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54289U - 一种端子防靠拢式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端子防靠拢式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54289U
CN214254289U CN202120348169.1U CN202120348169U CN214254289U CN 214254289 U CN214254289 U CN 214254289U CN 202120348169 U CN202120348169 U CN 202120348169U CN 214254289 U CN214254289 U CN 2142542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late body
plate
contact portion
electromagnetic r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4816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欣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u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u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u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u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4816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542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542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542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端子防靠拢式电磁继电器,包括绝缘体,设置于绝缘体的电磁铁、动端子、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设置于动端子的衔铁;绝缘体具有第一板体、设置于第一板体的第一突块及第二突块,第一端子具有压持在第一板体上并位于两个突块之间的第一接触部,第二端子具有设置在两个突块上并位于两个突块之间的第二接触部,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之间形成有让位间隙,动端子具有位于让位间隙内并位于两个突块之间的第三接触部,第三接触部用于接触导通第一接触部或用于接触导通第二接触部;借助突块对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进行隔离限制,确保两者准确地定位在所需的位置,避免两者彼此靠近而使用不良。

Description

一种端子防靠拢式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端子防靠拢式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各种电路常用的自动开关,继电器的种类多种多样,电磁继电器就是常用的继电器的种类之一,电磁继电器主要配置有磁铁单元及端子单元,磁铁单元驱动端子单元移动进行导通或断开,现有技术中端子单元的构造设计不合理,端子单元会因受到碰撞会发生位置移动,导致电磁继电器使用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防靠拢式电磁继电器,借助突块对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进行隔离限制,确保两者准确地定位在所需的位置,避免两者彼此靠近而使用不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端子防靠拢式电磁继电器,包括绝缘体,设置于绝缘体的电磁铁、动端子、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设置于动端子的衔铁,电磁铁用于吸引衔铁移动,移动的衔铁带动动端子移动,移动的动端子导通第一端子或导通第二端子;绝缘体具有第一板体、设置于第一板体的第一突块及第二突块,第一端子具有压持在第一板体上并位于两个突块之间的第一接触部,第二端子具有设置在两个突块上并位于两个突块之间的第二接触部,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之间形成有让位间隙,动端子具有位于让位间隙内并位于两个突块之间的第三接触部,第三接触部用于接触导通第一接触部或用于接触导通第二接触部。
其中,还包括第一撑板,绝缘体具有与第一板体间隔的第二板体、连接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芯柱,第一撑板插接在两个板体之间并用于支撑两个板体以防止两个板体彼此靠近;第一端子具有自第一接触部弯折的第一焊脚,第一焊脚的一端设置于第一突块,第一焊脚的另一端贯穿第二板体;第二端子具有自第二接触部弯折的第二焊脚,第二焊脚的一端设置于第二突块,第二焊脚的另一端贯穿第二板体,第一焊脚、第二焊脚位于第一撑板之间。
其中,还包括第二撑板,第一撑板、第二撑板分别位于芯柱的两侧,第二撑板具有主体部、分别设置于主体部同一侧两端的插板及扣板,第二板体具有用于容设插板的插孔,第一板体远离第二板体的一侧设有扣槽,扣板远离主体部的一端设有用于扣入扣槽内的扣头。
其中,电磁铁包括铁芯、线圈及轭铁,铁芯贯穿芯柱,线圈绕设在芯柱的外侧并位于两个板体之间,线圈位于两个撑板之间,轭铁大致呈L型,轭铁包括第一铁板及自第一铁板弯折而成的第二铁板,第一铁板贯穿插板并插入第二板体内,铁芯的一端设置于第一铁板;第二撑板远离芯柱的一侧设有用于容设第二铁板的容置盲槽,衔铁的一端抵触压持在第二铁板上,铁芯的另一端突伸出第一板体并用于吸住衔铁的另一端。
其中,动端子包括第一簧片、自第一簧片弯折而成的第二簧片,第一簧片设置于第二铁板,衔铁设置在第二簧片上;第一簧片、第二簧片的弯折处形成有显露衔铁的让位穿孔,第一簧片具有位于让位穿孔内的凸片部,凸片部用于挡止抵触衔铁远离第三接触部的一端。
其中,动端子还包括设置于第一簧片同一侧彼此远离两端的两个耳片,耳片具有撕裂弯折而成的倒扣,倒扣位于两个耳片之间,两个耳片分别位于第二铁板两侧并插入容置盲槽内,倒扣的自由端用于抵触在第二铁板远离第一簧片的一侧上。
其中,第一簧片具有贯穿第二板体的第三焊脚,第一焊脚、第二焊脚分别位于第二板体同一端彼此远离的两侧,第三焊脚、第一焊脚分别位于第二板体彼此远离的两端,第三焊脚位于第二板体的中部;第二板体远离第一焊脚的一端具有两个电源端子,电源端子用于导通线圈,两个电源端子的第四焊脚位于第二板体同一端彼此远离的两侧。
其中,两个突块均设置有限位盲槽,限位盲槽自两个突块彼此靠近的一侧凹设而成,动端子还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三接触部两侧的两个翅片,两个翅片分别容设两个突块的限位盲槽内。
其中,还包括与绝缘体配合的塑胶壳,塑胶壳具有用于容设绝缘体、衔铁、动端子、静端子的容置腔,第二板体用于遮盖容置腔的开口,第二接触部夹持在突块与容置腔的底面之间;第一板体具有定位孔,塑胶壳具有位于容置腔内并插入定位孔内的定位柱。
其中,塑胶壳具有与容置腔连通的透气孔,透气孔设置在塑胶壳的侧壁上,透气孔贯穿塑胶壳的侧壁;沿透气孔的中心轴线方向,透气孔呈波浪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电磁继电器的使用过程中,第一板体挡止抵触第一接触部,借助突块对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进行隔离限制,确保两者准确地定位在所需的位置,避免两者彼此靠近而使用不良,提升电磁继电器使用性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塑胶壳的剖视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包括:
1—绝缘体 2—动端子 3—第一端子
4—第二端子 5—衔铁 6—第一板体
7—第一突块 8—第二突块 9—第一接触部
11—第二接触部 12—第一撑板 13—第二板体
14—芯柱 15—第一焊脚 16—第二焊脚
17—第二撑板 18—插板 19—扣板
21—铁芯 22—线圈 23—轭铁
24—第一铁板 25—第二铁板 26—容置盲槽
27—第一簧片 28—第二簧片 29—凸片部
31—耳片 32—倒扣 33—第三焊脚
34—电源端子 35—塑胶壳 36—透气孔
37—防水透气膜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端子防靠拢式电磁继电器,包括绝缘体1,安装设置在绝缘体1上的电磁铁、动端子2、第一端子3及第二端子4,安装设置在动端子2上的衔铁5,电磁铁得电后产生磁性力,电磁铁的磁性力用于吸引衔铁5移动,移动的衔铁5带动动端子2移动,移动的动端子2即可导通第一端子3或导通第二端子4。
绝缘体1具有第一板体6、设置在第一板体6上的第一突块7及第二突块8,第一突块7、第二突块8位于第一板体6远离第二板体13一侧上,第一突块7、第二突块8分别位于第一板体6同一侧彼此远离的两端。
第一端子3具有压持在第一板体6上并位于两个突块之间的第一接触部9,第一接触部9大致呈平板状,第二端子4具有设置在两个突块上并位于两个突块之间的第二接触部11,第二接触部11大致呈平板状,第一接触部9、第二接触部11之间形成有让位间隙,第一接触部9、第二接触部11大致平行设置。动端子2具有位于让位间隙内并位于两个突块之间的第三接触部,第三接触部用于接触导通第一接触部9或用于接触导通第二接触部11。
在电磁继电器的使用过程中,第一板体6挡止抵触第一接触部9,借助突块对第一接触部9、第二接触部11进行隔离限制,确保两者准确地定位在所需的位置,避免两者彼此靠近而使用不良,提升电磁继电器使用性能的稳定性。
还包括第一撑板12,第一撑板12采用绝缘塑料制成,绝缘体1具有与第一板体6间隔的第二板体13、连接第一板体6与第二板体13的芯柱14,第一板体6与第二板体13平行设置,绝缘体1大致呈工字型,第一撑板12插接在两个板体之间并用于支撑两个板体以防止两个板体彼此靠近。经由第一撑板12提升绝缘体1的强度,借助第一撑板12支撑住第一板体6与第二板体13,防止两者彼此靠近变形而使用不良。
优选地,第一板体6、第二板体13均设有插接槽,第一撑板12的两端均设有插接板,第一撑板12两端的插接板分别插接到第一板体6的插接槽内、第二板体13的插接槽内。
第一端子3具有自第一接触部9弯折的第一焊脚15,第一端子3大致呈L型,第一焊脚15的一端安装设置在第一突块7上,第二板体13用于压持在外界的电路板上,第一焊脚15的另一端贯穿第二板体13并用于焊接在外界的电路板上。
第二端子4具有自第二接触部11弯折的第二焊脚16,第二端子4大致呈L型,第二焊脚16的一端安装设置在第二突块8上,第二焊脚16的另一端贯穿第二板体13并用于焊接在电路板上,第一焊脚15、第二焊脚16位于第一撑板12之间。借助第一撑板12隔离第一焊脚15、第二焊脚16,防止两个焊脚彼此靠近变形而使用不良。
还包括第二撑板17,第一撑板12、第二撑板17分别位于芯柱14的左右两侧,第二撑板17具有主体部、分别设置在主体部同一侧两端上的插板18及扣板19,第二撑板17大致呈U型,插板18、扣板19分别位于第二撑板17彼此远离的两端,第二板体13具有用于容设插板18的插孔,第一板体6远离第二板体13的一侧设有扣槽,扣板19远离主体部的一端设有用于扣入扣槽内的扣头。
借助插板18与扣板19的配合,利用第二撑板17扣住第一板体6与第二板体13,防止第一板体6、第二板体13彼此远离变形,使得第一板体6、第二板体13稳定地定位在所需的位置,保证电磁继电器使用性能的稳定性。
电磁铁包括铁芯21、线圈22及轭铁23,铁芯21贯穿芯柱14,线圈22绕设在芯柱14的外侧并位于两个板体之间,线圈22位于两个撑板之间,借助第一板体6、第二板体13挡止限位线圈22,防止线圈22沿芯柱14的轴线方向移动而使用不良。
轭铁23大致呈L型,轭铁23包括第一铁板24及自第一铁板24弯折而成的第二铁板25,第一铁板24贯穿插板18并插入第二板体13内,铁芯21的一端铆接设置在第一铁板24上;第二撑板17远离芯柱14的一侧设有用于容设第二铁板25的容置盲槽26,借助容置盲槽26的内槽侧面限位第二铁板25,避免第二铁板25来回移动而使用不良。衔铁5的一端抵触压持在第二铁板25上,铁芯21的另一端突伸出第一板体6并用于吸住衔铁5的另一端。
动端子2大致呈L型,动端子2包括第一簧片27、自第一簧片27弯折而成的第二簧片28,第一簧片27铆接安装设置在第二铁板25上,第二铁板25具有铆接柱,第一簧片27具有用于容设铆接柱的铆接孔。衔铁5安装设置在第二簧片28上,第一簧片27、第二簧片28的弯折处形成有显露衔铁5的让位穿孔,第一簧片27具有位于让位穿孔内的凸片部29,凸片部29用于挡止抵触衔铁5远离第三接触部的一端。借助凸片部29挡止抵触衔铁5一端的端面,确保衔铁5稳定准确地压持在第二铁板25上。
动端子2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簧片27同一侧上彼此远离两端的两个耳片31,耳片31具有撕裂弯折而成的倒扣32,倒扣32位于两个耳片31之间,两个耳片31分别位于第二铁板25两侧并插入容置盲槽26内,倒扣32的自由端用于抵触在第二铁板25远离第一簧片27的一侧上。
借助耳片31及倒扣32的设置,使得两个耳片31稳定插入容置盲槽26内,借助第二铁板25对倒扣32的挡止抵触,使得第一簧片27稳定安装在第二铁板25上,防止第一簧片27与第二铁板25分离而使用不良。
第一簧片27具有贯穿第二板体13的第三焊脚33,第一焊脚15、第二焊脚16分别位于第二板体13同一端彼此远离的两侧,第三焊脚33、第一焊脚15分别位于第二板体13彼此远离的两端,第三焊脚33位于第二板体13的中部;第二板体13远离第一焊脚15的一端具有两个电源端子34,电源端子34用于导通线圈22,线圈22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在两个电源端子34上,两个电源端子34的第四焊脚位于第二板体13同一端彼此远离的两侧。
借助第一焊脚15、第二焊脚16、第三焊脚33、第四焊脚的布局设置,使得绝缘体1的各个部位均稳固连接在电路板上,避免绝缘体1不同部位与电路板的连接处受力不均而使用不良。
优选地,电源端子34配置有接线部,接线部具有螺旋盲槽,螺旋盲槽自接线部的外表面凹设而成,螺旋盲槽沿接线部的长度方向螺旋绕设而成,线圈22用于容设在螺旋盲槽内,当线圈22的端部缠绕在接线部的外侧并位于螺旋盲槽内之后,将焊锡加入螺旋盲槽内,借助螺旋盲槽增大线圈22与接线部之间的焊锡保有量,确保线圈22与接线部稳固地焊接在一起。优选地,第二板体13上设置有让位缺孔,接线部位于让位缺孔内,让位缺孔用于容设焊锡。
两个突块均设置有限位盲槽,限位盲槽自两个突块彼此靠近的一侧凹设而成,动端子2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三接触部彼此远离两侧的两个翅片,两个翅片分别容设两个突块的限位盲槽内。
在动端子2的移动过程中,借助限位盲槽的内槽侧面挡止抵触翅片,进而实现对翅片的移动形成进行限位,从而实现对动簧片的移动行程进行限位,避免移动过度而使用不良。
还包括与绝缘体1配合的塑胶壳35,塑胶壳35具有用于容设绝缘体1、衔铁5、动端子2、静端子的容置腔,第二板体13用于遮盖容置腔的开口,第二接触部11夹持在突块与容置腔的底面之间。当动端子2来回移动时,动端子2接触导通第一接触部9或第二接触部11,此时动端子2会碰撞第一接触部9或第二接触部11,借助第一板体6挡止抵触第一接触部9,借助塑胶壳35的容置腔的内腔侧面挡止抵触第二接触部11,避免第一接触部9、第二接触部11受到动端子2的碰撞而移动,保证第一接触部9、第二接触部11稳定定位在所需的位置。
第一板体6具有定位孔,塑胶壳35具有位于容置腔内并插入定位孔内的定位柱。经由在第一板体6上设置定位孔,当塑胶壳35与绝缘体1安装固定在一起之后,借助定位柱装入定位孔内,利用定位孔的内孔侧面挡止抵触定位柱,对第一板体6进行稳固定位,避免第一板体6在容置腔内发生摆动而使用不良。
塑胶壳35具有与容置腔连通的透气孔36,透气孔36设置在塑胶壳35的侧壁上,透气孔36贯穿塑胶壳35的侧壁;沿透气孔36的中心轴线方向,透气孔36呈波浪形。在电磁继电器的使用过程中,电磁铁的线圈22通电后发热,使得塑胶壳35内的温度升高,塑胶壳35内的空气体积膨胀后经由透气孔36自动排出,防止塑胶壳35内的压力过大而炸裂。当外界的水进入透气孔36内时,波浪形的“波峰处”阻挡外界的外界的水,实现防水功效。优选地,塑胶壳35的容置腔的内侧面上贴设有防水透气膜片37,防水透气膜片37使得空气能够通过,隔绝水的通过,提升防水效果。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端子防靠拢式电磁继电器,包括绝缘体,设置于绝缘体的电磁铁、动端子、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设置于动端子的衔铁,电磁铁用于吸引衔铁移动,移动的衔铁带动动端子移动,移动的动端子导通第一端子或导通第二端子;其特征在于:绝缘体具有第一板体、设置于第一板体的第一突块及第二突块,第一端子具有压持在第一板体上并位于两个突块之间的第一接触部,第二端子具有设置在两个突块上并位于两个突块之间的第二接触部,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之间形成有让位间隙,动端子具有位于让位间隙内并位于两个突块之间的第三接触部,第三接触部用于接触导通第一接触部或用于接触导通第二接触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防靠拢式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撑板,绝缘体具有与第一板体间隔的第二板体、连接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芯柱,第一撑板插接在两个板体之间并用于支撑两个板体以防止两个板体彼此靠近;第一端子具有自第一接触部弯折的第一焊脚,第一焊脚的一端设置于第一突块,第一焊脚的另一端贯穿第二板体;第二端子具有自第二接触部弯折的第二焊脚,第二焊脚的一端设置于第二突块,第二焊脚的另一端贯穿第二板体,第一焊脚、第二焊脚位于第一撑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防靠拢式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撑板,第一撑板、第二撑板分别位于芯柱的两侧,第二撑板具有主体部、分别设置于主体部同一侧两端的插板及扣板,第二板体具有用于容设插板的插孔,第一板体远离第二板体的一侧设有扣槽,扣板远离主体部的一端设有用于扣入扣槽内的扣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防靠拢式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电磁铁包括铁芯、线圈及轭铁,铁芯贯穿芯柱,线圈绕设在芯柱的外侧并位于两个板体之间,线圈位于两个撑板之间,轭铁大致呈L型,轭铁包括第一铁板及自第一铁板弯折而成的第二铁板,第一铁板贯穿插板并插入第二板体内,铁芯的一端设置于第一铁板;第二撑板远离芯柱的一侧设有用于容设第二铁板的容置盲槽,衔铁的一端抵触压持在第二铁板上,铁芯的另一端突伸出第一板体并用于吸住衔铁的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防靠拢式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动端子包括第一簧片、自第一簧片弯折而成的第二簧片,第一簧片设置于第二铁板,衔铁设置在第二簧片上;第一簧片、第二簧片的弯折处形成有显露衔铁的让位穿孔,第一簧片具有位于让位穿孔内的凸片部,凸片部用于挡止抵触衔铁远离第三接触部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子防靠拢式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动端子还包括设置于第一簧片同一侧彼此远离两端的两个耳片,耳片具有撕裂弯折而成的倒扣,倒扣位于两个耳片之间,两个耳片分别位于第二铁板两侧并插入容置盲槽内,倒扣的自由端用于抵触在第二铁板远离第一簧片的一侧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子防靠拢式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簧片具有贯穿第二板体的第三焊脚,第一焊脚、第二焊脚分别位于第二板体同一端彼此远离的两侧,第三焊脚、第一焊脚分别位于第二板体彼此远离的两端,第三焊脚位于第二板体的中部;第二板体远离第一焊脚的一端具有两个电源端子,电源端子用于导通线圈,两个电源端子的第四焊脚位于第二板体同一端彼此远离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防靠拢式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两个突块均设置有限位盲槽,限位盲槽自两个突块彼此靠近的一侧凹设而成,动端子还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三接触部两侧的两个翅片,两个翅片分别容设两个突块的限位盲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防靠拢式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绝缘体配合的塑胶壳,塑胶壳具有用于容设绝缘体、衔铁、动端子、静端子的容置腔,第二板体用于遮盖容置腔的开口,第二接触部夹持在突块与容置腔的底面之间;第一板体具有定位孔,塑胶壳具有位于容置腔内并插入定位孔内的定位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端子防靠拢式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塑胶壳具有与容置腔连通的透气孔,透气孔设置在塑胶壳的侧壁上,透气孔贯穿塑胶壳的侧壁;沿透气孔的中心轴线方向,透气孔呈波浪形。
CN202120348169.1U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端子防靠拢式电磁继电器 Active CN2142542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8169.1U CN214254289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端子防靠拢式电磁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8169.1U CN214254289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端子防靠拢式电磁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54289U true CN214254289U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26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48169.1U Active CN214254289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端子防靠拢式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542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94566B2 (en) Circuit board 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3154149U (ja) Rf同軸コネクタ
US7135946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having at least one relay actuator and a receptacle for relay actuators
US3878489A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having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ntacts and radio type plug-in connector
CN214254289U (zh) 一种端子防靠拢式电磁继电器
US7994883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12185763B (zh) 电磁继电器
CN214254290U (zh) 一种导电端子防脱式电磁继电器
CN212257298U (zh) 一种多触点灭弧继电器
CN211743065U (zh) 银石墨触点安全单元
CN112786368A (zh) 一种端子防靠拢式电磁继电器
CN214043547U (zh) 超小型高触点间耐压高寿命的拍合式继电器
CN209895991U (zh) 一种多触点式继电器
CN210156327U (zh) 小型化大功率磁保持继电器
CN215955125U (zh) 简易型迷你开关
CN214226833U (zh) 一种板式吸附式多触头电磁继电器
CN112786377A (zh) 一种导电端子防脱式电磁继电器
CN112563077A (zh) 一种超小型高触点间耐压高寿命的拍合式继电器
CN214226827U (zh) 一种内接软排线式电磁继电器
CN214336660U (zh) 线圈引线脚与信号输入端脚的连接结构和继电器
CN214254286U (zh) 一种多触头互感器式继电器
CN211529840U (zh) 一种低温升保护开关
CN214254278U (zh) 一种绝缘隔离型卡装式电磁继电器
CN211320023U (zh) 接触器线圈骨架与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
CN112786369A (zh) 一种稳固型共面安装式电磁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