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24937U - 一种纵排式安全座舱四轮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纵排式安全座舱四轮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24937U
CN214324937U CN202021647754.3U CN202021647754U CN214324937U CN 214324937 U CN214324937 U CN 214324937U CN 202021647754 U CN202021647754 U CN 202021647754U CN 214324937 U CN214324937 U CN 2143249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ody
seat
vehicle
row
chas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4775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遄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64775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249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249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249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纵排式安全座舱四轮电动车,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固定连接有驾驶座椅和后排座椅,并且底盘上固定连接有车身,所述车身上转动连接有右侧前车门和右侧后车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纵排式安全座舱四轮电动车具有通过前排只设单个驾驶座椅的方式,避免了发生车祸时副驾存在的安全隐患,后排座椅呈背向车身的行驶前进方向设置,发生前方碰撞事故时,后排乘员可以通过后排座椅靠背降低冲击力,从而达到保护乘员的目的,左侧未设置车门,避免了左侧上下车时形成的事故隐患,同时,纵向单排座椅的设置,可降低车身宽度50%,增加驾驶员视野范围,有效克服A柱(也称前柱)盲区。

Description

一种纵排式安全座舱四轮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四轮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纵排式安全座舱四轮电动车。
背景技术
据资料显示,全球因车祸死亡人数已经累计超过3000万人,我国每年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也在十万人左右,减少人员的伤亡,除了行人与驾驶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交通辅助设施不全、超载、车辆故障、交通管理等等因素之外,提升车辆安全性能,用以抵抗事故发生时对路人以及驾乘人员造成的伤害更是刻不容缓。
现有的四轮电动车大多是前排设置有两个座椅,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从而在发生车祸时,会造成副驾驶座椅上乘员的安全也受到威胁,同时现在的车辆前后排座椅都是面向车身的行驶前进方向的,发生事故时,后排乘员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并且现有的四轮电动车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车门供乘员上下车,而右侧上下车会增加事故隐患,同时前排设置两排座椅,对驾驶员的驾驶视野会造成限制从而形成A柱死角。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纵排式安全座舱四轮电动车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纵排式安全座舱四轮电动车,解决了前侧设置副驾驶座,增大副驾危险系数,后排座椅缺乏安全缓冲设置,右侧上下车会增加事故隐患,以及A柱死角无法消除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纵排式安全座舱四轮电动车,包括:
一底盘;
一车身,所述车身设置于所述底盘上;
一驾驶座椅,所述驾驶座椅设置于所述底盘上且位所述车身内部,所述驾驶座椅面向车身的行驶前进方向;
一后排座椅,所述后排座椅设置于所述底盘上且位所述车身内部,所述后排座椅背向车身的行驶前进方向,且所述后排座椅与所述驾驶座椅呈背靠背状态设置;
一右侧前车门和一右侧后车门,所述右侧前车门和所述右侧后车门均设置于车身行驶前进方向的右侧,且所述右侧前车门和所述右侧后车门分别与驾驶座椅和后排座椅位置相对应;
一A柱,所述A柱设置于所述车身上。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纵排式安全座舱四轮电动车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纵排式安全座舱四轮电动车,通过前排只设单个驾驶座椅,避免了发生车祸时副驾存在的安全隐患,后排座椅呈背向车身的行驶前进方向设置,发生前方碰撞事故时,后排乘员可以通过后排座椅靠背降低冲击力,从而达到保护乘员的目的,左侧未设置车门,避免了左侧上下车时形成的事故隐患,单排座椅的设置,可以降低车身宽度50%,增加驾驶员视野范围,有效克服A柱盲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纵排式安全座舱四轮电动车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车身外部轮廓与普通车型外部轮廓形成的视野比较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车身的仰视图;
图中标号:1、底盘,2、驾驶座椅,3、后排座椅,4、车身,5、右侧前车门,6、右侧后车门,7、A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纵排式安全座舱四轮电动车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车身外部轮廓与普通车型外部轮廓形成的视野比较图;图3为图1所示的车身的仰视图。
一种纵排式安全座舱四轮电动车,包括:
一底盘1;
一车身4,所述车身4设置于所述底盘1上;
一驾驶座椅2,所述驾驶座椅2设置于所述底盘1上且位于所述车身4内部,所述驾驶座椅2面向车身4的行驶前进方向;
一后排座椅3,所述后排座椅3设置于所述底盘1上且位于所述车身4内部,所述后排座椅3背向车身4的行驶前进方向,且所述后排座椅3与所述驾驶座椅2呈背靠背状态设置;
一右侧前车门5和一右侧后车门6,所述右侧前车门5和所述右侧后车门6均设置于车身4行驶前进方向的右侧,且所述右侧前车门5和所述右侧后车门6分别与驾驶座椅2和后排座椅3位置相对应;
一A柱7,所述A柱7设置于所述车身4上。
纵向单排乘员座舱,前排只设驾驶员舱位,不设副驾舱位;后排主乘座舱座椅面向车尾,前后两门,右侧单开,车身左侧封闭;采用适合城区和平坦路面行驶的低底盘结构模式;适应小轮距,降低车身高度与重心,增强车辆稳定性;缩小车身宽度,降低整备质量与迎风面积。
优选的纵排式安全座舱四轮电动车外部尺寸范围
1、车身长度1600mm-4500mm
2、车身宽度600mm-1200mm
3、车身高度800mm-1200mm
4、轴距1000-3000mm
5、满载离地高度100mm-200mm
优选的纵排式安全座舱四轮电动车三款典型车型外部轮廓尺寸
(一)纵排式安全座舱四轮电动车低速单座版
1、车身长度1800mm
2、车身宽度700mm
3、车身高度900mm
4、轴距1200mm
5、满载离地高度100mm
(二)纵排式安全座舱四轮电动车低速与高速双座版
1、车身长度3000mm
2、车身宽度800mm
3、车身高度1000mm
4、轴距2000mm
5、满载离地高度100mm
(三)纵排式安全座舱四轮电动车高速三座版
1、车身长度4000mm
2、车身宽度900mm
3、车身高度1100mm
4、轴距2700mm
5、满载离地高度110mm
具体尺寸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改变。
(1)右侧车身外部轮廓线相比普通轿车右侧车身外部轮廓线内缩一半以上,使得处于同一视角原点位置上的驾驶员成倍增加视域;驾驶员在放松状态下的双眼重合视角为124°,注意力集中状态下视线角度为25°,阴影区域为普通轿车与实施例视域差值。
(2)宽阔的视野使驾驶员观察灵活,视力疲劳减轻,在注意力集中和注意力放松两种状态下,依然具有良好的左右障碍观察能力,可以最大限度消除A柱死角,有效解决历史遗留的汽车A柱死角带来的安全问题;
(3)后排座椅3面向车尾布局之后,可以使乘员躯干避开后轮轴影响,留下横向尺寸,用以增加车身4、右侧前车门5以及右侧后车门6的厚度,加大侧向吸能空间,有效预防侧向碰撞造成的伤害。
(4)横向宽度800mm,比通用型轿车车身宽度减小60%或以上,行驶灵活,免受交通阻滞之苦,兼具摩托车的灵活性与轿车的稳定性,同时减少城市交通拥堵的参与因素,通行、停车双无忧。
(5)迎风面积与整备质量比普通轿车下降70%以上,风阻系数小,科学、亲民、贴近市场的两乘员(含驾驶员)设计,使汽车质量利用系数大幅度提高,减小非生产性能耗及其对轮胎的磨损,零代价提高续航能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纵排式安全座舱四轮电动车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纵向单排两座舱设计,且前排只设置了单个驾驶座椅2,后排座椅3面向车尾,在行驶中发生正面碰撞时,由后排座椅3和前排驾驶座椅形成双重靠背,从而由两个座椅对碰撞时的惯性进行缓冲,并且左侧未设置车门,只留右侧前车门5和右侧后车门6,乘员只能右右侧上下车。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纵排式安全座舱四轮电动车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前排只设单个驾驶座椅2,避免了发生车祸时副驾存在的安全隐患,由两个座椅对碰撞时的惯性进行缓冲,可以有效的减少碰撞所带来的伤害,左侧未设置车门,避免了左侧上下车时形成的事故隐患。单排座椅的设置,可以降低车身宽度50%,增加驾驶员视野范围,有效克服A柱盲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

1.一种纵排式安全座舱四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盘;
一车身,所述车身设置于所述底盘上;
一驾驶座椅,所述驾驶座椅设置于所述底盘上且位于所述车身内部,所述驾驶座椅面向车身的行驶前进方向;
一后排座椅,所述后排座椅设置于所述底盘上且位于所述车身内部,所述后排座椅背向车身的行驶前进方向,且所述后排座椅与所述驾驶座椅呈背靠背状态设置;
一右侧前车门和一右侧后车门,所述右侧前车门和所述右侧后车门均设置于车身行驶前进方向的右侧,且所述右侧前车门和所述右侧后车门分别与驾驶座椅和后排座椅位置相对应;
一A柱,所述A柱设置于所述车身上。
CN202021647754.3U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纵排式安全座舱四轮电动车 Active CN2143249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47754.3U CN214324937U (zh)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纵排式安全座舱四轮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47754.3U CN214324937U (zh)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纵排式安全座舱四轮电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24937U true CN214324937U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74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47754.3U Active CN214324937U (zh)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纵排式安全座舱四轮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249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17036A (zh) 一种多尺寸多种动力平台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平台车辆
CN106005015A (zh) 一种纯电动车车架结构
CN105730386A (zh) 一种具有三重吸能效果的汽车防撞梁
CN202107022U (zh) 一种可脱落式副车架的支架结构
CN214324937U (zh) 一种纵排式安全座舱四轮电动车
CN204527330U (zh) 无a柱汽车车厢
DE112018003984T5 (de) Elektrofahrzeug
CN201587461U (zh) 半挂双层客车
CN205872199U (zh) 一种长鼻子校车的前围结构总成
CN108068911B (zh) 具有不对称结构的机动车辆
CN204250179U (zh) 一种汽车流水槽总成
DE3527192A1 (de) Automobil
DE102014012162B4 (de) Automobil mit einer karosserie als u-flügel
CN207000627U (zh) 一种多座观光旅游车的车体结构
CN206297618U (zh) 基于对向座椅和横向乘客区通道布置的全承载大客车车身
US2156730A (en) Vehicle frame
DE102013005918B4 (de) Leichtfahrzeug mit einem Hybridantrieb aus Elektro- und Muskelkraftantrieb, mit vier Rädern für zwei Personen
CN203063889U (zh) 大客车前窗内外差距式挡栅
CN203267912U (zh) 一种方便后排乘客下车的汽车
CN110466617A (zh) 一种汽车顶棚与车体之间的连接柱
CN113002630A (zh) 一种可视化汽车安全结构
CN205440130U (zh) 一种车身立柱结构及汽车
EP4072930B1 (en) Electric vehicle
CN213676599U (zh) 一种前防撞梁结构
CN210116470U (zh) 一种汽车防侧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