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95607U - 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95607U
CN214295607U CN202022413905.5U CN202022413905U CN214295607U CN 214295607 U CN214295607 U CN 214295607U CN 202022413905 U CN202022413905 U CN 202022413905U CN 214295607 U CN214295607 U CN 2142956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ar
charging
solar charging
charging device
electric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1390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帆
吴阳
杨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Beny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Weilaid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Weilaid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Weilaid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1390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956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956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956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所述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具有空腔的底座(1)、蓄电池(2)、电动汽车充电柜(3)、冷却管(4)、若干支撑杆(5)、太阳能充电装置(6)、进水管(7)、出水管(8)、风力发电机组(9)、温度传感器和PLC控制器,所述太阳能充电装置(6)包括第一太阳能充电单元(61)和第二太阳能充电单元(6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能够通过太阳能充电装置所吸收的太阳能转换成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也能够通过风力发电机组所转换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从而供电动汽车充电柜进行使用,充分利用了太阳能,节约了能源。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随着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发展,只要光照充足的地方都可以安装,节能环保,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电动汽车利用电动汽车充电柜进行充电。
电动汽车充电柜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电动汽车充电柜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车充电,电动汽车充电柜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电动汽车充电柜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电动汽车充电柜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但是,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柜结构简单,功能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所述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具有空腔的底座、蓄电池、电动汽车充电柜、冷却管、若干支撑杆、太阳能充电装置、进水管、出水管、风力发电机组、温度传感器和PLC控制器,所述太阳能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太阳能充电单元和第二太阳能充电单元,其中,
所述蓄电池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空腔中,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柜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冷却管呈螺旋环绕方式固定安装在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柜的内壁上,所述冷却管的进水端连接所述进水管,所述冷却管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出水管,所有所述支撑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柜上,所述太阳能充电装置固定设置在所有所述支撑杆上方,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设置在所述太阳能充电装置上方,且所述太阳能充电装置和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均连接到所述蓄电池的充电端,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PLC控制器均安装在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柜内,且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至所述PLC控制器;
所述第一太阳能充电单元和所述第二太阳能充电单元通过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柜上方,所述第一太阳能充电单元和所述第二太阳能充电单元均为板状,所述第一太阳能充电单元的第一边和所述第二太阳能充电单元的第一边呈预设角度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太阳能充电单元和所述第二太阳能充电单元均包括槽体、具有若干通孔的挡板、若干太阳能光伏板、两个驱动机构、太阳能检测仪、遮板、两个滑块和两个导轨,其中,
所述挡板垂直安装在所述槽体内,将所述槽体分割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有所述太阳能光伏板通过连接杆依次连接,位于两端的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的下表面分别安装有滑块,两个所述导轨对应安装在所述槽体内,两个所述驱动机构对应安装在所述第二空间内,且两个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位于两端的所述太阳能光伏板连接,所述遮板安装在所述第二空间上方,所述太阳能检测仪安装在所述槽体外壁上,且所述太阳能检测仪、两个所述驱动机构均连接至所述PLC控制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角度的范围为45度-60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间的下方设置有若干排水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备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能够通过太阳能充电装置所吸收的太阳能转换成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也能够通过风力发电机组所转换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从而供电动汽车充电柜进行使用,充分利用了太阳能,节约了能源。
2.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充电装置的第一太阳能充电单元和所述第二太阳能充电单元呈V形设置在电动汽车充电柜上方,由此太阳能充电装置不仅可以吸收太阳能,还可以遮挡雨水,避免雨水进入到电动汽车充电柜内部。
3.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光伏板可以通过驱动机构进行移动,在太阳能检测仪检测到太阳能时,便可以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太阳能光伏板移动至第一空间,从而可以吸收太阳能,当太阳能检测仪检测不到太阳能时,便可以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太阳能光伏板移动至第二空间,由于在第二空间上方设置了遮板,由此可以避免风雨落至太阳能光伏板上损坏太阳能光伏板,由此提高了太阳能光伏板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较大时,可以通过向冷却管4注入冷却水,以对电动汽车充电柜内部进行降温,以免温度过大影响电动汽车充电柜的使用和寿命。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方面和特征变得明显。但是应当知道,该附图仅仅为解释的目的设计,而不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这是因为其应当参考附加的权利要求。还应当知道,除非另外指出,不必要依比例绘制附图,它们仅仅力图概念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和流程。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充电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充电单元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太阳能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该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具有空腔的底座1、蓄电池2、电动汽车充电柜3、冷却管4、若干支撑杆5、太阳能充电装置6、进水管7、出水管8、风力发电机组9、温度传感器和PLC控制器,太阳能充电装置6包括第一太阳能充电单元61和第二太阳能充电单元62,其中:
蓄电池2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空腔中,电动汽车充电柜3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冷却管4呈螺旋环绕方式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充电柜3的内壁上,冷却管4的进水端连接进水管7,冷却管4的进水端连接出水管8,所有支撑杆5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充电柜3上,太阳能充电装置6固定设置在所有支撑杆5上方,风力发电机组9设置在太阳能充电装置6上方,且太阳能充电装置6和风力发电机组9均连接到蓄电池2的充电端,温度传感器和PLC控制器均安装在电动汽车充电柜3内,且温度传感器连接至所述PLC控制器;
第一太阳能充电单元61和第二太阳能充电单元62通过支撑杆5设置在电动汽车充电柜3上方,第一太阳能充电单元61和第二太阳能充电单元62均为板状,第一太阳能充电单元61的第一边和第二太阳能充电单元62的第一边呈预设角度相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太阳能充电单元61和第二太阳能充电单元62均包括槽体63、具有若干通孔的挡板64、若干太阳能光伏板65、两个驱动机构66、太阳能检测仪67、遮板、两个滑块和两个导轨,其中:
挡板64垂直安装在槽体63内,将槽体63分割成第一空间68和第二空间69,所有太阳能光伏板65通过连接杆依次连接,位于两端的太阳能光伏板65的下表面分别安装有滑块,两个导轨对应安装在槽体63内,两个驱动机构66对应安装在第二空间69内,且两个驱动机构66分别与位于两端的太阳能光伏板65连接,遮板安装在第二空间69上方,太阳能检测仪67安装在槽体63外壁上,且太阳能检测仪67、两个驱动机构66均连接至PLC控制器。
具体地,底座1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地面上,且该底座1具有空腔,蓄电池2放置在该底座1的空腔内,从而可以防止风雨损坏蓄电池2,同时可以将电动汽车充电柜3放置在底座1上,由此可以节约空间。
本实施例的电动汽车充电柜3可以为任意的用于给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柜,其通过充电枪与电动汽车进行充电,该电动汽车充电柜3的电量可以由蓄电池2提供,也可以由电网提供,当蓄电池2电量用完时,接入电网用电,从而满足充电需求。
本实施例在电动汽车充电柜3的上方设置了一太阳能充电装置6,该太阳能充电装置6由第一太阳能充电单元61和第二太阳能充电单元62组成,且第一太阳能充电单元61和第二太阳能充电单元62呈预设角度设置,由此舍得第一太阳能充电单元61和第二太阳能充电单元62呈V形设置在电动汽车充电柜3的上方,这样可以遮挡风雨,以免风雨进入到电动汽车充电柜3内部,对其造成损坏。
优选地,预设角度θ的范围为45度-60度。
本实施例的第一太阳能充电单元61和第二太阳能充电单元62均包括槽体63、具有若干通孔的挡板64、若干太阳能光伏板65、两个驱动机构66、太阳能检测仪67、遮板、两个滑块和两个导轨,挡板64竖直设置在槽体63的凹槽内,由此将槽体63分成了第一空间68和第二空间69,其中第一空间68位于远离第一太阳能充电单元61的第一边的一端,在第二空间69上方设置有一遮板,通过遮板将第二空间69上方完全遮挡,而所有太阳能光伏板65之间依次通过连接杆连接,由此所有太阳能光伏板65可以一起移动,本实施例通过在位于两端的太阳能光伏板65下表面安装滑块、在第二空间69内的对应位置安装轨道的方式,使得所有太阳能光伏板65可以沿轨道进行移动,而位于两端的太阳能光伏板65均连接有驱动机构66,由此便可以通过驱动机构66驱动所有太阳能光伏板65沿轨道进行移动,且挡板64上设置有数量与太阳能光伏板65的数量相同的通孔,且通孔的大小与太阳能光伏板65的大小相匹配,由此可以使得太阳能光伏板65从第一空间68移动至第二空间69或者由第二空间69移动至第一空间68。
本实施例在槽体63外壁上还安装有太阳能检测仪67,且该太阳能检测仪67连接至PLC控制器,因此当太阳能检测仪67检测到太阳能时,便可以通过驱动机构66驱动太阳能光伏板移动至第一空间68,从而可以吸收太阳能,当太阳能检测仪67检测不到太阳能时,便可以通过驱动机构66驱动太阳能光伏板65移动至第二空间69,由于在第二空间69上方设置了遮板,由此可以避免风雨落至太阳能光伏板65上损坏太阳能光伏板65,由此提高了太阳能光伏板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驱动机构66为气缸。
进一步地,第一空间68的下方设置有若干排水孔,由此当雨水落入第一空间68中时,可以通过排水孔将雨水排出。
本实施例还在太阳能充电装置6的上方设置了一风力发电机组9,风力发电机组9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2中,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向蓄电池2内充电的效率,缩短充电时间,更能节约能源,更环保。
优选地,风力发电机组9的型号为S-52-600kW风力发电机。
本实施例还在电动汽车充电柜3的内壁上设置有冷却管4,冷却管4通过进水管7连接供水装置,该供水装置连接PLC控制器,同时安装在电动汽车充电柜3内的温度传感器也连接至PLC控制器,因此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电动汽车充电柜3内的温度大于设定值时,便通过PLC控制器控制供水装置向冷却管4中注入冷却水,以使电动汽车充电柜3内温度降至设定值之下,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小于设定值时,便通过PLC控制器控制供水装置停止向冷却管4注水,同时冷却管4的出水端还连接出水管,出水管可以连通至冷却水回收装置,从而使得该冷却水可以循环使用,避免浪费。
优选地,冷却管4为不锈钢管。
优选地,PLC控制器的型号为CPU222CN。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能够通过太阳能充电装置所吸收的太阳能转换成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也能够通过风力发电机组所转换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从而供电动汽车充电柜进行使用,充分利用了太阳能,节约了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充电装置的第一太阳能充电单元和所述第二太阳能充电单元呈V形设置在电动汽车充电柜上方,由此太阳能充电装置不仅可以吸收太阳能,还可以遮挡雨水,避免雨水进入到电动汽车充电柜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光伏板可以通过驱动机构进行移动,在太阳能检测仪检测到太阳能时,便可以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太阳能光伏板移动至第一空间,从而可以吸收太阳能,当太阳能检测仪检测不到太阳能时,便可以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太阳能光伏板移动至第二空间,由于在第二空间上方设置了遮板,由此可以避免风雨落至太阳能光伏板上损坏太阳能光伏板,由此提高了太阳能光伏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较大时,可以通过向冷却管4注入冷却水,以对电动汽车充电柜内部进行降温,以免温度过大影响电动汽车充电柜的使用和寿命。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装置或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具有空腔的底座(1)、蓄电池(2)、电动汽车充电柜(3)、冷却管(4)、若干支撑杆(5)、太阳能充电装置(6)、进水管(7)、出水管(8)、风力发电机组(9)、温度传感器和PLC控制器,所述太阳能充电装置(6)包括第一太阳能充电单元(61)和第二太阳能充电单元(62),其中,
所述蓄电池(2)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空腔中,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柜(3)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冷却管(4)呈螺旋环绕方式固定安装在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柜(3)的内壁上,所述冷却管(4)的进水端连接所述进水管(7),所述冷却管(4)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出水管(8),所有所述支撑杆(5)固定安装在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柜(3)上,所述太阳能充电装置(6)固定设置在所有所述支撑杆(5)上方,所述风力发电机组(9)设置在所述太阳能充电装置(6)上方,且所述太阳能充电装置(6)和所述风力发电机组(9)均连接到所述蓄电池(2)的充电端,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PLC控制器均安装在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柜(3)内,且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至所述PLC控制器;
所述第一太阳能充电单元(61)和所述第二太阳能充电单元(62)通过所述支撑杆(5)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柜(3)上方,所述第一太阳能充电单元(61)和所述第二太阳能充电单元(62)均为板状,所述第一太阳能充电单元(61)的第一边和所述第二太阳能充电单元(62)的第一边呈预设角度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太阳能充电单元(61)和所述第二太阳能充电单元(62)均包括槽体(63)、具有若干通孔的挡板(64)、若干太阳能光伏板(65)、两个驱动机构(66)、太阳能检测仪(67)、遮板、两个滑块和两个导轨,其中,
所述挡板(64)垂直安装在所述槽体(63)内,将所述槽体(63)分割成第一空间(68)和第二空间(69),所有所述太阳能光伏板(65)通过连接杆依次连接,位于两端的所述太阳能光伏板(65)的下表面分别安装有滑块,两个所述导轨对应安装在所述槽体(63)内,两个所述驱动机构(66)对应安装在所述第二空间(69)内,且两个所述驱动机构(66)分别与位于两端的所述太阳能光伏板(65)连接,所述遮板安装在所述第二空间(69)上方,所述太阳能检测仪(67)安装在所述槽体(63)外壁上,且所述太阳能检测仪(67)、两个所述驱动机构(66)均连接至所述PLC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6)为气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角度的范围为45度-60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间(68)的下方设置有若干排水孔。
CN202022413905.5U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Active CN2142956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13905.5U CN214295607U (zh)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13905.5U CN214295607U (zh)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95607U true CN214295607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39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13905.5U Active CN214295607U (zh)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956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25981U (zh) 一种防水散热的埋地式充电桩
CN108891267A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汽车充电桩
CN204304872U (zh) 一种加油站的发电系统
CN205573659U (zh) 一种可伸缩电动汽车充电桩
CN110154807A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太阳能充电桩
CN214295607U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CN219904764U (zh) 一种城市河道无人机自动巡检系统
CN211663085U (zh) 一种移动式耐腐蚀多功能充电桩
CN21593480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用的光伏设备
CN112440785A (zh) 一种新型的电动汽车充电站
CN108843068A (zh) 一种节能型充电车桩及其控制系统
CN205805064U (zh) 太阳能光伏智能车库
CN215068636U (zh) 一种智慧城市构建用信号灯装置
CN215441575U (zh) 一种自带清洁功能的市政工程用弯道转角镜
CN206498242U (zh) 一种景观雨棚以及移动充电系统
CN205768753U (zh) 一种城市用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11567708U (zh) 一种一桩两充式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05123352U (zh) 一种具有两个充电接口的升降式交流充电桩
CN211223092U (zh) 一种使用安全性能强的充电桩
CN108032751A (zh) 路灯综合一体式太阳能智能充电桩
CN206465795U (zh) 一种防盐雾汽车新能源充电桩
CN207251517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光储充电系统
CN201589447U (zh) 折叠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08085502U (zh) 一种具有手柄防护功能的新能源充电桩
CN207747774U (zh) 一种户外用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31

Address after: Floor 3-4, Building 20, Fengdong Chuangzhi Yungu, No. 1212 Tianzhang Third Road, West Section of Fengye Avenue, Fengdong New City,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710086

Patentee after: XI'AN BENY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00 No. 0065, Xidian stone Zhongchuang space, 10th floor, Haigui building, Chuangye coffee block, No. 18, Gaoxin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Xi'an, Shaanxi

Patentee before: Xi'an weilaid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