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94808U - 一种高柔软度的双层纺粘无纺布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柔软度的双层纺粘无纺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94808U
CN214294808U CN202023147802.5U CN202023147802U CN214294808U CN 214294808 U CN214294808 U CN 214294808U CN 202023147802 U CN202023147802 U CN 202023147802U CN 214294808 U CN214294808 U CN 214294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ouble
woven fabric
woven
flame retard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4780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红
甄方稳
杜月
李帅宁
陈志远
杨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Shuren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Shure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Shuren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Shure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4780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94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94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948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emical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Filter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柔软度的双层纺粘无纺布,包括布料本体,所述布料本体包括内基层、贴身层、阻燃层和外防护层,内基层的内部包覆贴身层,内基层的外部包覆阻燃层,阻燃层的外侧包覆有外防护层。本实用新型高柔软度的双层纺粘无纺布,具有在不影响透气度的同时,将阻燃效果发挥到最大程度,细微导电材料采用高压微喷,根据产品功率要求,调整材料喷射量,喷射到一层或多层纤维上,使纤维相互缠结在一起,材料结合强度高、抗拉性好、不易变型等优点,面料性能稳定,抗拉系数增加,强度高、保温性能好,有效增加抗静电效果,竹炭纤维层在增加透气性的同时,可吸附杂质和有害物质,有效过滤有害气体,增加使用的安全性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高柔软度的双层纺粘无纺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粘无纺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柔软度的双层纺粘无纺布。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pp材质)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没有经纬线,剪裁和缝纫都非常方便,而且质轻容易定型,深受手工爱好者的喜爱。因为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而现有的无纺布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使用者在使用的时候表面容易起毛,影响使用的舒适度,同时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存在安全隐患,且无纺布内部没有编制成型,导致韧性差,拉扯会导致变形,容易损坏,使用贴合性较差,可靠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柔软度的双层纺粘无纺布,具有在不影响透气度的同时,将阻燃效果发挥到最大程度,细微导电材料采用高压微喷,根据产品功率要求,调整材料喷射量,喷射到一层或多层纤维上,使纤维相互缠结在一起,材料结合强度高、抗拉性好、不易变型等优点,面料性能稳定,抗拉系数增加,强度高、保温性能好,有效增加抗静电效果,竹炭纤维层在增加透气性的同时,可吸附杂质和有害物质,有效过滤有害气体,增加使用的安全性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柔软度的双层纺粘无纺布,包括布料本体,所述布料本体包括内基层、贴身层、阻燃层和外防护层,内基层的内部包覆贴身层,内基层的外部包覆阻燃层,阻燃层的外侧包覆有外防护层;
所述贴身层包括防静电层、耐磨层、抗菌层和透气层,耐磨层下方连接抗菌层,抗菌层下方连接透气层,透气层的下方连接防静电层,
所述外防护层包括竹炭纤维层、网孔布层、纺粘无纺布层和斜织纺布层,竹炭纤维层的上方包覆有网孔布层,网孔布层的上方包覆有纺粘无纺布层,纺粘无纺布层的上方包覆斜织纺布层,所述阻燃层夹压固定在内基层和外防护层之间。
优选的,所述内基层由经丝和纬丝之间相互交错编织连接,经丝和纬丝与上方的阻燃层之间相互穿插编织,经丝和纬丝与下方的贴身层之间相互穿插编织。
优选的,所述防静电层内设置有斜型交叉的导电纤维丝,导电纤维之间上下交错编织。
优选的,所述网孔布层的上表面与纺粘无纺布层相接,网孔布层的下表面与竹炭纤维层的上表面相接。
优选的,所述防静电层面料上间隔平行喷射多股细微导电材料,细微导电材料包括纳米导电微粒浆液。
优选的,所述阻燃层由阻燃剂浸染后的纤维混纺纱线交错编织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高柔软度的双层纺粘无纺布,防静电层内设置有斜型交叉的导电纤维丝,导电纤维之间上下交错编织,防静电层面料上间隔平行喷射多股细微导电材料,细微导电材料包括纳米导电微粒浆液,阻燃层由阻燃剂浸染后的纤维混纺纱线交错编织制成,阻燃层提高了整个内基层的连接度,在不影响透气度的同时,将阻燃效果发挥到最大程度,细微导电材料采用高压微喷,根据产品功率要求,调整材料喷射量,喷射到一层或多层纤维上,使纤维相互缠结在一起,材料结合强度高、抗拉性好、不易变型等优点,面料性能稳定,抗拉系数增加,强度高、保温性能好,有效增加抗静电效果。
2、本实用新型高柔软度的双层纺粘无纺布,纺粘无纺布层的上方包覆斜织纺布层,阻燃层夹压固定在内基层和外防护层之间,网孔布层的上表面与纺粘无纺布层相接,网孔布层的下表面与竹炭纤维层的上表面相接,竹炭纤维层在增加透气性的同时,可吸附杂质和有害物质,有效过滤有害气体,增加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布料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基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贴身层结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防护层结构剖面图。
图中:1、布料本体;11、内基层;111、经丝;112、纬丝;12、贴身层;121、防静电层;122、耐磨层;123、抗菌层;124、透气层;13、阻燃层;14、外防护层;141、竹炭纤维层;142、网孔布层;143、纺粘无纺布层;144、斜织纺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一种高柔软度的双层纺粘无纺布,包括布料本体1,布料本体1包括内基层11、贴身层12、阻燃层13和外防护层14,内基层11的内部包覆贴身层12,内基层11的外部包覆阻燃层13,阻燃层13的外侧包覆有外防护层14,贴身层12包括防静电层121、耐磨层122、抗菌层123和透气层124,耐磨层122下方连接抗菌层123,抗菌层123下方连接透气层124,透气层124的下方连接防静电层121,内基层11由经丝111和纬丝112之间相互交错编织连接,经丝111和纬丝112与上方的阻燃层13之间相互穿插编织,经丝111和纬丝112与下方的贴身层12之间相互穿插编织,防静电层121内设置有斜型交叉的导电纤维丝,导电纤维之间上下交错编织,防静电层121面料上间隔平行喷射多股细微导电材料,细微导电材料包括纳米导电微粒浆液,阻燃层13由阻燃剂浸染后的纤维混纺纱线交错编织制成,阻燃层13提高了整个内基层11的连接度,在不影响透气度的同时,将阻燃效果发挥到最大程度,细微导电材料采用高压微喷,根据产品功率要求,调整材料喷射量,喷射到一层或多层纤维上,使纤维相互缠结在一起,材料结合强度高、抗拉性好、不易变型等优点,面料性能稳定,抗拉系数增加,强度高、保温性能好,有效增加抗静电效果。
请参阅图5,外防护层14包括竹炭纤维层141、网孔布层142、纺粘无纺布层143和斜织纺布层144,竹炭纤维层141的上方包覆有网孔布层142,网孔布层142的上方包覆有纺粘无纺布层143,纺粘无纺布层143的上方包覆斜织纺布层144,阻燃层13夹压固定在内基层11和外防护层14之间,网孔布层142的上表面与纺粘无纺布层143相接,网孔布层142的下表面与竹炭纤维层141的上表面相接,竹炭纤维层141在增加透气性的同时,可吸附杂质和有害物质,有效过滤有害气体,增加使用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高柔软度的双层纺粘无纺布,防静电层121内设置有斜型交叉的导电纤维丝,导电纤维之间上下交错编织,防静电层121面料上间隔平行喷射多股细微导电材料,细微导电材料包括纳米导电微粒浆液,阻燃层13由阻燃剂浸染后的纤维混纺纱线交错编织制成,阻燃层13提高了整个内基层11的连接度,在不影响透气度的同时,将阻燃效果发挥到最大程度,细微导电材料采用高压微喷,根据产品功率要求,调整材料喷射量,喷射到一层或多层纤维上,使纤维相互缠结在一起,材料结合强度高、抗拉性好、不易变型等优点,面料性能稳定,抗拉系数增加,强度高、保温性能好,有效增加抗静电效果,纺粘无纺布层143的上方包覆斜织纺布层144,阻燃层13夹压固定在内基层11和外防护层14之间,网孔布层142的上表面与纺粘无纺布层143相接,网孔布层142的下表面与竹炭纤维层141的上表面相接,竹炭纤维层141在增加透气性的同时,可吸附杂质和有害物质,有效过滤有害气体,增加使用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高柔软度的双层纺粘无纺布,包括布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本体(1)包括内基层(11)、贴身层(12)、阻燃层(13)和外防护层(14),内基层(11)的内部包覆贴身层(12),内基层(11)的外部包覆阻燃层(13),阻燃层(13)的外侧包覆有外防护层(14);所述贴身层(12)包括防静电层(121)、耐磨层(122)、抗菌层(123)和透气层(124),耐磨层(122)下方连接抗菌层(123),抗菌层(123)下方连接透气层(124),透气层(124)的下方连接防静电层(121);所述外防护层(14)包括竹炭纤维层(141)、网孔布层(142)、纺粘无纺布层(143)和斜织纺布层(144),竹炭纤维层(141)的上方包覆有网孔布层(142),网孔布层(142)的上方包覆有纺粘无纺布层(143),纺粘无纺布层(143)的上方包覆斜织纺布层(144),所述阻燃层(13)夹压固定在内基层(11)和外防护层(1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柔软度的双层纺粘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基层(11)由经丝(111)和纬丝(112)之间相互交错编织连接,经丝(111)和纬丝(112)与上方的阻燃层(13)之间相互穿插编织,经丝(111)和纬丝(112)与下方的贴身层(12)之间相互穿插编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柔软度的双层纺粘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层(121)内设置有斜型交叉的导电纤维丝,导电纤维之间上下交错编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柔软度的双层纺粘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布层(142)的上表面与纺粘无纺布层(143)相接,网孔布层(142)的下表面与竹炭纤维层(141)的上表面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柔软度的双层纺粘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层(13)由阻燃剂浸染后的纤维混纺纱线交错编织制成。
CN202023147802.5U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高柔软度的双层纺粘无纺布 Active CN214294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47802.5U CN214294808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高柔软度的双层纺粘无纺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47802.5U CN214294808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高柔软度的双层纺粘无纺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94808U true CN214294808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60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47802.5U Active CN214294808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高柔软度的双层纺粘无纺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948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252558C (en) Durable spunlaced fabric structures
US4656081A (en) Smooth nonwoven sheet
CN105992843B (zh) 提供体积的无纺织物
CN108754868B (zh) 保温絮片材料、其制备方法及保温制品
CN101313099A (zh) 用于非织造产品的切片成形带
JPH0151582B2 (zh)
CN205062373U (zh) 一种木浆复合无纺布
PL176467B1 (pl) Termoadhezyjne płótno usztywniające oraz sposób wytwarzania termoadhezyjnego płótna usztywniającego
WO2006078772A2 (en) Nonwoven insulative blanket
KR101781667B1 (ko) 원더 패브릭
US3870592A (en) Laminates containing outer plies of continuous filament webs
CN210341268U (zh) 一种新型水刺无纺布
US20010000585A1 (en) Durable, absorbent spunlaced fabric structures
CN1696375B (zh) 一种超微细结构仿真革基布材料
CN113026201A (zh) 一种复合纳米纤维水刺无纺布
CN214294808U (zh) 一种高柔软度的双层纺粘无纺布
CN201931651U (zh) 复合热熔吸水针刺无纺布
US20040255440A1 (en) Three-dimensionally imaged personal wipe
CN106835505B (zh) 基于聚四氟乙烯膜的水刺无纺布及其制备工艺
US8807175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weaving material from nonwoven
JP5894729B2 (ja) ニット生地用接着芯地の製造方法
US20150126090A1 (en) Enhanced performance materials for textil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CN205730602U (zh) 强度耐高温过滤布
CN2242785Y (zh) 多层保暖纺织材料
JPS5926561A (ja) 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