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95435U - 一种用于新能源客车的尾部拖钩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新能源客车的尾部拖钩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95435U
CN214295435U CN202022808180.XU CN202022808180U CN214295435U CN 214295435 U CN214295435 U CN 214295435U CN 202022808180 U CN202022808180 U CN 202022808180U CN 214295435 U CN214295435 U CN 2142954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sleeve
energy passenger
passenger car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0818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千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Junshi Automobile Mainten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Junshi Automobile Mainten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Junshi Automobile Mainten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Junshi Automobile Mainten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0818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954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954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954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客车的尾部拖钩结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板内部设置有第一牵拉组件和第二牵拉组件,所述第二牵拉组件设置于第一牵拉组件两侧,所述第一牵拉组件和第二牵拉组件均包括滚筒、连接轴和套筒,所述滚筒滑动连接与连接板内部,所述滚筒设置于连接轴两端并与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套筒设置于连接轴外侧并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套筒外侧固定连接有挂钩。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动丝杆带动两个第二牵拉组件相互远离使得整车的受力面积增大,从而可以避免拉力多大造成车体变形,此结构在不影响拖车的情况下对车体进行良好的保护,在实际使用时,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新能源客车的尾部拖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钩结构,具体为一种用于新能源客车的尾部拖钩结构,属于客车脱钩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用拖钩主要安全在普通的家用车辆上面以及自行式房车上面。安装拖车钩,可以牵引小拖车、拖挂式房车,当然还可以搭配安装一些后式自行车架、行李箱等,增加了车辆的载物空间。
但是传统的用于客车的脱钩结构一般都是单个挂钩进行使用,当牵引力较大时,车体受到的牵引力较为集中,随着牵引力的不断增加,使得车体存在变形的可能,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安全性能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客车的尾部拖钩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随着牵引力的不断增加,使得车体存在变形的可能,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安全性能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新能源客车的尾部拖钩结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板内部设置有第一牵拉组件和第二牵拉组件,所述第二牵拉组件设置于第一牵拉组件两侧;
所述第一牵拉组件和第二牵拉组件均包括滚筒、连接轴和套筒,所述滚筒滑动连接与连接板内部,所述滚筒设置于连接轴两端并与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套筒设置于连接轴外侧并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套筒外侧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连接板内部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贯穿连接轴和套筒,所述连接轴和套筒均与丝杆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远离连接块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截面形状设置为T形。
优选地,所述滚筒通过滑槽与连接板滚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滑槽内部设置有支柱,所述支柱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柱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优选地,所述第一牵拉组件与连接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牵拉组件与连接板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丝杆一端贯穿连接板并延伸至连接板外侧,所述丝杆延伸至连接板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把。
优选地,所述丝杆两端和中间部位均设置为光杆,所述丝杆两端均与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牵拉组件内部的套筒和连接轴均与丝杆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位于第一牵拉组件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丝杆可以带动两个第二牵拉组件相对运动。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远离连接块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通过螺栓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用于新能源客车的尾部拖钩结构通过握把带动丝杆转动,可以带动两个第二牵拉组件可以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当需要较大的牵引力时,可以转动丝杆带动两个第二牵拉组件相互远离使得整车的受力面积增大,从而可以避免拉力多大造成车体变形,通过此结构根据现场实际需要牵引力的大小来具体调节第一牵拉组件和第二牵拉组件之间的距离,从而在不影响拖车的情况下对车体进行良好的保护,在实际使用时,实用性强。
2、该用于新能源客车的尾部拖钩结构而通过在连接轴两端设置有滚筒,有利于其在连接板上的滑槽内部滑动,从而便于带动连接轴和套筒滑动,进而调节了各个挂钩之间的距离,此结构可以方便快速地调节第一牵拉组件和第二牵拉组件的距离,在实际操作时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滚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中:1、连接板;2、连接块;3、第一牵拉组件;4、第二牵拉组件;5、滚筒;6、连接轴;7、套筒;8、挂钩;9、丝杆;10、支柱;11、握把;12、挡板;13、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用于新能源客车的尾部拖钩结构,包括连接板1,连接板1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连接板1内部设置有第一牵拉组件3和第二牵拉组件4,第二牵拉组件4设置于第一牵拉组件3两侧;
第一牵拉组件3和第二牵拉组件4均包括滚筒5、连接轴6和套筒7,滚筒5滑动连接与连接板1内部,滚筒5设置于连接轴6两端并与连接轴6转动连接,套筒7设置于连接轴6外侧并连接轴6转动连接,套筒7外侧固定连接有挂钩8,连接板1内部设置有丝杆9,丝杆9贯穿连接轴6和套筒7,连接轴6和套筒7均与丝杆9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连接板1远离连接块2一侧设置有滑槽13,滑槽13的截面形状设置为T形,通过连接块2可以件连接板1固定在汽车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滚筒5通过滑槽13与连接板1滚动连接,滑槽13有利于第一牵拉组件3和第二牵拉组件4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滑槽13内部设置有支柱10,支柱10与连接板1固定连接,支柱10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支柱10有利于提高连接板1的结构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一牵拉组件3与连接板1滑动连接,第二牵拉组件4与连接板1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丝杆9一端贯穿连接板1并延伸至连接板1外侧,丝杆9延伸至连接板1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把11,握把11有利于带动丝杆9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丝杆9两端和中间部位均设置为光杆,丝杆9两端均与连接板1转动连接,第一牵拉组件3内部的套筒7和连接轴6均与丝杆9转动连接,丝杆9位于第一牵拉组件3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丝杆9可以带动两个第二牵拉组件4相对运动,过此结构根据现场实际需要牵引力的大小来具体调节第一牵拉组件3和第二牵拉组件4之间的距离,从而在不影响拖车的情况下对车体进行良好的保护,在实际使用时,实用性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连接板1远离连接块2一侧设置有挡板12,挡板12通过螺栓与连接板1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连接块2可以件连接板1固定在汽车底部,当需要拖车时,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具体调节第二牵拉组件4到第一牵拉组件3的距离,当拖车所需要的力较大时,可以通过握把11带动丝杆9转动,而丝杆9位于第一牵拉组件3两侧的螺纹相反,使得丝杆9转动可以带动两个第二牵拉组件4可以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这里因为需要较大的牵引力,因此可以转动丝杆9带动两个第二牵拉组件4相互远离,此时第二牵拉组件4与第一牵拉组件3的距离增大,使得整车的受力面积增大,从而可以避免拉力多大造成车体变形,当需要的牵引力较小时,可以转动丝杆9带动第二牵拉组件4相互靠近,此时牵引力较为集中,可以更加省力地将车辆拖动,通过此结构根据现场实际需要牵引力的大小来具体调节第一牵拉组件3和第二牵拉组件4之间的距离,从而在不影响拖车的情况下对车体进行良好的保护,在实际使用时,实用性强;
而通过在连接轴6两端设置有滚筒5,有利于其在连接板1上的滑槽13内部滑动,从而便于带动连接轴6和套筒7滑动,进而调节了各个挂钩8之间的距离,此结构可以方便快速地调节第一牵拉组件3和第二牵拉组件4的距离,在实际操作时更加便捷。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该用于新能源客车的尾部拖钩结构通过握把11带动丝杆9转动,可以带动两个第二牵拉组件4可以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当需要较大的牵引力时,可以转动丝杆9带动两个第二牵拉组件4相互远离使得整车的受力面积增大,从而可以避免拉力多大造成车体变形,通过此结构根据现场实际需要牵引力的大小来具体调节第一牵拉组件3和第二牵拉组件4之间的距离,从而在不影响拖车的情况下对车体进行良好的保护,在实际使用时,实用性强。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用于新能源客车的尾部拖钩结构,包括连接板(1),所述连接板(1)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内部设置有第一牵拉组件(3)和第二牵拉组件(4),所述第二牵拉组件(4)设置于第一牵拉组件(3)两侧;
所述第一牵拉组件(3)和第二牵拉组件(4)均包括滚筒(5)、连接轴(6)和套筒(7),所述滚筒(5)滑动连接与连接板(1)内部,所述滚筒(5)设置于连接轴(6)两端并与连接轴(6)转动连接,所述套筒(7)设置于连接轴(6)外侧并连接轴(6)转动连接,所述套筒(7)外侧固定连接有挂钩(8),所述连接板(1)内部设置有丝杆(9),所述丝杆(9)贯穿连接轴(6)和套筒(7),所述连接轴(6)和套筒(7)均与丝杆(9)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客车的尾部拖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远离连接块(2)一侧设置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的截面形状设置为T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客车的尾部拖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5)通过滑槽(13)与连接板(1)滚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客车的尾部拖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3)内部设置有支柱(10),所述支柱(10)与连接板(1)固定连接,所述支柱(10)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客车的尾部拖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拉组件(3)与连接板(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牵拉组件(4)与连接板(1)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客车的尾部拖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9)一端贯穿连接板(1)并延伸至连接板(1)外侧,所述丝杆(9)延伸至连接板(1)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把(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客车的尾部拖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9)两端和中间部位均设置为光杆,所述丝杆(9)两端均与连接板(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牵拉组件(3)内部的套筒(7)和连接轴(6)均与丝杆(9)转动连接,所述丝杆(9)位于第一牵拉组件(3)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丝杆(9)可以带动两个第二牵拉组件(4)相对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客车的尾部拖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远离连接块(2)一侧设置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通过螺栓与连接板(1)固定连接。
CN202022808180.XU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用于新能源客车的尾部拖钩结构 Active CN2142954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08180.XU CN214295435U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用于新能源客车的尾部拖钩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08180.XU CN214295435U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用于新能源客车的尾部拖钩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95435U true CN214295435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44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08180.XU Active CN214295435U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用于新能源客车的尾部拖钩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954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295435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客车的尾部拖钩结构
CN111717225A (zh) 一种单轨吊车销齿驱动装置及混合驱动单轨吊
CN101020452A (zh) 新型汽车紧急制动装置
CN204342282U (zh) 用于架桥机的多功能纵移驱动装置
CN108177490A (zh) 一种自动化重型卡车牵引座
CN219172114U (zh) 一种道路救援牵引装置
CN104512802B (zh) 用于架桥机的多功能纵移驱动装置
CN201009867Y (zh) 汽车紧急制动装置
CN211308159U (zh) 一种后拖钩安装支架
CN207826459U (zh) 一种智能电动车扭力支撑结构
CN2913106Y (zh) 便携式机动车辆自救牵引器
CN109131579B (zh) 全架式双牵引拖拉机结构
CN208731082U (zh) 连续管油田作业半挂运输车
CN219056426U (zh) 电网取电式多挂物流车
CN21041611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紧固型汽车拖车钩
CN215792995U (zh) 一种便于折叠的半挂车车桥
CN201516843U (zh) 不陷车装置
CN216734035U (zh) 一种六轮万向吊挂式道路清碍救援拖挂
CN214886992U (zh) 一种双向推拉式高效节能抽油机
CN216423985U (zh) 一种串联车辆牵引杆
CN213140734U (zh) 一种皮带机皮带回收用卷带装置
CN216268516U (zh) 一种大型防疫方舱车移动拖拽机构
CN211543166U (zh) 一种匹配重卡前接梁的可拆卸双前牵引钩
CN216336329U (zh) 一种无极绳连续牵引车
CN216686043U (zh) 一种提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