁路双振膜的振动动圈复合喇叭 |
CN111901735A (zh) * | 2020-09-30 | 2020-11-06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发声器及包括该发声器的电子产品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01735A (zh) | 2020-11-06 |
CN111901735B (zh) | 2020-12-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0147539A1 (zh) | 双面发声器件和电子产品 | |
CN204425650U (zh) | 压电陶瓷双频耳机结构 | |
WO2020135288A1 (zh) | 屏幕振动发声装置和电子产品 | |
US10979821B2 (en) | Sound generator | |
WO2019205657A1 (zh) | 一种发声单体、发声模组及电子终端 | |
WO2022068082A1 (zh) | 发声器及包括该发声器的电子产品 | |
CN205051866U (zh) | 发声装置 | |
US20200314548A1 (en) | Speaker | |
WO2020135289A1 (zh) | 一种屏幕振动发声装置和电子产品 | |
KR20100122350A (ko) | 다기능 마이크로 스피커 | |
CN103096224A (zh) | 动磁式扬声器 | |
CN111182426A (zh) | 一种骨传导扬声器及复合型扬声器 | |
WO2021258653A1 (zh) | 扬声器和耳机 | |
WO2022068081A1 (zh) | 发声器及包括该发声器的电子产品 | |
WO2021022774A1 (zh) | 扬声器和音频装置 | |
US8649549B2 (en) | Speaker | |
US20080310669A1 (en) | Wire suspension for speakers | |
WO2020125789A1 (zh) | 屏幕振动发声装置和电子产品 | |
CN207460437U (zh) | 一种平板耳机发音装置及耳机 | |
CN111629308A (zh) | 扬声器及耳机 | |
CN208143457U (zh) | 动圈结构及耳机 | |
US20160227327A1 (en) | Speaker Box | |
CN212850994U (zh) | 电声转换装置和电子设备 | |
US20220070589A1 (en) | Flat speaker driven by a single permanent magnet and one or more voice coils | |
CN208143455U (zh) | 双动结构及耳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121 |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
Ref document number: 2095609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