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66450U - 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66450U
CN214266450U CN202021828191.8U CN202021828191U CN214266450U CN 214266450 U CN214266450 U CN 214266450U CN 202021828191 U CN202021828191 U CN 202021828191U CN 214266450 U CN214266450 U CN 2142664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ovable mold
base plate
cylinder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2819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水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UNNATE HOT RUNNER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张水云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张水云 filed Critical 张水云
Priority to CN20202182819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664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664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664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涉及塑胶模具技术领域,包括定模座板,所述定模座板的底部连接有定模板,且定模座板与定模板之间安装有第一螺钉,所述定模板的下方安装有动模板,所述动模板的下端安装有垫块,且垫块的底部安装有动模座板,所述动模座板与垫块之间安装有第二螺钉,且第二螺钉贯穿于垫块的中心与动模板相连,所述动模座板的顶部放置有第一推板,且第一推板的中部安装有顶针。本实用新型中,在型腔的两侧设置有滚筒,当塑件从型腔中推出时,塑件的外表面与滚筒接触,滚筒可以将塑件表面的凹凸不平的地方给压平,而且还能去除塑件内部的气泡,夯实塑件,这样成型出来的塑件,耐用且美观。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各种塑料生活制品已经走进了我们的家庭,它们是将融化的塑料倒入注塑模具成型出来的,注塑模具能够制造很多生活用品,但是将塑料成品从注塑机上取下就有点难度,于是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就此产生。
现有的注塑模具在脱模过程中,由于塑料刚刚凝固,在推件的时候容易造成塑件表面凹凸不平的现象,只有一种推件方式,操作过程中,容易使刚凝固的塑件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注塑模具在脱模过程中,由于塑料刚刚凝固,在推件的时候容易造成塑件表面凹凸不平的现象,只有一种推件方式,操作过程中,容易使刚凝固的塑件断裂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座板,所述定模座板的底部连接有定模板,且定模座板与定模板之间安装有第一螺钉,所述定模板的下方安装有动模板,所述动模板的下端安装有垫块,且垫块的底部安装有动模座板,所述动模座板与垫块之间安装有第二螺钉,所述动模座板的顶部放置有第一推板,且第一推板的中部安装有顶针,所述第一推板的顶部安装有推杆固定板,所述第一推板与推杆固定板之间安装有第三螺钉,所述动模座板与垫块之间连接有第四螺钉,所述动模板与第一推板之间安装有复位杆,且复位杆的外部套有第一弹簧,所述动模座板的顶部两侧安装有导柱,所述定模座板的外部配合安装有导套,所述定模板的底端中部设置有喷嘴,所述动模板的内部中间开设有型腔,且型腔的两侧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滚筒,所述动模板的内部下方安装有气缸,且气缸的内部有活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顶部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顶端焊接有第二推板,所述活塞的底部与气缸的内壁连接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导柱与导套在模具上分布有四套,且导柱的外壁与导套的内部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定模板与动模板之间的缝隙为1cm,所述喷嘴的口径为 0.5cm。
优选的,所述推杆固定板与动模板之间通过第一弹簧构成弹力结构,所述滚筒关于型腔的中轴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顶针的宽度与型腔的厚度一致,且型腔的外壁与滚筒的外壁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活塞与气缸之间通过第二弹簧构成弹力结构,且活塞外壁与气缸内壁紧密贴合。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在型腔的两侧设置有滚筒,当塑件从型腔中推出时,塑件的外表面与滚筒接触,滚筒可以将塑件表面的凹凸不平的地方给压平,而且还能去除塑件内部的气泡,夯实塑件,这样成型出来的塑件,耐用且美观。
2、本实用新型中,在模具内部设置有顶针以及气缸两个推件方式,顶针在第一推板的带动下将塑件缓缓推出,气缸带动活塞,活塞带动连接杆,继而带动第二推板向上运动,将塑件推出,这样推出来的塑件良品率高。
3、本实用新型中,在流道里设计喷嘴为斜着进入型腔,斜着进入型腔一方面使塑件在浇口处的残留尽可能小,另一方面,当动模与定模相互分离时,就可以很轻松地将喷嘴从型腔成型的塑件中脱离开来,避免在分离过程中将塑件扯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模具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模具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第一螺钉;2、定模座板;3、定模板;4、动模板;5、垫块;6、第二螺钉;7、动模座板;8、第三螺钉;9、第一推板;10、顶针;11、推杆固定板;12、第四螺钉;13、第一弹簧;14、复位杆;15、导柱;16、导套;17、喷嘴;18、滚筒;19、伸缩杆;20、型腔;21、第二推板;22、连接杆;23、气缸;24、活塞;25、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3,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包括第一螺钉1、定模座板2、定模板3、动模板4、垫块5、第二螺钉6、动模座板7、第三螺钉8、第一推板9、顶针10、推杆固定板11、第四螺钉12、第一弹簧13、复位杆14、导柱 15、导套16、喷嘴17、滚筒18、伸缩杆19、型腔20、第二推板21、连接杆 22、气缸23、活塞24、第二弹簧25,定模座板2的底部连接有定模板3,且定模座板2与定模板3之间安装有第一螺钉1,定模板3的下方安装有动模板4,动模板4的下端安装有垫块5,且垫块5的底部安装有动模座板7,动模座板7 与垫块5之间安装有第二螺钉6,动模座板7的顶部放置有第一推板9,且第一推板9的中部安装有顶针10,第一推板9的顶部安装有推杆固定板11,第一推板9与推杆固定板11之间安装有第三螺钉8,动模座板7与垫块5之间连接有第四螺钉12,动模板4与第一推板9之间安装有复位杆14,且复位杆14的外部套有第一弹簧13,动模座板7的顶部两侧安装有导柱15,定模座板2的外部配合安装有导套16,定模板3的底端中部设置有喷嘴17,动模板4的内部中间开设有型腔20,且型腔20的两侧设置有伸缩杆19,伸缩杆19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滚筒18,动模板4的内部下方安装有气缸23,且气缸23的内部有活动连接有活塞24,活塞24的顶部安装有连接杆22,且连接杆22的顶端焊接有第二推板21,活塞24的底部与气缸23的内壁连接有第二弹簧25。
进一步的,导柱15与导套16在模具上分布有四套,且导柱15的外壁与导套16的内部紧密贴合,导柱15的外壁与导套16的内部紧密贴合保证动模与定模配合精准,不会错位损坏内部零件。
进一步的,定模板3与动模板4之间的缝隙为1cm,所述喷嘴17的口径为 0.5cm,定模板3与动模板4之间的缝隙为1cm避免模具开合过程中动模与定模相互碰撞。
进一步的,推杆固定板11与动模板4之间通过第一弹簧13构成弹力结构,所述滚筒18关于型腔20的中轴线对称,弹力结构保证在推件结束后,顶针10、第二推板21以及推杆固定板11可以复位,滚筒18关于型腔20的中轴线对称确保塑件受到的横向力平衡。
进一步的,顶针10的宽度与型腔20的厚度一致,且型腔20的外壁与滚筒 18的外壁相贴合,厚度一致保证顶出塑件时,不会使塑件有缺损,型腔20外壁与滚筒18外壁相贴合保证滚筒18可以将塑件表面凹凸不平处压平。
进一步的,活塞24与气缸23之间通过第二弹簧25构成弹力结构,且活塞 24外壁与气缸23内壁紧密贴合,弹力结构保证活塞24、连接杆22以及第二推板21可以在推出塑件后复位,活塞24外壁与气缸23内壁紧密贴合保证活塞24 与气缸23之间的气密性良好。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模具的动模座板7与注塑机相连接,再将动模与定模通过导柱15与导套16相配合。融熔的塑料从注塑机中进入流道,通过喷嘴 17注射进型腔20内,待型腔20内充满,保温一段时间,电动机带动动模与定模分离,喷嘴17与型腔20中的塑件脱离开来,第一推板9向上移动,压缩第一弹簧13,顶针10将塑件缓缓顶出,塑件挨着滚筒18缓缓上移,给气缸23底部通入气体,气缸23内部的活塞24带动连接杆22以及第二推板21向上移动将塑件推出,此时第二弹簧25伸长,当塑件脱离型腔20后,第一推板9在第一弹簧13的作用下回复原位,活塞24也在第二弹簧25的作用下回到原位,活塞24下移就带动连接杆22以及第二推板21复位,完成一次行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座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座板(2)的底部连接有定模板(3),且定模座板(2)与定模板(3)之间安装有第一螺钉(1),所述定模板(3)的下方安装有动模板(4),所述动模板(4)的下端安装有垫块(5),且垫块(5)的底部安装有动模座板(7),所述动模座板(7)与垫块(5)之间安装有第二螺钉(6),所述动模座板(7)的顶部放置有第一推板(9),且第一推板(9)的中部安装有顶针(10),所述第一推板(9)的顶部安装有推杆固定板(11),所述第一推板(9)与推杆固定板(11)之间安装有第三螺钉(8),所述动模座板(7)与垫块(5)之间连接有第四螺钉(12),所述动模板(4)与第一推板(9)之间安装有复位杆(14),且复位杆(14)的外部套有第一弹簧(13),所述动模座板(7)的顶部两侧安装有导柱(15),所述定模座板(2)的外部配合安装有导套(16),所述定模板(3)的底端中部设置有喷嘴(17),所述动模板(4)的内部中间开设有型腔(20),且型腔(20)的两侧设置有伸缩杆(19),所述伸缩杆(19)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滚筒(18),所述动模板(4)的内部下方安装有气缸(23),且气缸(23)的内部有活动连接有活塞(24),所述活塞(24)的顶部安装有连接杆(22),且连接杆(22)的顶端焊接有第二推板(21),所述活塞(24)的底部与气缸(23)的内壁连接有第二弹簧(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15)与导套(16)在模具上分布有四套,且导柱(15)的外壁与导套(16)的内部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板(3)与动模板(4)之间的缝隙为1cm,所述喷嘴(17)的口径为0.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固定板(11)与动模板(4)之间通过第一弹簧(13)构成弹力结构,所述滚筒(18)关于型腔(20)的中轴线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10)的宽度与型腔(20)的厚度一致,且型腔(20)的外壁与滚筒(18)的外壁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4)与气缸(23)之间通过第二弹簧(25)构成弹力结构,且活塞(24)外壁与气缸(23)内壁紧密贴合。
CN202021828191.8U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 Active CN2142664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28191.8U CN214266450U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28191.8U CN214266450U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66450U true CN214266450U (zh) 2021-09-24

Family

ID=77804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28191.8U Active CN214266450U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664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52810U (zh) 一种方便脱模的注塑模具
CN108481677A (zh) 一种包胶模板浮动侧边顶出脱模机构及其包胶模具
CN213533578U (zh) 一种汽车接角模自动脱模装置
CN214266450U (zh) 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
CN106003603B (zh) 塑料椅模具椅脚翘杆式抽芯锁模机构
CN205033505U (zh) 一种三板模结构
CN209718508U (zh) 一种直顶与斜顶同步顶出的精密注塑模具
CN216804273U (zh) 一种后模型芯先抽二次抽芯机构注塑模具
CN214188195U (zh) 一种塑胶产品注塑模具的脱模结构
CN108015994B (zh) 基于型腔取件的汽车前保险杠注塑模具
CN211031091U (zh) 一种可自动脱模汽车凹类零件的注塑模具
CN207954531U (zh) 一种侧向分型抽芯注塑模具
CN111152419A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成型用模具
CN219522849U (zh) 一种框板零件成型模架
CN220946455U (zh) 一种多顶块顶出的宠物狗窝主体注塑模具
CN205380840U (zh) 一种全自动生产注塑模具
CN218462812U (zh) 一种易脱模的塑胶注塑模具
CN220348902U (zh) 一种模内三色注塑成型的模具结构
CN211363341U (zh) 一种变轨道抽芯机构
CN215151357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抽芯结构
CN219028346U (zh) 一种上下盖模具
CN219427331U (zh) 一种凉拖鞋帮面模具
CN217144709U (zh) 一种pvc垫圈自动剪浇口的注塑模
CN214820562U (zh) 一种快速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11307272U (zh) 一种牛角自动断进胶口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26

Address after: 215100 floor 2, building 2, No. 1258, Jinfeng South Road, Mudu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LUNNATE HOT RUNN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Zhanqing Industrial Park, 8 Haiyong Road South Street, Shiji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ang Shui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