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33973U - 一种固体加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体加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33973U
CN214233973U CN202023050315.7U CN202023050315U CN214233973U CN 214233973 U CN214233973 U CN 214233973U CN 202023050315 U CN202023050315 U CN 202023050315U CN 214233973 U CN214233973 U CN 2142339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id
liquid phase
valve
phase
supply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5031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宏秋
冯懿
黎广贞
郑岩
蓝晓
李宇辉
郭新良
赵一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onghe Zhongde Fine Chemical Research Development Co ltd
Guangdong Zhonghe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onghe Zhongde Fine Chemical Research Development Co ltd
Guangdong Zhonghe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onghe Zhongde Fine Chemical Research Development Co ltd, Guangdong Zhonghe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onghe Zhongde Fine Chemical Research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5031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339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339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339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 Feeding, Discharge, Calcimining, Fusing, And Gas-Gene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体加料装置,所述固体加料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液相供给单元、固体供给单元和混合单元;所述液相供给单元和固体供给单元之间设置有自动控制单元,所述固体供给单元中的固体储存装置中部还设置有称重模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实现连续加料,且准确计量固体的加入量,应用前景广泛。

Description

一种固体加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体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固体催化剂非常广泛的应用于石油化工生产中,如加氢,聚合反应等。固体催化剂在连续反应过程中会失活而必须不断加入,只有固体催化剂计量精确,流量控制稳定,才能保证整个装置生产负荷控制平稳及产品的性能指标合格。因此,固体催化剂连续加料的计量精确是关系到生产控制平稳以及产品质量的关键。
CN201711135U公开了一种固体催化剂的连续加料装置,包括一个整体式框架,所述装置的其它部件均设置在所述整体式框架内,所述整体式框架内的部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贮料仓、流化室、过滤器和失重秤,所述贮料仓和流化室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过滤器和失重秤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但整体装置结构较复杂。
CN206474125U公开了一种固体聚烯烃催化剂的连续加料系统,包括:用以盛放催化剂的罐体,罐体上部设有安全附件、高压气体入口管线、背压阀、催化剂入口管线,在罐体底部设有罐底阀,罐底阀与一出口管线连接,所述出口管线上设有下料阀;吹扫管组,包括第一高压气体吹扫管线、第二高压气体吹扫管线,所述第一高压气体吹扫管线、所述第二高压气体吹扫管线自所述出口管线引出且位于下料阀的两侧,所述第二高压气体吹扫管线靠近所述罐底阀,第二高压气体吹扫管线引出一取样支管线、一高压气体入口支线,但涉及高压气体,对装置的质量要求较高,同时无法准确计量催化剂的加入量。
CN102631870B公开了一种催化剂自动加料器和催化剂自动加料方法,所述加料器设有料仓、进料管、下料管、出料管和压力平衡管。进料管上设有进料阀和第三波纹管,下料管上设有下料阀,出料管上设有输送阀、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压力平衡管上设有压力平衡阀。下料阀为调节阀。料仓通过支柱支承于设于其外部的电子称重传感器上,支柱的底部设有隔热板。上述管道和阀门以及料仓的外部均设有保温层,但整体装置结构较复杂。
因此,开发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实现连续加料,且准确计量加入量的固体加料装置,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体加料装置,所述固体加料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液相供给单元、固体供给单元和混合单元,且设置有自动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实现连续加料,且准确计量固体的加入量,应用前景广泛。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体加料装置,所述固体加料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液相供给单元、固体供给单元和混合单元;所述液相供给单元和固体供给单元之间设置有自动控制单元。
本实用新型中液相供给单元提供液相,将固体供给单元中的固体冲洗至混合单元;在液相供给单元和固体供给单元之间设置有自动控制单元,从而实现固体的连续加料。本实用新型装置简单,且能够适用于不同固体或固体与液相的连续加料,应用前景广阔。
优选地,所述液相供给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液相储存装置和液相输送装置。
优选地,所述液相储存装置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气相入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相入口连接有第一气体供给单元。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体供给单元为氮气供给单元。
本实用新型中液相储存装置的第一气相入口可用于连接有第一气体供给单元,从而能够控制液相储存装置内部压力。
优选地,所述液相储存装置设置有液相入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液相入口既可以是溶剂入口也可以是反应物料入口等,只要为液相能够实现对催化剂的冲洗推动作用即可。
优选地,所述液相储存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液相出口。
优选地,所述液相储存装置的下部一侧设置有液相循环入口。
本实用新型中液相储存装置设置有液相循环入口,能够使液相回流,既避免液相输送装置损坏,又能够减少液相的损失,实现固体的连续加料。
优选地,所述液相输送装置包括泵。
优选地,所述液相输送装置设置在液相出口与液相循环入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液相输送装置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一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液相循环入口与液相输送装置之间连接有液相循环阀。
本实用新型中液相循环阀在液相需要回流时处于打开状态,在液相冲洗固体至混合单元时处于关闭状态。
优选地,所述液相循环阀设置于第一单向阀与液相循环入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液相输送装置与固体供给单元相连。
优选地,所述液相输送装置与固体供给单元之间连接有液相输送阀。
优选地,所述第一单向阀与液相输送阀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中液相输送阀在液相需要回流时处于关闭状态,在液相冲洗固体至混合单元时处于打开状态。
优选地,所述固体供给单元包括固体储存装置。
优选地,所述固体储存装置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气相入口。
优选地,所述第二气相入口连接有第二气体供给单元。
优选地,所述第二气体供给单元为氮气供给单元。
本实用新型中固体储存装置的第二气相入口可用于连接第二气体供给单元,既能够控制固体储存装置内部压力,使得固体储存装置中的固体在重力和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下落,又能够吹松固体储存装置中的固体,防止其架桥。
优选地,所述固体储存装置的上部设置有固体进料口。
优选地,所述固体储存装置的上部连接有固体进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固体进料装置通过固体储存装置的固体进料口而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体进料装置包括固体加料斗。
优选地,所述固体加料斗与固体进料口之间设置有固体进料阀。
优选地,所述固体储存装置的中部设置有称重模块。
本实用新型中在固体储存装置的中设置有称重模块,从而能够精准测量固体的质量,进一步准确计量固体的加入量。
优选地,所述固体储存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固相出口。
优选地,所述固相出口连接有固相输送控制部件。
优选地,所述固相输送控制部件与固相出口之间设置有固相出口阀。
优选地,所述固相输送控制部件与混合单元相连。
优选地,所述固相输送控制部件内部设置有活动的互相垂直但不互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本实用新型中固相输送控制部件内部设置有活动的互相垂直但不互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固体沉降至垂直的第一通道中,此时第二通道处于水平位置,其中的固体被液相冲洗至混合单元中,将固相输送控制部件旋转90°后,原先处于水平位置的第二通道转换为垂直位置,固体沉降于其中,而之前处于垂直位置的第一通道转换为水平位置,其中的固体被液相冲洗至混合单元,固相输送控制部件每旋转90°一次,固体被液相冲洗至混合单元一次,周而复始,实现固体的连续加料。
优选地,所述固相输送控制部件旋转的角度为90°。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可通过固相输送控制部件旋转转变位置。
本实用新型既可以通过控制固相输送控制部件内下料通道的体积大小来控制固体在一定时间内的加料量,又可以通过控制固相输送控制部件的旋转速度,即固相输送控制部件旋转后的停留时间,来控制固体在一定时间内的加料量。
优选地,所述固相输送控制部件为四通阀。
优选地,所述混合单元包括混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混合装置既可以是仅混合固体和液相的装置,也可以是反应釜;所述固体既可以是反应原料也可以是催化剂,对此不做特殊限定。
优选地,所述固相输送控制部件与混合单元之间连接有固体去混合单元阀。
优选地,所述固体去混合单元阀与混合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三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自动控制单元包括自控处理装置。
优选地,所述自控处理装置分别与液相循环阀、液相输送阀和固相输送控制部件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自控处理装置,将固相输送控制部件的旋转状态转换为电学信号,输送至液相循环阀和液相输送阀,以控制液相循环阀和液相输送阀的开关状态,从而实现固体的连续加料。
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固体加料时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固相输送控制部件中处于垂直位置的第一通道已填充固体,固体储存装置中部的称重模块对填充固体的质量进行精准计量,顺时针90°旋转固相输送控制部件,第一通道处于水平位置,通过自控处理装置向液相输送阀和液相循环阀传递信号,液相输送阀打开,液相循环阀关闭,来自液相供给单元的液相输送阀、固相输送控制部件和固体去混合单元阀,将第一通道中的固体冲洗进入混合装置中,冲洗后,液相输送阀关闭,液相循环阀打开,液相经过液相循环阀回流至液相储存装置;
(2)固相输送控制部件中处于垂直位置的第二通道填充固体,固体储存装置中部的称重模块对填充固体的质量进行精准计量,逆时针90°旋转固相输送控制部件,第二通道处于水平位置,通过自控处理装置向液相输送阀和液相循环阀传递信号,液相输送阀打开,液相循环阀关闭,来自液相供给单元的液相输送阀、固相输送控制部件和固体去混合单元阀,将第二通道中的固体冲洗进入混合装置中,冲洗后,液相输送阀关闭,液相循环阀打开,液相经过液相循环阀回流至液相储存装置;
(3)固相输送控制部件顺逆90°旋转,通过自控处理装置向液相输送阀和液相循环阀传递信号,实现固体的连续加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体加料装置,在液相供给单元和固体供给单元之间设置有自动控制单元,确保装置能够连续运行,保证了连续加料的过程;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体加料装置,在固体储存装置中设置有称重模块,从而能够精准测量固体的质量,进一步准确计量固体的加入量,可广泛用于液固催化反应或液固非均相反应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固体加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固体加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固体加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固体加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1-液相供给单元;2-固体供给单元;3-混合单元;4-自动控制单元;101-液相储存装置;102-液相输送装置;103-第一单向阀;104-第一氮气线;201-固体储存装置;202-固体进料装置;203-固体进料阀;204-称重模块;205-固相出口阀;206-固体去混合单元阀;207-第二氮气线;301-混合装置;302-第三单向阀;401-液相循环阀;402-第二单向阀;403-液相输送阀;404-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1-第一通道;4042-第二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简易例子,并不代表或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一、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固体加料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固体加料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液相供给单元1、固体供给单元2和混合单元3;所述液相供给单元和固体供给单元之间设置有自动控制单元4。
所述液相供给单元1包括依次连接的液相储存装置101和液相输送装置102;所述液相储存装置101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气相入口,所述液相储存装置101的底部设置有液相出口,所述液相储存装置101的下部一侧设置有液相循环入口;所述液相输送装置102设置在液相出口与液相循环入口之间,所述液相输送装置102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03,所述液相循环入口与第一单向阀103之间设置有液相循环阀401,所述液相输送装置102与固体供给单元2相连,所述液相输送装置102与固体供给单元2之间设置有液相输送阀403,所述第一单向阀103与液相输送阀403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阀402。
所述固体供给单元2包括固体储存装置201,所述固体储存装置201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气相入口,所述固体储存装置201的上部连接有固体进料装置202,所述固体进料装置202与固体进料口之间设置有固体进料阀203;所述固体储存装置201的底部设置有固相出口,所述固相出口连接有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所述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与固相出口之间连接有固相出口阀205,所述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与混合单元3相连;所述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内部设置有活动的互相垂直但不互通的第一通道4041和第二通道4042,所述第一通道4041和第二通道4042可通过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旋转90°转变位置。
所述混合单元3包括混合装置301;所述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与混合单元3之间连接有固体去混合单元阀206;所述固体去混合单元阀206与混合单元3之间设置有第三单向阀302。
所述自动控制单元4包括自控处理装置(未示出);所述自控处理装置分别与液相循环阀401、液相输送阀403和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相连。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固体加料装置,如图2所示,所述固体加料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液相供给单元1、固体供给单元2和混合单元3;所述液相供给单元和固体供给单元之间设置有自动控制单元4。
所述液相供给单元1包括依次连接的液相储存装置101和液相输送装置102;所述液相储存装置101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气相入口,所述液相储存装置101的底部设置有液相出口,所述液相储存装置101的下部一侧设置有液相循环入口;所述液相输送装置102设置在液相出口与液相循环入口之间,所述液相输送装置102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03,所述液相循环入口与第一单向阀103之间连接有液相循环阀401,所述液相输送装置102与固体供给单元2相连,所述液相输送装置102与固体供给单元2之间连接有液相输送阀403,所述液相输送装置102与液相输送阀403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阀402。
所述固体供给单元2包括固体储存装置201,所述固体储存装置201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气相入口,所述第二气相入口通过第二氮气线207连接第二气体供给单元,所述固体储存装置201的上部连接有固体进料装置202,所述固体进料装置202与固体进料口之间设置有固体进料阀203;所述固体储存装置201的底部设置有固相出口,所述固相出口连接有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所述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与固相出口之间连接有固相出口阀205,所述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与混合单元3相连;所述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内部设置有活动的互相垂直但不互通的第一通道4041和第二通道4042,所述第一通道4041和第二通道4042可通过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旋转90°转变位置。
所述混合单元3包括混合装置301;所述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与混合单元3之间连接有固体去混合单元阀206;所述固体去混合单元阀206与混合单元3之间设置有第三单向阀302。
所述自动控制单元4包括自控处理装置(未示出);所述自控处理装置分别与液相循环阀401、液相输送阀403和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相连。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固体加料装置,如图3所示,所述固体加料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液相供给单元1、固体供给单元2和混合单元3;所述液相供给单元和固体供给单元之间设置有自动控制单元4。
所述液相供给单元1包括依次连接的液相储存装置101和液相输送装置102;所述液相储存装置101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气相入口,所述第一气相入口通过第一氮气线104连接第一气体供给单元,所述液相储存装置101的底部设置有液相出口,所述液相储存装置101的下部一侧设置有液相循环入口;所述液相输送装置102设置在液相出口与液相循环入口之间,所述液相输送装置102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03,所述液相循环入口与第一单向阀103之间设置有液相循环阀401,所述液相输送装置102与固体供给单元2相连,所述液相输送装置102与固体供给单元2之间设置有液相输送阀403,所述第一单向阀103与液相输送阀403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阀402。
所述固体供给单元2包括固体储存装置201,所述固体储存装置201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气相入口,所述第二气相入口通过第二氮气线207连接第二气体供给单元,所述固体储存装置201的上部连接有固体进料装置202,所述固体进料装置202与固体进料口之间设置有固体进料阀203;所述固体储存装置201的底部设置有固相出口,所述固相出口连接有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所述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与固相出口之间设置有固相出口阀205,所述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与混合单元3相连;所述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内部设置有活动的互相垂直但不互通的第一通道4041和第二通道4042,所述第一通道4041和第二通道4042可通过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旋转90°转变位置。
所述混合单元3包括混合装置301;所述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与混合单元3之间连接有固体去混合单元阀206;所述固体去混合单元阀206与混合单元3之间设置有第三单向阀302。
所述自动控制单元4包括自控处理装置(未示出);所述自控处理装置分别与液相循环阀401、液相输送阀403和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相连。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固体加料装置,如图4所示,所述固体加料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液相供给单元1、固体供给单元2和混合单元3;所述液相供给单元和固体供给单元之间设置有自动控制单元4。
所述液相供给单元1包括依次连接的液相储存装置101和液相输送装置102;所述液相储存装置101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气相入口,所述第一气相入口通过第一氮气线104连接第一气体供给单元,所述液相储存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液相出口,所述液相储存装置的下部一侧设置有液相循环入口;所述液相输送装置102设置在液相出口与液相循环入口之间,所述液相输送装置102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03,所述液相循环入口与液相输送装置102之间连接有液相循环阀401,所述液相输送装置102与固体供给单元2相连,所述液相输送装置102与固体供给单元2之间连接有液相输送阀403,所述液相输送装置102与液相输送阀403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阀402。
所述固体供给单元2包括固体储存装置201,所述固体储存装置201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气相入口,所述第二气相入口通过第二氮气线207连接第二气体供给单元,所述固体储存装置201的上部连接有固体进料装置202,所述固体进料装置202与固体进料口之间设置有固体进料阀203;所述固体储存装置201的中部设置有称重模块204,所述固体储存装置201的底部设置有固相出口,所述固相出口连接有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所述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与固相出口之间连接有固相出口阀205,所述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与混合单元3相连;所述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内部设置有活动的互相垂直但不互通的第一通道4041和第二通道4042,所述第一通道4041和第二通道4042可通过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旋转90°转变位置。
所述混合单元3包括混合装置301;所述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与混合单元3之间连接有固体去混合单元阀206;所述固体去混合单元阀206与混合单元3之间连接有第三单向阀302。
所述自动控制单元4包括自控处理装置(未示出);所述自控处理装置分别与液相循环阀401、液相输送阀403和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相连。
二、对比例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固体加料装置,其采用CN1733811A中公开的实施例1中无惰性溶剂催化剂脉冲加料与丙烯连续预聚合相结合工艺所涉及的装置。
本对比例相较于实施例4,其不仅没有明确公开液相供给装置,也未设置自动控制单元,难以将固相输送控制部件的状态输送至液相循环阀和液相输送阀,无法实现精准控制,且缺少氮气线与固体称重装置,固体在储存装置中会出现架桥现象,且计量固体加入量的准确度较差。
三、应用例
应用例1
本应用例提供一种固体加料装置的操作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实施例1提供的固体加料装置进行,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中处于垂直位置的第一通道4041已填充固体,顺时针90°旋转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第一通道4041处于水平位置,通过自控处理装置向液相输送阀403和液相循环阀401传递信号,液相输送阀403打开,液相循环阀401关闭,来自液相供给单元1的液相输送阀403、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和固体去混合单元阀206,将第一通道4041中的固体冲洗进入混合装置301中,冲洗时间15s后,液相输送阀403关闭,液相循环阀401打开,液相经过液相循环阀401回流至液相储存装置101;
(2)2分钟后,当前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中处于垂直位置的第二通道4042已填充固体,逆时针90°旋转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第二通道4042处于水平位置,通过自控处理装置向液相输送阀403和液相循环阀401传递信号,液相输送阀403打开,液相循环阀401关闭,来自液相供给单元1的液相输送阀403、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和固体去混合单元阀206,将第二通道4042中的固体冲洗进入混合装置301中,冲洗时间10s后,液相输送阀403关闭,液相循环阀401打开,液相经过液相循环阀401回流至液相储存装置101;
(3)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顺逆90°旋转,通过自控处理装置向液相输送阀403和液相循环阀401传递信号,实现固体的连续加料。
应用例2
本应用例提供一种固体加料装置的操作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实施例2提供的固体加料装置进行,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中处于垂直位置的第一通道4041已填充固体,顺时针90°旋转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第一通道4041处于水平位置,通过自控处理装置向液相输送阀403和液相循环阀401传递信号,液相输送阀403打开,液相循环阀401关闭,来自液相供给单元1的液相输送阀403、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和固体去混合单元阀206,将第一通道4041中的固体冲洗进入混合装置301中,冲洗时间15s后,液相输送阀403关闭,液相循环阀401打开,液相经过液相循环阀401回流至液相储存装置101;
(2)3分钟后,当前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中处于垂直位置的第二通道4042已填充固体,逆时针90°旋转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第二通道4042处于水平位置,通过自控处理装置向液相输送阀403和液相循环阀401传递信号,液相输送阀403打开,液相循环阀401关闭,来自液相供给单元1的液相输送阀403、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和固体去混合单元阀206,将第二通道4042中的固体冲洗进入混合装置301中,冲洗时间15s后,液相输送阀403关闭,液相循环阀401打开,液相经过液相循环阀401回流至液相储存装置101;
(3)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顺逆90°旋转,通过自控处理装置向液相输送阀403和液相循环阀401传递信号,实现固体的连续加料。
本应用例相较于应用例1,固体储存装置201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气相入口,所述第二气相入口通过第二氮气线207连接第二气体供给单元,既能够控制固体储存装置201的内部压力,使得固体储存装置201中的固体在重力和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下落,又能够吹松固体储存装置201中的固体,防止其架桥。
应用例3
本应用例提供一种固体加料装置的操作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实施例3提供的固体加料装置进行,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中处于垂直位置的第一通道4041已填充固体,顺时针90°旋转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第一通道4041处于水平位置,通过自控处理装置向液相输送阀403和液相循环阀401传递信号,液相输送阀403打开,液相循环阀401关闭,来自液相供给单元1的液相输送阀403、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和固体去混合单元阀206,将第一通道4041中的固体冲洗进入混合装置301中,冲洗时间20s后,液相输送阀403关闭,液相循环阀401打开,液相经过液相循环阀401回流至液相储存装置101;
(2)3分钟后,当前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中处于垂直位置的第二通道4042已填充固体,逆时针90°旋转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第二通道4042处于水平位置,通过自控处理装置向液相输送阀403和液相循环阀401传递信号,液相输送阀403打开,液相循环阀401关闭,来自液相供给单元1的液相输送阀403、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和固体去混合单元阀206,将第二通道4042中的固体冲洗进入混合装置301中,冲洗时间15s后,液相输送阀403关闭,液相循环阀401打开,液相经过液相循环阀401回流至液相储存装置101;
(3)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顺逆90°旋转,通过自控处理装置向液相输送阀403和液相循环阀401传递信号,实现固体的连续加料。
本应用例相较于应用例2,在液相储存装置101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气相入口,所述第一气相入口通过第一氮气线104连接第一气体供给单元,从而能够控制液相储存装置101的内部压力。
应用例4
本应用例提供一种固体加料装置的操作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实施例4提供的固体加料装置进行,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中处于垂直位置的第一通道4041已填充固体,固体储存装置201中部的称重模块204对填充固体的质量进行精准计量,顺时针90°旋转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第一通道4041处于水平位置,通过自控处理装置向液相输送阀403和液相循环阀401传递信号,液相输送阀403打开,液相循环阀401关闭,来自液相供给单元1的液相输送阀403、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和固体去混合单元阀206,将第一通道4041中的固体冲洗进入混合装置301中,冲洗时间15s后,液相输送阀403关闭,液相循环阀401打开,液相经过液相循环阀401回流至液相储存装置101;
(2)4分钟后,当前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中处于垂直位置的第二通道4042已填充固体,固体储存装置201中部的称重模块204对填充固体的质量进行精准计量,逆时针90°旋转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第二通道4042处于水平位置,通过自控处理装置向液相输送阀403和液相循环阀401传递信号,液相输送阀403打开,液相循环阀401关闭,来自液相供给单元1的液相输送阀403、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和固体去混合单元阀206,将第二通道4042中的固体冲洗进入混合装置301中,冲洗时间15s后,液相输送阀403关闭,液相循环阀401打开,液相经过液相循环阀401回流至液相储存装置101;
(3)固相输送控制部件404顺逆90°旋转,通过自控处理装置向液相输送阀403和液相循环阀401传递信号,实现固体的连续加料。
本应用例相较于应用例3,在固体储存装置201的中部设置有称重模块204,从而能够精准测量固体的质量,进一步准确计量固体的加入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体加料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实现连续加料,且准确计量固体的加入量,应用前景广泛。
申请人声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特征,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结构特征,即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必须依赖上述详细结构特征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改进,对本实用新型所选用部件的等效替换以及辅助部件的增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固体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加料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液相供给单元、固体供给单元和混合单元;
所述液相供给单元和固体供给单元之间设置有自动控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供给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液相储存装置和液相输送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储存装置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气相入口;
所述液相储存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液相出口;
所述液相储存装置的下部一侧设置有液相循环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输送装置设置在液相出口与液相循环入口之间;
所述液相循环入口与液相输送装置之间连接有液相循环阀;
所述液相输送装置与固体供给单元相连;
所述液相输送装置与固体供给单元之间连接有液相输送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供给单元包括固体储存装置;
所述固体储存装置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气相入口;
所述固体储存装置的上部连接有固体进料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体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储存装置的中部设置有称重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固体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储存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固相出口;
所述固相出口连接有固相输送控制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体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输送控制部件与混合单元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体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输送控制部件内部设置有活动的互相垂直但不互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制单元包括自控处理装置;
所述自控处理装置分别与液相循环阀、液相输送阀和固相输送控制部件相连。
CN202023050315.7U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固体加料装置 Active CN2142339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50315.7U CN214233973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固体加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50315.7U CN214233973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固体加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33973U true CN214233973U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39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50315.7U Active CN214233973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固体加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339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219503C2 (ru)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питателем на основе измерения потерь в весе
KR20030019086A (ko) 중량식 다중 충전기구
CN214233973U (zh) 一种固体加料装置
CN217910238U (zh) 一种精准高效的投料装置
CN210852813U (zh) 一种自装自卸船
CN211562568U (zh) 颗粒酱料搅拌罐和颗粒酱料灌装设备
CN109607235B (zh) 一种带自循环的煤粉进料系统
CN208898482U (zh) 液体灌装机
EP0384771B1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powdered dye
CN214106807U (zh) 一种防止落料自动配料系统
CN205521963U (zh) 一种连续式粉料称量系统及连续式搅拌设备
JPH0629207A (ja) 現像液の調整方法
CN214810670U (zh) 反应釜连续加料装置
CN217774076U (zh) 一种用于染料生产的管道化加料装置
CN206676333U (zh) 一种腌制菜品自动拌料组合设备
CN217473436U (zh) 一种小型精细化配料系统
CN111054234A (zh) 颗粒酱料搅拌罐、颗粒酱料灌装设备及其灌装方法
CN217568606U (zh) 一种辅料配置设备
CN220693744U (zh) 一种基于水肥一体化的高效生产和施用液体配方肥的系统
CN217542084U (zh) 高精度失重式流量累计散料秤
CN220616924U (zh) 一种可称重的涂料储存装置
CN216469862U (zh) 一种应用于化工生产的液态物料计量罐
US20240123418A1 (en) Apparatus for analyzing reaction systems
CN219922895U (zh) 一种用于有机硅微球生产的反应装置
CN217490705U (zh) 一种钢渣分离剂生产用自动配比搅拌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