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90653U - 汽车尾门支架热压铆钉拾取压装机械手 - Google Patents

汽车尾门支架热压铆钉拾取压装机械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90653U
CN214290653U CN202022988081.4U CN202022988081U CN214290653U CN 214290653 U CN214290653 U CN 214290653U CN 202022988081 U CN202022988081 U CN 202022988081U CN 214290653 U CN214290653 U CN 2142906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ress
pressing
fitting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8808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兴辉
李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Blowfish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Blowfish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Blowfish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filed Critical Hunan Blowfish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Priority to CN20202298808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906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906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906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尾门支架热压铆钉拾取压装机械手,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动力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压装机构,所述动力机构通过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压装机构上下移动以拾取压装汽车尾门支架铆钉,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尾门支架热压铆钉拾取压装机械手,通过机械手实现了拾取和压装汽车尾门支架热压铆钉作业的自动化,不仅作业效率高,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人员伤害。

Description

汽车尾门支架热压铆钉拾取压装机械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汽车尾门支架热压铆钉拾取压装机械手。
背景技术
汽车尾门支架在生产过程中,一般会用到铆钉连接,当前技术下,现有技术中的铆接装置中传送、放置铆钉通常是由人工手动操作完成,由操作人员手动拣出一颗颗铆钉,再调整铆钉的方向,将铆钉按照需要的方向放置于工件上,再由铆压装置对铆钉进行冲压。放置铆钉时必须保证铆钉的方向性及各铆钉的位置间距,人工操作因存在人为因素错误率较高,不能保证铆接产品品质,增加了废品率,且人工操作效率低下,而且由人工在冲压装置内频繁操作,操作人员安全性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尾门支架热压铆钉拾取压装机械手,通过机械手实现了拾取和压装汽车尾门支架热压铆钉作业的自动化,不仅作业效率高,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人员伤害。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尾门支架热压铆钉拾取压装机械手,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动力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压装机构,所述动力机构通过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压装机构上下移动以拾取压装汽车尾门支架铆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电机皮带轮和传动皮带,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电机皮带轮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丝杆和丝杆螺母,所述丝杆纵向的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丝杆螺母套装在所述丝杆上,所述丝杆的上端设置有丝杆皮带轮,所述电机皮带轮通过所述传动皮带与所述丝杆皮带轮传动连接;
所述压装机构包括压装支架和压装体,所述压装体设置在所述压装支架上,所述压装支架与所述丝杆螺母连接,所述压装体用于拾取和压装汽车尾门支架铆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装体包括吸附套筒和压装气缸,所述吸附套筒上端与所述压装支架连接、下端面上设置有永磁铁,所述压装气缸设置在所述压装支架上,且位于所述吸附套筒的上方,所述压装气缸的气缸杆的下端设置有卡接套筒,所述压装气缸驱动所述卡接套筒向下贯穿所述吸附套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装体包括吸附套筒、电磁铁固定件和压装气缸,所述吸附套筒、电磁铁固定件和压装气缸分别设置在所述压装支架上,所述压装气缸设置在所述电磁铁固定件的上方,所述吸附套筒位于所述电磁铁固定件的下方,所述电磁铁固定件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铁,所述压装气缸的气缸杆的下端设置有卡接套筒,所述压装气缸驱动所述卡接套筒向下依次贯穿所述电磁铁固定件和吸附套筒,所述卡接套筒的下端的形状和大小与汽车尾门支架铆钉头部的凹槽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装支架上还设置有套筒支架,所述压装支架与所述套筒支架之间纵向的设置有限位滑轨,所述压装气缸和吸附套筒分别设置在所述套筒支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装支架上还设置有套筒支架,所述压装支架与所述套筒支架之间纵向的设置有限位滑轨,所述电磁铁固定件、吸附套筒和压装气缸分别设置在所述套筒支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筒支架包括上顶板、下底板和左侧板,所述左侧板竖直的设置在所述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所述压装气缸的顶部与所述上顶板的下平面连接,所述吸附套筒的顶部与所述下底板的下平面连接,所述压装气缸驱动所述卡接套筒向下贯穿所述下底板和吸附套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筒支架包括上顶板、下底板和左侧板,所述左侧板竖直的设置在所述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所述压装气缸的顶部与所述上顶板的下平面连接,所述电磁铁固定件设置在所述下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吸附套筒的顶部与所述下底板的下平面连接,所述压装气缸驱动所述卡接套筒向下贯穿所述电磁铁固定件、下底板和吸附套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顶板的上方设置有压力检测器,所述压力检测器的上端与所述压装支架连接、下端与所述上顶板连接,所述压装支架上设置有铆钉温度探头,所述下底板上设置有吹气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压装支架位移检测装置,所述压装支架位移检测装置包括位移传感器和感应板,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压装支架的右侧,所述感应板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且所述感应板设置在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正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尾门支架热压铆钉拾取压装机械手,可以代替人工手动放置和压装铆钉,自动实现铆钉的准确定位,将铆钉放置于预定位置并进行压装,误差率低,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节省了人力,保证了人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如图1-图3所示,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中的“上”“下”“左”“右”“前”“后”方位基准以附图1所示的方位为准;
实施例1:
一种汽车尾门支架热压铆钉拾取压装机械手,包括连接座1,连接座1上设置有动力机构和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设置有压装机构,动力机构通过升降机构驱动压装机构上下移动以拾取压装汽车尾门支架铆钉14。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机构包括电机11、电机皮带轮和传动皮带,电机11设置在连接座1上,电机皮带轮设置在电机的输出轴上;
升降机构包括丝杆和丝杆螺母,丝杆纵向的设置在连接座1上,丝杆螺母套装在丝杆上,丝杆的上端设置有丝杆皮带轮,电机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与丝杆皮带轮传动连接;
压装机构包括压装支架2和压装体,压装体设置在压装支架2上,压装支架2与丝杆螺母连接,压装体用于拾取和压装汽车尾门支架铆钉14。
具体的,压装体包括吸附套筒7、电磁铁固定件6和压装气缸4,吸附套筒7、电磁铁固定件6和压装气缸4分别设置在压装支架2上,压装气缸4设置在电磁铁固定件6的上方,吸附套筒7位于电磁铁固定件6的下方,电磁铁固定件6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铁,压装气缸4的气缸杆的下端设置有卡接套筒13,压装气缸4驱动卡接套筒13向下依次贯穿电磁铁固定件6和吸附套筒7,卡接套筒13的下端的形状和大小与汽车尾门支架铆钉14头部的凹槽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拾取汽车尾门支架铆钉14时,可以利用电磁铁固定件6内部的电磁铁产生的磁吸力,直接通过吸附套筒吸取汽车尾门支架铆钉14;
或者,因为汽车尾门支架铆钉14的头部上设置有凹槽,通过压装气缸4驱动驱动卡接套筒13向下依次贯穿电磁铁固定件6和吸附套筒7,通过设置与汽车尾门支架铆钉14头部的凹槽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的卡接套筒13,只需将卡接套筒13插入汽车尾门支架铆钉14头部的凹槽内即可实现对汽车尾门支架铆钉14的拾取作业。
在本实施例中,压装支架2上还设置有套筒支架100,压装支架2与套筒支架100之间纵向的设置有限位滑轨5,电磁铁固定件6、吸附套筒7和压装气缸4分别设置在套筒支架100上;
设置限位滑轨5的目的是为了在吸附套筒7或卡接套筒13将汽车尾门支架铆钉14按压在汽车尾门支架上时,对吸附套筒7或卡接套筒13向汽车尾门支架施加的压力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其向下的压力过大而损坏汽车尾门支架。
在本实施例中,套筒支架100包括上顶板10、下底板8和左侧板9,左侧板9竖直的设置在上顶板10和下底板8之间,压装气缸4的顶部与上顶板10的下平面连接,电磁铁固定件6设置在下底板8的上表面,吸附套筒7的顶部与下底板8的下平面连接,压装气缸驱动卡接套筒13向下贯穿电磁铁固定件6、下底板8和吸附套筒7。
优选的,上顶板10的上方设置有压力检测器3,压力检测器3的上端与压装支架2连接、下端与上顶板10连接,压装支架2上设置有铆钉温度探头15,下底板8上设置有吹气嘴12;
压力检测器3用于检测吸附套筒7或卡接套筒13向汽车尾门支架施加的压力的大小;
汽车尾门支架铆钉14的安装一般采用热压的方式,铆钉温度探头15用于检测汽车尾门支架铆钉14在压装时表面的温度,吹气嘴12用于降低汽车尾门支架铆钉14表面的温度;
优选的,还压装支架位移检测装置200,压装支架位移检测装置200包括位移传感器16和感应板17,位移传感器16设置在压装支架2的右侧,感应板17设置在连接座1上,且感应板17设置在位移传感器16的正下方;压装支架位移检测装置200用于检测压装支架2上下移动的距离,进而控制吸附套筒7或卡接套筒13向汽车尾门支架施加的压力大小。
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没有设置电磁铁固定件6以及其的内部的电磁铁,而是直接在吸附套筒7的下端面直接设置永磁铁,吸附套筒7利用其下端面的永磁铁的磁吸力拾取汽车尾门支架铆钉14,其他的均与实施例1的内容相同,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连接座1一般都与可左右偏转的机构连接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机械手的左右偏转,电机11通过电机皮带轮、传动皮带、丝杆皮带轮驱动丝杆旋转进而驱动丝杆螺母上下移动,丝杆螺母上下移动的同时便带动压装支架2上下移动,相应的实现了压装机构的上下移动,再配合前述的相应的左右偏转机构,吸附套筒7可利用其下端面上的永磁铁的磁吸力直接拾取汽车尾门支架铆钉14;或吸附套筒7可利用电磁铁固定件6内部的电磁铁产生的磁吸力拾取汽车尾门支架铆钉14;或者是通过压装气缸4驱动驱动卡接套筒13向下依次贯穿电磁铁固定件6、下底板8和吸附套筒7,将卡接套筒13插入汽车尾门支架铆钉14头部的凹槽内即可实现对汽车尾门支架铆钉14的拾取作业;
然后通过电机11以及配合相应的左右偏转机构将汽车尾门支架铆钉14移动至需要压装铆钉的位置,电机11驱动压装支架2以及压装支架2上的所有零部件整体往下移动将汽车尾门支架铆钉14压装至汽车尾门支架内部,实现汽车尾门支架铆钉14的自动铆接作业。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汽车尾门支架热压铆钉拾取压装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动力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压装机构,所述动力机构通过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压装机构上下移动以拾取压装汽车尾门支架铆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门支架热压铆钉拾取压装机械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电机皮带轮和传动皮带,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电机皮带轮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丝杆和丝杆螺母,所述丝杆纵向的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丝杆螺母套装在所述丝杆上,所述丝杆的上端设置有丝杆皮带轮,所述电机皮带轮通过所述传动皮带与所述丝杆皮带轮传动连接;
所述压装机构包括压装支架和压装体,所述压装体设置在所述压装支架上,所述压装支架与所述丝杆螺母连接,所述压装体用于拾取和压装汽车尾门支架铆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尾门支架热压铆钉拾取压装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体包括吸附套筒和压装气缸,所述吸附套筒上端与所述压装支架连接、下端面上设置有永磁铁,所述压装气缸设置在所述压装支架上,且位于所述吸附套筒的上方,所述压装气缸的气缸杆的下端设置有卡接套筒,所述压装气缸驱动所述卡接套筒向下贯穿所述吸附套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尾门支架热压铆钉拾取压装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体包括吸附套筒、电磁铁固定件和压装气缸,所述吸附套筒、电磁铁固定件和压装气缸分别设置在所述压装支架上,所述压装气缸设置在所述电磁铁固定件的上方,所述吸附套筒位于所述电磁铁固定件的下方,所述电磁铁固定件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铁,所述压装气缸的气缸杆的下端设置有卡接套筒,所述压装气缸驱动所述卡接套筒向下依次贯穿所述电磁铁固定件和吸附套筒,所述卡接套筒的下端的形状和大小与汽车尾门支架铆钉头部的凹槽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尾门支架热压铆钉拾取压装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支架上还设置有套筒支架,所述压装支架与所述套筒支架之间纵向的设置有限位滑轨,所述压装气缸和吸附套筒分别设置在所述套筒支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尾门支架热压铆钉拾取压装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支架上还设置有套筒支架,所述压装支架与所述套筒支架之间纵向的设置有限位滑轨,所述电磁铁固定件、吸附套筒和压装气缸分别设置在所述套筒支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尾门支架热压铆钉拾取压装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支架包括上顶板、下底板和左侧板,所述左侧板竖直的设置在所述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所述压装气缸的顶部与所述上顶板的下平面连接,所述吸附套筒的顶部与所述下底板的下平面连接,所述压装气缸驱动所述卡接套筒向下贯穿所述下底板和吸附套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尾门支架热压铆钉拾取压装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支架包括上顶板、下底板和左侧板,所述左侧板竖直的设置在所述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所述压装气缸的顶部与所述上顶板的下平面连接,所述电磁铁固定件设置在所述下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吸附套筒的顶部与所述下底板的下平面连接,所述压装气缸驱动所述卡接套筒向下贯穿所述电磁铁固定件、下底板和吸附套筒。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任一所述的汽车尾门支架热压铆钉拾取压装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板的上方设置有压力检测器,所述压力检测器的上端与所述压装支架连接、下端与所述上顶板连接,所述压装支架上设置有铆钉温度探头,所述下底板上设置有吹气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尾门支架热压铆钉拾取压装机械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装支架位移检测装置,所述压装支架位移检测装置包括位移传感器和感应板,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压装支架的右侧,所述感应板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且所述感应板设置在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正下方。
CN202022988081.4U 2020-12-09 2020-12-09 汽车尾门支架热压铆钉拾取压装机械手 Active CN2142906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88081.4U CN214290653U (zh) 2020-12-09 2020-12-09 汽车尾门支架热压铆钉拾取压装机械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88081.4U CN214290653U (zh) 2020-12-09 2020-12-09 汽车尾门支架热压铆钉拾取压装机械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90653U true CN214290653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53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88081.4U Active CN214290653U (zh) 2020-12-09 2020-12-09 汽车尾门支架热压铆钉拾取压装机械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906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05739B (zh) 一种可实现工件翻转的机械手
CN106903497B (zh) 一种隔离器的自动拧盖片折弯充磁一体机
CN110640028A (zh) 一种自动送料铆接装置及其铆接方法
CN212831382U (zh) 一种磁芯位移机构
CN210824389U (zh) 一种变距机构及具有变距的拾取装置
CN214290653U (zh) 汽车尾门支架热压铆钉拾取压装机械手
CN210650675U (zh) 一种可实现工件翻转的机械手
CN114290055A (zh) 一种空调外机顶盖的自动装配装置及方法
CN213661391U (zh) 一种电机介子装配装置
CN107413938B (zh) 折弯装置
CN107578909B (zh) 一种电感一体成型机
CN112974716B (zh) 汽车尾门支架热压铆钉自动装配设备
CN209741459U (zh) 一种布料的热定型设备
CN216072392U (zh) 层叠式收集装置
CN111112436B (zh) 一种条料自动冲裁设备
CN211564882U (zh) 多片式卡片物料抓取装置
CN109318138B (zh) 一种气动压合治具
CN220975775U (zh) 更换设备
CN213325522U (zh) 升降供料定位平台
CN211337927U (zh) 一种收板机吸盘自动调整结构
CN216401269U (zh) 一种建筑机电智能化施工用安装定位装置
CN215786513U (zh) 一种弹片和铆钉的上料机构
CN220672382U (zh) 线圈夹持装置及线圈移送设备
CN219543013U (zh) 一种联轴器装配机的连接块组装装置
CN220591253U (zh) 一种极片自动冲压成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