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19467U - 一种伸缩式闸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伸缩式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19467U
CN214219467U CN202023061104.3U CN202023061104U CN214219467U CN 214219467 U CN214219467 U CN 214219467U CN 202023061104 U CN202023061104 U CN 202023061104U CN 214219467 U CN214219467 U CN 2142194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e
sleeve
force
guide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6110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昕
蒋诗洁
李泳坤
钟艾伶
张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306110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194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194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194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Checking Fares Or Tickets At Control P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伸缩式闸机,每个闸机单元均包括两个闸门,沿竖直方向在两个闸门相对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矩形槽,在所述矩形槽内滑动设有两个滑块Ⅰ,在每个滑块Ⅰ上均设有力臂Ⅰ,且两个力臂Ⅰ的中部铰接,在每个力臂Ⅰ远离滑块Ⅰ的端部均铰接有力臂Ⅱ,每个闸机单元均包括两个阻隔板,在一个力臂Ⅱ的端部铰接有拉杆,在另一个力臂Ⅱ的端部铰接有套筒Ⅰ,沿套筒Ⅰ的轴向在所述套筒Ⅰ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限位槽,在每个限位槽内均滑动设有限位块,当两个力臂Ⅱ相互靠近时,拉杆的自由端向靠近套筒Ⅰ的方向运动后置于套筒Ⅰ内,且每个限位块均与拉杆连接,在所述套筒Ⅰ的外壁上设有阻隔板,在每个闸门内均设有控制两个滑块Ⅰ运动的驱动组件。

Description

一种伸缩式闸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门禁领域,具体是一种伸缩式闸机。
背景技术
地铁翼式闸机的工作:地铁翼闸配置有IC、ID卡等读写系统,当通行者在地铁翼闸读卡器上读卡后,对合法卡,读写器给地铁翼闸的主控制器一个开闸信号,主控制器控制电机带动闸翼往机箱收缩打开通道,行人通过后,主控制在预设的时间控制电机带动闸摆转动至零位,传动系统自动上锁,当行人刷卡后在预设的时间内不通过闸机,系统将会自动取消本次通行,翼闸防夹装置的原理: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来寻找乘客从闸机进口到出口的行为,传感器打开后,会向上方斜射红外线,每一对的交汇点处便是1米2的高度。
但是通过杆式链接的传动的运动规律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难以准确地实现任意运动规律,而且单位造价昂贵,摆式闸机闭合结构已经局限了其设计宽度的选择,而且垂直式的摆动方式一套传动系统只能实现单方向的闭合,若要求双向通行则会增加建造成本;刚性的传动方式对抗外力破坏性极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伸缩式闸机,可调整闸门伸缩长度可增减单位面积内的闸机数量,增加闸机的应用场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伸缩式闸机,包括多个闸机单元,每个闸机单元均包括两个闸门,沿竖直方向在两个闸门相对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矩形槽,在所述矩形槽内滑动设有两个滑块Ⅰ,在每个滑块Ⅰ上均设有力臂Ⅰ,且两个力臂Ⅰ的中部铰接,在每个力臂Ⅰ远离滑块Ⅰ的端部均铰接有力臂Ⅱ,每个闸机单元均包括两个阻隔板,在一个力臂Ⅱ的端部铰接有拉杆,在另一个力臂Ⅱ的端部铰接有套筒Ⅰ,沿套筒Ⅰ的轴向在所述套筒Ⅰ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限位槽,在每个限位槽内均滑动设有限位块,当两个力臂Ⅱ相互靠近时,拉杆的自由端向靠近套筒Ⅰ的方向运动后置于套筒Ⅰ内,且每个限位块均与拉杆连接,在所述套筒Ⅰ的外壁上设有阻隔板,在每个闸门内均设有控制两个滑块Ⅰ运动的驱动组件。
本技术方案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闸机不能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现有的闸机在人口较密集的地方均处于固定位置,迫使较多的人群通过固定的位置进出地铁检测区域,当较多的人群通过时,少量的闸机难以应付地铁早高峰等环境;
本技术方案通过设计了一种新的闸机来应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方案通过设计了多个闸机单元,由多个闸机单元组合后来匹配不同时段的地铁人流,通过调节单位时间内闸机单元来增加或减少单位时间内人群通过的数量,每个闸机单元均包括两个闸门,沿竖直方向在两个闸门相对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矩形槽,在所述矩形槽内滑动设有两个滑块Ⅰ,在每个滑块Ⅰ上均设有力臂Ⅰ,且两个力臂Ⅰ的中部铰接,在每个力臂Ⅰ远离滑块Ⅰ的端部均铰接有力臂Ⅱ,每个闸机单元均包括两个阻隔板,在一个力臂Ⅱ的端部铰接有拉杆,在另一个力臂Ⅱ的端部铰接有套筒Ⅰ,沿套筒Ⅰ的轴向在所述套筒Ⅰ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限位槽,在每个限位槽内均滑动设有限位块,通过在两个闸门正对的端面上均开设有矩形槽,当位于矩形槽内的两个滑块Ⅰ相互靠近时,设置在两个滑块Ⅰ上力臂Ⅰ相互靠近,此时的两个力臂Ⅰ将推动设置在力臂Ⅰ自由端上的力臂Ⅱ逐渐的变长,从而迫使两个阻隔板相互靠近,对两个闸门相对的侧壁之间进行阻隔,此处是由程序控制,当需要调整单位面积内的闸机数量就可以通过在每个闸门内设有的控制两个滑块Ⅰ运动的驱动组件来控制两个滑块Ⅰ在矩形槽内的间距从而实现对单位面积内的闸机数量进行调整,继而满足地铁早高峰的运营情况,且力臂Ⅰ在滑块Ⅰ的运动为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力臂Ⅰ不能在滑块Ⅰ上左右摆动。
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轮Ⅰ,在每个闸门内均开设有空腔,沿竖直方向在所述矩形槽的槽底上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通孔,在每个滑块Ⅰ与矩形槽的槽底上均设有支杆,每个支杆均活动贯穿通孔后置于空腔内,所述齿轮Ⅰ转动设置在空腔内,沿竖直方向在所述空腔内开设有两个导向槽Ⅰ,在每个导向槽Ⅰ内均滑动设有导向块Ⅰ,且所述齿轮Ⅰ位于两个导向槽Ⅰ之间,在每个导向块Ⅰ上均设有与齿轮Ⅰ啮合的直齿条Ⅰ,在所述空腔内固定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齿轮Ⅰ的转轴连接。通过在每个闸门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沿竖直方向在所述矩形槽的槽底上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通孔,在每个滑块Ⅰ与矩形槽的槽底上均设有支杆,每个支杆均活动贯穿通孔后置于空腔内,所述齿轮Ⅰ转动设置在空腔内,沿竖直方向在所述空腔内开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导向槽Ⅰ,通过设置在空腔内设有的驱动电机,当驱动电机驱动齿轮Ⅰ转动时,与之啮合的两个直齿条Ⅰ在齿轮Ⅰ的带动下在空腔内沿竖直方向上做往复运动从而带动通过支杆连接的滑块Ⅰ在矩形槽内做相对的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对力臂Ⅰ与力臂Ⅱ的控制,通过将两个直齿条Ⅰ设置在导向块Ⅰ上能对直齿条Ⅰ的运动起到限制作用和导向的作用,防止两个直齿条Ⅰ在运动时发生偏转后造成两个滑块Ⅰ的运动出现偏差,此时通过实现编号的程序能对两个滑块Ⅰ的运动起到精确的调节,还配置有IC、ID卡等读写系统,当通行者在地铁翼闸读卡器上读卡后,对合法卡,读写器给地铁翼闸的主控制器一个开闸信号,主控制器控制电机带动闸翼往机箱收缩打开通道,行人通过后,主控制在预设的时间控制电机带动闸摆转动至零位,驱动组件自动上锁,当行人刷卡后在预设的时间内不通过闸机,系统将会自动取消本次通行。翼闸防夹装置的原理: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来寻找乘客从闸机进口到出口的行为。
进一步,在每个所述滑块Ⅰ背离矩形槽的端面上均设有套筒Ⅱ,在所述套筒Ⅱ内活动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活动贯穿套筒Ⅱ后向外延伸,在每个力臂Ⅰ与力臂Ⅱ的铰接点处均铰接有凸块,所述导向杆的延伸端与凸块铰接,在所述导向杆上套设有套筒Ⅲ,所述套筒Ⅲ远离凸块的一端与力臂Ⅱ的侧壁铰接。通过在在每个所述滑块Ⅰ背离矩形槽的端面上均设有套筒Ⅱ,在所述套筒Ⅱ内活动设有导向杆,所述能够加强力臂Ⅰ与力臂Ⅱ运动强度,防止力臂Ⅰ与力臂Ⅱ运动在长时间的运动过程中造成力臂Ⅰ与力臂Ⅱ所形成的阻隔效果不佳,还能对力臂Ⅰ与力臂Ⅱ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且套筒Ⅱ和套筒Ⅲ在导向杆上滑动时不会脱落,且导向杆在套筒Ⅱ和套筒Ⅲ运动的距离相同。
进一步,在每个闸门的下表面上均开设有呈矩形的盲孔,沿竖直方向在所述盲孔两个相对的内壁上均开设有两个导向槽Ⅱ,在每个导向槽内均滑动设有导向块Ⅱ,在每个导向块Ⅱ背离导向槽Ⅱ槽底的侧壁上均转动设有导向轮,在每个导向块Ⅱ的侧壁上均设有支撑杆,且位于同侧的两个支撑杆连接,在所述盲孔内活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同侧的两个支撑杆的连接点连接,在所述盲孔的孔底上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与连杆连接。通过在每个闸门的下表面上均开设有呈矩形的盲孔,沿竖直方向在所述盲孔两个相对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导向槽Ⅱ,在每个导向槽内均滑动设有导向块Ⅱ,在每个导向块Ⅱ背离导向槽Ⅱ槽底的侧壁上均转动设有导向轮,将导向轮隐藏设计在闸机门内,当需要移动闸机门进行调整时,通过程序控制液压缸的输出端突后,将多个导向轮顶出盲孔后,再由地铁工作人员将转运至安装位置后,通过液压缸将导向轮回退至盲孔内,防止因为人为因素造成闸机门的随意移动,还在每个所述闸门的下表面上设有防摩擦层,能够增加闸门与地面的接触能力,防止闸门在人为的因素下,在地面上四处移动。
进一步,在所述盲孔的孔底上设有竖板,在所述竖板的侧壁上转动设有齿轮Ⅱ,沿竖直方向在所述竖板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滑槽,且所述齿轮Ⅱ位于两个滑槽之间,在每个滑槽内均滑动设有滑块Ⅱ,在每个滑块上均设有与齿轮Ⅱ啮合的直齿条Ⅱ,一个所述直齿条Ⅱ与连接杆连接,在另一个所述直齿条Ⅱ背离盲孔的孔底的端部设有吸附板,在所述吸附板的下表面上设有多个吸盘。通过在盲孔内设有吸附板,当工作人员通过控制液压缸迫使导向轮回退至盲孔,此时的液压缸的输出端将拉动直齿条Ⅱ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从而迫使与之啮合的齿轮Ⅱ转动,从而迫使与之啮合的另一个直齿条Ⅱ推动吸附板靠近地面的方向运动后,直至吸附板与地面接触,迫使吸盘的工作面与地面接触,在通过与之连接的真空泵对,吸盘进行吸气从而将闸门固定在底面上,防止闸门在人为的因素下,在地面上四处移动反之原理相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需要调整单位面积内的闸机数量就可以通过在每个闸门内设有的控制两个滑块Ⅰ运动的驱动组件来控制两个滑块Ⅰ在矩形槽内的间距从而实现对单位面积内的闸机数量进行调整,继而满足地铁早高峰的运营情况,通过将两个直齿条Ⅰ设置在导向块Ⅰ上能对直齿条Ⅰ的运动起到限制作用和导向的作用,防止两个直齿条Ⅰ在运动时发生偏转后造成两个滑块Ⅰ的运动出现偏差,此时通过实现编号的程序能对两个滑块Ⅰ的运动起到精确的调节,通过在在每个所述滑块Ⅰ背离矩形槽的端面上均设有套筒Ⅱ,在所述套筒Ⅱ内活动设有导向杆,所述能够加强力臂Ⅰ与力臂Ⅱ运动强度,防止力臂Ⅰ与力臂Ⅱ运动在长时间的运动过程中造成力臂Ⅰ与力臂Ⅱ所形成的阻隔效果不佳,防止因为人为因素造成闸机门的随意移动,还在每个所述闸门的下表面上设有防摩擦层,能够增加闸门与地面的接触能力,防止闸门在人为的因素下,在地面上四处移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装置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闸机单元局部剖视图。
图3为闸门下端的主视剖视图。
图4为闸门下端的左视剖视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1-地面,2-闸门,3-力臂Ⅰ,4-套筒Ⅱ,5-导向杆,6-阻隔板,7-凸块,8-力臂Ⅱ,9-矩形槽,10-空腔,11-直齿条Ⅰ,12-齿轮Ⅰ,13-滑块Ⅰ,14-盲孔,15-导向轮,16-导向块Ⅱ,17-支撑杆,18-导向槽Ⅱ,19-连接杆,20-竖板,21-液压缸,22-直齿条Ⅱ,23-吸附板,24-吸盘,25-滑槽,26-防摩擦层,27-套筒Ⅰ,28-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多个闸机单元,每个闸机单元均包括两个闸门2,沿竖直方向在两个闸门2相对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矩形槽9,在所述矩形槽9内滑动设有两个滑块Ⅰ13,在每个滑块Ⅰ13上均设有力臂Ⅰ3,且两个力臂Ⅰ3的中部铰接,在每个力臂Ⅰ3远离滑块Ⅰ13的端部均铰接有力臂Ⅱ8,每个闸机单元均包括两个阻隔板6,在一个力臂Ⅱ8的端部铰接有拉杆,在另一个力臂Ⅱ8的端部铰接有套筒Ⅰ,沿套筒Ⅰ的轴向在所述套筒Ⅰ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限位槽,在每个限位槽内均滑动设有限位块,当两个力臂Ⅱ8相互靠近时,拉杆的自由端向靠近套筒Ⅰ的方向运动后置于套筒Ⅰ内,且每个限位块均与拉杆连接,在所述套筒Ⅰ的外壁上设有阻隔板6,在每个闸门2内均设有控制两个滑块Ⅰ13运动的驱动组件。
本技术方案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闸机不能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现有的闸机在人口较密集的地方均处于固定位置,迫使较多的人群通过固定的位置进出地铁检测区域,当较多的人群通过时,少量的闸机难以应付地铁早高峰等环境;
本技术方案通过设计了一种新的闸机来应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方案通过设计了多个闸机单元,由多个闸机单元组合后来匹配不同时段的地铁人流,通过调节单位时间内闸机单元来增加或减少单位时间内人群通过的数量,每个闸机单元均包括两个闸门2,沿竖直方向在两个闸门2相对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矩形槽9,在所述矩形槽9内滑动设有两个滑块Ⅰ13,在每个滑块Ⅰ13上均设有力臂Ⅰ3,且两个力臂Ⅰ3的中部铰接,在每个力臂Ⅰ3远离滑块Ⅰ13的端部均铰接有力臂Ⅱ8,每个闸机单元均包括两个阻隔板6,在一个力臂Ⅱ8的端部铰接有拉杆,在另一个力臂Ⅱ8的端部铰接有套筒Ⅰ,沿套筒Ⅰ的轴向在所述套筒Ⅰ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限位槽,在每个限位槽内均滑动设有限位块,通过在两个闸门2正对的端面上均开设有矩形槽9,当位于矩形槽9内的两个滑块Ⅰ13相互靠近时,设置在两个滑块Ⅰ13上力臂Ⅰ3相互靠近,此时的两个力臂Ⅰ3将推动设置在力臂Ⅰ3自由端上的力臂Ⅱ8逐渐的变长,从而迫使两个阻隔板6相互靠近,对两个闸门2相对的侧壁之间进行阻隔,此处是由程序控制,当需要调整单位面积内的闸机数量就可以通过在每个闸门2内设有的控制两个滑块Ⅰ13运动的驱动组件来控制两个滑块Ⅰ13在矩形槽9内的间距从而实现对单位面积内的闸机数量进行调整,继而满足地铁早高峰的运营情况,且力臂Ⅰ3在滑块Ⅰ13的运动为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力臂Ⅰ3不能在滑块Ⅰ13上左右摆动。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轮Ⅰ12,在每个闸门2内均开设有空腔10,沿竖直方向在所述矩形槽9的槽底上开设有与空腔10连通的通孔,在每个滑块Ⅰ13与矩形槽9的槽底上均设有支杆,每个支杆均活动贯穿通孔后置于空腔10内,所述齿轮Ⅰ12转动设置在空腔10内,沿竖直方向在所述空腔10内开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导向槽Ⅰ,在每个导向槽Ⅰ内均滑动设有导向块Ⅰ,且所述齿轮Ⅰ12位于两个导向槽Ⅰ之间,在每个导向块Ⅰ上均设有与齿轮Ⅰ12啮合的直齿条Ⅰ11,在所述空腔10内固定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齿轮Ⅰ12的转轴连接。通过在每个闸门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0,沿竖直方向在所述矩形槽9的槽底上开设有与空腔10连通的通孔,在每个滑块Ⅰ13与矩形槽9的槽底上均设有支杆,每个支杆均活动贯穿通孔后置于空腔10内,所述齿轮Ⅰ12转动设置在空腔10内,沿竖直方向在所述空腔10内开设有两个导向槽Ⅰ,通过设置在空腔10内设有的驱动电机,当驱动电机驱动齿轮Ⅰ12转动时,与之啮合的两个直齿条Ⅰ11在齿轮Ⅰ12的带动下在空腔10内沿竖直方向上做往复运动从而带动通过支杆连接的滑块Ⅰ13在矩形槽9内做相对的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对力臂Ⅰ3与力臂Ⅱ8的控制,通过将两个直齿条Ⅰ11设置在导向块Ⅰ上能对直齿条Ⅰ11的运动起到限制作用和导向的作用,防止两个直齿条Ⅰ11在运动时发生偏转后造成两个滑块Ⅰ13的运动出现偏差,此时通过实现编号的程序能对两个滑块Ⅰ13的运动起到精确的调节,还配置有IC、ID卡等读写系统,当通行者在地铁翼闸读卡器上读卡后,对合法卡,读写器给地铁翼闸的主控制器一个开闸信号,主控制器控制电机带动闸翼往机箱收缩打开通道,行人通过后,主控制在预设的时间控制电机带动闸摆转动至零位,驱动组件自动上锁,当行人刷卡后在预设的时间内不通过闸机,系统将会自动取消本次通行,翼闸防夹装置的原理: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来寻找乘客从闸机进口到出口的行为
实施例3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在每个所述滑块Ⅰ13背离矩形槽9的端面上均设有套筒Ⅱ4,在所述套筒Ⅱ4内活动设有导向杆5,所述导向杆5活动贯穿套筒Ⅱ4后向外延伸,在每个力臂Ⅰ3与力臂Ⅱ8的铰接点处均铰接有凸块7,所述导向杆5的延伸端与凸块7铰接,在所述导向杆上套设有套筒Ⅲ,所述套筒Ⅲ远离凸块的一端与力臂Ⅱ的侧壁铰接。通过在在每个所述滑块Ⅰ13背离矩形槽9的端面上均设有套筒Ⅱ4,在所述套筒Ⅱ4内活动设有导向杆5,所述能够加强力臂Ⅰ3与力臂Ⅱ8运动强度,防止力臂Ⅰ3与力臂Ⅱ8运动在长时间的运动过程中造成力臂Ⅰ3与力臂Ⅱ8所形成的阻隔效果不佳。
优选的,在每个闸门2的下表面上均开设有呈矩形的盲孔14,沿竖直方向在所述盲孔14两个相对的内壁上均开设有两个导向槽Ⅱ18,在每个导向槽内均滑动设有导向块Ⅱ16,在每个导向块Ⅱ16背离导向槽Ⅱ18槽底的侧壁上均转动设有导向轮15,在每个导向块Ⅱ16的侧壁上均设有支撑杆17,且位于同侧的两个支撑杆17连接,在所述盲孔14内活动设有连接杆19,所述连接杆19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同侧的两个支撑杆17的连接点连接,在所述盲孔14的孔底上设有液压缸21,所述液压缸21的输出端与连杆连接。通过在每个闸门2的下表面上均开设有呈矩形的盲孔14,沿竖直方向在所述盲孔14两个相对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导向槽Ⅱ18,在每个导向槽内均滑动设有导向块Ⅱ16,在每个导向块Ⅱ16背离导向槽Ⅱ18槽底的侧壁上均转动设有导向轮15,将导向轮15影藏设计在闸机门内,当需要移动闸机门进行调整时,通过程序控制液压缸21的输出端突后,将多个导向轮15顶出盲孔14后,再由地铁工作人员将转运至安装位置后,通过液压缸21将导向轮15回退至盲孔14内,防止因为人为因素造成闸机门的随意移动,还在每个所述闸门2的下表面上设有防摩擦层26,能够增加闸门2与地面的接触能力,防止闸门2在人为的因素下,在地面上四处移动。
优选的,在所述盲孔14的孔底上设有竖板20,在所述竖板20的侧壁上转动设有齿轮Ⅱ,沿竖直方向在所述竖板20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滑槽25,且所述齿轮Ⅱ位于两个滑槽25之间,在每个滑槽25内均滑动设有滑块Ⅱ,在每个滑块上均设有与齿轮Ⅱ啮合的直齿条Ⅱ22,一个所述直齿条Ⅱ22与连接杆19连接,在另一个所述直齿条Ⅱ22背离盲孔14的孔底的端部设有吸附板23,在所述吸附板23的下表面上设有多个吸盘24。通过在盲孔14内设有吸附板23,当工作人员通过控制液压缸21迫使导向轮15回退至盲孔14,此时的液压缸21的输出端将拉动直齿条Ⅱ22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从而迫使与之啮合的齿轮Ⅱ转动,从而迫使与之啮合的另一个直齿条Ⅱ22推动吸附板23靠近地面的方向运动后,直至吸附板23与地面接触,迫使吸盘24的工作面与地面接触,在通过与之连接的真空泵对,吸盘24进行吸气从而将闸门2固定在底面上,防止闸门2在人为的因素下,在地面上四处移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伸缩式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闸机单元,每个闸机单元均包括两个闸门(2),沿竖直方向在两个闸门(2)相对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矩形槽(9),在所述矩形槽(9)内滑动设有两个滑块Ⅰ(13),在每个滑块Ⅰ(13)上均设有力臂Ⅰ(3),且两个力臂Ⅰ(3)的中部铰接,在每个力臂Ⅰ(3)远离滑块Ⅰ(13)的端部均铰接有力臂Ⅱ(8),每个闸机单元均包括两个阻隔板(6),在一个力臂Ⅱ(8)的端部铰接有拉杆(28),在另一个力臂Ⅱ(8)的端部铰接有套筒Ⅰ(27),沿套筒Ⅰ(27)的轴向在所述套筒Ⅰ(27)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限位槽,在每个限位槽内均滑动设有限位块,当两个力臂Ⅱ(8)相互靠近时,拉杆的自由端向靠近套筒Ⅰ的方向运动后置于套筒Ⅰ(27)内,且每个限位块均与拉杆(28)连接,在所述套筒Ⅰ(27)的外壁上设有阻隔板(6),在每个闸门(2)内均设有控制两个滑块Ⅰ(13)运动的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伸缩式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轮Ⅰ(12),在每个闸门(2)内均开设有空腔(10),沿竖直方向在所述矩形槽(9)的槽底上开设有与空腔(10)连通的通孔,在每个滑块Ⅰ(13)与矩形槽(9)的槽底上均设有支杆,每个支杆均活动贯穿通孔后置于空腔(10)内,所述齿轮Ⅰ(12)转动设置在空腔(10)内,沿竖直方向在所述空腔(10)内开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导向槽Ⅰ,在每个导向槽Ⅰ内均滑动设有导向块Ⅰ,且所述齿轮Ⅰ(12)位于两个导向槽Ⅰ之间,在每个导向块Ⅰ上均设有与齿轮Ⅰ(12)啮合的直齿条Ⅰ(11),在所述空腔(10)内固定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齿轮Ⅰ(12)的转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伸缩式闸机,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滑块Ⅰ(13)背离矩形槽(9)的端面上均设有套筒Ⅱ(4),在所述套筒Ⅱ(4)内活动设有导向杆(5),所述导向杆(5)活动贯穿套筒Ⅱ(4)后向外延伸,在每个力臂Ⅰ(3)与力臂Ⅱ(8)的铰接点处均铰接有凸块(7),所述导向杆(5)的延伸端与凸块(7)铰接,在所述导向杆(5)的延伸端上套设有套筒Ⅲ,所述套筒Ⅲ远离凸块(7)的一端与力臂Ⅱ(8)的侧壁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伸缩式闸机,其特征在于,在每个闸门(2)的下表面上均卡设有呈矩形的盲孔(14),沿竖直方向在所述盲孔(14)两个相对的内壁上均开设有两个导向槽Ⅱ(18),在每个导向槽内均滑动设有导向块Ⅱ(16),在每个导向块Ⅱ(16)背离导向槽Ⅱ(18)槽底的侧壁上均转动设有导向轮(15),在每个导向块Ⅱ(16)的侧壁上均设有支撑杆(17),且位于同侧的两个支撑杆(17)连接,在所述盲孔(14)内活动设有连接杆(19),所述连接杆(19)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同侧的两个支撑杆(17)的连接点连接,在所述盲孔(14)的孔底上设有液压缸(21),所述液压缸(21)的输出端与连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伸缩式闸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盲孔(14)的孔底上设有竖板(20),在所述竖板(20)的侧壁上转动设有齿轮Ⅱ,沿竖直方向在所述竖板(20)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滑槽(25),且所述齿轮Ⅱ位于两个滑槽(25)之间,在每个滑槽(25)内均滑动设有滑块Ⅱ,在每个滑块上均设有与齿轮Ⅱ啮合的直齿条Ⅱ(22),一个所述直齿条Ⅱ(22)与连接杆(19)连接,在另一个所述直齿条Ⅱ(22)背离盲孔(14)的孔底的端部设有吸附板(23),在所述吸附板(23)的下表面上设有多个吸盘(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伸缩式闸机,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闸门(2)的下表面上均设有防摩擦层(26)。
CN202023061104.3U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伸缩式闸机 Active CN2142194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61104.3U CN214219467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伸缩式闸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61104.3U CN214219467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伸缩式闸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19467U true CN214219467U (zh) 2021-09-17

Family

ID=77703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61104.3U Active CN214219467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伸缩式闸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1946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9880A (zh) * 2022-03-25 2022-05-31 衢州听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功能衍生和结构共享的行李架、汽车和控制方法
CN114717990A (zh) * 2022-04-22 2022-07-08 永旭(上海)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活动闸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9880A (zh) * 2022-03-25 2022-05-31 衢州听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功能衍生和结构共享的行李架、汽车和控制方法
CN114559880B (zh) * 2022-03-25 2023-01-03 深圳市格睿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功能衍生和结构共享的行李架、汽车和控制方法
CN114717990A (zh) * 2022-04-22 2022-07-08 永旭(上海)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活动闸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219467U (zh) 一种伸缩式闸机
EP0902158B1 (de) Sicherheitseinrichtung für motorisch angetriebene Systeme
CN111547070B (zh) 一种基于套叠式活动单元的高铁站台门
EP0902157A2 (de) Sicherheitseinrichtung für motorisch angetriebene tore
CN112061143B (zh) 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
CN110485899B (zh) 一种轨道交通防夹屏蔽门
CN111980541A (zh) 一种基于错位式结构的高铁站台门及其控制方法
CN111547071B (zh) 一种开门位置可调的高铁站台门
WO1996002724A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für den betrieb eines automatischen trennwandsystemes
EP0382435B1 (en) Bi-parting shutter system
CN211844414U (zh) 一种适应不同车型的高铁站台门
CN113844466A (zh) 一种行走式移位站台门结构及其组合开门方法
CN212195426U (zh) 一种基于套叠式活动单元的高铁站台门
TW202012228A (zh) 轉運站中的可變間距月台門或滑動門系統
CN215669183U (zh) 一种可防止尾随插队的人行通道闸机
CN215714849U (zh) 基于红外遥感防止人员尾随的桥式摆闸
CN212026020U (zh) 一种防夹伤闸机
CN108082193A (zh) 一种站台安全门防护装置
CN209873631U (zh) 一种伸缩式栅栏道闸
CN207826231U (zh) 一种站台安全门防护装置
CN116084804A (zh) 刷脸刷卡平移门
CN219622540U (zh) 一种轨道交通用站台门
CN113240844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通道闸及其使用方法
CN219989207U (zh) 一种能与不同车型车门相配套的高铁站台门
CN219825022U (zh) 一种感应车辆通过自动开关闸的智能道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