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86610U - 无皮带打磨机 - Google Patents

无皮带打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86610U
CN214186610U CN202022397054.XU CN202022397054U CN214186610U CN 214186610 U CN214186610 U CN 214186610U CN 202022397054 U CN202022397054 U CN 202022397054U CN 214186610 U CN214186610 U CN 2141866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belt
sliding
sander
poli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9705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久城
陈正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angc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angc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angc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angc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9705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866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866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866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无皮带打磨机,所述无皮带打磨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打磨腔室;滑动座,所述滑动座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箱体;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安装座位于所述打磨腔室且与所述滑动座连接;打磨电机,所述打磨电机设于所述电机安装座;和打磨轮,所述打磨轮与所述打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提供一种无需皮带传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方便调节打磨轮位置的无皮带打磨机。

Description

无皮带打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皮带打磨机。
背景技术
打磨机是一种通过电机驱动磨轮快速转动,以对工件表面进行打磨或者抛光的设备。
常见的,打磨机与电机之间通过皮带和皮带轮连接以实现驱动。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在对工件进行打磨或者抛光时,打磨轮的转速达2800转/分钟,皮带在高速转动的工作环境下容易发生损坏,更换率高,带来生产效率低下和成本高的问题,且现有的打磨轮为固定式,无法根据工件的形状进行位置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皮带打磨机,旨在提供一种无需皮带传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方便调节打磨轮位置的无皮带打磨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无皮带打磨机,用于打磨工件,所述无皮带打磨机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具有打磨腔室;
滑动座,所述滑动座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箱体;
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安装座位于所述打磨腔室且与所述滑动座连接;
打磨电机,所述打磨电机设于所述电机安装座;和
打磨轮,所述打磨轮与所述打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箱体设有安装板,所述滑动座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安装板,所述无皮带打磨机还包括:
第一调节座,所述第一调节座设于所述安装板;
第二调节座,所述第二调节座设于所述滑动座且与所述第一调节座间隔设置;和
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座螺纹配合,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二调节座;
通过转动所述调节螺杆以调节所述第二调节座与所述第一调节座之间的距离,进而带动所述滑动座相对于所述安装板滑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无皮带打磨机还包括:
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于所述滑动座;
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支撑座;
滑柱,所述滑柱的一端设于所述滑动板,所述滑柱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箱体设于所述电机安装座;
提升机,所述提升机设于所述支撑座,所述提升机具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与所述滑动板连接;和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提升机连接以驱动所述移动杆;
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移动杆以带动所述滑动板上下滑动,进而实现调节所述打磨轮的高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包括:
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设于所述滑动座;
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下支撑板间隔设置;和
导向杆,所述滑动板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设于所述下支撑板,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设于所述上支撑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下支撑板朝向所述滑动板的一侧设有滑动套,所述滑柱与所述滑动套滑动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设有安装架,所述驱动件为电机,所述电机设于所述安装架且与所述提升机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为手摇柄,所述手摇柄与所述提升机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杆远离所述提升机的一端设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滑动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的相对两侧开设有工件放置孔,工件穿过所述工件放置孔以实现打磨工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开设有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箱体、滑动座、电机安装座、打磨电机和打磨轮,箱体具有打磨腔室,滑动座可滑动地设于箱体,电机安装座位于打磨腔室且与滑动座连接,打磨电机设于电机安装座,打磨轮与打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即打磨轮与打磨电机的输出轴直接连接以实现驱动,且通过滑动座相对于箱体的移动以实现打磨轮位置的调节,由于采用了打磨轮与打磨电机的输出轴直接连接以及打磨轮可相对于箱体滑动的技术手段,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皮带在高速转动的工作环境下容易发生损坏,更换率高,带来生产效率低下和成本高,且现有的打磨轮为固定式,无法根据工件的形状进行位置调节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无需皮带传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方便调节打磨轮位置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皮带打磨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皮带打磨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无皮带打磨机100;箱体10;工件放置孔11;散热孔12;滑动座20;电机安装座30;打磨电机40;打磨轮50;安装板60;第一调节座71;第二调节座 72;调节螺杆73;支撑座81;下支撑板811;滑动套8111;上支撑板812;导向杆813;安装架814;滑动板82;滑柱83;提升机84;移动杆841;连接法兰8411;电机85;手摇柄86。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皮带打磨机100,用于工件表面处理,对工件完成打磨、去毛刺或者抛光等工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皮带打磨机100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皮带打磨机100隐藏箱体10的结构示意图,该无皮带打磨机100包括箱体10、滑动座20、电机安装座30、打磨电机40和打磨轮50,其中,箱体10具有打磨腔室;滑动座20可滑动地设于箱体10;电机安装座30位于打磨腔室且与滑动座20连接;打磨电机40设于电机安装座30;打磨轮50与打磨电机40的输出轴连接。
可以理解地,本实用新型中的打磨轮50与打磨电机40的输出轴连接实现同步转动,在现有技术中,打磨轮50与打磨电机40之前通过皮带轮和皮带连接以实现驱动,由于皮带和打磨轮50均为易损件,而打磨电机40快速转动加快了皮带的损耗,一般三天即需要更换新皮带,存在更换率高且造成生产效率低下和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通过打磨轮50与打磨电机40的输出轴直接连接的方式,可以降低零部件更换的频率,只有在打磨轮50需要更换时才停机,打磨轮50的更换频率一般为十天,因此,可降低更换率,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中,箱体10为通过钣金件折弯焊接而成,箱体10内部形成用于打磨的打磨腔室,电机安装座30、打磨电机40和打磨轮50均设于打磨腔室,该箱体10可以有效防止打磨细屑飞溅,保证打磨环境的整洁以及减少对员工产生影响,箱体10设有相对于箱体10滑动的滑动座20,电机安装座30 设于打磨腔室且与滑动座20连接,即可以通过调节滑动座20的位置以实现调节打磨轮50的位置,在打磨过程中可以根据工件的外形尺寸或者打磨工艺进行打磨轮50位置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箱体10、滑动座20、电机安装座30、打磨电机40和打磨轮50,箱体10具有打磨腔室,滑动座20可滑动地设于箱体10,电机安装座30位于打磨腔室且与滑动座20连接,打磨电机40设于电机安装座 30,打磨轮50与打磨电机40的输出轴连接,即打磨轮50与打磨电机40的输出轴直接连接以实现驱动,且通过滑动座20相对于箱体10的移动以实现打磨轮 50位置的调节,由于采用了打磨轮50与打磨电机40的输出轴直接连接以及打磨轮50可相对于箱体10滑动的技术手段,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皮带在高速转动的工作环境下容易发生损坏,更换率高,带来生产效率低下和成本高,且现有的打磨轮50为固定式,无法根据工件的形状进行位置调节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无需皮带传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方便调节打磨轮50位置的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箱体10设有安装板60,滑动座20可滑动地设于安装板60,无皮带打磨机100还包括第一调节座71、第二调节座72和调节螺杆73,其中,第一调节座71设于安装板60;第二调节座72设于滑动座20且与第一调节座71间隔设置;调节螺杆73的一端与第一调节座71螺纹配合,调节螺杆73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设于第二调节座72;通过转动调节螺杆73以调节第二调节座72与第一调节座71之间的距离,进而带动滑动座20相对于安装板60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60通过螺纹紧固件设于箱体10的上方,滑动座 20与安装板60之间可通过滑块滑轨的结构实现滑动配合,通过转动调节螺杆 73,将调节螺杆73的旋转运动转化成滑动座20的直线运动,以带动滑动座 20相对于安装板60滑动,进而实现调节打磨轮50相对于工件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无皮带打磨机100还包括支撑座81、滑动板82、滑柱83、提升机84和驱动件,其中,支撑座81设于滑动座20;滑动板82可滑动地设于支撑座81;滑柱83的一端设于滑动板 82,滑柱83的另一端穿过箱体10设于电机安装座30;提升机84设于支撑座 81,提升机84具有移动杆841,移动杆841与滑动板82连接;驱动件与提升机84连接以驱动移动杆841;驱动件驱动移动杆841以带动滑动板82上下滑动,进而实现调节打磨轮50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提升机84在驱动件的带动下驱动移动杆841做直线往复运动,移动杆841与滑动板82连接,滑动板82远离移动杆841的一侧设有滑柱83,滑柱83的另一端穿过箱体10设于电机安装座30,即移动杆841上下移动时,驱动滑动板82上下滑动,进而实现电机安装座30的上下移动,以调节打磨轮50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滑动座20相对于安装板60前后滑动以及滑动板82 相对于支撑座81上下滑动,实现了打磨轮50的位置调节,使打磨轮50与待打磨的工件更好地配合,提高打磨效果,满足打磨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座81包括下支撑板 811、上支撑板812和导向杆813,其中,下支撑板811设于滑动座20;上支撑板812与下支撑板811间隔设置;滑动板82可滑动地设于导向杆813,导向杆813的一端设于下支撑板811,导向杆813的另一端设于上支撑板812。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导向杆813以提高导向精度,使滑动板82沿着导向杆813限定的方向上下移动,以提高打磨轮50的移动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下支撑板811朝向滑动板82的一侧设有滑动套8111,滑柱83与滑动套8111滑动配合。通过滑柱83 与滑动套8111滑动配合,使滑柱83沿着滑动套8111限定的方向上下移动,以提高打磨轮50的移动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支如图1和图2所示,撑座81设有安装架814,驱动件为电机85,电机85设于安装架814且与提升机84连接。通过电机85 驱动提升机84以带动移动杆841上下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驱动件为手摇柄86,手摇柄86与提升机84连接。通过转动手摇柄86以带动移动杆841上下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电机85和手摇柄86可以择一设置也可以同时设置,同时设置电机85和手摇柄86时,可以保障在电机85发生故障时,依然可以采用手动的方式调节打磨轮50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移动杆841远离提升机 84的一端设有连接法兰8411,连接法兰8411可拆卸地设于滑动板82。通过连接法兰8411实现移动杆841与滑动板82的连接,提高了结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箱体10的相对两侧开设有工件放置孔11,工件穿过工件放置孔11以实现打磨工序。工件穿过相对设置的两个工件放置孔11时,位于打磨腔室内部的工件临近打磨轮50,通过打磨电机40驱动打磨轮50转动以实现对工件的打磨或者抛光。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箱体10开设有散热孔12,打磨轮50对工件进行打磨时会散发热量,散热孔12的作用为使空气流通以达到散热的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皮带打磨机,用于打磨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皮带打磨机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具有打磨腔室;
滑动座,所述滑动座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箱体;
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安装座位于所述打磨腔室且与所述滑动座连接;
打磨电机,所述打磨电机设于所述电机安装座;和
打磨轮,所述打磨轮与所述打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皮带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设有安装板,所述滑动座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安装板,所述无皮带打磨机还包括:
第一调节座,所述第一调节座设于所述安装板;
第二调节座,所述第二调节座设于所述滑动座且与所述第一调节座间隔设置;和
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座螺纹配合,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二调节座;
通过转动所述调节螺杆以调节所述第二调节座与所述第一调节座之间的距离,进而带动所述滑动座相对于所述安装板滑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皮带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皮带打磨机还包括:
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于所述滑动座;
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支撑座;
滑柱,所述滑柱的一端设于所述滑动板,所述滑柱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箱体设于所述电机安装座;
提升机,所述提升机设于所述支撑座,所述提升机具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与所述滑动板连接;和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提升机连接以驱动所述移动杆;
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移动杆以带动所述滑动板上下滑动,进而实现调节所述打磨轮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皮带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
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设于所述滑动座;
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下支撑板间隔设置;和
导向杆,所述滑动板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设于所述下支撑板,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设于所述上支撑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皮带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板朝向所述滑动板的一侧设有滑动套,所述滑柱与所述滑动套滑动配合。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皮带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设有安装架,所述驱动件为电机,所述电机设于所述安装架且与所述提升机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皮带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手摇柄,所述手摇柄与所述提升机连接。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皮带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远离所述提升机的一端设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滑动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皮带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相对两侧开设有工件放置孔,工件穿过所述工件放置孔以实现打磨工序。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皮带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开设有散热孔。
CN202022397054.XU 2020-10-23 2020-10-23 无皮带打磨机 Active CN2141866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97054.XU CN214186610U (zh) 2020-10-23 2020-10-23 无皮带打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97054.XU CN214186610U (zh) 2020-10-23 2020-10-23 无皮带打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86610U true CN214186610U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42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97054.XU Active CN214186610U (zh) 2020-10-23 2020-10-23 无皮带打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866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27322A (zh) 一种用于打磨的多自由度机器人
CN108581666A (zh) 一种铝合金轮毂的抛光设备的工作方法
CN110802481A (zh) 一种门把手全方位打磨机
CN109834554A (zh) 一种新型航空发动机叶片磨床
CN112171475A (zh) 无皮带打磨机
CN214186610U (zh) 无皮带打磨机
CN220388985U (zh) 一种打磨头调节机构及零件打磨装置
CN212351604U (zh) 一种高效高精度的版辊研磨机
CN210499689U (zh) T排打磨机
CN211136630U (zh) 一种cnc加工磨床
CN107538346A (zh) 一种多功能可调节式抛光设备
CN220481276U (zh) 一种磨砂机用多向调节磨砂机构
CN110465868A (zh) 一种用于去毛刺机的浮动砂带机
CN111546191A (zh) 一种深孔一体冷镦螺栓模具的自动研磨机
CN218051683U (zh) 一种全自动刀片磨削机
CN220372962U (zh) 一种铝合金板面抛光装置
CN205290612U (zh) 一种可做进给运动的砂带机
CN219666128U (zh) 一种双位砂带打磨装置
CN115592524B (zh) 一种多头砂带自动磨口机
CN219633348U (zh) 钢结构件加工用抛光打磨装置
CN214869231U (zh) 一种防尘效果好的平面磨床
CN211681513U (zh) 一种顶面抛光机构
CN215148006U (zh) 高精度抛光机调节结构
CN212665765U (zh) 一种模具抛光机
CN216657466U (zh) 拉丝机自动升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