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98039U - 一种马达壳正反面下料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马达壳正反面下料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98039U
CN214298039U CN202120117926.4U CN202120117926U CN214298039U CN 214298039 U CN214298039 U CN 214298039U CN 202120117926 U CN202120117926 U CN 202120117926U CN 214298039 U CN214298039 U CN 2142980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motor shell
blanking
shunting
de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1792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洁榆
陈楚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Kun She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Kun She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Kun She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Kun She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1792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980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980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980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马达壳正反面下料检测装置,涉及马达壳生产技术领域,该马达壳正反面下料检测装置可以对马达壳体在上料过程中,是否是封闭面在上,敞口面在下进行检测,若检测结果为该马达壳体的封闭面在上,敞口面在下,那么符合组装前的要求,该马达壳体则会通过分流轨道输送给后续的组装设备,同理,若检测结果为该马达壳体的封闭面在下,敞口面在上,那么就不符合组装前的要求,则该马达壳体则在分流机构的阻挡作用下,进入废料输送管内,从而实现了对马达壳体正反面的检测,为后续的组装工序提供便利。

Description

一种马达壳正反面下料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壳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马达壳正反面下料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马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实现带动外部其他结构旋转、做功的一种装置,主要包括马达壳体、内部的定子和转子,而其中的马达壳体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在马达壳体的端部组装铜帽和轴芯。
在马达壳组装之前,需要利用振料盘,对马达壳体进行上料处理,但是目前在马达壳体的上料过程中,缺少对马达壳体正反面的检测装置,因马达壳体的两个端面中,一个是敞口面,一个是封闭面,没有对正反面进行检测,就直接上料,会造成马达壳体的敞口面在上,封闭面在下,从而影响后续的组装,为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马达壳正反面下料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达壳正反面下料检测装置,解决了目前在马达壳体的上料过程中,缺少对马达壳体正反面的检测装置,因马达壳体的两个端面中,一个是敞口面,一个是封闭面,没有对正反面进行检测,就直接上料,会造成马达壳体的敞口面在上,封闭面在下,从而影响后续的组装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马达壳正反面下料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轨道支架以及和第一轨道支架固定安装在一起的第二轨道支架,所述第二轨道支架整体呈倾斜状,在所述第一轨道支架和第二轨道支架的顶端分别对应固定安装有分流轨道和下料轨道,所述下料轨道的出料口和分流轨道的进料口衔接在一起,在所述分流轨道和下料轨道的内部均开设有两道轨道槽。
在所述下料轨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马达壳夹持气缸,每个所述马达壳夹持气缸的伸缩端均固定安装有夹板,在所述第二轨道支架的顶端且位于下料轨道下方的位置滑动连接有两组整体呈“L”字形结构的滑座,每组所述滑座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一块气缸连接座,且在每组滑座顶端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一根正反面检测导柱,每块所述气缸连接座的底端均与固定安装在第二轨道支架上的导柱推送气缸的伸缩端串接在一起;
在所述分流轨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根废料输送管,所述废料输送管的进料口与轨道槽连通在一起,在所述分流轨道的底端以及轨道槽的内部共同对称安装有两组分流机构。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夹板均贯穿下料轨道的侧壁,且延伸至轨道槽的内部,每个所述夹板进入轨道槽的端面均为四分之一圆形结构,处在同一道轨道槽内部的两个夹板,共同拼接成一个半圆形的夹持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轨道支架与每组所述滑座之间均通过滑轨形成滑动连接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正反面检测导柱的底端与气缸连接座之间通过压缩弹簧串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在所述下料轨道的内部且对应每道轨道槽中两个夹板之间的位置开设有一个通孔,两根所述正反面检测导柱的顶端均通过所述通孔,进入轨道槽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分流轨道底端的分流驱动气缸以及转动连接在轨道槽内部的分流挡块,所述分流驱动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气缸衔接块,所述气缸衔接块的顶端转动连接联动块的一端,所述联动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根联动柱,所述联动柱的顶端贯穿分流轨道的内部,延伸至轨道槽的内部,并与分流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达壳正反面下料检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一种马达壳正反面下料检测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对马达壳体在上料过程中,是否是封闭面在上,敞口面在下进行检测,若检测结果为该马达壳体的封闭面在上,敞口面在下,那么符合组装前的要求,该马达壳体则会通过分流轨道输送给后续的组装设备,同理,若检测结果为该马达壳体的封闭面在下,敞口面在上,那么就不符合组装前的要求,则该马达壳体则在分流机构的阻挡作用下,进入废料输送管内,从而实现了对马达壳体正反面的检测,为后续的组装工序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轨道支架;2、第二轨道支架;3、分流轨道;4、下料轨道;5、轨道槽;6、马达壳夹持气缸;7、夹板;8、滑座;9、滑轨;10、气缸连接座;11、正反面检测导柱;12、压缩弹簧;13、分流机构;131、分流驱动气缸;132、联动柱;133、分流挡块;134、联动块;135、气缸衔接块;14、废料输送管;15、导柱推送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马达壳正反面下料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轨道支架1以及和第一轨道支架1固定安装在一起的第二轨道支架2,第二轨道支架2整体呈倾斜状,在第一轨道支架1和第二轨道支架2的顶端分别对应固定安装有分流轨道3和下料轨道4,下料轨道4的出料口和分流轨道3的进料口衔接在一起,在分流轨道3和下料轨道4的内部均开设有两道轨道槽5。
在下料轨道4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马达壳夹持气缸6,每个马达壳夹持气缸6的伸缩端均固定安装有夹板7,在第二轨道支架2的顶端且位于下料轨道4下方的位置滑动连接有两组整体呈“L”字形结构的滑座8,每组滑座8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一块气缸连接座10,且在每组滑座8顶端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一根正反面检测导柱11,每块气缸连接座10的底端均与固定安装在第二轨道支架2上的导柱推送气缸15的伸缩端串接在一起。
在分流轨道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根废料输送管14,废料输送管14的进料口与轨道槽5连通在一起,在分流轨道3的底端以及轨道槽5的内部共同对称安装有两组分流机构13。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夹板7均贯穿下料轨道4的侧壁,且延伸至轨道槽5的内部,每个夹板7进入轨道槽5的端面均为四分之一圆形结构,处在同一道轨道槽5内部的两个夹板7,共同拼接成一个半圆形的夹持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轨道支架2与每组滑座8之间均通过滑轨9形成滑动连接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正反面检测导柱11的底端与气缸连接座10之间通过压缩弹簧12串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在下料轨道4的内部且对应每道轨道槽5中两个夹板7之间的位置开设有一个通孔,两根正反面检测导柱11的顶端均通过通孔,进入轨道槽5的内部。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分流机构13包括固定安装在分流轨道3底端的分流驱动气缸131以及转动连接在轨道槽5内部的分流挡块133,分流驱动气缸13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气缸衔接块135,气缸衔接块135的顶端转动连接联动块134的一端,联动块13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根联动柱132,联动柱132的顶端贯穿分流轨道3的内部,延伸至轨道槽5的内部,并与分流挡块13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使用时,待检测的多个马达壳体进入下料轨道4所开设的轨道槽5中,并顺着该轨道槽5挨个下移,当其中一个马达壳体移动至两个夹板7之间时,每个夹板7所对应的马达壳夹持气缸6伸长,带动每个夹板7伸至该轨道槽5种,对该马达壳体进行夹持处理;
随后,导柱推送气缸15伸长,在滑轨9的作用下,推动滑座8上移,进而带动正反面检测导柱11朝着通孔的内部移动,并借助通孔移动至下料轨道4所开设的轨道槽5中,若此时被夹持固定的马达壳体的状态是封闭面在上,敞口面在下,那么正反面检测导柱11会直接进入该马达壳体的内部,同理,若此时被夹持固定的马达壳体的状态是封闭面在下,敞口面在上,那么正反面检测导柱11就无法进入该马达壳体的内部,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压缩弹簧12会被压缩,再利用传感器(图中未示出),进行监测,即可得知检测结果;
检测符合要求的马达壳体,在顺着分流轨道3所开设的轨道槽5移动时,不会被分流机构13阻挡,直接从该轨道槽5的出口排出,同理,检测不符合要求的马达壳体,则会被分流机构13阻挡,并进入废料输送管14中,输送至其他收集区域内。
另外,分流机构13在工作时,通过控制分流驱动气缸131的伸缩,带动联动块134、联动柱132以及分流挡块133整体朝着同一方向的旋转,即可实现分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马达壳正反面下料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轨道支架(1)以及和第一轨道支架(1)固定安装在一起的第二轨道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道支架(2)整体呈倾斜状,在所述第一轨道支架(1)和第二轨道支架(2)的顶端分别对应固定安装有分流轨道(3)和下料轨道(4),所述下料轨道(4)的出料口和分流轨道(3)的进料口衔接在一起,在所述分流轨道(3)和下料轨道(4)的内部均开设有两道轨道槽(5);
在所述下料轨道(4)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马达壳夹持气缸(6),每个所述马达壳夹持气缸(6)的伸缩端均固定安装有夹板(7),在所述第二轨道支架(2)的顶端且位于下料轨道(4)下方的位置滑动连接有两组整体呈“L”字形结构的滑座(8),每组所述滑座(8)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一块气缸连接座(10),且在每组滑座(8)顶端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一根正反面检测导柱(11),每块所述气缸连接座(10)的底端均与固定安装在第二轨道支架(2)上的导柱推送气缸(15)的伸缩端串接在一起;
在所述分流轨道(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根废料输送管(14),所述废料输送管(14)的进料口与轨道槽(5)连通在一起,在所述分流轨道(3)的底端以及轨道槽(5)的内部共同对称安装有两组分流机构(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达壳正反面下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夹板(7)均贯穿下料轨道(4)的侧壁,且延伸至轨道槽(5)的内部,每个所述夹板(7)进入轨道槽(5)的端面均为四分之一圆形结构,处在同一道轨道槽(5)内部的两个夹板(7),共同拼接成一个半圆形的夹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达壳正反面下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道支架(2)与每组所述滑座(8)之间均通过滑轨(9)形成滑动连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达壳正反面下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面检测导柱(11)的底端与气缸连接座(10)之间通过压缩弹簧(12)串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达壳正反面下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料轨道(4)的内部且对应每道轨道槽(5)中两个夹板(7)之间的位置开设有一个通孔,两根所述正反面检测导柱(11)的顶端均通过所述通孔,进入轨道槽(5)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达壳正反面下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机构(13)包括固定安装在分流轨道(3)底端的分流驱动气缸(131)以及转动连接在轨道槽(5)内部的分流挡块(133),所述分流驱动气缸(13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气缸衔接块(135),所述气缸衔接块(135)的顶端转动连接联动块(134)的一端,所述联动块(13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根联动柱(132),所述联动柱(132)的顶端贯穿分流轨道(3)的内部,延伸至轨道槽(5)的内部,并与分流挡块(13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CN202120117926.4U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马达壳正反面下料检测装置 Active CN2142980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17926.4U CN214298039U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马达壳正反面下料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17926.4U CN214298039U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马达壳正反面下料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98039U true CN214298039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25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17926.4U Active CN214298039U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马达壳正反面下料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9803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0437A (zh) * 2022-06-13 2022-09-20 孙佳辉 工业机器人辅助智能化柔性制造生产线
CN116835280A (zh) * 2023-06-29 2023-10-03 先之科半导体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二极管自动上料结构
CN116835280B (zh) * 2023-06-29 2024-05-31 先之科半导体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二极管自动上料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0437A (zh) * 2022-06-13 2022-09-20 孙佳辉 工业机器人辅助智能化柔性制造生产线
CN115070437B (zh) * 2022-06-13 2023-12-22 广州芯扩科技有限公司 工业机器人辅助智能化柔性制造生产线
CN116835280A (zh) * 2023-06-29 2023-10-03 先之科半导体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二极管自动上料结构
CN116835280B (zh) * 2023-06-29 2024-05-31 先之科半导体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二极管自动上料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98150B (zh) 自动螺栓紧固装置
CN214298039U (zh) 一种马达壳正反面下料检测装置
CN109585901B (zh) 电芯模组四工位自动预装装置
CN204508143U (zh) 多道输送装置、合道输送装置
CN205519336U (zh) 一种改进型自动取料摆料装置
CN208086717U (zh) 座便器湿坯自动翻转系统
CN216888852U (zh) 双层循环皮带线
CN207772277U (zh) 一种电源生产线上高效率的注塑机
CN214186736U (zh) 一种磁钢半自动装载设备
CN115555825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枪的连续自动装配生产线
CN212461756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生产的封口装置
CN211488551U (zh) 一种简捷式建筑施工用筛沙装置
CN113336015A (zh) 一种带有线缆缓冲机构的排缆装置
CN113525741A (zh) 一种高效pvc发泡板原料称重装置
CN210706980U (zh) 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的换电站
CN208240811U (zh) 电池贴片机的电池旋转装置
CN208021843U (zh) 一种垂直收料装置
CN207982719U (zh) 自动化端子插卡并检测的插针系统
CN216763323U (zh) 一种光伏组件层压机传输料台
CN219368656U (zh) 一种锂电池模组入箱尺寸检测装置
CN219116489U (zh) 一种样桶换向输送装置
CN111408547A (zh) 一种煤矿用选煤分流装置
CN217349929U (zh) 一种用于振动放矿机的防漏料装置
CN213169857U (zh) 水泥加工用除尘提升机
CN109733869A (zh) 一种方形铝壳自动除尘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