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22648U - 一体化自动井口作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自动井口作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22648U
CN214222648U CN202121973995.1U CN202121973995U CN214222648U CN 214222648 U CN214222648 U CN 214222648U CN 202121973995 U CN202121973995 U CN 202121973995U CN 214222648 U CN214222648 U CN 2142226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nged
bottom plate
operation device
support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7399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喜庆
李勇
张端光
缪明才
沈君芳
范新冉
王贺
汪秋陵
吕海龙
张娇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Co
Shengli Oilfield Shengji Petroleum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li Oilfield Shengji Petroleum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li Oilfield Shengji Petroleum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li Oilfield Shengji Petroleum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7399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226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226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22648U/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6799 priority patent/WO2022121984A1/zh
Priority to CA3218284A priority patent/CA3218284A1/en
Priority to US18/331,907 priority patent/US20240018835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口作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体化自动井口作业装置,包括托架、防溅对扣器、液压钳、运移机构、旋转机构和推送机构,所述防溅对扣器和液压钳固定连接在托架上;所述运移机构上设有横向滑动的连接底板,所述旋转机构固定在连接底板上,所述旋转机构的顶部为转动端,所述转动端与推送机构的后端连接,所述推送机构的前端固定承托所述的托架。本实用新型通过推送机构、旋转机构和运移机构的配合实现了机械化的作业,并且通过可呈V形折叠设计的推送机构,使本实用新型运输和收纳更加的方便。

Description

一体化自动井口作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口作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自动井口作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井口作业装置普遍与修井机采用分离安装方式,现有井口作业装置实现横向推送和退出动作的结构,一般是依靠横向的滑轨和连接在滑轨上的滑动部件,作业时,选择较短的滑轨虽然方便收纳和运输,但是推送距离短,而较长的滑轨又不便于收纳和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体化自动井口作业装置,通过推送机构、旋转机构和运移机构的配合实现了机械化的作业,并且通过可呈V形折叠设计的推送机构,使运输和收纳更加的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体化自动井口作业装置,包括托架、防溅对扣器、液压钳、运移机构、旋转机构和推送机构,所述防溅对扣器和液压钳固定连接在托架上;
所述运移机构上设有横向滑动的连接底板,所述旋转机构固定在连接底板上,所述旋转机构的顶部为转动端,所述转动端与推送机构的后端连接,所述推送机构的前端固定承托所述的托架;
所述推送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第二液压缸和V型折臂组;
所述V型折臂组包括均第一支臂、第二支臂、梯形座和连杆,所述第一支臂为相互平行布置的两根,并且第一支臂的上端与第一连接座铰接,下端与梯形座的前端铰接;
所述第二支臂为相互平行布置的两根,并且第二支臂的上端与第二连接座铰接,下端与梯形座的后端铰接,其中一根第二支臂的底部设有延长块,所述延长块的下端与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其中一根第一支臂的底部铰接;
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座铰接,另一端与其中一根第二支臂的中部铰接。
优选的,所述运移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两根横向导轨,并且两根导轨平行布置;
每根所述导轨上均滑动连接有滑套,两个所述滑套分别与连接底板的两端固定连接;
所述底座的后方设有支座,所述支座和滑套之间设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两端分别与滑套和支座铰接。
优选的,所述支座和第一液压缸均为两套,并且分别与两个滑套配合。
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固定座和驱动机构;
所述固定座固定在连接底板的上端,所述固定座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周套装有涡轮,所述转盘的上端连接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上端与推送机构的后端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的转轴上安装有蜗杆,所述蜗杆与涡轮啮合传动。
优选的,所述转盘呈环状结构,所述固定座的上方设有与转盘适配的环槽,所述转盘的底部转动连接在环槽内。
优选的,所述液压马达的转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优选的,所述V型折臂组为相互平行布置的两组。
优选的,所述托架包括U型的上层浮动板和下层底板,所述下层底板上设有一组承托上层浮动板的浮动滚珠,所述上层浮动板和下层底板上对应开设有一组销孔,所述销孔内设有定位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推送机构、旋转机构和运移机构的配合,实现机械化的防溅对扣或上卸扣作业,并且作业完成后,通过推送机构折叠和运移机构后移,能够更加快速的将液压钳及防溅对扣装置退回,给吊卡下落让出足够的空间。
通过可呈V形折叠设计的推送机构,既能够实现作业时的推送和退出步骤,又能够在运输或收纳时进行折叠,折叠后具有更小的体积,从而使运输和收纳更加的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托架,通过浮动滚珠支撑上层浮动板,液压钳及防溅对扣器则固定在上层浮动板上,再通过定位销与销孔间隙配合,实现液压钳及防溅对扣器的浮动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运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固定座和转盘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7为蜗轮蜗杆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8为推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运移机构,2、旋转机构,3、推送机构,4、托架,5、防溅对扣器,6、液压钳,101、连接底板,102、滑套,103、导轨,104、底座,105、支座,106、第一液压缸,201、驱动机构,202、固定座,203、支撑梁,204、转盘,205、涡轮,206、液压马达,207、蜗杆,208、旋钮,301、第一连接座,302、第二连接座,303、第二液压缸,304、第二支臂,305、第一支臂,306、连杆,307、梯形座,308、延长块,401、上层浮动板,402、下层底板,403、浮动滚珠,404、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一体化自动井口作业装置,包括托架4、防溅对扣器5、液压钳6、运移机构1、旋转机构2和推送机构3,防溅对扣器5和液压钳6固定连接在托架4上。
运移机构1上设有横向滑动的连接底板101,旋转机构2固定在连接底板101上,旋转机构2的顶部为转动端,转动端与推送机构3的后端连接,推送机构3的前端固定承托的托架4。
工作时,将运移机构1的底部固定在修井机底盘上,修井机到达井口适当的位置后立起井架,通过运移机构1将防溅对扣器5或液压钳6推至靠近井口中心位置。
然后通过旋转机构2调节托架4的角度,使防溅对扣器5或液压钳6工作时能准确的对准井口中心,进行作业。
待作业完成后,控制推送机构3和将运移机构1将托架4退回,给下一工序的吊卡下落让出足够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运移机构1、旋转机构2和推送机构3配合,实现机械化的防溅对扣和上卸扣作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参见图4所示,运移机构1包括底座104,底座104上固定连接有两根横向导轨103,并且两根导轨103平行布置。
每根导轨103上均滑动连接有滑套102,两个滑套102分别与连接底板101的两端固定连接。
底座104的后方设有支座105,支座105和滑套102之间设有第一液压缸106,第一液压缸106的两端分别与滑套102和支座105铰接。
支座105和第一液压缸106均为两套,并且分别与两个滑套102配合,在使用时支座105和底座104分别与修井机底盘螺栓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液压缸106带动滑套102前后移动,再通过与滑套102连接的连接底板101,实现带动旋转机构2和推送机构3前后移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参见图5至图7所示,旋转机构2包括固定座202和驱动机构201。
固定座202固定在连接底板101的上端,固定座202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转盘204,转盘204的外周套装有涡轮205,转盘204的上端连接有支撑梁203,支撑梁203的上端与推送机构3的后端连接。
驱动机构201包括液压马达206,液压马达206的转轴上安装有蜗杆207,蜗杆207与涡轮205啮合传动。
转盘204呈环状结构,固定座202的上方设有与转盘204适配的环槽,转盘204的底部转动连接在环槽内。
本实施例通过液压马达206旋转驱动作为转动端的支撑梁203旋转,从而带动推送机构3旋转。
另外,液压马达206的转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旋钮208,通过增加旋钮208可实现手动作业,另外旋钮208上可拆卸连接延长杆,以便在更加轻松的转动旋钮208。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参见图8所示,推送机构3包括第一连接座301、第二连接座302、第二液压缸303和V型折臂组,V型折臂组优选为相互平行布置的两组。
V型折臂组包括均第一支臂305、第二支臂304、梯形座307和连杆306,第一支臂305为相互平行布置的两根,并且第一支臂305的上端与第一连接座301铰接,第一支臂305的下端与梯形座307的前端铰接。
第二支臂304为相互平行布置的两根,并且第二支臂304的上端与第二连接座302铰接,第二支臂304的下端与梯形座307的后端铰接,其中一根第二支臂304的底部设有延长块308,延长块308的下端与连杆306的一端铰接,连杆306的另一端与其中一根第一支臂305的底部铰接。
第二液压缸303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座302铰接,另一端与其中一根第二支臂304的中部铰接。
推送机构3在展开状态下,通过第二液压缸303带动第二支臂304围绕第二连接座302逆时针旋转,并使第二支臂304旋转呈竖直状态。
与此同时,第二支臂304底部的延长块308向后拖动连杆306,从而使第一支臂305围绕梯形座307顺时针旋转,将V型折臂的折叠;
本实施例通过可呈V形折叠设计的推送机构3,实现作业时的推送和退出步骤,并且作业完成后,通过推送机构3折叠配合运移机构1后移,更加快速的将托架4退回,给吊卡下落让出空间。
另外,还能够在运输或收纳时折叠,折叠后具有更小的体积,从而使运输和收纳更加的方便。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托架4包括U型的上层浮动板401和下层底板402,下层底板402上设有一组承托上层浮动板401的浮动滚珠403,上层浮动板401和下层底板402上对应开设有一组销孔,所述销孔内设有定位销404。
使用时,下层底板402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座301上,并通过浮动滚珠403支撑上层浮动板401,液压钳6及防溅对扣器5则固定在上层浮动板401上。
通过定位销404与销孔间隙配合,以及浮动滚珠403与上层浮动板401间的滚动,实现液压钳6及防溅对扣器5的浮动能力。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变化后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体化自动井口作业装置,包括托架、防溅对扣器、液压钳、运移机构、旋转机构和推送机构,所述防溅对扣器和液压钳固定连接在托架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移机构上设有横向滑动的连接底板,所述旋转机构固定在连接底板上,所述旋转机构的顶部为转动端,所述转动端与推送机构的后端连接,所述推送机构的前端固定承托所述的托架;
所述推送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第二液压缸和V型折臂组;
所述V型折臂组包括均第一支臂、第二支臂、梯形座和连杆,所述第一支臂为相互平行布置的两根,并且第一支臂的上端与第一连接座铰接,下端与梯形座的前端铰接;
所述第二支臂为相互平行布置的两根,并且第二支臂的上端与第二连接座铰接,下端与梯形座的后端铰接,其中一根第二支臂的底部设有延长块,所述延长块的下端与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其中一根第一支臂的底部铰接;
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座铰接,另一端与其中一根第二支臂的中部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自动井口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移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两根横向导轨,并且两根导轨平行布置;
每根所述导轨上均滑动连接有滑套,两个所述滑套分别与连接底板的两端固定连接;
所述底座的后方设有支座,所述支座和滑套之间设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两端分别与滑套和支座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自动井口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和第一液压缸均为两套,并且分别与两个滑套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自动井口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固定座和驱动机构;
所述固定座固定在连接底板的上端,所述固定座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周套装有涡轮,所述转盘的上端连接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上端与推送机构的后端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的转轴上安装有蜗杆,所述蜗杆与涡轮啮合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自动井口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呈环状结构,所述固定座的上方设有与转盘适配的环槽,所述转盘的底部转动连接在环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自动井口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马达的转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自动井口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折臂组为相互平行布置的两组。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化自动井口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包括U型的上层浮动板和下层底板,所述下层底板上设有一组承托上层浮动板的浮动滚珠,所述上层浮动板和下层底板上对应开设有一组销孔,所述销孔内设有定位销。
CN202121973995.1U 2020-12-09 2021-08-23 一体化自动井口作业装置 Active CN2142226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73995.1U CN214222648U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体化自动井口作业装置
PCT/CN2021/136799 WO2022121984A1 (zh) 2020-12-09 2021-12-09 油田用自动小修作业系统
CA3218284A CA3218284A1 (en) 2020-12-09 2021-12-09 Automatic small rccair operation system for oil field
US18/331,907 US20240018835A1 (en) 2020-12-09 2023-06-08 Automatic small repair operation system for oil fiel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73995.1U CN214222648U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体化自动井口作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22648U true CN214222648U (zh) 2021-09-17

Family

ID=77694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73995.1U Active CN214222648U (zh) 2020-12-09 2021-08-23 一体化自动井口作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2264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07293A (zh) * 2022-05-12 2022-06-10 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抽油杆的自动化井口作业装置
WO2022121984A1 (zh) * 2020-12-09 2022-06-16 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油田用自动小修作业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21984A1 (zh) * 2020-12-09 2022-06-16 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油田用自动小修作业系统
CN114607293A (zh) * 2022-05-12 2022-06-10 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抽油杆的自动化井口作业装置
CN114607293B (zh) * 2022-05-12 2022-07-22 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抽油杆的自动化井口作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222648U (zh) 一体化自动井口作业装置
US2848196A (en) Portable drilling rig
US3734208A (en) Well drill transfer mechanism
US4765401A (en)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ell pipe
CN103388462B (zh) 陆地钻机排管设备
CN202510060U (zh) 液压钻具输送装置
CN112249965A (zh) 一种升降及水平运送台
CN111573524A (zh) 矿井管道工程车
CN213834380U (zh) 一种升降及水平运送台
CN112343525B (zh) 一种紧凑型高效作业钻机及方法
CN112343524B (zh) 一种高效作业钻机及方法
GB2152111A (en) Tubular handling apparatus
CN212454269U (zh) 一种煤矿用便于移动调节的钻机承载装置
CN100460849C (zh) 一种门窗试验机
CN208137850U (zh) 全液压取样钻机
CN218407305U (zh) 一种用于地质勘探的钻孔装置
CN109230230B (zh) 一种箱包配件的转运系统
CN115853426A (zh) 一种矿用钻孔勘测装置
CN114457745B (zh) 一种井下矿车轨道清障装置
CN216517834U (zh) 一种煤矿井下快速掘进超前钻探装置
CN205629432U (zh) 一种多功能钻孔机
CN212292572U (zh) 矿井管道工程车
CN213684023U (zh) 一种带位移补偿的猫道可折叠动力管架
NL2029257B1 (en) Mobile land rig with a pivotal top drive unit
CN215860043U (zh) 猫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Xiqing

Inventor after: Wang Qiuling

Inventor after: Lv Hailong

Inventor after: Zhang Jiaojiao

Inventor after: Li Yong

Inventor after: Zhang Duanguang

Inventor after: Miao Mingcai

Inventor after: Sun Baojing

Inventor after: Yang Laiwu

Inventor after: Shen Junfang

Inventor after: Fan Xinran

Inventor after: Wang He

Inventor before: Zhang Xiqi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Jiaojiao

Inventor before: Li Yo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Duanguang

Inventor before: Miao Mingcai

Inventor before: Shen Junfang

Inventor before: Fan Xinran

Inventor before: Wang He

Inventor before: Wang Qiuling

Inventor before: Lv Hailo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0

Address after: 257088 No. 125, Jinan Road, Dongying District, Dongy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Co.

Patentee after: Shengli Oilfield Shengji Petroleum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906 Xisi Road, Dongying District, Dongy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57000

Patentee before: SHENGLI OIL FIELD SHENGJI PETROLEUM EQUI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