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40535U - 车辆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40535U
CN214240535U CN202120283471.3U CN202120283471U CN214240535U CN 214240535 U CN214240535 U CN 214240535U CN 202120283471 U CN202120283471 U CN 202120283471U CN 214240535 U CN214240535 U CN 2142405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face portion
cushion
side frame
seat
fram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8347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村满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chi 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chi 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chi 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chi 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405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405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座椅坐垫框架中,强度效率高并且可以减少部件数目的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座椅,包括座椅坐垫、以及能够倾倒地连接于所述座椅坐垫的座椅靠背。所述座椅坐垫包括坐垫框架,所述坐垫框架包括坐垫侧框架本体。所述坐垫侧框架本体包括:上面部、与所述上面部相对向的下面部、设置于所述上面部与所述下面部之间的第一侧面部、以及与所述第一侧面部相对向的第二侧面部。所述坐垫侧框架本体,在被所述上面部、所述下面部、所述第一侧面部和所述第二侧面部包围的部分中形成闭合截面,所述上面部的板厚比所述下面部、所述第一侧面部以及所述第二侧面部的板厚形成得厚。

Description

车辆用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用座椅,特别地,涉及适用于具有闭合截面化的坐垫侧框架的车辆用座椅的有效的技术。
背景技术
车辆用座椅的座椅框架由座椅坐垫框架和座椅靠背框架构成。座椅坐垫框架配备有坐垫侧框架,座椅靠背框架配备有靠背侧框架。
在坐垫侧框架中,提出了通过两种以上的开放式截面部件的组合,部分地形成闭合截面构造的结构(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6-159820 号公报)。
另外,在坐垫侧框架中,提出了采用在车辆用座椅的前后方向上将具有不同厚度的两个平板的端面相互对接并焊接起来的拼焊板材的结构。该结构的坐垫侧框架配备有:包含与倾斜装置的连接部分的壁厚部、以及与厚壁部的前方的端部接合且厚度比厚壁部小的薄壁部(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1-88553号公报)。
在配备有倾斜装置的车辆用座椅中,提出了配备有将靠背侧框架与坐垫侧框架连接起来的连接托架的车辆用座椅(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9-172272号公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5982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8855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9-172272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另外,对于坐垫侧框架,主要有以下要求。
1)高强度,并且,可以减轻重量。
2)部件数目少,可以减少组装工序。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对于坐垫侧框架和靠背侧框架的安装部件也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现,以开放式截面形成安装部件,截面的强度效率差。另外发现,由于安装部件通过螺栓、螺母与坐垫侧框架紧固在一起,因此,部件数目多,组装工序增加,不能减轻重量。这里,所谓强度效率是指不使无用的重量增加,有效地提高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坐垫侧框架中,强度效率高并且可以减少部件数目的技术。
根据本说明书的描述以及附图,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和新颖的特征将会得以明确。
解决课题的手段
如果简单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具有代表性的结构的概要,则如下面所述。
车辆用座椅包括座椅坐垫和能够倾斜地连接于所述座椅坐垫的座椅靠背。所述座椅坐垫包括坐垫框架,所述坐垫框架包括坐垫侧框架本体。所述坐垫侧框架本体包括:上面部、与所述上面部相对向的下面部、设置于所述上面部与所述下面部之间的第一侧面部、以及与所述第一侧面部相对向的第二侧面部。所述坐垫侧框架本体,在被所述上面部、所述下面部、所述第一侧面部和所述第二侧面部包围的部分形成为闭合截面,所述上面部的板厚比所述下面部、所述第一侧面部以及所述第二侧面部的板厚厚。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上述车辆用座椅,能够提高坐垫侧框架本体的强度效率,并且,能够减少坐垫侧框架本体的部件数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实施例的车辆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框架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坐垫侧框架部的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坐垫侧框架本体的立体图。
图5是说明坐垫侧框架本体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坐垫侧框架本体的正视图及剖视图。
图7是坐垫侧框架本体的俯视图及侧视图。
图8是说明左坐垫侧框架部的左坐垫侧框架本体以及第一安装部件与倾斜机构、左靠背侧框架的组装的展开立体图。
图9是表示第一安装部件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第一安装部件的正视图。
图11是沿着图10的D-D线的第一安装部件的剖视图。
图12是说明坐垫侧框架本体与第一安装部件的组装形状的坐垫侧框架的后方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这里的公开只不过是一个例子,对于附图,为了使说明更加明确,存在着与实际的情况相比,对于各个部分的宽度、厚度、形状等示意地进行表示的情况,而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进行限定。另外,在本说明书和各个图中,关于给出的附图,对于与之前所述的部件同样的部件,采用同样的附图标记,适当地省略详细的说明。另外,在附图中,箭头前表示车辆的前方,箭头后表示车辆的后方,箭头左表示车辆的左侧方,箭头右表示车辆的右侧方,箭头上表示车辆的上方,箭头下表示车辆的下方。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只要是没有特别声明,则对于前、后、上、下、左、右,是指相对于车辆而言的前、后、上、下、左、右。
实施例
(车辆用座椅的整体结构)
图1是表示根据实施例的车辆用座椅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1 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框架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将座椅坐垫2与座椅靠背3组合起来构成车辆座椅 1。座椅坐垫2构成座面,座椅靠背3构成靠背。车辆座椅1具有能够进行座椅坐垫2与座椅靠背3的角度调整的倾斜功能,借助倾斜功能,座椅坐垫2与座椅靠背3能够倾倒地连接起来。
在座椅靠背3的上方的端部设置有头枕4。座椅坐垫2的下方的左右与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滑动)地支承座椅坐垫2的左右一对座椅导轨5连接。
图1所示的车辆用座椅1,在该例中,表示为包含有后部座椅的左座椅以及中央座椅的车辆用座椅。车辆用座椅1也可以是后部座椅的右座侧座椅、前部座椅的驾驶座侧座椅、副驾驶座侧座椅。
在图2中,表示去除了图1的车辆用座椅1的坐垫材料及座椅表皮的情况下的座椅框架6。座椅框架6具有座椅坐垫框架(下面,称为坐垫框架)7和座椅靠背框架(下面,称为靠背框架)8。靠背框架 8被倾斜机构9能够倾倒地连接于坐垫框架7。
将右坐垫侧框架部71、左坐垫侧框架侧框架部72、前管框架73、连接于前管框架73的左右的左右托架74、以及后管框架75被组合成框状,构成坐垫框架7。前管框架73经由左右托架74连接到右坐垫侧框架71的前方部分与左坐垫侧框架72的前方部分之间。后管框架75连接到右坐垫侧框架71的后方部分与左坐垫侧框架72的后方部分之间。
右坐垫侧框架部71由右坐垫侧框架本体711、右第一安装部件712 和升降器713构成。升降器713兼具托架74的功能。
左坐垫侧框架部72由左坐垫侧框架本体721、左第一安装部件722 和升降器723构成。升降器723兼具托架74的功能。
除了特别指出的部分之外,右坐垫侧框架本体711、右第一安装部件712以及右第二安装部件升降器713与左坐垫侧框架本体721、左第一安装部件722以及升降器723相对于坐垫框架7的左右中间线 CL呈对称的形状。
将右靠背侧框架81、左靠背侧框架82、下部管框架83和上部管框架84组合成框状,构成靠背框架8。下部管框架83连接到右靠背侧框架81的下方部分与左靠背侧框架82的下方部分之间。上部管框架84的左右端部与右靠背侧框架81的上端部和左靠背侧框架82的上端部连接。
左右一对座椅导轨5分别由固定设置于车辆的地板(图中未示出) 上的下部座椅导轨51和能够滑动地支承于下部座椅导轨51上的上部座椅导轨52构成。右坐垫侧框架71的下部固定于右侧的上部座椅导轨52,左坐垫侧框架72的下部固定于左侧的上部座椅导轨52。
(坐垫侧框架的结构例)
图3是表示坐垫侧框架的结构例的立体图。在图3中,作为代表性的例子,表示出了左坐垫侧框架部72和左靠背侧框架82。虽然图中未示出,但是,右坐垫侧框架部71和右靠背侧框架81相对于图3 的左坐垫侧框架部72和左靠背侧框架82左右对称,具有同样的结构。
将坐垫侧框架本体721、利用激光焊接被焊接而连接到坐垫侧框架本体721的后方的第一安装部件722、以及利用激光焊接被焊接而连接到坐垫侧框架本体721的前方下部的升降器723组合起来,构成左坐垫侧框架部72。第一安装部件722以及升降器723也可以说是第一托架722以及第二托架723。第一安装部件722的上部经由倾斜机构9被连接于左靠背侧框架82的下端部。
坐垫侧框架本体721的后方部分,将在后面所述的图8中说明,形成这样的结构:该后方部分被嵌入到形成为闭合截面的第一安装部件722的内部,并且,坐垫侧框架本体721的后方部分与第一安装部件722利用激光焊接被焊接而连接起来。
虽然图3中没有示出,但是,在升降器723的右侧,设置有在图2中说明的托架74。即,升降器723呈向上开口的コ字状(或者U字形)的形状,右侧面兼具托架74的功能。并且,侧框架本体721的前方部分被嵌入到升降器723的向上开口的コ字状的内部,并且,利用激光焊接被焊接而连接起来。
开口部H1形成于坐垫侧框架本体721和第一安装部件722,后管框架75被嵌入开口部H1,后管框架75的端部与第一安装部件722 通过焊接等被固定。
开口部H2形成在左靠背侧框架82的下方,下部管框架83被嵌入开口部H2,下部管框架83的端部和左靠背侧框架82通过焊接等被固定。
(坐垫侧框架本体的结构例)
下面,作为代表性的例子,利用图4~图7,说明左坐垫侧框架本体721的结构例。图4是表示坐垫侧框架本体的立体图。图5是说明坐垫侧框架本体的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坐垫侧框架本体的正视图及剖视图。图7是坐垫侧框架本体的俯视图及侧视图。
如图4所示,坐垫侧框架本体721由上面部41、与上面部41相对向的下面部42、设置于上面部41与下面部42之间的第一侧面部(右侧面部)43、以及与第一侧面部43相对向的第二侧面部(左侧面部) 44构成。在第一侧面部43和第二侧面部44,设置有第一开口部H1 和第三开口部H3。第三开口部H3对应于供座椅安全带的带扣(图中未示出)嵌入的安全带固定器部(图中未示出)被固定的部分。加强构件724被焊接固定到设置于第一侧面部43和第二侧面部44的第三开口部H3之间。对于加强构件724,采用内部形成空间的圆柱状的金属管等。加强构件724也可以称作凸缘(collar)部或者领部。由于通过在第三开口部H3之间设置加强构件724,对于来自于座椅安全带的带扣的向斜上方牵引的力的输入,在安全带固定器部具有加强构件 724,因此,可以防止闭合截面的塌溃。
如后面描述的图6中说明的那样,在坐垫侧框架本体721中,被上面部41、下面部42、第一侧面部43和第二侧面部44包围的部分形成为呈闭合截面的结构。
另外,如后面描述的图5及图6中说明的那样,坐垫侧框架本体721,对采用通过拼焊板(TWB)技术制作的一个拼焊板材的板材(金属板)进行压力成形,使末端部对接,将对接部焊接接合,形成为呈闭合截面的结构。拼焊板材是使具有不同厚度(板厚)的两块(或者多个)金属的平板的端面相互对接并焊接起来的板材。
如图5所示,在第一侧面部43的上端部所示的虚线L1和在第二侧面部44的上端部所示的虚线L1,表示将具有不同厚度的两块金属平板的端面相互焊接起来的部分。虚线L1的上侧是由板厚(T1)厚的金属板构成的区域R1,虚线L1的下侧是由板厚(T2<T1)薄的金属板构成的区域R2。
在图6的(A)中,表示坐垫侧框架本体721的正视图,在图6 的(B)中,表示沿着图6的(A)的B-B线的坐垫侧框架本体721 的剖视图,在图6的(C)中,表示沿着图6的(A)的C-C线的坐垫侧框架本体721的剖视图。图6的(A)所示的第一部分P1表示设置坐垫侧框架本体721的下面部42的部分。另一方面,第二部分P2 表示不设置下面部42且下侧敞开的部分。即,坐垫侧框架本体721,在由第二部分P2表示的坐垫侧框架本体721的后端部,形成为第一侧面部43的下侧、第二侧面部44的下侧以及下面部42被切口的结构 (设置有切口部)。
即,第一部分P1的区域对应于在坐垫侧框架本体721中形成闭合截面的区域。
如图6的(B)所示,虚线L1的上侧由板厚(T1)厚的金属板构成,虚线L1的下侧由板厚(T2<T1)薄的金属板构成。即,上面部 41、第一侧面部43的比虚线L1靠上侧的部分、以及第二侧面部44 的比虚线L1靠上侧的部分由板厚(T1)厚的金属板构成。另外,第一侧面部43的比虚线L1靠下侧的部分和第二侧面部44的比虚线L1 靠下侧的部分由板厚(T2<T1)薄的金属板构成。
即,上面部41的板厚(T1)比下面部42、第一侧面部43以及第二侧面部44的板厚(T2)厚(T1>T2)。另外,第一侧面部43的上端部以及第二侧面部44的上端部的板厚(T1)与上面部41的板厚(T1) 相同。
在设置于第一侧面部43与第二侧面部44的第三开口部H3之间,设置有加强构件724。在第一侧面部43和第二侧面部44的下侧,不设置下面部42,而是敞开的。
如图6的(C)所示,在第一侧面部43和第二侧面部44的下侧,设置下面部42,由上面部41、下面部42、第一侧面部43和第二侧面部44形成闭合截面的结构。与图6的(B)一样,虚线L1的上侧由板厚(T1)厚的金属板构成,虚线L1的下侧由板厚(T2<T1)薄的金属板构成。下面部42在该例中呈圆弧状的形状。
在下面部42为圆弧状的形状的情况下,由夹具压住第一侧面部 43和第二侧面部44,在上面部41,将末端相互对接并焊接起来,能够确保接合的精度。另一方面,在下面部42为圆弧状的情况下,由于不能确保为平面,因此,为了向上部座椅导轨上固定,需要升降器723。但是,由于坐垫侧框架本体721的强度高,因此,升降器723可以形成为简单的コ字形截面的部件。
图6的(D)表示下面部42的形状的变形例,在该例中,下面部 42不是圆弧状的形状,而形成直线状的形状。即,上面部41、下面部 42、第一侧面部43和第二侧面部44全部的截面形状都形成为各自的角部带有圆角的长方形形状(或者矩形形状)的闭合截面形状。图6 的(D)的其它结构与图6的(C)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下面部42为直线状的形状的情况下,由夹具压住第一侧面部 43和第二侧面部44,在上面部41将末端相互对接并焊接起来,因此,存在着难以确保对准精度的情况。但是,在下面部42为直线状的情况下,由于可以确保为平面,因此,容易进行向上部座椅导轨的固定。
在图6的(B)、(C)、(D)中,在上面部41表示的虚线L2,表示将板状的拼焊板材的端面彼此对接并焊接起来的焊接部分。即,在该例中,在板状的拼焊板材中,板厚(T1)厚的金属板的端面与板厚 (T1)厚的金属板的端面在虚线L2的部分对接,利用激光焊接而被焊接在一起。虚线L2表示焊接路径。
在图7中,示出了几个表示焊接路径的虚线L2的形状。在图7 中,(A1)、(A2)、(A3)表示俯视图,(B1)、(B2)、(B3)分别表示与(A1)、(A2)、(A3)分别对应的前方侧视图。
如图7的(A1)、(B1)所示,虚线L2所示的焊接路径为直线状。由于板厚(T1)厚的金属板的端面与板厚(T1)厚的金属板的端面的形状可以简化,并且,可以使利用激光焊接的焊接速度高速化,因此,可以缩短焊接时间。
如图7的(A2)、(B2)所示,虚线L21所示的焊接路径形成角部大致为直角的曲柄状的形状。如图7的(A3)、(B3)所示,虚线L22 所示的焊接路径形成锯齿状的之字形形状。由于图7的(A2)、(B2)、 (A3)、(B3)所示的虚线L21、L22的焊接路径的长度比图7的(A1)、 (B1)所示的虚线L2的焊接路径的长度长,因此,可以提高焊接部分的强度。但是,由于焊接路径长,因此,焊接时间会变长。从而,也可以考虑到焊接部分的强度和焊接时间来决定焊接路径。焊接路径并不局限于图7所示的虚线L2、L21、L22。虚线L2、L21、L22所示的焊接路径可以是一条直线或者多条直线的组合,但是,焊接路径也可以是曲线。
下面,作为代表性的例子,说明左坐垫侧框架本体721的效果,而右坐垫侧框架本体711也具有同样的效果。
1)由于以相对于扭转输入而言最强的闭合截面形成坐垫侧框架本体721,因此,可以将板厚减薄,能够降低重量。当形成闭合截面时,截面偶极矩高,与开放式截面相比,相对于扭转变形的刚性大幅度提高。其结果是,即使是相同的刚性,与开放式截面相比,也可以将坐垫侧框架本体721的板厚减薄。即使形成闭合截面,当坐垫侧框架本体的板厚或截面变大时,其优点也会变小,但是,在坐垫侧框架本体 721中,由于可以将必要的截面和板厚最佳化,因此,其结果是,可以降低坐垫侧框架本体721的重量。
2)利用板厚(T1)的金属板构成坐垫侧框架本体721的上面部41、第一侧面部43的比虚线L1靠上侧的部分、以及第二侧面部44 的比虚线L1靠上侧的部分。因此,对于来自于倾斜机构9的前后方向上的旋转转矩输入,能够防止坐垫侧框架本体721的压曲变形。
3)由于在坐垫侧框架本体721的安全带固定器部的连接部分设置有加强构件724,因此,对于来自于座椅安全带带扣的向斜上方牵引的输入,可以防止坐垫侧框架本体721中的闭合截面的塌溃。
4)由于坐垫侧框架本体721的部件数目减少,因此,能够减少坐垫侧框架本体721的组装工序。
(第一安装部件的结构例)
接着,利用图8~图11,对于第一安装部件722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8是说明左坐垫侧框架部72的左坐垫侧框架本体721以及第一安装部件722与倾斜机构9、左靠背侧框架82的组装的展开立体图。图9是表示第一安装部件722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第一安装部件722的正视图。图11是沿着图10的D-D线的第一安装部件722的剖视图。
如图8所示,第一安装部件722,通过压力成型对金属板进行成形,将金属板的两个端部合成双手合十状,利用激光焊接进行焊接接合,形成闭合截面的结构。因此,第一安装部件722具有形成闭合截面的开口部H10。将坐垫侧框架本体721的后端部嵌入到第一安装部件722的开口部H10的内部,利用激光焊接进行焊接,以便使坐垫侧框架本体721的开口部H1、H3与第一安装部件722的开口部H1、 H3重合。
在第一安装部件722的上部设置有开口部H11,在左靠背侧框架 82的下部设置有开口部H12。倾斜机构9被嵌入到开口部H11与开口部H12之间,将左靠背侧框架82与第一安装部件722连接起来。由此,左靠背侧框架82相对于左坐垫侧框架本体721能够倾倒地连接。
虽然图中未示出,但是,右坐垫侧框架部71和右靠背侧框架81 相对于图8的左坐垫侧框架部72和左靠背侧框架82左右对称,形成同样的结构。
如图9所示,第一安装部件722具有右侧面部91、与右侧面部91 相对向的左侧面部92、设置于右侧面部91与左侧面部92之间的下面部93、以及与下面部93相对向的上面部94。上面部94设置在左侧面部92的下端与左侧面部92的上端之间。在第一安装部件722中,被右侧面部91、左侧面部92、下面部93和上面部94包围的部分形成为闭合截面的结构。另外,对于第一安装部件722,对采用通过拼焊板技术制作的一个拼焊板材的板材进行加压成型,将末端部对接,将对接部焊接接合起来,形成闭合截面的结构。
在图9及图10中,在左侧面部92的下端部所示的虚线L3表示将具有不同厚度的两个金属的平板的端面彼此焊接起来的部分。在左侧面部92,比虚线L3靠上侧的左侧面部92是由板厚(T3)厚的金属板构成的区域R3,虚线L3的下侧的左侧面部92是由板厚(T4<T3) 薄的金属板构成的区域R4。如图9所示,右侧面部91、下面部93和上面部94由板厚(T4<T3)薄的金属板构成。比上面部94靠上侧,板厚(T3)厚的金属板与板厚(T4)薄的金属板被贴合起来。即,对于比上面部94靠上侧的左侧面部92的上端部分的区域R5,板厚(T3) 厚的金属板与板厚(T4)薄的两个金属板贴合,强度以及刚性提高。并且,在板厚(T3)厚的金属板与板厚(T4)薄的金属板贴合起来的刚性高的区域R5,设置有倾斜机构9嵌入的开口部H11。
在图10中,第三部分P3表示设置第一安装部件722的下面部93 的部分。另一方面,第四部分P4表示不设置下面部93而使下侧敞开的部分。在第四部分P4,形成为右侧面部91以及左侧面部92的下侧被切口的结构。
在第四部分P4,形成为第一安装部件722的右侧面部91的下侧以及左侧面部92的下侧被切口的结构,如在图6的(A)中说明的那样,在第二部分P2,形成为坐垫侧框架本体721的第一侧面部43的下侧以及第二侧面部44的下侧被切口的结构(切口部)。
这样,由于形成为第一安装部件722和坐垫侧框架本体721被切口的结构,因此,在将坐垫侧框架本体721与第一安装部件722组合起来的情况下,能够减小上部座椅导轨52的整体长度。并且,可以减小防止上部座椅导轨52的分开的限制器(图中未示出)的尺寸。从而,可以降低包括上部座椅导轨52及限制器在内的座椅框架6的整体的重量。
在图11中,表示沿着图10的D-D线的第一安装部件722的剖视图。
图11所示的双点划线表示被插入到第一安装部件722的开口部 H10中而组合起来的侧框架本体721的剖视图。
如图11所示,图10中所示的比虚线L3靠上侧的左侧面部92由板厚(T3)厚的金属板构成,比虚线L3靠下侧的左侧面部92由板厚 (T4)薄的金属板构成。左侧面部92的外表面921形成为平坦的面,左侧面部92的内表面922在虚线L3的部分处存在着与板厚差(T3 -T4)相当的量的阶梯差。通过将左侧面部92的外表面921形成为平坦的面,可以防止应力集中。另外,通过将左侧面部92的外表面 921形成为平坦的面,即使将具有不同厚度的两个金属平板的端面彼此对接而焊接起来的焊接位置稍有波动,也不会有特别的问题。
坐垫侧框架本体721的第一侧面部43和第二侧面部44以与第一安装部件722的右侧面部91的内表面912和左侧面部92的内表面922 (板厚厚的部分的内表面)接触的方式被插入到开口部H10的内部。坐垫侧框架本体721的下面部42也可以与第一安装部件722的下面部 93的内表面932接触,下面部42与内表面932之间也可以稍稍分离开(也可以在下面部42与内表面932之间设置空间)。
图12是说明坐垫侧框架本体721与第一安装部件722组装起来的形状的坐垫侧框架部72的后方立体图。如图12所示,坐垫侧框架本体721的后端部被插入到设置于第一安装部件722的开口部H10中,第一安装部件722的右侧面部91与坐垫侧框架本体721的第二侧面部 44、第一安装部件722的左侧面部92与坐垫侧框架本体721的第一侧面部43通过激光焊接被焊接起来。
下面,作为代表性的例子,对包括左坐垫侧框架本体721和第一安装部件722在内的左坐垫侧框架部72的效果进行说明,而包括右坐垫侧框架本体711和第一安装部件712在内的右坐垫侧框架部71也具有同样的效果。
1)由于利用相对于扭转输入最强的闭合截面形成坐垫侧框架本体 721和第一安装部件722,因此,可以降低坐垫侧框架部72的重量。
2)由于第一安装部件722还具有升降器的功能,因此,可以减少坐垫侧框架部72的部件数目。
3)由于只利用激光焊接来进行坐垫侧框架本体721和第一安装部件722的固定,因此,是不需要螺栓、螺母等紧固部件。因此,可以减少坐垫侧框架部72的整体的部件数目及减轻重量。另外,当存在设置螺栓、螺母等的紧固点时,易于在该紧固点的周围产生应力集中,存在着在大强度试验中易于很快就遭到破坏的问题。
但是,由于是以塔式组装坐垫侧框架本体721和第一安装部件 722,并且直到左靠背侧框架82的方式,因此,可以消除紧固点这样的变形基点。从而,在大强度试验中也可以减少过快地遭到破坏这样的事态。
4)对于来自于倾斜机构9的前后方向的旋转转矩输入,由于对于坐垫侧框架本体721的中心,恰当地增加了第一安装部件722的左侧面部92(外表面侧)的板厚,因此,能够防止第一安装部件722的断开。
以上,基于实施例具体地说明了由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完成的实用新型,但是,不言而喻,本实用新型并不被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及实施例,各种变更是可能的。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用座椅
2:座椅坐垫
3:座椅靠背
5:座椅导轨
51:下部座椅导轨
52:上部座椅导轨
6:座椅框架
7:座椅坐垫框架(坐垫框架)
8:座椅靠背框架(靠背框架)
9:倾斜机构
41:上面部
42:下面部
43:第一侧面部
44:第二侧面部
71、72:坐垫侧框架部
711、721:坐垫侧框架本体
712、722:第一安装部件
713、723:升降器
724:加强部件(凸缘部)
73:前管框架
74:托架
75:后管框架
81、82:靠背侧框架
83:下部管框架
84:上部管框架
91:右侧面部
912:内表面
92:左侧面部
921:外表面
922:内表面
93:下面部
932:内表面
94:上面部
R1:由板厚厚的金属板构成的区域
R2:由板厚薄的金属板构成的区域
R3:由板厚厚的金属板构成的区域
R4:由板厚薄的金属板构成的区域
R5:板厚厚的金属板和板厚薄的金属板贴合的区域
L1、L2、L3、L21、L22:表示焊接部分的线
H1、H2、H3、H10、H11、H12:开口部
P1:截面闭合的区域
P2、P4:切口部

Claims (8)

1.一种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包括:座椅坐垫、以及能够倾倒地连接于所述座椅坐垫的座椅靠背,
所述座椅坐垫包括坐垫框架,
所述坐垫框架包括坐垫侧框架本体,
所述坐垫侧框架本体包括:上面部、与所述上面部相对向的下面部、设置于所述上面部与所述下面部之间的第一侧面部、以及与所述第一侧面部相对向的第二侧面部,
所述坐垫侧框架本体,在被所述上面部、所述下面部、所述第一侧面部和所述第二侧面部包围的部分形成闭合截面,
所述上面部的板厚比所述下面部、所述第一侧面部以及所述第二侧面部的板厚形成得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面部的上端部以及所述第二侧面部的上端部的板厚与所述上面部的板厚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采用使具有不同板厚的金属平板的端面相互对接并焊接起来的拼焊板材形成所述坐垫侧框架本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面部和所述第二侧面部分别具有开口部,座椅安全带的固定器部被安装于所述开口部,
所述坐垫侧框架本体还具有加强构件,所述加强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部的所述开口部与所述第二侧面部的所述开口部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面部具有将所述拼焊板材的端面相互对接并焊接起来的焊接部分,
所述焊接部分为直线状、曲柄状或者之字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面部在剖视时呈圆弧状或者直线状。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坐垫侧框架本体具有后端部,
在所述后端部,形成为所述第一侧面部的下侧、所述第二侧面部的下侧以及所述下面部被切口的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靠背包括靠背框架,
所述靠背框架包括靠背侧框架,
所述坐垫框架包括用于将所述坐垫侧框架本体安装于所述靠背侧框架的第一安装部件,
所述第一安装部件具有形成闭合截面的开口部,
所述坐垫侧框架本体的所述后端部被嵌入并焊接到所述第一安装部件的所述开口部的内部。
CN202120283471.3U 2020-04-07 2021-01-29 车辆用座椅 Active CN21424053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69424 2020-04-07
JP2020069424A JP7406440B2 (ja) 2020-04-07 2020-04-07 車両用シー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40535U true CN214240535U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95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83471.3U Active CN214240535U (zh) 2020-04-07 2021-01-29 车辆用座椅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406440B2 (zh)
CN (1) CN214240535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03137U (zh) * 1985-06-12 1986-12-20
JP5240692B2 (ja) 2009-03-31 2013-07-17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シートフレーム
JP2018199384A (ja) 2017-05-26 2018-12-2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フレーム
JP7116306B2 (ja) 2018-08-02 2022-08-10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65094A (ja) 2021-10-14
JP7406440B2 (ja) 2023-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95243B2 (ja) シートフレーム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JP6056531B2 (ja) 乗物用シートのフレーム構造
US7306281B2 (en) Structure for mounting vehicle seat
JP5613685B2 (ja) シート構造体及びシート構造体の作成プロセス
US20100219674A1 (en) Tailor welded seat and components
JP2014156213A (ja) 乗物用シートのフレーム構造
US8657382B2 (en) Structural part, vehicle seat comprising a back res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tructural part or a back rest
US20130093226A1 (en) Seat back frame
JP2740178B2 (ja) 座席フレームを構成する管材の結合用成形部分
WO2006083024A1 (ja) 衝撃吸収可能なシートバックを備える自動車用シート
JP2012017051A (ja) 車両用シートフレームの支持構造
US8967713B2 (en) Vehicle seat
CN214240535U (zh) 车辆用座椅
JP5906707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フレーム構造
CN214728327U (zh) 车辆用座椅
WO2016140295A1 (ja) シートフレーム
JP2017206137A (ja) 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
JP2021165095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721565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及び車両用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00203449A (ja) 自動車の車体の下部構造
JP5880319B2 (ja) シートフレーム
JP2023090376A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24070174A (ja) 車両用シートフレーム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JP2021183475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23051668A (ja) 乗物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