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93759U - 一种再生砂粉绿色混凝土加工用混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再生砂粉绿色混凝土加工用混料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293759U CN214293759U CN202023183413.8U CN202023183413U CN214293759U CN 214293759 U CN214293759 U CN 214293759U CN 202023183413 U CN202023183413 U CN 202023183413U CN 214293759 U CN214293759 U CN 2142937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xing box
- lower extreme
- driving gear
- mixing
- fixedly connec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Clay, And Manufacture Of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公开了一种再生砂粉绿色混凝土加工用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箱,所述混料箱的上端设置有混料机构,所述混料机构包括保护罩、电机、转轴、主动齿轮、支撑轴、固定轴承、从动齿轮、轴杆和搅拌盘,所述混料箱的上端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内部上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下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下端设置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下端混料箱的上端中心区域设置有固定轴承。本实用新型利用两组搅拌器装置对混料箱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可以提高搅拌速度且使混料更为均匀,对搅拌好的混凝浆进一步筛选过滤,大大提高了混凝浆的出产品质,更好的满足使用需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再生砂粉绿色混凝土加工用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绿色环保理念不断深入到施工企业,绿色、节能、环保施工成为了工程建设的主旋律,一些建筑群的框架结构混凝土用量很大,并且结构复杂。
当现场需要进行混凝土搅拌时,传统的现场施工方法通常利用人工在现场直接进行作业,如此则效率十分低下,且容易在搅拌的过程中产生外来杂质,影响混凝土后期的使用品质,所以急需要一种能够缓解上述问题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砂粉绿色混凝土加工用混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再生砂粉绿色混凝土加工用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箱,所述混料箱的上端设置有混料机构,所述混料机构包括保护罩、电机、转轴、主动齿轮、支撑轴、固定轴承、从动齿轮、轴杆和搅拌盘,所述混料箱的上端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内部上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下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下端设置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下端混料箱的上端中心区域设置有固定轴承,所述主动齿轮的一端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下端设置有轴杆,所述轴杆的下端混料箱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盘,所述混料箱的下端设置有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过滤筛、斜斗、控制阀和出料管,所述混料箱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混料箱的下端出料口的外侧边缘设置有过滤筛,所述过滤筛的下端边缘设置有斜斗,所述斜斗的下端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的下端设置有出料管。
优选的,所述保护罩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混料箱的上端中间区域,所述电机的上端与保护罩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上端与电机的下端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下端与主动齿轮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的上端与主动齿轮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承的下端与混料箱的上端中心区域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承的内表面与支撑轴的下端外表面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的一端与从动齿轮的一端啮齿连接,所述轴杆的上端与从动齿轮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轴杆贯穿混料箱的上端且贯穿面之间通过轴承定位转动连接,所述轴杆的下端在混料箱的内部与搅拌盘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轴杆和搅拌盘均设置有两组。
优选的,所述过滤筛固定安装在混料箱的下端出料口的外侧边缘,所述过滤筛的下端边缘与斜斗的上端边缘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阀的上端与斜斗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阀的下端与出料管的上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混料箱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混料箱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水管固定安装在混料箱的一端,所述进料管固定安装在混料箱的另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使用时,首先将砂粉、水等材料放置在混料箱的内部,之后启动电机,通过电机带动转轴和主动齿轮进行转动,在这个过程中支撑轴和固定轴承对主动齿轮起支撑作用,通过主动齿轮的转动,啮齿带动从动齿轮进行转动,当从动齿轮转动后轴杆随之转动,带动搅拌盘进行转动,对混料箱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此装置利用两组搅拌器装置对混料箱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可以提高搅拌速度且使混料更为均匀;当混料箱内部混凝浆搅拌结束后,搅拌好的混凝浆会通过过滤筛过滤流入斜斗的内部,其中大颗粒固体继续保留在混料箱的内部,之后打开控制阀可以使斜斗内部的混凝浆从出料管排出,此装置对搅拌好的混凝浆进一步筛选过滤,大大提高了混凝浆的出产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混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料箱;2、进水管;3、进料管;4、混料机构;5、出料机构;401、保护罩;402、电机;403、转轴;404、主动齿轮;405、支撑轴;406、固定轴承;407、从动齿轮;408、轴杆;409、搅拌盘;501、过滤筛;502、斜斗;503、控制阀;504、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的方位或位置的相对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再生砂粉绿色混凝土加工用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箱1,混料箱1的上端设置有混料机构4,混料机构4包括保护罩401、电机402、转轴403、主动齿轮404、支撑轴405、固定轴承406、从动齿轮407、轴杆408和搅拌盘409,混料箱1的上端设置有保护罩401,保护罩401的内部上端设置有电机402,电机402的下端设置有转轴403,转轴403的下端设置有主动齿轮404,主动齿轮404的下端设置有支撑轴405,支撑轴405的下端混料箱1的上端中心区域设置有固定轴承406,主动齿轮404的一端设置有从动齿轮407,从动齿轮407的下端设置有轴杆408,轴杆408的下端混料箱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盘409,混料箱1的下端设置有出料机构5,出料机构5包括过滤筛501、斜斗502、控制阀503和出料管504,混料箱1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混料箱1的下端出料口的外侧边缘设置有过滤筛501,过滤筛501的下端边缘设置有斜斗502,斜斗502的下端设置有控制阀503,控制阀503的下端设置有出料管504。
保护罩401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混料箱1的上端中间区域,电机402的上端与保护罩401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转轴403的上端与电机402的下端活动连接。
转轴403的下端与主动齿轮404的上端固定连接,支撑轴405的上端与主动齿轮404的下端固定连接,固定轴承406的下端与混料箱1的上端中心区域固定连接,固定轴承406的内表面与支撑轴405的下端外表面活动连接。
主动齿轮404的一端与从动齿轮407的一端啮齿连接,轴杆408的上端与从动齿轮407的下端固定连接,轴杆408贯穿混料箱1的上端且贯穿面之间通过轴承定位转动连接,轴杆408的下端在混料箱1的内部与搅拌盘409的上端固定连接,从动齿轮407、轴杆408和搅拌盘409均设置有两组;使用时,首先将砂粉、水等材料放置在混料箱1的内部,之后启动电机402,通过电机402带动转轴403和主动齿轮404进行转动,在这个过程中支撑轴405和固定轴承406对主动齿轮404起支撑作用,通过主动齿轮404的转动,啮齿带动从动齿轮407进行转动,当从动齿轮407转动后轴杆408随之转动,带动搅拌盘409进行转动,对混料箱1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此装置利用两组搅拌器装置对混料箱1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可以提高搅拌速度且使混料更为均匀。
过滤筛501固定安装在混料箱1的下端出料口的外侧边缘,过滤筛501的下端边缘与斜斗502的上端边缘固定连接,控制阀503的上端与斜斗502的下端固定连接,控制阀503的下端与出料管504的上端固定连接;当混料箱1内部混凝浆搅拌结束后,搅拌好的混凝浆会通过过滤筛501过滤流入斜斗502的内部,其中大颗粒固体继续保留在混料箱1的内部,之后打开控制阀503可以使斜斗502内部的混凝浆从出料管504排出,此装置对搅拌好的混凝浆进一步筛选过滤,大大提高了混凝浆的出产品质。
混料箱1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管2,混料箱1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料管3,进水管2固定安装在混料箱1的一端,进料管3固定安装在混料箱1的另一端;通过进水管2可以对混料箱1内部进行加水,通过进料管3可以对混料箱1的内部添加砂粉原料。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砂粉、水等材料放置在混料箱1的内部,之后启动电机(型号:SC400)402,通过电机402带动转轴403和主动齿轮404进行转动,在这个过程中支撑轴405和固定轴承406对主动齿轮404起支撑作用,通过主动齿轮404的转动,啮齿带动从动齿轮407进行转动,当从动齿轮407转动后轴杆408随之转动,带动搅拌盘409进行转动,对混料箱1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此装置利用两组搅拌器装置对混料箱1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可以提高搅拌速度且使混料更为均匀;当混料箱1内部混凝浆搅拌结束后,搅拌好的混凝浆会通过过滤筛501过滤流入斜斗502的内部,其中大颗粒固体继续保留在混料箱1的内部,之后打开控制阀503可以使斜斗502内部的混凝浆从出料管504排出,此装置对搅拌好的混凝浆进一步筛选过滤,大大提高了混凝浆的出产品质;通过进水管2可以对混料箱1内部进行加水,通过进料管3可以对混料箱1的内部添加砂粉原料。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再生砂粉绿色混凝土加工用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箱(1)的上端设置有混料机构(4),所述混料机构(4)包括保护罩(401)、电机(402)、转轴(403)、主动齿轮(404)、支撑轴(405)、固定轴承(406)、从动齿轮(407)、轴杆(408)和搅拌盘(409),所述混料箱(1)的上端设置有保护罩(401),所述保护罩(401)的内部上端设置有电机(402),所述电机(402)的下端设置有转轴(403),所述转轴(403)的下端设置有主动齿轮(404),所述主动齿轮(404)的下端设置有支撑轴(405),所述支撑轴(405)的下端混料箱(1)的上端中心区域设置有固定轴承(406),所述主动齿轮(404)的一端设置有从动齿轮(407),所述从动齿轮(407)的下端设置有轴杆(408),所述轴杆(408)的下端混料箱(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盘(409),所述混料箱(1)的下端设置有出料机构(5),所述出料机构(5)包括过滤筛(501)、斜斗(502)、控制阀(503)和出料管(504),所述混料箱(1)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混料箱(1)的下端出料口的外侧边缘设置有过滤筛(501),所述过滤筛(501)的下端边缘设置有斜斗(502),所述斜斗(502)的下端设置有控制阀(503),所述控制阀(503)的下端设置有出料管(5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砂粉绿色混凝土加工用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401)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混料箱(1)的上端中间区域,所述电机(402)的上端与保护罩(401)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403)的上端与电机(402)的下端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砂粉绿色混凝土加工用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03)的下端与主动齿轮(404)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405)的上端与主动齿轮(404)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承(406)的下端与混料箱(1)的上端中心区域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承(406)的内表面与支撑轴(405)的下端外表面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砂粉绿色混凝土加工用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404)的一端与从动齿轮(407)的一端啮齿连接,所述轴杆(408)的上端与从动齿轮(407)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轴杆(408)贯穿混料箱(1)的上端且贯穿面之间通过轴承定位转动连接,所述轴杆(408)的下端在混料箱(1)的内部与搅拌盘(409)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407)、轴杆(408)和搅拌盘(409)均设置有两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砂粉绿色混凝土加工用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筛(501)固定安装在混料箱(1)的下端出料口的外侧边缘,所述过滤筛(501)的下端边缘与斜斗(502)的上端边缘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阀(503)的上端与斜斗(50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阀(503)的下端与出料管(504)的上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砂粉绿色混凝土加工用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箱(1)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管(2),所述混料箱(1)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料管(3),所述进水管(2)固定安装在混料箱(1)的一端,所述进料管(3)固定安装在混料箱(1)的另一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83413.8U CN214293759U (zh) | 2020-12-25 | 2020-12-25 | 一种再生砂粉绿色混凝土加工用混料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83413.8U CN214293759U (zh) | 2020-12-25 | 2020-12-25 | 一种再生砂粉绿色混凝土加工用混料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293759U true CN214293759U (zh) | 2021-09-28 |
Family
ID=77862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183413.8U Active CN214293759U (zh) | 2020-12-25 | 2020-12-25 | 一种再生砂粉绿色混凝土加工用混料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293759U (zh) |
-
2020
- 2020-12-25 CN CN202023183413.8U patent/CN21429375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359868U (zh) | 一种建筑混凝土粉碎装置 | |
CN215233786U (zh) | 一种新型建筑用腻子粉混合装置 | |
CN214293759U (zh) | 一种再生砂粉绿色混凝土加工用混料装置 | |
CN210473766U (zh) | 一种热固性粉末涂料生产用的高速混料机 | |
CN218809151U (zh) | 一种干混砂浆余料回收装置 | |
CN110981146A (zh) | 一种固化压滤设备节能节料系统 | |
CN215549762U (zh) | 一种砂浆生产用搅拌装置 | |
CN210993840U (zh) | 一种搅拌均匀的汽车涂料搅拌装置 | |
CN219150718U (zh) | 一种用于生产加工修补砂浆的分级筛分装置 | |
CN214323757U (zh) | 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 | |
CN215141845U (zh) | 一种用于混凝土生产的原料筛选装置 | |
CN214917840U (zh) | 一种铝尾矿渣生产用添加装置 | |
CN216537107U (zh) | 一种生产混凝土污水高效节能回收过滤装置 | |
CN221850648U (zh) | 一种青砖生产用原料混合机 | |
CN220940317U (zh) | 一种直接驱动卧式搅拌机 | |
CN220003937U (zh) | 一种陶粒砂造粒机 | |
CN215825594U (zh) | 一种水洗泥装置 | |
CN221472026U (zh) | 一种陶瓷泥料淘洗装置 | |
CN221338941U (zh) | 一种可过滤杂质的沥青混凝土搅拌罐 | |
CN213797296U (zh) | 一种挤塑聚苯板用砂浆搅拌装置 | |
CN214082091U (zh) | 一种公路隧道用的混凝土原料制备机 | |
CN220531377U (zh) | 工程施工物料混合装置 | |
CN216005238U (zh) | 一种干粉投放装置 | |
CN215396047U (zh) | 一种机电一体化搅拌装置 | |
CN213101737U (zh) | 一种农业用废料溶解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