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81687U - 一种可变径加热圈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变径加热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81687U
CN214281687U CN202120637977.XU CN202120637977U CN214281687U CN 214281687 U CN214281687 U CN 214281687U CN 202120637977 U CN202120637977 U CN 202120637977U CN 214281687 U CN214281687 U CN 2142816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connecting portion
heating ring
collar
shee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3797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海潮
柳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WELL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WELL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WELL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WELL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3797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816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816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816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变径加热圈,用于安装在被加热体内,并与被加热体内壁面进行导热接触,可变径加热圈包括:由若干个加热片围合而成的加热圈本体以及设置在各相邻加热片围合缝隙处的涨紧装置;涨紧装置包括能够相对于加热圈本体沿轴向移动的调节部件以及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加热片端部处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调节部件被配置为能够在受到沿轴向的动力时推动第一连接部远离第二连接部。通过在加热圈本体开口处增加涨紧装置,不仅使相邻加热片相配合连接,还通过将调节螺栓的轴向位移转换成第一连接部的周向和径向位移,实现调节加热圈本体直径的目的,将加热圈本体贴紧在被加热体的内壁上,不浪费加热圈的热能,延长加热圈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可变径加热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管材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变径加热圈。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塑料管材多采用管材挤出成型设备,通过将高分子物料熔融后挤出,最后冷却成型制成管材。管材成型模具(如PE模具)的加热方式有外表面加热和内部加热;外表面加热一般通过陶瓷或云母加热圈包绕在外模套的外表面,内部加热则一般是将铸铝加热圈放置在芯模内部进行加热;铸铝加热圈不容易损坏,还可以通水冷却。目前,直径小的PE模具,都使用做成整圆的铸铝加热圈;直径大的PE模具,需要外形尺寸大的铸铝加热圈,这种大尺寸的铸铝加热圈很难在模具内部进行整体安装,而且还会遇到无法贴紧模具内壁的问题,这样往往造成加热圈的热能浪费,加热圈也容易烧坏,减少了加热圈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刚性加热圈外径无法贴合被加热筒的内壁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变径加热圈,用于安装在被加热体内,并与被加热体内壁面进行导热接触,所述可变径加热圈包括:由若干个加热片围合而成的加热圈本体以及设置在各相邻所述加热片围合缝隙处的涨紧装置;所述涨紧装置包括能够相对于所述的加热圈本体沿轴向移动的调节部件以及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加热片的端部处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的调节部件被配置为能够在受到沿轴向的动力时推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的第二连接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个部件具有同时沿径向和周向变化的滑动面,所述的调节部件具有与所述的滑动面抵接的接触部;当所述的调节部件沿轴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的加热圈本体时,所述的接触部能够沿所述的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的滑动面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调节部件螺纹连接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中的一个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调节部件包括一对调节螺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滑动面为圆弧面或斜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凸起,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缺口,所述凸起与所述缺口相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加热圈本体通过铝合金浇铸而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加热圈还包括若干个电加热管组件,所述的若干个电加热管组件设置在加热圈本体内,被配置成通电后发热并加热所述的加热圈本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各所述涨紧装置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一体形成在至少两个所述的加热片相邻的端部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若干个所述的加热片的长度和弧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获得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加热圈本体开口处增加涨紧装置,不仅使相邻加热片相配合连接,还通过将调节螺栓的轴向位移转换成第一连接部的周向和径向位移,实现调节加热圈本体直径的目的,将加热圈本体贴紧在被加热体的内壁上,不浪费加热圈的热能,延长加热圈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安装在被加热体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左视图;
图4为图3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左视图;
图6为图5的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解释的目的,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或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然而,各种示例性实施例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或者在一个或更多个等同布置的情况下实施。此外,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不同,但不必是排他的。例如,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可以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或实现示例性实施例的具体形状、构造和特性。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诸如“在……之下”、“在……下方”、“在……下”、 “下”、“在……上方”、“上”、“在……之上”、“左”、“右”等的空间相对术语,由此来描述如附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其它)元件的关系。空间相对术语意图包括设备在使用、操作和/或制造中除了附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设备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元件随后将被 定位为“在”所述其它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上方和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设备可以被另外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位处),如此,相应 地解释在此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变径加热圈,用于设置在被加热体4的内部,对被加热体4进行加热。加热圈包括加热圈本体1、涨紧装置2和若干个电加热管组件3,加热圈本体1的外表面紧贴被加热体4的内壁面。加热圈本体1由若干个弧度和长度相同的加热片11围合而成,加热圈本体1通过铸造铝合金浇铸而成。若干个电加热管组件3设置在加热圈本体1内,电加热管组件3能够在通电后发热以达到加热加热圈本体1的目的。
如图1~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加热圈本体1由两个半圆形的加热片11通过涨紧装置2围成,两个加热片11以上下相对的形式布置在被加热体4的内部。
一对涨紧装置2设置在两个加热片11的左右端部处,涨紧装置2包括能够相对于加热圈本体1沿轴向移动的一对调节螺栓23以及分别设置在两个加热片11相邻端部处的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分别一体形成在两个加热片11相邻的端部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可以以其他类型或组合(焊接、紧固件、粘合剂)分别固定在两个加热片11相邻的端部上。
第一连接部21上具有朝向第二连接部22的凸起210,凸起210上形成有朝向第二连接部22的滑动面211;第二连接部22上具有朝向第一连接部21的缺口220;滑动面211为斜面,凸起210和缺口220相配合。
一对调节螺栓23以相对的方式螺纹连接在第二连接部22上,一对调节螺栓23还具有抵接在滑动面211上的接触部231;当一对调节螺栓23沿轴向靠近或远离加热圈本体1时,接触部231能够沿滑动面211移动,使第一连接部21能够沿周向和径向移动。
旋转一对调节螺栓23,当一对调节螺栓23向远离加热圈本体1的方向移动时,第一连接部21在加热片11和自身的重力下向第二连接部22移动,直至一对调节螺栓23隐没在第二连接部22内,凸起210和缺口220相接触;当一对调节螺栓23向靠近加热圈本体1的方向移动时,被抵接的第一连接部21在一对调节螺栓23的轴向推力作用下向远离第二连接部22的方向移动。
工作原理为:将加热圈放置到被加热体4内部后,旋转一对涨紧装置2上的调节螺栓23,使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不断远离,直到两个加热片11的外表面贴紧在被加热体4的内壁面,将若干个电加热管组件3的接线与外部电源相接,在被加热体4使用时,打开电源,使电加热管组件3通电加热加热圈本体1。
如图5、6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涨紧装置2’设置在一对相对布置的加热片11’的相邻端部处,涨紧装置2’的滑动面211’为圆弧面,滑动面211’形成在第一连接部21’朝向第二连接部22’的凸起210’上,凸起210’和第二连接部22’的缺口220’相配合,一对调节螺栓23’抵接在滑动面211’上。涨紧装置2’的调节方式和步骤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涨紧装置2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加热圈本体1开口处增加涨紧装置2,不仅使相邻加热片11相配合连接,还通过将调节螺栓23的轴向位移转换成第一连接部21的周向和径向位移,实现调节加热圈本体1直径的目的,将加热圈本体1贴紧在被加热体4的内壁上,不浪费加热圈的热能,延长加热圈的使用寿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可变径加热圈,用于安装在被加热体(4)内,并与被加热体(4)内壁面进行导热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径加热圈包括:由若干个加热片(11)围合而成的加热圈本体(1)以及设置在各相邻所述加热片(11)围合缝隙处的涨紧装置(2);所述涨紧装置(2)包括能够相对于所述的加热圈本体(1)沿轴向移动的调节部件以及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加热片(11)的端部处的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所述的调节部件被配置为能够在受到沿轴向的动力时推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21)远离所述的第二连接部(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径加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中的至少一个部件具有同时沿径向和周向变化的滑动面,所述的调节部件具有与所述的滑动面抵接的接触部;当所述的调节部件沿轴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的加热圈本体(1)时,所述的接触部能够沿所述的第一连接部(21)或第二连接部(22)的滑动面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变径加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部件螺纹连接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21)或第二连接部(22)中的一个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变径加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部件包括一对调节螺栓(2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变径加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面为圆弧面或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变径加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1)具有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22)的凸起(210),所述第二连接部(22)具有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21)的缺口(220),所述凸起(210)与所述缺口(220)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径加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圈本体(1)通过铝合金浇铸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径加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圈还包括若干个电加热管组件(3),所述的若干个电加热管组件(3)设置在加热圈本体(1)内,被配置成通电后发热并加热所述的加热圈本体(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径加热圈,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涨紧装置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分别一体形成在至少两个所述的加热片(11)相邻的端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径加热圈,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的加热片(11)的长度和弧度一致。
CN202120637977.XU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可变径加热圈 Active CN2142816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37977.XU CN214281687U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可变径加热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37977.XU CN214281687U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可变径加热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81687U true CN214281687U (zh) 2021-09-24

Family

ID=77798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37977.XU Active CN214281687U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可变径加热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816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32647U (zh) 预承插感应加热熔接塑料紧固式管件
KR101211638B1 (ko) 냉각 기능을 갖는 전기 자동차용 모터
US20110221088A1 (en) Hot-melt molding apparatus
CN214281687U (zh) 一种可变径加热圈
CN114828308A (zh) 一种可变径加热圈
CN1313261C (zh) 一种塑料管材翻边装置
JPH09262870A (ja) 射出成形用金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147458B2 (en) Apparatus for heating injection molding fluid
WO2023213249A1 (zh) 一种充电接口接地结构及车辆
CN109065304B (zh) 一种大功率水冷金属管电阻器
CN201184767Y (zh) 铝质挤拉成型的高肋式换热管
CN216708670U (zh) 加热贴合轮
CN105813771B (zh) 旋压成型装置
US10476343B2 (en) Heat sink for an electric machin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id heat sink
CN113471733A (zh) 一种筒式端子、对插连接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CN204720231U (zh) 钢管电缆旋转导体及浇注内芯
CN208841719U (zh) 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叶轮的高强度低脱氧快速制壳装置
CN108006328A (zh) 一种内圆全防腐管件制造工艺
KR100907050B1 (ko) 냉각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08157587U (zh) 一种圆柱形电池模组集成散热装置
CN215773619U (zh) 一种线材熔接发热管
CN214294374U (zh) 精准控温挤出模具加热装置
CN218517414U (zh) 一种导热油加热辊
CN208691662U (zh) 一种筒状磁控管驱动电源
CN215791901U (zh) 一种用于轮胎硫化的单胎硫化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