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78950U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78950U
CN214378950U CN202120634002.1U CN202120634002U CN214378950U CN 214378950 U CN214378950 U CN 214378950U CN 202120634002 U CN202120634002 U CN 202120634002U CN 214378950 U CN214378950 U CN 2143789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terminals
pcb
patch
jac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3400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勇
徐红强
许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eader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eader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eader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eader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3400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789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789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789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绝缘外壳和多个第一端子。其中,第一端子包括第一本体和连接端,连接端包括设置于第一本体的一端的第一贴片以及凸设于第一贴片的插柱,第一贴片用于和PCB贴合,插柱用于和PCB插接;绝缘外壳间隔设有多个第一插孔,多个第一端子一一对应地插接于多个第一插孔,且连接端位于对应的第一插孔外。该连接器的多个第一端子通过插柱和PCB插接,可保证连接器和PCB之间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连接器能够承受足够的侧应力,从而无需采用压敏胶再次固定连接器和PCB,精简了组装制程。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连接器和PCB连接时,通常采用贴片工艺焊接。如申请号为CN201420049264.1的前期专利公开了一种PCB板连接器,其PIN针和PCB贴合后焊接固定。但这会导致连接器和PCB的连接处能够承受的侧向推力较小。对此,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为,在焊接后通过光敏胶加固连接器和PCB,如此处理,虽然能够保证连接器和PCB具有一定的连接强度,但却导致制程工艺相对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通过光敏胶加固连接器和PCB导致制程工艺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
多个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第一本体和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一端的第一贴片以及凸设于所述第一贴片的插柱,所述第一贴片用于和PCB贴合,所述插柱用于和所述PCB插接;
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间隔设有多个第一插孔,多个所述第一端子一一对应地插接于多个所述第一插孔,且所述连接端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插孔外。
作为连接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绝缘外壳还间隔设有多个第一限位槽,多个所述第一贴片一一对应地插接于多个所述第一限位槽。
作为连接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本体的另一端间隔设有两个第一弹性臂,两个所述第一弹性臂之间形成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用于和对接连接器插接。
作为连接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多个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包括第二本体和连接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一端的第二贴片,所述第二贴片用于和所述PCB贴合;
所述绝缘外壳还间隔设有多个第二插孔,多个所述第二端子一一对应地插接于多个所述第二插孔,且所述第二贴片位于所述第二插孔外。
作为连接器的优选技术方案,多个所述第一端子和多个所述第二端子整体呈M行N列排布,M和N均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作为连接器的优选技术方案,同一列的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端子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端子,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端子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端子。
作为连接器的优选技术方案,M=2,N=12。
作为连接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绝缘外壳还间隔设有多个第二限位槽,多个所述第二贴片一一对应地插接于多个所述第二限位槽。
作为连接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本体的另一端间隔设有两个第二弹性臂,两个所述第二弹性臂之间形成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用于和对接连接器插接。
作为连接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绝缘外壳还设有多个定位柱,多个定位柱用于和所述PCB的多个定位孔一一对应地插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绝缘外壳和多个第一端子。其中,第一端子包括第一本体和连接端,连接端包括设置于第一本体的一端的第一贴片以及凸设于第一贴片的插柱,第一贴片用于和PCB贴合,插柱用于和PCB插接;绝缘外壳间隔设有多个第一插孔,多个第一端子一一对应地插接于多个第一插孔,且连接端位于对应的第一插孔外。该连接器通过多个插柱和PCB插接,可保证连接器和PCB之间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连接器能够承受足够的侧应力,从而无需采用压敏胶再次固定连接器和PCB,精简了组装制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绝缘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二。
图中:
10、绝缘外壳;20、第一端子;30、第二端子;40、PCB;
11、第一插孔;12、第一限位槽;13、定位柱;14、第二插孔;15、第二限位槽;
21、第一本体;22、连接端;221、第一贴片;222、插柱;23、第一弹性臂;24、第一插槽;
31、第二本体;32、第二贴片;33、第二弹性臂;34、第二插槽;
41、第一引脚;42、安装孔;43、第二引脚;44、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绝缘外壳10和多个第一端子20。其中,第一端子20包括第一本体21和连接端22,连接端22包括设置于第一本体21的一端的第一贴片221以及凸设于第一贴片221的插柱222,第一贴片221用于和PCB40贴合,插柱222用于和PCB40插接;绝缘外壳10间隔设有多个第一插孔11,多个第一端子20一一对应地插接于多个第一插孔11,且连接端22位于对应的第一插孔11外。具体地,PCB40设有多个第一引脚41和多个安装孔42,多个第一贴片221用于和多个第一引脚41一一对应地贴合并焊接固定,多个插柱222用于和多个安装孔42一一对应地插接,如此可保证连接器和PCB40之间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进而连接器能够承受足够的侧应力,从而无需采用压敏胶再次固定连接器和PCB40,精简了组装制程。
可选地,请参照图1和图3,绝缘外壳10还间隔设有多个第一限位槽12,多个第一贴片221一一对应地插接于多个第一限位槽12。如此设置可保证绝缘外壳10和第一端子20之间连接稳定。
可选地,请再次参照图1和图3,绝缘外壳10还设有多个定位柱13,多个定位柱13用于和PCB40的多个定位孔44一一对应地插接,如此可保证绝缘外壳10和PCB40之间稳定地连接。其中,本实施示例性地给出了定位柱13和定位孔44的数量均为两个的方案,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根据需要设置定位柱13和定位孔44的具体数量。
可选地,请参照图4,第一本体21的另一端间隔设有两个第一弹性臂23,两个第一弹性臂23之间形成第一插槽24,第一插槽24用于和对接连接器插接。
可选地,多个第一端子20呈X行Y列排布,X和Y均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具体地,本实施中示例性地给出了X=2,Y=12的方案。在其他的实施例中,X和Y的具体数值还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还包括多个第二端子30。具体地,请参照图5,第二端子30包括第二本体31和连接于第二本体31的一端的第二贴片32,第二贴片32用于和PCB40贴合;绝缘外壳10还间隔设有多个第二插孔14,多个第二端子30一一对应地插接于多个第二插孔14,且第二贴片32位于第二插孔14外。具体地,PCB40还设有多个第二引脚43,多个第二贴片32和多个第二引脚43一一对应地贴合后焊接固定。本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通过多个第一端子20的插柱222和PCB40插接,保证连接器和PCB40的连接稳定性,进而保证第二端子30即便不设置插柱222同样能够保证其与PCB40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地,绝缘外壳10还间隔设有多个第二限位槽15,多个第二贴片32一一对应地插接于多个第二限位槽15。如此可保证第二端子30和绝缘外壳1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地,第二本体31的另一端间隔设有两个第二弹性臂33,两个第二弹性臂33之间形成第二插槽34,第二插槽34用于和对接连接器插接。
可选地,多个第一端子20和多个第二端子30整体呈M行N列排布,M和N均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其中,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给出了M=2,N=12的方案。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亦可根据需要设置M和N的具体数值。优选地,同一列的第一端子20和第二端子30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端子20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端子30,且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端子30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端子20。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第一端子(20),所述第一端子(20)包括第一本体(21)和连接端(22),所述连接端(22)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21)的一端的第一贴片(221)以及凸设于所述第一贴片(221)的插柱(222),所述第一贴片(221)用于和PCB(40)贴合,所述插柱(222)用于和所述PCB(40)插接;
绝缘外壳(10),所述绝缘外壳(10)间隔设有多个第一插孔(11),多个所述第一端子(20)一一对应地插接于多个所述第一插孔(11),且所述连接端(22)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插孔(11)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10)还间隔设有多个第一限位槽(12),多个所述第一贴片(221)一一对应地插接于多个所述第一限位槽(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21)的另一端间隔设有两个第一弹性臂(23),两个所述第一弹性臂(23)之间形成第一插槽(24),所述第一插槽(24)用于和对接连接器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多个第二端子(30),所述第二端子(30)包括第二本体(31)和连接于所述第二本体(31)的一端的第二贴片(32),所述第二贴片(32)用于和所述PCB(40)贴合;
所述绝缘外壳(10)还间隔设有多个第二插孔(14),多个所述第二端子(30)一一对应地插接于多个所述第二插孔(14),且所述第二贴片(32)位于所述第二插孔(14)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端子(20)和多个所述第二端子(30)整体呈M行N列排布,M和N均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同一列的所述第一端子(20)和所述第二端子(30)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端子(20)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端子(30),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端子(30)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端子(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M=2,N=12。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10)还间隔设有多个第二限位槽(15),多个所述第二贴片(32)一一对应地插接于多个所述第二限位槽(15)。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31)的另一端间隔设有两个第二弹性臂(33),两个所述第二弹性臂(33)之间形成第二插槽(34),所述第二插槽(34)用于和对接连接器插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10)还设有多个定位柱(13),多个定位柱(13)用于和所述PCB(40)的多个定位孔(44)一一对应地插接。
CN202120634002.1U 2021-03-29 2021-03-29 连接器 Active CN2143789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34002.1U CN214378950U (zh) 2021-03-29 2021-03-29 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34002.1U CN214378950U (zh) 2021-03-29 2021-03-29 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78950U true CN214378950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73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34002.1U Active CN214378950U (zh) 2021-03-29 2021-03-29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789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87607A1 (en) Module connector
US6623280B2 (en) Dual compliant pin interconnect system
US5366380A (en) Spring biased tapered contact elements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and integrated circuit packages
CN1101984C (zh) 电连接器
US20170338606A1 (en) Circular power connectors
JP2001519077A (ja) 可視表示器付き積み重ねられた電気コネクタ
US20040023528A1 (en) Module connector
CN214378950U (zh) 连接器
JPH0748389B2 (ja) 印刷回路板用高密度電気コネクタ
CN106329207A (zh) 电连接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CN112542709A (zh) 插接件、电连接机构和电子产品
CN217983910U (zh) 一种核心板连接器结构
CN220341533U (zh) 一种非对称鱼眼端子
CN220291203U (zh) 一种排针连接器及排针排母连接结构
CN218300338U (zh) 一种排针固定座及连接器
CN210535886U (zh) 一种连接器母端子和一种连接器母端
CN219498295U (zh) 一种防偏移的预定角度弯折的Type-C母座
JPS62241277A (ja) 防水コネクタ用ハウジング・アセンブリ
CN214227206U (zh) 一种组装方便的防斜插连接器
CN217562961U (zh) 一种连接器鱼眼针-pcb压装支撑结构
CN210517055U (zh) 一种连接器
CN221126332U (zh) 一种hy2+6-fs型连接器
CN219286793U (zh) 一种连接器母端
CN216750357U (zh) 航空插头插座组件
CN218548990U (zh) 一种防误插的组合式电子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