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43334U - 一种保健助行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健助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43334U
CN214343334U CN202022627620.1U CN202022627620U CN214343334U CN 214343334 U CN214343334 U CN 214343334U CN 202022627620 U CN202022627620 U CN 202022627620U CN 214343334 U CN214343334 U CN 2143433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shaft
joint
health care
supporting leg
heal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2762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江琳
杨浩
陈思齐
姜淇
王乐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262762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433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433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433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健助行器,包括主轴、前支撑腿、后支撑腿、座板、上支撑臂、把手、前轮和后轮,主轴水平设置,前支撑腿为两个,两个前支撑腿的上端均分别铰接在主轴上,后支撑腿为一个,后支撑腿的上端铰接在主轴上,每个前支撑腿的下端均设置有前轮,后支撑腿的下端设置有后轮,座板转动连接在主轴上,座板的下极限位置为水平状态,座板的上极限位置为竖直状态,主轴的两端分别向上设置有上支撑臂,每个上支撑臂的顶端设置有把手。达到的技术效果为: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健助行器,为行走不方便或者正在恢复行走的人们提供了户外简单恢复训练的辅助器材,此外,还能在使用者使用完成后变成交通工具辅助使用者回到室内。

Description

一种保健助行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健助行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行走不便或者正在恢复行走的人们,需要专门的回复器材,现有的器材无法方便的携带至户外进行使用,传统保健器材存在的缺陷为:
1、传统的保健器材外形功能单一且形态不新颖;
2、传统保健器材不够人性化,不能让使用者在训练结束后能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回家;
3、传统保健器材调节方式和调节版块较少,在大众化的背景下缺少个人化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健助行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一种保健助行器,包括主轴、前支撑腿、后支撑腿、座板、上支撑臂、把手、前轮和后轮,所述主轴水平设置,所述前支撑腿为两个,两个所述前支撑腿的上端均分别铰接在所述主轴上,所述后支撑腿为一个,所述后支撑腿的上端铰接在所述主轴上,每个所述前支撑腿的下端均设置有所述前轮,所述后支撑腿的下端设置有所述后轮,所述座板转动连接在所述主轴上,所述座板的下极限位置为水平状态,所述座板的上极限位置为竖直状态,所述主轴的两端分别向上设置有所述上支撑臂,每个所述上支撑臂的顶端设置有所述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前支撑腿和所述后支撑腿均分别通过棘轮机构设置在所述主轴上,两个所述前支撑腿关于所述后支撑腿所在平面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关节套管和关节轴,每个所述前支撑腿与所述前轮的支架之间均分别固定有所述关节套管,所述后支撑腿与所述后轮的支架之间固定有所述关节轴,所述关节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伸缩柱,所述关节轴端部的伸缩柱与所述关节套管插接配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伸缩柱与所述关节轴的端部之间通过所述复位弹簧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上端铰接在所述关节轴上,所述连杆的下端铰接在所述后轮的支架上,当所述关节轴端部的所述伸缩柱插接在所述关节套管内时,所述后轮以及两个所述前轮构成三点式支撑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脚踏板,所述关节套管与所述前轮的支架之间设置有所述脚踏板。
进一步地,还包括复位扭簧,所述座板通过所述复位扭簧与所述主轴连接,所述复位扭簧作用在所述座板上维持所述座板位于竖直状态。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杆,两个所述把手之间通过所述支撑杆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支撑杆上固定设置有所述显示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后轮的转轴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健助行器,为行走不方便或者正在恢复行走的人们提供了户外简单恢复训练的辅助器材,此外,还能在使用者使用完成后变成交通工具辅助使用者回到室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健助行器的第一视角行走状态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健助行器的第二视角行走状态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健助行器的行走状态平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健助行器的第一视角训练状态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健助行器的第二视角训练状态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健助行器的训练状态平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健助行器的行走状态或训练状态的上侧局部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健助行器的训练状态下侧局部结构图。
图中:1、主轴,2、前支撑腿,3、后支撑腿,4、座板,5、上支撑臂,6、把手,7、连杆,8、前轮,9、后轮,10、脚踏板,11、关节套管,12、关节轴,13、伸缩柱,14、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保健助行器,包括主轴1、前支撑腿2、后支撑腿3、座板4、上支撑臂5、把手6、前轮8和后轮9,主轴1水平设置,前支撑腿2为两个,两个前支撑腿2的上端均分别铰接在主轴1上,后支撑腿3为一个,后支撑腿3的上端铰接在主轴1上,每个前支撑腿2的下端均设置有前轮8,后支撑腿3的下端设置有后轮9,座板4转动连接在主轴1上,座板4的下极限位置为水平状态,座板4的上极限位置为竖直状态,主轴1的两端分别向上设置有上支撑臂5,每个上支撑臂5的顶端设置有把手6。
本实施例达到的技术效果为: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健助行器,为行走不方便或者正在恢复行走的人们提供了户外简单恢复训练的辅助器材,此外,还能在使用者使用完成后变成交通工具辅助使用者回到室内。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保健助行器,包括实施例1中的全部技术特征,除此之外,前支撑腿2和后支撑腿3均分别通过棘轮机构设置在主轴1上,两个前支撑腿2关于后支撑腿3所在平面对称设置,具体实施过程中,将棘轮套设在主轴1上,将棘爪固定在前支撑腿2和后支撑腿3的上端。
本实施例中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棘轮机构连接,实现了前支撑腿2的角度调整,还实现了后支撑腿3的角度调整。
实施例3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保健助行器,包括实施例2中的全部技术特征,除此之外,还包括关节套管11和关节轴12,每个前支撑腿2与前轮8的支架之间均分别固定有关节套管11,后支撑腿3与后轮9的支架之间固定有关节轴12,关节轴1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伸缩柱13,关节轴12端部的伸缩柱13与关节套管11插接配合。
可选的,还包括复位弹簧,伸缩柱13与关节轴12的端部之间通过复位弹簧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关节套管11、关节轴12以及伸缩柱13的结构形式,实现了两个前支撑腿2和后支撑腿3的下端位于同一轴线处,保证了如图4至图6的直立训练状态。
实施例4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保健助行器,包括实施例3中的全部技术特征,除此之外,还包括连杆7,连杆7的上端铰接在关节轴12上,连杆7的下端铰接在后轮9的支架上,当关节轴12端部的伸缩柱13插接在关节套管11内时,后轮9以及两个前轮8构成三点式支撑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连杆7,实现了前轮8和后轮9之间构成稳定的三点支撑,增强了装置使用的稳定性。
实施例5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保健助行器,包括实施例4中的全部技术特征,除此之外,还包括脚踏板10,关节套管11与前轮8的支架之间设置有脚踏板10,通过设置脚踏板10,当座板4位于水平状态时,本实施例的保健助行器可以作为交通工具进行使用。
可选的,还包括复位扭簧,座板4通过复位扭簧与主轴1连接,复位扭簧作用在座板4上维持座板4位于竖直状态。
可选的,还包括支撑杆,两个把手6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通过设置支撑杆,增强了把手6之间的稳定性。
可选的,还包括显示器14,支撑杆上固定设置有显示器14,显示器14上可以设置心率监测、体重监测等功能模块,对应的,在把手6上设置有心率监测器,在座板4上设置有称重模块。
可选的,还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后轮9的转轴传动连接,通过设置驱动电机,实现了人们训练累了之后,方便快速的辅助移动。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Claims (10)

1.一种保健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1)、前支撑腿(2)、后支撑腿(3)、座板(4)、上支撑臂(5)、把手(6)、前轮(8)和后轮(9),所述主轴(1)水平设置,所述前支撑腿(2)为两个,两个所述前支撑腿(2)的上端均分别铰接在所述主轴(1)上,所述后支撑腿(3)为一个,所述后支撑腿(3)的上端铰接在所述主轴(1)上,每个所述前支撑腿(2)的下端均设置有所述前轮(8),所述后支撑腿(3)的下端设置有所述后轮(9),所述座板(4)转动连接在所述主轴(1)上,所述座板(4)的下极限位置为水平状态,所述座板(4)的上极限位置为竖直状态,所述主轴(1)的两端分别向上设置有所述上支撑臂(5),每个所述上支撑臂(5)的顶端设置有所述把手(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健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腿(2)和所述后支撑腿(3)均分别通过棘轮机构设置在所述主轴(1)上,两个所述前支撑腿(2)关于所述后支撑腿(3)所在平面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健助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关节套管(11)和关节轴(12),每个所述前支撑腿(2)与所述前轮(8)的支架之间均分别固定有所述关节套管(11),所述后支撑腿(3)与所述后轮(9)的支架之间固定有所述关节轴(12),所述关节轴(1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伸缩柱(13),所述关节轴(12)端部的伸缩柱(13)与所述关节套管(11)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保健助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伸缩柱(13)与所述关节轴(12)的端部之间通过所述复位弹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保健助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杆(7),所述连杆(7)的上端铰接在所述关节轴(12)上,所述连杆(7)的下端铰接在所述后轮(9)的支架上,当所述关节轴(12)端部的所述伸缩柱(13)插接在所述关节套管(11)内时,所述后轮(9)以及两个所述前轮(8)构成三点式支撑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保健助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脚踏板(10),所述关节套管(11)与所述前轮(8)的支架之间设置有所述脚踏板(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健助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扭簧,所述座板(4)通过所述复位扭簧与所述主轴(1)连接,所述复位扭簧作用在所述座板(4)上维持所述座板(4)位于竖直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健助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两个所述把手(6)之间通过所述支撑杆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保健助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器(14),所述支撑杆上固定设置有所述显示器(1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健助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后轮(9)的转轴传动连接。
CN202022627620.1U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保健助行器 Active CN2143433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27620.1U CN214343334U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保健助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27620.1U CN214343334U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保健助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43334U true CN214343334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76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27620.1U Active CN214343334U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保健助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433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32081Y (zh) 老年人助起装置
CN209202457U (zh) 一种多功能椅
CN214343334U (zh) 一种保健助行器
CN207445134U (zh) 电动折叠轮椅
CN211156773U (zh) 一种康复轮椅及其腿部康复机构
CN209437523U (zh) 一种轻型轮椅骨架折叠机构
CN209187431U (zh) 多功能行走辅助架
CN2915175Y (zh) 多功能便携式踩踏扭腰健身器
CN2857643Y (zh) 多功能摇椅
CN214968663U (zh) 一种便携式小儿助行康复装置
CN213466639U (zh) 一种多功能哑铃椅
CN220996611U (zh) 一种多功能儿童滑板车
CN215995463U (zh) 一种改进型多功能哑铃椅
CN219148367U (zh) 一种多功能腿部康复训练车
CN210330935U (zh) 多功能护理轮椅
CN213406851U (zh) 一种户外手扶医疗康复助行器
CN215385292U (zh) 一种轮椅
CN2304443Y (zh) 手动折叠的篮球架
CN213781340U (zh) 一种便于调整角度的会计教学用演示架
CN209270782U (zh) K型活动板架结构的四轮滑板车
CN2530624Y (zh) 卧式多功能健身机
CN2845788Y (zh) 多功能医用床
CN219332409U (zh) 一种术后患者下地行走防跌倒装置
CN112451944A (zh) 一种滑板车
CN2509068Y (zh) 滑板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