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84466U - 一种升降火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升降火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84466U
CN214284466U CN202120054752.1U CN202120054752U CN214284466U CN 214284466 U CN214284466 U CN 214284466U CN 202120054752 U CN202120054752 U CN 202120054752U CN 214284466 U CN214284466 U CN 2142844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guide
driving
cooking pot
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5475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建刚
彭定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of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of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of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of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5475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844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844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844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炉具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升降火锅结构;包括主机座、烹煮锅和托盘,所述烹煮锅上设有导向管,导向管上设有可在其上水平转动的驱动盘;所述托盘上设有套管,套管套装在导向管上,套管与导向管之间设有线性导向结构,套管与驱动盘之间设有螺旋导向结构;所述主机座上设有驱动组件,烹煮锅放置主机座上时驱动组件与驱动盘构成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升降火锅结构,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驱动盘旋转控制套管在导向管上实现升降控制,带动托盘在烹煮锅内改变高度;套管、导向管和驱动盘均设置在烹煮锅上,使烹煮锅可与主机座分离,便于烹煮锅以及其上配件的清洗,提高用户体验度。

Description

一种升降火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炉具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升降火锅结构。
背景技术
火锅一般是指以锅为器具,以热源烧锅,以水或汤烧开来涮煮各类食物的烹调方式,同时亦可指这种烹调方式所用的锅具。火锅的特色为边煮边吃,食材与汤汁同滚,因此也有打边炉和捞火锅之称。由于食物在烹煮过程中浸没在汤汁中,食物难以捞取使煮制时间过长而老化,为此市场已经出现升降火锅,升降火锅是指锅具内具有可活动的托盘结构,食物处于托盘之上,在烹煮时托盘和食物浸没在汤汁内,煮熟以后托盘可以上浮以方便食客夹取锅内的食物,防止食物烹煮过度影响口感。
中国专利CN105902143A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垂直驱动升降电火锅,包括锅体及安装在锅体底部的底盘,底盘内设有电加热装置,锅体内设有升降托盘,底盘上设有用于驱动升降托盘完成升降动作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底盘上的滑筒,滑筒内水平固定安装有驱动螺杆,驱动螺杆上安装有升降螺母,滑筒内设有与升降螺母相配且上下延伸的导向轨道,所述升降螺母上连接有可伸出到滑筒外且用于抬举升降托盘的升降传动筒。
现有的火锅升降机构结构设计复杂,升降托盘、锅体内的导向筒结构、以及底座上的驱动杆相互干涉,清洗和拆卸不便都很不方便,既影响外观也不利于用户使用。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灵活,清洁方便的升降火锅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升降火锅结构,包括主机座、烹煮锅和托盘,所述烹煮锅上设有导向管,导向管上设有可在其上水平转动的驱动盘;所述托盘上设有套管,套管套装在导向管上,套管与导向管之间设有线性导向结构,套管与驱动盘之间设有螺旋导向结构;所述主机座上设有驱动组件,烹煮锅放置主机座上时驱动组件与驱动盘构成传动连接。所述线性导向结构控制套管可在导向管上竖直活动,而螺旋导向结构使驱动盘的旋转动作转化成套管的竖直运动,进而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驱动盘旋转控制套管在导向管上实现升降控制,带动托盘在烹煮锅内改变高度。套管、导向管和驱动盘均设置在烹煮锅上,从而使烹煮锅可与主机座分离,便于烹煮锅以及其上配件的清洗,提高用户体验度。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驱动盘与套管之间设有至少一组的螺旋导向结构,螺旋导向结构包括相互适配的楔形块和螺旋形的升降槽,楔形块凸出设置在驱动盘的外周上,升降槽开设于套管的内壁上。由于套管与导向管之间受到线性导向结构的限制,套管只能沿导向管竖向活动,所述螺旋形的升降槽与楔形块配合可以将驱动盘的旋转运动转化成套管的竖直运动,改变托盘在烹煮锅内的高度,从而控制托盘内食材在汤汁内的烹煮时间。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套管与导向管之间至少设有一组的线性导向结构,线性导向结构包括相互适配的导向筋和引导槽,导向筋竖直设置在导向管的外壁上,引导槽竖直开设于套管的内壁上。所述导向筋在导向管的外壁上凸起设置,而引导槽相应在套管内壁上凹入设置,二者配合使套管仅能够沿导向管上下活动而不产生相对运动,进而使驱动盘的转动可以通过螺旋导向结构实现套管的升降控制。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烹煮锅的底面上设有若干限位槽,主机座的上端面上设有若干与限位槽意义对应的防转凸块。所述主机座上的驱动组件在输出动力时,通过限位槽和防转凸块的配合限制烹煮锅在主机座上转动,从而使驱动组件可带动驱动盘转动。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驱动盘的下端设有转轴,转轴可转动地穿设于导向管的中心孔内,转轴的下端设有输入接头;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输出接头,输出接头可转动地设于主机座的上端面上,电机固定设置在主机座内,电机的输出轴穿过主机座上端面后与输出接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通过输出轴上的输出接头与转轴上的输入接头构成动力连接,进而驱动转轴上的驱动盘转动,电机可正转反转从而通过螺旋导向结构和线性导向结构控制托盘在烹煮锅内的高度。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转轴的外缘上设有若干卡环,若干卡环依次上下间隔设置并与导向管的内壁构成接触连接。所述卡环用于降低转轴与导向筒内壁之间的摩擦系数以提高灵活性,进一步地,卡环还起到了密封环的作用,防止烹煮锅内的蒸汽通过导向管的内孔流向主机座。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主机座的上端面上设有发热组件,主机座的上端面上设有与导向筒对应的凸台结构,发热组件围绕该凸台结构设置从而在烹煮锅的上端面上构成烹煮锅的放置平台,进而通过发热组件对烹煮锅进行加热,而输出接头与输入接头啮合构成传动连接。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还包括锅盖,锅盖上成型有可供套筒插入的活动腔,活动腔在锅盖上表面的凸起部构成手柄。所述活动腔用于拓展烹煮锅的内部空间,锅盖盖在烹煮锅上时,根据设定的烹煮时间,主控装置可以控制电机自动升起托盘,防止托盘上的食材烹煮时间过长,提高智能化程度和用户体验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升降火锅结构,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驱动盘旋转控制套管在导向管上实现升降控制,带动托盘在烹煮锅内改变高度;套管、导向管和驱动盘均设置在烹煮锅上,使烹煮锅可与主机座分离,便于烹煮锅以及其上配件的清洗,提高用户体验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在未升起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烹煮锅、驱动块和托盘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装配状态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在升起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主机座;2、烹煮锅;3、托盘;4、驱动盘;11、防转凸块;12、电机;13、输出接头;14、发热组件;21、导向管;22、导向筋;23、限位槽;24、锅盖;25、活动腔;26、手柄;31、套管;32、升降槽;33、引导槽;41、楔形块;42、转轴;43、输入接头;44、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升降火锅结构,包括主机座1、烹煮锅2和托盘3,所述烹煮锅2上设有导向管21,导向管21上设有可在其上水平转动的驱动盘4;所述托盘3上设有套管31,套管31套装在导向管21上,套管31与导向管21之间设有线性导向结构,套管31与驱动盘4之间设有螺旋导向结构;所述主机座1上设有驱动组件,烹煮锅2放置主机座1上时驱动组件与驱动盘4构成传动连接。所述线性导向结构控制套管31可在导向管21上竖直活动,而螺旋导向结构使驱动盘4的旋转动作转化成套管31的竖直运动,进而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驱动盘4旋转控制套管31在导向管21上实现升降控制,带动托盘3在烹煮锅2内改变高度。套管31、导向管21和驱动盘4均设置在烹煮锅2上,从而使烹煮锅2可与主机座1分离,便于烹煮锅2以及其上配件的清洗,提高用户体验度。
所述驱动盘4与套管31之间设有至少一组的螺旋导向结构,螺旋导向结构包括相互适配的楔形块41和螺旋形的升降槽32,楔形块41凸出设置在驱动盘4的外周上,升降槽32开设于套管31的内壁上。由于套管31与导向管21之间受到线性导向结构的限制,套管31只能沿导向管21竖向活动,所述螺旋形的升降槽32与楔形块41配合可以将驱动盘4的旋转运动转化成套管31的竖直运动,改变托盘3在烹煮锅2内的高度,从而控制托盘3内食材在汤汁内的烹煮时间。
所述套管31与导向管21之间至少设有一组的线性导向结构,线性导向结构包括相互适配的导向筋22和引导槽33,导向筋22竖直设置在导向管21的外壁上,引导槽33竖直开设于套管31的内壁上。所述导向筋22在导向管21的外壁上凸起设置,而引导槽33相应在套管31内壁上凹入设置,二者配合使套管31仅能够沿导向管21上下活动而不产生相对运动,进而使驱动盘4的转动可以通过螺旋导向结构实现套管31的升降控制。
所述烹煮锅2的底面上设有若干限位槽23,主机座1的上端面上设有若干与限位槽23意义对应的防转凸块11。所述主机座1上的驱动组件在输出动力时,通过限位槽23和防转凸块11的配合限制烹煮锅2在主机座1上转动,从而使驱动组件可带动驱动盘4转动。
所述驱动盘4的下端设有转轴42,转轴42可转动地穿设于导向管21的中心孔内,转轴42的下端设有输入接头43;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12和输出接头13,输出接头13可转动地设于主机座1的上端面上,电机12固定设置在主机座1内,电机12的输出轴穿过主机座1上端面后与输出接头13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2通过输出轴上的输出接头13与转轴42上的输入接头43构成动力连接,进而驱动转轴42上的驱动盘4转动,电机12可正转反转从而通过螺旋导向结构和线性导向结构控制托盘3在烹煮锅2内的高度。
所述转轴42的外缘上设有若干卡环44,若干卡环44依次上下间隔设置并与导向管21的内壁构成接触连接。所述卡环44用于降低转轴42与导向管21内壁之间的摩擦系数以提高灵活性,进一步地,卡环44还起到了密封环的作用,防止烹煮锅2内的蒸汽通过导向管21的内孔流向主机座1。
所述主机座1的上端面上设有发热组件14,主机座1的上端面上设有与导向管21对应的凸台结构,发热组件14围绕该凸台结构设置从而在烹煮锅2的上端面上构成烹煮锅2的放置平台,进而通过发热组件14对烹煮锅2进行加热,而输出接头13与输入接头43啮合构成传动连接。
所述还包括锅盖24,锅盖24上成型有可供套筒插入的活动腔25,活动腔25在锅盖24上表面的凸起部构成手柄26。所述活动腔25用于拓展烹煮锅2的内部空间,锅盖24盖在烹煮锅2上时,根据设定的烹煮时间,主控装置可以控制电机12自动升起托盘3,防止托盘3上的食材烹煮时间过长,提高智能化程度和用户体验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升降火锅结构,包括主机座、烹煮锅和托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煮锅上设有导向管,导向管上设有可在其上水平转动的驱动盘;
所述托盘上设有套管,套管套装在导向管上,套管与导向管之间设有线性导向结构,套管与驱动盘之间设有螺旋导向结构;
所述主机座上设有驱动组件,烹煮锅放置主机座上时驱动组件与驱动盘构成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火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盘与套管之间设有至少一组的螺旋导向结构,螺旋导向结构包括相互适配的楔形块和螺旋形的升降槽,楔形块凸出设置在驱动盘的外周上,升降槽开设于套管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火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与导向管之间至少设有一组的线性导向结构,线性导向结构包括相互适配的导向筋和引导槽,导向筋竖直设置在导向管的外壁上,引导槽竖直开设于套管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火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烹煮锅的底面上设有若干限位槽,主机座的上端面上设有若干与限位槽意义对应的防转凸块。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升降火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盘的下端设有转轴,转轴可转动地穿设于导向管的中心孔内,转轴的下端设有输入接头;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输出接头,输出接头可转动地设于主机座的上端面上,电机固定设置在主机座内,电机的输出轴穿过主机座上端面后与输出接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火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外缘上设有若干卡环,若干卡环依次上下间隔设置并与导向管的内壁构成接触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火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座的上端面上设有发热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火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锅盖,锅盖上成型有可供套筒插入的活动腔,活动腔在锅盖上表面的凸起部构成手柄。
CN202120054752.1U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升降火锅结构 Active CN2142844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54752.1U CN214284466U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升降火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54752.1U CN214284466U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升降火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84466U true CN214284466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24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54752.1U Active CN214284466U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升降火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844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27464B2 (ja) 多機能電気調理器具
CN209863355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锅
CN113475951A (zh) 一种可煎烤空炸机
CN202801172U (zh) 一种多用途炒菜机
CN102835890A (zh) 一种多用途炒菜机
CN214284466U (zh) 一种升降火锅结构
CN109864632B (zh) 一种厨用料理机
CN204931283U (zh) 一种可实现馒头功能的多功能食品加工机
CN211022267U (zh) 多功能自动炒锅
CN211534071U (zh) 具有烘烤组件的烹饪器具
CN210008913U (zh) 一种远红外线烧烤炉
CN208355196U (zh) 一种分体式电磁升降火锅
CN204033057U (zh) 一种多功能烹饪装置
CN112704406A (zh) 一种电烤烹饪器具
CN208388397U (zh) 分体式升降火锅
CN215304907U (zh) 一种多功能电热烹饪装置
CN214180161U (zh) 一种加热效率好的机头可拆式烤炸一体食物处理机
CN213429704U (zh) 一种煮烤一体料理锅
CN219166211U (zh) 一种正反两用的多功能锅
CN218899143U (zh) 一种带有搅拌装置的自动炒菜机
CN211534023U (zh) 具有支架的烹饪器具
CN219069914U (zh) 多功能蒸蛋机
CN214231017U (zh) 一种加热效率好的机头旋转式烤炸一体食物处理机
CN213909898U (zh) 一种早餐机
CN218870083U (zh) 一种用于烹饪食物的烘烤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