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13070U - 一种漏电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漏电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13070U
CN214313070U CN202022648401.1U CN202022648401U CN214313070U CN 214313070 U CN214313070 U CN 214313070U CN 202022648401 U CN202022648401 U CN 202022648401U CN 214313070 U CN214313070 U CN 2143130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short
electric leakage
push rod
iron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4840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江华
司莺歌
朱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4840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130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130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130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漏电断路器,包括多个模块极和控制模块极,所述模块极包括一对接线端子、操作机构、触头机构以脱扣机构,所述模块极的壳体内设有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端子腔,在所述端子腔的侧壁设有固定结构,在所述固定结构内限位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极通信连接,获取所述接线端子的温度。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漏电断路器,在模块极的壳体内设置能够限位温度传感器的固定结构,在进行壳体装配时直接也将温度传感器限位在端子腔一侧,不仅安装便利,而且保证了温度传感器与接线端子的良好接触,利于控制模块极通过温度传感器来检测接线端子的温度,能够及时发现断路器的异常升温,保证产品使用过程的性能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漏电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漏电断路器。
背景技术
低压断路器又称为自动空气开关或自动空气断路器,在正常运行时,断路器可以接通和切断电气设备的负荷电力,在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可靠地切断故障电流。在断路器运行工作时,断路器的回路通常会发热,特别是在接线板和外接导线的连接处,经常因各种原因导致接触不良而使温度快速上升,这种异常发热严重影响断路器的使用寿命,甚至导致绝缘等级下降或者增加产品机械性能的不稳定。目前,在一些低压断路器中不设置温度传感器,无法准确获得断路器温升情况,或者在断路器外增设测温模块,这种结构不仅装配复杂而且会造成断路器体积过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便利且具有测温功能的漏电断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漏电断路器,包括多个模块极和控制模块极,所述模块极包括一对接线端子、操作机构、触头机构以脱扣机构,所述模块极的壳体内设有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端子腔,在所述端子腔的侧壁设有固定结构,在所述固定结构内限位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极通信连接,获取所述接线端子的温度。
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侧板和分隔板,所述侧板扣合形成所述模块极的容置空间,所述分隔板设置在所述侧板的相对面之间,并与所述侧板配合形成端子腔,所述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分隔板与所述侧板接触面或者连接面上。
进一步,所述固定结构为通孔形状,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温度传感器的测温端伸入所述端子腔中,温度传感器的导线端从所述通孔的后端穿出。
进一步,所述通孔的内部设有台阶,内径相对较小的一侧位于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导线端。
进一步,所述分隔板的正反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侧板上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配合形成所述通孔。
进一步,所述接线端子分别作为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设置在模块极的两侧,进线端子与触头机构的动触头电连接,脱扣机构以及触头机构的静触头与出线端子电连接;在同一模块极的动触头与进线端子之间的线路上套设有一个电流互感器。
进一步,在模块极的壳体上设有一个通槽,所述通槽位于端子腔附近,在所述通槽内安装有一个贯穿多个模块极的零序互感器,多个模块极的线路共同穿过零序互感器。
进一步,所述多个模块极中包括一个N相模块极,设置在N相模块极中的脱扣机构包括设置在同一个线圈骨架上的短路保护单元和漏电保护单元,在所述线圈骨架内设有一个用于触发设置在N相模块极中的N极操作机构完成脱扣动作的推杆,所述推杆能被短路保护单元和漏电保护单元驱动。
进一步,所述短路保护单元包括套设在线圈骨架一侧的短路保护线圈以及设置在线圈骨架内的短路保护铁芯,所述短路保护铁芯与推杆的一端配合,在发生短路故障时,短路保护线圈驱动短路保护铁芯带动推杆,使推杆的另一端推动N极操作机构解锁;所述漏电保护机构包括套设在线圈骨架另一侧的漏电保护线圈以及设置在线圈骨架内的漏电保护铁芯,推杆的中部穿过漏电保护铁芯的中部并且推杆与漏电保护铁芯限位配合,在发生漏电故障时,漏电保护线圈驱动漏电保护铁芯带动推杆,使推杆的另一端推动N极操作机构解锁。
进一步,所述线圈骨架通过一个磁轭固定在N相模块极中,短路保护线圈设置在磁轭的内侧,漏电保护线圈设置在磁轭的外侧;
所述线圈骨架具有中空的腔室,推杆贯穿设置在腔室内,所述腔室的中部设有供推杆穿过的挡板,所述挡板将腔室分隔为短路保护腔和漏电保护腔两部分,所述短路保护线圈位于短路保护腔的外周,短路保护铁芯设置在短路保护腔内,短路保护腔内设有用于驱动短路保护铁芯复位的短路保护弹簧;
所述漏电保护线圈位于漏电保护腔的外周,所述漏电保护铁芯设置在漏电保护腔内,漏电保护铁芯的中部可供推杆穿过,并且漏电保护铁芯与推杆的中部限位配合使推杆能够被漏电保护铁芯所带动,漏电保护腔内设有用于驱动漏电保护铁芯复位的复位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漏电断路器,在模块极的壳体内设置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端子腔,在端子腔的一侧设置能够限位温度传感器的固定结构,在进行壳体装配时直接也将温度传感器限位在端子腔一侧,不仅安装便利,而且保证了温度传感器与接线端子的良好接触,利于控制模块极通过温度传感器来检测接线端子的温度,能够及时发现断路器的异常升温,保证产品使用过程的性能稳定。
此外,限位安装温度传感器的固定结构为通孔形状,利于温度传感器的测温端以及导线端穿接;此外,固定结构的通孔由设置在分隔板正反两侧的第一限位槽和侧板上的第二限位槽合围而成,利于在拼装过程中装配温度传感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中模块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中N相模块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的出线端子一侧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的剖视图进线端子一侧的;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中分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包含脱扣机构);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中分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中N极脱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中控制模块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10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漏电断路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漏电断路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一种漏电断路器,包括多个模块极和控制模块极3,所述模块极包括一对接线端子、操作机构、触头机构以脱扣机构,所述模块极的壳体内设有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端子腔,在所述端子腔的侧壁上设有固定结构,在所述固定结构内限位安装有温度传感器6,所述温度传感器6与所述控制模块极3通信连接,获取所述接线端子的温度。
在模块极的壳体内设置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端子腔,在端子腔的一侧设置能够限位温度传感器6的固定结构,在进行壳体装配时直接也将温度传感器6限位在端子腔一侧,不仅安装便利,而且保证了温度传感器6与接线端子的良好接触,利于控制模块极3通过温度传感器6来检测接线端子的温度,能够及时发现断路器的异常升温,保证产品使用过程的性能稳定。
结合图1-10提供一种实施例,一种漏电断路器,包括并列设置的多个模块极和控制模块极3,在每一个模块极的壳体内设置有一对接线端子,一对接线端子分别作为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两侧,所述接线端子安装在壳体中的同一个模块极的两个端子腔内,在端子腔的一侧设有固定结构,优选固定结构位于两个端子腔相对的一侧,所述固定结构用于限位安装设置在模块极中的温度传感器6,在所述控制模块极3设置有线路板31,在线路板31上设置可接收并处理信号的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6与控制极模块3通过采用通讯连接,使控制模块极3获取接线端子的温度。
优选模块极的壳体包括侧板和分隔板42,由侧板扣合形成模块极的容置空间,分隔板42设置在侧板的相对面之间,每个模块极中的两侧设有一个分隔板42,两个分隔板42分别与侧板配合形成端子腔,用于安装温度传感器6的固定结构设置在分隔板42与侧板的接触面或连接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结构为通孔形状,优选通孔形状的固定结构由分隔板42和侧板配合形成,其中,在分隔板42的正反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槽a,在侧板41上设有第二限位槽b,第一限位槽a与第二限位槽b配合形成用于安装温度传感器6的通孔,温度传感器6的测温端伸入端子腔中,温度传感器6的导线端从通孔的后端穿出,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台阶,台阶使通孔具有内径较小的一侧,所述内径较小的一侧对应温度传感器6的导线端。
限位安装温度传感器6的固定结构为通孔形状,利于温度传感器6的测温端以及导线端穿接;此外,固定结构的通孔由设置在分隔板42正反两侧的第一限位槽a和侧板上的第二限位槽b合围而成,利于在拼装过程中装配温度传感器6。
在每个模块极的进线端子与出线端子之间设置有触头机构、操作机构以及脱扣机构,进线端子与触头机构的动触头电连接,脱扣机构以及触头机构的静触头与出线端子电连接,同一模块极的动触头与进线端子之间的线路上套设一个电流互感器,所有模块极的线路共同穿过同一个零序互感器5,优选在多个模块极的壳体上设有用于安装零序互感器5的通槽,所述通槽位于多个壳体的同一侧,通槽位于靠近一个端子腔的位置,图4中的端子腔对应安装出线端子,通槽设置在用于分隔相邻两个模块极的结构上,可以设置在侧板上,也可以是起分隔作用的隔板41。多个电流互感器以及零序互感器5向控制模块极3反馈电流信号,控制模块极3中的控制器可根据由互感器反馈的电流信号判断线路中是否存在故障并在检测到故障信号后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模块极自动分闸,当然,控制器在接收到合闸控制信号也可以控制模块极自动合闸,控制器优选为MCU。
与现有漏电断路器所述不同的是,每个模块极中均设置一个电流互感器,如此结构使得L相模块极1和N相模块极2分别具有一个电流互感器,即为L极电流互感器16和N极电流互感器26,再配合贯穿设置的零序互感器5,在发生短路故障、漏电故障以及过载故障时,设置在N相模块极2中的脱扣机构触发操作机构动作完成脱扣,使N相模块极2也具有短路和过载保护功能。
结合图2详细介绍L相模块极1,与现有的漏电断路器类似,所述L相模块极1的壳体包括底座18,所述底座18即为L相模块极1中用于与分隔板42形成端子腔的侧板,在底座18的两侧设有一对L极接线端子,用于检测L极接线端子温度的温度传感器6安装在L极接线端子的一侧,在所述一对L极接线端子之间设置L极触头机构、L极电流互感器16以及L极脱扣机构15,其中由一对L极接线端子、L极触头机构以及L极脱扣机构15电连接形成L极线路,其中一个L极接线端子作为L极进线端子111,另一个L极接线端子作为L极出线端子112,L极触头机构的L极动触头141与L极进线端子111电连接,L极触头机构的L极静触头142、L极脱扣机构15与L极出线端子112电连接。所述L极线路穿过一个与控制模块极3连接的零序互感器5,所述零序互感器5与N相模块极2共用,设置在靠近L极出线端子112与L极脱扣机构15之间,控制模块极3通过L极电流互感器16与零序互感器5检测是否存在短路或漏电故障,并且在发生短路时,L极脱扣机构15或者N极脱扣机构25驱动L相模块极1分闸或者N相模块极2分闸,在发生漏电故障时,控制模块极3通过N相模块极2的漏电保护结构驱动断路器分闸。所述L极电流互感器16套设在L极动触头141与L极进线端子111之间的L极线路上,L极电流互感器16通过连接导线与控制模块极3的线路板31连接,用于向控制模块极3反馈L极线路的电流信号,在L极线路发生过载时,控制模块极3驱动L相模块极1分闸。
在L极进线端子111与L极出线端子112之间还设有L极手柄、L极操作机构13和L极灭弧室17,L极手柄12和L极操作机构13联动连接设置在L相模块极1的上部,L极动触头141连接在L极操作机构13的下部,L极静触头142固定设置在L相模块极1的中部并且与L极动触头141相对设置,所述L极灭弧室17也设置在L相模块极1的中部并且位于L极静触头142的一侧,L极脱扣机构15设置在L极灭弧室17与L极手柄之间,并且L极脱扣机构15的一端与L极操作机构13相对,用于在L极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触发L极操作机构13,使L极操作机构13解锁完成断路器的脱扣断电动作。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L相模块极1中的L极脱扣机构15为短路保护机构。
结合图3详细介绍N相模块极2,所述N相模块极2包括上盖28和用于分隔L相模块极1与N相模块极2的隔板41,所述上盖28即为N相模块极2中与分隔板42形成端子腔的侧板,在上盖28的两侧设有一对N极接线端子,用于检测N极接线端子温度的温度传感器6安装在一对N极接线端子之间,并且与L相模块极1中的温度传感器6相对应,位于紧靠N极接线端子的位置。与现有N相模块极2类似的,在N极接线端子之间设置N极手柄22、N极触头机构和N极操作机构23,其中N极手柄22与N极操作机构23联动连接共同设置在N相模块极2的上部,N极触头机构的N极动触头241设置在N极操作机构23的下部,N极触头机构的N极静触头242设置在N相模块极2的中部并且与N极动触头241相对,并且N极动触头241与N极进线端子211电连接,N极静触头242与N极出线端子212电连接,由此形成N极线路,在N极操作机构23的操作下,N极触头机构的分合闸控制着N极线路的通断。优选的,在N相模块极2的中部设有N极灭弧室27,所述N极灭弧室27位于N极静触头242的一侧用于熄灭N极触头机构分断时产生的电弧。
与现有漏电断路器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N相模块极2的N极线路中增加了N极电流互感器26和N极脱扣机构25,如图3-8所示,N极电流互感器26套设在N极进线端子211与N极动触头241之间的N极线路上,N极电流互感器26与控制模块极3的线路板31连接,用于向线路板31反馈N极线路的电流信号,在N极线路发生过载故障时,控制模块极3使N相模块极2分闸,并且N极线路需要穿过设置在N极出线端子212与N极脱扣机构25之间的零序互感器5,使零序互感器5向线路板31反馈N极线路的是否存在短路或漏电故障,优选的,在隔板41上设有用于安装零序互感器5的通槽,所述通槽位于N极出线端子212附近。所述N极脱扣机构25具有短路保护和漏电保护的功能,N极脱扣机构25与N极静触头242共同连接在N极出线端子212上,在N相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或漏电故障时,N极脱扣机构25触发N极操作机构23解锁使N相模块极2分闸。
在本实施例中,N极脱扣机构25具有短路保护和漏电保护的功能,所述N极脱扣机构25包括设置在同一个线圈骨架251上的短路保护单元和漏电保护单元,在所述线圈骨架251内设有一个用于触发N极操作机构23完成脱扣动作的推杆254,所述推杆254能被短路保护单元和漏电保护单元驱动。
所述短路保护单元包括套设在线圈骨架251一侧的短路保护线圈257以及设置在线圈骨架251内的短路保护铁芯252,所述短路保护铁芯252与推杆254的一端配合,在发生短路故障时,短路保护线圈257驱动短路保护铁芯252带动推杆254,使推杆254的另一端推动N极操作机构23解锁;所述漏电保护机构包括套设在线圈骨架251另一侧的漏电保护线圈258以及设置在线圈骨架251内的漏电保护铁芯253,推杆254的中部穿过漏电保护铁芯253的中部并且推杆254与漏电保护铁芯253限位配合,在发生漏电故障时,漏电保护线圈258驱动漏电保护铁芯253带动推杆254,使推杆254的另一端推动N极操作机构23解锁。
具体如图8所示,在所述线圈骨架251具有中空的腔室,推杆254贯穿设置在腔室内,所述腔室的中部设有供推杆254穿过的挡板2511,所述挡板2511将腔室分隔为短路保护腔2512和漏电保护腔2513两部分,所述短路保护腔2512位于左侧,漏电保护腔2513位于右侧。所述短路保护线圈257套设在线圈骨架251的左外侧,并且位于短路保护腔2512的外周,短路保护铁芯252设置在短路保护腔2512内,短路保护腔2512内设有用于驱动短路保护铁芯252复位的短路保护弹簧255,短路保护腔2512的左端设有用于封闭短路保护腔2512的第一盖板2514,短路保护铁芯252的右端与推杆254配合并且设有短路保护弹簧槽,在短路保护弹簧槽内设有套在推杆254上的短路保护弹簧255,短路保护弹簧255的一端抵在短路保护弹簧槽的底部,另一端可抵在挡板2511上。所述漏电保护线圈258套设在线圈骨架251的右外侧,并且位于漏电保护腔2513的外周,当然在漏电保护线圈258与短路保护线圈257之间设有分离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由线圈骨架251外周设置的凸起结构作为分离两者的分离结构。所述漏电保护铁芯253设置在漏电保护腔2513内,漏电保护铁芯253的中部可供推杆254穿过,并且漏电保护铁芯253与推杆254的中部限位配合使推杆254能够被漏电保护铁芯253所带动,漏电保护腔2513内设有用于驱动漏电保护铁芯253复位的复位弹簧256,如图8所示,在漏电保护腔2513的右端设有用于封盖漏电保护腔2513的第二盖板2515,在所述第二盖板2515的中部设有可供推杆254滑动穿过的中央孔,在推杆254的中部凸出设有限位凸台2541,所述限位凸台2541与漏电保护铁芯253的右端限位配合,在限位凸台2541与第二盖板2515之间的推杆254上套设有复位弹簧256。
所述线圈骨架251通过一个磁轭259固定在N相模块极2中,短路保护单元的短路保护线圈257设置在磁轭259的内侧,漏电保护单元的漏电保护线圈258设置在磁轭259的外侧,所述N极静触头242设置在磁轭259的下方并与磁轭259固定连接,且N极静触头242与短路保护线圈257电连接。
另外,结合图4-7提供一种分隔板42结构,所述分隔板42适用于具有两个模块极的断路器,以本实施例中一个模块极为L相模块极1,另一个模块极为N相模块极2为例。所述分隔板42的一侧设有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分布在分隔板42的正反两侧,设置在正面一侧的凹槽结构,其形状与一个模块极中的接线端子的形状相适应,图6中为N极接线端子,设置在反面一侧的凹槽结构,其形状与相邻一个模块极中的接线端子的形状相适应,图6中为L极接线端子,在正反两侧的凹槽结构的同一侧边缘凸出形成凸台结构,在图中为同在右侧靠下的位置设置凸台结构,并且在正反两个凸台结构之间形成插槽423,所述插槽423用于与分隔L相模块极1和N相模块极2的隔板41配合,在所述凸台结构上设置有作为第一限位槽a的开口槽,第一限位槽a的开口方向分别朝向底座18和上盖28,温度传感器6可以仅依靠第一限位槽a设置在模块极中,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分隔板42通过与设置在侧板上的第二限位槽b配合将温度传感器6限位安装,即在底座18和上盖28面向分隔板42的一面设有第二限位槽b,第二限位槽b也为开口槽结构,分隔板42上的第一限位槽a分别与设置在底座18、上盖28上的第二限位槽b配合形成用于安装温度传感器6的固定结构。
优选的,在分隔板42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配合固定脱扣机构的结构,如图6或7所示,在设置有第一限位槽a的凸台结构上方设有一个限位部421和一个弧形板422,所述限位部421位于分隔板42的上边缘,弧形板422位于限位部421的一侧,脱扣机构配合设置在弧形板422的凹面与限位部421之间。所述控制模块极如图1、5和10所示,在控制模块极3中设有线路板31,所述线路板31与L相进线端子和N相进线端子电连接,在所述线路板31上设有插座(图中未示出),设置在L相模块极1和N相模块极2的互感器通过连接导线与线路板31连接,在所述连接导线的一端设有与插座相配合的插头(图中未示出)。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漏电断路器,包括多个模块极和控制模块极(3),所述模块极包括一对接线端子、操作机构、触头机构以脱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极的壳体内设有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端子腔,在所述端子腔的侧壁设有固定结构,在所述固定结构内限位安装有温度传感器(6),所述温度传感器(6)与所述控制模块极(3)通信连接,获取所述接线端子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侧板和分隔板(42),所述侧板扣合形成所述模块极的容置空间,所述分隔板(42)设置在所述侧板的相对面之间,并与所述侧板配合形成所述端子腔,所述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分隔板(42)与所述侧板接触面或者连接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通孔形状,所述温度传感器(6)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温度传感器(6)的测温端伸入所述端子腔中,温度传感器(6)的导线端从所述通孔的后端穿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内部设有台阶,内径相对较小的一侧位于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6)的导线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42)的设有第一限位槽(a),所述侧板上设有第二限位槽(b),所述第一限位槽(a)和第二限位槽(b)配合形成所述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分别作为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设置在模块极的两侧,进线端子与触头机构的动触头电连接,触头机构的静触头与出线端子电连接;在同一模块极的动触头与进线端子之间的线路上套设有一个电流互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在模块极的壳体内设有一个通槽,所述通槽位于端子腔附近,在所述通槽内安装有一个贯穿多个模块极的零序互感器(5),多个模块极的线路共同穿过零序互感器(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模块极中包括一个N相模块极(2),设置在N相模块极(2)中的脱扣机构包括设置在同一个线圈骨架(251)上的短路保护单元和漏电保护单元,在所述线圈骨架(251)内设有一个用于触发设置在N相模块极(2)中的N极操作机构(23)完成脱扣动作的推杆(254),所述推杆(254)能被短路保护单元和漏电保护单元驱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保护单元包括套设在线圈骨架(251)一侧的短路保护线圈(257)以及设置在线圈骨架(251)内的短路保护铁芯(252),所述短路保护铁芯(252)与推杆(254)的一端配合,在发生短路故障时,短路保护线圈(257)驱动短路保护铁芯(252)带动推杆(254),使推杆(254)的另一端推动N极操作机构(23)解锁;所述漏电保护机构包括套设在线圈骨架(251)另一侧的漏电保护线圈(258)以及设置在线圈骨架(251)内的漏电保护铁芯(253),推杆(254)的中部穿过漏电保护铁芯(253)的中部并且推杆(254)与漏电保护铁芯(253)限位配合,在发生漏电故障时,漏电保护线圈(258)驱动漏电保护铁芯(253)带动推杆(254),使推杆(254)的另一端推动N极操作机构(23)解锁。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骨架(251)通过一个磁轭(259)固定在N相模块极(2)中,短路保护线圈(257)设置在磁轭(259)的内侧,漏电保护线圈(258)设置在磁轭(259)的外侧;
所述线圈骨架(251)具有中空的腔室,推杆(254)贯穿设置在腔室内,所述腔室的中部设有供推杆(254)穿过的挡板(2511),所述挡板(2511)将腔室分隔为短路保护腔(2512)和漏电保护腔(2513)两部分,所述短路保护线圈(257)位于短路保护腔(2512)的外周,短路保护铁芯(252)设置在短路保护腔(2512)内,短路保护腔(2512)内设有用于驱动短路保护铁芯(252)复位的短路保护弹簧(255);
所述漏电保护线圈(258)位于漏电保护腔(2513)的外周,所述漏电保护铁芯(253)设置在漏电保护腔(2513)内,漏电保护铁芯(253)的中部可供推杆(254)穿过,并且漏电保护铁芯(253)与推杆(254)的中部限位配合使推杆(254)能够被漏电保护铁芯(253)所带动,漏电保护腔(2513)内设有用于驱动漏电保护铁芯(253)复位的复位弹簧(256)。
CN202022648401.1U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漏电断路器 Active CN2143130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48401.1U CN214313070U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漏电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48401.1U CN214313070U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漏电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13070U true CN214313070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42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48401.1U Active CN214313070U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漏电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130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300561A (en) Control and protection module of a switch device
CN104934267B (zh) 塑壳式断路器
CN201898051U (zh) 用于低压电路的电气开关设备
CN214313070U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
CN218788354U (zh) 一种继电器模块及继电器控制系统
CN115714076A (zh) 一种继电器模块及继电器控制系统
CN212674325U (zh) 一种用于断路器的温度测量装置
CN212182248U (zh) 一种电力物联网塑壳断路器用漏电类型的智能感知装置
CN113192798A (zh) 一种电子式和热磁式塑壳断路器通用安装的脱扣器结构
CN220367385U (zh) 继电器粘连检测装置
CN219513032U (zh) 一种带有电源指示功能的塑壳断路器
CN217444304U (zh) 电弧故障保护断路器
CN215869167U (zh) 一种断路器
CN110853990B (zh) 单相重合器和三相联动装置及方法
CN214624954U (zh) 一种断路器
CN211265388U (zh) 一种设有分合闸监测装置的断路器
CN112582237A (zh) 一种剩余电流断路器
CN212695089U (zh) 一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CN216528682U (zh) 一种电隔离机构及断路器
CN215869165U (zh) 一种断路器
CN220585140U (zh) 一种具有异常信号处理功能的电磁继电器
CN213816007U (zh) 一种具有可拆卸的测温模块的断路器
CN217280659U (zh) 一种断路器
CN110828244B (zh) 单相重合器和防窃电装置及方法
CN211529901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