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02844U - 一种面板中空增强平面模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板中空增强平面模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02844U
CN214302844U CN202023110411.6U CN202023110411U CN214302844U CN 214302844 U CN214302844 U CN 214302844U CN 202023110411 U CN202023110411 U CN 202023110411U CN 214302844 U CN214302844 U CN 2143028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panel
transverse
template
rib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1041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向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Hongjian Machinery Template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Hongjian Machinery Templat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Hongjian Machinery Template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Hongjian Machinery Templat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1041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028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028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028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用模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面板中空增强平面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格子板,本实用新型采用格子板与矩形面板以及横边框与竖边框组成平面中空结构的模板,有效的减轻了模板重量,由于本平面模板重量较轻,可以适当的增大模板面积减少拼缝,提高混凝土表面质量,用方形钢管制成的横肋、纵肋和竖肋均布在模板的背面增强了模板强度,设有的提拉机构可以便于工人对模板进行搬运,同时还可以起到辅助起模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面板中空增强平面模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用模板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面板中空增强平面模板。
背景技术
建筑模板是在建筑物施工的浇筑水泥混泥土工序时必不可少的装置,其通常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人们可以在工厂预先生产出模板,然后在施工现场可以快速组合拼装成各种所需的模板结构。平面模板是指主要用来组装成平面的模板单元。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浇筑水平楼板、竖立墙面等,这些都需要用到平面模板,目前在建筑工程中用到的平面模板一般为钢模板,重量较大,工人在搬运和拼接过程中劳动强度大,此外由于钢模板重量较大导致钢模板面积较小,使得在使用钢模板施工时拼缝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面板中空增强平面模板,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结构的平面模板重量较大,拼缝较多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括格子板,所述格子板后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横向布置且沿竖向均匀间隔排列的横肋,横肋后端面共同固定连接有一矩形面板,矩形面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横边框,矩形面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竖边框,横边框与竖边框的前端面均与格子板的前端面平齐,横边框与竖边框的后端面均与矩形面板的后端面平齐,两横边框上分别开设有多个竖向贯通且沿横向均匀间隔排列的槽孔,两竖边框上分别开设有多个横向贯通且沿竖向均匀间隔排列的槽孔,矩形面板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纵向贯通且沿横向均匀间隔排列的对拉孔;
作为优选,所述格子板由多个横向布置并沿竖向均匀间隔排列的纵肋和多个竖向布置并沿横向均匀间隔排列的竖肋组成。
作为优选,面板中空增强平面模板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多组提拉机构,每组提拉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横肋前端面上的U型座,各个U型座的两相对端之间转动连接一竖向布置的转轴,各个转轴远离其对应侧竖边框一侧的外缘面上固定连接有一T型提手,T型提手由一横杆和一竖杆构成,T型提手横杆外缘面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蝶形板,各个蝶形板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一螺纹孔,各个U型座内侧的横肋前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可与其对应侧的蝶型板下侧的螺纹孔一一对应的耳孔板,两竖边框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可与其对应侧的蝶型板上侧的螺纹孔一一对应的耳孔板。
作为优选,所述纵肋和竖肋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格子板后端与横肋前端以及横肋后端与矩形面板前端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横肋与格子板以及矩形面板均为不锈钢材质。
作为优选,所述横边框与竖边框上的两相邻槽孔间距为150mm。
作为优选,所述横肋以及纵肋和竖肋为方形钢管。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格子板与矩形面板以及横边框与竖边框组成平面中空结构的模板,有效的减轻了模板重量。
2.由于本平面模板重量较轻,可以适当的增大模板面积减少拼缝,提高混凝土表面质量。
3.用方形钢管制成的横肋、纵肋和竖肋均布在模板的背面增强了模板强度。
4.设有的提拉机构可以便于工人对模板进行搬运,同时还可以起到辅助起模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立体示意图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拉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视角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格子板,2.横肋,3.矩形面板,4.横边框,5.竖边框,6.槽孔,7.对拉孔,8.纵肋,9.竖肋,10.U型座,11.转轴,12.T型提手,13.蝶形板,14.螺纹孔,15.耳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图中不同种类的剖面线不是按照国标进行标注的,也不对元件的材料进行要求,是对图中元件的剖视图进行区分。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括格子板1,所述格子板1后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横向布置且沿竖向均匀间隔排列的横肋2,横肋2后端面共同固定连接有一矩形面板3,矩形面板3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横边框4,矩形面板3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竖边框5,横边框4与竖边框5的前端面均与格子板1的前端面平齐,横边框4与竖边框5的后端面均与矩形面板3的后端面平齐,两横边框4上分别开设有多个竖向贯通且沿横向均匀间隔排列的槽孔6,两竖边框5上分别开设有多个横向贯通且沿竖向均匀间隔排列的槽孔6,矩形面板3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纵向贯通且沿横向均匀间隔排列的对拉孔7。该实施例在使用时,格子板1和矩形面板3以及横边框4和竖边框5构成了镂空结构,此外,横肋2、竖肋9以及纵肋8为中空的方向钢管,这样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本平面模板的重量,使得在一些需要人工搬运平面模板的场景中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平面模板的重量减轻使得可以适当的增加平面模板的面积,达到减少施工拼缝的目的,提高混凝土表面质量,另一方面:横肋2、纵肋8和竖肋9采用交互焊接的方式均匀分布在矩形面板3的背面增强了模板的强度,保证了本面板中空增强平面模板能够满足施工要求,此外位于竖边框5与横边框4上的槽孔6的形状均为两端为半圆形中部为方形,这一结构使得在两个模板进行拼接时,即使两个模板稍有错位也能正常拼接,此外对拉孔7可以用来连接两个相对布置的模板,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格子板1由多个横向布置并沿竖向均匀间隔排列的纵肋8和多个竖向布置并沿横向均匀间隔排列的竖肋9组成。该实施例在使用时,纵肋8和竖肋9交错布置并焊接在一起形成格子状,增加本本面板中空增强平面模板强度的同时减轻了模板重量。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面板中空增强平面模板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多组提拉机构,每组提拉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横肋2前端面上的U型座10,各个U型座10的两相对端之间转动连接一竖向布置的转轴11,各个转轴11远离其对应侧竖边框5一侧的外缘面上固定连接有一T型提手12,T型提手12由一横杆和一竖杆构成,T型提手12横杆外缘面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蝶形板13,各个蝶形板13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一螺纹孔14,各个U型座10内侧的横肋2前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可与其对应侧的蝶型板下侧的螺纹孔14一一对应的耳孔板15,两竖边框5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可与其对应侧的蝶型板上侧的螺纹孔14一一对应的耳孔板15。该实施例在使用时,在一些不适合吊装而需要人工搬运模板的场景,提拉装置可以便于搬运,避免直接搬边框造成滑脱或者被边沿处毛刺割伤的问题,同时该提拉机构可以在浇筑完成但起模困难时,作为辅助施力工具辅助起模,正常情况下T型提手12通过蝶形板13下侧的螺纹孔14与位于横肋2上的耳孔板15配合,并通过螺栓使T型提手12锁定在横肋2前面,不会影响模板使用且具有安全性,此外螺栓为施工现场长见的零件不怕遗失而无法锁定T型提手12,当一些施工场景需要人工搬运模板时,为避免造成滑脱或者被边沿处毛刺割伤的问题,打开锁定T型提手12的螺栓,转动T型提手12绕转轴11与U型座10转动连接部位转动,使得蝶形板13上侧的螺纹孔14与位于其对应侧的竖边框5上的耳孔板15配合并通过螺栓锁定,此时T型提手12垂直于横肋2,工人可以握持T型提手12的握把进行搬运,此外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但起模困难时,同样可以通过拉动T型提手12辅助起模。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纵肋8和竖肋9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格子板1后端与横肋2前端以及横肋2后端与矩形面板3前端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该实施例在使用时,纵肋8和横肋2交互焊接固定形成格子状,格子板1与横肋2以及矩形面板3之间通过焊接达到固定的目的。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横肋2与格子板1以及矩形面板3均为不锈钢材质。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横边框4与竖边框5上的两相邻槽孔6间距为150mm。该实施例在使用时,根据模板规格与材质,相邻槽孔6间距为150mm,在保证拼缝强度的同时可以有一定偏差。
实施例七,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横肋2以及纵肋8和竖肋9为方形钢管。该实施例在使用时,方形钢管为空心状可以在保证模板强度的同时减轻重量。

Claims (7)

1.一种面板中空增强平面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格子板(1),所述格子板(1)后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横向布置且沿竖向均匀间隔排列的横肋(2),横肋(2)后端面共同固定连接有一矩形面板(3),矩形面板(3)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横边框(4),矩形面板(3)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竖边框(5),横边框(4)与竖边框(5)的前端面均与格子板(1)的前端面平齐,横边框(4)与竖边框(5)的后端面均与矩形面板(3)的后端面平齐,两横边框(4)上分别开设有多个竖向贯通且沿横向均匀间隔排列的槽孔(6),两竖边框(5)上分别开设有多个横向贯通且沿竖向均匀间隔排列的槽孔(6),矩形面板(3)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纵向贯通且沿横向均匀间隔排列的对拉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面板中空增强平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格子板(1)由多个横向布置并沿竖向均匀间隔排列的纵肋(8)和多个竖向布置并沿横向均匀间隔排列的竖肋(9)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面板中空增强平面模板,其特征在于,面板中空增强平面模板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多组提拉机构,每组提拉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横肋(2)前端面上的U型座(10),各个U型座(10)的两相对端之间转动连接一竖向布置的转轴(11),各个转轴(11)远离其对应侧竖边框(5)一侧的外缘面上固定连接有一T型提手(12),T型提手(12)由一横杆和一竖杆构成,T型提手(12)横杆外缘面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蝶形板(13),各个蝶形板(13)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一螺纹孔(14),各个U型座(10)内侧的横肋(2)前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可与其对应侧的蝶型板下侧的螺纹孔(14)一一对应的耳孔板(15),两竖边框(5)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可与其对应侧的蝶型板上侧的螺纹孔(14)一一对应的耳孔板(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面板中空增强平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肋(8)和竖肋(9)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格子板(1)后端与横肋(2)前端以及横肋(2)后端与矩形面板(3)前端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面板中空增强平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肋(2)与格子板(1)以及矩形面板(3)均为不锈钢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面板中空增强平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边框(4)与竖边框(5)上的两相邻槽孔(6)间距为1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面板中空增强平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肋(2)以及纵肋(8)和竖肋(9)为方形钢管。
CN202023110411.6U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面板中空增强平面模板 Active CN2143028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10411.6U CN214302844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面板中空增强平面模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10411.6U CN214302844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面板中空增强平面模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02844U true CN214302844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60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10411.6U Active CN214302844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面板中空增强平面模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028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06970B (zh) 拼装式标准层模块以及干湿工艺结合的标准层建造方法
CN101824908A (zh) 剪力墙大模板和剪力墙大模板体系
CN209145275U (zh) 一种t型剪力墙铝合金模板组件
CN214302844U (zh) 一种面板中空增强平面模板
CN111851987B (zh) 一种附着式短肢工字钢花篮拉杆拉结式悬挑架施工方法
CN211691443U (zh) 一种建筑填充墙现浇施工模板台车
CN211286592U (zh) 一种大墙板加固用铝模板装置
CN112502427A (zh) 一种与铝合金建筑模板相互组合的钢框塑料板建筑模板
CN201635386U (zh) 剪力墙大模板和剪力墙大模板体系
CN210316532U (zh) 一种剪力墙模板
CN209816838U (zh) 一种用于浇筑灌注桩混凝土的施工平台
CN212027040U (zh) 拼装式钢结构定型作业平台
CN214658746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建筑施工用金属模板
CN212562182U (zh) 一种建设工程管理构造柱顶部装置
CN205399827U (zh) 混凝土柱、梁、板交接处用预制整体装配式钢筋架
CN113846830B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用铝型材铝模板
CN214658795U (zh) 组合可周转式托梁模架体系
CN216340150U (zh) 一种翼缘栓焊混合连接装配式梁柱节点
CN218205146U (zh) 一种装配式免拆模板
CN217173062U (zh) 一种新型塔吊可周转和可调式抱柱附着装置
CN215671000U (zh) 一种铝木混合模结构
CN217420480U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钢框木模
CN217078708U (zh) 一种可周转式导墙模板固定装置
CN215369002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水池腋角模板定位装置
CN217679832U (zh) 装配式剪力墙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