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18863U - 一种均热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均热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18863U
CN214218863U CN202120031952.5U CN202120031952U CN214218863U CN 214218863 U CN214218863 U CN 214218863U CN 202120031952 U CN202120031952 U CN 202120031952U CN 214218863 U CN214218863 U CN 2142188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foil
graphene layer
copper
present application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3195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科海
丁志强
张志强
寇金宗
黄智�
乐湘斌
陈益
王恩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gshan Lake Materials Laboratory
Original Assignee
Songshan Lake Materials Labora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gshan Lake Materials Laboratory filed Critical Songshan Lake Materials Laboratory
Priority to CN20212003195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188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188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188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材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均热板。所述均热板包括复合板,所述复合板焊接成一个内壁具有微细结构的真空腔体;所述复合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铜箔、石墨烯层以及第二铜箔;所述第二铜箔的材料为电镀铜。在第一铜箔上设置石墨烯层,然后在石墨烯层上设置电镀铜,电镀铜以及第一铜箔可以克服石墨烯层不能作为结构材料的问题,提高均热板的导热系数和合适的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均热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材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均热板。
背景技术
芯片持续高负载运行时会产生的大量热,导致芯片温度过高、出现运行卡顿、掉帧、降频等现象,芯片性能下降明显。可以采用均热板为其将热。均热板是一个内壁具有微细结构的真空腔体,通常由铜制成。但是现有的均热板导热系数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均热板,其旨在提高均热板的导热系数。
本申请提供一种均热板,均热板包括复合板,所述复合板内部设置有密封的空腔;所述复合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铜箔、石墨烯层以及第二铜箔;所述第二铜箔的材料为电镀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铜箔的厚度为3μm-150μm。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铜箔与所述石墨烯层的硬度为30HV-60HV。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铜箔的厚度为1μm-1000μm。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复合板的硬度为100HV-200HV。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石墨烯层由至少一层石墨烯叠加构成。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复合板的厚度为0.2-1mm。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复合板包括多个所述石墨烯层以及多个所述第二铜箔;所述石墨烯层与所述第二铜箔层叠交叉设置,且所述石墨烯层覆盖所述第一铜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复合板包括两个所述石墨烯层以及两个所述第二铜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均热板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石墨烯层具有优异的拉伸强度和导热性能,在第一铜箔上设置石墨烯层,然后在石墨烯层上设置电镀铜,电镀铜以及第一铜箔可以克服石墨烯层不能作为结构材料的问题,从而提高导热系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均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复合板;110-第一铜箔;120-石墨烯层;130-第二铜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均热板要满足轻薄化和大尺寸化的要求,这会导致板结构强度减弱,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变形,最终导致结构失效,给散热带来不利的影响。采用“铜+不锈钢或钛合金等”复合材料作为上、下盖板,尽管板强度、表面硬度可增加、不易变形,但由于不锈钢或钛合金材料的导热性能严重不足,将影响整体均热板的导热和焊接性能。有的在铜盖板材料掺杂石墨片或CNT,制备的“Cu+Gr”或“Cu+CNT”复合材料,由于石墨和CNT的不连续,均热板整体的导热和强度性能提升有限。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均热板进行具体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板100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提供一种均热板,该均热板通过复合板100制得。例如,该均热板可以通过复合板100制成。
均热板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上板和下板之间形成空腔;在本申请中,上板和下板均选用复合板100。
本申请的实施例不对均热板的具体制备方法以及形状大小做出限定,可以根据需求以及应用场景进行设置。
请参阅图1,复合板100包括第一铜箔110、石墨烯层120以及第二铜箔130。石墨烯层120覆盖于第一铜箔110上,第二铜箔130覆盖于石墨烯层120上。
在本申请中,第一铜箔110的晶畴数小于或等于5个/平方厘米。例如,第一铜箔110的晶畴数可以为5个/平方厘米、4个/平方厘米、3个/平方厘米、2个/平方厘米或者1个/平方厘米等。
晶畴数小于或等于5个/平方厘米的第一铜箔110具有较佳的导热和导电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铜箔110的厚度可以为3-150μm,例如可以为3μm、5μm、8μm、18μm、28μm、36μm、42μm、70μm、100μm、150μm等等。第一铜箔110的厚度值为3-150μm可以使其具有较高的强度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导热和导电性。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铜箔110的厚度可以为其他值,可以根据复合板100的用途以及使用场景进行设置。
在本申请中,晶畴数小于或等于5个/平方厘米的第一铜箔110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在惰性气氛下,加热电解铜箔或压延铜箔至800-1075℃,然后在还原气氛下退火。
作为示例性地,惰性气氛可以为N2、Ar或He等;将电解铜箔或压延铜箔加热至800-1075℃,然后在还原气氛下退火。
例如,将电解铜或压延铜(厚度3-150μm,晶畴数>10000个/cm2)送入退火设备中,通入N2、Ar或He等惰性气体进行升温;
当退火设备内的温度达到800-1075℃时,通入H2或者CO等还原性气体,开始退火;通过上述高温退火方法可以得到超大晶畴铜箔,然后对铜箔进行挑选,例如挑选晶畴数量N小于或等于每平方厘米小于等于5的铜箔,即N≤5/cm2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采用上述高温退火的方法制备超大晶畴铜箔,例如,可以通过市购的方法得到超大晶畴铜箔。
承上所述,石墨烯层120覆盖于第一铜箔110上,石墨烯层120与第一铜箔110可以增加复合板100的导热和导电性能。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石墨烯层120可以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式制备。
例如,将第一铜箔110置于炉内,通入CH4和H2,以第一铜箔110作为衬底,生长单层或者多层石墨烯制得石墨烯层12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定石墨烯层120的厚度,使第一铜箔110和石墨烯层120的硬度为30-60HV;换言之,第一铜箔110和石墨烯层120两层一并的硬度为30-60HV,例如可以为30HV、35HV、40HV、50HV或者60HV等等。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石墨烯层120可以通过其他制备方法进行制备,本申请不对其制备方法进行限定。
第二铜箔130覆盖于石墨烯层120上,在本申请中,第二铜箔130为电解铜箔,换言之,第二铜箔130是通过电解铜的方式形成的。
在本实施例中,在石墨烯层120上电镀一层筒以形成第二铜箔13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铜箔130的厚度为1-1000μm,例如,第二铜箔130的厚度可以为1μm、5μm、10μm、100μm、135μm、150μm、250μm、300μm、500μm等等。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二铜箔130与第一铜箔110的晶畴和晶面指数一致,晶畴尺寸一致。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二铜箔130、石墨烯层120以及第一铜箔110一并的硬度为100-200HV;例如可以为100HV、135HV、140HV、150HV、160HV、182HV、190HV、200HV等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复合板100的厚度,可以制备多层石墨烯层120以及多层第二铜箔130,石墨烯层120与第二铜箔130间隔设置。换言之,复合板100可以包括多层石墨烯层120、多层第二铜箔130;相邻两层石墨烯层120之间设置有一层第二铜箔130。第一铜箔110上设置石墨烯层120,石墨烯层120上设置第二铜箔130,为了增加复合板100的厚度,可以继续在第二铜箔130上面设置石墨烯层120,然后在石墨烯层120上设置第二铜箔130,依次进行设置直到达到预设的厚度。
相应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石墨烯层120以及第二铜箔130的层数以及厚度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均热板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石墨烯层120具有优异的拉伸强度(>1GPa)和导热性能(横向约为5000W/m·k),可以降低复合板100厚度的同时提高其强度,位于石墨烯层120两侧的第一铜箔110和第二铜箔130可以克服石墨烯层120不能单独作为结构材料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均热板的导热系数。
此外,复合板100包括晶畴数小于或等于5个/平方厘米的第一铜箔110,通过电镀铜形成的第二铜箔130,以及位于第一铜箔110和第二铜箔130之间的石墨烯层120;晶畴数较小的第一铜箔110以及电镀形成的第二铜箔130结合石墨烯层120会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上述复合板100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铜箔110上生长石墨烯层120;第一铜箔110的晶畴数小于或等于5个/平方厘米。在第一铜箔110上生长石墨烯层120的具体方法请参阅上述描述,例如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式制备石墨烯层120。包括:将第一铜箔110置于炉内,通入CH4和H2,以第一铜箔110作为衬底,生长至少一层石墨烯制得石墨烯层120,作为示例性地,可以生长一层、两层或者更多层石墨烯以形成石墨烯层120。
在第一铜箔110上生长石墨烯层120之前还包括制备第一铜箔110,晶畴数小于或等于5个/平方厘米的第一铜箔110例如可以通过高温退火工艺制得;包括:将电解铜或压延铜(厚度3-150μm,晶畴数>10000个/cm2)送入退火设备中,通入N2、Ar或He等惰性气体进行升温;升温至800℃-1075℃(例如可以为800℃、900℃、1000℃等等)时,通入H2或者CO等还原性气体,开始退火。
制备完石墨烯层120之后,在石墨烯层120上制备第二铜箔130。在本申请中,第二铜箔130通过电镀的方式制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可以得到具有上述优点的复合板100,且该制备方法得到的第二铜箔130与第一铜箔110的晶畴数相同,晶面指数一致,晶畴尺寸一致。该制备方法可以提高复合板100的导热性能。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均热板,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S1,将原始多晶界电解铜或压延铜(厚度25μm,晶畴数>10000个/cm2)送入退火设备中,通入N2进行升温。
S2,铜箔被送入退火设备,当温度达到950℃时,通入H2开始退火。
S3,在950℃下保温时间4h后,得到大晶畴铜箔(第一铜箔),N≤5/cm2,筛选晶畴数为5的铜箔进行后续实验。
S4,保温4h时间后,通入CH4和H2,通过CVD工艺在超大晶畴铜箔衬底上生长至少一层石墨烯层;制备好石墨烯层之后测量石墨烯层和第一铜箔的硬度。
S5,在其生长的石墨烯层上,采用电镀铜工艺制备第二铜箔,第二铜箔的铜与上述超大晶畴晶面指数一致,晶畴尺寸一致,电镀铜厚度为150μm,制备第二铜箔后得到复合板,该复合板的硬度为100HV。
S6,将复合板作为上/下盖板材料,焊接成一个内壁具有微细结构的真空腔体结构,得到均热板。
实施例2-5以及对比例1-4
实施例2-5以及对比例1-4分别提供一种均热板,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筛选不同晶畴数的第一铜箔,并制作成复合板或上下盖板,进行后续实验。详见表1。
测试例
对实施例1-5、对比例1-4的复合板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1)晶畴数量检测:金相显微镜观察,随机取10*10mm范围内的晶界数量。
(2)硬度:《GB-T4340.1》。
(3)铜纯度和氧含量检测:《GB/T 5121》。
(4)热导率测试:《GB/T 22588-2008》。
表1
Figure BDA0002885974890000081
根据表1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板,和对比例提供的复合板相比,硬度更高,导热系数更高,可作为一种高强度和高导热系数的均热板。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板包括复合板,所述复合板内部设置有密封的空腔;所述复合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铜箔、石墨烯层以及第二铜箔;所述第二铜箔的材料为电镀铜;
所述第一铜箔的厚度为3μm-150μm;
所述第二铜箔的厚度为1μm-1000μm;
所述复合板的厚度为0.2-1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铜箔与所述石墨烯层的硬度为30HV-60H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板的硬度为100HV-200H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层由至少一层石墨烯叠加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板包括多个所述石墨烯层以及多个所述第二铜箔;所述石墨烯层与所述第二铜箔层叠交叉设置,且所述石墨烯层覆盖所述第一铜箔。
CN202120031952.5U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均热板 Active CN2142188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31952.5U CN214218863U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均热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31952.5U CN214218863U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均热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18863U true CN214218863U (zh) 2021-09-17

Family

ID=77709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31952.5U Active CN214218863U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均热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188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0644A (zh) * 2021-01-06 2021-05-07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一种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均热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0644A (zh) * 2021-01-06 2021-05-07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一种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均热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47195E1 (en) Copper foil for producing graphen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graphene using the same
TWI527635B (zh) A copper foil for graphene production,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graphene
CN113526957B (zh) 导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KR101616214B1 (ko) 그래핀 제조용 동박 및 그래핀의 제조 방법
CN112760644A (zh) 一种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均热板
US9487404B2 (en) Copper foil for producing graphen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graphene using the same
US20140246399A1 (en) Copper foil for producing graphene,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graphene
KR20150143331A (ko) 2 차원 육각형 격자 화합물 제조용 압연 동박 및 2 차원 육각형 격자 화합물의 제조 방법
CN214218863U (zh) 一种均热板
CN105603384A (zh) 一种cvd沉积石墨烯膜的规模化生产方法
TW201408596A (zh) 石墨烯製造用壓延銅箔、及石墨烯之製造方法
CN114474897B (zh) 高导电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的规模化生产方法及装置
TWI479038B (zh) A copper foil for graphene production,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graphene having the same
CN114953620A (zh) 热压烧结和化学气相沉积相结合的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JP2013107036A (ja) グラフェン製造用銅箔及びグラフェンの製造方法
Huang et al. Defect‐Free Few‐Layer M4C3Tx (M= V, Nb, Ta) MXene Nanosheet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TW202237529A (zh) 膜狀石墨、其製造方法和使用它的電池
JP5918010B2 (ja) グラフェン製造用銅箔、グラフェン製造用銅箔の製造方法、及びグラフェンの製造方法
US20170015560A1 (en) Graphite plat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US20180069240A1 (en) Graphite composite structure,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composite electrode structure of the same
EP4249630A1 (en) Composite material for improving metal conductivity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212713846U (zh) 一种碳化硅单晶生长设备
TW201912688A (zh) 碳化膜之製造方法
CN115505898A (zh) 一种铜基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51610A (zh) 精确浇铸和化学气相沉积相结合的石墨烯/铜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