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37674U - 一种电机的铜板连接绕组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的铜板连接绕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37674U
CN214337674U CN202022777874.1U CN202022777874U CN214337674U CN 214337674 U CN214337674 U CN 214337674U CN 202022777874 U CN202022777874 U CN 202022777874U CN 214337674 U CN214337674 U CN 2143376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coil
copper bus
paralle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7787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祥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Qianjiang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Qianjia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Qianjiang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Qianjia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7787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376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376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376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的铜板连接绕组结构,涉及到驱动电机的技术领域,包括线圈组、定子铁芯、绝缘套管、总并头铜汇流板、A相并头铜汇流板、B相并头铜汇流板和C相并头铜汇流板;线圈组安装在定子铁芯内,线圈组的一端设有绝缘套管,绝缘套管的一端外缘依次安装总并头铜汇流板、A相并头铜汇流板和B相并头铜汇流板和C相并头铜汇流板;线圈组包括A相绕组线圈、B相绕组线圈和C相绕组线圈,A相绕组线圈、B相绕组线圈和C相绕组线圈的一端分别与若干连接点连接。A相绕组线圈、B相绕组线圈和C相绕组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A相并头铜汇流板、B相并头铜汇流板和C相并头铜汇流板连接。在使用时,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的铜板连接绕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驱动电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电机的铜板连接绕组结构。
背景技术
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 Direct Current Motor,BLDCM)克服了有刷直流电机的先天性缺陷,以电子换向器取代了机械换向器,所以无刷直流电机既具有直流电机良好的调速性能等特点,又具有交流电机结构简单、无换向火花、运行可靠和易于维护等优点,同时BLDC电机结构简单,功率密度高,体积小,近年来在电动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电机多采用集中绕组,并且极数较多,使得绕组间的连接变得复杂,工艺难度大。大多数电机采用绕组串联,减少电机绕组间的接头来解决这一问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由于绕组串联,加在电机相线间的电压被串联线圈平均分配,使得每个线圈两端电压较小,从而增加了电机的铜损。
二、如果采用并联,每个线圈都必需断开,然后并联连接起来,这样线圈接头特别多,通常采用BPC电路板,将线头连接起来。这种工艺也存在很大的缺陷――BPC板覆膜厚度有限,一般为0.02mm/层,所以通过电流有限,只适用于一些小功率电机。要增加过电流量,提高电机功率,只能增加BPC 电路板的层数,使得电机造价很高。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电机效率低,能耗高、采用BPC板造价高,过电流量小,电机功率难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的铜板连接绕组结构,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机的铜板连接绕组结构,包括线圈组、定子铁芯、绝缘套管、总并头铜汇流板、A相并头铜汇流板、B相并头铜汇流板和C相并头铜汇流板;所述线圈组安装在所述定子铁芯内,所述线圈组的一端设有绝缘套管,所述绝缘套管的一端外缘依次安装所述总并头铜汇流板、所述A相并头铜汇流板和所述B相并头铜汇流板,所述C相并头铜汇流板与所述绝缘套管另一端连接;
所述线圈组包括A相绕组线圈、B相绕组线圈和C相绕组线圈;所述总并头铜汇流板设有若干连接点,所述A相绕组线圈、所述B相绕组线圈和所述C相绕组线圈的一端分别与若干所述连接点连接,所述A相并头铜汇流板上设有A相接线端子孔,所述A相绕组线圈的另一端与一所述A相接线端子孔连接,所述B相并头铜汇流板上设有B相接线端子孔,所述B相绕组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B相接线端子孔连接,所述C相并头铜汇流板上设有C相接线端子孔,所述C相绕组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C相接线端子孔连接。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安装在所述箱体的一端,所述电源与所述音箱组件电连接,所述电源分别与每一所述音量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A相绕组线圈包括四个第一线圈;每一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点连接,每一所述第一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A相接线端子孔连接;所述B相绕组线圈包括四个第二线圈,每一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点连接,每一所述第二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B相接线端子孔连接;所述C相绕组线圈包括四个第三线圈,每一所述第三线圈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点连接,每一所述第三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C相接线端子孔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总并头铜汇流板设有十二个连接点,每一所述第一线圈、每一所述第二线圈和每一所述第三线圈的一端分别与一所述连接点连接;所述A相并头铜汇流板上设有四个所述A相接线端子孔,所述第一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一所述A相接线端子孔连接;所述B相并头铜汇流板上设有四个所述B相接线端子孔,所述第二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一所述B相接线端子孔连接;所述C相并头铜汇流板上设有四个所述C相接线端子孔,所述第三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一所述C相接线端子孔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总并头铜汇流板、所述A相并头铜汇流板、所述B相并头铜汇流板和所述C相并头铜汇流板内均设有一通孔,四个所述通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绝缘套管的外壁向上凸起形成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A相并头铜汇流板与所述B相并头铜汇流板之间,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B相并头铜汇流板与所述C相并头铜汇流板之间;所述绝缘套管为中空结构。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绝缘套管的外缘设有第一阶梯孔和第二阶梯孔,所述总并头铜汇流板安装在所述第一阶梯孔的远离所述C相并头铜汇流板的一端内,所述A相并头铜汇流板安装在所述第一阶梯孔的另一端内,所述B 相并头铜汇流板安装在所述第一阶梯孔内。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绝缘套管的一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壁与所述总并头铜汇流板相抵,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绝缘套管一体成型。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绝缘套管为橡胶材质。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绝缘套管上设有若干个导线孔,每一所述第一线圈、每一所述第二线圈和每一所述第三线圈的分别通过所述导线孔分别与所述连接点、所述A相接线端子孔、B相接线端子孔和C相接线端子孔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线圈组均通过焊接方式分别与所述连接点、所述A相接线端子孔、B相接线端子孔和C相接线端子孔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绕组线圈与并头铜板的配合使用,使得绕组连接工艺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和可靠。
(2)本实用新型中,绝缘套管的使用,使得绕组线圈与铜汇流板之间形成A相、B相和C相三个互不影响的电极组,且每个绕组通过若干个铜汇流板并联在一起,结构简单,工艺可靠稳定。
(3)本实用新型中,汇流板直接采用铜板冲压而成,成本低。
(4)本实用新型中,汇流板采用铜板与BPC线路板相比,可以通过更大电流,能有效提高电机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机与铜板连接绕组结构的结构装配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机的绕组线圈与铜汇流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总并头铜汇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A相并头铜汇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B相并头铜汇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C相并头铜汇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圈组;2、绝缘套管;3、总并头铜汇流板;4、A相并头铜汇流板;5、B相并头铜汇流板;6、C相并头铜汇流板;7、定子铁芯;8、Y 形接线端子孔;9、A相绕组线圈;10、B相绕组线圈;11、C相绕组线圈; 12、A相接线端子孔;13、B相接线端子孔;14、C相接线端子孔;15、第一凸起;16、第二凸起;17、第一阶梯孔;18、限位块;19、导孔;20、第二阶梯孔;21、连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结合图1-6所示,一种电机的铜板连接绕组结构,包括线圈组1、定子铁芯7、绝缘套管2、总并头铜汇流板3、A相并头铜汇流板4、B相并头铜汇流板5和C相并头铜汇流板6;线圈组1安装在定子铁芯7内,线圈组1的一端设有绝缘套管2,绝缘套管2的一端外缘依次安装总并头铜汇流板3、A 相并头铜汇流板4和B相并头铜汇流板5,C相并头铜汇流板6与绝缘套管2另一端连接;
线圈组1包括A相绕组线圈9、B相绕组线圈10和C相绕组线圈11;总并头铜汇流板3设有若干连接点,A相绕组线圈9、B相绕组线圈10和C相绕组线圈11的一端分别与若干连接点连接,A相并头铜汇流板4上设有A相接线端子孔12,A相绕组线圈9的另一端与一A相接线端子孔12连接,B相并头铜汇流板5上设有B相接线端子孔13,B相绕组线圈10的另一端与B相接线端子孔13连接,C相并头铜汇流板6上设有C相接线端子孔14,C相绕组线圈11的另一端与C相接线端子孔14连接。
本实施例中绝缘套管2的使用,使得绕组线圈与铜汇流板之间形成A相、 B相和C相三个互不影响的电极组,且每个绕组通过若干个铜汇流板并联在一起,结构简单,工艺可靠稳定。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A相绕组线圈9包括四个第一线圈;每一第一线圈的一端与连接点连接,每一第一线圈的另一端与A相接线端子孔12连接;B相绕组线圈10包括四个第二线圈,每一第二线圈的一端与连接点连接,每一第二线圈的另一端与B相接线端子孔13连接;C相绕组线圈11 包括四个第三线圈,每一第三线圈的一端与连接点连接,每一第三线圈的另一端与C相接线端子孔14连接。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总并头铜汇流板3设有十二个连接点,每一第一线圈、每一第二线圈和每一第三线圈的一端分别与一连接点连接;A相并头铜汇流板4上设有四个A相接线端子孔12,第一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一A相接线端子孔12连接;B相并头铜汇流板5上设有四个B相接线端子孔13,第二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一B相接线端子孔13连接;C相并头铜汇流板6上设有四个C相接线端子孔14,第三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一C相接线端子孔14连接。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总并头铜汇流板3、A相并头铜汇流板4、B相并头铜汇流板5和C相并头铜汇流板6内均设有一通孔,四个通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绝缘套管2的外壁向上凸起形成第一凸起15和第二凸起16;第一凸起15位于A相并头铜汇流板4与B相并头铜汇流板5之间,第二凸起16位于B相并头铜汇流板5与C相并头铜汇流板 6之间;绝缘套管2为中空结构。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绝缘套管2的外缘设有第一阶梯孔 17和第二阶梯孔20,总并头铜汇流板3安装在第一阶梯孔17的远离C相并头铜汇流板6的一端内,A相并头铜汇流板4安装在第一阶梯孔17的另一端内,B相并头铜汇流板5安装在第一阶梯孔17内。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绝缘套管2的一端设有限位块18,限位块18的内壁与总并头铜汇流板3相抵,限位块18与绝缘套管2一体成型。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绝缘套管2为橡胶材质。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绝缘套管2上设有若干个导线孔,每一第一线圈、每一第二线圈和每一第三线圈的分别通过导线孔分别与连接点、A相接线端子孔12、B相接线端子孔13和C相接线端子孔14连接。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线圈组1均通过焊接方式分别与连接点、A相接线端子孔12、B相接线端子孔13和C相接线端子孔14连接。
实施例一,总并头铜汇流板3设有十二个连接点、A相并头铜汇流板4 上设有四A相接线端子孔12、B相并头铜汇流板5上设有四B相接线端子孔 13和C相并头铜汇流板6上设有四C相接线端子孔14,线圈组1绕制好后嵌入定子铁芯7内,线圈组1包括A相绕组线圈9、B相绕组线圈10和C相绕组线圈11,线圈组1的一端与总并头铜汇流板3焊接,其中A相绕组线圈9的另一端穿过绝缘套管2与焊接在A相接线端子孔12,并且与A相并头铜汇流板4并联在一起作为电机A相;B相绕组线圈10的另一端穿过绝缘套管2 与焊接在B相接线端子孔13,并且与B相并头铜汇流板5并联在一起作为电机A相;C相绕组线圈11的另一端穿过绝缘套管2与焊接在C相接线端子孔 14,并且与C相并头铜汇流板6并联在一起作为电机A相。
其中、绝缘套管2形成第一凸起15和第二凸起16以及第一阶梯孔17 分别垫在总并头铜汇流板3、A相并头铜汇流板4和B相并头铜汇流板5,C 相并头铜汇流板6之间,使总并头铜汇流板3、A相并头铜汇流板4和B相并头铜汇流板5,C相并头铜汇流板6相互绝缘。其中,总并头铜汇流板3上的连接点还作为三相电机Y形接法的连接点。
实施例二:上述的铜板连接绕组结构具体地可应用于一种十二极电机上,十二极电机包括:电机包括轴、壳体、线圈组1、定子铁芯7和转子组件;轴的一端与转子组件的内壁连接,轴的一端、定子铁芯7和转子组件位于壳体内,转子组件位于轴的外缘,转子组件的外壁与定子铁芯7的内壁连接,定子铁芯7内设有一安装槽,线圈组1绕制好后嵌入安装槽内,其中线圈组 1包括A相绕组线圈9、B相绕组线圈10和C相绕组线圈11,A相绕组线圈9 包括四个第一线圈、B相绕组线圈10包括四个第二线圈和C相绕组线圈11 包括四个第三线圈,每一个第二线圈两侧分别与一个第一线圈和一个第三线圈连接。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机的铜板连接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组(1)、定子铁芯(7)、绝缘套管(2)、总并头铜汇流板(3)、A相并头铜汇流板(4)、B相并头铜汇流板(5)和C相并头铜汇流板(6);所述线圈组(1)安装在所述定子铁芯(7)内,所述线圈组(1)的一端设有绝缘套管(2),所述绝缘套管(2)的一端外缘依次安装所述总并头铜汇流板(3)、所述A相并头铜汇流板(4)和所述B相并头铜汇流板(5),所述C相并头铜汇流板(6)与所述绝缘套管(2)另一端连接;
所述线圈组(1)包括A相绕组线圈(9)、B相绕组线圈(10)和C相绕组线圈(11);所述总并头铜汇流板(3)设有若干连接点(21),所述A相绕组线圈(9)、所述B相绕组线圈(10)和所述C相绕组线圈(11)的一端分别与若干所述连接点(21)连接,所述A相并头铜汇流板(4)上设有A相接线端子孔(12),所述A相绕组线圈(9)的另一端与一所述A相接线端子孔(12)连接,所述B相并头铜汇流板(5)上设有B相接线端子孔(13),所述B相绕组线圈(10)的另一端与所述B相接线端子孔(13)连接,所述C相并头铜汇流板(6)上设有C相接线端子孔(14),所述C相绕组线圈(11)的另一端与所述C相接线端子孔(14)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的铜板连接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绕组线圈(9)包括四个第一线圈;每一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点(21)连接,每一所述第一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A相接线端子孔(12)连接;所述B相绕组线圈(10)包括四个第二线圈,每一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点(21)连接,每一所述第二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B相接线端子孔(13)连接;所述C相绕组线圈(11)包括四个第三线圈,每一所述第三线圈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点(21)连接,每一所述第三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C相接线端子孔(14)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的铜板连接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总并头铜汇流板(3)设有十二个连接点(21),每一所述第一线圈、每一所述第二线圈和每一所述第三线圈的一端分别与一所述连接点(21)连接;所述A相并头铜汇流板(4)上设有四个所述A相接线端子孔(12),所述第一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一所述A相接线端子孔(12)连接;所述B相并头铜汇流板(5)上设有四个所述B相接线端子孔(13),所述第二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一所述B相接线端子孔(13)连接;所述C相并头铜汇流板(6)上设有四个所述C相接线端子孔(14),所述第三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一所述C相接线端子孔(14)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的铜板连接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总并头铜汇流板(3)、所述A相并头铜汇流板(4)、所述B相并头铜汇流板(5)和所述C相并头铜汇流板(6)内均设有一通孔,四个所述通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的铜板连接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管(2)的外壁向上凸起形成第一凸起(15)和第二凸起(16);所述第一凸起(15)位于所述A相并头铜汇流板(4)与所述B相并头铜汇流板(5)之间,所述第二凸起(16)位于所述B相并头铜汇流板(5)与所述C相并头铜汇流板(6)之间;所述绝缘套管(2)为中空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的铜板连接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管(2)的外缘设有第一阶梯孔(17)和第二阶梯孔(20),所述总并头铜汇流板(3)安装在所述第一阶梯孔(17)的远离所述C相并头铜汇流板(6)的一端内,所述A相并头铜汇流板(4)安装在所述第一阶梯孔(17)的另一端内,所述B相并头铜汇流板(5)安装在所述第一阶梯孔(17)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的铜板连接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管(2)的一端设有限位块(18),所述限位块(18)的内壁与所述总并头铜汇流板(3)相抵,所述限位块(18)与所述绝缘套管(2)一体成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的铜板连接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管(2)为橡胶材质。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的铜板连接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管(2)上设有若干个导线孔,每一所述第一线圈、每一所述第二线圈和每一所述第三线圈的分别通过所述导线孔分别与所述连接点(21)、所述A相接线端子孔(12)、B相接线端子孔(13)和C相接线端子孔(14)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的铜板连接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1)均通过焊接方式分别与所述连接点(21)、所述A相接线端子孔(12)、B相接线端子孔(13)和C相接线端子孔(14)连接。
CN202022777874.1U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电机的铜板连接绕组结构 Active CN2143376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77874.1U CN214337674U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电机的铜板连接绕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77874.1U CN214337674U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电机的铜板连接绕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37674U true CN214337674U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96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77874.1U Active CN214337674U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电机的铜板连接绕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376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23188B1 (en) Stator with insulating bobbin in a brushless motor
JP5578072B2 (ja) バスバー端子、バスバーユニット、および、モータ
CN214337674U (zh) 一种电机的铜板连接绕组结构
CN101656386A (zh) 电机的碳刷组件
CN217883014U (zh) 定子组件、电机和伺服系统
CN114244051A (zh) 一种高效永磁同步电机
CN210273750U (zh) 一种电机用定子
CN112436688B (zh) 电动汽车用电机轴向插入凸极式转子生产方法
CN114362404A (zh) 定子总成、电机及助力自行车
CN212163087U (zh) 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5452600U (zh) 一种永磁电机定子绕组连接结构
CN201226486Y (zh) 一种用于滚筒洗衣机的串激电机
CN214506709U (zh) 一种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定子绕组
CN2189796Y (zh) 印制螺旋形绕组直流电机
CN110768410A (zh) 一种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扁线定子
CN210839085U (zh) 一种带有绝缘套的电机定子
CN216721031U (zh) 一种发电机定子结构
CN212969187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非晶电机
CN102468732B (zh) 一种低损耗的低速永磁同步电机
CN211351858U (zh) 一种转子及电机
CN217388331U (zh) 一种分布式绕组正弦无刷永磁电机
CN219322160U (zh) 一种定子冲片、定子组件及其电机
CN216625419U (zh) 定子总成、电机及助力自行车
CN214337666U (zh) 外转子混合励磁凸极发电机结构
CN218920103U (zh) 电机绕组及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