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83014U - 定子组件、电机和伺服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定子组件、电机和伺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83014U
CN217883014U CN202221800232.1U CN202221800232U CN217883014U CN 217883014 U CN217883014 U CN 217883014U CN 202221800232 U CN202221800232 U CN 202221800232U CN 217883014 U CN217883014 U CN 2178830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s
stator
edge
coil
stato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0023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甘磊
徐飞
吴越虹
程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rvotronix Motion Control Shenzhen Co ltd
Midea Welling Moto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Guangdong Midea 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rvotronix Motion Control Shenzhen Co ltd
Midea Welling Moto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Guangdong Midea 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rvotronix Motion Control Shenzhen Co ltd, Midea Welling Moto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Guangdong Midea 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rvotronix Motion Control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0023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830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830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83014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77561 priority patent/WO2024011909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子组件、电机和伺服系统。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多个第一线圈、多个第二线圈和汇流板;定子铁芯包括轭部和多个定子齿,多个定子齿沿轭部的周向分布,多个定子齿中相邻的定子齿之间形成绕线槽;多个第一线圈嵌于绕线槽内;多个第二线圈嵌于绕线槽内;汇流板包括多个第一接线部,多个第一接线部分别与多个第一线圈和多个第二线圈连接,以使多个第二线圈角接,多个第一线圈呈星形连接于多个第二线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定子组件,多个第一线圈和多个第二线圈形成星角混合接线,能够提高绕组系数,并且同时降低低次磁势谐波,进而提升了电机的功率密度,并且改善了转矩波动。

Description

定子组件、电机和伺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而言,涉及一种定子组件、电机和伺服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伺服电机在工业控制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智能工业机器人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相关技术中,伺服电机绕组通常采用极槽配合为集中卷绕组方案,绕组采用星接,但该种绕组的接线方式使得电机的绕组系数较低,进而降低了电机功率密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定子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伺服系统。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多个第一线圈、多个第二线圈和汇流板;定子铁芯包括轭部和多个定子齿,多个定子齿沿轭部的周向分布,多个定子齿中相邻的定子齿之间形成绕线槽;多个第一线圈嵌于绕线槽内;多个第二线圈嵌于绕线槽内;汇流板包括多个第一接线部,多个第一接线部分别与多个第一线圈和多个第二线圈连接,以使多个第二线圈角接,多个第一线圈呈星形连接于多个第二线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定子组件,多个定子齿沿轭部的周向分布,相邻的定子齿之间形成绕线槽,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嵌于绕线槽内,并且绕制于定子齿上,在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通电后,能够对转子进行驱动。
多个第二线圈角接,多个第一线圈呈星形连接于多个第二线圈,使得多个第一线圈和多个第二线圈形成星角混合接线,能够提高绕组系数,并且同时降低低次磁势谐波,进而提升了电机的功率密度,并且改善了转矩波动。
多个第一线圈和多个第二线圈通过汇流板实现星角混合接线,简化了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接线工艺,降低了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接线难度,进而使得定子组件更适宜自动化生产。并且通过汇流板实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星角混合接线,避免了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接线端在定子组件的轴向上的端部堆积,减少定子组件所占用的轴向空间,进而便于电机缩短轴向长度。
进一步地,多个第一线圈和多个第二线圈交替布置。
具体地,在定子组件应用于伺服电机的情况下,多个第一线圈和多个第二线圈采用极槽配合为12槽10极的集中卷绕组方案,多个第一线圈和多个第二线圈采用星接,伺服电机的绕组系数为0.933。
多个第一线圈和多个第二线圈采用极槽配合为12槽10极的集中卷绕组方案,多个第一线圈和多个第二线圈采用星角混合接线相比于多个第一线圈和多个第二线圈采用星接的方案,绕组系数能够提高3.5%。
多个第一线圈和多个第二线圈采用极槽配合为12槽10极的集中卷绕组方案,多个第一线圈和多个第二线圈采用星角混合接线相比于多个第一线圈和多个第二线圈采用角接的方案,绕组系数也能够提高3.5%。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定子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定子组件还包括绝缘框架,绝缘框架设置于定子铁芯在轴向上的端部或围绕定子齿设置,绝缘框架包括多个接线柱,多个接线柱分别与多个第一线圈和多个第二线圈连接,插设于多个第一接线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定子组件还包括绝缘框架,绝缘框架能够对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进行支撑,以便于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绕制。绝缘框架上设置有接线柱,在多个第一线圈和多个第二线圈绕制完成后,将多个第一线圈的首端和尾端,以及多个第二线圈的首端和尾端分别固定于多个接线柱上,然后再将接线处插接于汇流板上,在实现多个第一线圈和多个第二线圈接线的同时,降低多个第一线圈和多个第二线圈的接线难度,简化多个第一线圈和多个第二线圈的接线工艺。
并且在多个第一线圈和多个第二线圈绕制完成后,将多个第一线圈的首端和尾端,以及多个第二线圈的首端和尾端分别固定于多个接线柱上,使得多个第一线圈和多个第二线圈的接线处更整洁,有利于实现多个第一线圈和多个第二线圈的自动化绕制,进而提升绕线的自动化程度。
具体地,第一接线部为接线孔,设置于汇流板上,汇流板上预制有连接各个接线孔的线路,进而实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接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多个接线柱均为导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多个接线柱均为导体,使得电机的电源模块能够通过汇流板和接线柱向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输送电能,并且能够减少电流在接线柱处的损耗,进而提升电机的效率。
进一步地,接线柱为良导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多个第二线圈包括三组第二线圈,三组第二线圈通过汇流板呈角接;多个第一线圈包括三组第一线圈,三组第一线圈的第一端分别通过汇流板与呈角接的三组第二线圈的三个角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多个第二线圈包括三组第二线圈,每组第二线圈包括两个第二线圈,三组第二线圈通过汇流板呈角接。多个第一线圈包括三组第一线圈,每组第一线圈包括两个第一线圈,每组第一线圈均与呈角接的第二线圈的一个角连接,进而使得三组第一线圈呈星接,三组第二线圈呈角接,实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星角混合接线,提高绕组系数,并且同时降低低次磁势谐波,进而提升了电机的功率密度,并且改善了转矩波动。
进一步地,每组第一线圈中的两个第一线圈首端和首端相连,或尾端和尾端相连。每组第二线圈中的两个第二线圈首端和首端相连,或尾端和尾端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汇流板包括三个第二接线部,三组第一线圈的第二端分别与三个第二接线部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汇流板包括三个第二接线部,三组第一线圈的第二端分别与三个第二接线部连接,进而三组第一线圈的第二端能够通过汇流板与电源连接,实现向多个第一线圈和多个第二线圈内通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多个定子齿中每个定子齿包括齿体和齿靴;齿体的第一端与轭部连接;齿靴设置于齿体的第二端,位于齿体在周向上的侧方;其中,多个定子齿中相邻的定子齿的齿靴之间形成绕线槽的槽口,槽口在周向上的宽度大于等于2毫米,小于等于5毫米。
在该技术方案中,定子齿包括齿体和齿靴,齿体的第一端与轭部连接,齿靴设置在齿体的第二端,位于齿体在周向上的侧方。相邻的两个齿体相对的两侧的齿靴之间形成有槽口,进而减少定子组件整体的漏磁。并且通过将槽口在周向上的宽度设置为2毫米至5毫米,提升了槽口尺寸,进而利用相邻齿体上的齿靴之间形成大槽口对磁场的调制作用,可以提高由该定子组件制备形成电机功率密度。
并且,将槽口在周向上的宽度设置为2毫米至5毫米,能够提升电机的输出转矩,进而提升电机的过载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槽口在径向上的高度大于等于0.35毫米,小于等于0.5毫米。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槽口在径向上的高度设置为0.35毫米至0.5毫米,进一步提升了槽口尺寸,进而利用相邻齿体上的齿靴之间形成大槽口对磁场的调制作用,可以提高由该定子组件制备形成电机功率密度。
并且,将槽口在径向上的高度设置为0.35毫米至0.5毫米,能够进一步提升电机的输出转矩,进而提升电机的过载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轭部与绕线槽相对的边缘包括第一边缘、第二边缘和第三边缘,第一边缘和第三边缘位于第二边缘在周向上的两侧,第一边缘和第三边缘呈线性延伸,第二边缘呈弧形延伸。
在该技术方案中,轭部在绕线槽处的边缘包括三段边缘,分别为第一边缘、第二边缘和第三边缘,第一边缘和第三边缘呈线性延伸,第二边缘呈弧形延伸,增加了轭部的厚度,进而提高电机功率密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第一边缘和第三边缘相对于第二边缘对称。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边缘和第三边缘相对于第二边缘对称,使得绕线槽的形状分布均匀,进而提升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在线槽内分布的均匀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第一边缘和第三边缘分别与相对的定子齿垂直。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边缘与邻近第一边缘的齿体相垂直,第三边缘与邻近第三边缘的齿体相垂直,进而提升了绕线槽的有效槽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第二边缘与定子铁芯内圈同心。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边缘与定子铁芯内圈同心,即第二边缘所在圆与定子铁芯内圈所在的圆同心,进一步提升轭部的厚度,并且使得绕线槽的分布更均匀,进而使得绕线槽的结构和磁路更合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多个第一线圈中每个第一线圈的匝数与多个第二线圈中每个第二线圈的匝数的比值大于等于0.57,小于等于0.58。
在该技术方案中,每个第一线圈的匝数与每个第二线圈的匝数的比值为0.57至0.58,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匝数在该比值范围内,能够在保证磁动势平衡的同时,更充分利用槽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多个第一线圈中每个第一线圈的裸线直径与多个第二线圈中每个第二线圈的裸线直径的比值大于等于1.2,小于等于1.5。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线圈的裸线直径与第二线圈的裸线直径的比值为1.2至1.5,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裸线直径在该比值范围内,能够进一步提升磁动势平衡性的同时,更充分利用槽空间。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定子组件,因此该电机具备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定子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电机为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伺服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电机,因此该伺服系统具备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电机的全部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定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定子组件的径向截面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接线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线空载反电势波形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线反电势谐波分析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汇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定子冲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定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定子铁芯在A处的局部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9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定子铁芯,110轭部,112第一边缘,114第二边缘,116第三边缘,120定子齿,122齿体,124齿靴,130绕线槽,140槽口,150定子冲片,160凹凸点,210第一线圈,220第二线圈,300汇流板,310板体,320第一接线部,330第二接线部,400绝缘框架,410接线柱,502第一槽,504第二槽,506第三槽,508第四槽,510第五槽,512第六槽,514第七槽,516第八槽,518第九槽,520第十槽,522第十一槽,524第十二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定子组件、电机和伺服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100、多个第一线圈210、多个第二线圈220和汇流板300;定子铁芯100包括轭部110和多个定子齿120,多个定子齿120沿轭部110的周向分布,多个定子齿120中相邻的定子齿120之间形成绕线槽130;多个第一线圈210嵌于绕线槽130内;多个第二线圈220嵌于绕线槽130内;汇流板300包括多个第一接线部320,多个第一接线部320分别与多个第一线圈210和多个第二线圈220连接,以使多个第二线圈220角接,多个第一线圈210呈星形连接于多个第二线圈220。
在该实施例中,多个定子齿120沿轭部110的周向分布,相邻的定子齿120之间形成绕线槽130,第一线圈210和第二线圈220嵌于绕线槽130内,并且绕制于定子齿120上,在第一线圈210和第二线圈220通电后,能够对转子进行驱动。
多个第二线圈220角接,多个第一线圈210呈星形连接于多个第二线圈220,使得多个第一线圈210和多个第二线圈220形成星角混合接线,能够提高绕组系数,并且同时降低低次磁势谐波,进而提升了电机的功率密度,并且改善了转矩波动。
多个第一线圈210和多个第二线圈220通过汇流板300实现星角混合接线,简化了第一线圈210和第二线圈220的接线工艺,降低了第一线圈210和第二线圈220的接线难度,进而使得定子组件更适宜自动化生产。并且通过汇流板300实现第一线圈210和第二线圈220的星角混合接线,避免了第一线圈210和第二线圈220的接线端在定子组件的轴向上的端部堆积,减少定子组件所占用的轴向空间,进而便于电机缩短轴向长度。
进一步地,多个第一线圈210和多个第二线圈220交替布置。
进一步地,定子组件包括三相定子绕组,定子绕组由六个第一线圈210和六个第二线圈220组成,第一线圈210和第二线圈220周向交替均匀设置在的定子齿120身上,的每一相定子绕组均包括两组线圈,每组线圈包括相邻的一个第一线圈210和一个第二线圈220,其中每相的两组线圈间隔四个定子齿120。
绕线槽130的数量为12个,12个绕线槽130沿定子铁芯100的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定子铁芯100由十二块T型铁芯周向拼接而成,相邻的T型铁芯之间形成绕线槽130,T型铁芯包括多个定子冲片150,通过定子冲片150上的圆形凹凸点160叠压成整体。
具体地,凹凸点160是指在定子冲片150的一侧呈凸点,在定子冲片150的另一侧呈凹点。
具体地,在定子组件应用于伺服电机的情况下,多个第一线圈210和多个第二线圈220采用极槽配合为12槽10极的集中卷绕组方案,多个第一线圈210和多个第二线圈220采用星接,伺服电机的绕组系数为0.933。
多个第一线圈210和多个第二线圈220采用极槽配合为12槽10极的集中卷绕组方案,多个第一线圈210和多个第二线圈220采用星角混合接线相比于多个第一线圈210和多个第二线圈220采用星接的方案,绕组系数能够提高3.5%。
多个第一线圈210和多个第二线圈220采用极槽配合为12槽10极的集中卷绕组方案,多个第一线圈210和多个第二线圈220采用星角混合接线相比于多个第一线圈210和多个第二线圈220采用角接的方案,绕组系数也能够提高3.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子组件,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3所示,多个第一线圈210包括六个第一线圈210,多个第二线圈220包括六个第二线圈220。
多个第二线圈220角接,多个第一线圈210呈星形连接于多个第二线圈220具体接线方式可为如下接线方式。
给出了三相星三角混合连接绕组的一种接线方式,其中,槽内虚线表示线圈首端,实线表示线圈尾端,12槽10极或者12槽14极集中卷方案可容纳12个线圈,每相4个线圈,4个线圈分为两组线圈,每组线圈包括相邻的一个第一线圈210和一个第二线圈220,其中每相的两组线圈间隔四个定子齿120身。
以A相定子绕组为例,把嵌放在第一槽502、第二槽504和第七槽514、第八槽516内的两个第一线圈210通过尾尾串连的方式形成A相星接部绕组,其中,AY-Z和AY-F分别表示A相星接部绕组首尾两端;
把嵌放在第二槽504、第三槽506和第八槽516、第九槽518内的两个第二线圈220通过首首串连的方式形成A相三角接部绕组,其中,A△-Z和A△-F分别表示A相三角接部绕组首尾两端。
把嵌放在第三槽506、第四槽508和第九槽518、第十槽520内的两个第一线圈210通过首首串连的方式形成B相星接部绕组,其中,BY-Z和BY-F分别表示B相星接部绕组首尾两端;
把嵌放在第四槽508、第五槽510和第十槽520、第十一槽522内的两个第二线圈220通过尾尾串连的方式形成B相三角接部绕组,其中,B△-Z和B△-F分别表示B相三角接部绕组首尾两端。
把嵌放在第五槽510、第六槽512和第十一槽522、第十二槽524内的两个第一线圈210通过尾尾串连的方式形成C相星接部绕组,其中,CY-Z和CY-F分别表示C相星接部绕组首尾两端;
把嵌放在第六槽512、第七槽514和第十二槽524、第一槽502内的两个第二线圈220通过首首串连的方式形成C相三角接部绕组,其中,C△-Z和C△-F分别表示C相三角接部绕组首尾两端。
把A相角接部正端A△-Z与B相角接部负端B△-F相连,把B相角接部正端B△-Z与C相角接部负端C△-F相连,把C相角接部正端C△-Z与A相角接部负端A△-F相连形成三相绕组角接部,然后,
把A、B、C三相星接部绕组负端AY-F、BY-F、CY-F分别与三相绕组角接部的首端A△-Z、B△-Z、C△-Z相连形成三相星三角混合连接绕组。
如图4所示,相对于星接绕组,采用星角混合连接绕组线空载反电势基波提高了3.3%。如图5所示,第五次和第七次谐波大幅降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子组件,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1和图6所示,定子组件还包括绝缘框架400,绝缘框架400设置于定子铁芯100在轴向上的端部或围绕定子齿120设置,绝缘框架400包括多个接线柱410,多个接线柱410分别与多个第一线圈210和多个第二线圈220连接,插设于多个第一接线部320。
在该实施例中,定子组件还包括绝缘框架400,绝缘框架400能够对第一线圈210和第二线圈220进行支撑,以便于第一线圈210和第二线圈220的绕制。绝缘框架400上设置有接线柱410,在多个第一线圈210和多个第二线圈220绕制完成后,将多个第一线圈210的首端和尾端,以及多个第二线圈220的首端和尾端分别固定于多个接线柱410上,然后再将接线处插接于汇流板300上,在实现多个第一线圈210和多个第二线圈220接线的同时,降低多个第一线圈210和多个第二线圈220的接线难度,简化多个第一线圈210和多个第二线圈220的接线工艺。
并且在多个第一线圈210和多个第二线圈220绕制完成后,将多个第一线圈210的首端和尾端,以及多个第二线圈220的首端和尾端分别固定于多个接线柱410上,使得多个第一线圈210和多个第二线圈220的接线处更整洁,有利于实现多个第一线圈210和多个第二线圈220的自动化绕制,进而提升绕线的自动化程度。
具体地,第一接线部320为接线孔,设置于汇流板300上,汇流板300包括板体310,板体310上预制有连接各个接线孔的线路,进而实现第一线圈210和第二线圈220的接线。
接线孔的数量为12组,12组接线孔均布与汇流板300上,每组安装孔有两个第一接线柱410的固定位。
第一接线柱410的数量为24个,六个第一线圈210的首尾端共具有12个接头,六个第二线圈220的首尾端共具有12个接头,六个第一线圈210和六个第二线圈220共24个接头,24个接头均与第一连接柱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子组件,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多个接线柱410均为导体。
在该实施例中,多个接线柱410均为导体,使得电机的电源模块能够通过汇流板300和接线柱410向第一线圈210和第二线圈220输送电能,并且能够减少电流在接线柱410处的损耗,进而提升电机的效率。
进一步地,接线柱410为良导体。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子组件,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1和图6所示,多个第二线圈220包括三组第二线圈220,三组第二线圈220通过汇流板300呈角接;多个第一线圈210包括三组第一线圈210,三组第一线圈210的第一端分别通过汇流板300与呈角接的三组第二线圈220的三个角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多个第二线圈220包括三组第二线圈220,每组第二线圈220包括两个第二线圈220,三组第二线圈220通过汇流板300呈角接。多个第一线圈210包括三组第一线圈210,每组第一线圈210包括两个第一线圈210,每组第一线圈210均与呈角接的第二线圈220的一个角连接,进而使得三组第一线圈210呈星接,三组第二线圈220呈角接,实现第一线圈210和第二线圈220的星角混合接线,提高绕组系数,并且同时降低低次磁势谐波,进而提升了电机的功率密度,并且改善了转矩波动。
进一步地,每组第一线圈210中的两个第一线圈210首端和首端相连,或尾端和尾端相连。每组第二线圈220中的两个第二线圈220首端和首端相连,或尾端和尾端相连。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子组件,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6所示,汇流板300包括三个第二接线部330,三组第一线圈210的第二端分别与三个第二接线部330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汇流板300包括三个第二接线部330,三组第一线圈210的第二端分别与三个第二接线部330连接,进而三组第一线圈210的第二端能够通过汇流板300与电源连接,实现向多个第一线圈210和多个第二线圈220内通电。
进一步地,三组第一线圈210的第二端通过汇流板300与电机的驱动器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子组件,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7和图8所示,多个定子齿120中每个定子齿120包括齿体122和齿靴124;齿体122的第一端与轭部110连接;齿靴124设置于齿体122的第二端,位于齿体122在周向上的侧方;其中,如图8和图9所示,多个定子齿120中相邻的定子齿120的齿靴124之间形成绕线槽130的槽口140,槽口140在周向上的宽度B大于等于2毫米,小于等于5毫米。
在该实施例中,定子齿120包括齿体122和齿靴124,齿体122的第一端与轭部110连接,齿靴124设置在齿体122的第二端,位于齿体122在周向上的侧方。相邻的两个齿体122相对的两侧的齿靴124之间形成有槽口140,进而减少定子组件整体的漏磁。并且通过将槽口140在周向上的宽度B设置为2毫米至5毫米,提升了槽口140尺寸,进而利用相邻齿体122上的齿靴124之间形成大槽口140对磁场的调制作用,可以提高由该定子组件制备形成电机功率密度。
并且,将槽口140在周向上的宽度B设置为2毫米至5毫米,能够提升电机的输出转矩,进而提升电机的过载能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子组件,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8和图9所示,槽口140在径向上的高度H大于等于0.35毫米,小于等于0.5毫米。
在该实施例中,将槽口140在径向上的高度H设置为0.35毫米至0.5毫米,进一步提升了槽口140尺寸,进而利用相邻齿体122上的齿靴124之间形成大槽口140对磁场的调制作用,可以提高由该定子组件制备形成电机功率密度。
并且,将槽口140在径向上的高度H设置为0.35毫米至0.5毫米,能够进一步提升电机的输出转矩,进而提升电机的过载能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子组件,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8和图9所示,轭部110与绕线槽130相对的边缘包括第一边缘112、第二边缘114和第三边缘116,第一边缘112和第三边缘116位于第二边缘114在周向上的两侧,第一边缘112和第三边缘116呈线性延伸,第二边缘114呈弧形延伸。
在该实施例中,轭部110在绕线槽130处的边缘包括三段边缘,分别为第一边缘112、第二边缘114和第三边缘116,第一边缘112和第三边缘116呈线性延伸,第二边缘114呈弧形延伸,增加了轭部110的厚度,进而提高电机功率密度。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子组件,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边缘112和第三边缘116相对于第二边缘114对称。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边缘112和第三边缘116相对于第二边缘114对称,使得绕线槽130的形状分布均匀,进而提升第一线圈210和第二线圈220在线槽内分布的均匀性。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子组件,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边缘112和第三边缘116分别与相对的定子齿120垂直。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边缘112与邻近第一边缘112的齿体122相垂直,第三边缘116与邻近第三边缘116的齿体122相垂直,进而提升了绕线槽130的有效槽面积,进一步提高电机功率密度。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子组件,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8和图9所示,第二边缘114与定子铁芯100内圈同心。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边缘114与定子铁芯100内圈同心,即第二边缘114所在圆与定子铁芯100内圈所在的圆同心,进一步提升轭部110的厚度,并且使得绕线槽130的分布更均匀,进而使得绕线槽130的结构和磁路更合理。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子组件,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多个第一线圈210中每个第一线圈210的匝数与多个第二线圈220中每个第二线圈220的匝数的比值大于等于0.57,小于等于0.58。
在该实施例中,每个第一线圈210的匝数与每个第二线圈220的匝数的比值为0.57至0.58,第一线圈210和第二线圈220的匝数在该比值范围内,能够在保证磁动势平衡的同时,更充分利用槽空间。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子组件,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多个第一线圈210中每个第一线圈210的裸线直径与多个第二线圈220中每个第二线圈220的裸线直径的比值大于等于1.2,小于等于1.5。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线圈210的裸线直径与第二线圈220的裸线直径的比值为1.2至1.5,第一线圈210和第二线圈220的裸线直径在该比值范围内,能够进一步提升磁动势平衡性的同时,更充分利用槽空间。
具体地,第一线圈210和第二线圈220均为漆包线,漆包线为金属线外部包覆一层绝缘漆,第一线圈210的裸线直径与第二线圈220的裸线直径均为金属线的直径。金属线可为铜线或铝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定子组件,因此该电机具备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定子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
进一步地,电机还包括转子组件,转子组件同轴心的设在定子组件内侧,转子组件磁极数量为10极或14极,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之间设置有气隙。
电机为伺服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伺服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电机,因此该伺服系统具备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电机的全部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有额外的明确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和使得描述过程更加简便,而不是为了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所描述的特定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这些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举例来说,“连接”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直接相连,也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上述数据地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包括轭部和多个定子齿,所述多个定子齿沿所述轭部的周向分布,所述多个定子齿中相邻的定子齿之间形成绕线槽;
多个第一线圈,所述多个第一线圈嵌于所述绕线槽内;
多个第二线圈,所述多个第二线圈嵌于所述绕线槽内;
汇流板,所述汇流板包括多个第一接线部,所述多个第一接线部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线圈和所述多个第二线圈连接,以使所述多个第二线圈角接,所述多个第一线圈呈星形连接于所述多个第二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绝缘框架,所述绝缘框架设置于所述定子铁芯在轴向上的端部或围绕所述定子齿设置,所述绝缘框架包括多个接线柱,所述多个接线柱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线圈和所述多个第二线圈连接,插设于所述多个第一接线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线柱均为导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线圈包括三组第二线圈,所述三组第二线圈通过所述汇流板呈角接;
所述多个第一线圈包括三组第一线圈,所述三组第一线圈的第一端分别通过所述汇流板与呈角接的所述三组第二线圈的三个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板包括三个第二接线部,所述三组第一线圈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三个第二接线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定子齿中每个定子齿包括:
齿体,所述齿体的第一端与所述轭部连接;
齿靴,所述齿靴设置于所述齿体的第二端,位于所述齿体在周向上的侧方;
其中,所述多个定子齿中相邻的定子齿的齿靴之间形成所述绕线槽的槽口,所述槽口在周向上的宽度大于等于2毫米,小于等于5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在径向上的高度大于等于0.35毫米,小于等于0.5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部与所述绕线槽相对的边缘包括第一边缘、第二边缘和第三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三边缘位于所述第二边缘在周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三边缘呈线性延伸,所述第二边缘呈弧形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三边缘相对于所述第二边缘对称。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三边缘分别与相对的定子齿垂直。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定子铁芯内圈同心。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线圈中每个第一线圈的匝数与所述多个第二线圈中每个第二线圈的匝数的比值大于等于0.57,小于等于0.58。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线圈中每个第一线圈的裸线直径与所述多个第二线圈中每个第二线圈的裸线直径的比值大于等于1.2,小于等于1.5。
14.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组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
16.一种伺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电机。
CN202221800232.1U 2022-07-13 2022-07-13 定子组件、电机和伺服系统 Active CN2178830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00232.1U CN217883014U (zh) 2022-07-13 2022-07-13 定子组件、电机和伺服系统
PCT/CN2023/077561 WO2024011909A1 (zh) 2022-07-13 2023-02-22 定子组件、电机和伺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00232.1U CN217883014U (zh) 2022-07-13 2022-07-13 定子组件、电机和伺服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83014U true CN217883014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51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00232.1U Active CN217883014U (zh) 2022-07-13 2022-07-13 定子组件、电机和伺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830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1909A1 (zh) * 2022-07-13 2024-01-18 美的威灵电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电机和伺服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1909A1 (zh) * 2022-07-13 2024-01-18 美的威灵电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电机和伺服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3250252A (ja) 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CN108539943B (zh) 永磁同步电机及压缩机
CN217883014U (zh) 定子组件、电机和伺服系统
CA3128143A1 (en) Axial flux electrical machine
CN111404290B (zh) 一种集中绕组横向磁通永磁同步电机
CN101807838B (zh) 单相电容运转式电动机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CN217882989U (zh) 定子铁芯、定子组件、电机和伺服系统
CA3128290A1 (en) Axial flux electrical machine
CN215956131U (zh) 一种扁线电机定子及电机
WO2024011909A1 (zh) 定子组件、电机和伺服系统
CN210041604U (zh) 一种24槽10极轴向磁通电机及电动车辆
CN117439306A (zh) 定子组件、电机和伺服系统
CN205178690U (zh) 电机定子、永磁发电机
CN114498995A (zh) 一种扁线电机定子及扁线电机
CN112968539A (zh) 一种48槽三相集中绕组式永磁电机
WO2010043101A1 (zh) 外转子型发电机定子绕组的连接结构
CN112615509A (zh) 双永磁体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结构
CN216819545U (zh) 一种扁线电机定子及扁线电机
CN115276291B (zh) 一种定子绕组、定子、电机及其用途、车辆
CN211429017U (zh) 一种电机的定子铁芯
CN214543854U (zh)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定子及电机
CN213305065U (zh) 一种拼装式绕线定子结构
CN216851441U (zh) 定子、电机和压缩机
CN218850596U (zh) 二十七槽永磁电机
CN218243125U (zh) 一种定子及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