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55612U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无线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无线充电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355612U CN214355612U CN202120279991.7U CN202120279991U CN214355612U CN 214355612 U CN214355612 U CN 214355612U CN 202120279991 U CN202120279991 U CN 202120279991U CN 214355612 U CN214355612 U CN 2143556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charging
- wall
- base
- rotating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无线充电桩。新能源汽车用的无线充电桩,包括:底座;两个支撑台,两个所述支撑台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台的顶部;顶棚,所述顶棚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部;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第一滑槽位于两个所述支撑台之间;充电板,所述充电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充电板的顶部延伸至所述底座的上方;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设在所述第一滑槽的底部内壁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用的无线充电桩具有使用方便、节省资源、充电效率较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无线充电桩。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的应用的基础是新能源充电站或新能源充电桩的广泛建设,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也应运而生,大部分新能源汽车常采用谐振式无线充电技术,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与传统的充电技术相比,无线充电的优点是设备磨损率低,应用范围广,公共充电区域面积相对的减小,技术含量高,操作方便。
现有技术中,新能源汽车的无线充电桩大多是在地面上设置一个无线充电板,充电时要保证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位于无线充电板的上方,通过对无线充电板接通充电电源来实现无线充电的功能,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很难保证汽车底盘上的电池准确位于充电板的上方,这样在充电时就会有一定的损耗,较为浪费资源,同时充电板一般处于裸露状态,时间久了,汽车经过时带起的灰尘会附着在充电板的表面,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充电的效果,增加了电能的损耗。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无线充电桩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节省资源、充电效率较高的新能源汽车用的无线充电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用的无线充电桩,包括:底座;两个支撑台,两个所述支撑台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台的顶部;顶棚,所述顶棚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部;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第一滑槽位于两个所述支撑台之间;充电板,所述充电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充电板的顶部延伸至所述底座的上方;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设在所述第一滑槽的底部内壁上;滑台,所述滑台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内壁上;移动台,所述移动台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移动台的顶部延伸至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移动台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电机槽;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电机槽内;两个行动轮,两个所述行动轮均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两个所述行动轮均延伸至所述滑台内并与均所述滑台相接触;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槽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台的顶部,所述充电板与两个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四个支撑座,四个所述支撑座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四个所述支撑座呈矩形排布;充电机构,所述充电机构固定安装在四个所述支撑座的顶部;防护台,所述防护台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充电机构设置在所述防护台内并与所述防护台活动连接;第一充电电缆,所述第一充电电缆电性安装在所述充电机构的底部,所述第一充电电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第二充电电缆,所述第二充电电缆电性安装在所述充电板的底部,所述第二充电电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移动台固定连接;弹簧电缆,所述弹簧电缆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弹簧电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充电电缆电性连接,所述弹簧电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充电电缆电性连接;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第二转轴靠近所述充电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滑槽内;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槽远离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侧内壁上;U型架,所述U型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U型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U型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转轴固定连接;若干刷毛,若干所述刷毛均固定安装在所述U型架的底部内壁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远离所述充电板的一端;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开设在所述底座的一侧外壁上;滑杆,所述滑杆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外壁上;磁铁块,所述磁铁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弧形槽的一侧外壁上;两个反光板,两个所述反光板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台的两侧外壁上;两个梯形台,两个所述梯形台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个所述梯形台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充电电缆贯穿所述第一通槽并与所述第一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台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充电电缆贯穿所述第二通槽并与所述第二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台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滑动槽,两个所述行动轮分别延伸至两个所述滑动槽内并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槽的底部内壁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转动孔,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所述转动并与所述转动孔的内壁转动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四个警示灯。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斜台,两个所述斜台的斜面上均固定安装有若干减速带。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用的无线充电桩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无线充电桩,通过底座和梯形台相配合,可以实现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撑作用,方便充电;通过支撑台、支撑板和顶棚相配合,保证雨雪天气时依旧可以进行正常充电工作;通过第一滑槽、安装槽、滑台、移动台、第一转轴、行动轮、电机和连接板相配合,可以实现对充电板的移动,可以调整充电板与汽车电池之间的横向距离,减小了充电时的损耗;通过支撑座、充电机构、第一充电电缆、弹簧电缆和第二充电电缆相配合,不仅可以实现对充电板的供电功能,而且还可以防止充电板的在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充电电缆和第二充电电缆的连接处被扯断;通过第二转轴、第三转轴、U型架、刷毛、连接杆、弧形槽、滑杆和磁铁块相配合,可以实现对附着在充电板上的灰尘的清洁工作;通过反光板、防护台和警示灯相配合,可以提示司机防止充电机构收到碰撞而损坏;通过斜台可以方便汽车的出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用的无线充电桩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用的无线充电桩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A部结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防护台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B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清洁机构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所示的C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的清洁机构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座;2、支撑台;3、支撑板;4、顶棚;5、第一滑槽;6、充电板;7、安装槽;8、滑台;9、移动台;10、第一转轴;11、行动轮;12、电机;13、连接板;14、支撑座;15、充电机构;16、防护台;17、第一充电电缆;18、弹簧电缆;19、第二充电电缆;20、第二转轴;21、第三转轴;22、 U型架;23、刷毛;24、连接杆;25、弧形槽;26、滑杆;27、磁铁块;28、反光板;29、梯形台;30、警示灯;31、斜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8,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用的无线充电桩的主视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用的无线充电桩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A部结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 为图1所示的防护台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的B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清洁机构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2所示的C 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的清洁机构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新能源汽车用的无线充电桩包括:底座1;两个支撑台2,两个所述支撑台2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两个支撑板3,两个所述支撑板3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台2的顶部;顶棚4,所述顶棚4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第一滑槽5,所述第一滑槽5开设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所述第一滑槽5位于两个所述支撑台2之间;充电板6,所述充电板6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5内,所述充电板6的顶部延伸至所述底座1的上方;安装槽7,所述安装槽7开设在所述第一滑槽5的底部内壁上;滑台8,所述滑台8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槽7的底部内壁上;移动台9,所述移动台9设置在所述安装槽7内,所述移动台9的顶部延伸至所述第一滑槽5内,所述移动台9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电机12槽;第一转轴10,所述第一转轴10转动安装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转轴10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电机12槽内;两个行动轮11,两个所述行动轮11均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10上,两个所述行动轮11均延伸至所述滑台8内并与均所述滑台8相接触;电机12,所述电机12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12槽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转轴10的一端与所述电机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板13,两个所述连接板13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台9的顶部,所述充电板6与两个所述连接板13的顶部固定连接;四个支撑座14,四个所述支撑座14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四个所述支撑座14呈矩形排布;充电机构15,所述充电机构15固定安装在四个所述支撑座14的顶部;防护台16,所述防护台16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所述充电机构15设置在所述防护台16内并与所述防护台16活动连接;第一充电电缆17,所述第一充电电缆 17电性安装在所述充电机构15的底部,所述第一充电电缆17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安装槽7内并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第二充电电缆19,所述第二充电电缆 19电性安装在所述充电板6的底部,所述第二充电电缆19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安装槽7内并与所述移动台9固定连接;弹簧电缆18,所述弹簧电缆18设置在所述安装槽7内,所述弹簧电缆18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充电电缆17电性连接,所述弹簧电缆1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充电电缆19电性连接;第二转轴20,所述第二转轴20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第二转轴20靠近所述充电板6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滑槽5内;第三转轴21,所述第三转轴21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槽5远离所述第二转轴20的一侧内壁上;U型架22,所述U 型架22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5内,所述U型架2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20固定连接,所述U型架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转轴21固定连接;若干刷毛23,若干所述刷毛23均固定安装在所述U型架22的底部内壁上;连接杆24,所述连接杆24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20远离所述充电板6的一端;弧形槽25,所述弧形槽25开设在所述底座1的一侧外壁上;滑杆26,所述滑杆26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杆24靠近所述底座1的一侧外壁上;磁铁块27,所述磁铁块27 固定安装在所述弧形槽25的一侧外壁上;两个反光板28,两个所述反光板28 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台16的两侧外壁上;两个梯形台29,两个所述梯形台 29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两个所述梯形台29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滑槽 5的两侧。
所述安装槽7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充电电缆17贯穿所述第一通槽并与所述第一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移动台9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充电电缆19贯穿所述第二通槽并与所述第二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滑台8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滑动槽,两个所述行动轮11分别延伸至两个所述滑动槽内并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槽的底部内壁相接触。
所述底座1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转动孔,所述第二转轴20贯穿所述转动并与所述转动孔的内壁转动连接。
两个所述支撑台2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四个警示灯30。
所述底座1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斜台31,两个所述斜台31的斜面上均固定安装有若干减速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用的无线充电桩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将需要充电的新能源汽车从斜台31开至底座1上,并保证汽车的轮胎处于两个梯形台29上,若此时汽车的电池与充电板6之间的横向距离差距较大时,即可通过启动电机12,电机12的转动带动第一转轴10的转动,带动两个行动轮11在滑台8上运动,即可带动移动台9即充电板6的移动,直至充电板6的调整到适合充电的位置时,关闭电机12,此过程中由于有弹簧电缆18 的存在,可以保证移动台9的在运动时第一充电电缆17和第二充电电缆19的连接处不会被扯坏,然后启动充电机构15,通过第一充电电缆17、弹簧电缆18 和第二充电电缆19即可将电力输送到充电板6上,此时即可通过充电板6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当充电板6的表面的灰尘堆积的过多时,即可转动连接杆 24,此时滑杆26在弧形槽25内滑动直至滑杆26与磁铁块27相接触并相互紧紧吸附住,在此过程中,连接杆24的转动带动第二转轴20的转动,在第三转轴21的作用下,第二转轴20的转动带动U型架22的转动,且此时U型架22 转动了四分之一个圆正好处于竖直状态,最后即可通过正向反向启动电机12带动移动台9上的充电板6在U型架22的下方来回移动,此时U型架22上的若干刷毛23即会与充电板6的表面相接触,以实现对充电板6表面的灰尘清洁工作。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用的无线充电桩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底座1和梯形台29相配合,可以实现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撑作用,方便充电;通过支撑台2、支撑板3和顶棚4相配合,保证雨雪天气时依旧可以进行正常充电工作;通过第一滑槽5、安装槽7、滑台8、移动台9、第一转轴10、行动轮11、电机12和连接板13相配合,可以实现对充电板6的移动,可以调整充电板6与汽车电池之间的横向距离,减小了充电时的损耗;通过支撑座14、充电机构15、第一充电电缆17、弹簧电缆18和第二充电电缆19相配合,不仅可以实现对充电板6的供电功能,而且还可以防止充电板6的在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充电电缆17和第二充电电缆19的连接处被扯断;通过第二转轴20、第三转轴21、U型架22、刷毛23、连接杆24、弧形槽25、滑杆26和磁铁块27相配合,可以实现对附着在充电板6上的灰尘的清洁工作;通过反光板28、防护台16和警示灯30相配合,可以提示司机防止充电机构15收到碰撞而损坏;通过斜台31可以方便汽车的出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新能源汽车用的无线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两个支撑台,两个所述支撑台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
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台的顶部;
顶棚,所述顶棚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部;
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第一滑槽位于两个所述支撑台之间;
充电板,所述充电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充电板的顶部延伸至所述底座的上方;
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设在所述第一滑槽的底部内壁上;
滑台,所述滑台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内壁上;
移动台,所述移动台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移动台的顶部延伸至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移动台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电机槽;
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电机槽内;
两个行动轮,两个所述行动轮均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两个所述行动轮均延伸至所述滑台内并均与所述滑台相接触;
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槽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台的顶部,所述充电板与两个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四个支撑座,四个所述支撑座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四个所述支撑座呈矩形排布;
充电机构,所述充电机构固定安装在四个所述支撑座的顶部;
防护台,所述防护台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充电机构设置在所述防护台内并与所述防护台活动连接;
第一充电电缆,所述第一充电电缆电性安装在所述充电机构的底部,所述第一充电电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第二充电电缆,所述第二充电电缆电性安装在所述充电板的底部,所述第二充电电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移动台固定连接
弹簧电缆,所述弹簧电缆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弹簧电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充电电缆电性连接,所述弹簧电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充电电缆电性连接;
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第二转轴靠近所述充电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滑槽内;
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槽远离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侧内壁上;
U型架,所述U型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U型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U型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转轴固定连接;
若干刷毛,若干所述刷毛均固定安装在所述U型架的底部内壁上;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远离所述充电板的一端;
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开设在所述底座的一侧外壁上;
滑杆,所述滑杆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外壁上;
磁铁块,所述磁铁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弧形槽的一侧外壁上;
两个反光板,两个所述反光板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台的两侧外壁上;
两个梯形台,两个所述梯形台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个所述梯形台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的无线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充电电缆贯穿所述第一通槽并与所述第一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的无线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台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充电电缆贯穿所述第二通槽并与所述第二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的无线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滑动槽,两个所述行动轮分别延伸至两个所述滑动槽内并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槽的底部内壁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的无线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转动孔,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所述转动并与所述转动孔的内壁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的无线充电桩,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四个警示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的无线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斜台,两个所述斜台的斜面上均固定安装有若干减速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279991.7U CN214355612U (zh) | 2021-02-01 | 2021-02-01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无线充电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279991.7U CN214355612U (zh) | 2021-02-01 | 2021-02-01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无线充电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355612U true CN214355612U (zh) | 2021-10-08 |
Family
ID=77962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279991.7U Active CN214355612U (zh) | 2021-02-01 | 2021-02-01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无线充电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355612U (zh) |
-
2021
- 2021-02-01 CN CN202120279991.7U patent/CN21435561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516809U (zh) | 超级电容电动汽车 | |
CN102039823A (zh) | 电动汽车及其充电方法 | |
CN101791934A (zh) | 电动或太阳能公铁两用汽车及其线路 | |
CN212195158U (zh) | 一种智能车辆自动换电站 | |
CN102211517B (zh) | 电动车底盘 | |
CN214355612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无线充电桩 | |
CN215398231U (zh) | 一种移动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 |
CN110000642A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自动上下料式汽车轮毂打磨设备 | |
CN211493716U (zh) | 一种电动单车扫码共享充电桩 | |
CN201646285U (zh) | 电动或太阳能公铁两用汽车及其线路 | |
CN216437144U (zh) | 光储充一体化移动式充电装置 | |
CN215291712U (zh) | 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共享电瓶车停车棚 | |
CN201516811U (zh) | 电动汽车 | |
CN216275419U (zh) | 一种节能减排清扫车 | |
CN210768025U (zh) | 一种双层立体侧停车库设备 | |
CN211567708U (zh) | 一种一桩两充式电动汽车充电桩 | |
CN211976764U (zh) | 一种环保型箱式车载发电照明装置 | |
CN211280655U (zh) | 一种提高电动汽车续航能力的装置 | |
CN210217286U (zh) | 自动存取车装置 | |
CN221954281U (zh) | 一种户外电动汽车换电站舱体 | |
CN221400019U (zh) | 一种具有可高效充电的载车板的立体车库 | |
CN219382226U (zh) | 路灯供电停车位用汽车无线充电设备 | |
CN219544536U (zh) | 一种用于高速公路电动汽车充电的智能用电无线充电站 | |
CN211928950U (zh) | 一种移动式led道路交通信息显示屏 | |
CN215850797U (zh) | 一种电动汽车用集中快速充电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