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93334U - 一种钢铁电炉的安全翻转出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铁电炉的安全翻转出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93334U
CN214193334U CN202120025747.8U CN202120025747U CN214193334U CN 214193334 U CN214193334 U CN 214193334U CN 202120025747 U CN202120025747 U CN 202120025747U CN 214193334 U CN214193334 U CN 2141933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plate
motor
fixedly connected
furnace body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2574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紫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02574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933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933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933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Vertical, Hearth, Or Arc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铁电炉的安全翻转出料装置,包括底板,底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右侧第一支撑板的右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的焊接有转杆,转杆的表面套接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表面啮合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的内表面套接有第一轴杆,第一轴杆的左侧通过轴承贯穿右侧第一支撑板并延伸至第一支撑板的内侧,通过设置第一电机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通过从动齿轮带动第一轴杆转动,第一轴杆带动炉体与第二轴杆转动,对炉体进行翻转卸料,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了卸料稳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炉体卸料方式存在卸料不稳定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卸料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钢铁电炉的安全翻转出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电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铁电炉的安全翻转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电炉钢是以电为能源的炼钢炉生产的钢,电炉种类很多,有电弧炉、感应电炉、电渣炉、电子束炉、自耗电弧炉等,但通常所说的电炉钢是用碱性电弧炉生产的钢,电炉钢有各种类型,多为优质碳素结构钢、工具钢及合金钢,电炉钢的质量优良、性能均匀,在含碳量相同时,强度和塑性均优于平炉钢,在对钢种废钢原料溶化后,需要对电炉内的钢铁溶液进行卸料,而现有的炉体卸料方式存在不稳定的缺陷,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钢铁电炉的安全翻转出料装置,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铁电炉的安全翻转出料装置,具备了卸料稳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炉体卸料方式存在卸料不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铁电炉的安全翻转出料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右侧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右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的焊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表面套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表面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内表面套接有第一轴杆,所述第一轴杆的左侧通过轴承贯穿右侧所述第一支撑板并延伸至第一支撑板的内侧,所述第一轴杆的左侧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炉体,所述炉体的左侧且与第一轴杆相配合使用的位置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杆,所述第二轴杆的左侧通过轴承与左侧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连接处转动连接,左侧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右侧贯穿左侧所述第一支撑板并延伸至第一支撑板的内侧通过轴承与右侧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连接处转动连接,所述横杆的表面套接有小齿轮,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支撑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右侧所述第二支撑板右侧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有直杆,所述直杆的左侧通过轴承贯穿右侧所述第二支撑板并延伸至第二支撑板的内侧,所述直杆的左侧与左侧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连接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直杆的表面套接有转辊。
优选的,所述转辊的表面套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远离转辊的一端与炉体背面的底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
优选的,右侧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L形板,所述L形板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延伸至第一电机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小齿轮的表面啮合有齿牙板,所述齿牙板与炉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间距为三米。
优选的,所述炉体的底部做圆弧状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电机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通过从动齿轮带动第一轴杆转动,第一轴杆带动炉体与第二轴杆转动,对炉体进行翻转卸料,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了卸料稳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炉体卸料方式存在卸料不稳定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卸料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辊与钢丝绳,方便了对炉体进行托举;
通过设置L形板,对第一电机进行防护;
通过设置齿牙板,提高了炉体底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炉体结构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炉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炉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中:1、底板;2、第一支撑板;3、第一电机;4、转杆;5、主动齿轮;6、从动齿轮;7、第一轴杆;8、炉体;9、第二轴杆;10、第二电机;11、横杆;12、小齿轮;13、第二支撑板;14、第三电机;15、直杆;16、转辊;17、钢丝绳;18、L形板;19、齿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一种钢铁电炉的安全翻转出料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右侧第一支撑板2的右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输出的焊接有转杆4,转杆4的表面套接有主动齿轮5,主动齿轮5的表面啮合有从动齿轮6,从动齿轮6的内表面套接有第一轴杆7,第一轴杆7的左侧通过轴承贯穿右侧第一支撑板2并延伸至第一支撑板2的内侧,第一轴杆7的左侧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炉体8,炉体8的左侧且与第一轴杆7相配合使用的位置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杆9,第二轴杆9的左侧通过轴承与左侧第一支撑板2的连接处转动连接,左侧第一支撑板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0,第二电机10的输出端焊接有横杆11,横杆11的右侧贯穿左侧第一支撑板2并延伸至第一支撑板2的内侧通过轴承与右侧第一支撑板2的连接处转动连接,横杆11的表面套接有小齿轮12,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支撑板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3,右侧第二支撑板13右侧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14,第三电机14的输出端焊接有直杆15,直杆15的左侧通过轴承贯穿右侧第二支撑板13并延伸至第二支撑板13的内侧,直杆15的左侧与左侧第二支撑板13的连接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直杆15的表面套接有转辊16,通过设置第一电机3带动转杆4转动,转杆4带动主动齿轮5转动,主动齿轮5通过从动齿轮6带动第一轴杆7转动,第一轴杆7带动炉体8与第二轴杆9转动,对炉体8进行翻转卸料,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了卸料稳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炉体卸料方式存在卸料不稳定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卸料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1与图2,转辊16的表面套设有钢丝绳17,钢丝绳17远离转辊16的一端与炉体8背面的底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通过设置转辊16与钢丝绳17,方便了对炉体8进行托举。
请参阅图1,右侧第一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L形板18,L形板18远离第一支撑板2的一端延伸至第一电机3的上方,通过设置L形板18,对第一电机3进行防护,避免有钢铁碎渣落入至主动齿轮5与从动齿轮6内,对第一电机3造成损坏。
请参阅图1与图2,小齿轮12的表面啮合有齿牙板19,齿牙板19与炉体8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齿牙板19,提高了炉体8底部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1与图2,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撑板13的间距为三米。
请参阅图1,炉体8的底部做圆弧状设计。
使用时,通过外设控制器依次启动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10与第三电机14,第一电机3带动转杆4转动,转杆4带动主动齿轮5转动,主动齿轮5带动从动齿轮6转动,从动齿轮6带动第一轴杆7转动,第一轴杆7带动炉体8与第二轴杆9转动,与此同时,第二电机10带动横杆11转动,横杆11带动小齿轮12转动,小齿轮12带动齿牙板19转动,同时对炉体8底部进行转动,第三电机14带动直杆15转动,直杆15带动转辊16转动,转辊16带动钢丝绳17转动,对炉体8进行托举,提高了炉体8的稳定性,避免炉体8发生脱轨,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了卸料稳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炉体卸料方式存在卸料不稳定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卸料的安全性。
本申请文件的控制方式是通过外设控制器来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电路连接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申请文件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申请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钢铁电炉的安全翻转出料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右侧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右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的焊接有转杆(4),所述转杆(4)的表面套接有主动齿轮(5),所述主动齿轮(5)的表面啮合有从动齿轮(6),所述从动齿轮(6)的内表面套接有第一轴杆(7),所述第一轴杆(7)的左侧通过轴承贯穿右侧所述第一支撑板(2)并延伸至第一支撑板(2)的内侧,所述第一轴杆(7)的左侧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炉体(8),所述炉体(8)的左侧且与第一轴杆(7)相配合使用的位置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杆(9),所述第二轴杆(9)的左侧通过轴承与左侧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连接处转动连接,左侧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的输出端焊接有横杆(11),所述横杆(11)的右侧贯穿左侧所述第一支撑板(2)并延伸至第一支撑板(2)的内侧通过轴承与右侧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连接处转动连接,所述横杆(11)的表面套接有小齿轮(12),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支撑板(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3),右侧所述第二支撑板(13)右侧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14),所述第三电机(14)的输出端焊接有直杆(15),所述直杆(15)的左侧通过轴承贯穿右侧所述第二支撑板(13)并延伸至第二支撑板(13)的内侧,所述直杆(15)的左侧与左侧所述第二支撑板(13)的连接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直杆(15)的表面套接有转辊(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铁电炉的安全翻转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辊(16)的表面套设有钢丝绳(17),所述钢丝绳(17)远离转辊(16)的一端与炉体(8)背面的底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铁电炉的安全翻转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右侧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L形板(18),所述L形板(18)远离第一支撑板(2)的一端延伸至第一电机(3)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铁电炉的安全翻转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齿轮(12)的表面啮合有齿牙板(19),所述齿牙板(19)与炉体(8)的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铁电炉的安全翻转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撑板(13)的间距为三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铁电炉的安全翻转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8)的底部做圆弧状设计。
CN202120025747.8U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钢铁电炉的安全翻转出料装置 Active CN2141933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25747.8U CN214193334U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钢铁电炉的安全翻转出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25747.8U CN214193334U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钢铁电炉的安全翻转出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93334U true CN214193334U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33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25747.8U Active CN214193334U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钢铁电炉的安全翻转出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933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67271B (zh) 一种旋转搅拌式稀土合金熔炼装置
CN214193334U (zh) 一种钢铁电炉的安全翻转出料装置
CN202371987U (zh) 高温熔炼还原三相电弧炉
CN214792513U (zh) 一种新型电弧冶炼炉
CN209991762U (zh) 一种天然气熔炼炉控制装置
CN206192119U (zh) 一种纳米陶瓷制备用烧结炉
CN214193332U (zh) 一种转炉有色冶金炉口安全防护装置
CN211255980U (zh) 一种高功率炼钢电弧炉
CN212503894U (zh) 一种渣罐翻转装置
CN212158158U (zh) 一种扒渣装置
CN210334279U (zh) 一种高可靠性炼钢连铸切割装置
CN114413144A (zh) 一种高炉加工方案演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2410727B (zh) 高温熔炼还原三相电弧炉
CN215638799U (zh) 一种电弧炉炉盖提升臂
CN206160705U (zh) 带密封式电弧炉填料装置
CN219301293U (zh) 一种废钢预热型电弧炉
CN211012508U (zh) 一种节能的多角度可调出炉烟罩
CN211084846U (zh) 一种电极接长自动夹紧装置
CN218296704U (zh) 一种安全性钛金属加工用熔炼装置
CN217303567U (zh) 一种保温节能型电弧炉
CN206185339U (zh) 一种电渣炉自耗电极自动焊接装置
CN218097266U (zh) 串联一拖二熔炼系统
CN219474245U (zh) 一种电弧炉的出渣结构
CN217358022U (zh) 一种冶金中频炉的安全型翻转机构
CN220018168U (zh) 一种新型炉门安全防护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